“好。”周霁佑二话没说越过他身后,开门走到屋外,把门关上。

她见过蒋茹慧那种高傲冷漠的母亲,也见过杨芸那种温婉大方的母亲,唯独王兰馨这种,柔弱内敛,仿佛有数不尽的话想说,可,等半天却只等来她陡然失控的情绪。

她杵门外,深吸气,摸了一下发胀的额头。

面前一扇房门打开,大宝敞着最外层的蓝色运动衫,愣愣扭头看她。

周霁佑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好笑,走上前,漫不经心地眼尾一挑:“大宝是吧?”

她一靠近,少年脸唰地就红了,脸上的痘痘粒粒分明。

周霁佑无语,眼睑上翻,轻吐一口气:“你全名叫什么?”

“…李乐天。”

她说普通话,他也跟着说。拗口的,生疏的,听在耳朵里像上锈的锯齿划过。周霁佑一时恍惚,想起当年的沈飞。

“李乐天。”她低声念一遍,眼睑一掀,“在你们镇上的中学读高三?”

“…嗯。”李乐天呆呆点头。

周霁佑心里摇头,和当年的沈飞比,他差得不止一点儿。

沈飞只是木讷不爱说话,在她面前,能少看她就少看她,很少与她对视。而这个李乐天,眼睛几乎不离她,闹一个大脸红不说,浑身散发一股蠢气,像个没眼力见的二愣子。

“现在就去学校?”

“…嗯。”

“我和你一块儿。”

“…嗯…啊?”李乐天吃惊得嘴巴大张。

周霁佑没理他,抱臂走到前面去,“我不认识路,麻烦你带我去你们学校看看。”

李乐天惊疑不定地拔脚去追,“你…你去我们学校干什么?”

周霁佑:“不都说了去看看。”

李家坐落在一个窄胡同里,胡同路面的菱形石板已经快被泥土淹没,基本看不出形状。附近两户人家的院门口分别趴着两条狗,小点的是一只京巴,大点的是一只黄毛土狗,叫不出品种。

京巴立起两只前蹄冲周霁佑一阵乱吠,李乐天跺脚吓唬它:“去——!”

周霁佑轻瞥一眼,不知怎地,又想到沈飞。

原以为那些记忆都已模糊,能重拾起的几乎没几件,可当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白驹过隙,物是人非,她和他的故事却只是一路延续,并未随时光消失无踪。

出胡同后左转又是另一条胡同,拐来拐去,终于抄近路走上街道。

午后阳光晴好,远远望去,周围可见群山。她知道,她曾短暂居住过的那座大山就在其中。

李乐天时不时拿眼角瞄她,憋半天,没忍住:“姐姐…”

周霁佑目光斜向他,他抿抿嘴巴:“我们学校不好看。”

周霁佑挑眉问:“新建的,还是原来的?”

李乐天有点不明白,好一会才答:“…原来的。”

周霁佑听了,唇角微扬:“暑假开学还要去操场拔草吗?”

李乐天又傻了:“…你怎么知道?”

她淡笑不语。

李乐天搔搔耳后,说:“以前全校都要去拔草,一个班负责一块地方,现在学校又多了两栋教学楼,人多了一倍,高中部就都不用再去了。”

一段长句能够完整地连贯下来,周霁佑又想到沈飞。

生活在大山和生活在小镇,虽然距离只差几公里,但各自所接触的环境还是能拉开不小的差距,沈飞说普通话的适应能力明显比李乐天差很多。

“你们学校是有多穷。”她乐不可支,“这么多年了就没想过把操场好好修修。”

她声音不大,笑得也短促,可那笑容是真心的,由此显得格外桀骜随性。

李乐天呆头呆脑地看着她,好不容易褪却的热度又陡然袭上面部,偏偏他又不懂得掩藏,脖子像生了锈,盯着她不动。

一次两次周霁佑无所谓,次数一多,她感到烦,自此再没搭理他一句。

慈岭镇中学还是有变化的,过去的大铁门换成自动伸缩门,两栋老教学楼重新粉刷过,另外又扩大面积,新盖两栋新楼。

乍一进校门,花卉、树木、草皮…绿化做得有模有样。

越往里越荒,周霁佑独自穿过校园绕到操场前,也就最外侧种植一排水杉,其他地方一点绿意也看不见。

刚举行过春季运动会,外围一圈还留有用石灰画出的一条条跑道线和起跑线,围墙上的横幅还没撤,上面写: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周霁佑又一次闷出一声笑,她对这所学校也是蛮服气的。

墙根下的那条樱花红石凳竟然也还在,只不过,中间已有一条明显的裂缝。

石凳经常有学生坐,看不出脏不脏。她没管太多,直接坐下,手抄上衣口袋,左右环顾。

这个时间点,有的学生在教室上午自习,有的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偌大的操场,不止她一个人。

沈飞白电话打来时,她正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学生搭讪,她冷脸相对,对方却不以为然,一会问她是哪个班的,一会又问她不会是新来的老师吧,最近学校刚分配过来两个免费师范生。

沈飞白听见她旁边有人,“你在哪?”

周霁佑半捂听筒,不经意地扫了眼身侧喋喋不休的男孩,气急败坏地站起身,边走边吼:“爸,你说校长是你同学对不对?你马上打电话告诉他,我不干了,这什么破学校…”

对方紧追两步,听清内容后,目露犹疑,没敢再跟。

周霁佑走远些,手机换到左手,画风自然切换:“我在外面,马上回。”

她莫名其妙闹一出也不解释,沈飞白慢慢回过味:“你跑镇中去了?”

她打马虎眼:“你猜。”

他不猜,一笑置之:“我妈和邻居借了辆车,我现在去接你,你在校门口等我。”

“去看奶奶?”

“嗯。”

王兰馨借的是一辆小木兰摩托车,沈飞白把车停在山下一户人家,和周霁佑一起沿路爬山。

山路经过修建,扩宽了,也压实了。

慈岭镇买不到捧花,周霁佑只好拎一篮水果带上。

上山途中,水果拎在沈飞白手里,她空着手,走累了,背包也落到沈飞白肩膀。

还好她的双肩包是中性款式,而且是纯黑色,否则,她可能会笑场。

“路修了,那电通了吗?”她手握他臂弯处,借力。

“通了,供电所架设线路,建了一个配电台区,安装了一台变压器。”他指点一个方向给她看。

周霁佑望了望,树木遮挡,她其实什么也没看见。

春意盎然,山下溪水潺潺,山中草木茂密。

沈奶奶的墓地在半山腰,以当年的经济条件,应该修建得会很差,但出乎周霁佑的意料,并没有特别简陋,是用水泥砖头精心砌成的。

沈飞白将水果篮递给她,由她去放。

“奶奶,您还记得我吗?很抱歉一次都未来看过您。”

越来越多的记忆冲进脑海,直到今天她才后知后觉,看似简短的一个月,于她而言,却意义非凡。

她记得沈奶奶粗糙干枯的手掌,记得她和蔼慈祥的笑容,记得她用不容置喙的语气将包好的鸡蛋塞给她…

她觉得,在那段记忆里,沈奶奶和沈飞是融为一体的,他们以一种相同的方式照亮过她灰暗的内心世界。

茕茕光阴,她其实从未曾遗忘。

周霁佑退回到沈飞白身旁,手被他握紧,掌心的热度惊人。

她抬头看他,听他对着墓碑说:“奶奶,你看见了么。”

看见什么?

她想问,下一秒,听他又一句低声:“我把她带来了。”

清冽的山风悠悠拂过,山林里的花鸟都纷纷睁开眼。

答案已然明晰。周霁佑知道,她什么都不必问。

两人安静站了会,她晃晃他的手,问:“沈飞白,你还会用叶子吹曲吗?”

他垂眸,有些意外:“会,你想听?”

“想。”她回答得干脆,眼睛里的渴望也流露得直白。

沈飞白没说话,横扫四周,松开手,瞄准一棵较矮的树走过去。

摘下一片树叶,指腹在叶子边缘来回轻滑,“很久没吹了。”他说。

周霁佑想起那年那天那首临别赠曲,眸光清亮:“除了《祝福》,你还会别的歌吗?”

他凝神看她,目光深远:“会。”

“什么?”

他顿一秒:“初中读书时,同学有一盘歌神的磁带,他经常拿班上放,我会吹的,也只有磁带上那几首。”

歌神…

周霁佑手背在身后,歪了歪头,嘴角轻扬:“《只想一生跟你走》会吗?”

沈飞白一双黑眸蓦然一怔。

他恍然忆起,曾随手写下:很想一生跟你走,被你拒绝了。

周霁佑轻咬口腔,眸光直直对望,不躲不避:“我现在没有拒绝你了。”

他喉咙干涩:“什么时候看见的?”

“重要吗?”她不会说的。她走上前,仰起头,“只看结果不就好了。”

她声音轻轻的,山风也轻轻的,和在一起,干净得不染尘埃。

沈飞白的心再不能比此刻更柔软无声。他眼中的温柔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水,清凌凌地闪烁波光。

“你说得对。”想亲她,场合不对,只轻轻落下一吻。

周霁佑手搭他肩上,努了下嘴:“既然我说得对,那…是不是表示我点歌成功了?”

沈飞白眉梢抬半分,点头。

他把叶子含嘴里,眼睫低垂着细想一遍曲调,先试了一下音,而后,慢慢找到感觉。

山风徐徐,山林里的花鸟悄悄支起耳朵。

很想一生跟你走

就算天边海角多少改变

一生只有风中追究

不想孤单地逗留

Chapter 52

下山时已是傍晚,周霁佑跟随沈飞白原路返回,走了几步,她犹豫了犹豫:“不回家里看看?”

她头朝后摆,很明显指的是山中那座小院。

“不回去了。”沈飞白不知从何说起,顿了顿,拉上她的手继续往前,“房子现在归二叔,没什么好看的。”

没什么好看的。语调平淡,但语意却不普通。

周霁佑机敏惯了,思路转得快,兀自体会出其中的不同寻常。

她想起一个人,一个和电动三轮车车主骂过同样一句话的女人。尽管她至今都不知道他们骂的是什么意思,但他们骂她时的语气和表情如出一辙。

那些好与不好,原来,她都记得。

“我看到一家卖糖炒栗子的,待会回去后买点儿吧。”她把话题绕开。

她步伐迈得慢,手虽被牵着,但身形却稍稍落后。

沈飞白回头看她,她表情拿捏得极其自然:“看我干什么。不愿意给我买啊?”

愿意,怎么会不愿意。他恨不得把所有她想要的都捧到她面前。

夕阳的余晖落满山野,沈飞白视线越过她,望向树丛遮掩下很快就要消失于视野里的那方墓地,眸光沉静,想说的都藏在心里。

周霁佑追随着投去一瞥,想到什么,出声问:“坟头挺新的,你前年回来重修的吧?”

他目光一顿,略感诧异,但也仅仅是一瞬。

她有多聪慧,他比谁都看得清楚。就像方才,她故意避谈他不愿触及的话题。

“走吧,回去晚了糖炒栗子估计该关门了。”他牵她沿微微倾斜的坡度下行,答案不言而喻。

周霁佑扯扯嘴角,“嗯”一声。

***

王兰馨并不知晓两人已经跨过界限同床共枕过,腾出来的那间房是留给周霁佑单独住的,她的安排是,让沈飞白睡主卧,她去和小儿子大宝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