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辉没日没夜修炼的时候,他就准备提醒艾辉,没想道艾辉很快察觉到出不对劲的地方,主动进行调整。

王守川都觉得自己的弟子是不是改过年龄,简直成熟老练得可怕。他在感应场这个天才辈出的地方,见过各种天才不计其数,艾辉的资质不值得一提,但是艾辉的心性和意志,绝对可以排在前三之列。

真是个可怕的家伙。

艾辉的可怕从来不写在脸上,在他平凡的外表之下,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一开始的时候,王守川是给艾辉讲解和传授元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惊讶地发现,他们之间更像是一种讨论。

自己的这个弟子,对力量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直觉。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艾辉对古代剑修,有着很深的理解。艾辉常常能够从剑修的角度,借鉴和参考,得出一些让王守川感到惊讶的结论和猜想。

艾辉就像贪婪的海绵,拼命吸收一切知识。

而只要是修炼,艾辉就像换了个人,他可以冷静稳定地持续某一种修炼,但是一旦他有什么想法,他都会毫不犹豫尝试。

这一点让王守川不太习惯,王守川是个谨慎保守的家伙,否则也不会在感应场几十年如一日。

但是艾辉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具有冒险精神,异常的勇敢。王守川总有种错觉,假如在某个时候,需要把自己赌上去,自己的这位弟子不会有丝毫犹豫。

悬金塔的冒险,已经说明了问题。

王守川希望艾辉能够更加保险一点,但是韩玉芩对艾辉这种性格反而异常激赏,觉得这才有男子气概,每当这个时候就会顺便吧王守川冷嘲热讽一顿。

这婆娘真记仇!

王守川有些无奈,但是婆娘的一句话打动了他:“难道你想你徒弟像你一样,在感应场呆几十年?”

这句话,让他在很长的时间内,有些恍惚。

艾辉不知道这些,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他收获最大的,就是和老师的日常讨论。比起一般的课程,这样的相互讨论,要深度得多。

在这样深度的讨论中,艾辉对元力对修炼的理解,日益深刻。

他另一个收获,就是发现剑典很多东西,并非完全没有用处。比起诞生才不到一千年的五府八宫体系,剑修的体系要庞大和浩瀚得多。

很少有人会看那么多的剑典,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浏览一套自己完全用不到的东西,而且还是如此庞大的体系。而那些痴迷于剑修的人,对修炼元力,没有任何兴趣。

见识过一个庞大严谨的修炼体系,艾辉再来看五府八宫,很多理解就完全不同。

更让他欣喜的是,他发现剑修的一些东西,或许还能发挥出一点点余热。

比如暮胶蚕丝需要元力灌注其中,而换一个角度,其实这不就是用元力刺出一剑吗?

只不过,这一剑需要极度的缓慢和稳定。

慢剑?

庞大浩瀚的剑典中,各种奇怪的东西都有,艾辉还真找到了类似的剑典。

或许自己可以借鉴它的技巧,或者思路?

艾辉眼中闪动光芒。

王守川也很喜欢这样的讨论。

当今的风气更加崇尚实用,很少会有学员会对元力修炼的原理感兴趣,夫子们上课讲解修炼元力都是浅尝辄止,更侧重讲解招式,和元力修炼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一老一少,沉浸在这样的理论讨论之中。

王老头一开始还有点教导的意思,但是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艾辉对剑修体系非常熟悉,他会对照剑修提出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老头大受启发,收获极大。

比如艾辉会说,剑修有阴阳之分,灵力有阴阳之分,为什么元力没有阴阳之分?

这把老头给问住了,他回去想了好几天,隐约有点想法,正想着和艾辉讨论讨论,开阔一下思路。那知道几天过去了,艾辉这家伙居然没有出现。

老头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心中爬,这个混小子死哪去了?

实在忍不住,他直接跑到绣坊。

一冲进绣坊,他正准备扯着喉咙大声喊,忽然眼角余光看到自己的婆娘和明秀全神贯注站在工坊的窗外。

老头到了嗓子眼的喊声硬生生憋了回去,他蹑手蹑脚走到婆娘旁边,从窗户朝里面望去。

他的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

第九十七章 刺绣天才

工坊内的雾气蒸腾,艾辉一身绷带,他全神贯注,他的动作极为缓慢,缓慢到肉眼难以察觉的地步,偏偏他的身体无比协调,就像充满了力与美的木乃伊雕塑。

细若发丝的蚕丝,缠绕着他的指尖,另一端没入热锅之中。

艾辉的身后,拖着一截完成的蚕丝,但是雾气蒸腾,老头有点看不清楚,但是从那一圈一圈看,长度一点都不低。

光是老头眼睛能看到的,就超过三米。

老头吞了吞口水,心里更痒,压低声音问:“多长了?”

“不知道。”韩玉芩看都没看他一眼,她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艾辉片刻,眼睛里一片狂热。

刺绣天才!

现在谁要和她说艾辉不是刺绣天才,她绝对二话不说,用“大师”两个字砸他满脸血!老头敢嚷嚷她一样砸!

暮胶蚕丝的难度有多大?就连韩玉芩自己都不愿意去折腾,费时费力不讨好。艾辉一个刚刚开启本命元府的新手,竟然能够抽出这么长的蚕丝,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双流织法,暮胶蚕丝,都不是一个刚刚开启本命元府的新人能够涉足的。

韩玉芩之所以让艾辉尝试剥茧抽丝,只是把这作为一种修炼的方式,压根没想到艾辉能够真的抽出有价值的暮胶蚕丝。

可是,艾辉做到了。

她都不知道,艾辉是怎么做到的,就像上次的双流织法一样。

好吧,还是看老头一眼,老头其他方面不怎么样,收徒弟的眼光倒真不错啊!得想想怎么才能把艾辉从老头手上撬过来,这可不是讲夫妻情分的时候,不能糟蹋了这小子的天分啊。

老头还好办点,大不了哭哭闹闹撒撒娇,谅他也逃不过自己的五指山,艾辉这小子有点难缠。

伤脑筋,哼,还是老头的不好!收个徒弟还收个这么难缠的小子!这一老一少,就没一个好东西!

老头没有注意到老伴看他的眼神不太对,他忽然想到艾辉这几天都没出现,反应过来,一脸吃惊:“这几天他都在这?”

“不在这在哪?你对我这就这么不待见?”老太太眯着眼睛,已经准备开始挖坑。

老头斗争经验何其丰富,闻言连忙赞不绝口:“怎么会?你这可是风水宝地,要不然这小子的进步怎么会这么快?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老太太看老头不上当,不甘心道:“我看小辉对刺绣挺感兴趣,要不然也待不住。”

老头心中暗呼来了,脸上大大方方道:“全凭他自己的兴趣,刺绣多好,又赚钱,好行当啊,你看我当年多支持你。”

这一番话下来,滴水不漏,老太太只能干瞪眼。

王守川心中得意,这段时间他和艾辉的讨论修炼非常深入,他已经看出来,艾辉是不折不扣的实战派。艾辉之所以对修炼的理论感兴趣,并不是他喜欢元力理论,而是他认为弄懂了原理,对修炼的帮助更大。而只要弄懂了原理,艾辉最常见的想法往往是,这个特性在战斗中如何运用。

这小子现实得惊人。

王守川算是彻底看清楚了,艾辉学习元力,学习修炼,全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在战斗中获胜。

说实话,对于比较理想主义的王守川来说,他并不是太喜欢自己的弟子学习的目的性太强。但是一想到艾辉的经历,他也只能喟然叹息。

所以他很笃定,艾辉是不会把刺绣视作自己的事业。艾辉可以为了赚钱学习刺绣,为了充实自己学习刺绣,为了能够制作出色的装备学习刺绣,但是绝对不会像老伴那样视刺绣为生命。

王守川太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对老伴的那点小心思,一点都不在意。

忽然,王守川注意到艾辉的姿势,冷不丁问:“他一直是这个姿势?”

艾辉的姿势很奇特,他左腿在前,右腿在后,成弓步。左手握拳放在腰间,右臂平伸,食指和中指骈指如剑。

王守川是夫子,学识深厚,一眼就认出来艾辉手上捏的是一个剑诀。

剑诀是古代剑修常用的手势,现在都没有剑修了,很少会看到。现在的元修也用剑,也有剑术,但是和古代剑修的那一套完全不同。

“没动过。”韩玉芩这才注意到艾辉姿势有些特别,不禁问:“这姿势有什么说法吗?”

五府八宫还不到千年,刺绣兴起的时间更短,至于剥茧抽丝就更加冷门,没有一套更成熟的技巧,大家都是五花八门。

但是韩玉芩很了解自家老头,老头肯定是看出了什么,她对老头的学识还是相当信服的,当年就是被他这个小小的闪光点不小心被骗到手,年纪小不懂事啊。

“剑诀。”老头解释道:“以前的剑修,在催动灵剑的时候,手上捏的法诀。”

韩玉芩愣了一下,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剑诀这么古老冷僻的东西。

“剑诀现在还有用?”

“在别人手上没用,在这小子手上,不一定没用。”老头的语气透着说不出的得瑟。

一旁的明秀忽然开口:“师傅师伯,师弟结束了!”

两人连忙望去,果然看到工坊内的艾辉,站了起来,在揉肩膀。

一群人连忙冲进去。

工坊的大门突然被推开,正在活动四肢的艾辉吓一跳,看清来人,他连忙喊:“老师、师娘、明秀师姐。”

几天保持同一个姿势,艾辉现在感觉全身都说不出的酸痛,暮胶蚕丝的钱真不好赚。想想那些一连抽丝几十天的家伙,那该酸到什么程度啊。

老头一脸赞赏:“不错嘛,进步很大。”

韩玉芩捡起暮胶蚕丝,轻轻一抖,她的目光精准无比,立即得出结论:“十米多一点。”

艾辉精神陡然一振,十米的暮胶蚕丝,价值二十万,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明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速度有点不对,师弟三天三夜抽出了十米暮胶蚕丝。”

韩玉芩得到提醒,也反应过来,三天三夜抽出十米,意味着每天需要抽取三米多的暮胶蚕丝。韩玉芩有业务往来的几家抽取暮胶蚕丝的元修,最快的速度也只有一天一夜两米。

如果艾辉的这个数据是真的,那就意味着效率提升五成以上,对任何一个行业,这都是相当了不起的!

刺绣天才!

韩玉芩眼前仿佛飘过这四个字,还是金灿灿的。

她看向艾辉的光,陡然变得炽热无比。

第九十八章 天马行空

艾辉还沉浸在自己的酸痛之中,上一次这么惨,还是在蛮荒的时候。当时的队伍遇到袭击,他和队伍走散,以他当时的实力,孤身一人在蛮荒只会是死路一条。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原地等待,因为那里也是队伍回途的补给点。

为了能够捱到队伍的回归,他全身涂满淤泥,整个人趴在淤泥里,一动不动。

好吧,上次也是三天三夜。

三天三夜的三更半夜,全身只剩下汗水…

艾辉默默地擦着汗水,不过很快酸痛开始消退,他的目光闪动一丝喜悦,印证了他心中的某些想法。

“徒弟,你刚才用的是剑诀吧?”老头好奇地问:“怎么想到用剑诀?有什么讲究?”

韩玉芩和明秀的目光都不自主转过来,她们也充满好奇。

“是的,老师,这是剑诀。”艾辉对于老头连珠炮一样的问话已经习惯,这些天大家讨论的时候,老头已经不止一次暴露这个特性。

艾辉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前些天和老师讨论的时候,弟子忽然想到,暮胶蚕丝需要元力灌注,这个过程和剑刺出去,非常类似。只不过,这把剑是元力,而且是非常缓慢而且匀速地刺出去。”

老头自言自语:“是有点道理。”

艾辉接着道:“弟子就在想,以前的剑修,有没有这样的慢剑呢?他们又是怎么控制出剑的速度呢?弟子在回忆自己看过的剑典,发现确实有慢剑。”

“慢剑?剑慢了有什么用?”韩玉芩脱口而出,她满脸不解。

现在的招式,无不是在追求快,这很好理解,唯快不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招式或者传承,追求的是慢。

“确切地说,所谓的慢剑,追求的不是慢,而是不快。欲速则不达,他们追求的,就是不速,从而能够更好地抵达。”艾辉一谈到剑,就像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挥洒自如:“所以这个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像是风暴,他们的剑招,就像是风,不断地汇集,从而形成风暴。风的速度再快,威力也没办法和风暴相比。是不是风越快,越利于形成风暴呢?不是的,想要形成风暴,需要特定的风,而不是越快越好。”

和老师讨论的好处,让艾辉越来越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自己的观点。

明秀的美眸目光闪动:“我明白了。师弟说的慢剑,和抽取暮胶蚕丝很像,抽取暮胶蚕丝虽然需要元力很慢,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追求越慢越好,更重要的是均匀灌注。抽丝之所以强调慢,只是因为这样更容易控制元力均匀灌注。师弟又是如何解决匀速的问题呢?”

王守川和韩玉芩都不约而同点头。

“师姐真聪明!”艾辉赞道,此时的他,就像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让人无法逼视,内敛苍青的眼睛,宛如夜晚的星辰:“我参考了很多类似的剑典,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此类慢剑,都用上了螺旋。他们收到的启发,大多比如风暴,比如漩涡。后来我发现,当元力以螺旋的方式前进,并不能让它的速度变得更快,反而会损是一部分速度。但是它的稳定性要变强许多,元力更加集中,不会散逸。”

众人听得呆住,工坊内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艾辉有点不自在,忍不住打破寂静:“我说错了吗?”

韩玉芩忽然问:“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到的?”

“是的。”艾辉有些不好意思:“弟子都是瞎想。”

韩玉芩没理他,直接转过脸冲老头喊:“他是刺绣天才!我们不能埋没他的天赋!”

“他是修炼天才!”老头纠正道。

之前的时候,王守川心中一直为自己弟子起步晚感到惋惜。但是此时,他只有庆幸,倘若艾辉真的从小就接触修炼,从小就熟悉五府八宫,他还会有着样完全不同于当下主流,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吗?

艾辉的意志和勤奋,给他强大的身体,而这些不受约束的想法,给他插上了一双翅膀。

艾辉未来的成就会有多大,王守川不知道。

他仿佛看到一个巍峨如同山川的背影,笼罩未来的天空。

“没错,刺绣也一样可以修炼,也一样可以战斗!”

“刺绣大宗师,战力不过十?”

“王守川!你什么意思?想打架是吗?老娘让你一只手!”

“你这样就没意思了,看看晚辈都在看我们笑话,你要揍也等我先和艾辉讨论完,我还有几点疑惑…”

看着争吵得面红耳赤的两人,艾辉有些傻眼了,他有些不确定地问:“那个…我有个问题。”

两个人立即停住,齐刷刷转过脸看着艾辉。

艾辉扬了扬手上暮胶蚕丝,弱弱地问:“这个能卖钱吗?”

“卖钱?”两人异口同声。

艾辉瞪大眼睛:“不会你们说的可以卖二十万是骗我的吧!”

“…”

两人顿时争吵不下去。

艾辉最后到手的是十万,算他的工钱,毕竟材料啊,场地啊,都是绣坊的。艾辉开心无比,十万块啊,三天三夜赚十万块!虽然辛苦了点,但对他来说,这可不是小钱。而且他有把握,下一次可以抽取更长的蚕丝。

最最重要的是,他终于有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转么问了师娘,抽丝算不算一门手艺。

好像师娘当时的脸色不是太好,但还是勉强点头。然后师娘还叮嘱他,抽丝在刺绣里面,只能算边边角角,不是堂皇大道。

艾辉才不管是不是堂皇大道,他只要能赚钱就行。等以后自己攻克五十米的暮胶蚕丝,哼哼,甩出两根蚕丝把面馆小妞买下来,让她跟面馆老板学做面,一天给自己下十碗面。

天天让楼兰熬汤,各种元食。

口水就这么留下来,艾辉顿时心中蠢蠢欲动,要不然今天破费点,让楼兰来锅汤?

这个想法让艾辉立即加快脚步。

在巷子口,他忽然停下脚步,有些意外地看着巷子口那个身影。

咦,这不是傍晚同学吗?

呵呵!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上门来!

艾辉面色一冷,杀气腾腾。

第九十九章 嘴脸

海清恭敬地站在草庐外。

枯枝编织的栅栏,疏朗写意,当阳光照射在它上面,它投下的光影,总是不自主吸引海清的心神。栅栏是主人亲手编织而成,到了主人此般境界,对元力的理解深刻无比,一举一动都大有深意。

草庐无名,一草一木全都出自主人之手。

每当看到这座草庐,海清都不由肃然起敬。

四十年前,他跟随主人,离开,来到蛮荒一处不毛之地。主人指着寸草不生的连绵荒山,说这里是他的归宿,他要在这里建一座草庐。

那一年,还不是宗师的主人,拾取第一根枯枝,丢下第一颗种子,铲开第一铲土。

整整五年的时间,主人都只在做这一件事。有时他会坐在岩石上发呆,任凭风吹雨打,雕像般一动不动。有的时候,为了寻找一根合适的枯枝,他会走上很远很远。他会用手掌挖土,那时的主人,疯疯癫癫,浑身脏得像乞丐。

草庐结成的那一幕,海清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时的主人刚刚给草庐的大门挂上草帘,忽然回头,目光清明,对他说:“海清,我是宗师了。”

就在海清愣神的时候,疯狂的木元力,就像火山爆发。

寸草不生的荒山,数不清的嫩芽破土而出,烈日高悬的天空,水汽和乌云从四面八方汇集,淅淅沥沥的细雨如丝。疯狂生长的青草,把赤裸黄褐色的山头覆盖。

细雨中,树木生发,鲜花绽放,人间如春。一道阳光穿透厚实的云层,草庐沐浴在阳光之下,滴雨不沾。

海清当时身体不受控制,拜伏在地。

原本寸草不生的百里荒山,便是如今威震天下的绿海。

草帘稀疏,隐约可见主人正在给花草剪枝浇水,他的动作写意舒展,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黄昏这么快就从草窟中出来?”

温润如玉不带一丝人间烟火的声音从草帘后面传来。

“是的,海清也很吃惊。本来以为他的身体受金风创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康复,没想到还能这么快从草窟出来。”海清躬身道:“此子的天赋确是海清生平仅见,比大辰和鸣秋更胜一筹,唯一能胜过他的,大概只有主人。更难得的是,此子心性要强,好胜心三人之中最强。大辰心性太过于淡泊,鸣秋有点贪玩。”

“能让我们的海清有这么高的评价,看到端木家出了一个麒麟儿啊。”岱纲轻笑。

“黄昏执意要回感应场,海清派人送他回去。”海清恭声道。

岱纲温声道:“他确实应该回去,这个年纪,感应场是最适合他的地方,以后也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是。”海清恭声应道,他接着道:“端木家的东西送来了。”

“先放着吧,石头最近要开花了。”岱纲的声音令人如沐春风。

海清不由露出一丝喜色:“恭喜主人。”

松间城,端木黄昏在巷子口踌躇,心中烦躁无比。自己怎么就欠了这个混蛋的人情?一想到这一点,他就烦躁得想杀人。

为了搞清楚情况,他还专门去找了一趟李维教官。

当时他还纳闷,为什么李维教官看他的眼神有点奇怪。等听李维教官说完那天的情况,他的脸都绿了。

自己趴在艾辉的背上?

两个人的衣衫尽碎?

他死死盯着李维整整五六分钟,盯得李维浑身发毛。

端木黄昏在巷子口踌躇许久,他脑袋乱哄哄。自己的骄傲,绝对无法让自己当做什么都没看见。海清和他说过,如果他在悬金塔呆的时间更长,就很难救回来,哪怕性命没有问题,但是对身体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跑到悬金塔的。

可是该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