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后面进来的芊眠又赶紧拍了拍脑袋,瞧她这慌慌张张的,解酒汤都忘记让人准备了,赶紧地搁了衣裳,又去厨房要汤。

季泠还难得见芊眠有如此忙乱的时候,不由觉得好笑,又像楚寔解释道:“她平日不是这样的。”

楚寔但笑不语,又问季泠道:“是有什么为难事吗?”

☆、第八十一章

季泠才发现自己想岔开话题并没能成功, 可她的为难就是楚寔啊,这会儿被他双目盯着, 季泠心底就开始发慌, 再怯生生地抬眼, 看见楚寔没有挪眼的意思, 心里就更慌了, 脑子不听使唤地就往外冒话, “表哥,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是故意落水想赖上你的?”

楚寔笑道:“如果你是故意赖上我的,这会儿你坟头的草估计都能没脚了。”

季泠眨了眨眼睛, 总觉得楚寔能戴着满脸春风般和煦的笑容说这句话叫人有些胆颤。她缓缓吐了口气,“可是别人……”

楚寔打断季泠的话道:“人生在世,为自己活是一辈子,为别人活也是一辈子, 你想怎么活?”

这可问住季泠了。自然是想为自己活的, 可问题是季泠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而为别人活, 她心里在乎的人就太多了。

楚寔一看季泠的茫然就知道是对牛弹琴,“别管别人了,你是我的妻子,在这内宅, 我总是要尽全力护你如意的。”

季泠抬头望着楚寔, “可是我何德何能……”

楚寔正要说话,却见芊眠端了醒酒汤进来, 便打住了话头。

“公子,沐浴的热水已经备好了。”芊眠道。

楚寔点点头,起身往净室走。

芊眠给季泠使了个眼色,季泠慌忙摇头,让她伺候楚寔沐浴,光是想想都觉得无能。

“那奴婢进去了?”芊眠问。

季泠舍不得,倒不是舍不得楚寔,是舍不得芊眠,她若做了楚寔的通房,同自己肯定就要生分了。

“你自己愿意吗?”季泠低声问。

芊眠红了红脸,“都怪我,没考虑周到,把繁缨给打发走了。”

季泠朝芊眠招招手,让她扶自己起身,芊眠如果没有考虑好,那自然只能她这个做主子的进去。

楚寔回头看向扶着衣架站立的季泠,她已经把灰鼠毛的披肩脱了,身上穿着一袭幽紫的襦裙,映着的她的眼睛都带上了暗夜紫。

这种紫其实是有些老气的,当初季泠做衣服的时候故意选的,就是觉得自己一脸稚气,怕跟着楚寔在任上会被其他夫人小瞧,丢了楚寔的脸。

然而她睡了一冬,丝毫不见光,本就白得发亮的肌肤如今越发显得通透,仿佛一枚上等的羊脂玉被紫色石皮包裹,反而把石皮都托得珍贵了。

只是玉如无魂,也就落于平凡了。

楚寔一边解着自己的腰带一边道:“你这身子骨进来,是让我伺候你沐浴吗?”

季泠被楚寔的话弄了个满脸通红,嗫嚅道:“我去叫繁缨进来。”

“不用了,我又不是没手没脚。”楚寔道。

季泠从净室出去,芊眠赶紧上去扶着她,“大公子怎么说?”

季泠道:“他说不用叫繁缨。”

芊眠松了口气,“这是公子顾忌你的颜面呢。”

季泠点点头,不得不说,楚寔作为夫君是让人说不出任何闲话的,也就越发衬得她低劣了。

楚寔从净室出来已经换了干净的衣服,银竹纹襕边的鸭卵青绸袍,看起来干净又整洁,而且还一丝不苟,整个人挺拔玉立,巍巍乎初春的高山,让人仰望。

季泠不由想,自己到现在没有芊眠的帮助都穿不整齐衣裳,楚寔却能做到完美,他对自己的要求都那么高,那么对别人呢?

日子死水不澜地过着,季泠终于恢复了力气,可以像个正常人般行走了。

夜半,季泠睡不着,走到外间见芊眠合衣躺在榻上,她轻轻叹了口气,想开门出去走走,又怕惊醒了芊眠,她累了一日了,该睡个安生觉。

季泠退回到里间,看了看窗户,虽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身份应该做的事情,但她骨子里就是个山里的野丫头啊。她打开窗户,搬了张绣墩在窗户边,踩着榻上窗棂跳了出去。

后院有个小鱼池,丈二见方,季泠坐在边上想起小时候在村头的小溪里跟着男孩子拿鱼叉叉鱼的趣事儿,不由想笑。那时候他们还堆石头把小溪拦断捕鱼呢。

那时候他们可没有银子能养鱼玩儿。季泠想着池子里那些夜里看不见的鱼,虽然貌似悠游自得,却只能被困在方寸之地,漫无目的的活着。其实也不是漫无目的,好歹它们还有被人玩赏的价值,但是她,一个人,却一点儿价值也没有,谁也不需要她,反而还被她拖累。

季泠捂着胸口有些喘不过气来,又笑自己是无病呻吟。没吃的那会儿,觉得不愁吃穿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儿了,可现在真的不愁吃穿时,却又觉得还不如那时候来得快活呢。

忽然水面上传来动静,一条小锦鲤不知为何突然游动了起来,浮到了水面上。

季泠快活极了,就好像他乡遇故知一般,她看着那条可爱的小鱼,觉得自己应该为它做点儿什么。于是季泠四下看看无人,提起裙摆跑了起来。

她先回自己的寝间取了“归去来”,又跑去厨房找到了一点儿剩下的馒头,这才又回到鱼池边,但那小鱼却早已不见踪影。

季泠有些失望地在池边白石上坐下,将馒头掰了小小的一块扔到水面上,片刻后那条小鱼便游了过来。

“真是个机灵的小家伙。”季泠喃喃道,她又掰了一块馒头扔到水面上,然后将“归去来”放到了腿上。

季泠漫无目的地信手而弹,并没特意弹什么曲子,只是随着心境而拨动琴弦,姑且称之为《游鱼》吧。

箜篌淙淙,那小锦鲤得不着吃的了,居然也没沉下水去继续酣眠,而是在水面上欢快地摆动着尾巴,游来游去,若是仔细体会的话,似乎正和着箜篌的节奏。

“睡不着?”

身后传来声音,险些让季泠吓得掉下池子,若非楚寔拉得快,她都栽下去了。

“以后别坐得离池子太近了。”楚寔道,就季泠这样胆小,说句话都能把她给吓死,坐在池边只会死得更快。

“表哥。”季泠低着头咬了咬下唇,“是不是我弹箜篌吵着你了?”

自然不是的,后院离主屋可隔着一幢后罩楼。但季泠习惯性地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

楚寔打量着季泠,她穿了袭鹅黄罗裙,外面罩着孔雀金裘,衣襟对得不太端正,腰带系得不够紧实,外罩的孔雀金裘也系歪了,头发也没梳整齐,披在身后只用金环束了,耳边许多乱发垂下。基本可称作衣衫不整。

然而老天爷抬爱,赏饭吃,这般不整不齐,却显出一种异样的憔悴可怜之美来,眼睛湿漉漉的,不看人还好,看人的时候天生带着三分楚楚,仿佛志怪里的花妖。

“不是,只是我也没睡着。”楚寔走进池边的观鱼亭,季泠迟疑了片刻也跟了上去。

楚寔坐在栏边的美人靠上问季泠道:“很少听你弹箜篌,可会《归去来》?”

季泠不想楚寔也知道《归去来》的名字,那明明是她梦里的曲子,不过她也没多想,楚寔见多识广,自然是什么都听过的。她梦里的曲子又未必只她一人知晓。

季泠点点头。

“弹一曲行吗?”楚寔问。

季泠又点点头,她其实是不喜欢《归去来》的,太过哀伤,因着梦的关系,她这些年都已经不怎么碰箜篌了,最近实在是无聊才又翻出来的。

季泠在美人靠的另一头跪坐下,将“归去来”放在腿上,慢慢地拨起琴弦。

如泣如诉、幽幽暗暗,看不见前方的道路,只有无边的孤寂、凄凉,仿佛只身站在无边无垠的旷野里,唯有星空作伴。

一曲终了,季泠抬头时,楚寔已经斜靠着柱子睡着了。她偷偷打量了一下,即便是睡在屋外,睡姿又极不舒服,但楚寔的姿态依旧优雅清逸,赏之让人悦目,不忍亵渎。

季泠垂眸想了想,也没上去惊动楚寔,转而换了一首《山居秋暝》,最是促人安眠。

楚寔醒转时,天还没亮,大概是姿势太不舒服了,他抬手揉了揉脖子,见季泠也趴在美人靠的栏杆上睡着了,归去来滑到了她膝盖前,指尖泛红隐隐能见血丝,也不知她弹了多久。

楚寔伸手将季泠抱起往主屋走。

季泠睡着了,可又醒了,在楚寔将她抱起来的刹那就醒了。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急急地跳下去总觉得尴尬,所以只能鸵鸟似地继续装睡。

楚寔的身上还带着寒冬的冷梅香,混合着春日的暖香,有些特别,淡淡的好闻极了,季泠偷偷地嗅了一口,死死地闭着眼睛,生怕被楚寔发现了。

但她那点儿微末道行如何瞒得过楚寔,人睡着的呼吸和清醒时的呼吸可不同。不过楚寔也没戳穿季泠,只觉得她轻得仿佛羽毛一般,太过瘦弱纤细。

楚寔抱着季泠回屋时,芊眠正急得团团转,她起夜时顺便想去给季泠掖被子,却发现一个大活人不见了,可不得极坏么。

楚寔将季泠放到床上,吩咐芊眠道:“少夫人最近恐怕有失眠之症,你明日让康大夫给她开一剂安神汤。”

芊眠点头应了。

季泠躺在帐子里心口都还在砰砰跳,声音大得震耳欲聋,何时又胡乱地睡过去的,她也不知,待她起身时,楚寔都已经出门了。

季泠心想自己个妻子做得还真不称职,上头没有长辈看着,她都懒怠了。“芊眠,以后还是卯时初刻叫我吧,不能太懒怠了。”

芊眠道:“我看你昨晚睡得不好,所以早晨才没叫你的。”

季泠道:“我那是冬天睡太多了。”

晚上楚寔回来得极晚,不过季泠也没歇着,她坐在榻上看书,耳朵却一直听着外头的动静儿。

☆、第八十二章

芊眠去外头看了看, 回来道:“公子已经在繁缨那儿梳洗了才过来的。”这就是不用主屋的人伺候了,也是为了不惊醒季泠。

季泠道:“那表哥那儿的灯熄了吗?”

芊眠摇头, “没呢, 看影子好像还在写东西。”

季泠想了想, “把今日你给我熬的安神汤热一热, 我端去给表哥。”季泠对楚寔却也没什么居心, 更不提什么爱慕, 那是她万万不敢有的心思, 也没往那个方向去想,她就是想着力所能及地为楚寔做点儿事儿。

安神汤热好之后, 季泠站在西梢的房门前,果然见灯还亮着,她敲了敲门,道了声“表哥。”

“进来吧。”楚寔的声音从门里传出, 季泠推门进去时, 他刚搁下笔,桌上放着新写的奏章。

季泠眼睛都不敢往奏章上瞥, 便将安神汤端到榻上的小几上,“表哥,这是今日康大夫开的安神汤,你也喝一碗吧。”

楚寔揉了揉眉心, “安神汤对我没什么用。”一个人若想得太多, 睡眠总是不会太好的。

季泠愣了片刻,“那我给你弹箜篌?”她想着昨夜楚寔听了《归去来》就睡着了。

楚寔看了看季泠, 看得季泠自己头皮发麻地道:“那我不打扰你了表哥。”

楚寔这才慢悠悠地道:“去把箜篌拿来吧。”

季泠眼睛一亮,脸上不由自主就绽放出了笑容,“诶,我马上就过来。”

季泠拿着箜篌进去的时候,楚寔穿着中衣坐在床边正要拖鞋,她迟疑了一下不知该不该上前伺候。不过就这片刻,楚寔已经脱好了鞋子,躺上了床。

季泠走过去替楚寔放下帐子,又将烛火吹灭,自己借着透窗而入的月光在窗边的榻上坐下,刚拨动了琴弦就听楚寔道:“你可会唱?”

季泠没吱声,她只有四下无人时才会哼一哼,算不算会唱她自己也不知道。

之后楚寔也再没出过声音,季泠自己怂,在黑暗里默了好一会儿,有些扭捏地道:“那我试试?”

“嗯。”

季泠松了口气,她刚才都以为楚寔睡着了。不过她发现,楚寔大约是很不喜欢别人不听他的话,或者反驳他。她很为自己又多了解了楚寔一点儿而兴奋,总算是能摸到一点儿脉了。

季泠这次弹的是《田园乐》,缓缓地唱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她的嗓音空灵里带着特有的柔软,仿佛嵌着桃花的粉,又垂着绿柳青,更带着桃汁的水润,柳条的灵动,难得的是气息调得很好。有些声音虽然好听,唱歌却很乏味,只因没有乐赋。

而季泠若是肯为歌姬,必然艺震南北,楚寔如是想。

绵软清甜,最是催眠,楚寔再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他甚少睡得这么死过,颇为畅快。

早饭是季泠亲自下厨做的。大概是昨晚楚寔允许她弹箜篌鼓励了她,不然她肯定再不敢给楚寔做饭的。那还是新的小厨房改建后她第一次走进去呢,和她画的一模一样,窗明几净,若不是有灶台在,都不会觉得是走进厨房呢。

季泠给楚寔行了礼,“表哥,今天早晨准备的是燕麦核桃仁粥,这个可以镇静安眠。”

这粥楚寔在老太太那边也喝过,不过即便是王厨娘熬的也没有季泠熬的香。燕麦、桃仁都是季泠自己挑的,她怕桃仁皮苦涩影响口感,还自己亲手刮了的。粥稠得刚刚好,多一份水则失之浓香,少一分则偏于糯实。

季泠还给楚寔的碗里放了一些杏仁片和几粒又大又甜的葡萄干。

楚寔喝了三碗才放下筷子,他看向季泠眼下的乌青,“这粥以后别自己熬了,我在吃食上不讲究,瞌睡还是得睡够,不然这眼底的乌青越沉越多,以后想多少办法都回不来的。”

季泠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女子讲德容言功,容还在言之前,若是不能令夫婿悦目也是罪过,她只能点头应下,可心里还是有些难过,楚寔并不那么喜欢她做的饭食,否则又何来不讲究一说?到底还是她功力不够,若是王婆婆做的,他肯定更喜欢吃。

大约是察觉到了季泠的消沉,楚寔又道:“你窝了一冬了,如今春光正好,可以多出去走走,最近有个大庙会,你也可以去看看,庙会上会有不少小食,你若是喜欢,也可尝尝。”

季泠原是不爱出门的,可想着楚寔不喜欢人反驳,只能点了点头。

这日是菩萨诞辰,城内的大慈寺前每年都有庙会,今年尤其热闹,大灾过后世人信佛的就更多了。

芊眠伺候季泠穿衣道:“少夫人,听说大慈寺的斋菜也是远近闻名的呢。”

季泠点点头,她心里原是想穿着普通一点儿出门,就做个普通香客,但又想起上次楚寔说让她大大方方的出门之言,又改了主意,毕竟她现在还是楚寔的妻子,不能丢了他的脸。

成都的春天被北方暖和了许多,不过二月底那些姑娘、夫人们就穿上了薄绸袍子或者轻纱罗裙,花枝招展地跟桃、李斗艳,大慈寺的桃花正开得繁盛,大慈春桃也算是成都府的一景。

大慈寺前的大街早就被行人挤得水泄不通,马车就更不提了,季泠提前下了马车,让车夫在附近找个地方停了。

芊眠扶着季泠下车道:“少夫人原可以不用下车的,让家丁在前开路就是了。”在京城老太太去庙会时那街上也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的,马车却照旧能驶入寺里。

然而季泠完全没有特权的概念,压根儿没觉得自己是知府夫人就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如今布政使等出缺,山中无老虎,她称称霸王还真是可以的。

季泠道:“我看外面热闹,走一走也好的。”

大慈寺前的街宽两丈有余,两边街沿各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沟,里头引来活水流淌,清澈潺湲,一为美观,二来也可防火。沟旁植柳,平日景致是极好的,这会儿那些柳树下则摆满了小摊,多是卖香蜡纸钱的,还有礼佛的鲜花,此外最多的便是各色吃食了。

季泠没急着去品尝蜀地小吃,既然是来拜佛的,当然要先进寺里,方才显得出诚心,她虽然不佞佛,可跟着老太太那么多年,敬畏之心比寻常人还是要更多几分的。

寺里的知客僧见着芊眠扶了季泠进门,只觉陌生。城里拜佛的大户女眷他基本都认识,眼前这两位却是陌生。可看那排场,后面还有两个婆子、两个小丫头跟着,显然不是寻常人家的女眷。

心里虽然陌生,不过知客僧还是很快就迎了过来,询问之下方才知晓竟然是知府夫人,不由大惊。按说知府夫人前来上香,早几日就会派人来通知,他们也能好好安排,谁知道会如此措手不及。

然而季泠和芊眠都不怎么有经验。季泠就不说了,芊眠虽然曾经在老太太身边伺候,可哪里比得上南蕙等大丫头,外头的事情她也是一知半解的,很多事儿都不知道如何安排。

知客僧忙地满脸赔笑,“不知夫人前来,罪过罪过。夫人是想先上香还是去客舍里略坐坐喝杯清茶?”

此时自然是选喝茶为宜,季泠来得唐突,总要给时间让知客僧前去安排安排,比如驱赶其他香客,还有斋菜之类的。

偏季泠没有经验,只觉礼佛得心诚,哪儿能先休息,便道:“先上香吧。”

知客僧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庙会日大慈寺里的人多得都快挥汗成雨了,知府夫人这会儿去上香只怕要受罪,可他又不能反驳,只能笑道:“好,请夫人随我来。”

知府夫人第一次来,知客僧当然要把大慈寺的来历及各大宝殿的情况介绍一番,后园的“大慈春桃”也得夸一夸。

季泠细心听着,走到供奉婆娑三圣的殿堂时,自然要脱下帷帽进去行礼。不过她脸上依旧戴着薄纱,楚寔似乎很不喜欢她人前露面,因此她除了在屋子里会不用薄纱罩面外,出了二门都是要戴的。

季泠行礼时,有小沙弥来寻知客僧,今日客人实在太多,那知客僧也是分身乏术,却又不敢擅自离开,待季泠行完礼才不得不上前告罪,留下小沙弥来给季泠等人带路。

觉皇殿,也就是大雄宝殿的院子里,香客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殿前一丈长的铜炉内,插满了香烛,旁边还有不少人在烧纸钱,熏得季泠不由咳嗽了一声。

殿内,释迦牟尼像前的蒲团上跪满了人,但凡空出一个,立即有人补上,动作那个快啊,季泠是望尘莫及。

旁边的小沙弥看了也着急,可他威望不够,来上香的妇人也不理会他。拜佛嘛,越是抢越表示诚心。

最后还是小沙弥亲自上阵给季泠抢了个蒲团,请她去拜佛。

季泠站着没动,有些恍惚,还记得小时候余芳也拜佛的,那时候自己、还有江二文还会比试谁先抢到蒲团呢,谁抢到了就能讥笑对方,分豆子吃的时候还能多分十颗。曾几何时,她居然到了觉得抢蒲团有些丢人的地步了?

芊眠推了推季泠,她才反应过来,提了裙摆在佛前跪下,诚心三叩之后,合十胸前闭目许愿。

“信女诚心恳求佛祖能另赐寔表哥一段良缘,信女愿从此常伴我佛。”季泠如是想。她是真的一点儿野心也没有的人,反而觉得不胜压力,于己于人都无益,若是能出家做个尼姑,对她也没什么影响,指不定还自在些。

☆、第八十三章

这两年季泠还是常梦到自己在楚府的后园不停地弹奏箜篌, 那等凄清孤凉,真是不如出家得好。

许过愿, 芊眠捧过签筒来, 季泠掷了一签, 拾起来看了看, 上面写着:鬼临世位克妻命, 若问求婚事未谐, 须到秋冬另有急, 自有好缘遂心怀。

这签文写得十分浅白,无需解签季泠也能看懂, 只是看懂了脸色却发白。葛大姑娘亡故,自己又怪病缠身,她虽从没往楚寔身上想过,但这签文上的意思却让人不寒而栗。

芊眠正要接过季泠手中签, 却被她快速地插回了签筒, 芊眠只觉有异,“夫人, 那签文也不定准的,不信你再掷一签,定然是不同的了。”

季泠强扯出一丝笑意,“我知道的。”但心里难免彷徨, 人谁能不惜命呢?也不知道梦里的她是怎么去的, 但恐怕也不甚好,梦外的她也不甚好, 人啊,命数好坏真是天注定的。

季泠心里惶惶,也就没在留意周遭的人,有些恍惚地往殿外走去,却不想将一个刚跨进殿的女童给撞到了,听得“哎哟”一声,她才回过神来,忙地扶起那小姑娘,嘴里直道:“抱歉。”

女童身后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赶紧走了上来,“玉儿,你没事吧?”

被称作“玉儿”的女童皱着眉头揉着脑袋,“姐姐,我脑袋好疼。”

那年轻妇人脸色一变,“呀,我看看。”

芊眠见那女儿不过是摔在地上,轻轻碰了碰脑袋,怎么就能疼成这样,明显是想讹人,她上前一步刚想说话,却被季泠伸手拦住。

“抱歉,都是我没留意。不如将这位小姑娘抱去客舍,请了大夫来看看如何?”季泠道。

那年轻妇人是看着小姑娘摔的,按说也不该如此疼,这会儿听她叫疼,也慌了心神,“那好。”

小沙弥见出了事儿,赶紧去请知客僧来,将一行人请去了偏院的客舍,又着人去请大夫。

“玉儿,可还疼?”年轻妇人坐在平躺的小女孩身边忧心道。

“无事,只是还有一点儿疼,可能待会儿就不碍事儿了。”苗冠玉道。

那妇人身边一个中年婆子则皱眉看着站在门边的季泠和芊眠,“这位娘子行路怎的这般不小心,如今撞着人了可如何是好?”

芊眠是忍无可忍正要说话,却听那年轻妇人道:“李嬷嬷不得无礼。今日寺里人多,有个挤撞也是难免的,再说这位娘子已经诚心道歉,大夫也去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