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一片白茫茫雾海,正是所谓“万丈迷津”。

林疏之前读大小姐给的书,知道这世上有两种幻境,第一种须以力破之,依托于阵法或迷幻药物,陷入此等幻境,需集中精神,寻找阵眼——一般是幻境的破绽,将其破坏,幻境便就此崩落。第二种以心破之,陷入幻境之人会看到修炼途中心境上的阻碍——或者说心魔,而后被心魔所困,难以脱出。只有克服心魔,心境上有所变化,方可离开环境。

幻荡山身为连通天道的仙山,若是第一种幻境,未免也太没排面,自然是第二种。

踏入万丈迷津,有人会回到一生中最苦处,亦有人陷入梦中温柔乡,也有人两者兼有,还有的,一环套一环,幻境复幻境,总之是对心境的磨练。

来到幻荡山的弟子,一般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了修炼,这种弟子往往在通天阶和万丈迷津停留很久,磨砺修为与心境,另一种是为了通过通天阶、万丈迷津、玲珑洞天,来到浮天仙宫,见到守山人,得到仙宫中的绝世宝物。

林疏毫无疑问是第二种。

凌霄似乎清楚这一点,道:“你我各自速战速决,若有人先出来,便在雾海外等。”

林疏有点迟疑。

他知道自己的心魔是什么。

那实在不太让人愉快,自从知道万丈迷津的存在后,他亦想过如何破解,却总是没有想出万全之法。

大约就是回到上学的时候,来到令人窒息的教室,再次见到散发热气的人群,还有充满恶意的嘲讽笑声。

他道:“我可能要久一些。”

“无妨,”凌霄道,“我方才也想说这个,你心思纯一,幻境想来不成问题,我却未必。”

林疏看了看他。

虽然相处时间非常短暂,但表哥的性格已经显露无疑——林疏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潇洒干净的人。

这样的人也会有心魔么?

凌霄挑了挑眉,道:“为何一直看我?”

林疏乖顺地收回目光,走进了雾海中,耳边似乎听到凌霄笑了一声。

往前走,他听到车水马龙声。

恍惚间,仿佛做了一场遥远的梦。

林疏醒了。

昨日背剑谱到太晚,上课的时候忍不住打了瞌睡,模模糊糊能想起,像是古代的事情,一群人在山上学仙,还有个很漂亮,但脾气很坏的人。

林疏揉了揉了脸,让自己清醒了一下,看向前面,尝试跟上数学老师的思路。

自己的位置过于偏僻,这一场瞌睡并没有被老师发现。

今天,班里来了一个转学的小女孩,坐在第一排。

他心中忽然一跳,这个场景仿佛似曾相识。

有一个女孩子转来班上的这一天,他遇到了什么?

他看向自己的桌屉。

空的,只有一本练习册。

确实是这样,这一天,他们在课间把自己的书包藏了起来。

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了,藏的地方千奇百怪,从扫帚堆里到窗台外。

林疏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总能够乐此不疲地看他各处翻找书包。

下课以后,他离开自己的座位,

扫帚堆里并没有,窗台外面也没有,目光所及的地方全都没有。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那几道兴奋又恶意的视线,感到想吐。

而当他茫然地站在过道中间时,忽然有人扯了扯他的袖子。

而后,一团纸轻轻地塞进了手里。

他转头,是那个新来的小姑娘,她对自己善意地笑了一下。

林疏怔了怔,觉得这样的笑,是人的五官能够组成的最好看的表情。

他拆开手中的纸条,里面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书包在第一排前面的柜子上”。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从来没有。

林疏踩着板凳,看到书柜顶果然放着书包,柜子高,上面正好是视线的死角。

他抱回了自己的书包,走到过道里,看着那个姑娘。

按照人们相处的规则,他该谢谢她的。

可是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有东西卡在咽喉,一旦开口,想吐的感觉就又悄悄蔓上来。

他已经太久没有和外人说过话了,他不敢说话。

那小女孩望着他,先是很善意的目光,见他长久不说话,变成疑惑。

林疏的心脏砰砰跳了几下,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感到很难堪,仿佛在她面前多待一会儿,就会流露出更多的窘迫。

他只有落荒而逃。

他终于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即使外表和所有人都一模一样,他也永远融入不到人群中。

这样使人窒息的,犹如泥沼的生活,是他的过错,并不是别人。

可是,他也想对那个女孩子说一声谢谢。

他......也想过有朋友的。

他回到自己的位置,酸涩的疼痛卡在喉间,低下头看书,却看不下去。

在被欺负的时候,他只是想吐。

可是这个时候,他想哭。

这才是他的心魔。

第54章 身不由己

初入幻境的混乱颠倒错觉渐渐消失, 林疏逐渐清醒, 冷眼看着幻境中年幼的自己。

他想过心魔的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是这样。

就像是在黑暗里待久了的人, 一边害怕漆黑,一边又觉得火焰太过灼眼,并不是自己有资格拥有的东西——但是, 其实是想要的。然而这摇曳不定的一点渴望,又在将来无尽的黑暗中彻底消磨掉。

从那天以后, 他和那个女孩子再也没有打过交道, 校园很小, 即将照面的时候, 林疏甚至会躲开, 或看向其它方向,假装并没有看到她。

学校里遇到的那些, 回到家里,也不会和师父说, 害怕万一自己说了, 便会被师父批评说——被凡人扰乱心神,心性不坚。

时光流淌。

很多年前, 是想过, 如果能够融入他们之间——

但只不过是没有结果的挣扎。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连这种心思也渐渐淡去了, 或许是年纪渐长, 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强, 又或者是修习门派心法久了,心性果真像门派典籍中所说的那样——“不为外物所惑”。

身边的同学换了一轮又一轮,年龄也逐渐增长,不再做那些没有意义的捉弄,他依旧并不说话,终于和所有人重回陌生。

林疏在楼顶。

他坐在楼顶的边缘,腿悬空,抬头看着星星。

他有时觉得自己在水里,一边向下坠,一边看着天上的星空,遥远又模糊,隔着一层膜,没有办法触碰到。

师父好像是死了,他不知道。

幻境中,一切都很混乱,没有前因后果,只有那些牵动心绪的事件一边又一遍发生,仿佛在做梦,心里有个声音喊自己离开这里,不要迷失在幻境中。

而他之所以深陷这样的幻境,源头是——

林疏收回思绪,想着之前那本典籍上的记载,深吸一口气,从楼顶纵身跳了下去。

仿佛跳进万花筒里,身边场景不断变换,最后停在了幼时放学回家的小路上。

那小女孩背着一只粉红的书包,一个人走在路上。

——若时光果真能回溯,他想对她说声谢谢。

或许从此以后,世上就有了一个不认为自己奇怪的人。

一个就好了。

他往前走。

那姑娘转头看他,伸手打了一个招呼,笑道:“是你。”

林疏道:“谢谢你。”

那姑娘笑得眉眼弯弯:“不客气。”

她问:“你家在哪里?”

林疏道:“西街。”

“正好顺路嘛。”她道,“我们一起走吧。”

林疏怔了一下,点了点头。

她便蹦蹦跳跳往前走,林疏在后面跟着。

边走,身边的世界边破碎,纷纷扬扬如同秋日落叶,分崩离析。

等那姑娘的身影也化作碎片飘飞的时候,林疏的面前出现了另一个姑娘。

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像是上陵学宫后山的山路。

出了方才的幻境,又到下一个幻境。

大小姐一身鲜艳耀眼的红衣在风中飘荡,背对他站在山路的尽头,极美的一个背影。

他走上前,停在大小姐身边,想看看幻境这次想要安排自己做什么。

——他自忖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遇到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即使有心魔,威力大约也很小。

大小姐看着前面,淡淡道:“你想去哪儿?”

林疏道:“都可以。”

大小姐:“不行。”

林疏道:“你想去哪里?”

大小姐:“是你想去的地方,不是我想去的地方。”

林疏想了想,道:“我没有想去的地方。”

大小姐:“有。”

大小姐转过头来,望着他的眼睛,再次问了一遍:“天地之大,必有欲归之处,你想去哪儿?”

林疏望着前方,前方的路无限延伸,仿佛要到天尽头。

他轻轻道:“想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有多远?”

“远到不能再远。”

“远到不能再远——还有呢?”

“没有人。”

“我晓得了。”大小姐眼中有淡淡的笑意,伸手拉住他的手腕:“我带你去。”

红色的轻纱,在风中飘了起来,他们迎风向前跑,一切都像那个去往如梦堂的清晨,前方天空广阔无尽,仿佛要就这样去到天涯海角。

山水,城镇,村落依次远去,身边景物渐渐虚化,直到最后,两人停在了空无一物的虚空中。

大小姐问:“你喜欢么?”

林疏环视着身周的混沌虚空,道:“......还好。”

大小姐道:“那我走了。”

林疏:“走?”

“你要没有人的地方,自然也没有我。”大小姐道:“我便走了。”

说着,当真转身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林疏站在原地,看着大小姐的身影渐渐远去。

等大小姐彻底离开这里,只剩他一人,便彻彻底底留在这虚空当中了。

正如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一个远得不能再远,并且没有人的地方。

可此时此刻,他却觉出无边的、惊心动魄的茫然与虚无。

终于,当大小姐的身影即将消失在视野中的时候,他道:“大小姐。”

凌凤箫停了下来,回身看着他:“你不是要我走么?”

林疏道:“并没有。”

凌凤箫道:“你不喜欢了么?”

林疏:“不是很喜欢。”

凌凤箫:“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林疏:“不喜欢。”

大小姐莞尔一笑:“小骗子。”

林疏:“......”

怎么又成了小骗子。

“若有一日,你能改掉口是心非的毛病,我就和你玩。”大小姐道。

说着,转身继续往前走,不仅越走越快,而且跑了起来。

轻纱飞荡,环佩叮当,像是一朵天边的红云,要被风吹去不可知之处。

林疏去追,却总是追不上,每次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那轻云一样的袍袖,又如同去抓雾气,消散在手中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道:“大小姐。”

大小姐不为所动。

他道:“凌凤箫。”

凌凤箫回头看他:“嗯?”

林疏道:“等等我。”

凌凤箫笑:“好啊。”

凌凤箫伸手,再次握住他的手腕:“你若早这样说,我岂非早已抓住你。”

林疏:“你一直跑,并不像愿意抓我的样子。”

凌凤箫道:“你只需开口,世上并无我不愿意给你的东西。”

“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我疼你。”

林疏道:“世上其它人未必疼我。”

“他们不给你,你不会去取么?”

似乎也有些道理。

不知又走了多久,大小姐又问:“你想去哪儿?”

林疏终于由这个幻境的主题,窥知了它运作的机理。

他道:“我想出去。”

大小姐道:“好。”

话音落地,整个世界化作无尽碎片随风飘飞而去。

林疏重新回到幻荡山万丈迷津的雾海中。

他向前走,白雾渐渐变薄。

边走,林疏边思考这个幻境的深意。

第一个幻境,弥补了心中最深的遗憾,最后说出一句“谢谢”,与那姑娘做了一会儿一同放学回家的朋友,算是淡去了经年的心魔,人们说只要上了幻荡山,必定有所收获,果然是真话。

第二个幻境,却有点令人费解。

整个幻境围绕大小姐展开,传递给他这样的消息:

不要等富婆主动提供帮助,要学会主动开口。

喜欢或者不喜欢,要及时反馈给富婆。

想要的东西,只管放心去找富婆要。

林疏:“......”

幻荡山补习班,天道亲自授课,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白脸。

——真是一件奇事。

他继续往前走,雾气彻底消散后,眼前不再是山路,而是更加宽广的玉阶,远处更是能隐隐绰绰看到巍峨仙宫的虚影。

玉阶之上站着一个人,身形削拔挺直,只衣袂随风轻动。

奇怪的是,即使衣着、神态全不相同,甚至连男女都不一样,林疏却觉得表哥站在玉阶上的这一幕和环境里山路尽头的凌凤箫整体气质十分相似,约莫是构图的问题吧。

凌霄看他来向下走了几步:“你出来了。”

林疏:“嗯。”

凌霄问:“可有收获?”

林疏:“有。”

“那就好,”凌霄与他一同往前走,道:“我们之前,有三人去了玲珑洞天。”

现在就去了玲珑洞天,而不是留在通天阶与万丈迷津磨练修为心境的人,必然也是和他们一样,奔着仙宫的宝藏来的了。

仙宫由守山人执守,能得到什么,很大程度上要看守山人的意愿,故而,越早到达之人,赢面自然也越大。

他们加快脚步,往前方去。

路上,林疏忍不住打量凌霄。

他觉得表哥这一会儿的话有些少了,看神情,也有那么一丝不对劲。

若是在之前,他是不会问什么的,然而幻境里走了一遭,对那个女孩子说了一声谢谢,语言上的障碍仿佛松动了不少,想要继续克服一下,于是问:“你怎么了?”

凌霄道:“在想幻境。”

林疏就又卡住了,不知该怎么继续。

但是,居然没有冷场。

凌霄淡淡道:“幻境中诸多惨烈之事,不便提起。今日回想,我平生所历,不过‘身不由己’四字。”

林疏发现表哥似乎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他原以为,像这样的人,性格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出身天赋都是顶尖,应当毫无烦恼一心修仙的,又何来“身不由己”四字。

他不知道怎么说,只能看着凌霄,用眼神表达“虽然我不知道你打算说什么但我打算听下去”的意思。

凌霄看着他,笑。

他道:“你今日怎么肯听人说话了,嗯?”

天道教的。

况且我以前也没有不听人说话过。

他继续看着凌霄,用眼神表达“我是无辜的”。

凌霄也看他,半响,眼里满是笑意,伸手刮了一下他的鼻子。

林疏:“......”

第55章 玲珑棋

林疏往旁边走一步, 远离这个刮他鼻子的表哥。

刮鼻子,情节恶劣。

表哥似乎低低笑了一声, 没管他。

两人继续往前走, 走过约莫一百多道玉阶后, 眼前出现一片无边无际的桃林。

山中无四季,这桃树也非凡桃, 此时正开得漫山遍野,灿若云霞。

按照记载, 这就是所谓“玲珑洞天”了。

原本, 幻荡山的考验已经很完善, 既考验了修为,又考验了心境, 可以确定来者的优秀,但是在即将抵达仙宫的时候, 偏偏又多了这样一个关卡。

据传,这玲珑洞天并不是幻荡山本有之物, 而是千年前某个在山上居住之人穷极无聊,专门建造出来刁难后来者的东西。

玲珑洞天中, 走入桃林, 桃林中有一盘棋。

这盘棋,有人称之为“桃林局”, 有人称之为“玲珑局”, 而下棋之术中有一术语, 将棋局中奇巧构思称为“珍珑”, 故而更多人愿意将它称为“珍珑棋局”。

学院藏宝阁一层的委托列表里,就有“破解珍珑棋局”这一项,委托报酬十分高,这委托时至今日还挂在墙上,说明一直以来,这道“珍珑棋局”都没有人完完全全地破解出来。

典籍中用了很多晦涩的语句来描述珍珑棋局的解法,要重复出来也着实不易,林疏觉得,用人话来说,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一个数学问题有很多种解,其中有一个最优解。

而珍珑棋局的规则是,但凡求出一个解就算通过,不论好坏。

弟子们在看到这个规则的时候,往往第一个想法是,做人总要尽善尽美,自然要尽力做到最好。

但事实很残酷,等真正站到珍珑棋局面前,他们就会绝望地发现,能勉力解开已经是极限了,遑论什么做得好不好。

两人穿过桃花林,往深处去。

桃林正中一块巨大的石壁前,已经站了三个人,正是凌霄之前所说的在林疏之前走出迷津的三个,只见他们全部双目望着石壁,身子一动不动,犹如雕塑。

凌霄道:“一起进。”

林疏点了点头,将目光移到那块光滑的石壁上,凝神去看。

目光乍一接触到石壁,就是一阵天旋地转,而后,林疏已经置身于一片虚空中。

凌霄随即出现在他身边,同在虚空的还有那三个人。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座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漂浮着无数黑、白、灰、金、红、青的光点,有的光点间隐约有银色细线相连,有的则没有。

而随着林疏和凌霄的进入,他们两人面前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石台。

——这就是所谓“珍珑棋局”了。

仙家的棋局,自然和凡人不同。

这句话并不是说二者的高低,而是原理上大相径庭。

凡间纵横十九道棋局,以黑白为子,三尺之局犹如战斗之场,落子之间,千般变化,铺陈布局,更是可见执子者胸中韬略,文人学士中,弈风最盛,学宫中的儒道院,除去辩论、辩论失败后拉着仙道院打群架这两件事外,最喜欢的就是以棋子“手谈”,大师姐谢子涉,更是名动天下的大国手。

而珍珑棋局,却是个三维的棋局。

棋局中,那些各色的光点,被称为“玲珑珠”,整个棋盘上,共有一千八百颗。

每一种玲珑珠都有一定的、极其复杂的灵力流向,这些灵流在玲珑珠内部流动交替,然后延伸出来,若是能让不同玲珑珠的灵流连接上,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根似有似无的银线,代表这两颗玲珑珠已经产生了联系。

——珍珑棋局的破解方法,就是把这一千八百颗不同种类的玲珑珠全部连在一起,使其灵流相互交通,循环不尽,奔流不息。

这是一个考验对灵力流动的敏感程度的题,也是一个智力题。

用仙道的话来讲,这一道关卡,考验的是悟性。

你对灵力的理解,对灵力的掌控,对全局灵力走向的统筹安排,乃至所修的功法风格,所走的道,都会在最终得组合结果中展现出来——假如能组合得出的话,

假如这真的是由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出来,也确实让人敬佩,而他也确实是没事找事。

林疏感到了棘手。

灵力这种东西,他着实并不擅长。

师门修剑,最重要的是剑气、剑意,一剑破万法,并不在灵力上大做文章,而现代灵气匮乏,也并没有太多的灵力可供大做文章。

在有饲主的情况下,有问题应当找饲主,临时的也行。

他看向凌霄。

凌霄道:“可以么?”

林疏刚想说不是很可以,余光突然看到一抹白影。

没有一丝杂色的白衣服,是剑阁的弟子。

那剑阁弟子正凝神组合玲珑珠,面前石台上,已经有半数的玲珑珠被银线连了起来,形成极其复杂奥妙的脉络。

不行。

同是修剑的剑阁弟子,他组得这么好,自己决计不能不思进取到去求助饲主的地步。

林疏道:“可以。”

“珍珑棋局变幻无穷,今日过后,你我境界必定会有提高,”凌霄看着自己面前的各色光点,对他道,“你在上陵学宫,自然知道上陵梦境了。”

林疏:“嗯。”

“上陵梦境的灵力来源依托于阵法,然而其中种种特异之处,并非阵法能够做到。”

林疏:“嗯。”

上陵梦境的存在,几乎难以想象,完全不像是单纯的阵法能够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