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祥摇摇头,骂了一句蠢货就出去了,赵氏还想追出去,夜氏一拍桌子道:“说你蠢,你还真蠢到家了。”

赵氏一听一下子瘫倒在地,突然想起什么的,捂住肚子说:“老夫人,我还怀着孩子呢,求老夫人看在这个孩子的份上能够救救妾身,救救赵家。”

李昕乐一看夜氏有些心疼的立即派人去叫大夫,她眨眨眼睛,说:“祖母,那孙女先告辞了。”

夜氏挥挥手,李昕乐规矩了退了出去,走之前还听见夜氏再说:“大儿媳妇,你说你一天天到底在想什么呢?你既然想救赵家,难道还想完好无损啊?是要命啊,还是要官要财?…”

李昕乐微微一笑,心情好的说:“走吧,再去想想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带回瑞县的。”

先前提醒丞相大人的话看来他是听进去了,早在很早之前他就发现后宅因为李涵清事发,以为这次得罪了郑妃会被皇上定罪,那么她们的儿子就有机会了,所以赵氏和几个姨娘都各有出招。只不过赵氏的娘家有官位,有能力,所以最后流言那么大,赵家可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些不足以让丞相大人对赵家怎么样,那么她就只能另选办法,让丞相大人放弃赵家。

后来果然如她所料,在李家子女的名声和赵家之间,丞相大人毫无疑问会维护自家,赵家会被送回老家养老,一辈子做田舍翁,再也威胁不到她,也让她见不到那些讨厌的人了。这对于一心向上爬的赵家来说只怕以后都会活在往日的荣光和悔恨当中,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谢琪在天之灵想必能够好受些了。

而赵氏因为今天六神无主所展现的智力上的差距,必定会让丞相大人厌恶好久了。夫君的冷漠、赵家的败落,赵氏会一直活在惶恐、忧郁中,呵呵,加上怀孕,就看赵氏自己能不能挺过这一关了。唔,对了,还有吃了不知道什么来路的偏方,还不知道有没有后遗症呢。她可等着。

哎呀,天气真是好啊,自重活过来之后,她总算翻盘了,也为原主挣了一口气。她看向天空,咧着嘴,笑得如同吃了最甜美的蜜:李昕乐,你满意吗?你讨厌的人如今日子一个个不好过了,李涵清失去了最爱的女人,还娶了一个要供起来的女人,对心高气傲的他,不去看日后也知道他的心情;李昕薇和李昕竹完全就听她的话了,自小建立起来的印象即便的长大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她完全压制了她们。丞相大人和夜氏你也有埋怨吧,他们一个朝堂上不那么顺心,一个身体越发不好了,就暂时先这样吧,她还需要他们呢。嘛,日后她总算可以为自己好好活着呢。

刚到乐苑还没有坐了一会,李昕薇就带着李昕竹过来了,看着她们脸上的泪痕,李昕乐当作没有看到的样子,继续看着手中的书卷。

李昕薇咬咬下嘴唇,直接跪下来,李昕竹也忙跟着。

只听李昕薇道:“我和三妹是来谢大姐姐手下留情的吧,谢谢大姐为娘求情。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劝住娘才让大姐差点受伤,求大姐责罚。”

李昕乐喝了一口茶,慢吞吞的说:“不恨我就好了,我可不敢责罚你们。”

“大姐果然还是怪我们了,还请大姐明示如何做,大姐才肯原谅我们?”

李昕乐终于放下书卷道:“二妹妹和三妹妹快起来吧,让人看到告到爹爹那里,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昕薇不敢违背她的意思,立即拉着李昕竹站起来,却也不敢动,低着头,一副聆听教训的样子。

李昕乐叹了一口气,道:“两位妹妹,不是我生气,要是两位妹妹遇到我这样的情况,只怕母亲会和那人拼命,可惜我没有娘,也没有人为我出头,可是难道我就该忍着吗?如今我不追究赵家的责任,只是让他们离开我的视线,这个要求不过分吧。算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我提都不会提。所以两位妹妹放心,我会忘记这件事情的。好了,时候不早了,今天累了一天,不知道两位妹妹还有什么话要说?”

这一番话将李昕薇想说的话全部堵死了,她娘到她的院子哭了一个时辰,从赵家的起家到她嫁入李家的辛苦,赵家对她们的喜爱一直说道她们姐妹俩日后要是没有外家做靠山要被欺负云云?总之是集中诉苦了一番。

李昕薇怕她伤到了肚子的弟弟也不敢和她分辨,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只不过是她要受欺负吧,她有一个护短的丞相爹爹怕什么?赵家对她们姐妹俩虽然多有奉承,可是她们也给了他们好多物品首饰啊,再说赵家还靠着她们李家呢,他们怎么可能做她们的靠山?

总算赵氏累了,去休息了,她们才赶过来。赵家毕竟是她的外家,能够保住是最好了,只要大姐姐原谅了,那么爹爹也许就不会追究了。以后她一定会好好看着赵家,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打大姐姐的主意,惹她生气。

谁知大姐姐果真生气得很,等听完她的话她也惭愧了,听到这个事情的经过的时候,她其实很是担心,但过后听到赵宣的惨状,尤其是以后只怕是没有子嗣和夫妻福分的时候,她又觉得赵宣很惨。现在听到大姐姐的话想想要是赵宣得逞,她打了一个冷颤,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她羞愧的说:“我知道了,大姐姐,那大姐姐忙吧,我们先告退了。”

等李昕薇和李昕竹出了门,李昕乐才看见站在门口的谢昭,挑起眉头道:“这么晚了,可有事情?”

谢昭看见她眉间没有一点的伤心,迟疑道:“姐姐,刚刚二姑娘和三姑娘的话,您不伤心吗?”你们不是看起来很要好,可她们却还是站在赵家的一方。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早了点,但是还是很晚了,美人们,晚安~~~爱你们~~

第69章 离开都城了

李昕乐看了他一眼,道:“付出才能有回报。”而她可能要多付出一百倍可能才能回报,当然她也不相信有人能够无怨无悔的付出。李昕薇和李昕竹和她关系的确改善了不少,可要说乐安公主将她们看到很重,那是不可能的,没有深厚的感情又何好伤心的?对于人心的变化,乐安公主看多了,血缘感情在利益面前都要向后退。

赵家算计她,李昕薇明明知道却只知道和赵氏理论而没有去想着见丞相大人。这其中的缘故她也懒得想了,只要自己舒服就行了,知己朋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几十年的经历让乐安公主再也不会在意这些了。

谢昭忙怔了一下,才道:“嗯嗯,姐姐说得对。”

“这么晚过来可有事?”李昕乐问,她是准备沐浴睡觉了。

谢昭定睛看着她说:“姐姐,刚刚接到师傅的信,说在燕州郡发现了一个山中有很多从没有见过的草药,要我和小东过去看看。”

燕州?那都到大齐的边境了,明心大师走得还是很快的嘛。她点点头道:“也好,你本来就是要游历的,去燕州也是一样的。什么时候走?叫人把你带的物品准备齐,燕州那里本来就冷,如今快到冬天了,要带些厚衣裳走,还要给明心大师带些东西,哦,对了,你选几个侍卫和你一起走。”

谢昭想想说:“那我明天下午走吧,师傅催的很急,至于侍卫就算了,我带上小东就可以了,带多了反而不美,师傅不也是自己一个人走的啊。”

李昕乐也就随他了,说:“好吧,你快去休息好,这些你都不用操心。”药草和花一样都是有期的,催的急也是正常的。

“是。”

等谢昭走后,李昕乐就让陆嬷嬷带着若荷、若霞去办,陆嬷嬷很是不舍,但也没有说什么,反而几人连夜把谢昭需要的东西准备齐。第二日一大早就找刘管家置办。丞相府有权有势,物资也不是紧俏的东西,很快就置办了半个马车,这还是谢昭盯着好些划掉不要的。下午的时候谢昭和李家人一一告辞就和小东赶着马车离开了都城。

看着他们的背影,李昕乐心道:再见也许就完全不一样的。

很快也到了李昕乐出发的时间了,前一天顾皇后也派人接她进宫说了会话,表明了态度,并亲自赐给了一个玉佩给李昕乐。这让都城许多落井下石认为李昕乐被流放的人开始观望。虽说是三年,但要是皇后娘娘记得她,谁能够说她回来不能够翻身呢?

天刚刚亮的时候,李昕乐就嘱咐陆嬷嬷走了。

看着马车消失后,丞相府大门出现了两个人影,正是李昕薇和李昕竹。

李昕竹不解的说:“二姐姐,刚刚我们为什么不早些出来,也和大姐姐告别一下啊。”

李昕薇叹了一口气道:“大姐姐只怕不是很愿意见我,等日后再好好和大姐姐赔罪吧。”母亲是她的亲母亲,对她一向掏心掏肺,那天她一说要去找爹爹,娘就直接捂住肚子叫痛,脸色苍白得让她害怕。她能如何?总不能为了大姐姐让母亲去死吧。她妥协了,当时就知道大姐姐会生气,也许还会伤心吧?可真正去赔罪了才知道一切只是她自作多情罢了。

李昕竹嗫嚅的低声说:“大姐姐生气是应该的,我想想都生气,宣表哥和外祖家怎么这样啊。”

李昕薇拉着她慢慢向薇苑走去,听到这话,严肃的说:“竹儿,你和我说说就算了,万不能去娘面前说。宣表哥如今已经成了废人,三表姐和一个商人定了亲,外祖辞官,外祖母眼睛都快哭瞎了,舅舅舅母们睡觉都不安稳,赵家得到报应了,日后就不要说了。娘还怀着弟弟,可经不得刺激。”

李昕竹咬了咬嘴唇,心中暗暗的啐了一口:这就叫恶人有恶报,算计姑娘的名声即便是她的外祖家她也觉得是坏人。但表面上乖巧的说:“二姐姐,我知道了,我不会说的,那赵家会离开都城吗?”最好离开,免得大姐姐回来堵心,她看着也烦。

“唉,那是肯定的了,赵家已经遣人去济州老家了,用不了多久他们估计就要走了。竹儿,过几日我们还是去看看他们吧。我知道你不喜外祖家,但是到底是娘的亲人,你可不能不给面子。”李昕薇嘱咐道。她这个妹妹以前小的时候被娘养的不知世事,后来搬进竹苑之后,大姐姐也醒悟了,时不时就叫三妹妹过去玩,娘对她的影响力比对她小多了。

姐妹俩一说说着,书房中的灯也亮着。李锐祥看着李涵清道:“你既然起来这么早,怎么不去送送你妹妹?”

李涵清恭敬道:“回禀父亲,昨日已经和妹妹说过了,再去送只不过是徒增伤悲罢了。”

李锐祥叹了一口气,道:“难为她了,小小年纪,算了,我再写一封信你一会寄回瑞县,叮嘱你三叔好好照顾着她。”到底是他的失误,没有想到那些人竟然联合起来发难他,但也是皇上默许的啊,他为皇家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女儿的受苦。

李涵清看看他的脸色,才说:“是,爹爹不用担心,三叔一向明白事理,不会让乐乐受委屈的。倒是这次大皇子和二皇子却是没有想到竟然会联合。”

李锐祥冷笑一声,道:“有相同的利益和好处,为什么不能联合?”

“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李涵清请教道。郑家的事情结案了之后,丞相一系就开始动作了,一个月下来也算是有了收获,还得到了几个重要的位置。

李锐祥冰冷的说:“封王。”

李涵清微微一笑,这可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法子。

天兴帝如今只有三子,却没有一个封王的,盖因为天兴帝想要多考察几个儿子,就留在他的身边。按照大齐律例,封王之后是要回封地的。回封地天高皇帝远,可以尽最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但却也因为不在皇帝跟前,就很难在皇帝身边随时买好了,且都城有事传递消息也慢,消息到手上,黄花菜都凉了,何况太子这样的大事。所以封王事情对每个皇子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抉择,而丞相大人正是要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昕乐出了都城天色已经大亮了,她们这次路上是用了两辆马车,李昕乐坐在第一辆上,陆嬷嬷等几个侍婢轮流伺候,后面一辆马车放行李并侍婢休息之所。这次丞相大人大放血,怕她再遇到赵宣那样的,于是大手一挥给她配了五十个李家的私兵侍卫,并直言以后这些都会听命于她。她自然不客气,选了合眼缘的萧明作为男侍卫的头领,女侍卫自然还是若水领衔。有了这六十名武功精湛的侍卫,她这一路上就安全了。瑞县在都城的南边,属于大齐稳定的地方,并不担心如同宁馨郡主一样会遇到土匪。

李昕乐想到宁馨郡主,就想起李涵清的婚事,昨日她敷衍的给了一个礼物也没有和他说什么,不过宁馨郡主据说不从淮阳郡出嫁,而是从京城的长公主府,长公主和淮阳侯过些时日也会回都城来,一来是嫁女,二来是要娶媳妇回去。

唔,都城这几年还真是热闹啊。

若水在旁说:“姑娘,听说顾家已经答应孙家,让定襄县主入二皇子府做侧妃了,估计这几天就能有旨意了。”

顾家不同于别家,贵妃娘娘和二皇子也是一口咬定二皇子府的侧妃和妾侍要经过顾三姑娘同意,尊重原配正妻,还赢得了皇上的赞许呢,说二皇子很是尊重正统。

李昕乐听到这话的时候真是无语了,要是真正的尊重顾三姑娘,就不会在正妃没有进门弄个侧妃了,真是当了XX又要立牌坊。卧槽,差点说了秽语,阿弥陀佛,乐安公主的礼仪规矩是绝对不能出错的。

对当了一国摄政公主的乐安公主来说,皇帝的想法她清楚得很,尤其是昏君,朝政上没有建树,只能坑儿子儿媳,维护所谓的正统。其实历史上的明君谁会把眼光盯在儿子的后院?选好正妃,管他有几个妾侍呢?正统是看天下,而不是看男人的三妻四妾。当初她摄政的时候,可特地奖励了专情的大臣呢。唉,往事不可追。也幸好天兴帝儿子少,要是再多几个和她年纪相当的,她只怕逃不脱去皇子府呢。

她道:“唔,还有什么?”顾皇后都不管,她更加不能背后闲言碎语了,且按照她们的速度,到瑞县至少得半个月,一路上除了看书就只能听这些丫鬟八卦打发时间了。

若水继续道:“听说庄王世子妃跑了一个逃奴,却奇怪的是世子妃并没有伸张,只是私底下一直在找。”

作者有话要说:美人们,晚安,今天更早了~~嗷唔,再些一会,明天争取加更!!争取,赐予作者君动力吧,爱你们哦~~

第70章 荣耀回都城

李昕乐眯眯眼睛,逃奴?还避着齐渊钦,有意思!但她要离开都城了也看不到后续了,可惜。

若水又说了一些好笑的事情,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很快就到了马车前面,她掀起帘子就看到了慕恭铭的身影,她立即道:“姑娘,是慕大人。”

李昕乐低下头没有说话,若水只好放下帘子。马车渐渐通过慕恭铭的身边,慕恭铭叫了一声:“李昕乐。”

李昕乐淡淡的说:“慕大人有何指教?”

马夫听到李昕乐的声音立即停住了马车,若水撩起了马车的窗帘。

慕恭铭盯着李昕乐,只觉得嘴里有些苦涩,张了张口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自从那日被大姐挑明、爹爹严词警告之后,他就被家里人看管起来,明天也要再次回到军营,可是一听到她要走的消息,他还是控制不住了出来了,想和她说说话,想让她知道他的心思。可真一见面,她眉目的冷淡像冷水一样一下子浇了一个透心凉。十六年他第一次心动,却还来不及花开就被连根拔起。

李昕乐见他只是呆愣着,也没有耐心了道:“慕大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要走了。”得早点找落脚的地方。

慕恭铭这才反应过来,低声说:“你,你一路顺风,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过来找我,我定会好好给你办的。”再说许多已经无益了。

李昕乐冷笑道:“慕大人,要是世子妃要害我也可以来找你吗?呵呵。”装什么深情,自家大姐是什么样的德行不知道啊,害了她多少回,如今还来装好人,好走不送!

然后转过头道:“走。”

慕恭铭一直到马车不见影子了,才说:“走吧。”他心里难受,他也问过大姐为什么要针对李昕乐,可大姐却只是说为他好,并不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他去查了一下也立即被发现,不过是如今实力不逮罢了。总有一天,他一定能够做到的。

时光飞逝,李昕乐一晃就在瑞县带了有五年了。有了丞相大人明显护短的信件常来常往,李昕乐在瑞县过得可不比公主差。虽说在家庙守孝,但三叔李锐文真正是一个聪明人,从来不会驳她的面子,她的话也会照办。李锐文是李家宗族的族长,他的态度让即便是有些不服的人也不敢和李昕乐作对。李昕乐也乐得清静。

三年之后李昕乐本以为能回去,谁知大齐各地战乱四起,边境也被趁机下了三个城池,天兴帝再也顾不得抓权,放下部分兵权来保住大齐的统治,总算是止住了颓势,涌现了一大批突出的将才文相。比如虎威将军慕恭铭、燕州刺史谢弗霆,江陵巡抚李锐阳,户部侍郎顾禹城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这些人都是分布在大齐各处,却没有想到封地济州的济州王竟然此时以清君侧的名义揭竿而起,兵指都城。济州离都城也就两日的路程,消息一传出,都城就陷入了慌乱。丞相大人立即派人写信给她让她暂缓回都城。

性命攸关之时,都城的贵人自然也不会记得她要回都城的事情了,这一拖就两年。两年中济州王伏诛,边境上总算是守住了其他国家的攻势,算是焦灼状态也算是安宁,各地战乱也被强势压下,大齐恢复了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后,丞相大人来信道可以回来了,皇后娘娘给足面子一纸懿旨招她回都城。

和走的时候狼狈不同,李昕乐以乐安县主的身份荣耀归来。离开的时候十三岁,回来的时候却已经十八岁了。

此时李昕乐正在济州郡最豪华的悦来客栈休息,虽然行程不紧不慢的,但到底是远,马车再怎么改造依旧不如家中舒服,累是肯定的。

她回来的时候又特地去她的封地乐安县停留了一个月,考察了一下乐安县,自七月中旬从瑞县走,走走停停的到都城的时候,已经冬月了。人呼一口气都能看到白雾了,自然李昕乐和侍婢们早已经换上保暖的衣裳了。

李昕乐手握毛绒绒的暖汤,闭着眼睛让若荷给她梳妆,昨夜以为济州下了大雪,马车不易走,到了客栈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一大早天气放晴,萧嬷嬷说晚上可能还有一场大雪,要走就早点走,否则就等几天再走。李昕乐自然不愿意,都快看到都城的城墙了,乐苑不是比客栈舒服?所以她就勉强起来梳洗完后就赶路。快些的话,天黑能够赶到大觉寺。

若荷看着镜中的少女,手一颤不敢再看。她们眼看着姑娘一天天更加美丽,却仍旧每次看到还是觉得心颤,姑娘美得让人心颤。镜中的少女面如秋月,肤如凝脂,眉如墨画,神如秋水,樱唇不点而朱,一双盈盈如水的丹凤眼此时紧紧的闭着,长而卷翘的睫毛犹如密密的扇子一般。乌黑的长发顺滑且直,她每次梳妆的时候就觉得姑娘才是神的宠儿。

美丽的容貌,高贵的身份,聪明的脑袋,如华的气质,随便得到一样都能叫人欢喜,可偏偏这些都集中在姑娘身上叫她说以前所谓都慕州宋哪里比得上姑娘啊?等回到都城定会引起轰动的。

她再次感叹:“姑娘,等回到都城,那些人看到姑娘,定会说姑娘才会是都城第一美人。”

李昕乐打了一个哈欠,睁开眼睛转了一转,若荷觉得真个屋里一下子光亮了许多,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美目盼兮吧。虽然伺候姑娘之后也读了不少书,但她脑中想的也只有这一个词。

李昕乐笑着说:“第一美人?不是第一鬼见愁吗?”在瑞县的时候,她可是得到鬼见愁的这个绰号呢,呵呵。

陆嬷嬷绞干了帕子,走过来给李昕乐擦手,嗔怪道:“姑娘,哪些不着调的人嫉妒您说的话您怎么还放在心上?您救了那么多老百姓,走的时候他们还说要给您立长生牌呢。”

大齐都不太平,瑞县怎么可能幸免呢。瑞县的土匪联合起来竟然攻打瑞县县城,瑞县县令提前逃跑,瑞县驻军打了两天也跟着开跑了。可这里是李家的祖宗之地,他们哪里跑得了,况且还有几百口人,更是逃不掉,尤其是土匪喊话就是要李家的所以财产,并叫嚣李家的姑娘给他们做压寨夫人。

遇到这样趁火打劫还口出秽言的人,乐安公主是分分钟都不能忍,所以拒绝了李锐文要求她躲起来的要求,以她带的六十侍卫作为种子,并李家奴仆、佃户,指挥着她们对付土匪。乐安公主作为摄政公主,兵法兵士她是门清,所以乌合之众的土匪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尤其是她已经把六十侍卫操练得不比正规军队差。

打退了土匪,为防土匪卷土重来,她一边让李锐文上书朝廷把瑞县情况上报并请求增援,一边加紧训练兵丁。这个时候天兴帝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兵能够用,即便上书他也会要求各县各自想办法,再加上丞相大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壮大自己私兵的机会,所以她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兵买马。

果然如她所料,朝廷很是震惊却也表示了要等,眼前只能他们自己扛着了。所谓的等谁知道是几年呢?不过圣旨也写上了叫他们便宜行事。有这句李昕乐就放心了。

于是她开始了和土匪的拉锯,虽然后来她已经有两千人的正规受训的兵士,打一群土匪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不用丞相大人特地写信暗示,乐安公主哪里不知道为了保存实力,土匪是不能消灭完的。

有了这两千人,她就能好好经营瑞县了,凡是贪官污吏、流氓地痞都被她敲打了一番,该流放的流放,该打板子就使劲打。鬼见愁的绰号就是这些人传出来的。日后瑞县只怕只知乐安县主和李家了,县令什么的是神马?呵呵。

直到都城传来消息,她才一鼓作气的将土匪窝抄了。此事令朝廷大悦,特地封了她做乐安县主。

听到陆嬷嬷这样说,李昕乐但笑不语,起身去洗簌了,倒是若水道:“姑娘,那么多好勇士,您说叫他们解算就解算了,太划不来了。”

李昕乐擦开了脸,瞥了她一眼,道:“留着干什么?让贵人不高兴吗?日后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到。”若水的确是一员猛将,真正的巾帼英雄,多次战斗都是她跟在她身后,奋勇杀敌,可对贵人们的弯弯道道就太不敏感了,但总算是很听她的话。

若水不敢说了,低头道:“是。”

李昕乐不在看她,对着刚进屋的萧嬷嬷道:“嬷嬷,济州城可有什么新鲜事?”

萧嬷嬷是她的侍卫统领萧明的姑姑,萧家本事走镖的,萧明因为身手好进入丞相府做侍卫,并向李昕乐推荐了萧嬷嬷。萧嬷嬷身手竟比若水还好,关键还是心细胆大,又懂江湖的手段,于是很快就成为了李昕乐的贴身侍婢了。

作者有话要说:美人们,晚安~~

第71章 实力说服人

萧嬷嬷和陆嬷嬷年纪差不多,慈眉善目的,谁知以前竟然是走镖的,一对上敌人气势就上来的。

她笑着对李昕乐说:“姑娘,好多呢,您边吃奴婢说给您听。”她不光是打听,还端上来一笼小笼包并其他的早餐点上来。

李昕乐坐下来,看着冒着热气的美食,笑着说:“嗯,济州的小笼包可是一绝。唔,嬷嬷也坐下暖和暖和吧。”

“是,奴婢谢姑娘恩典。”萧嬷嬷小心的坐在李昕乐下手的小凳子上。

陆嬷嬷见李昕乐开始和萧嬷嬷说话,就示意若荷等几个侍婢出来。等出门之后,陆嬷嬷小声的说:“你们几个先去吃,我在这里守着,吃完了来替我。”

若荷抱拳调笑道:“嬷嬷果真比我们几个心宽。”

陆嬷嬷瞥了她们几个一眼,知道她们的意思。自从这个萧嬷嬷过来之后,看着姑娘一步步的重用她,她心中不是没有酸过,可是一来萧嬷嬷家中遭遇大难,一家也就剩下姑侄俩了,二来在外事上她的确比她强多了,还能保护姑娘。只要姑娘好,她就毫无怨言。

她作势要打她们,道:“你们几个小蹄子就知道挑拨,我可不上当,去吃吧,好好伺候姑娘才是正事。”

屋里萧嬷嬷正在给李昕乐讲她早上打听的事情:“姑娘,刚上任的济州知府姓谢,乃是宫中宸贵妃的堂叔,燕侯谢弗霆的堂弟,刚到了十天据说就做了很多利民的事情,百姓和朝廷风评还算比较好。”

因为济州王的谋反,济州成了天兴帝重点关注对象,但因此济州知府是一个难做的活,前几任知府不是被砍头就是吃了牢房,以致于济州知府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过硬的后台谁敢来以致于都空缺了一年才终于出现了一个谢知府。

李昕乐点点头,自大齐战乱之后,边境上也就燕州没有丢城池,反而打得敌人不敢再来。然后还会师堵住了要南上的其他的叛军,让都城没有了压力,也给了天兴帝剿灭叛军的时间和空间。事后还主动上缴兵权。

但燕州在大齐最北边,与彪悍的月氏族相邻,自大齐建国伊始就没有完全平静过。但燕州地处险峻,一年中有小半年都是积雪,贫瘠荒凉,大齐勋贵谁愿意到此受苦呢?所以燕州的兵丁大多数也是燕州本地人。

谢家祖先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上百年的奋斗,谢家终于坐上了燕州刺史,成为燕州实际上的掌权者,然后抓住了战乱的机会成功封侯,只要大齐还要燕州,谁都能看出谢家绝对会成为大家族的。更加不要说燕侯送上了其亲生嫡女及世子入都城,原本又为质的意味,但燕侯嫡女据说长得倾国倾城,无意中被天兴帝看到,很快入了宫,并迅速得到了天兴帝的宠爱,从其封号为宸就可以看出来了。

燕侯世子则是开始考科举,以十四岁稚龄成为大齐最年轻的状元郎。皇上对他很是看重,如今是入了户部行走,和一般状元郎先要进翰林院磨练大不一样。可以说这位世子如今可是都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

想到这里,李昕乐点点头,有了这么强的后盾,谢知府还会怕什么呢?她想想说:“可打听到燕王世子的确是谢昭吗?”

当年谢昭去了燕州之后,在和明心大师回合之后还来过一封信,后来战乱,连人都没有办法保全,更加不要说信了。都城和外面都被切断了半年之久,瑞县更是和北边那边不通了。好不容易稳定之后,李昕乐才收到了一封信道已经找到家里人,也是姓谢,但名字他不会改,详细情况他会回都城细说。

后来瑞县周边也开始出了乱子,她也懒得追问了,她自己的事情自然是主要的,以致于很久她都忘记了谢昭。直到刚刚听到燕侯府,她才想起来。燕侯世子名谢昭,要是他真的不改名字的话那就有可能是他了。仔细想了想他的样貌,只记得那双星辰一样的眸子,其余的,额,真的忘记了。

萧嬷嬷道:“奴婢特地打听了一下世子的身世,因为当年世子和贵妃娘娘如都城来,很多人是知道的。世子的确是五年前被燕侯府找到的,也是三岁被拐卖,辗转到了燕州才被侯府的人认出来,据说世子和侯夫人的相貌有七分相似。名字和谢少爷的名字夜氏一样的,只是样貌他们并没有见过。”

“好,不管是不是,日后到都城总能见到的。”

“是,姑娘,济州这边应该很快能稳住,姑娘可有什么打算吗?”萧嬷嬷问。

李昕乐转动着手上的戒指,道:“暂时先不要动,做正经生意。”谁能想到谢琪留下的戒指竟然是谢家死士的信物呢?

当年拿回来嫁妆之后,陆嬷嬷特地从嫁妆的底部拿出了这样一枚不起眼的戒指,说是谢家的传承,谢夫人临死之前要求传给谢琪,但谢琪也没有活几年,并且对这些黄白之物很不在意,就搁在了压箱底却便宜了她。

戒指是普通的黄金所铸,但是却内里有乾坤,轻轻转动一下指环,里面镶嵌着肉眼可见的一杯刻着谢丞相名字的印章,它才是真正巧夺天工的宝贝,乐安公主是知道如此小却五脏俱全的印章有且只有一枚,造型加上字迹想仿制也是困难得很,且这些宝贝只怕当初谢丞相也加了某种机会让只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打得开,也是煞费了苦心了。

她当时是为了让丞相大人心软,才故意带着它们,不过却是无意中发现了,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晚上就有人来找了。

谢丞相不放心女儿,在丞相府中安插了人,却没有想到是萧明,借着萧明,她很快就和谢家留下的势力搭上了。她这才知道难怪皇帝不放心谢家呢,这暗地里谢丞相可是留了好大一个后招,有钱有人,谢家当初且不惹得皇帝忌惮呢?只是当初谢丞相和谢琪大哥一死,皇帝直接收回了。按照萧嬷嬷的说法,他们这些人很快就转入了暗地,也不再活动,并布了疑阵,这才让皇帝停止了追查。

但他们是终于谢家后人的,虽说是戒指为信物,但也要观察人品。一听这话,李昕乐直接幸灾乐祸了:“李涵清果真人品不好吗?”

萧嬷嬷毫不客气的说:“大少爷优柔寡断,耳根子软,且对谢家并无感情,所以我们几位年长的老家伙共同决定就不必打扰大少爷了。姑娘就不一样,姑娘的性子一看就是谢家的人。”

这位姑娘和丞相大人一样果决、善谋略,而且还有着为谢家找嗣子的心,对他们这些无主早就有些心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所以在只有谢家后嗣才能打开的戒指一杯打开,她们就主动上门了。当初造这个戒指的时候,他们几个可是亲眼见到只有谢家的人才能打开,这是绝对错不了的。

她话中的潜台词李昕乐也懒得追究,只要她确定她们没有问题且好用,她并不介意多这么一个厉害的帮手。经过一年的查询确定他们的身份之后,她才开始启用他们,用起来之后她感觉和乐一他们一样使起来很是顺手。于是渐渐也提起来,并把她信任的人慢慢的插入到其中。这些年下来,她心中也有了底气,乐安公主一向是喜欢用实力来说服人,呵呵。

萧嬷嬷又说了一会伺候李昕乐用完早餐之后才出去,若荷几个就进来,给李昕乐收拾好就离开客栈赶往都城。

天空灰蒙蒙的,不一会竟然开始飘雪了,萧嬷嬷出去探视了一番回来道:“姑娘,我看这天气只怕要下大雪了,要不要找个庄子歇歇,明日再走?”

李昕乐摇摇头道:“离大觉寺也没有多少路程了,快点赶路吧。”大雪要是真封了山封路,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都城呢,外面哪里有乐苑舒服呢?

“是,那奴婢就在外面看着吧。”

果真如萧嬷嬷所说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地上已经是白白的一层了,再下车轮就要陷进去,到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有得她们哭了,所以萧嬷嬷催促这车夫快点再快点,只要翻过眼前这座山就成功了一半。

车夫是丞相大人精挑细选配给李昕乐专门赶车的,他自是知道轻重,于是在保证马车安稳的同时加快了速度。终于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大觉寺山下。

李昕乐下了马车,看着天色已经黑定了,雪花还在飘舞,远处的大觉寺大门口处红色的灯笼摇摇晃晃,昏黄的烛火让这个冰冷的雪夜看起来温暖了不少。咦,烛火后面的影子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终于早了一个小时,美人们开心吗?小剧场如下,谢谢美人们的支持!

谢昭斜瞥,轻声说:作者君,我看起来这么好欺负吗?

作者君:不就是打了二十万字的酱油吗?我这是女主文,拜托!

谢昭:来人,拉出去!

作者君:别,别,美人男神,马上就是您的主场了,求宠幸!

谢昭笑如桃花:看你表现了,否则,呵呵。

作者君泪流满面:求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