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帝说道,“讲。”

当这位大臣站出来的时候,唐老爷子心中就有数了,这位是延帝的心腹,平日里很少开口,如今怕是延帝有什么话要说。

“太子不仁,臣请奏废太子。”

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跪下说道,“臣等附议。”

延帝没有说同意也没有反对,只是起身直接离开了。

能在朝堂上屹立的没有一个是傻得,延帝虽然没有开口,可是态度已经很明确,唐老爷子和文老爷子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什么,下朝后各自回家。

唐老爷子进来的时候,唐老夫人刚剪好一幅窗花,把剪刀放下后,还没来得及展开,唐老爷子笑呵呵的过去小心翼翼地弄开,就见是一幅锦鲤戏荷花的图案,“你也想暖丫头了。”

唐老夫人笑了下,“谁说不是呢,平日里在身边还不觉得,时间长了没见到,就觉得身边空虚的慌。”唐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图案的窗花了,跟着唐老夫人学了很久也没学会,过年过节的时候就会撒娇央着唐老夫人给她剪,再美美的贴到自己的窗户上。

丫环捧着盒子过来,唐老爷子就把窗花放进去,除了锦鲤戏荷花的,还有许多别的,这些窗花都被仔细收好,等着唐暖回来一并送给她。

唐暖在府中的时候,就喜欢这些漂亮的东西。

唐老爷子让屋中伺候的都下去,这才说道,“今日朝堂有人提了废太子之事。”

唐老夫人眉头皱了下问道,“怎么这么快。”

“陛下等不急了。”唐老爷子叹了口气。

唐老夫人没有说什么,多亏他们提前有准备,否则还真是措手不及。

唐老爷子说道,“永安郡王那里也要动一动。”

唐老夫人起身到窗边拨弄了一下花瓣,说道,“我倒是觉得永安郡王那可以暂缓,现在主要是陛下怎么想,熹妃怎么想。”

“熹妃!”唐老爷子哼了一声,明显对熹妃很有意见,除了对熹妃和子嗣的事情上,延帝算的上明君,可正因为这两件事,使得朝廷不稳,就算让韩景有机会问鼎,唐老爷子也高兴不起来。

先有国再有家,国不稳,家不安。

唐老夫人说道,“行了,我倒是觉得熹妃没什么错。”在熹妃的那个处境,若是不争才是傻子,说到底是延帝糊涂。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在看同一件事上的不同,唐老爷子虽然不赞同,却没再说什么,他很尊重自己的妻子。

唐老夫人叹了口气说道,“太子可惜了。”

不管那些事情是不是太子做的,太子现在的情况很大部分都是延帝逼出来的,不过这事情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唐老夫人只是感叹太子可惜了,并不觉得太子无辜。

唐老爷子眯了下眼睛说道,“现在……”

还没等唐老爷子说完,就见家中管事急匆匆跑了过来禀报,“老太爷,陛下召您即刻进宫。”

唐老爷子身上的官服还没脱,闻言说道,“我知道了。”

唐老夫人赶紧让人包了几块软糯的点心,说道,“路上垫垫。”

唐老爷子点头,拿着东西就离开了。

宫中,熹妃亲手炖了燕窝银耳汤端到了延帝的面前,“陛下,您也用些东西,一会还要去御书房呢。”

延帝叹了口气,接了过来慢慢吃了起来,“如今宫中也就剩下你会担心我饿不饿了。”

“陛下。”熹妃看着又瘦了一些,却不会让人觉得瘦骨嶙嶙,反而看着更加纤弱动人,她并没有过多打扮,素色的衣服更显楚楚认惹人怜,“若是陛下喜欢,妾再给陛下做就是了,陛下是一国之主,就算为了天下百姓也要保重身体,而且……妾只剩下陛下了。”说着就偏过头,用帕子擦了擦眼角。

延帝心中又是酸涩又是感动说道,“好,就算为了你,朕也会保重身体的。”

熹妃这才展颜一笑。

延帝把一碗汤给喝完了,说道,“朕已经让人提了废太子之事。”

熹妃咬唇没有说话,延帝拉着熹妃的手让她坐在身边,“再过几日,朕准备让永安郡王、永诚郡王和熙国公送子嗣进宫,永诚郡王和熙国公还好说,都只有一个嫡子,永安郡王……”

延帝还记得韩景,“也不知道永安郡王世子在清河关如何了。”

熹妃没有说话,她知道此事延帝需要的并不是她的回答,果然延帝说道,“我睡一刻钟,一会叫我。”

“是。”熹妃柔声应了下来,服侍延帝躺下后,就坐在旁边动作熟练的给延帝按头。

延帝其实并没有真的睡去,不过是闭目养神罢了。

一刻钟后,熹妃把延帝给叫醒了,伺候了他梳洗,把人送到了门口,看着延帝离开。

延帝走后,熹妃就赶紧从衣柜中翻出了个瓷瓶,倒出了一粒褐色的药丸,犹豫了一下又倒出了一粒,一并咽下。这药丸的味道又臭又腥,可是熹妃已经习惯了。数了数里面的药丸,熹妃仔细收好,这才走到水银镜前,看着里面的人,虽然脸色有些苍白,却更加美艳。

自儿子死后,熹妃就开始用药了,这药并不能多吃,每吃一颗她的身子就会更差一些,熹妃的身体本就弱,如今全靠着这药撑着,可是她不能不吃,也不得不吃,若是没有了这张脸,她不知道还能怎么帮儿子报仇。

熹妃很有自知之明,延帝虽然说过喜欢她性子温柔,可是若是没有这张脸,就算再温柔又能如何?

御书房中,除了唐老爷子外还有其他的几个老臣子,延帝赐座后,也没绕圈子直接说道,“关于废太子的事情,几位如何看?”

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延帝端着参茶喝了一口,“恩?徐成你说说。”

延帝竟然直呼人名,可见他因为几个人态度心中压着火气,徐成站了起来说道,“臣不知。”

“呵。”延帝冷笑,直接说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朕觉得他不配为太子。”

这话很重,几个老臣都赶紧起来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息怒。”

延帝狠狠拍了下桌子指着他们怒骂道,“问什么你们都不知,你们还知道什么!”

众人都没说话,延帝踹了几口气说道,“都起来吧。”

“是。”

延帝沉声说道,“朕准备命永安郡王、永诚郡王和熙国公送嫡子进宫教养。”

众人都知道,现在延帝不是和他们商量这件事,而是通知他们这件事。

“行了,都退下吧。”延帝扫了众人一眼,说道。

众人行礼后就退下了,到门口的时候,文老爷子看了唐老爷子一眼,唐老爷子微微点头,两个人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就各自回家了。

清河关将军府中,袁将军和唐远山看着倒是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韩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两只老狐狸互相试探,虽然知道自己应该好好观摩学习,可是心思却不由跑到了唐暖的身上,想到唐暖不能吃辣的却格外喜欢那种辣酱,吃的满脸是汗狼狈的样子,嘴角不由上扬,喜欢一个人不管那个人是什么形象,在他心中都是漂亮可爱的。

袁将军和唐远山互相了解了一下,笑道,“正好有个人,我想介绍给子恒认识一下。”

听见自己的名字,韩景才看过去,一点也没有跑神的心虚,只是平静地看着袁将军,袁将军看韩景稳重的样子,心中更加满意,让人去把柴先生请了过来,看着袁将军郑重的样子,唐远山和韩景在柴先生进来的时候也都站了起来。

柴先生进来后笑道,“早有耳闻唐二爷的名声,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姓柴,单名一个凡字。”

唐远山仔细看了看柴先生忽然说道,“莫非是锄暮先生。”

柴先生笑了一下没有否认,唐远山态度恭敬说道,“久仰锄暮先生大名。”

韩景没听说过锄暮先生的名字,可是看见唐远山的态度,心中明白这位柴先生是个极其厉害的人物。

柴先生仔细打量了一下韩景,笑道,“君子斐然,端方如玉。”

韩景说道,“谢锄暮先生。”

“以后就称呼我为柴凡即可,锄暮两个字以后无需再提。”柴先生说道。

韩景说道,“柴先生。”

柴先生没再说什么点了下头,袁将军笑道,“大家都坐下吧。”

唐远山心中震惊,他没有想到袁将军竟然能请了锄暮先生来,他会知道锄暮先生还是唐老爷子提过,唐老爷子这辈子最佩服的人正是锄暮先生,两人算是忘年之交,后来锄暮先生失去了联系,使得唐老爷子还格外失落。

柴先生说道,“不知唐二爷记得当初我给令爱的批语吗?”

第五十六章

京城唐府中,唐老夫人忽然想到当年孙女刚出生时候,那个人给孙女的批命,“遇蛟则潜,遇龙在天。”

这个批命他们家瞒的很严实,就连两个儿媳都不知道,并非不信任,而是这样的批命对一个姑娘家来说并非好事,他们唐家并不需要用女儿家来攀富贵。

清河关将军府,在柴先生提到这句的时候,唐远山脸色变了,批命的时候,唐远山并不在场,当时只有唐老爷子和唐老夫人在,不过后来唐老爷子把这批名告诉了他们,一家人都默契的把事情给隐瞒了下来。

唐承有些诧异地看了看父亲,又看向了柴先生,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其实唐承看出来,现在就没他什么事情,他还是继续装不在好了,等回去以后再问父亲,不过他对柴先生也不喜起来,柴先生不改拿他妹妹来说。

唐远山面色阴沉,并没有开口,韩景皱了下眉头说道,“柴先生,我觉得这事情并不重要,我倒是觉得人定胜天。”

柴先生却是一笑,毫不在意唐远山的神色反问道,“虽说人定胜天,可是有些事情天注定的,就像是世子,若您不姓韩,您觉得您还有争一争的机会吗?”

没等韩景回答,柴先生接着问道,“若是您不姓韩,不是永安郡王府出身,您觉得您有资格坐在这里和我们说话吗?”

袁将军有些诧异地看向了柴先生,像是想要阻止却不知道该不该阻止好,唐远山心中也有怒气,却强忍了下来,不过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柴先生的眼神,才重新平静了下来,柴先生的眼神中带着考究和打量,却没有轻视的意味,说这些话不过是想要试探一下韩景。

这么一想也觉得有情可原,他们要做的事情是需要押上全部身家的,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自然要慎重,若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跟随了的人,反而不妥。

韩景并没有动怒,比这难听的话在小时候听的多了,比这难堪的事情他也经历过,甚至连死都不怕了,只是几句话又不痛不痒的,更何况说他就好,只要不牵扯到唐暖就行,他虽好奇唐暖的批命到底是什么,可是看着唐远山的样子,就知道那批命最好不要再提。

韩景笑的温润,说出的话却有些无赖,“若您不是柴先生,您觉得您还能完好无损的站在这里吗?”

柴先生却没动怒,闻言反而笑了起来,“不骄不躁很好。”

韩景说道,“谢先生。”

柴先生没有再提唐暖的事情,他刚刚的试探已经发现了唐暖不仅是唐家人的软肋,也是韩景的,怕是他要会会唐暖了。

“怕是一个月内,陛下就该召世子回京了。”柴先生说起正事的时候,声音有些低沉,只是神色和缓,就像是在聊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袁将军问道,“会不会太快?”

柴先生开口道,“因为熹妃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这话一出,众人面色都变了变,熹妃身体弱并不是什么秘密,可是也没有弱到柴先生说的这个程度,柴先生解释道,“哀极伤身,六皇子是熹妃唯一的指望。”

韩景说道,“不仅如此。”

“是的。”柴先生笑的温和,“熹妃如今也有三十多了,而且几次小产格外伤身,容颜易老。”

唐远山像是想到了什么,心中震惊,袁将军没忍住问道,“莫非是夕颜?”夕颜是一种药,那种药以损害身体为代价,能让人的容貌呈现在最好的时刻,最重要的一点事这个药会上瘾,当时宫中有不少女人为求美貌,都会服用这个药,用夕颜的人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多就会损命,后来被列为禁药,药方也被烧毁了。

若是熹妃真的用了夕颜,也怪不得柴先生说熹妃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她那样的身体,能撑半年已经到了极限,所以熹妃肯定要在半年内给儿子报仇。

韩景和唐承都不太清楚夕颜,不过听着名字都不是很吉利。

柴先生问道,“世子回京后,决定做什么呢?”

“什么都不做。”韩景早在袁将军开口的时候就想好了,说道,“多做多错。”谁也摸不准现在延帝的心思,而熹妃现在为了报仇可以做出什么事情,他们也无法预料。

柴先生说道,“听说宫中有不少古籍孤本。”

韩景一下子就明白了柴先生的意思,不能多做却又不能什么也不做,这个度要掌握好,若是什么也不做凭什么让延帝选你,所以需要表现自己,柴先生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韩景,韩景接过打开后,发现是一份书单,柴先生说道,“投其所好。”这些书都是延帝比较喜欢的,投其所好才能引起人的好感。

“谢先生。”韩景仔细收好,起身面色严肃的行礼道。

没有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柴先生有所图,可这一刻柴先生是帮着他的。

柴先生说道,“何为皇者?”

韩景没有坐下,闻言行礼道,“请先生教我。”

柴先生既然出现,自然是为了帮韩景登顶,可是韩景的态度让柴先生心情舒爽了不少,教导一个懂礼的聪明人和教导一个自大的傻子,心情是不一样的,“我明日就搬到贵府中赞住。”

韩景说道,“那我明日来接先生。”

柴先生不再说话,见没有旁的事情,唐远山和韩景就先离开了,“云逸你再去买两只前天那种烤鹅。”

唐承心知这是父亲有话与韩景说,应了下来直接离开了。

唐远山和韩景是走着回去的,在路上唐远山忽然问道,“子恒真的不想知道暖姐儿的批命吗?”

韩景没有隐瞒,说道,“想,关于唐暖的任何事情我都想知道。”

唐远山呵呵冷笑一声说道,“我不告诉你。”

韩景,“……”那你问什么。

唐远山见韩景神色只有郁闷没有动怒,神色缓和了一些说道,“遇蛟则潜,遇龙在天。”

韩景脚步顿了下,整个人的神色都阴沉了,“柴先生会告诉袁将军吗?”

唐远山说道,“应该不会。”

韩景松了口气追问道,“还有谁知道?”

唐远山笑了下,第一次从心里接受了这个女婿,“除了暖姐儿的祖父祖母伯父和我外,就剩下你知道了。”

韩景其实心跳很快,其实那个批命更通俗一点可以算是凤凰命,可是这个凤凰不是绝对的,若是嫁给了假龙,那么唐暖就无法成凤凰,若是嫁了真龙,那就是凤飞九天了。

这个命好也不好,比起绝对的凤凰命自然是差了一些,可比起别的却又强了许多。

“因为这个批命,暖姐儿一直养在她祖母身边。”唐远山缓缓说起了女儿的事情,唐老夫人交唐暖最多的就是不管以后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要让自己开心,得失心不要过强。

韩景咽了咽口水说道,“我知道了,伯父你放心,我会一直护着她的。”

“若是你失败了呢?”唐远山沉声问道,“你会觉得是暖姐儿的缘故吗?”

韩景有些疑惑地看向唐远山,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正色道,“伯父为什么会这样想?前途如何,都是我自己拼搏出来的,我还害怕暖姐儿失望呢。”他怎么舍得怪唐暖。

唐远山拍了拍韩景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这次回去,唐远山倒是没再拦着韩景接触唐暖,倒是弄得唐暖有些诧异了,唐远山也没有解释,只是吩咐了兰喜她们去给柴先生收拾房间了。

等唐远山进书房后,唐暖问道,“你们两个瞒着我什么事情了吗?”

韩景先看了看书房,确定书房的门是关着的,这才偷偷牵着唐暖的手说道,“我们去院子里,我告诉你。”

唐暖的手指在韩景的手心挠了挠,两个人就像是偷偷做坏事的孩子,步伐轻快的朝着后面的小院子跑去,谁也没有注意到,书房的门虽是关着的,可是窗户是开着的,站在窗户边的唐远山硬生生掰断了一只毛笔,就算心里再有准备,再接受了,可是看见女儿被坏小子抢走的时候,他也想掐死那个人。

后院中,韩景把在袁将军府中的事情都告诉了唐暖,在听到自己批命的时候,唐暖笑个不停,韩景小心护着就怕唐暖不小心摔倒了,等唐暖笑够了,韩景拿着帕子给她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泪,问道,“怎么了?”

“父亲骗你的。”唐暖说道,“我们家的人才没有把这个批命当一回事,祖母最经常和我说的就是,那些算命批命的都不过时靠着嘴吃饭的,谁信谁是傻子。”说完又笑了起来。

韩景的表情有些无奈可是更多的是宠溺,其实他心里明白,唐暖更多的是想要安慰自己,让他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外面算命的根本不能和锄暮先生比,若是锄暮先生浪得虚名,唐老爷子当初也不会抱着年幼的唐暖去给锄暮先生看了。

这样的唐暖,韩景怎么能不心动,又怎么能不把她放在心尖上。

笑完以后,唐暖正色说道,“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事情不管最后我们结果如何,都该是我们两个一起奋斗出来的结果。”

不管最后如何,都不该怪罪在一个人身上,因为那是两个人的事情。

两个人十指相握,韩景低声说道,“好想早点把你娶回家。”

“父亲会打你的。”

“不怕,只要能娶到你就好。”

第五十七章

柴先生住进来后,就像是一个访客的老朋友,每日下午就到书房教导韩景,他倒是没有教什么为君之道,反而更多的是从民生民情上来讲,唐远山跟着听了一堂课后,就把唐承和唐暖给送进去了。

对于又多了两个学生的事情,柴先生倒是不在意,毕竟一个人也是教,三个人也是教,更何况他也想要观察下唐暖。

在上课的时候,除非柴先生问了,唐暖很少说话,每日的功课也都按时教到了柴先生手上,教了一段时日,柴先生心中也得承认,若只论资质的话,韩景、唐暖和唐承相差不多,可是因为唐承和唐暖自小在唐家学习,又跟着唐老爷子见识了不少事情的缘故,在有些问题上比韩景看的更透彻,不过也正因为韩景原来在永安郡王府没接受过这些教育,所以进步和接受新的东西更快一些,就像是一块正在雕琢的璞玉,每天都能给人一种惊喜。

这段时间的相处,唐远山和柴先生关系越发的融洽了起来,他们两个人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性子也不偏激,很多事情都能聊到一起,一般下午的时间是交给柴先生,而晚上的时候,唐远山会在吃过饭后,讲一些京城的人际关系。

唐远山正在三个孩子被柴先生批注过的功课,随口问道,“你觉得暖姐儿如何?”

柴先生说道,“唐六很细心,她经常能从一件小事上推测出不少东西,缺的只是一些历练,若是男儿身……”柴先生也觉得自己有些无趣了。

唐远山正色道,“暖姐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最优秀的。”

柴先生笑笑没有说什么。

就算早有准备,可是韩景真接到让他即刻回京的圣旨,心中也难免有些几分忐忑,毕竟这一去关系到了他的后半辈子,传旨的太监对韩景的态度极好,毕竟他们都知道让人回京为的是什么,韩景也没有为难人的意思,按照惯例给了赏银后,就回去收拾东西了。

他们早就商量好了,韩景先跟着传旨太监走,而唐远山带着一对儿女和柴先生在后面慢慢走。

韩景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行李,剩下的东西他交给了唐承,唐承自然会安排人把东西给他送回京城去。

因为时间紧迫,次日韩景就和传旨太监一并离开了,晚上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韩景才发现包袱里面的那叠银票和一些被布包裹严实的各种金裸子和玉雕,这些东西都很小巧精致,最适合打点用了。

看着这些东西,就算是面临死亡也没有哭的韩景红了眼睛,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东西是谁准备的,就算唐远山平日里对他挑三拣四,可是他已经代替了永安郡王,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一切,从没感受过父爱的韩景,真正从心里接受了唐家这些人,他们不只是唐暖的长辈,还是他韩景的长辈。

三个月后,唐远山等人才回到了京城,他们虽然没有告诉家中人具体回来的日子,可是在他们进城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唐府送信了,所以一回来就看见唐老夫人带着两个儿媳正在屋中等着他们。

唐暖见到亲人,提着裙子就跑了过去,“祖母,我都想你了呢。”

唐老夫人没等唐暖行礼就把孙女搂在怀里说道,“想祖母怎么不早点回来?”

唐暖撒娇道,“我给祖母带了好东西呢。”

唐老夫人也没有揪着刚刚的问题不放,只是摸了摸唐暖的发说道,“都成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