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就见一个宫女进来,行礼后说道,“娘娘,钱夫人和程夫人到了。”

“请她们进来。”熹妃说道,“再准备一壶花茶和一杯温水。”

很快钱氏和程氏都进来了,唐暖起身迎接,钱氏和程氏见到唐暖在这里,都有些惊讶,不过还是先给熹妃问安后,才打了招呼,熹妃让钱氏和程氏坐下,宫女已经把花茶端了上来,熹妃像是刚刚那般亲手给钱氏和程氏到了花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不过唐暖面前摆的只是温水,钱氏和程氏有些诧异,可是熹妃没有解释的意思,只是说道,“尝尝这花茶,是我亲手采摘晾晒的。”说着就自己端着小抿了一口。

唐暖心中诧异,莫非自己刚刚多疑了。

钱氏和程氏可不敢像唐暖刚刚那般,她们心知肚明,丈夫来宫中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少不了熹妃的帮忙,毕竟熹妃在延帝面前一直说的上话。

两个人都端起来喝了一口,钱氏更是直接一饮而尽笑道,“娘娘可别笑话我,这么好喝的花茶我还是第一次喝到。”

“喜欢就再喝点。”熹妃态度格外温和。

钱氏又倒了一杯喝完,重新倒上这次慢慢喝了起来,程氏也把一杯花茶给喝完了,也不用宫女,自己给茶杯续上,而熹妃只喝了小半杯就放下了,唐暖依旧没有动,钱氏说着一些打趣的话,熹妃忽然打断了钱氏的话问道,“你们的丈夫已经去见废太子了吧。”

这话一出,钱氏脸色变了变,程氏也多了几分不自然,两个人先是对视了一眼又看向了唐暖,熹妃笑道,“看来你们两个也不是表现的那么亲密。”钱氏和程氏明显都是瞒着对方的。

钱氏刚想开口,忽然捂着肚子脸色大变趴在桌子上,唐暖心中一惊看向了程氏,程氏的嘴唇发紫,而熹妃冷笑了一声,拿着帕子姿势优雅的擦去了嘴角的血迹,兰乐和兰铃赶紧上前护着了唐暖,钱氏和程氏进来的时候,不知为何没有带着丫环,而此时园中除了兰乐和兰铃竟然也没有了旁人。

钱氏尖叫道,“你下毒……”

程氏起身就要往外跑去,熹妃也没有管而是看向了唐暖,说道,“你很聪明……那你现在要怎么做呢?”

唐暖沉声说道,“兰乐去叫人。”

兰乐已经慌了神,唐暖咬牙直接拿起茶壶,给自己面前的水杯中倒了花茶水,然后端着勾兑了花茶的清水一口饮尽,兰铃惊呼出声,兰乐在院子门口被人拦着,钱氏扑上去抓住熹妃要解药,程氏不停呼救,一时间花园中乱成了一团,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欢身笑语。

唐暖说道,“扶着我往外跑。”

兰铃此时心中乱成了一团,听着唐暖的话扶着她往外跑去,钱氏吐血不止,身体一抽一抽的,眼见不活了,而程氏也没了有了力气,不停挣扎,熹妃虽然身体最弱,可是因为喝的花茶少也没有动的缘故,倒是情况最好,“你越动毒发的越快。”这话是对着唐暖说的。

“姑娘……”兰铃不敢再动。

唐暖说道,“继续。”她已经感觉到肚中绞着疼了,可是不得不动,她本来就比这些人喝的晚,若是中毒太轻了最后反而洗脱不了嫌疑,延帝需要一个来背黑锅的人,若是活不下去……唐暖不愿意去想,她现在只想不要连累了家里和韩景,熹妃真是个疯子。

第六十九章

唐暖已经疼到麻木了,眼睛甚至模糊,她好像看见了韩景,有些无力的伸着手想要去抓,却只觉得喉头一腥,再没有了知觉。

庄生晓梦迷蝴蝶,唐暖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清醒的,有时候却觉得自己是混混沌沌的,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梦中还是现实,她觉得自己好像看见了韩景在落泪,那样的伤心,可是还没等她说话,就又睡了过去……

唐暖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她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困在了一个黑盒子里面,想要动也动不了,甚至睁不开眼,能听见能感觉到却无法回应,这样的感觉让唐暖心中烦躁,却又无可奈何。

她知道这段时间一直是韩景在照顾她,听着韩景说着这段时间的事情,太子死了,韩瑾死了,韩琰重伤断了一条胳膊,他们赶过去的时候,钱氏已经死亡了,而程氏也没救回来,晚上的时候人没了,倒是熹妃被救回来了,只是熹妃神志不清,简单点来说傻了,好像是倒地的时候摔倒了头,也不知道有没有痊愈的一天了,而且熹妃本身就身体不好,又加上这次中毒,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除此之外就剩下唐暖了,唐暖一直昏迷不醒,太医也是束手无策,唐府更是广招名医,却依旧没有起色,唐老爷子甚至把锄暮先生给请了过来,锄暮先生仔细给唐暖检查后才说道,“该醒的时候就醒了。”说完了话,又看了韩景许久就转身离开了。

就像是十几年前那般,锄暮先生忽然离开了京城,唐老爷子知道后只是叹了口气,也阻止了要派人去找的韩景,只说了一句话,就让韩景把锄暮先生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韩景用帕子仔细给唐暖擦着脸,说道,“祖父说锄暮先生并不通医术,否则就算绑也是要绑回来的。”

唐老夫人来的时候,就看见韩景不假他手照顾孙女的样子,就算不是第一次见,唐老夫人还是觉得有些叹息,他们当初一直怕孙女嫁不对人受苦,可是如今看来可以彻底放心了,韩景注意到唐老夫人到来,就起身叫道,“祖母。”

“坐下吧。”唐老夫人亲手从丫环手里端过人参鸡汤,说道,“我让人把油都给去了,你也喝些补补,瞧着比小六还要憔悴,别小六醒了,你倒下了。”

韩景闻言点了点头,他不愿意拒绝唐老夫人的好意,哪怕他现在没有丝毫的胃口,唐老夫人看着韩景,心中叹息,其实她说的并不夸张,因为韩景照顾的好,躺在床上的唐暖虽然消瘦了一些,可是面色还不差,身体的毒也在前几日彻底解了,而韩景整个人瘦的都快成一把骨头了,脸色苍白,若不是底子好怕是早就撑不住了。

唐老夫人坐在韩景的身边,说道,“宫中的事情你真的不管了?”

韩景握着勺子的手一僵,咬牙说道,“我恨皇宫,恨那个位置。”若非如此,他的唐暖也不会这样死气沉沉的躺在床上。

唐老夫人觉得这样的事情需要韩景自己想明白,也不是自己能劝的,除非自己孙女能醒来,否则韩景会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

宫中已经第三次派人来请了,延帝因为这次的事情当朝吐血了,而如今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两死一残,就剩下了韩景,虽然太子妾室和延帝身边宫女有孕的消息被爆了出来,只是那两个孩子还不知是男是女,能不能平安生下来,就算生下来也不知能不能长大,和那两个孩子相比,韩景更让人放心一些,最重要的一点,韩景表现的一直与世无争,不少重臣心中都另有打算,唐家的崛起是不可能阻挡了,可是一个不太管事的皇帝总比一个太过精明的皇帝更容易糊弄。

延帝现在也是骑虎难下,熹妃的事情让他再也兜不住,他现在更多的是为了那未出生的孩子,延帝现在已经不期望能传皇位给未来的孩子或者孙子了,只希望他们能好好活下去,所以延帝现在多次派人来请韩景,也算是一种示好。

英雄末路最悲哀。

延帝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处境,只要再给他五年的时间,只要这两个孩子有一个是男孩,他就能安排自己的血脉登基,延帝甚至有些后悔不该那般对太子了。

可惜什么都晚了。

太医已经确定过了,延帝最多只剩下四个月的命了,若是能一直静养,那还有一年的活头,只是延帝当了皇帝这么久,就算有私心也是国事为重,他必须在死前给元庸选出一个新皇,还要暂时稳住朝廷,毕竟还有蛮夷虎视眈眈。

“去收拾点补品送到唐府。”延帝端着参茶喝了口吩咐道,“子恒若是有时间,请他进宫一趟。”

延帝身边的大太监低声说道,“是。”

延帝问道,“唐家那个丫头,病情怎么样了?”

大太监说道,“回陛下的话,还在昏迷中,太医说身体里可能还有些余毒。”

延帝缓缓吐出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大太监说道,“永安郡王带着二公子求见。”

永安郡王图的是什么,路人皆知,只是两个都是永安郡王的儿子,也太厚此薄彼了,而延帝是绝不可能选那个小的,因为延帝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韩琅明显不合适,而且从韩琅在宫中的那些表现来看,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

“不见。”延帝毫不留情地说道,“下去吧。”

“是。”

大太监带着东西到唐府的时候,就看见永安郡王的马车也停在了唐府门口,怕是在被延帝拒绝后,永安郡王就快马加鞭来了这里。

韩韬和韩琅倒是被请进了府中,却没见到韩景,是唐远山接待的,唐远山的脸色也不好看,对着韩韬也没什么好脸色,只能算是不失礼罢了。

大太监来的时候,韩景倒是出来了,看见韩景的样子,那大太监心中也是一惊,韩景实在是太瘦了,大太监是知道延帝的心里打算的,所以对着韩景一脸恭敬说道,“世子爷您可要多保重身体,陛下特选了一些补品让奴才送来。”

韩景虽然态度冷淡,却并不失礼行礼后说道,“谢陛下。”

大太监问道,“不知世子妃情况如何?”

韩景抿了下唇没有说话,永安郡王说道,“子恒,怎么还不回家。”

还没等韩景回话,就见兰铃忽然跑了过来,韩景看见了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就往唐暖的房间跑去,唐远山猛地站起身边跑边问道,“暖姐儿怎么了。”

兰铃喘了口气说道,“夫人醒了。”

唐远山再也顾不得别的,也往屋中跑去,到门口的时候,就看见韩景正抱着唐暖,唐远山犹豫了一下还是后退,把门给关上了。

韩景紧紧搂了下唐暖这才松开,双手捧着唐暖的脸,眼泪顺着脸颊落下,他一直觉得流泪是软弱,可是此时这时候,却无法控制,“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我发现不对的时候跑过去,你已经倒在地上了……”

唐暖浑身无力,头也是昏昏沉沉的,勉强抬起手安在了韩景的腿上,开口道,“我知道你会来的。”她的声音很虚弱,却露出了笑容,“我知道我能等到你的。”

韩景捧着唐暖脸的手是发抖的,“我很害怕。”

“我知道。”唐暖说了几句后,虽然仍旧虚弱,却也好了一些,说话顺畅了许多,“我一直能听到感觉到。”

韩景低头,唇贴在了唐暖的唇上,说道,“我爱你,不要再吓我了,我只愿以后我们能同生共死。”

“好。”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这里正文完结是最合适的。这篇文中间出了很多事情,谢谢大家了。

后面就是番外了…我比较想写韩景登基和唐暖有孕…你们还想看什么?

第70章熹妃

番外熹妃

熹妃进宫的时候年纪很小,具体是什么年龄她自己都忘记了,只记得那天的天气很晴朗,她和其她几个人一起坐在驴车里面被送到了宫门口,由一个穿的很漂亮的女人领进了宫。

是的,很漂亮,那时候的熹妃真的觉得那个女人穿得很好看,走起路来也很好看,甚至带着香味,不像是她们这样的,卑贱到了尘土了,等到后来熹妃才知道,那个女人只是普通的宫女,衣服也是最低等的。

熹妃几个人被领进宫后,就被人带着去洗澡了,那些婆子下手很重,熹妃觉得自己的皮都要被剥下来了,不仅如此,未免她们身上有跳蚤,那些人还剃光了她们的头,就算如此,熹妃还是觉得皇宫和仙宫一样,因为不仅能洗澡有新衣服穿还能吃饱饭。

可是后来熹妃才明白,对有些人来说皇宫是仙宫,对有些人来说那就是比地狱还恐怖的地方。

熹妃那时候还不叫熹妃,在宫外叫大妞,刚进宫学规矩的时候被改名叫萍儿,据说上一个萍儿在前两天刚淹死,就算这样,熹妃也觉得萍儿这个名字比大妞好太多了。

学规矩是很苦的,稍有不对就要挨罚,打手心都是最轻的了,在进宫前熹妃都不知道能有这么多折腾人的方法,在亲眼看见教导她们规矩的嬷嬷用一张张湿透的纸生生把一个偷偷跑去花园的小宫女闷死后,熹妃也明白了,在宫中死是一件很简单也很痛苦的事情。

自此熹妃再也不敢多走一步多说一句多看一眼。

随着身边一起进宫的小姐妹一个个减少,熹妃也渐渐长大了,最低等的宫装也掩盖不住熹妃的好相貌,熹妃发现她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再也不用做重活了,就连那些需要洗擦的活计也都不让她做了。

嬷嬷专门给她换了房间,甚至教导她识字读书,姿态仪表,比刚进宫那会需要学的还多,熹妃心中隐隐有些明白,所以学的格外卖力,等她十三岁的时候,一起来的那些小姐妹都已经不在了,院子中又换了几批新人,熹妃看着她们有的被分派出去干活有的就此消失。

从最开始看见死人整夜整夜做恶梦,到现在的习以为常,院中的嬷嬷甚至还安排了专门伺候她的人。

熹妃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样貌,所以她格外注重这些,为了体态每日在屋中练舞。

其实此时的熹妃还没有真正懂得自己想要的和需要追求的,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伺候熹妃的是一个年岁较大的宫女,元庸宫中的宫女一般到二十六岁就能得到一笔钱被放出宫去,这个宫女一直为了这个目的坚持着,因为外面有等着她的人,那个宫女的名字是什么,熹妃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有日她出门给宫中的一个主子送东西,就再也没有回来。

到第三天熹妃才听人说起,那个宫女不小心摔碎了宫中一个贵人最喜欢的茶杯,被人杖毙了。

熹妃觉得很奇怪,那个宫女最是仔细了,怎么会摔了贵人的杯子,而且那个贵人又为什么让她去端杯子?就算是有些怀疑,熹妃也是不敢问的,直到后来,熹妃终于知道了真相,不过是那个宫女送东西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和贵人一起在园子里的皇帝,陛下夸赞了那个宫女一句腰肢纤细。

只不过是一句随口的夸赞,怕是转头延帝就已经把事情抛之脑后了,可却被那个贵人死死记在了心里,所以她死了,那被夸赞过的腰肢被生生打断了……就连尸体都不知道被人扔到了哪里。

正是因为这个宫女的死,熹妃真正清醒过来了,她要做的是人上人。

嬷嬷藏了她近年,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她被安排到了书房伺候,并不是延帝经常去的书房,而是一个小书房,里面都是一些杂书,熹妃在那里干了一年,也没见到过延帝,熹妃甚至以为自己会在那个书房平静的待到出宫的年龄。

直到那天傍晚,熹妃打扫过书房,像是往日一般偷偷拿了书坐在窗户边翻看了起来,其实她以前是不爱看书的,但是嬷嬷在她来书房前曾提点过,延帝最喜欢文静的姑娘,所以她从最开始的逼着自己看书到现在的已经习惯了每日拿着本书来看,其中有多少是为了抓住那一丝微妙的机会,有多少是顺应本心,怕是连熹妃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其实熹妃一直觉得自己的运气还不错,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可是她都抓住了眼前的机会,成了人生的赢家。

延帝来的时候,她真的没有发现吗?不,熹妃发现了,可是她偏偏等到延帝走了过来,才像是偶尔间看见了延帝,满脸惊吓,书都落在地上了,当她仰头和延帝对视的时候,熹妃知道自己赌赢了,延帝眼中有明显的惊艳和欣赏。

爱过延帝吗?熹妃觉得自己是爱过的,那样一个男人真心对一个人好的时候,没有女人能不心动的,可是在爱上后,以后的日子才会更加绝望,第一个孩子没有的时候,熹妃甚至不知道自己怀孕过,那一次熹妃哭了整整一夜,痛彻心扉。

是因为孩子还是因为发现,其实延帝根本没把她放在心里,熹妃自己也分不清楚。

可是渐渐的,熹妃每次小产的时候虽然会觉得悲痛欲绝,可是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失态,反而学会了抓住机会,更多地把延帝留在了身边。好像爱情随着孩子的消失和真相,也变了……

熹妃不聪明可也从来不是傻子,一个皇帝真的护不住心爱女人的孩子吗?不可能,不过是延帝也不希望她现在有孩子罢了。

其实熹妃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很完整了,苦过、累过、爱过、恨过、幸福过……可是,她只希望真有下辈子的话,不需要这么完整,只要简简单单的就好。

第71章甜蜜

番外甜蜜

韩景登基的事情已经是元庸上下默认的事实了,因为除了他以外也没有了合适的人选,其实对于这点不管是唐老爷子还是韩景自己都觉得有些微妙,唐老爷子本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和众人斗个天昏地暗,然后费劲万般心思把韩景送上皇位,可是忽然发现,因为熹妃那损人不利己的报复行为,那些设想都没有用到,韩景不用去争了,不少人求着他进宫上位。

其实真要说全部靠运气也不齐然,若是没有早先的准备,也就没有韩景现在有利的局面,而且先太子的局也被韩景自己看透,并没有去,否则连他都活不下来,除此之外还有唐暖,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兰铃和兰乐已经偷偷与唐老爷子和韩景说了,若是没有唐暖的当机立断,几个人中毒就剩下她一个完好的情况下,延帝一定会把这个黑锅扣到她的身上,这样一来不仅是韩景,就是唐家也保不住了。

延帝虽然已经老了,可是只要他在皇位的一天,就掌握着天下的大权。

韩景登基的那天风和日丽的,虽说一切从简,可是礼部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延帝已经时日无多了,他几乎下来床了,就算是今日提议让太医施针用药勉强起身,也是需要人扶着,这般也没能坚持下来,在韩景接了圣旨后,很快就被人扶下去休息了。

在没有登基的时候,韩景想过很多,可是真到了这一刻,他竟然出奇的冷静,看着跪在下面的众人,只觉得自己身边有些空,唐暖还没接受册封不能站在他的身边,这让韩景觉得有些失落。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何为皇。”上朝第一天,韩景坐在龙椅上看着众多臣子说道,“可惜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怎么做好一个皇帝。”

韩景就像是在谈论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味道,“我想,只要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吧。”

“不少人觉得我这个皇位是捡来的,我不过是运气好而已。”韩景这话一出,下面的臣子都跪了下来,齐声说绝不敢有此想法和一些称赞韩景的话,韩景听着心中觉得有些好笑,若不是他坐在这个皇位上,怕是一辈子都听不到这些,等人停了下来,韩景才说道,“起来吧。”若不是岳父一家还跪在下面,韩景倒是想让他们多跪一会。

韩景笑道,“其实我也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个运气不错却不是众臣子所想的得到皇位,而是能娶到唐暖,“行了,朕只希望你们记得一个问题,何为官。”

自称的变化不仅是气势,还有一种身份上的施压,开始的时候韩景更像是在自省,而如今要求的是众人时常反省。

众臣子都跪在说道,“谨遵陛下令。”

韩景笑了笑挥手让人起来,问道,“今日可有事?”

工部尚书站了出来,行礼后说道,“回陛下的话,皇陵已经最后竣工……”

韩景听完说道,“朕明日前往检查。”这些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的。

工部尚书恭声应下,礼部尚书站出来说道,“陛下,关于皇后册封的事宜已经准备妥善。”

韩景面上虽然没显,可是眼睛明显亮了几分,点头说道,“钦天监选好日子了吗?”

“回陛下的话,已经选好了时间,最近的日期有这个月的十八号,下个月的六号和二十八号。”

韩景点了下头,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只是让礼部尚书和钦天监的人都退了下去。

等下朝后,在唐老爷子等人的协助下完成了政事后,就出宫去唐府陪唐暖了,唐暖本该住在后宫,只不过她身体还没有痊愈,所以韩景就让唐暖留在家中,他每日办完政事就会出宫去唐府陪着唐暖,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可是他们说他们的,韩景也不过听听而已,这也使得京城的治安全所未有的好。

韩景来的时候,唐暖正在和小侄子唐钧聊天,唐钧是唐暖大堂哥唐楠的儿子,也是如今唐家最小的一个孩子,虽然才六岁,可是被教的极好,因为知道唐暖身体不好,所以每天做完功课都会来陪着唐暖聊天,还时常拿一些小玩意来和唐暖一起玩。

在韩景的事情定下来后,唐钧就被唐楠送到了京城唐老爷子的身边,唐楠虽然能教导唐钧功课,可是在为人处世上,还是唐老爷子更老奸巨猾一些。

唐钧见了韩景就乖乖起身行礼,可还没等他跪下,韩景就上前一步把人给抱到了怀里,“不是说了,我来不用行礼了吗?”

“姑父。”唐钧咧嘴一笑,他很喜欢韩景,“钧儿不能恃宠而骄的。”

“哈哈哈。”这话把韩景给逗笑了,唐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唐钧鼓了鼓腮帮子说道,“钧儿知道姑父说不用钧儿行礼是因为钧儿是姑姑的侄儿,可是钧儿不能仗着这点就真的不懂事,这样很不好,钧儿长大会成坏孩子的。”

“小大人。”唐暖笑着说道。

韩景问道,“那钧儿觉得自己会变成坏孩子吗?”

唐钧眨了眨眼说道,“不知道哦。”说着就动了动脚丫子,“姑父,放我下来吧,我可重了。”

韩景倒是没有把人放下,而是抱着他一并坐在了椅子上,弄的唐钧脸都红了,唐暖看着韩景考校唐钧的功课,接过兰铃端来的茶水给了韩景,韩景喝了一口,是他最喜欢的茶,就连水温都是他喜欢的。

说了一会话,唐钧就先离开了,没等唐暖起身,韩景就弯腰把人给抱了起来,唐暖动了动脚,说道,“今日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韩景说道,“还是那些事情,最近没什么大事。”毕竟他刚登基,没有人敢触霉头,他今天来的晚了些,不过是因为去看了看唐暖册封时候的礼服和后冠,把不满意的地方都给挑了出来让人去修改了。

韩景登基的时候一切从简,只要合身就可以,让工部、礼部和户部他们都觉得韩景是个好说话的皇帝,可是换到唐暖的事情,韩景吹毛求疵的让众人到了崩溃的地步,而且这还没送到唐暖的面前。

不过这些事情,韩景是不会和唐暖说的,只是柔声问道,“今日的药可用了?”

唐暖皱了下鼻子,等韩景把她放在屋中的软榻上,才说道,“吃了,母亲天天来盯着呢。”

韩景拿了衣服到屏风后面换,就算当了皇帝,他还是习惯自己更衣,而不是让那些宫女丫环伺候。

唐暖站了起来,蹦跶了两下活动活动手脚,自从中毒后,不管是韩景还是家里人都把她当成了瓷器一般,身边总有人看着,就算想多动两夏都不可以,弄得唐暖也格外不适应。

韩景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唐暖的动作,眼睛眯了下倒是没有说什么,唐暖吐了下舌头,乖乖坐了下来,韩景走了过来说道,“我问过太医了,再休养几日就可以了。”

唐暖盘腿坐在软榻上,说道,“可是很无聊啊。”

韩景坐到了唐暖的身边,给她整理了一下头发,才说道,“就当为了我好好养身子好吗?”他的声音本就好听,此时带着几分祈求和软弱更是让人不能不心动。

唐暖抓住韩景的手咬了一口,说道,“你故意的,美男计。”

韩景眉眼间满是宠溺和笑意,“那你中计了吗?”

“你猜?”唐暖反问道。

韩景轻笑出声,“反正我中计了,美人计。”

第72章番外有孕

番外有孕

韩景登基已六年,从最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对于如何当好皇帝这件事,韩景渐渐地擅长了起来,可正当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一件事却使得元庸的朝堂纷争不断。

无嗣。

就算开始有私心的众大臣也要承认,韩景是个好皇帝,上朝不迟到,处理公事不早退,又没有不良嗜好,这样的皇帝让大臣们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却也很省心,可是有一点让众人操碎了心。

韩景痴情于皇后,登基至今后宫也仅有皇后一人,可是偏偏皇后一直无孕。就算是有个公主出生也是好的,不少大臣都知道皇帝登基前的熹妃之祸,那时候皇后中毒差点救不回来,怕是伤了根本,无法受孕。

就算太医说皇后只是身体有些虚,等时机来了自然会有孕,也无法让人心安,一年两年还好说,三年四年也能等,可是五年六年呢?

不少家有适龄女孩的大臣起了心思,就是那一心为国的也坐不住了。

唐府也不得安宁,朝中臣子是明白韩景的态度的,甚至为此韩景重罚了不少人,可是不管是为了私心还是旁的,这些人都不会死心,而唐府就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可是他们也小看了唐府的人。

甚至颠覆了对唐府几位少爷的看法。

就连唐府年纪最小的晚辈,平日里都是斯文有礼,文质彬彬的样子,可是当提到关于唐暖的事情后,这些人都撕去了那层伪装,比那些武夫还武夫,根本不奉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潜规则,直接拎着人往外扔,唐家的长辈?长辈比这些小辈更过分,不仅扔了还要指着人不吐脏字的骂一顿。

几天后,再也没人敢上唐府的门了,有御史看不惯唐家的作为在朝堂上参唐家,这时候就该唐家老爷子出来了,唐家老爷子也不反驳,只有几个问题,第一为何上门。第二上门说了什么,第三上门的目的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一出,不少人哑口无言了,韩景是皇帝,可是同时也是唐家姑娘的丈夫,他们上门是想让唐家去劝唐暖让皇帝选秀娶妃,虽然可以说是为了江山社稷,可是……到底有些欺负人了,既然是上门欺负人的,被人反欺负回来,又有什么好说的。

此时的后宫,唐暖也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可是她一点也没有心焦的意思,反而更加悠闲,等太医仔细把脉后,就静静地看着太医,太医满脸喜色说道,“恭喜皇后娘娘,贺喜皇后娘娘。”

唐暖心中松了一口气,手不自觉贴在了小腹上,眉眼间满是笑意说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