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哈克特,是我小学时的同学,在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读书。”

肖萌点头,内心也有些好奇。这位大概就是路一纯说过的路之航在小学时代结交的那位同样喜欢计算机的朋友了。

“他没有在挪威上大学吗?”

“挪威最好的学生通常选择去欧洲和美国读书。”

“嗯……也是。”

挪威这个国家蛮新的,历史积累不够,大学水平不如英国美国,外出求学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了。

介绍完毕后的三分钟内,背着书包的哈克特到达了咖啡厅,朝着路之航冲了过来,和他热切的拥抱了一下。他的维京血统非常明显,超过1米8的身高、一头乱蓬蓬的金发,眼镜下是一双湛蓝的眼睛,脸上有一点点雀斑和青春痘,如果不是因为太瘦的话,他看起来会比现在更爽朗一些。

“这是你的女朋友?”和路之航拥抱寒暄之后,哈克特同学迅速找到了重点,“中国人?”

“是的。”肖萌做了自我介绍,又和他握了握手。

他眼睛放光的看着肖萌,奇怪的问:“你也是学计算机的啊……中国的计算机系居然有你这样漂亮的女生呢?

这话听上去大概是恭维,但回答得不好就容易陷入到坑里,因此她只能笑一笑,用一种玩笑的语调说:“我们学校计算机系的漂亮女生很多。”

哈克特连珠炮似的问:“那她们的编程水平怎么样?”

“……”肖萌的笑犹如蜡像一样凝固在脸上。

十秒钟后,她转过头,下意识看了看路之航。

路之航似乎从她的眼神受到了启发,代为回答:“大部分人不怎么样。但肖萌的水平不错,她的学习速度很快。”

哈克特“哦”了一声,羡慕地对路之航说,“你的眼光真好!”

没有人不喜欢被恭维,就算路之航也不例外。他愉快的点了点头,用轻快了八十度的声音回答:“当然。”

“真羡慕你,我还没有找到女朋友,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哈克特忽然变得沮丧起来。

肖萌一愣,觉得他的说法很可疑:“不会吧?”

哈克特人长得还行,就读于世界名校的计算机专业,一看就是钱途无限那种,怎么可能会找不到女朋友?剑桥大学的女生不至于都眼瘸吧?

“这些女生啊,更喜欢金融专业的男生,穿西装的夸夸其谈的那类人,根本不肯和我们约会。”

“还有这事情?”肖萌也觉得长了见识。

“当然!每次参加聚会的时候,我和她们一说起代码,她们转身就走了。”哈克特相当不忿。

“我觉得你不和她们说代码,可能情况会好一些。”

“不说代码说什么?”哈克特反问。

“比如说化妆品、服装、电影、明星、运动等等。”

“可我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哈克特一脸严肃,“这些事物只会浪费我的时间!”

肖萌看着前面的两名男生,彻底失言,只能埋头哗啦啦翻菜单。能和路之航成为朋友的人,果然性格上也有自己的毛病啊。

哈克特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台笔记本放在桌上,随后他敲开一个文档,对路之航说:“我有一个问题要和你探讨。”

作为剑桥大学计算机系的优秀学子,哈克特在学校也参与了一些顶尖计算机专业领导的项,他所在的项目组正在做一个能进行图像识别系统,现在互联网上每天都以极高的速度产生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不和谐,还依赖于人工审核删除。

和Violin-β项目一样,这种项目做起来非常有难度,而且竞争也大,哈克特所在的团队也遇到了瓶颈,此时他就项目组遇到的问题和路之航开展了讨论。

于是,这个美妙的下午,三个人干掉了十五杯咖啡,六块三明治和三块蛋糕。肖萌听到了一场盛大技术探讨会,虽然大部分的内容她听得似懂非懂,但两人的算法分析过程对肖萌十分有启发,听到一半时她都拿出笔和笔记本做了一番记录。

“真好啊,”哈克特一口气干掉了第十六杯咖啡,满足的拍了拍路之航的肩膀,“你的建议都太棒了!不枉我专门从英国回挪威和你见面。如果你能加入我们,我们的效率一定会快很多倍。”

路之航道:“中国的大学也有很多创新的项目。”

“是的,我有所耳闻。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创新速度很快,已经超过了欧洲,”哈克特飞快的把两人写下的几十张草稿纸收起来,“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中国会超过美国的。看到你目前的进步速度,我更确信这一点。”

肖萌听得眉梢一跳——这位大哥,你对我国真有信心啊!

“和你相比,我的进度速度就太慢了,”哈克特说,“我已经有些后悔留在欧洲了,我应该去美国读书的。”

“你以后也可以去。”路之航指出。

“我考虑去斯坦福念一个master学位,然后再去硅谷。”

路之航点头:“很好的主意。”

哈克特扶了扶眼镜,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我想,美国的女孩子会欣赏我这样的男人!”

路之航再次支持自己的朋友:“会的。连我都能找到女朋友,你也会找到的。”

哈克特简直像中了五百万那样开心,还坚持结了账单。

三名年轻人的终于离开了这个已经呆了四分之一天的个小时的咖啡馆,而肖萌和路之航和哈克特道别,步行奔赴行程单上的下一个地点——奥斯陆音乐厅。

这个音乐厅建成年代比较早,比起华丽气派的挪威歌剧院来说,显得素朴雅致。外表不起眼,但这里常常举办大型的交响音乐会,比如最近半个月,就是纽约爱乐乐团在此演出。挪威人民音乐素养很高,常常看演出,会场座无虚席。音乐会的票是前晚路之航的祖母给的,位置非常好,就在会场第五排。作为一名音乐家,她的渠道十分广阔,拿两张票轻而易举。

“你刚刚的说法是真的吗?”两人坐定后,肖萌问路之航。

“什么?”

“你和哈克特说的那句,‘连我都能找到女朋友,你也会找到的’。”

“是真的,”路之航说,“小时候,他的朋友比我多。”

“小时候朋友多不等于现在朋友多。小学生的交友法则和成年人不一样的。我感觉,他找女朋友的难度比你大。”肖萌说。

“为什么比我大?”路之航不明所以的反问。

“唔,一种感觉了,”肖萌咳嗽一声,聪明的转开了话题,“关于留学……你有什么考虑吗?你没有想过去国外念书吗?”

这个问题肖萌困惑相当相当久了。

对中国本科生来说,出国要考虑金钱、签证、大学成绩等一大堆问题,但这些对路之航来说都不存在。以他的出身和履历,去欧洲或者美国读书,容易得好像走到路边买一个煎饼果子吃到肚子里去。

“我没有特别想过这个问题,”路之航靠坐在座椅上,一脸若有所思,“关键在于跟着什么老师,做什么事情。在华大,我参与到了非常有创新的项目中,我目前并不想离开这里。”

“如果其他地方,比麻省理工媒体艺术与科学实验室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邀请你参加,你会去吗?”

“可以考虑。”路之航给了肯定的答复。

肖萌想,果然如此,思考着如果路之航去了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地方,自己和他分隔两地后会如何。她不愿意考虑太多,两人起码还能在华大共处两年,但今天哈克特和路之航提到了这件事,让她忍不住想的更多了一些,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空的时候多想想未来的计划和打算没有坏处。

“如果你去美国了,而我又去不了,我们可能会分开两地了。”

“为什么?”路之航不是很明白,“你不打算和我一起去吗?”

“不是我不打算,而是事情并非每样都可控吧?”肖萌说,“有时候是能力不行,比如GPA不够,论文数不够,有时候就是运气差,比如签证不过,没钱,甚至倒霉出了车祸之类……”

话音未落,演奏厅的灯光陡然完全暗淡下去。

路之航在黑暗中思考了数秒后转过脸来,此时舞台的灯光陡然亮起,音乐家们带着乐器各就各位。他英俊的脸颊上笼罩着舞台上一层淡淡的辉光。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这样的误差。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不在我身边的情况。”

正文卷 第80章

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峡湾之国,肖萌的挪威之行当然也要看峡湾。到挪威的第四天,路之航开走了家里的一辆车,自驾带着肖萌往西北而去——目的地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途经著名的哈当厄尔峡湾和努尔黑姆松。

安德森家里有两台车,路之航的父亲和继母各一台,卡妮娜用车较少——她上班所在的议会大厦距离弗格纳区很近,走路也就二十几分钟,她通常走路或者骑车上班。

路之航往后备箱里塞了一大包零食和多瓶水后,设定导航,沉稳地坐到驾驶座里,肖萌看着他犹如做实验一样启动汽车,不由得问:“你应该不常开车吧?”

这是个数学建模题,很容易可以推导出来。不论在中国还是挪威,十八岁才能考驾照,路之航今年二十岁,拿到驾照的时间不超过两年,这两年时间他在上大学,每天不是在写代码就是在写代码的路上,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会有太多开车的时间。

“是的,我不常开,”路之航很淡定,“开慢点就好。”

的确很慢,肖萌默默看着一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飞速越过他们的车,她探头看了看速度表,时速二十。幸好路之航的学习速度很快,车子出了奥斯陆之后,路之航的架势姿态显得娴熟了一些,时速也终于超过了六十千米,但很难更快了——因为路不好。

挪威的自然风光极美,高山湖泊峡谷交错辉映,但这样的环境也导致了公路九曲十八弯,时速很难超过六十。

看着这些狭窄羊肠似的公路,肖萌忍不住吐槽:“我觉得挪威需要中国人来帮忙基建。”

“现在的确有中国企业在竞标一些基建项目,不过成功可能性不大。北欧的各项标准很高。”路之航说。

“嗯?什么标准?”

“环境评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

肖萌有点吃惊,她以为路之航对这种社会学的事物完全不了解:“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我妈妈曾经帮国内企业翻译过标书。”路之航说。

“原来如此。那这些国内企业竞标成功了吗?”

“我不知道后续如何,你可以问我妈妈。”路之航说。

在公路两旁,肖萌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景观。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有本小说叫《挪威的森林》,因为挪威的森林覆盖率真的很高很高;她还看到了至少几百个小木屋,这些木屋颜色各异,分布在湖边和各种丛林里,像足了童话故事里的场景;在路边的休息站里,肖萌看到了好几拨装备齐全的徒步旅行者,精神十足的朝着远处的雪山无所畏惧的前行。

“我之前查资料看到说,挪威人很喜欢运动,夏天徒步旅行,冬天滑雪,看来是真的。”

“挪威人确实很喜欢运动,”路之航微微抬起了下颚,示意肖萌看远方山上的隐隐约约的红色小木屋,“这些山中的木屋有不少是提供给徒步旅行者的,谁都可以去住,但离开之前要把物资补充上。”

“很像共享经济的模式啊……我想,冬天来了,这些屋子会被大雪覆盖吧?”

“是的,整座山都会被大雪覆盖。”

“很有趣啊,”肖萌脑子里控制不住的想起了各种推理小说中的暴风雪山庄杀人事件,更加精神抖擞起来,“我一直以为暴雪山庄模式是胡扯的,完全不可能发生,但是没想到在挪威这种模式还有发生的可能性!”

“暴雪山庄,什么意思?”路之航问。

看过路之航书架的肖萌知道他对通俗文学完全没有了解,于是特别认真的解释:“是侦探小说里的经典模式。故事一般是这样的,一群徒步旅行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聚集到了一个山中小屋里,并暂住了下来;他们进屋后,忽然天降暴雪,通信基站被压垮,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大雪封路,道路不通,所有人都暂时无法离开这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桩桩诡异的谋杀案发生了……”

路之航顿了顿:“为什么会发生多起谋杀案?第一起谋杀案发生的时候就可以滑雪下山,这些木屋通常也有滑雪装备。”

“呃,万一有人不会滑雪呢?”

“挪威人都会滑雪。”

“也许这座山不适合滑雪?”

“徒步下山。让凶案现场留在原地,下雪天案发现场可以保存很久。”

“有迷失方向可能性啊,雪中的视线不好。”肖萌的语气变得勉强起来。

“指南针。这是徒步旅行的人最基本的装备,”路之航继续说,“基站被压垮也没关系,卫星电话是徒步旅行的人的必备终端,卫星电话打通报警,直升机救援会到达现场。你说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肖萌感觉到这番对话很难持续下去了。和一个理智清晰的人讨论侦探小说里的bug完全是自讨苦吃的行为。

汽车拐了个弯,一块碧玉似的湖泊跃入了肖萌的眼帘。她的注意力被湖泊吸引了,于是聪明的转开了话题:“好吧,你说得对。这里是哪里?”

路之航也很高兴不用和肖萌讨论谋杀问题,语气轻快的解释:“从这里开始,就已经可以认为进入了哈当厄尔峡湾。”

“好啊!”

肖萌满足的摸出了还有90%的手机,准备大饱眼福的同时,让国产手机也饱览异国风光。

哈当厄尔峡湾非常美,一路走来,瀑布之多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两人的汽车仿佛变成了一个袖珍的玩具,在两岸高山耸立的峡湾公路里缓慢的爬行着,峡湾里的海水像高山湖泊那样平静,河道里偶尔有一艘游轮经过,一阵白浪翻滚,划开碧玉一样的海面。

半小时后,车子沿着湖边公路到达了努尔黑姆松镇,停车场停了下来。

努尔黑姆松被称为挪威最美的小镇——这个说法是否靠谱肖萌并不知道,但就她所见,这个小城镇的确美得惊人。七月的努尔黑姆松正处在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她坐落在峡湾的凹陷处,水面宛如碧玉一般平静,两岸是青翠的草坡和各种颜色小木屋,几艘观光小艇在湖面上划过,衬上蓝天白云、青青高杉,真是是美不胜收。

这个季节是挪威的旅游旺季,小镇上的游客不少。

肖萌跑来跑去的选角度,拿着手机一阵狂拍,又拉上路之航自拍了几张,方才满足的和路之航去餐厅吃饭。

两人从早上七点出发,现在已是下午两点,两人在餐厅吃了个饭——附带一提,这里的餐厅的均价比奥斯陆还要贵一些——然后路之航带着她沿着街道一路散步,走到了一栋没有标识,只有门牌号的房子前。

这个小镇不大,站在高处可以一眼看到头,这里的房子大都是木屋,但两人面前的这一栋是砖石建筑的结构,和周围的童话般的木房子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路之航拿着手机看了看,核对了一下地址,又敲了敲门。

半分钟后,有个身材健硕,留着大胡子的男人打开了门。

路之航用挪威语和此人交流了一番,大胡子男露出笑容,拍了拍他的肩,招呼他和肖萌进屋,把他俩带入一个会议室里,路之航递给了对方一个移动硬盘,胡子男笑笑,伸手比了个“V”字后离开了会议室。

“这里是干嘛的……”肖萌开始提问。

“一周前,我发了几个VB的数学模型到这里,请他们做进一步的计算,现在应该已经算好了。数据量很大,邮件发送很慢,我直接过来取走数据更有效率。”

“等等,计算数学模型?”肖萌一头雾水。

路之航随后跟她解释了一番。挪威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峡湾之国,水利资源非常非常的丰富,99%的电力资源来水力发电,发电成本不超过人民币一毛。电价便宜是很有优势的,有些脑子活络的人就建立了计算中心和小水电站,用发的电来做一些复杂的计算赚钱;同时,因为挪威气候寒冷,有长达九个月的时间,机房甚至可以不用开空调,成本也可以降低不少。

“这附近有一个小水电站,发的电专供这栋楼里的小型超算使用。”

“还有这种赚钱方式啊!”肖萌闻所未闻,震撼的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爸爸告诉我的,他的公司做海上钻井平台,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产生了。

“可你为什么要到挪威来算模型?国内的超算很多吧?天河、神威等等。”

“国内的超算中心处于满负荷状态,无论计算什么都需要排队,排队时间还很长。”

“那价格呢?挪威的电虽然便宜,但还有其他成本,比如人力成本,超算建设成本,这也不低吧?”

“是的,加上其他成本后,每核心的价格和国内基本持平,但不用排队,可以及时处理。”

“不用排队的话,这里的业务也不饱和吧?真的能赚钱吗?”

“没有外来业务的时候,这里的计算资源可以用来做其他计算。”

“其他计算?是什么?”

肖萌觉得自己成了个“问题儿童”,好在路之航对她从来都是有问必答的。

“比如挖比特币,”路之航淡定的说,“以及其他虚拟货币。”

正文卷 第81章

说到计算机相关领域的时候,路之航的大佬气质比任何时候都明显,肖萌由衷的觉得自己长了不少见识。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在她总以为对路之航的佩服已经不可能再加深的时候,他总能展现让自己更高山仰止的闪光点来。所以说,学术圈的“大佬带着飞”的现象很合理的,和大佬的距离近了,自己的见识、能力的提升也会很快。

她就比特币这件事发表评论:“总觉得用电力资源来换取虚拟的比特币,有哪里不太对。比特币完全就是骗人的东西吧?”

“比特币是有价值的。有了比特币,你可以在暗网上买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

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肖萌当然知道暗网。简单来说,暗网大致可以认为是就是引擎搜索不到网站,是互联网中被隐藏起来的那一面。

“是吗?”肖萌靠近一点,压低声音问自家男朋友,“听你的意思,你对比特币很了解?”

路之航没否认:“我用过比特币。”

“……你用过比特币?是哪里来的?”

“有些是买的,有些是赚的。”

“赚的?”

“十年前,我无意中进入了一个黑客集中的论坛,那里的一切交易都比特币进行,”路之航说,“当时的比特币价格很便宜,大约几百块人民币,我跟爸爸要钱买了一些比特币;再后来,我通过技术,又赚到了一些比特币。”

“什么技术可以赚比特币?编程?”

“我发现了一些网站的漏洞,在论坛上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