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李明义下意识感叹了起来。

“宿宸、晓香,爹本来以为商者,奸猾贪利之辈也。今日见到这位楚公子,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楚家乃是大夏的巨富,楚公子自小在金山银山中长大,却待人热忱,雪中送炭,实是难得啊!”

李晓香砸了砸嘴,还真没想到楚溪在他爹心中竟然有了这么高的评价。

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实说,李晓香也觉得有楚溪这么个人做朋友,其实挺不错的。

王氏却沉着脸,不言不语。

江婶开口道:“嫂子,你这是怎么了?虽然一百两银子还没全部凑出来,但看现在这情形,三个月内是一定能还上的。李先生也不反对我们开铺子了。你怎么看起来忧心忡忡的?”

王氏本就没把江婶当外人,她看了眼李晓香,叹了口气道:“我是担心……这位楚公子对晓香有意啊!”

李晓香被自己的口水呛着,咳嗽了起来。她看向李宿宸,而李宿宸则一脸漠然。

他们可真不愧是母子啊,想事情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你们都在瞎想什么呢?晓香才多大啊,楚公子怎么可能对她动什么心思?也不看看人家楚公子的身份教养,就算中意,也是那些名媛淑女。晓香就是个野丫头!”

李明义觉得王氏的想法荒谬。

王氏知道自己的想法没有根据,但是她从楚溪看着李晓香的眼睛就知道,他将李晓香看得很重。

“爹,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么,罗卜青菜各有所爱。说不定,楚公子就是喜爱晓香这样的野丫头呢?”李宿宸用开玩笑的语调说。

但李晓香却知道,李宿宸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提醒父亲别不把母亲的担心当一回事。

“哎哟……你们都在瞎想什么呢!”李晓香按着脑袋摇了摇头,“第一,楚溪又不是豺狼猛兽,我不愿嫁给他,他还能非娶我不成?再来,楚家乃是都城中的名门,御赐汇通天下,算是皇商了。要和楚家结亲的权贵多了去了,我明年才及笄,在这之前搞不定楚溪早就有了妻房,他的正妻能容得下我这样的乡野丫头入门?最后的最后,楚溪与我击掌为誓,说了把我当妹妹看,不会对我有什么其他念想。”

说到最后一点,李晓香的心里涌起一阵微酸的感觉。想起当日楚溪与自己击掌时那般爽快,此刻竟然失落了起来。

“你还为了此事与楚溪击掌?”李宿宸意想不到。

“是啊。既然楚溪是爹爹心中的正人君子,那自然说一不二了!”

“好了好了,我看那楚公子也是古道热心,看在柳大夫的面子上才对我等如此关照。我们还是不要胡乱揣测别人的好意。”江婶赶紧出来打圆场。

“也是,不如想想晓香的店铺吧。这样一来,我们也有足够的钱银周转,让晓香和娘亲开店了。”李宿宸笑着望向李晓香,“你可想好了,你这家店叫什么。可别又是什么恒香斋、明月斋之类。”

“我早就想好了,叫——溢香小筑!我们的这家店很小巧,远不及恒香斋和明月斋。往来的也是普通百姓。所以这名字也该起得接地气儿一些。以后,店里的经营,我想着分两步走。一边是普通的凝脂香露什么的,不用太过金贵少见的材料,只求实际的功效,价格也定在十文到三十文之间。另一边就是上门服务的,比如说飞宣阁里的那些姑娘们。她们对面脂和香料的要求比普通百姓要高很多,制作她们的东西除了实际功效之外还必须迎合她们的喜好以及身份,既然成本和付出的力气都多,自然卖的价钱也不会太低。”

李晓香没有具体说卖给飞宣阁的东西价位应定在哪里,她是怕李明义知道了怪她们谋取暴利。但事实上,除了成本之外,付出的心血也是无可衡量的。现在向李明义普及什么品牌效益无形资产之类,他也听不懂,不如以后再说。

李宿宸点了点头道:“晓香这样的想法不错。普通百姓能得到实惠,那些有些身份的女眷也不会觉得我们怠慢了他们。”

本来李明义还想评说什么,一听儿子这么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只是既然要开店了,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只怕晓香无法像现在这样一直待在药坊里修习了。”王氏看向李明义。

“爹,女儿是真心想要做好这一行。可真的如娘所说,顾上这一头,就顾不上那一头了。”李晓香也赶紧敲边鼓。

老实说,她并不是那么想离开十方药坊。有师父在旁提点,又有柳熙之一直照顾着她,她觉得悠哉悠哉的日子很惬意。而这几个月,在十方药坊,自己确实习得了不少东西。接触的药材多了,上一世看到的一些已经被遗忘的配方也渐渐回忆起来。

“为父现在总算明白,你这丫头不愿学女红却主动说要去药坊学习药理是为什么了。你是想要从药理中研究出制作面脂香膏之类的配方吧?”

李晓香点了点头。

李明义又道:“可为父却觉得你这孩子的药理还没有学到家。但现下既然真要经营起香脂铺子了,必须得要你尽心尽力才行。以后若有什么方子你拿不准的,一定要拿去让柳大夫看一看。这搽在脸上的虽然不及吃进嘴里的严重,但既然收了别人的钱银,就要让人家的钱花得值当,不能有丝毫差池。你可明白?”

“女儿明白!谢谢爹!”李晓香松了一口气,还好李明义没板着脸要她学够了再开店。

这一段路程很长,一家人将开店的事宜规划了个七七八八。

说着说着,江婶又将话题转向都城里的八卦消息。

“对了,李先生知不知道,都城里金记米铺出了事儿了。”

“什么事?”李明义这两日都因为契书担保之时郁结在心,根本对都城里其他事情没有一点兴趣。

“唉,这事儿还是由我来说吧。”

原来王氏与江婶在飞宣阁里,听得几位歌姬讲起近日来都城里的是非。闹得最沸沸扬扬的便是金记米铺的老板金三顺以次等米充一等贡米结果被陆家发现于是打算花费重金将次等米换出,结果被两房小妾骗走了三千两银子的事情。

李明义一边听着一边摇头,“我这个表弟,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又喜新厌旧苛待糟糠之妻……今日之祸早已埋下伏笔,怨不得旁人啊!”

李晓香却在心里乐开了花。损失了三千两又跑了两个小妾,金三顺只怕没有闲钱再来他们家显摆了吧?

况且他敢再来提亲,李晓香绝对十分严肃地以金家家风不正为由回绝了他。出了这档子事,李晓香不同情金三顺,反倒同情起她那没见过面的金表哥来。金三顺闹出这么一件人尽皆知的怂事儿,只怕金璧想要娶个好人家的女儿都难咯!

回到家中,李晓香爬到塌下,找出那瓶封存的檀香香露。她打开来闻一闻,香气浓厚,沉郁。没想到区区一两滴的檀香竟然能有这般醇厚的香味,可以想象若真的添入其他的花草精华,香气悠然袭来,哪个女人会不喜欢?

李晓香构思了起来。她那日见到林氏,就觉得她有一股出尘的气质。可为人妻子是为了与夫君携手共度一生的,又不是古墓派里的小龙女。若是为林氏制香,这香味不但要高雅知性,更要有一股暖意,以此来缓和她给人的疏离感,增加亲和力才是王道。

生姜的精华作为快板的香料,是头香的好材料。且不说它的暖情功效,从心理上,还能让人心情愉悦。

当然,光有生姜作为头香,未免太过单调,气味也过于直接。李晓香打算在头香中加上一位果香。她思量再三,觉得青果最为合适。青果的气味酷似现代的柠檬,且青果的果皮出油量不少,气味清新宜神。若是能再添入少许薄荷,就能让头香的暖调中平添一股清凉之感,更加符合林氏的气质。

☆、第54章

与生姜相配的香料还有肉桂、丁香、石蜡红与迷迭香。在这几味香料里,李晓香打算选出一味或者几味作为体香。

*的香味富有神秘感,具有安抚的功效,能使人心情平稳,缓解焦虑,以及过度执迷的心境。这点很适合林氏。*的香氛属于中板,正好作为体香。

迷迭香的有着温暖的气味,且能改善紧张的情绪,振奋心神。李晓香相信林氏应当会喜爱它,所以体香中她打算加入少许迷迭香。

李晓香希望体香能够有更加丰富的气味,她觉得石蜡红还是必不可少的。

而体香与基香的过渡,李晓香想到了依兰。依兰的气味香甜,能调动檀香的沉厚感,还能提升两情相悦的欢愉,抗忧郁外加增强自信。

说到基香,虽然已经有了檀香,但广藿香作为定香剂仍旧是不可或缺的。

心里有了想法,李晓香知道自己要忙起来了。因为不光是林氏,其他飞宣阁的订单,她也轻怠不得。

她让母亲将订单从头到尾念了一遍。王氏是个有心的人,她将各个姑娘的气质、谈吐、甚至于肤质都一一记录下来。

李晓香又以简体字将它们重新记了一遍,方便自己统筹规划配方和需要的香料。

第二日起身,李明义就带着李晓香亲自去了十方药坊,向柳大夫说明来意,坦诚家中的变故以及李晓香要开凝脂铺子的事情。

柳大夫知道之后并没有生气。他的思想本就开明,认为女子和男子一样也能成事。他送了一幅经络图给李晓香,还答应一旦李晓香前来请教,必然知无不言。

倒是路嫂舍不得李晓香,打听清楚了李晓香的店铺开在哪里,还说要带上街坊邻居前去捧场。

柳熙之一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李晓香来到他的身边,小声道:“师兄,谢谢你这些日子教了我这么多,以后我还有很多事情求教于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况且你与我们离得也不远。反正……有什么要帮忙的,一定要来找我们,也不枉你喊我师兄。”

柳熙之的眼睛有些发红,李晓香知道他舍不得自己了。

“那师兄以后可忙了,又要抓药,又要帮衬我。”

李晓香摸了摸鼻子,自己需要柳熙之的时候多着了。

她以后需要用到的材料将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广藿香、没药、甘草这等一般的草药。以后甚至可能还需用到人参之类。如果把握,只怕还需得师父和师兄来为她衡量。

离开了十方药坊,李晓香不住地回头看。柳熙之已经回到了药铺正专心致志地抓药,柳大夫也已经被前来问诊的百姓们围住了。

李明义拍了拍她的肩膀道:“走吧,你今日不是还要去看看木匠吗?”

李晓香点了点头。她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做,时间宝贵,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李明义陪着李晓香找到了一家父子经营的木匠铺子。首先,他们需要的是一块刻有“溢香小筑”的牌匾。

木匠问李晓香可带了写好的字来,她这才明白都城里开店铺,一般都是花钱请那些书法家、才子什么的,就是最不济的也是一些有些名气的人题字,送来木匠这里,就着字迹刻下来。

李晓香却什么都没有。

李明义想了想,“不如为父找找以前的同窗,有一位在临近的县衙里做县令的,让他来为你题字如何?”

李晓香摇了摇头,选了一块木料,指着它说:“爹,我不需要什么徒有虚名的人来为我题字。论才学,爹你未必比那些人差,只不过不懂得趋炎附势罢了。若说名望,爹你教授那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尽心尽力,也是桃李满天下。所以‘溢香小筑’四个字,有爹你来写就成!”

“可是你爹我……”

“爹——只有你题下的牌匾,日日悬挂在女儿的头顶上,女儿才会时时刻刻记着爹的教导。不因蝇头小利而忘记本分,不因追名逐利而失了本心。而且,爹的字也挺好看的!”

那木匠听了李晓香的话,也劝了起来。

“这位先生,难得你的女儿这么明事理。老实说我们也不明白这些个人不过做个生意,谁题写的牌匾又有几个人认得。还砸了那么多银子费了那么多的人情!”

听木匠也这么说,李明义自然圆了女儿的心愿,亲自为她题写了牌匾。

看着李明义写下那四个字,李晓香心中欢喜。这表示李明义从今往后全力支持女儿的事业啊!

定下了匾额,李晓香又定制了一些木架子以及桌子椅子。木架子自然就是货架了。李晓香打算在上面放上一些供人试用的样品。因为店铺不大,她也无法像恒香斋或是楚氏银楼那样隔出什么雅间来。但待客之道不得马虎。为了应这个“香”字,李晓香决定去采购一些花茶来。什么茉莉花茶、丁香花茶的。进店的客人们一边试着凝脂香露,一边饮着花茶,也算应景了。

李明义下午还有课业,陪着李晓香在天桥下用了一碗馄饨之后,便回了学舍。江婶正好来了,李晓香与江婶一起前去孟家窑。

她们得订制一匹陶罐了。

只是李晓香没想到的是,她们在孟家窑竟然又碰到了楚溪。

这时候的楚溪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沙面上画着什么。一堆陶窑的工匠围坐在一边,时不时的提问。

李晓香让江婶先去挑选陶罐,自己悄无声息地走过去,来到楚溪的身后,踮着脚看他在画些什么。

只看见一个巨大的圆通状的东西,里面还有一些类似回流装置的东西。李晓香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越看怎么越像大型的蒸馏装置?

“李姑娘,既然来了,怎么不出声?”

楚溪明明没有抬头,却知道她站在身后?这家伙的眼睛难道长在脑袋后面?

“你……这画的是什么东西?”

“这啊,楚某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之前姑娘制作的陶器就是为了以煮出来的水汽带着花草药材中的油遇冷化作水,流入收集瓶中。可是姑娘不是要开店了吗?如果还用原先小巧的陶器来蒸煮,要重复多少遍才能得到足够的精华呢?”

楚溪起了身,他的衣摆已经沾上陶土,前襟袖口上也满是灰尘。

“这是你想出来的?”

李晓香低着头,眼底的惊讶毫不掩饰。这里是古代,没有电,没有精良的钢铁成型冶炼技术,楚溪竟然能设计出这样的中型蒸馏设备,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是楚某想出来的,但若不是见过姑娘之前用来蒸煮花草精华的陶器,自己也亲自试了试,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李晓香点了点头,心想楚溪本就是个聪明人。再加上古人没有感受过现代科技,反而比像她李晓香总想着用电用压强什么的。少了现代科技对大脑的束缚限制,楚溪比李晓香更容易从现有的技术和有限的资源入手,达到想要的效果。

“但因为这东西比之前的陶器要大上许多,所以楚某担心如何让其中的水汽冷却。”楚溪来到李晓香身边,与她并肩蹲下,单手撑着下巴,眯着眼睛沉思。

这是一大一小两个装置,却比之前的陶器更加精密。大的看起来就像一口米缸,小的则像一只汤锅。

李晓香指了指连接两者之间的部分,这在实验室里本来是用玻璃导管代替,而工厂里类似的设备也是金属制成且附带冷凝装置。但在大夏……李晓香只能表示呵呵了。

“加长这个部分,陶壁需要更加轻薄。采用螺旋形状的如何?”李晓香说完之后就后悔了,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懂得什么是“螺旋状”?

没想到楚溪竟然点头了,“是啊,用螺旋状就不占地方。而且可以将这部分浸在陶缸中,以冷水浸泡。”

李晓香眨了眨眼睛,真觉得神了,怎么自己说什么这家伙都能听懂?

兄台,你该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

李晓香侧过脸,仔仔细细地看着楚溪。这家伙仍旧帅,不对,是帅到人神共愤!

当楚溪将托着下巴的手拿下来,半侧过脸看着李晓香时,李晓香愣了愣,随即指着他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楚公子——你真是世间罕见的美男子啊!包公和张飞都没有你美!”

楚溪这才意识到什么,正要用手背去擦自己的下巴,李晓香赶紧拽住他的手腕。

“别啊——你的手背也没比你下巴干净哦!”

李晓香眼睛笑得都成了缝,可却总觉得有无数星子随着目光流泻而出。

楚溪呆呆地看着她,一动不动。李晓香凑了过来,用袖子在楚溪的下巴上蹭了蹭。

她唇角上的笑意还未散去,露出两颗小虎牙仍旧带着孩子气。

楚溪却觉得自己的喉头哽的慌。他只想把眼前这个要他命的死丫头揉进怀里,抱的紧紧的再不松开。

可当他回过神来时,李晓香已经兴致勃勃,嚷嚷着要画图纸了。

她叫人找来了宣纸,迫不及待画了起来。才提笔没多久,就想到自己的图太“现代”,什么透视啊比例啊,这里的工匠压根看不明白。她可怜兮兮地看向楚溪。

“还是你来画吧……”

楚溪低垂下眼帘,微微一笑,搅得人一阵心神荡漾。

你再笑的这么碧波荡漾的,姑奶奶真的用毛笔给你画两撇胡子!

李晓香踮着脚在一旁看着。

楚溪下笔流畅,不肖片刻,就勾画出了整个配置图。而且他画的是平面的,只是在旁边加以注解。有的复杂部分,他就一个部分画了三、四张。

李晓香却觉得真是简单易懂。

图画好之后,她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以十分可惜的表情拍了拍楚溪的肩膀,“唉……你当去学建筑设计。一定会是一代英才啊!”

他们将图纸交给了陶工。

陶工们表示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个陶器也不难烧制。但最复杂的部分就是所谓的“螺旋状超长导管”了。窑子里从没烧过这种形状,只怕没成型就在窑中裂开了。

“你来这里应该不是为了看我画图的吧?”楚溪背着手,笑着问。

“当然不是。我是来与江婶定制陶罐的。”

李晓香带着楚溪去找江婶,江婶正在挑选陶罐的式样。

李晓香进棚子里一看,各式各样的陶罐,大的小的、高的扁的。

“江婶,看了这么久,你可有想法了?”

“唉……我就寻思着,盛凝脂的罐子吧,不能太大。太大了,盛的就多了。我们倒也不是小气吝啬,不愿多给客人们一些,而是给的多了也容易坏。所以这陶罐的大小吧,既要盛放刚刚好的分量,又不能叫客户觉着太少,也不能太沉实了。来买凝脂的都是女客,拎着这么沉实的罐子……不合适。”

李晓香点了点头,江婶想的还是挺周到的。

江婶瞥见一旁的楚溪,赶紧行了个礼,“民妇没什么见识,楚公子见多识广。不如楚公子参详参详,看看哪个更合适一些?”

李晓香也觉得以楚溪的品味,一定能挑选出高大上的罐子。既然是给女人用的东西,卖相可马虎不得。没看现代化妆护肤品企业,那些瓶瓶罐罐的,有的用完了都舍不得扔。

“嗯,还请楚公子给点意见。”

李晓香是真心的。

楚溪绕着摆在桌上的那几十种瓶瓶罐罐绕了一圈,最终拾起一只小巧的陶罐把玩了起来。

这只陶罐的容量大概是三十到四十毫升。开口比较大,可底部却略小。若是用它来盛凝脂,不会让人觉得分量不够。而且外形也挺优雅的。

“这个怎么样?”

“不错!”

“不过楚某觉得,还能再这罐子上刻一些花色纹路,用以区分不同配方的凝脂。”

楚溪的这条建议也被李晓香采纳了。他还亲自上手,画了四、五样纹饰。有的就似风中蝴蝶,有的又似流云过隙。就连江婶在一旁也啧啧称赞。

这一日下来,李晓香连牌匾、货架、外包装都定下来了,心里面也觉得踏实不少。

只是午饭也未来得及吃,李晓香的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起来。

江婶看着她不由得笑了,楚溪打趣道:“走吧,去天桥下,我请你们吃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