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剑派那边,你理好了吗?”

“嗯。”徐逆说,“现在就等徐正后期了。”

768、心向菩提

徐逆夺了剑君之位没多久,徐正就闭关冲击中期了。

他资质本来就好,遭遇了那番变化,心境通透,突破中期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

几十年下来,徐逆从来没有打压过徐家,更没有欺压过徐正,慢慢地,紫霄剑派那些人明白过来,他们根本猜错了徐逆的心思。

后来,徐正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不再有人刻意为难徐家,那些人也不再避他如蛇蝎。

他晋阶中期后,徐逆把他叫过去。

“你的修炼速度太慢了,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后期?”

看着皱着眉头,老爹训儿子似的对他说话的徐逆,徐正闷闷地道:“我倒是想快,可再快,境界就要不稳了。”

以前徐逆训他,还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怎么现在觉得,换没换剑君,对他都一样呢?

“不要拿你的标准来要求我,你那是非人的速度!”

“…”徐逆沉默了一会儿,问,“那什么才是你的标准?”

徐正大概推算了一下,说:“剑君从中期到后期,花了两百多年,我就算快,也要一百多年吧?”

他说的剑君,指的昭明。

徐逆反问:“你就拿剑君当参照?”

他的语气听得徐正很不痛快,语气很冲地道:“不然呢?以你为标准?我可没有紫郢天君的传承!”

徐逆深吸一口气,捏了捏手指。这让徐正有一种错觉,仿佛徐逆下一刻就会痛揍他一顿。

当然,这种事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徐逆只是把一枚玉简抛到他身上,然后说:“现在你有了,一百年,做不做得到?”

徐正握着那枚玉简,半天回不过神。

没等到回答。徐逆的声音凌厉了起来:“我不把这十几年算进去,从现在开始一百年,你做不做得到?”

徐正低头看着那枚玉简,整个人还是茫然的。

紫郢天君的传承?剑君到最后整个人都疯癫了。也没有弄到的紫郢天君的传承,就这么轻轻松松落到他手里了?

“你…”徐正声音有点哑,“你在开玩笑吗?”

“我开什么玩笑?”徐逆不耐烦跟他解释了,挥挥手,“滚回去练剑,不相信就别练!”

徐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离开了剑宫。

后来,袁复过来禀报,说徐正似乎换了功法,正在洗涤自己的剑气。

徐逆长出一口气。他担心这件事很久了,徐正的功法与昭明剑君一致。虽然他们性格完全不同,可修炼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徐逆不敢肯定。

《先天紫气诀》是剑道的根本功法,徐正换了这部功法,既不会与他现行的功法冲突。想要有所创新,也有了基础。至少,不会再和昭明剑君一样,以为自己达到了极致,其实早就已经剑走偏锋。

这件事,徐逆和灵玉说过。

此时,听徐逆提起徐正。她有些懊恼地道:“这个小子,这五十年,也没给我来封信,真打算与我绝交呢!”

徐逆就笑:“他没时间给你写信。”

灵玉不信:“他再忙,不可能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没有吧?”

“就算有时间,也没有心力。”

灵玉睁大眼:“什么意思?你把他怎么了?”

“没什么。”徐逆语气轻松地说,“只是把试剑洞改造了一下,让他尝尝我以前过的什么日子。”

“…”灵玉在心中为徐正默哀没多久,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你确保他能活着吗?”

徐逆一声冷笑:“他都元中了。连这个都忍受不下了,还不如不活算了。”他自己可是炼气开始,就被昭明折腾,他都忍下来了,徐正有什么理由忍不了。

好吧,灵玉不得不承认,这个理由很正当。

天池峰顶,还在清晨的薄雾笼罩下。

又到了一个月一次的讲道时机,方明章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峰顶,向灵玉揖了一礼,在巨石下面盘坐下来。

那几位同门,都不在了。结丹早的那几个,已经另外寻了洞府居住,刚结丹的那个,还在密室里稳固境界。可让方明章好奇的是,来听道的不止他一人。

一名青年,坐在离他不远处,闭目养神。此人已是结丹圆满,因此,方明章给灵玉行过礼后,向他欠了欠身,坐得稍后一点,以示敬意。

真是奇怪,这位穿的是太白宗的道袍,可他在天池峰快五十年了,都没有见过这个人。到底是宗门哪位真人?

“今天来讲两个凡间的故事。”灵玉手撑下颔,很随意地说了起来,“在我出身的下界,史书上记载了这么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凡人国家的皇叔。这位皇叔是太宗皇帝亲弟,天下初定未久,太宗皇帝病重,皇叔曾以册告天,愿以身相代,将册文藏于金滕之匮中。后来,太宗皇帝故去了,新帝年幼,尚无法主持大局,这位皇叔挺身而出,抱着幼主,朝见众臣。因为有他的震慑,无人敢起异心,幼主安安稳稳地长大成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一个权威。有人散播流言,说皇帝有夺位之心。年轻的皇帝逐渐对自己的皇叔产生了戒心,这位皇叔不得已退出朝堂,远避他乡。后来,雷电劈开了金匮,皇帝看到了那篇册文,才知道自己误解了皇叔,将他迎回朝中。这位皇叔,被后人称为圣德公,列为人臣楷模。”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权臣。这位权臣家世显贵,族中多为声色犬马之辈,惟独他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好家世加上好名声,他的官越做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逐渐被称为当代圣德公。后来,他大权在握,开始排除异己,诛杀政敌,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终有一日,他篡位了。”

故事说到这里,灵玉停下来喝了口茶,问方明章:“有何感想?”

方明章认真地想了一会儿,道:“有些人,你所看到的,未必是他的真面目。倘若那位皇叔的祷告册文未被发现,也许人们记得的,就是他野心勃勃,欲篡幼主之位。而那位权臣,要是早些故去,恐怕又是一位圣德公,为世人所赞颂。”

说完,方明章困惑地问:“师父,您想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吗?”

灵玉轻笑着摇头:“为师只是想说这两个故事而已。”

方明章当了她几十年的徒弟,清楚灵玉的性格,知道她这里不会有标准答案,便又仔细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道:“依徒儿所见,这两位之前的名声未必是假的。就算初时,皇叔的祷天册文为真心,后来见新帝年幼,说不定也起过取而代之的念头。至于那位权臣,初时谦恭,后来篡位,也不是不可能。说不定掌权之后,慢慢生了权欲。”

灵玉含笑道:“今日讲道到此为止,你慢慢体会吧。”

方明章没有任何怀疑,起身施礼离去。

他知道灵玉的习惯,有时兴起,会讲上大半天,没什么兴致,就随便讲两句,两者都很正常。

等到方明章离开,灵玉慢悠悠饮了口茶,问那位青年:“孝玉,你觉得呢?”

这名青年,正是程孝玉。当年莲台之会结束不久,他就晋阶圆满了,四十多年过去,还未结婴。

程孝玉睁开眼,抬起头:“在师姐心中,我到底是那位皇叔,还是那位权臣?”

“我怎么知道?”灵玉给了个非常标准的答案,“重要的是,在你自己心中,你是谁?”

程孝玉沉默了许久,道:“师姐觉得,我也不曾看清过自己吗?”

灵玉长叹一声,眺望着远处的青山碧水:“孝玉,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情景吗?”

“…记得。”程孝玉轻声道。就是那次相遇,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你觉得,当初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否同一个人?”没等程孝玉回答,灵玉抬起手,阻止他说话,“不用告诉我,我不是在暗示你任何事情。你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仔细地想一想。”

程孝玉果然闭上眼睛,静心思索起来。片刻后,他睁开眼睛:“是同一个人。”坚决的语气。

灵玉便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你心中还有那么多的犹疑?”

“犹疑…”程孝玉喃喃地重复。

“这不是你渴望的生活吗?你希望有一个光明的身份,能够叫出口的名字,可以亲近的亲友长辈。你明明都得到了,为什么反而犹疑了?”

“我…”程孝玉直觉地想要为自己的辩解,可张开口,却发现自己辩解不了。

“有些人不了解别人,而有些人,连自己都不了解。你过着自己渴望的生活,却在内心怀疑现在的自己是假的,你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能坚定道心?”

程孝玉半晌没有说话。

他追寻了十几年,都理不清自己的内心。明明一切都好,为什么不敢迈出那一步?明明他什么都有,为什么这么害怕?他害怕失去的,到底是外物,还是他自己?

“还记得我让你挑选名字时,你的选择吗?”灵玉静静地道,“笑,孝,你选择了孝。笑是为了自己,孝是为了他人。从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方向。你害怕真实的自己,与渴望的自己是两个人…我只能送你一句佛门之语:身在地狱,心向菩提。”

769、恢复修为

程孝玉没在宗门留多久,再次外出游历。

徐逆问她:“教徒弟就算了,连师弟也归你教?”

灵玉伸了个懒腰:“师父在闭关冲击后期,我不教谁教?”师祖吗?算了吧。

“原来是这样。希望大吗?”蔚无怏讨厌徐逆,从一开始的咬牙切齿,到后来也就是视而不见。徐逆倒不讨厌蔚无怏,他对灵玉的师长保持了敬意,但要说感情…那绝对没有。

“师父修炼得很稳。”灵玉说,“我不能肯定,他这次一定能够晋阶元后,但目前的太白宗,最有可能突破元后的人,就是师父了。”

蔚无怏已经七百多岁了。他三百多岁结婴,算得上优秀,之后修炼得不快不慢,晋阶中期失败过,如今也不是第一次冲击后期。

撇除那种修炼迅速的天才,像蔚无怏这样,是正常的水准。大部分元后修士,是在六百岁至一千岁期间晋阶的。如果这次蔚无怏能够突破后期,还算不错的。

徐逆道:“希望蔚真人能够顺利突破,这样你也就放心了。”

灵玉点点头。她不知道自己会在宗门留多久,快的话百余年,慢的话两三百年,总是要离开的。那个时候,如果太白宗没有元后修士,地位定会下降。但她不可能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这件事她没有详说,但蔚无怏等人已有察觉。

只要灵玉化神,她就不会再留在太白宗,以她的修炼速度,得回修为,恐怕化神不会太远了。

徐逆突然很想笑:“我怎么觉得,太白宗也没占什么便宜?明明出了元后修士,也安生不了几百年。”

灵玉现在晋阶后期还不到百年,太白宗就要考虑后路了。

“难道你不是?”灵玉横了他一眼,不然徐正为什么被操练得那么可怜?

灵玉最终决定先恢复修为。

她早日恢复修为。也好早日化神。

结婴之前,灵玉晋阶一直没有徐逆快,好不容易后期比他早了几年,结果又浪费了五十年时间。要是化神比徐逆慢。她可要呕血了。身为法修,连化神都比剑修慢,真是没脸出去见人啊!

事情重大,显化、显宣两位真人,以及自家师祖苍华真人,和现任掌门端木澄,都接到了消息。

五十年时间,她终于可以恢复修为了。

密室内,灵玉盘坐在正中央,现场留下了显化真人、苍华真人。还有徐逆三人。

显宣真人在外面等候,端木澄镇守主殿。

天池峰的峰顶早就布下了重重的禁制,端木澄更是悄悄启动了护山大阵。无事便罢,一旦出了什么变故,护山大阵就会立刻开启。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出去。就连陆盈风都不知道今日就是灵玉恢复修为的日子。

各大宗门,基本都有那个幕后人安排的眼线,这一点,已经可以肯定。灵玉可不想这么关键的时刻,被别人给打扰了。

一切如常,显宣真人在外面的修炼室盘坐下来,主持禁制。给他们护法。

灵玉深吸一口气,说:“开始吧。”

四个玉盒,悬在半空中,徐逆一弹指,第一个玉盒打开了,里面的丹果绿荧荧闪动着光芒。

他将丹果托在掌心。站在灵玉面前:“忍着点,可能会很痛。”

灵玉笑了:“放心吧。”一路走来,她受过的伤还少吗?疼痛如影随形,早就已经习惯了。

徐逆不再多说,真元催动。掌心的丹果变成了一团绿光。

他缓缓将手掌按在灵玉的天灵盖上,慢慢将丹果化成的绿光压了下去。

绿光入体的一瞬间,徐逆立刻感觉到了反弹。

灵玉不是那些被当做宿体的小修士,即使她没了修为,身体也是货真价实的元后修士,对于非自身所有的真元,存在本能的反抗。

徐逆没有退缩,他缓慢地将真元调动起来,进入灵玉的经脉。

这过程被他拉得很长,紫气一点点地渗透,让她的经脉习惯紫气的存在。

反弹的力量慢慢弱了下去。

灵玉也修炼过紫气,她的剑气与徐逆如出一辙。经脉渐渐适应了紫气的存在,绿光被压了进去。

徐逆迅速收回紫气,将手掌抵在灵玉的后心,真元含而不发。

灵玉脸上出现痛苦的神色,丹果入体,不属于自己的真元灌注而来。

这疗伤之法,无非是将不属于自己的真元强行化为己用。这么一来,她不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恢复,丹田被修复的同时,就能得回修为。

但这个方法,刚开始会很痛苦,因为丹果的真元不归自己所有,而灵玉现在经脉空空,只能强行忍耐。

经脉好像一寸寸地被割开,豆大的汗珠从灵玉脸上滚落下来。

徐逆沉声道:“药效化开之后,立刻告诉我,明白吗?”

灵玉顾不上回答,她的意念在和疼痛较量。

其实时间持续得并不久,可对灵玉来说,每一息都因为痛苦而被无限拉长。

徐逆贴着她后背的手掌,已经感觉到衣衫湿透了。

可这个时候,他不能动,丹田还未修复,他现在注入自己的真元,灵玉不能转化,对她一点帮助也没有。

终于,在灵玉的内视中,丹果化成的那道绿光,滑入了她的丹田。

药效散发开来,疼痛止住了。清凉的感觉传遍全身,绿光散开,小菩提树强大的生命力,快速地修复着丹田。

“好了。”灵玉吐出两个字。

下一刻,徐逆的真元从她的后心涌入。速度并不快,因为太快的话,灵玉根本无法转化。

借助这股真元,灵玉缓慢地将丹果中蕴含的真元剥离出来,化为己用。

许久,灵玉睁开了眼睛,同时,徐逆收回真元。

“如何?”显化真人关切地问。

灵玉露出一个笑容。点点头:“恢复了一点点,四枚丹果,应该够了。”

休息了一日,继续第二枚。

有了第一枚的基础。第二枚丹果入体,不再那么疼痛,速度快了许多。

到第三枚,灵玉的丹田已经被完全修复,修为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徐逆托着最后一枚丹果,说:“再加这颗丹果,你的修为不但能够完全恢复,还会有所增益。”

灵玉点点头,露出轻松的笑意。这五十年,她好像没受到什么影响。可一位元后修士,骤然失去修为,怎么可能习惯?

每个人都在进步,惟有她,失去修为。停滞不前。要不是她心境修炼还不错,这种焦灼感就能让她度日如年。

第四枚丹果入体,效果显著,不需要再修复丹田,它蕴含的真元几乎完全被灵玉化解吸收了。

当灵玉停下调息,身上的灵息,甚至比往日还要深厚。

苍华真人惊叹不已:“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奇特的宝物。这才几天,修为就完全恢复了,而且还涨了些。”

“是啊,真是不可思议。”显化真人看着灵玉喃喃道。

灵玉心里却没那么轻松,她的修为是恢复了不错,可这些真元。并非由她自己修炼得来,且其中蕴含了小菩提树的霸道力量。她现在的身体,就是一个容器,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驳杂的力量,想要将之完全化解。还需要几年时间。

“灵玉,”显化真人问,“这个方法如此简单就将他人的真元化为己用,岂不是可以不劳而获?”

灵主笑着答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此物得来不易,整个沧溟界,恐怕再也找不到了。再说,只有真元,没有足够强度的肉身容纳,也不行啊!”

“原来如此…”显化真人笑道,“我还在想,此物效用如此神奇,万一被他人用来提升修炼速度,岂不是乱套了?”

灵玉说:“显化师伯说的是杜晋吗?他用的是小菩提树的果实,里面保留了树的意识,邪得很…”

其实她也有点担心,万一药王没有把小菩提树的意识全部抹去怎么办?不过,没有更好的方法恢复修为,只能冒险了。

“还有一名弟子没有结丹吧?”显化真人关切地问,“怎么回事?修为跟不上吗?”

“哪是修为跟不上!”苍华真人插话,“那个小子是太好了,她舍不得。”

“哦?”显化真人说,“很出色吗?”

“很出色谈不上。”灵玉说,“不过,他应该能凭自己的能力结丹,我觉得,没有必要强行催熟。”

“这样啊…”显化真人笑道,“若是看得过眼,你不妨收他为正式弟子,这样,也算给我们太白宗留下了一脉传承。”

灵玉笑道:“师伯这是什么话?难道我现在没有给太白宗传下传承吗?”

她可是将《玄真谱》的前几个境界的功法留在太白宗,用《明尘经》的名义。这些年来,修炼这部功法的结丹修士逐渐增多,有朝一日灵玉离开,太白宗也能说自己是怀素元君的一脉传承了。

四人从密室出来,显宣真人站起来,紧张地望着灵玉:“如何?”

灵玉笑着点头,伸手化出一道灵光。灵息澎湃,灵气盎然,她已经完全恢复了。

显宣真人拍了拍胸脯:“恢复了就好了,总算能安心了。”

他们给镇守主殿的端木澄传了消息。端木澄握着阵令,松了口气:“终于…”自从灵玉开始修复伤势,他一刻都不敢放松,就怕出什么意外。

770

上真宫的主殿中,灵玉睁大眼睛看着。

一团朦胧的紫气,出现在眼前,随着徐逆的操控,一个虚幻人影渐渐显露出来。

这个人影有着灵玉熟悉的面容,脸庞清秀,此刻眼睛闭着。

灵玉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这是段飞羽的本来面貌,并非他深受摧残后的模样。可是,能看到这个样子的段飞羽,说明他已经抛弃了肉身。

熬了五十年,段飞羽最终身殒,徐逆费了一番功夫,才将他的魂体留在上真宫内。

“他现在怎么样?”灵玉问。

“寿元终尽,我用上真宫截留了他的魂体。”徐逆皱着眉头说,“但是,重塑身体之事,我还没有头绪。”

灵玉安慰他:“他的魂体还在,将来就有希望。”

“是…”徐逆轻声道,“如果让他转世,现在的我们,无法推算他的下一世在哪里。只有还他一个正常的身体和人生,我才能安心。”

他叹了口气,振袖一挥,段飞羽的魂体被紫气包裹着,慢慢消失于面前。

清晨,雾气未消的问剑峰顶,紫气映照,剑气纵横,引得诸多在小剑池修炼的炼气弟子伸长脖子看着。

有结界在,上面的剑气不会影响到他们,那些绝妙的剑意,也只能感受到些微分毫。不过,能学到些微分毫,于他们已是天大的机缘。

上面那两位,可是本门第一修士,天池峰的程真人,以及她的道侣,紫霄剑派的徐剑君。

程真人是闻名的剑道高手,剑法双修的天才人物。那徐剑君更是身怀剑祖传承,一身剑术绝妙难言。

传说当年的莲台之会,徐剑君出了一剑,在陵苍呼风唤雨横行无忌的昭明剑君。就落败了。

如此剑术,说是沧溟第一,也不算夸张吧?

众弟子看得如痴如醉,一道遁光飞掠而来。停在上方的巨岩之上。

这人身穿太白宗高阶道袍,面如冠玉,唇红齿白,一不小心,就会把他看成女子。

不过,在小剑池的大部分剑修,都认得这位。这是剑修一脉擎岳峰的钱真人,当年也是小剑池出身。

小剑池的弟子们很是兴奋,难道钱真人也要露一手?

钱家乐到了问剑峰,静静地站在巨岩之上。看着峰顶二人的比试。

等到红日升起,峰顶的紫气消散,灵玉和徐逆各自收回剑气。

“这些真元,你已经运用自如了。”徐逆说。

灵玉感受着真元在经脉中奔腾不息,愉快地点头:“五年时间。总算没有白费。”

用丹果恢复修为后,她花了五年时间,将体内杂乱的真元全部化解理顺,今天正是功成之时。

“钱师兄。”灵玉转头唤道,“你怎么来了?”

“来学习一下啊!”钱家乐飞到他们面前,笑眯眯地说,“你们两位交手。可是难得的机会。”

灵玉弹了弹手中的剑,说:“更难得的机会你也有,我们过过招?”

“好啊!”钱家乐欣然同意。

徐逆让到一旁,问剑峰顶再起剑光。

钱家乐的剑气,原本走的是暴戾的路线,后来。他得到断岳真人的看重,授他真传,剑气逐渐浑厚凝重,补上了之前的缺点。

不提两人之间的修为差距,钱家乐是个很难缠的对手。他善于捕捉漏洞。剑气暴戾霸道,而防御方面也不弱,很难抓到他的弱点。

不过,他会的东西,灵玉也会,而且,她的剑气更敏锐。

这场战斗持续得并不长,一刻钟后,问剑峰顶的剑气消散了。

钱家乐收回自己的剑,吐出一口气:“程师妹,你不修剑真是太可惜了!”

灵玉毫不谦虚地回答:“很多人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认为。”

钱家乐失笑,拍了拍她的肩:“走了,你们继续。”

说着,身裹剑光,远遁而去。

“我们也走吧。”灵玉说。

徐逆点点头,已经试过剑了,他们没必要再留下去。

回到天池峰,方明章已经在等在那里了。

灵玉一直不去解释,为什么不让他结丹,这使得方明章一直处于流言之中。有人说,是他表现太差,程真人不满意,也有人说,他得罪了程真人,所以在其他四人都已经结丹的情况下,迟迟没有让他结丹。

方明章表现得很从容,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按部就班地修炼,磨练心性。

灵玉回到厅中坐下,问跟进来的方明章:“有什么想问的?”

今天不是讲道之期,方明章来求见,必是因为心中有了困惑。

可是,这回好像有些不同,方明章面露踌躇,似乎难以启齿:“师父,我…还不能结丹吗?”

灵玉喝茶的动作一顿,将茶杯往桌上一搁,淡淡地问:“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因为别人的眼光?”

看出灵玉的不悦,方明章按下心中的惶恐,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说:“师父,我自觉已经做好了准备,已经没有顾虑了,可是您迟迟不提…”

听到这句话,灵玉的语气缓了缓,问:“你说做好了准备,意思是不是可以随时闭关?”

“是。”这个问题,方明章答得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