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不如叫臣妾假意接近他,然后将图纸是从石家得来的事透露给他。”

楚律啪地一声拍在石清妍手背上,看着石清妍清清亮亮的眸子,眯着眼说道:“不必了,王妃只管安生留在后院吧。”说着,向前走了两步,又忍不住折回来重新坐下,“倘若叫本王知道你又去了留客天,本王决不饶你。”

石清妍托着脸,对楚律笑道:“臣妾不去留客天,王爷也不管甘棠的事,如何?”说着,摸着自己此时还有些疼的手背,笑嘻嘻地看着楚律。

楚律又眯了眼,心里只觉得石清妍这醋吃的似是而非,点了点头,说道:“本王相信静乔是真的要去甘棠那学本事,”提到本事二字,不禁啐了一口,“她不会挑衅甘棠的,本王以后不会再管这事。”

“王爷既然自己明白,为何又要去教训静乔?”

楚律叹道:“倘若不如此,王钰怎会知道本王的苦衷?”

石清妍一时看不出楚律这话是跟自己做戏,还是当真如他所说跟王钰做戏,抓过楚律的手,将那帕子解开;继而楚律过了两日才想出这么理由打发她,当真是辛苦了,“等我去拿药。”说着,去拿了伤药并湿帕子回来,先擦了楚律手上的血迹,给他上了药,又拿了干净帕子裹上。

楚律微微耷拉着眼皮子,心里想着这是投桃报李,自己说了和软话,她便也温柔待他?看着沾了血的帕子,不知怎地想起石清妍学过《鲁班书》上的法术,便自己将帕子收走,唯恐她拿了自己的血做法。踌躇一番,终归是不信石清妍会替他解了这霉运,暗道还是请了高人替自己解了这霉运吧,想着,便说道:“既然知道留客天里住的是谁,知道他来者不善,你便万事小心吧。”手指在石清妍唇上擦了一下,看石清妍抿嘴,待要说句什么,转而又没了说的心思,有意将她唇上红艳艳的胭脂摸到她脸上,随即便起身向外头去。

出了蒲荣院,楚律仰头看着天不禁眯起眼睛,闻到一股幽香,瞧见石蓝婕提着个篮子过来,便径直向前头书房去。

石蓝婕见楚律并未看她,心里有些失望,便又向蒲荣院里去。

楚律径自走回了书房,待到了书房里,叫人请了武言晓来,等武言晓过来了,便将皇帝人在留客天里的事说给武言晓。

武言晓捋着胡子,瞧了眼楚律受伤的说,说道:“王爷不若请了五王爷过来,五王爷的藩地离着燕回关也不远,也该请了五王爷来一同商议关外之事。”

楚律想了想,又觉直到此时皇帝都没召他去商议要事,可见皇帝是不急不躁的,既然如此,自己不若也借口等瑞王来,拖延着不寻皇帝商议这事拖延的时候,也好慢慢地等关外雅道人、司徒尚的消息,“武先生言之有理,待本王去信给五弟。”

武言晓又说道:“陛下在此,想来一时京中也无人替王爷做主,王爷不如请陛下如今就向京中发出旨意,请陛下严惩造谣诽谤王爷身世的人,还王爷清白,毕竟迟则生变。”

楚律蹙了蹙眉,随即点了点头,虽说不肯去见皇帝,但名不正言不顺,自己该先将自己的名分端正了。

正想着,外头翠墨就说耿奇声求见。

楚律说了一声请,便叫翠墨请了耿奇声进来。

须臾,耿奇声便恭敬地躬身进来,进来后先给楚律请了安,随即偷偷地瞥了武言晓一眼,心里想着楚律跟武言晓二人商议的是什么事,口中说道:“王爷,留客天那边……”因不知武言晓知不知道皇帝的事,神色间就有些闪烁。

“耿大人有话直说吧。”楚律说道,疑心自己猜错了,心想原来楚徊还是十分心急关外之事的。

耿奇声见此明白武言晓知道楚徊就在锦王府,于是开口说道:“王爷,陛下此时不方便,顾漫之等人又是粗枝大叶之人,还请王爷指一个细心的女子去照料陛下。”

楚律心里不屑,暗道这等贪恋美人之人究竟是如何得了先帝高看的,随口说道:“是本王大意的,待本王吩咐王妃挑一个出众的丫头过去吧。”

耿奇声堆着笑脸,说道:“陛下久闻广陵侯夫人膝下有名义女,因陛下素来敬重广陵侯夫人,因此对此女也看重的很,王爷不若……”

楚律会意,想起方才秦柔也随着石清妍去了留客天,心想这楚徊眼睛瞎了,竟然也不忘好色,说道:“既然陛下喜欢,便叫了秦姑娘去服侍陛下吧。”

耿奇声因不知楚徊走的时候要不要领着秦柔走,于是忙道:“陛下并未说要秦姑娘给,下臣是揣测着陛下的心思才提议王爷吩咐秦姑娘过去的。”

楚律心知耿奇声这话的意思是,他提议,自己为了迷惑皇帝就送了秦柔过去;而不是楚徊自己好色跟他开口要秦柔,暗道耿奇声这老贼,竟想叫楚徊得了便宜还卖乖,笑道:“耿大人,擅自揣测圣意可不是好兆头。”

耿奇声笑道:“总归王爷会指派丫头去照料陛下,下臣建议王爷指派了秦姑娘过去也未尝不可。”

楚律嗤嗤地笑了两声,说道:“秦姑娘未必合陛下的意思,但石秀女是陛下指过来的,她当是十分合陛下的意思的毕竟陛下若看不中她,也不会将她指给本王。”

耿奇声见楚律是寸步不让,心想难怪楚徊有了撤藩的念头,这藩王竟是这样自以为是,思量一番,心知楚徊的性子要的是秦柔,石蓝婕过去了楚徊一不会喜欢,二不会对秦柔善罢甘休,于是笑道:“王爷,石秀女是陛下发了明旨指给王爷的,不好更改。且下臣在王府里几日,也隐约听人说起秦姑娘之名。是以下臣才替陛下求了秦姑娘。”

楚律点了点头,说道:“姨妈人在京城,由着陛下将秦姑娘领去京城,也能叫她们母女团聚。”说着,又叫了翠墨进来,对翠墨说道:“告诉王妃,叫秦姑娘收拾收拾,然后去留客天伺候贵客。”

耿奇声心道楚徊乐不乐意带了秦柔走还是后话,此时谁也做不了楚徊的主。

翠墨答应着,便出了楚律书房,去了蒲荣院将楚律的话如是这般地说了一通。

石清妍闻言,因心里对皇帝的一点子旖旎心思早消散了,心里便不觉怎样,只想着这皇帝该是对自己十分自信的,不然也不会一边想勾引她,一边又要了秦柔他当他后宫三千,她还跟耿氏、秦柔一般费尽心思向里头钻呢。

“本王妃这就叫秦姑娘收拾行李搬去留客天。”

翠墨听了,便退出去。

石清妍吩咐着沉水去第五组里头传话,沉水过去了,进了第五组院子,瞧见才刚被石清妍打发回来的石蓝婕正在院子里摘梅花,对着石蓝婕略欠了欠身,便又向秦柔的屋子里去,到了那边门边,便笑道:“恭喜秦姑娘,贺喜秦姑娘了。”

秦柔听到沉水的声音,忙叫人打了帘子,心里纳闷沉水这话是什么意思,待见到沉水笑容满面地进来,便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何喜之有?”

沉水笑道:“这算得上咱们府里继吴姨娘之后的第二桩好事呢,王爷才传了话,叫秦姑娘去留客天里伺候那位贵客。”说着,又有意上下打量着秦柔,似是给秦柔估价一般。

秦柔心里不由地恼了起来,暗道肖氏原说自己是要做了锦王妃的,如今自己委曲求全做了侍妾,锦王还要自己去伺候人?况且她才准备将董淑君踢出侍寝的行列,怎自己就先被踢出来了?继而又想那留客天中住着的人屋外站着的几个侍卫很是魁梧不凡,且听其中一人称呼石清妍为“锦王妃”,可见这人身份当是不一般的。如此,不禁有些后知后觉地疑心起石清妍那句“跟陆参一样”的话,暗道石清妍定是有意骗她,才语焉不详地这般说;可恨自己那会子只琢磨着如何讨好石清妍,竟然忘了石清妍嘴里的话十句里总有两句是假的。

“不知留客天中那人是谁,怎会被王爷如此看重?”倘若是早先,秦柔听说叫她去伺候人,该是要羞愤欲死的,但此时她额头上的伤疤还好,肖氏又不在,少不得她要含污忍垢了。

沉水笑道:“总归是个贵人了,秦姑娘快些收拾吧,王妃说那人不方便,得早些叫人去服侍。”

秦柔抿着嘴并不搭话,忽地如醍醐灌顶一般,暗道自己上回子见到瑞王的时候还小,虽深深记得瑞王的模样,但到底有许多年不曾再见了;瑞王又跟锦王要好的很,藩地也紧挨着益阳府,想来,那人定就是瑞王了。可恨她有眼无珠,竟然没立时认出瑞王;虽说瑞王称呼石清妍锦王妃有些太过客套,但倘若那人不是瑞王,又能是哪个?那面孔明显就跟自己记忆里的瑞王相差无几。

因猜测那人是瑞王,此时秦柔越发羞愤不起来,心里想着也就瑞王有资格叫了她去伺候,倘若是瑞王,那却也不差至少瑞王妃不姓石,羞涩地扭过身子,说道:“待我收拾了行李便去。”

沉水心里纳罕,暗道这人怎这般轻易地就答应了,原本该要死要活地喊着不跟那厮的,想着,便在一旁等着秦柔收拾行李。

秦柔的行李原就在西院的大火里烧得一干二净了,此时不过就是一些后头新做的换洗衣裳,收拾起来不费多大功夫。

收拾好了行李,秦柔便跟着沉水向蒲荣院去,跟石清雅寒暄两句,便又随着赵铭家的去了留客天。

石清妍也跟沉水一般纳闷秦柔怎这般好性子,但既然秦柔省事地乖乖去了,她也乐得省事。

却说秦柔随着赵铭家的进了留客天,此次没有石清妍在,她便安心地细细去看留客天里的侍卫,心里觉得这些侍卫出众的很,心里越发肯定里头那人不是寻常人,待进了屋子里,瞧见屋子里那人正跟楼朝日一同下棋,楼朝日侧着身子不敢正坐,便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暗道都怪石清妍害得自己在瑞王面前失礼,但幸好她称赞的就是瑞王,于是那也不算是自己的过错了,想着,便福身说道:“臣女给瑞王爷请安,王爷万福。”

楼朝日手里捏着的棋子一滑,微微偏着头去看楚徊的神色。

楚徊眼睛看不见,却不妨碍他跟楼朝日下棋,手指间的白棋在棋盘上点了点,便笑道:“秦姑娘来了,待本王跟楼小哥儿下完了这盘棋,便跟你叙旧,可好?”

秦柔听楚徊的意思竟是还记得她呢,脸上一烫,暗道自己猜的果然没错,点了点头,借口去收拾行李,先退了下去。

楼朝日微微挑眉,随即又恭敬地低下头,暗道自己全装作没听见吧。

56十里红妆嫁姨姨娘七

楼朝日明知道楚徊要跟秦柔“叙旧”,自然是要识趣地快些离开,虽有心要将楼晚华被暗害、自己被软禁的事说给楚徊听,但此事尚不确定楚徊是因何进了锦王府的,便也不急在一时。

楼朝日退下后,楚徊自然要叫人请了秦柔过来,等着人来请秦柔的空当,他便又叫人在他面前铺下了纸笔,虽看不见,但凭着记忆,要画一幅海棠图倒也不难,听人说秦柔来了,便冲脚步声传来的地方笑了一笑,听秦柔状似端庄地跟他请安,心道果然不愧是广陵侯夫人养大的女儿,外头瞧着端庄的很,内里却一塌糊涂;见着位高权重的男人,立时便将往日里学的那些规矩全忘了,就如广陵侯夫人,若没有那好厚的脸皮,如何能在宫里住上那么几年?

“秦姑娘可是秦学士之女?”

秦柔受宠若惊地说道:“王爷还记得臣女的父亲?”

楚徊笑道:“自然记得。”今年春闱秦家有个后生榜上有名,后头再看就得知此人是秦学士的侄子,“秦姑娘这几年在锦王府可好?仿佛你跟三嫂子十分要好。”

秦柔忙道:“多谢王爷关心,臣女一切都好。王妃她……也宽宏的很。不知瑞王妃可还好?”

楚徊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知本王哪里得罪了三嫂,今日三嫂子过来,竟是没搭理本王一句。”

秦柔笑道:“王爷莫往心里去,王妃她……素来如此。”

“素来如此?据说陛下赐婚的时候圣旨上可写着三嫂子温柔贞静。”楚徊静静地开口,提笔在纸上画了一枚花瓣。

秦柔看楚徊作画,不由地更加仰慕他,脸上一红,喃喃地脱口道:“王爷不知,王妃早先病了一场,”因想着石清妍来了楚徊这边却不跟他说话,且有意害自己在他面前出丑,自己得叫楚徊知道石清妍的城府之深,便有意往细处去说,“丢了一个孩儿不说,还险些丧命。后头查出来是乔郡主所为,王妃病好后,就性子大变了,跟变了人一样。”

楚徊听说是楚静乔所为,便笑道:“听耿大人说静乔仿佛跟三嫂子十分要好。”

秦柔轻笑一声,暗道事有反常必有妖,楚徊该明白石清妍不是什么好人了吧,转而又想这瑞王怎不义愤填膺地骂上楚静乔两句,毕竟没的也是他的好哥哥的孩儿,见楚徊不言语,便又柔声开口道:“王爷乍来觉得她们关系好,其实不然,乔郡主早先可是很有先王妃的风范的,如今那风范没了,叫人瞧着也可怜。”

楚徊的笔顿了顿,随即将笔递给秦柔,说道:“还请秦姑娘替本王画上花蕊。”

秦柔接过笔,不小心碰到楚徊凉凉的指尖,脸上便又绯红,接过笔,便慢慢地描画海棠花蕊。

楚徊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多少大家闺秀到了他面前都自动地宽衣解带,因此有些习惯了,他便不在意秦柔此时的没规矩,由着她在自己面前作画。不时地伸手摸了下自己的眼睛,慈航庵中,顾逸之因疑心耿奇声与他里应外合,因此有意将慈航庵里的消息瞒着耿奇声;如此一来,耿奇声也无法帮他探听到究竟是哪一个下令放火的。如今看来,那位石王妃多少也有些嫌疑,虽说她留下了耳铛,但她的言行太过冷静自持,若是关心他的人,怎会不问一句他的眼睛怎地了。

想着,楚徊便有一句没一句地去问锦王府里头的事,秦柔将锦王府里头的侍寝表、分院子、改称呼、嫁姨娘等事一一说了出来,待说完后,秦柔都有些纳闷这样王妃怎地还能做得稳当。

“王爷,我们王妃这行事未免太招摇了一些,想来瑞王妃是不会这样的。”

楚徊笑道:“瑞王妃是不会如此,但仿佛皇后更喜欢锦王妃。”说完,心里便有两分佩服石清妍,暗道她人在益阳府,才嫁入皇家不足一年,便已经讨好了皇后,不然皇后也不会大度地替石清妍压下那些弹劾石清妍行止不端的折子凭着直觉,他猜到余君言那事就是石清妍撺掇楚静乔捅到皇后手上的,不然宫里的其他人怎知道这事?

秦柔有些纳闷地说道:“王爷怎知道皇后娘娘更喜欢我王妃?据臣女看来,皇后娘娘贤良淑德,当是不大喜欢我们王妃这样跳脱性子的。”

楚徊笑了笑,却没回秦柔这话,转而又问西院那场火的事。

秦柔听楚徊提起那火,便如丧考妣地说道:“臣女先父先母留下的一点子念想全在那场火里化为灰烬了若是郡主由着赵铭做主救火,那场火也不至于烧得这样厉害。”说话间,瞧见自己画的花蕊颜色过重,笔法才拙劣,生生毁了楚徊的画,脸上便讪讪的,暗道幸亏楚徊此时看不见,说完,见楚徊照旧不接这话,暗道自己日后再不能重提楚静乔做过的坏事了,两次三番楚徊不接这话,可见楚徊心里也是十分纵容楚静乔的。

秦柔这般恨楚静乔,正是因楚静乔拦着赵铭不许他吩咐人救火,以至于将她从秦家带出来的一点子秦学士的遗物全丢失了。

“那火是如何烧起来的?听说西院里藏着一些东西呢,待过几日本王眼睛好,定要叫三哥领着我去瞧一瞧。”楚徊说着话,暗道楚静乔果然是不能叫旁人安生的主。

秦柔忙道:“王爷,臣女也不知道那边藏着什么,但有一次王妃闹着要去看,据说里头是些弩机,据说是王妃给了王爷图纸,叫王爷做出来献给陛下的。”

“三嫂子那里来的图纸?”

秦柔将笔轻轻地在笔洗里洗着,心里想着自己此时在锦王府里孤立无援,凡事都要自己豁出去说明白才好,嘴里说道:“自然是从石家拿来的,王爷不知道,自从王妃的哥哥来了一次益阳府,王妃便跟早先不一样了。”说着,心里依旧记挂着自己在瑞王府的名分,于是嗫嚅道:“臣女义母不在益阳府,自然要由着王爷、王妃替臣女做主,因此臣女便依着王爷、王妃的吩咐过来了……虽是如此,臣女给义母送平安信的时候,信里却不好说。若说是王爷、王妃逼迫臣女,就有挑拨王爷、义母的嫌疑,况且臣女过来也是心甘情愿的……但瑞王妃并不知道臣女的事,此事若贸然传到她耳朵里,臣女又有不尊重她的罪名,是以,臣女思来想去,便决心待王爷双眼康复之后自行削发出家,一来,能服侍王爷一场,臣女的心愿也就了了;二来,也免得王爷面对义母的时候为难,毕竟义母养了我一场,不能叫她没脸;三来,臣女此举也不算冒犯了瑞王妃。”

楚徊听秦柔这啰啰嗦嗦的话,自然明白她的话外之音是要名分,暗道这秦柔当真是对楚恒一往情深,于是随口说道:“瑞王府里头还缺一位侧妃,至于瑞王妃,秦姑娘莫怪本王说你一句,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秦柔脸上羞赧地涨红,随即到底因楚徊给了她个“交代”脸上绽放出一个姣美的笑容,说道:“王爷说的是,是臣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楚徊听着秦柔声音里满是羞赧,暗道比起其他女子,这秦柔还算有两分胆量,倘若是其他女子,定要托了旁人三番两次地试探,这秦柔能大着胆子自己要名分,也算得上是与众不同了。想着,手指在案几上摸索着要茶杯,就觉秦柔殷勤地将茶盏递到了自己的手上,微微点头后浅浅地啜了一口,便又将杯子交给秦柔。

秦柔自觉名分定下了,又委实仰慕“瑞王”,便一心一意地殷勤地伺候楚徊吃茶,瞧见门外顾漫之说楚徊该换药了,便又去外头接过楚徊的药,然后准备亲手给楚徊换药。

顾漫之不是十分信得过秦柔,进来后,对楚徊说道:“还是叫属下给您换药吧。”

因有楼朝日提醒,顾漫之便并未直呼陛下。

楚徊摆了摆手,笑道:“就由秦姑娘来吧。”

顾漫之欲言又止,不敢去打量秦柔,毕竟秦柔到了楚徊身边便是楚徊的女人了,便慢慢地退下。

秦柔因楚徊的信任,手指有些激动地微微发颤,洗了手之后,弯腰站在楚徊面前,伸手轻轻地解开他眼睛上的纱布,一圈圈将纱布解开后,不由地有些失望地吸了口气,随即便小心翼翼地拿了湿帕子给楚徊擦眼睛。

楚徊看不见东西,其他的感官越发灵敏,察觉到秦柔不似早先那般雀跃,便有些纳罕,因这事无从问起,便只装作不知。

秦柔给楚徊拆下纱布,便有些怅然若失,只觉得这楚徊跟自己记忆里的瑞王相差甚远,暗恨自己听说这人是瑞王,便不顾一切地来了;自己合该要死要活地闹着,锦王又非她父母,怎能替她做主?大不了自己回了京城就是了,早先自己那般顺从地过来了,定叫后院里的女人们都将她看扁了……虽说能有个侧妃名分,但那侧妃与否不是楚徊一句话就能定下来的,还要看瑞王妃的意思;况且自己早先那般轻易地过来,实在是愚蠢,早在未见瑞王妃之前就坏了名声。

方才因要跟了瑞王,心里一时激动,于是立马来了留客天,且楚徊说什么她信什么;此时瞧见楚徊拆了纱布,因心里失望,便如一盆冷水泼下来,越发清醒了,思来想去,总觉的得自己不能信了楚徊,该去寻石清妍给她做主。

于是给楚徊重新绑好纱布,秦柔便低声说道:“臣女听说王爷继续他人照料,因此急忙赶了过来,还不曾听过王妃交代,臣女想去见一见王妃。”

楚徊清楚地感觉到秦柔心情的变化,暗道果然自己没有楚恒生的好看?竟是叫秦柔一看见自己就后悔方才草率的决定了?

“秦姑娘自便吧,本王并不是十分需要人照料。”

秦柔心知不管自己失望与否,总归自己是要跟着楚徊的了,忙堆着笑脸笑道:“臣女过一会子便回来。”说着,躬身慢慢退了出去。

待秦柔走了,楚徊便又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听到顾漫之的脚步声,便问道:“朕的眼睛跟瑞王的有何不同?”

顾漫之一怔,忙道:“属下以为陛下的眼睛更睿智一些。”

楚徊蹙了蹙眉,心知顾漫之这话纯粹是为了逢迎他,暗道顾漫之这等三大五粗的汉子当是瞧不出这细微的差别的,而秦柔大抵是还记得她十岁那年的楚恒吧。顾不得再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楚徊立时说道:“叫人去查一查早先石家人来益阳府做什么……石家人给了锦王妃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顾漫之皱着眉头,心想石家竟然也不安生了。

楚徊说道:“事有反常必有妖,朕虽不曾见过早先的锦王妃,但锦王妃判若两人的事是有目共睹的。既然这事的源头是石家人给了锦王妃什么,那便先查查石家吧。”

顾漫之忙道:“属下明白了。”话说完,尚未动作,便又见一人快步过来,此人便是顾逸之。

跟着顾逸之的,还有楚徊的两名属下。

顾漫之瞧见顾逸之,不屑地说道:“陛下面前休得无礼。”

顾逸之躬身一拜,并不理会顾漫之,径直对楚徊说道:“陛下大事不妙了,燕回关守将钟将军派人送信,信上说燕回关危在旦夕,倘若再无援兵,不足半月,燕回关就要失守。”说着,便一脸焦急地看向楚徊。

楚徊微微握拳,随即问道:“三哥呢?”

顾逸之一边将钟将军的信递给顾漫之,一边说道:“王爷随着王钰出了王府,此时草民也不知他身在何处。”

楚徊的眼睛在纱布下眨了一下,随即沉稳地说道:“那便等三哥回来后再商议此事吧。”

顾逸之见楚徊沉稳的很,暗道自己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口中说着是,便躬身退下。

待顾逸之走了,楚徊低声问顾漫之:“当真是钟将军的信吗?”原本想叫钟将军跟余笙里应外合夹击益阳府,因此才将钟将军派到燕回关驻守。是以他对钟将军是十分信赖的,并不疑心他跟楚律联手骗他。

顾漫之仔细看了那信,半响说道:“属下并不认得钟将军的字迹,且钟将军识字不多,兴许是他叫旁人代笔也不一定。”

楚徊沉默了,心知顾漫之说的有道理,但倘若燕回关失守……虽面上瞧着从容不迫,但到底也知道这事事关重大,于是伸手就去拆眼上纱布。

顾漫之忙拦着楚徊,劝道:“陛下,这信定是锦王做戏要逼着陛下拿了粮草给他的。”

楚徊将顾漫之的手挥开。

“陛下,若此时取下纱布,只怕日后陛下的眼睛会……”顾漫之待要再劝,就见楚徊抿着嘴神色凌厉地“看”他,于是忙退让开。

楚徊将眼睛上的纱布取下,揉了揉眼睛,便示意顾漫之拿了信给他。

那一场烟熏,叫他的眼睛受了伤,但也并非全然看不见东西,此时眯着眼睛紧贴在那信上看,便依稀辨认出信上的字迹。

“……果然是钟将军的字迹。”楚徊说道,闭着眼睛,由着顾漫之再将纱布给他缠上,手上拈着那信,嘴角露出一抹讽刺的笑,“漫之,你说若是三哥看见这信,会做何感想?”

顾漫之说道:“逸之那小子敢将信拿给陛下看,想来锦王是早知道这信上的内容的,这般看来,陛下,恕臣直言,锦王是想逼着陛下让步呢。”

楚徊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再拿了这信去给三哥看,他不急,朕也不急想来益阳府的百姓还不知道此事,叫他们都听一听这事吧。”他鲜少为了什么事着急,此时言语里却有了一丝急迫,这燕回关是魏国北边的门户,倘若当真被蛮子破了,那魏国的山河便危在旦夕了。

顾漫之答应了一声,便赶紧拿了信出去,到了前头书房寻不着楚律,便轻描淡写地叫人将信送到楚律书房里,随即待要折回留客天,又瞧见顾逸之不知从何处冒出正要向大门处去,于是忙急步上前,伸手抓住他肩头,便问道:“可寻到锦王爷了?”

顾逸之心知此时楚律、武言晓、王钰都在西院,也知道楚律是看过那信的,便有意装作心焦地说道:“还不曾,我正要去王钰府上去瞧瞧王钰在不在呢。”说着,便要摆脱了顾漫之。

顾漫之心中冷笑,暗道顾逸之定是才跟楚律复命,自己且跟着他,楚徊在锦王府中有众多人保护,他不必急着回留客天,“既然如此,我随着你去。”

顾逸之一愣,心想顾漫之果然还跟以前那般难缠,于是笑道:“既然如此,哥哥便随着我去吧。”说着,便出了锦王府,在门外上马。

顾漫之也叫人牵了马来,随着顾逸之一同上马,两人并骥来到王家,到了门前,叫人通禀之后,顾逸之便领着顾漫之守在王家门前,依着他跟王家人的熟络程度,便是他此时进了王家前厅去等也是能够的,但因不肯叫顾漫之进了王家,便有意在外头等。

过一会子,便有人出来说王钰不在,且王夫人并不知道王钰此时人在哪里。

顾逸之对顾漫之笑道:“既然王先生不在,哥哥便随着我再回王府吧。”

顾漫之皱着眉头,暗道燕回关眼看便要被蛮子攻破,楚律却还为了些粮草斤斤计较,实在是心胸狭窄,因此昂首傲然地说道:“燕回关危在旦夕,眼看便要落入蛮子之手,王先生为何还要避而不见?”

顾逸之眼皮子一跳,又看旁边围观之人愕然惶恐模样,忙对顾漫之说道:“大哥,此事不宜张扬……”

“怕个什么?难不成益阳府子民不该知道此事?”顾漫之瞧见有些百姓看过来,越发愤慨激昂地说道:“益阳府跟燕回关不过离了数里,倘若燕回关被破,不过一日,益阳府便要落入蛮子手中。倘若老百姓不知道此事,难道要坐等着蛮子的大刀砍下来吗?”

顾逸之几年没见顾漫之,并不知道顾漫之这几年官运亨通,人也越发的跋扈自专,忙笑道:“大哥危言耸听了,燕回关有名将钟将军把守,怎会被破?大哥才来了益阳府一日,不要胡说八道,扰乱民心。”

“扰乱民心?益阳府因缺粮草不肯对燕回关派出援兵的事可是锦王爷亲口说的。”顾漫之看见顾逸之有些心慌,心里越发得意,暗道群情愤慨,他就不信锦王不会出兵。

顾逸之蹙着眉头,见围过来的人多了起来,便伸手抓住顾漫之,想将顾漫之拉到王家去。

顾漫之知道顾逸之的心思,因自幼习武比顾逸之生得壮硕,反手将顾逸之推开,又说道:“钟将军已经送来求救的书信,锦王爷却置若罔闻,明摆着是将益阳府的百姓置于水火之中,早先听闻锦王妃将府中名贵物件一一发卖,兴许锦王爷早要弃了锦王府呢。”

顾逸之心知燕回关的事总会传到益阳府,此时再隐瞒此事倒不如坦然承认,冷笑道:“你是何人?你是什么身份,怎能跟锦王爷说上话?你不知,锦王妃卖出那些物件便是为了凑足粮草,你可曾见过哪位王爷只要钱财不要祖上传下来的藩地的?你方才那些无稽之谈,怎会有人信?“

顾漫之心里一喜,暗道顾逸之总算承认燕回关危在旦夕了,待要再说,却忽地见门外围观的百姓都愣住了,闻到一股荷叶的清香,暗道这数九寒天怎会有莲叶?扭过头去,便不由地也愣住。

甘棠坦然自若地立在大门边,眼睛淡淡地看向顾家兄弟,开口道:“方才小女子在门后听了一句,听你的口音,你是京城来的?”

顾漫之看见甘棠便愣住,暗道这益阳府的女子跟旁处怎这样不同,先有跋扈的石清妍,后有这一位,看她立在大庭广众面前也不急不躁,神态泰然,就似供奉在庙宇里的玄女,若以寻常女子的规矩约束她,未免显得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