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小茹历史觉得楼易的动作布满饭快,冷风一阵阵地,割得小茹的脸颊生疼,害得她不得不仅仅把头埋进楼易的胸口,不过,一个火热的暖炉抱在怀里,小茹到不觉得冷了。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也许很久,也许只有短短片刻,小茹觉得自己的身体一顿,一只温暖的大手拍了拍她的后背,耳边传来楼易低沉温和的声响:“哟,娘子,虽然我很喜欢软玉温香在怀,但是咱们到了,总不能一直搂着在这里吹冷风吧。”

小茹暗自翻了个白眼,谁想三更半夜在荒山野岭陪你玩浪漫?站直了身子,一伸手把依旧吱吱叫着不肯安静的小猴子多多搂进怀里,这才抬头,却见楼易的脸呆呆的,便顺着他的视线,借着灯笼的光芒四处打量,这一看,小茹就怔住了,这山谷可一点儿都不陌生,居然就是前一阵子她为了拿到敬妃娘娘掉落山崖的旅行包,来过的那个山谷!

山泉依旧清澈,哪怕是夜间,也散发着清亮的光彩,草木繁盛,树木高大至极,不知名的物种极多,山里不知道有什么奇特的矿物存在,居然隐约露出点点银光,让人哪怕是在夜里,也不至于完全不能视物,第一次看到夜间如此美妙的景象,一下子,连已经来过数次的小茹,都不由再次沉醉其间,也难怪楼易如此失态。

“吱吱…吱吱…”

被多多一把抓住发丝纠缠,小茹才回过神儿,一手提灯笼,另一只手拉着楼易,“多多,你这是要带我们去哪儿?可别捣乱。”

回神儿之后,小茹顿时想起自己曾经在附近的山洞里藏过东西,不由一阵紧张,虽然身边的是自己的丈夫楼易,可有些事情,哪怕楼易,自己也不想让他知道。万一楼易跑进山洞,看到那些东西,起了好奇心,麻烦可大了,要知道,虽然和楼易成亲时间不算长,但小茹还是很了解自家相公的,这人的好奇心实在非常之重,甚至重到那么宠爱他的公孙止老爷子,都曾数次因为他太好奇而惩罚他抄书,来磨练他的耐性和心境,这要是万一让楼易看到些没见过的东西,恐怕非要闹腾到鼓捣明白为止。

幸亏不过片刻,小多多的举动就让我小茹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它带着夫妇俩向着小茹埋东西的山谷反面行进,又绕过一洼山泉,走过一小片儿树林,然后,小茹和楼易就眼睁睁看着多多往一丛被鸟兽踩踏得很杂乱,几乎比人还高出两头的草丛里一钻,转眼就消失了。

楼易大惊,看了小茹一眼,随手捡了根树枝,把那一堆草丛拨开,这才发现,草丛掩盖下的,居然是一个山洞,小猴子多多也窜出来,蹦到小茹脚边,吱吱呀呀地指着里面,还不时作出作揖鞠躬之类十分可爱的小动作。

楼易低下头,闻了闻气味儿,又把灯笼搁进洞口,仔细观察了半天,才迟疑道:“通风,里面不是死洞。”他又扔了块儿石头下去,不一会儿,便听见石头着地的声响,“不算太深,可也不浅…娘子,要下去吗?”

小茹一低头,见多多一个劲儿地扯她的衣角,耸耸肩,苦笑:“咱们大半夜的都过来了,如果不看个明白,估计我得好几宿睡不着觉。看多多这样子,肯定是经常进去,既然它能进去,那里面至少能生存,走吧。”

楼易点头,把妻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两个人低头弯腰,钻进了洞口。

小茹本以为,这个山洞就算不是特别矮小,应该也不会太高,毕竟是洞口实在算不得多大,可是,一进来,却是别有洞天,不到洞顶十分高,也很宽敞,站在里面,气温不高不低,十分舒适,而且有许多喜暗的植物在洞中生长的极好。

小茹一直跟着多多往前走,不时有一些蝙蝠惊起,弄得楼易一惊一乍的,小茹到不害怕,还笑道:“这下子能弄不少上好的夜明砂了,那玩意儿可不错,有极佳的明目效果,等以后慢慢做成药品,给咱娘吃了,对她的眼睛有好处呢。”

第二卷 第八十三章 异兽

自从婆婆的眼疾好了之后,小茹便很注重她眼睛的保养,毕竟曾经失明过,总让人不大放心。这山洞想必不乏已过百年的蝙蝠粪便,可是绝对上品的夜明砂。

小茹暗自想着,等白天的时候一定再来一回。

楼易笑了笑,刚想问什么,眼前隐约有光亮出现,就听见前面带路的多多发出一阵阵急促而又欣喜的叫声,两个人暂时停下谈话,举目望去,入目的居然是一个巨大的,望不到边际的石洞,洞中有寒气扑面而来,向前走了两步,便看见一块儿方圆百亩以上的大湖,幽蓝静谧,隐约有清香四溢。

小猴子多多就立在湖边一块儿不知名的石板上,它的脚边,还倒着一只小兽,那兽毛色雪白,模样长得有七八分像狐狸,只是比狐狸还要娇小,耳朵也很长,只比兔子的略短,小茹一见就呆了,她因为身带异能,对动物了解得不少,有一些哪怕不知道,哪怕不知道名字,也大多见过,可是眼前这只,她还真分不出是什么动物。

小茹先暂没有理会多多的叫嚣,细细旁观,见着石洞上面大约有不少裂缝,或大块儿,或小块儿月光洒落,借着灯火,周围的植物还算能看见,不知名的树种,地上各类珍贵的草药密密麻麻,像杂草一样生长着,小茹随便地一扫,就看到了一株足足长到她膝盖那么高的人参。

低下头,伸手拨了一下湖水,立时又看到湖边居然长着好几坨像肉球一样的椭圆形的东西,小茹蹲下身看了看,皱着眉头,用手摸了摸那肉球的球体,不由倒抽了口冷气,居然是肉灵芝,也就是太岁,老天,什么时候太岁居然成复数生长了,小茹觉得,自己的药草知识亟待更新。

古老相传,太岁是万物之祖,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

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虽然不知道这传说有没有依据,当然,太岁也不是真的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是很显然,肉灵芝这东西极为罕见,也很珍贵,平日见到一个,已经十分不容易,而此地居然长了一圈儿。

小茹觉得,这里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由上了心。

楼易不懂药理,也很少出入荒山野岭,虽然觉得这里这么阴暗,可植物如此茂盛有些奇怪,到没往心里去,只对小茹笑道:“媳妇,你要再不过去看看,你家多多可要跳脚儿了。”

被楼易一说,小茹才转头看向一脸委屈,在地上绕来绕去的多多,又看了一眼,倒在石板上面,似乎极为痛苦,身体时不时抽搐的小兽,笑了笑,走过去拍了下多多的脑袋:“这些日子你总不着家,我还当你这小东西找了个相公,闹了半天,是跑这儿晚来了。”

小茹走过去,试了试那小兽的体温,体温略高,大约有些低烧,见那小东西蜷缩成一团,一个劲儿地喊肚子疼,又按了按它的小肚子,皱眉道:“相公,把我的药箱递过来。”

楼易拎着药箱,走到小茹身边,也好奇地蹲下身子,看着自家娘子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陶瓷瓶子,从里面倒出一小撮儿粉末,扔进个竹筒里,又从湖中舀了些水,水一入筒,筒中立时冒出一股极淡的幽香,一般人可能闻不出来,但是楼易和小茹都五官敏锐,又离得这般近,自然是闻到了,楼易大是惊讶,开口笑道:“娘子,你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味道不错嘛。”

小茹也有些惊奇,皱了皱眉头,“就是我平常配出来的催吐的药粉罢了…”以前可没这种香味,小茹若有所思地看着湖水,难不成,湖水的原因?

“吱吱…”

被多多扯住裤腿儿,小茹摇摇头,把小泼猴拍到一边儿去,托起小兽儿的脑袋,哄着它张开嘴,别说,这小东西还挺听话,居然乖乖地任由小茹把药水喂了进去。

药水刚灌进去,就见那只小兽似乎很痛苦地在石板上翻腾,小鼻子尖儿上都浸染了汗珠儿。

“吱吱…”

“别吵,这是正常现象。”小茹一把拎起多多,扔楼易的肩膀上,俯下身,小心地抚摸着那只小兽的毛,笑道,“小东西,马上就没事儿了。”

随着小茹的轻言细语,那只小兽果然渐渐地安静下来,开始呕吐,不一会儿,它就吐出一堆散发着恶臭的赃物,这些脏东西吐完,那小东西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小茹笑了笑,急忙用竹筒灌了水给它漱了漱口,“行了,这不没事儿了吗?以后可别乱吃东西。

那小兽眨眨眼,一双宛如狐狸的大眼睛闪烁着晶莹的光彩,侧着脑袋,不知道想些什么,居然尾巴一甩,蹭一下,窜上小茹的肩头,把那条蓬松的大尾巴围在了小茹纤细的脖子上。小脑袋瓜在小茹的脸颊上蹭来蹭去。

“呃…你想跟我走?”小茹无语,扭头看了眼高高兴兴的多多,摸了摸额头,苦笑,“好吧,好吧,希望你不要太挑食才好。”

小茹和楼易面面相觑了半天,才笑道,“走吧,最好天亮之前赶回家,要不然,娘该担心了。”

楼易耸了耸肩,一手揽过媳妇的腰,跟着多多向外面走去,离开山洞,进入了那极为漂亮的大山谷,不由感叹了一句:“这真是个好地方,可惜太偏远,路不好找,也不知道有没有猛兽,要不然,等咱们年纪大了,到这样的地方隐居也不错。”

|小说论坛月夜痕手打,

第二卷 京城闲居 第八十四章 中元

小茹和楼易回到家的时候,已到黎明,朝阳的光辉把大地映得通红,丁峰早坐在桌旁用早饭,不过,幸好老太太还没有起来,否则,让老人家知道她们夫妇俩半夜三更出门,恐怕会担心得紧。

楼易也顾不上活动身骨,连忙和丁峰抢着饭菜吃了,俩人便出了门,只是离家之前,还免不了凑小茹身边,逗了逗被带回来的那只小兽儿。

小茹亲自送自家相公离家,还让晓燕煮了一壶驱寒的药茶给他带上,毕竟大晚上吹了一整夜的冷风,她还是有些担心楼易着凉生病的。以前楼易走的时候,小茹大多尚未起床,这样的机会倒是很少见。

早晨,给婆婆请了安,婆媳两个用过饭,便一个去药园,另一个去地里看了看,喂了鸡,把鸭鹅赶进池塘,又从竹林中取了些嫩竹笋,这才闲下来,回屋做起女红。

小茹打理完园子,也陪着婆婆去做绣活,那只小兽儿也许是刚到陌生的地方,一步都不肯离开小茹,小茹也挺喜欢它可爱的模样,只是现在初秋,虽然秋风已冷,但天气还残存着暑热,这么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总喜欢趴自个儿肩膀上,还真有些不习惯。

不过,和这小东西聊了会儿天儿,小茹倒是对那个奇妙的山洞了解不少,这小东西是杂食儿动物,但主食就是洞中湖边的太岁和各种人参之类的草药,所以这小东西身上一点儿动物的异味儿都没有,仔细闻,还有一股极好闻的药香,不过,它吃的东西,可不是一般人供应的起的,至少,小茹药园子里自己采回来栽培的野人参,它是不屑一顾。

知道它的食物,小茹有些纠结,那些药材对一个大夫来说真是万金难求的宝贝,要是被人知道些这小东西经常把百年人参当萝卜啃,不知道会气得多少神医吐血而亡。

好在这玩意儿特别贪吃,不光是药材,连鸡鸭鱼肉点心果蔬,什么都能入口,要不是它特别贪吃,以至于吃了脏东西,弄坏了肚子,恐怕小茹还没有机会见识到那座奇妙山谷呢。

“媳妇,这是个什么东西啊,狗吗?”

“嗯,大概是只变种儿的狐狸犬,我觉得像。”小茹笑了笑,这小玩意看着挺像狐狸犬的,又听得懂人话,可爱乖巧,就当只宠物狗养养也不错。

老太太伸手挠了挠小东西的脑袋瓜,见它歪着头,也不躲开,一双眼珠也甚是伶俐,不由笑道:“小玩意儿挺乖的,福儿早说要养些可爱的小狗,这下可算遂了她的意,那两只八哥应该能少受点儿罪…”

福儿那孩子因为喜欢那对儿八哥儿,整天拎着逗它们说话,一开始还好,两只八哥儿也有意给她凑凑趣儿,可日子久了,人家八哥儿也烦闷,任凭福儿怎么逗,就是爱答不理的,结果,吓得福儿以为八哥儿生病了,硬是要小茹开药给它们吃,小茹被缠得没辙,只好随意开些对身体没坏处的药,这下子,八哥儿可倒了大霉,时不时地就让福儿喂一堆自己不喜欢吃的药,不吃还不行,要是不吃的话,福儿丫头还真敢掰开它们的嘴巴硬灌,没多少日子,两只鸟就变得焉了吧唧的,这幅模样落到福儿眼里,就更成了它们生病的证明,药喂得更勤快。

这下子有了新动物,也许能让福儿的心思从八哥儿身上移开,也是件儿好事儿。

“对了,今天晚上要去放河灯,让先生给福儿停了课吧,早些准备准备。”

小茹一怔,这才想起来,今儿是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娘,今天咱该吃毛豆。”说着,小茹便带了晓燕她们到厨房去煮了毛豆。

一进厨房,小茹也来了兴致,除了亲自动手,用盐水煮了毛豆,还说了许多新鲜的面食儿,让晓燕做了,当然,这些她只动嘴,动手的是晓燕几个厨娘。

楼老太太也亲自给儿子媳妇还有丁峰几个小辈儿蒸了花馍,小茹看着热闹,也跟着一块儿蒸,想起上辈子在家的时候,母亲每到中元节,她也会蒸馍馍,不过,她母亲心灵手巧,能蒸出许多花样儿,按照生肖属相——羊,虎,牛,兔,龙,各式各样地都弄得鲜活逼真,还会捏各类水果菜蔬,蒸出来的花馍十分精巧,小茹和她父亲都几乎舍不得吃进肚子。

如今小茹这一双手,也算是巧的,不由来了兴趣,弄出几只十分小巧的点缀了蝴蝶,蜻蜓,梅花,小松鼠,还有新得到的小狐狸犬,小可儿的图案的馍馍,分别装进食盒里面,准备送给唐大夫,老爷子,高然,孟妮儿,晓燕她们几个一块儿吃。

楼易是和公孙老爷子还有丁峰一起回来的,老人家几日不见,精神还不错,身子骨硬朗如昔,手里摇着把羽扇,小茹估摸着,三国的诸葛孔明,恐怕也就是这样的风采了。

弄出一桌子吃食,大伙也不顾什么女不上席的规矩,凑一块儿热热闹闹地吃了,便乘车去河边放灯。

七月十五中元节,居然飘起细雨,雨不大,只是缠缠绵绵地,连衣服都湿不透,下起小雨,人们的兴致反而更高了,大街上,无数人家扶老携幼,拿着各式各样的河灯,天还未黑,便早早出门,许多小商贩也抓住机会,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楼易和丁峰骑马,公孙止,楼家的老太太,小茹带着孟妮儿晓燕两丫鬟,和福儿坐车,小猴子多多蹲坐在车顶上,嘴里叼着串儿糖葫芦,手舞足蹈,这泼猴一向好热闹,时不时地和路边行人打招呼,倒是惹来一些小孩子追赶和大人的笑声。

小茹抱着福儿,隔着窗户,望着车外行人如织,摩肩接踵,男女老少,手中都提着五颜六色的河灯,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心情也不觉舒畅许多。

公孙止老爷子拿了个紫金葫芦,比楼易腰上挂的那个小一半儿,不过,里面的酒都是小茹用猴儿酒配上温补的药材,调制的非常好的药酒,每日小饮,对身体大有好处。

本来小茹还给丁峰也准备了,不过,丁峰几乎是滴酒不沾,哪怕是猴儿酒这样绝妙的佳酿,喝得也不算多,大部分都进了楼易的肚子。

“少夫人,我的河灯最漂亮。”

福儿举着个精致的,镶嵌了金箔的莲花河灯,向外面张望了许久,回过头时,笑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儿了,小茹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道:“福儿,有了好东西不要老是显摆,难道你不记得了,那年我给你用野鸡尾巴,做了个彩色的鸡毛毽子,你喜欢得很,总是拿出去和小伙伴们显摆,结果,没两天就让人给弄坏了,当时,是谁哭得跟只小花猫似的。”

福儿似懂非懂地抱着河灯,眨着大眼睛,迷茫地望着小茹。

楼老太摇摇头,笑了:“媳妇,孩子还小呢,你现在教她,她也听不懂,你不用担心,咱们家福儿聪明伶俐,将来啊,一定能长成机灵的女孩儿。”

小茹耸耸肩,心想也是,便不说话了,楼易倒从外头笑道:“小福儿真识货,这河灯是咱们万岁爷送的,据说,内务府只制了十八盏,就连宫里的几位娘娘手里都没有。”

小茹眨眨眼,瞪着福儿手里的三只精美河灯,看了公孙止老爷子一眼,觉得牙龈有点儿发酸,圣眷太浓,可不是好事儿,不过,老爷子还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甚至请了人起地基,准备在楼家的庄子附近建房了,这么看来,这位老爷子心里有数,怕是用不着她来操心。

这时,车外忽然传来一阵阵惊呼,小茹一侧头,朝外面看去,就见自己车顶上的小猴子多多忽然跳下去,不知道从地上拣起了什么东西,三蹦两跳地窜到前面的马车车窗里面。

小茹吓了一跳,气得跳脚大喊:“多多…你干什么呢,又玩什么花样儿,快点儿回来…否则,小心你的皮!”

江天也呆愣了下,停了好一会儿,才回神儿,赶紧赶车追了过去,这时,前面的车也放慢速度,稳稳当当地于道边停下,江天也紧跟在他们后面停下车,不一会儿,前面的车门打开,里面下来一位蒙着面纱,但是眼睛很漂亮,一看就婀娜多姿,极有气质的少妇,她一只手拿着只白玉雕并蒂莲的发簪,另一只抱着多多,隔着窗户冲小茹行了一礼,笑道:“真是谢谢贵府的…猴子小姐了,这发簪乃贱妾夫君所赠,平日甚是珍爱,今天要不是…这位猴子小姐,贱妾的发簪,恐怕一定会遗失…”

小茹一怔…猴子小姐?这妇人还真有趣,居然能分得出猴子是公还是母…心里想笑,脸上却一本正经地回礼。

公孙止看了两眼,也笑眯眯地抚须道:“小茹啊,那位是承恩公李宪的长孙媳妇,听说很有意思,你和她多亲近,没什么坏处。”

|小说论坛影の夏凉玥手打,

第二卷 京城闲居 第八十五章 蜂蜜

小茹和李家夫人并不相识,而且,李宪和公孙止老爷子本才就着不小的矛盾,两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有传言说,公孙老爷子的发妻,曾经是李宪的未婚妻,俩人之间是有着夺妻之恨的,不过,也仅仅是传言罢了,了解两家的人都不太相信。

虽然如今李宪已经去世,公孙止不会故意去为难李家的小辈儿们,李家的孩子,当然更不可能和长辈较劲儿,但是,两家平常并不来往,反正公孙老爷子自诩一介布衣,又轻易不登朝堂,等闲两家人也见不到面,但是,毕竟关系不算和睦,小茹自然不肯随随便便跑过去搭话儿,接过多多,返回车里,两辆马车就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说来也真是奇怪,可能的确有缘分吧。

小茹一家人到了河边儿,楼老太太体力较弱,早没什么力气跟年轻人一块儿挤着放河灯,所以,楼易丁峰和童心尚存的老爷子,就带着丫头们径自走去河边儿,小茹则陪着婆婆找了个岸边茶楼坐下,准备歇歇脚,吃些东西,看看热闹,却没想到,刚一进茶楼,居然又碰上了李家的长孙媳妇。

要知道,秦淮河边,茶楼酒肆无数,两个陌生人想碰到一块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小茹一看到蒙着面,怀中抱着一个大约两岁的小婴儿的李少夫人,便不由一怔,那夫人也愣了愣神儿。

“两位…这里有空座儿,若不嫌弃的话,就请坐过来吧。”不过片刻,李夫人便惊醒过来,欣喜地笑道。

小茹想了想,这会儿要是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虽然看样子李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过,也无大碍,反正两家其实没什么仇怨,就是李宪和老爷子,也不过意气之争罢了,说白了,这个时代文臣武将之间的争端,大多是为了迎合皇家的需要,要不然,老爷子那么会来事儿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跟李大将军结怨,想毕,便扶着婆婆坐了过去。

“这位夫人,贱妾夫家姓李,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楼老太太笑呵呵地道:“夫家姓刘,这是我媳妇。”

两家人寒暄了一番,便叫了壶茶,茶水算不上多好,不过,也不是很次,反正大家也不是专门来喝茶的,也就凑合着用了,小茹便和李夫人攀谈起来,反正两个女人,也就只能说说衣服,美容,丈夫,孩子,家长里短,也没什么别的。

不过,几句话说下来,小茹便觉得这位李夫人真是见多识广,不是一般的妇人,一些民间习俗传说,张口就来,哪怕是很枯燥的内容,从她的口中说出,也很是有几分趣味。

看看外面热闹的景象,河边的画舫上张灯结彩,歌女的吹拉弹唱,响彻夜空,和一个很有趣儿的人说说笑笑,倒也颇不寂寞,楼家的老太太更是乐得媳妇多多结交些朋友,她总觉得自家媳妇自从到了京城,总有几分战战兢兢,少了四处游荡,甚至是停留武昌时候的飒爽英姿。

老太太大概以为是少了人交流的原因,以后多和人交往交往,也许,自家媳妇会放松放松心情,却不知道,这是因为环境不同了,小茹现在好歹也算是个官太太,自然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可你让一个在现代长了二十多年的女孩儿去和土生土长,满肚子都是封建思想的古代贵妇人交往,参加这个茶话会,那个宴会,一开始,总要有些心结存在,民间的妇人还好,大多没什么规矩,交往起来省心省力,不用费神儿,可是,这个地方万万不行,万一在哪里不小心犯了什么错误,小茹自己被人嘲笑也就罢了,再给楼易惹祸,她可不愿意。

“哇…哇…”

“呦,媛媛怎么哭了,饿了吗?是不是饿了?”小茹正和李夫人说着话儿,她怀里的小婴儿不知道怎么的,忽然醒过来,一睁开眼,便失声大哭,李夫人吓了一跳,急忙轻轻地摇着孩子,挥挥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妈子立即走过来,手里端着只白瓷的小碗儿。

“少夫人,这是蜜汁。”

李夫人点点头,亲自接过那碗甜香浓郁的蜜汁,笑呵呵地哄着孩子:“宝贝儿,来,娘喂你喝蜜汁,咱们喝点儿东西,不哭了…”

小茹先是一笑,之后便皱了皱眉头,伸手拦住李夫人喂孩子的手。

那位李夫人一怔抬头,看到小茹看着她手里的碗,不由吓了一跳,“怎么了,楼少夫人?可是这蜜汁有什么问题?”

“…不是,蜜汁没问题。”小茹连忙摇头道,“这是上好的野蜂蜜,香味儿醇正,品质着实不错,不过…我看少夫人这孩子应该只有两周岁吧。”

李夫人疑惑地点点头,“是啊,还有一个月就两周整了。”说着,李夫人甚是慈爱地摸了摸孩子的小脸儿,他大约哭得没力,此时只是抽泣,小脸青白,没有血色,身体也瘦弱,看着真可人疼,这孩子能养活这么大,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小茹闻言,缓和地笑了笑道:“孩子三周岁以前,最好不要给他吃蜂蜜,我是个大夫,曾经见过好几次婴儿染病死去,其原因就是蜂蜜…”小茹也只能这么模模糊糊的说,她就算说出孩子吃蜂蜜,很可能感染肉毒杆菌,眼前这位也不可能明白啊。

“当真?”李夫人吓了一跳,赶紧让人把蜜汁撤下去了,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的孩子,那一向是慎重又慎重,无论什么事儿,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那媛媛,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小茹凑过去,看了看孩子的舌头,又把了把脉,笑着安抚脸色苍白难看的李夫人道:“少夫人放心,孩子虽然是早产儿,先天有些不足,但是后天调养得还好…想必夫人看得是个名医,只要平时多注意些,小心照料,孩子很快就会健康起来的。”

|小说论坛影の夏凉玥手打,

第二卷 京城闲居 第八十六章 妖怪?

李夫人立时笑眯眯拉着小茹开始问起育儿经来,偶尔楼老太也插上几句话,要知道小茹是个大夫,而且,现代人对于婴幼儿的了解可不是古代人能比的,小孩子的衣食住行中的各类禁忌,那些食物对孩子身体好,那些东西不宜多吃,还有学前启蒙教育,等等等等,小茹是心口捏来,侃侃而谈,把李夫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差点儿用崇拜的星星眼膜拜小茹,如果说,一开始李夫人和小茹攀谈,不过是面子上的事情,虽然也让人如沐春风,但总有一股子生疏感。

但是现在,李夫人可是对小茹热情多了,如今孩子不易养活,许多人家的小孩子都因为照料不当,小小年纪就因各种各样的疾病意外事故夭折了,这还是说得富贵人家,要是家里稍微穷苦一点儿,孩子夭折的几率更加的高。

楼老太年纪长,经验丰富,她虽然话很少,一般只是倾听,但说出来的有关小孩子的事情,也让李夫人受益良多,这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但是说着说着,李夫人看小茹的眼神儿忽然有些不大对--“楼少夫人,你夫家姓楼?你不会是最近在京里广为传颂的那位精通华佗神技的女神医?”

“是会一点儿微末的技艺,但神医之名,小妇人可不敢当。”都说她是楼夫人了,夫家不姓楼还能姓什么?

一听小茹变相承认了,李夫人怔了怔,苦笑道:“难怪,难怪,这天底下如少夫人这般精通医理的女人,可不多见,你又说自己是个大夫,我早该想到的。”

知道了小茹的身份,李夫人便多多少少表现出一丝的不自然,总是欲言又止,有时候还看着怀里的孩子发呆发愣,不过,小茹到没有特意追问,反正她想说的话自然会说,不想说小茹也不至于自己上杆子去找麻烦。

“······楼夫人······”终于,又胡乱地聊了会儿闲篇儿,李夫人沉不住气了,“我夫家子嗣很单薄,祖父没有兄弟,李家第二代,也只有我公公一人,夫君到是有一弟一妹,妹妹也是从小身子不好,简直是个药罐子,一直卧病在床。”

小茹眨眨眼,不明白这位夫人这么忽然和自己说起了家事,对于承恩公的家庭成员,她当然很清楚,老爷子闲来无事讲古的时候,总说以前李宪还在世时,老唠叨自己子嗣不繁,有时候见了面,听见了这样话,老爷子还会讽刺几句--你就是子嗣单薄,好歹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李家旁系也有一大堆人,你还想怎么着。

公孙止老爷子可是没有一男半女,当然,公孙老爷子一向豁达,素来认为,子孙是上天给的,有当然好,没有也不强求,而且,他有丁峰和楼易在,到也没怎么遗憾。

小茹正纳闷,楼下忽然走上来一个穿戴都很奢华的小丫头,看起来十七八岁,很是机灵的摸样,手里托着一个檀木的礼品盒子,径自走过来,好奇地看了小茹一眼,才冲着李夫人行礼,未语先笑道:“李夫人,这是我家夫人的一点儿心意,请您笑纳。”

李夫人一怔,皱了皱眉,挥了挥手,没让坐在旁边儿,有些失职的家丁们围上,平时她出门,要不是去交好的夫人家里做客,就是带着一大堆家丁护院,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这一次中元节放河灯,难得松快松快,居然就有人找上她·····怕不是走不通李家的门路,想要从夫人下手的那些人吧·······拿了拜帖看了一眼,怔住了。

“昌隆织造?我不记得自己认识你们家夫人······”

“李少夫人,我们两家儿说起来祖上也是一家儿,我家夫人听说贵府求购佛像为小少爷祈福,特意请了慧能法师开了一尊佛像······”

一句话说出来,小茹疑惑不已,她记得昌隆织造的老板姓张吧,好像叫什么张天翼,怎么和李家弄出个一家儿来,李夫人的脸色却是瞬间大变,还有一身儿冰丝的婴儿小衣服。

小茹看得仔细,夫人的手攥得紧紧的,神色更是难看不过,随即就缓和了脸色,让身边的老妈子把东西收了,才转头对那丫头道:“你们家夫人客气了。”只是说了这一句话,那边便有甚有眼色的粗使丫头过来,半强制性地将那个丫头送走。

张家的丫鬟可能也看出有些不对,但是,她的神情极为迷茫,显然根本就不知道眼前这位贵妇到底生的哪门子气,他们家的老爷,还是探听了许久,动用了好多关系,才隐约探查到李家的现任家住最近从京郊好几座知###院,请了法师,赢了佛像,似乎是因为他家的小少爷身子骨不好,老夫人便倾向于求神拜佛······知道了消息,自家老爷夫人大喜,亲自去找慧能法师,求来一尊上好的檀木佛像,还精挑细选了冰丝,制成适合孩子穿的小衣裳,总觉得这一次的礼物,送得应该十分妥当才对。

小茹眼睁睁地看着李夫人的脸色在那丫鬟走后,就甚是不好看,眉宇间都是抑郁,觉得自己不应该惨和别人的事情,便笑着起身告辞:“夫人,时候不早了······”

“等等······不知道是否能借一步说话······我有些事情想和楼夫人商量一下······”

那位夫人愣了半天,见小茹要走,终于沉不住气,眸子里添了三分焦虑,她一转头,冲着小二道,“给我一个包房······刘妈,李贵,你们守在外面,不许别人进来打扰。”

抱着孩子的老妈妈,和立在一边的家丁打扮的一个年轻人,同时行礼应是。

小茹扭头看了一眼径自坐在一边喝茶的自家婆婆,楼老太温和的笑了笑道:“去吧,我在这儿等老爷子他们。”

见婆婆答应了,小茹想了想,大约又是有什么病人,她这个大夫,貌似最近一直遇见不好明言的病情,都快习惯了,还是站起身,跟着李夫人走进一间包房,大门紧闭,刘妈和李贵尽责地守在门口,两个人分别在椅子上落座。

一直到茶水换了三回,李夫人却始终不知道怎么开口,月上树梢,天色渐晚,外面放河灯,拜祭行礼,四处游玩的游人们也渐渐少了她才叹了口气:“刚才说到,我们家子嗣单薄,相公只有一弟一妹,我这个小叔学识不错,而且为人很认真,虽然是温吞性子,大概没什么功成名就的想法,可是,却很会读书,今年刚十七岁,已经中了秀才,下个月的乡试,中举的可能性很大······”

小茹愣住,万一今年真的中举,那就是十七岁的举人!天才啊,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举人进士满天飞,就连秀才都少得很,江雨二十好几得了秀才的功名,还傲气得不行,人人夸奖他是天才,有真才实学,就连小茹自己也得承认,江雨的确很了不得,要知道,现如今七老八十了还是童生的,可有的是啊!

李夫人却不知道小茹的感慨,径自道:“小叔虽然现在看起来健健康康,小时候却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几乎病入膏肓,后来,婆婆听了一位相士的话,挑选了一个生辰八字旺夫旺子的女孩儿,许给了他,也就算是冲喜,说来也怪,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位弟妹真的是旺夫旺子的命格儿,她进了家门,没几天,小叔的身子就大为好转,个把月,便健康了不少,而且她们夫妻和谐美满,老太太自然高兴,也不再嫌弃我这个弟妹出身不好。”

小茹点点头,想必那位李家二公子病得并不算重,要不然,哪是冲冲喜就能好的,真这么灵验,所有病入膏肓的男人都要娶媳妇得了,还要什么大夫······当然,她不以为然,却没有必要说给别人知道,毕竟,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她适应就好,反抗便不必了。

“前年的时候,小叔和我弟妹圆了房,两个人更是好的蜜里调油似的,我从没见过,像我这个小叔那般疼爱媳妇的男人,不但没有纳妾,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很快,弟妹就有了身孕,我们李家子嗣少,老太太又偏疼小儿子,自然很是高兴,简直恨不得把我这弟妹当菩萨供起来······”

李夫人说的时候,神色间到不带嫉妒,只是,略有些淡淡的惆怅,“却不曾想,等我弟妹生产的那一日······却出了怪事儿······”

说到这里,李夫人明显不知道是不是还应该说下去,脸色变得苍白,神情间也难掩古怪,她看了小茹好一会儿,直到把小茹看得不自在了,才摇摇头道:“那一天,稳婆接生之后,刚因为我弟妹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而报喜,随即却失声惊呼······”

小茹雅静眨也不眨地看着李夫人,她也被这一波多折,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住了。

李夫人又静默了良久,才咬牙道:“我这小侄子,他,他居然长着一条巴掌长的尾巴······”

李夫人一句话,小茹登时出了口气,原来是返祖现象啊······

小茹不以为意,李夫人却神色难看得很:“婆婆,婆婆说,这是被妖怪附了身,吓得差点儿晕死过去,公公也气得不轻······”

小说论坛jinli91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二卷 京城闲居 第八十七章 乡试

“可我并不相信,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神怪之类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碰上呢,我这小侄子,怕是得了什么不知名的诡异病症吧······”

李夫人一脸殷切地望着小茹,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是满满的期冀。

那样诡异的眼光,直把小茹看得牙疼,她倒是心里有些谱儿,觉得可能是十分罕见的返祖现象,但是,一来没看见真人,不能确定,二来,就算真是返祖现象,让怎么跟一个古代人解释进化论,解释人类是有长着黑毛,尾巴,四肢着地的人猿进化来的,所以才会有肖似祖先的情况出现······这种话要是说出口,说不定等不到天亮,小茹就被架上火堆焚烧一空了。

小茹打了个冷颤,紧紧闭上嘴,皱着眉头,看着眼巴巴瞪着自己的李夫人出神儿······

“······这样吧,我也曾见过类似的病例,刚出生的孩子身体可能会有些异样儿,但过一阵子就能恢复······如果一个月之后,你的那个小侄子还没有恢复正常,你就想个办法把他带到我的医馆来。”

小茹暗自琢磨了半天,大多数的返祖现象,是在胚胎里发育不完全,等过一阵子,发育完全之后,自然会好了,但就算好不来,那把他的尾巴连根切除,以后也没有什么后患,长尾巴还算好的,要是一身又黑又粗的毛儿,那小茹也没辙了。

李夫人怔了怔,犹豫许久,还是点了点头,如今他二弟根本没有心思备考,刚十七岁,平时也没经历过什么事儿,还是个孩子呢,发生了事情,只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窝在家里颓废地喝酒,孩子老婆都不管。

婆婆又总觉得是儿媳妇把脏东西带进了李家,对儿媳妇不是打就是骂,弄得上上下下不安生,公公还请了好几位法师来家里作法,幸亏李家家风森严,这才没有把事情的始末泄露出去,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