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着李五爷坐下胖子把情况说一遍。李五爷笑呵呵的说:“早些年在生产队的时候。年年都要积肥。生产队的大粪堆。就跟小山似的。那底下的最多。而且个头还粗。”

胖子听了大喜:“五爷。那我先走了。”说完。一溜烟跑向养鸡场。在鸡场西南几百米的的方专门有个粪堆。鸡场以及鹿场的粪便。都堆在这里。

“胖子。干啥去啊?”老吴头正坐在树荫底下。瞄着远处他那四个蜂箱子。就在前几天蜂子分群又分出两窝。使老吴头的部队一下子扩编。他看到胖子扛着个叉子。一溜小跑忍不住吆喝一声。

“跟我来。”胖子把他拉起来一起赶奔大粪堆。老吴头也渐渐看出苗头:“你小子拉着我上大粪堆。我才不去呢。”

“嘿嘿,一点都不臭。”胖子笑嘻嘻的说着。

“不臭还是香的啊。你个臭小子。”老吴头嘴里愤愤不平。不过等胖子拉着他来到一个个粪堆前面的时候。却吸溜着鼻子道:“别说。还真不臭。”

粪堆都是一个个的小土包。胖子来的这边。还都是去年的存货堆。早就发酵完了。变成肥料。要不是胖子家里没地。早就剩不下了。

胖子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吐沫。然后把叉子狠狠插下去。一下就全都没入里面。原来却是十分松软。

叉子一挑。翻一片。里面果然蠕动着十多只红色的蚯蚓。个头还真大。体色也十分红润。一看就是营养过剩的摸样。

“真不少啊!”胖子赞叹一声。又挖了几下。每一叉子下去。都能挖出不少蚯蚓。

老吴头有点莫名其妙:“胖子。挖蚯蚓干啥。你要钓鱼去啊。我还看着蜂箱。没时间陪你玩。”

“咋一提蚯蚓就都吵吵要钓鱼。我是准备养蚯蚓。”胖子心里挺乐呵。看来不用担心没有蚯蚓做种了。

“养蚯蚓。我明白。蚯蚓可以药。有地龙之称。胖子你这脑瓜还真活络。啥招都能想出来。我还真没听说有养蚯蚓的呢。”老吴头也开始表扬胖子。

“的龙。还真恰当。这蚯蚓穿行在底下。虽然柔软无骨。但是却畅通无阻。真如龙游大海。”

胖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蚯蚓别号为的龙。觉的很是恰当。

老吴头转转眼珠:“胖子。我看也不用费事。这里就是个天然养殖场。就在这养吧。”

胖子却摇摇头:“这块的方太小。准备大面积饲养。然后也好解决小鸡的饲料问题。吴老您也帮我出主意。”

“用蚯蚓喂小鸡。那的多少啊。一星半点根本不好干啥。”想想两千只小鸡。每只鸡每吃一条。就是两千条啊。

“所以才要大规模殖。不过。人工养殖。密度就可以大大增加。”胖子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养殖这件事办成

考虑一下养殖的几主要因素。也都具备。饲料有现成的粪肥。充分发酵之后。就可以直接喂食。另也可以在里面掺杂一些植物。麦秆和苞米秸秆之类。粉碎之后和粪便一起发酵。效果估计会更好。

胖子多少也知道。蚯蚓喜欢潮湿阴暗。土壤松散的的方。光是鸡场附近。就有几百亩这样的荒的。都可以用来养殖。地盘绝对够用。

一看胖子踌躇满志的模样。老吴头就给他泼冷水。叫他清醒清醒:“胖子啊。这蚯蚓在土里乱钻。等你养大了。它又钻到别的的方去。那不白忙吗?”

胖子抓抓脑袋:“可以弄出一个个的池子。底部和四周都用砖头石块垒上。里面再装上土。

就像一个个槽子似的。就可以留住蚯蚓。”

这招的原理就跟蛙厂差不多。只不过蛙厂是向上。这个是向的下发展。

“那工程也不小啊。估计还的深点弄着。最少要两米以上。咱们这个的方的冻土层最少在一米半以上。不然。冬天就全的冻死。”老吴头想的还挺长远。

“要是那样。工程可就大了。得多少砖啊?在地上扣大棚成不成?”胖子设想一下。地下挖两米。四周都垒砖那工程确实不小啊。

“大棚是啥?”老吴头没见过塑料大棚。

“就是用塑料布在的面支撑起来。里面应该不会上冻。”胖子简单跟他说了一下。现在这个时代。塑料大棚刚刚兴起。还没有普及。

“这样还差不多。那就不用太深。有一尺多就成了。下面是土,上面盖上一层发酵好的大粪。定期浇点。比养啥都轻省。”老吴头认为胖子的计划可以实施。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叫胖子先实验几个池子别一下子就把摊子弄大。

胖子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基本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需要在实中慢慢总结。也就点头同意。

俩人离开大粪堆胖子就回村召童子军。把野菜厂剩下的红砖往这边运。地点就在大粪堆稍微往北一点。野小子们抬着筐。虽然装不多少架不住人多腿勤。

胖子则甩开膀子。开始挖坑。这也没啥技术含量。画了一个大正方形。边长两丈左右。深下一尺半。

胖子喜欢干这活。他的特点正好能发挥出来。两只胳膊抡开了。黑土飞扬。连成一片。大有遮天蔽日之势。

一会工夫。土坑就挖完了。然后把坑里弄平整。又找了个石头滚子砸了一遍。然后就开始铺砖。

野小子们就当起小工。给胖子搬运砖头。缝隙之间。最后用水泥勾缝。四外圈垒比的面稍稍高一些。以免蚯蚓逃窜。

垒好之后。就开始往回填土。最上面铺上一层粪土。然后又洒上水。弄的湿乎乎。表面再放一层苞米秸秆。放养蚯蚓的池子就弄完了。

“这个就叫“地龙”。二肥子。你们都是有功之臣。等地龙养多了。叫你们管够吃。”胖子满脸坏笑的说道。

“胖子叔。啥是地龙。好吃不?”还真有嘴馋的。忍不住向胖子询问。

“地龙就是蚯蚓啊。”

——野小子们立刻干呕成一片:“胖子叔。你饶了我们吧。这个实在是享用不了。”说完。就都要撒子。

“别跑啊。还有最关键的事呢。没有蚯蚓。就是个空池子啊。”胖子连忙把野小子们招呼回来。还的叫他们帮着抓蚯蚓呢。

拿着叉子。大伙就上了粪堆。胖子手里的叉子上下翻飞。挖出来的。就被只小手给抓进大盆子。然后倒进地龙池。

一进池子。蚯蚓立刻就往土里钻。老吴头看着嘿嘿直乐:“看来错不了。这帮家伙好像挺喜欢。否则不这么痛快。要押着上刑场。估计谁也不能这么痛快。”

胖子在那边听了。以为然。把老吴头引为知音。

一直忙活到快天黑。胖子叫野小子们报数。然后加在一起。竟然也有一万多条。再看看大粪堆。那些已经发酵的粪堆都被翻个底朝天了。

“这些也都是好东西啊。留着以后慢慢当饲料。”胖子决定明天把这些粪堆重新攒一下。然后留着慢慢用。

想不到啊。除了做肥料之外。也能当饲料。看来不论是啥东西。都没有废物。就看你怎么用啊。

把叉子往肩膀上一扛。胖子就领着野小子。雄赳赳。气昂昂回到村里。一进院。奇奇就跑上来:“胖叔。弄到蚯蚓了?”

“弄到了。一万多呢。”

“那怎么不给我拿回来点喂小鸡仔——哎呀。胖叔叔。你这身上什么味啊!”奇奇过来要揪胖子的耳朵。结果就闻到胖子身上不大是味。

胖子这才想起。弄了一天大粪。虽然在发酵之后。臭味已经基本没有。但是多少还是有一点啊。

奇奇噔噔噔跑进屋。来洗脸盆子出来。胖子用巾把香皂一包。然后进屋取了一身衣服:“这点水好干啥。我河边洗去。“

“我也去。”奇奇一听。立刻也张罗着要去。

“水凉啊——”大辫子从屋里探出头。一大一小俩人已经跑没影了。

〈呵呵。推荐一本书《手机也疯狂》。直通车第一就是。欢迎大家点击收藏砸票。简介如下:如果你是一个小职员。捡到这部神奇的手机。会用来干些什么呢?

什么?上司刁难你?好办。拿这部手机打个电话。上司立即成了你的下属。

黑社会大哥找?拿出手机打个电话。大哥立即变成了你的小弟。

什么?火车晚点?好办。拿出手机打个电话。立即有专机过接你。

什么?想约孙俪吃饭?好办。拿手机打个电话她会在床上你。

什么什么?拨错号了?你打给了芙蓉姐姐…)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灰蘑菇的秘密

外的小河清清凉凉,夕阳铺在上面,细浪中微微溅其间,还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家伙时隐时现。

现在这月份,洗澡其实还早点,水温也就是十多度。但是对于胖子来说,已经足够。干了一天活,出了一身臭汗,在水里一泡,身上所有的疲劳似乎都被河水冲走。

偶尔有小鱼碰到大腿,麻痒痒的;还有些贪吃的家伙吸吮脚趾头,叫胖子一个劲想笑。这静穆的傍晚,安详亲切,胖子脑子里一片空白,啥也不用去想,只希望这样一直顺流飘荡下去。

在远处的树林边,奇奇和水獭一家在草地上嬉戏。别看水獭在水里灵活无比,到了岸上,肥胖的身子摇摇摆摆,比鸭子还笨。

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小水獭明显已经长大,皮毛也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根根都油光发亮。

整个一个冬天,奇奇都没有看到这一家子的身影,向胖叔叔询问,胖子也大清楚,只好随口说是到温泉那边了。

但是奇奇心里一直惦记着,所以听说胖叔叔去河边洗澡,就跟小尾巴似的跟过来。结果,真就在水獭去年生活的地方,见到溜光水滑的一家子,能不高兴嘛。

两只大水獭悄无声息地没入水中,嘴里发出轻声呼唤。奇奇摇摇头:“水太凉啊,现在还不能跟你们游泳,你们玩,我在上边看。”

水獭很快消失在水面,不一会,就又冒出头来,嘴里叼着一条鲫瓜子游到岸边,然后圆乎乎的脑袋一甩,鲫瓜子就在草地上蹦跳。

“真能干,再捉几条,晚上叫胖叔叔给我炖鱼。”奇奇乐得直拍巴掌,毫不吝惜地夸奖着。两只水獭也干劲十足,不大一会,就甩上来十多条小鱼,其中还有几条嘎牙子,都有半斤左右。

另外一边的胖子,闭着眼睛漂在水面,或许是脂肪比较多吧,感觉漂着一点也费劲。忽然,啪嗒一下,一个小石子落在他白胖胖的肚皮上,弹起一尺,又落到水里。

“奇奇别闹。”胖子嘟囔一声,睁眼往岸上一瞧,立刻大叫一声:“小叶子,原来是你——哈哈,林老来了吧?”

叶海波笑吟吟地站在岸边,手里还掂量着一粒小石子:“胖哥,你可真悠闲啊。”

胖子噼里扑嗵游到岸边,向四周瞄了一眼,然后才把大裤衩子脱下来,用毛巾擦擦身子,穿好衣服,在叶海波的肩膀上使劲拍了两下:“小叶子,你拿我肚皮敲鼓啊——走,回家喝酒去!”

然后就吆喝一声:“奇奇,回家喽,你叶叔叔来了——”

奇奇地声音从树林边传过来:“叶叔叔来了,正好我这还有鱼呢!”

胖子和叶海波溜达过去,只见草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十多条鱼,都还在那嘎巴嘴呢。

叶海波大笑:“奇奇真乖,知道叶叔叔来了,还给加菜。”

“都是水獭捉上来的,叶叔叔,丫丫姐姐没来吧?”奇奇一想就是,丫丫要是来了,早就跑来喽。

“哈哈,她是想来,可是没放假呢,在家急得都不行了。”叶海波脸上露出无限慈爱,拍拍奇奇的小脑瓜,虽然他黑没有结婚,但是,已经早早就品尝到做父亲的滋味。

把地上的鱼用草棍穿起来,挥手告别水獭一家,三人就往村里溜达。水獭都整整齐齐站在岸上,立起上身,目送着奇奇远去。

一进家门,胖子就听到林老爽朗的笑声,进屋一看,只见林老坐在板凳上面,毛毛蹲在他地膝盖上,就像个乖宝宝。

“欢迎啊——”胖子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跟林老打招呼。

“小黄啊,你这家里真是热闹啊,哈哈。”林老精神依旧健旺,只不过,和在医院相比,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亲近。

任谁来到靠山屯,特别是坐到胖子家里,都能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放,这一点,对老年人地杀伤力尤其大——话说,胖子家里最招老头,从武老头,到老革命,老吴头等等,来了之后,都是乐不思蜀。

“都是奇奇弄来的,还有一些,不适合养在家里,都分散到别的地方。林老这次来,一定要多住些日子。”胖子把毛毛从林老身上抱下来,这家伙,整个一人来疯。

奇奇上去叫了一声“爷爷好”,然后就去给林老倒茶,毛毛拐了着两只后腿,把茶缸子给林老端过去。乐得林老一个劲点头,直夸这猴子通人气。

“这家伙最会须,想叫林老你给他好吃的呢。

现在还好点了呢,要是过年地时候来,非给您磕头要压岁钱呢。”胖子也大笑。

聊了两句,胖子就叫奇奇去把老药子叫来,人家怎么说也是同行,比较有共同语言。

老药子也刚从山上回来,还没吃饭呢,就被奇奇给拉着胳膊拽来。见到林老之后,俩人就热热呼呼

越说越是近乎。胖子也插不上嘴,干脆到外屋

不一会,老吴头也回来了,一进门,就被笨笨给拦住,从上到下搜身。老吴头连连苦笑:“胖子,以后说啥也不能再听你话,给笨笨两回蜂蜜,好家伙,天天回来得搜身。”

陆陆续续,李队长、王三炮、车老板子和老革命都被奇奇叫来,一大屋子人。

林老十分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王三炮和他谈了几句,然后就站起身,准备回家把药酒拿来。这东西一般不轻易示人,都是招待贵客的时候才舍得用。

老药子把他拦住,回家抱来俩瓶子。林老把里面的药材一味味念叨出来,最后赞道:“不简单啊,配伍很恰当,而且都是难得之物。”

王三炮不满地叨咕了一句:“老药子,有这好东西你早咋不拿出来。”

胖子弄回来一个大桌面放到原来的地桌上,大伙就一个桌,也没啥高低贵贱之分,团团围坐。

奇奇先端着一大盘子酱炖杂鱼,喜滋滋地说道:“这个都是我和水獭从河里弄出来的。”

大伙一看,鱼身上薄薄一层油亮的酱汁,挑开之后,里面地鱼肉雪白。胖子指着一条嘎牙子说:“林老,尝尝这个。”

挑开稍稍有些绿莹莹的鱼皮,林老夹了一块鱼肉,酱香恰到好处,把腥气化解,但是却又没有掩盖鱼肉本身的清香。于是点点头:“果然难得,谢谢奇奇。”

奇奇一听,就美个滋地又去端菜了。随后,几样精美的野菜端上来,最后还有一盆小鸡炖~。

老药子一见,忍不住呵呵几声:“胖子,今天的蘑菇没做手脚吧!”他听说了枫川秀地事情之后,就猜到是胖子捣鬼。

胖子嘿嘿几声,那天,他早就把灰蘑单独泡开,只不过没在锅里炖,单独给枫川秀留着呢。

看到枫川秀一个劲在盆子里找~,胖子就借着给大伙敬酒的工夫,直接从木盒里面把灰蘑菇送进菜盆,被枫川秀吃个正着。

大伙看他这一笑,就算是默认了,于是齐声夸赞:“胖子你还真够坏,不过,有些人就得这么治他!”

叶海波也不免好奇,一问之下,也连连向胖子竖大指。林老也很感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蘑菇,能有这样强烈地效果?”

“先吃饭,免得混到菜里。到时候还要麻烦林老带回去一些,化验化验。”胖子一瞧这都是家里人,还是小心点为妙。

大伙边吃边喝边唠嗑,林老破例喝了大半杯药酒,最后,也把衬衫脱了,穿着个小背心,彻底放松下来。

等吃完饭,别人都走了,胖子这才拿出几个灰色的干蘑菇,递给林老。林老戴上眼镜,在灯光下细看,面色渐渐凝重起来,半晌,嘴里才喃喃道:“传说华佗研制的麻沸散里面,除了羊踯躅、荣莉花根、当归、蒲诸般药草之外,还需添加一种菌类,莫非就是此物——”

“麻沸散?”胖子也吃了一惊,这个他还是知道的,麻沸散是三国时期地神医华佗所制,在实施外科手术的时候,先服下一碗麻沸散,病人就陷入昏迷之中,然后再动手术,就可以减轻痛苦,想不到,这灰蘑竟然会和麻沸散扯上关系。

仔细想想,确实很有可能,单单是它这种强烈地迷幻作用,就已经足矣。

“麻沸散的处方,也多见于古书,但是后人照方抓药,却没有史书上记载地那般神效,所以就大多猜测药方不全。到了唐代,又有人整理出一个药方,里面就有一味灰鳞伞,不知为何物;近代多有人猜测,应该是一种有毒的菌类,所以,我才有此怀,不过到底情况如何,还需进一步化验。”林老简单地给胖子讲述了一下缘由,作为一个严谨地学者,在没有弄清楚药理之前,是不会轻易下结论的。

胖子不管这些,他心里已经基本确定。如果真能用中药复原出麻沸散,那么无是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项伟大贡献,它地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临床应用。

因为在国际医学界,一些外国的专家一直对此表示怀;而真正的麻沸散又已经失传,苦于没有实例证明。

林老小心翼翼地把灰蘑菇放进自己带来的包裹之中,然后又问道:“这种菌类,应该不会有人服用,你是怎么发现的?”

“不是我,是一只花脸狐狸发现的。”胖子就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林老也啧啧称奇:“这只狐狸,一定要见见,最好能叫我们带回去检验。”

胖子抓抓脑袋:“这个得问奇奇啊,家里这些宠物,全都归她领导,真正的主人是她啊。”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蜜之密

第二天一大早,胖子就起来在鸡场转圈。这已经是他看活蹦乱跳的小鸡,瞧瞧优雅的梅花鹿和高傲的马鹿,一天心情都高兴。

嚎嚎和往常一样,神出鬼没地来到胖子面前,用脑袋蹭蹭他的裤管,算是打过招呼,不冷不热。

即使这样,胖子也已经十分知足:人家是货真价实的野狼啊,还想天天跟你晃荡尾巴咋的?

狗窝跟前,黑妞懒洋洋地趴在那里,肚皮已经有点发鼓,小生命正在里面孕育。不过到底能有几个,胖子心里也没底。

看见嚎嚎,黑妞爬起来,摇晃着尾巴上来讨好,嚎嚎则一溜烟地跑没影。黑妞热脸贴了冷屁股,多少也有点不是心思,直接趴回狗窝。

“无情无义的东西,一点没有责任感。”胖子叨咕了一声,然后就看到一帮野小子簇拥着俩老头,从村里走来。

“胖子叔,今天还逮蚯蚓不?”二肥子老远就嚷嚷。

胖子抓抓脑袋,本来应该再建几个池子,不过,林老来了,肯定要陪他上山。于是就命令道:“你们先把野菜厂的砖头都运过来,等啥时候我有工夫再弄。”

话间,林老已经来到胖子面前:“山里的空气就是好啊,早晨起来溜达一圈,神清气爽。”

老吴头深有同感地点点头:“你看我这不就来靠山屯养蜜蜂了吗,先等着,我去弄点蜂蜜来。这帮馋小子,一看见我就都跟来了。”

胖子恍然大悟:“你们这帮臭小子。原来不是惦记着给我干活啊。都等着喝蜂蜜呢。刚才我一高兴。真相每人再给你们弄点小人书。现在全都免了!”

没等老吴头回来。却先有一帮蜜蜂飞过来。在院子四周地花丛里面嗡嗡。这些花。都是去年胖子从山上带回来地野花。各种各样。五彩缤纷。开得都特别旺盛。

林老驻足花前。瞧着蜜蜂采蜜。嘴里叨咕着:“吴老哥酿出地蜂蜜肯定醇正。”

忽然。他在花丛中看到了看到了一簇簇红花。花朵很小。但是却红得刺眼:“小黄。你这还有红景天。怪了。看这花簇。好像是高山上地品种。”

胖子暗暗赞叹。能够一眼就认出高山红景天。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地。而对于高级领导来说。高山红景天正好合适。

于是点点头:“这是从大青山巅的岳桦林里面移栽过来的,那里一年四季人迹罕至,基本还保留着原始风貌。根据老药子叔说,药效也最好。”

林老抬头望望远处郁郁苍苍的大青山,目光显得无比悠远:“既然来了,一定要上去看看。”

想到山上地寒冷,胖子有点担心:“林老,要到达那里,大致要走四五天,而且,海拔越高,气候越是寒冷,这月份,肯定积雪还没有完全消融。”

“哈哈,没事,当年过草地的时候,我才十四岁,还不是照样走过来了!”林老的话语中透出无比的豪迈,胖子也这才醒悟过来,眼前的老者,本来是一个军人啊,在军人面前,没有困难可言。

老吴头拿着个罐头瓶子走回来,给小娃子们弄了一盆,然后,单独给林老用大碗冲了半下,胖子也就跟着借光。

“嗯,清新之中蕴藏甘甜,绝非人工可以比拟。”林老研究医药,蜂蜜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补药,除了未满周岁的孩童,剩下的老少皆宜。

老吴头就跟受到老师表扬的小学生一样:“我以前认识的几个养蜂人,个个都长命百岁,身体还都十分康健,所以我才入这个道道,林老你是研究医药地,说说这个有点根据没有?”

“当然有关系,我国养蜂割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本草纲目上面说,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能调和百药,故此中药多炼蜜为丸。”

林老一说起这个,自然滔滔不绝,说得老吴头笑逐颜开。

胖子见状,忍不住说道:“您老就这性子要是保持下去,活过一百岁肯定没问题,到时候照样是老顽童。”

老吴头也不和他一般见识,又向林老道:“你说也怪了,按理说野蜂子采集百花,酿制的都是杂花蜜,但是喝起来比起那些单花蜜,像荔枝蜜、树蜜、槐花蜜啥的还要好。”

话说在蜂蜜的种类之中,普遍认为,杂花蜜为下乘,而在某一种花树大面积开花的时候,收割的蜂蜜叫单花蜜,品级最高。

“野蜂子?吴老哥你养的是野蜂?”林老脸上露出一副无比震惊的模样:“难怪啊,这蜂蜜味道这般独特,单花蜜确实优于杂花蜜,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最好地蜂蜜,是野蜂在石洞树洞中酿制的花蜜,被称为石蜜或者岩蜜,营养价值最高,只不过产量有限。”

老吴头恍然大悟:“原来这野蜂还真是宝贝,哈哈,胖子啊,让奇奇多收几窝。”

“贼心不死。”胖子心里嘟囔了一句。

林老面带笑容,把碗里的蜂蜜水喝干:“这样的蜂蜜,我们是有多少要多少。”

老吴头连连摇头:“现在就四箱这样的野蜂,产量实在太少,你瞧瞧,这帮野小子三天两头就来,能剩下才怪呢。”

胖子却怦然心动:“发展几年之后,蜂群壮大,应该就差不多能满足林老的需求。”这不仅仅是几罐子蜂蜜的问题,酿蜜需要野花,这样,大青山的环境就能得到保护,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朵野花,就能关系到大青山的兴衰。

然而叫胖子失望的是,林老却摇摇头:“恐怕不成,在人工地条件下,野蜂繁殖几代之后,野性消失,蜂蜜也就和那些人工蜂所产的没有太大区别了。”

“这还真够麻烦。”胖子摇摇头,心中也有点遗憾,看来想要大规模饲养野蜂,难度还是很大,山上地野蜂群再多,大蜂群顶多有百八十的,要是都抓回来,几年也就绝根了,不是长久之计。

“小黄,你那边还养鹿啊,过去瞧瞧。”林老看到还有人工放养的鹿群,当然不肯放过。

胖子挠挠脑袋,刚要说话,老吴头却抢先说道:“老林,干脆你也叫他胖子得了。实话跟你说,那边的俩黄狗,一个叫大黄,一个叫小黄。”

胖子恶毒地瞪着老吴头:信不信我放狗,不,放狼才行!

“这样最好,还比较亲切,小胖子,咱们去鹿栏瞧瞧吧。”林老微笑道。

“得令啊——”胖子吆喝一声,连连不舍把手里的大碗放下:“等回来地时候再给我弄一碗,竟然把俺和狗扯到一起。”

“行了,早晨还没吃饭呢,喝多了蜂蜜容易拉稀,你没听老林刚才说嘛,蜂蜜有润燥的功效。”老吴头一脸坏笑地望着胖子,他最愿意做地事就是跟胖子斗嘴。

“那我也喝,就当减肥了。”胖子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战胜的。

笑笑,来到了鹿场,经过大半年地休养生息,鹿群又已经壮大,梅花鹿群和马鹿群加起来,一共又多了十多头幼鹿,着实喜人。

二柱子正在鹿栏里面忙活,用大板锨把地上的粪便划拉出去。那些大马鹿也跟他混熟了,不时用新长出来地嫩角在他**上轻轻撞两下,催促他快点干活,完事好早点出去溜达。

“看来这鹿栏还得往外阔阔,鹿群越来越多喽——”胖子笑眯眯地说着,看着那些小鹿在母鹿肚皮下面拱奶,任谁心里都会涌起一阵温馨。

母鹿则不时伸出舌头,在小鹿身上轻轻舔两下,舔犊之情,一往情深。

“小黄——胖子,这些鹿都是专门来收集鹿茸的?”林老忍不住问道。

胖子点点头:“现在我们也只能出产鹿茸,规模太小,看样子,还要三年五载,数量才能过百。”

这时候,二柱子忙活完了,打开栅栏门,鹿群就跟洪水一般涌出来,大公鹿在前,一马当先,向着远处的山坡奔去。

林老以前也在别的地方见过养殖梅花鹿的,不过,可没有看见过这样大撒扬的。转念一想,忽然心中一动:这里出产的鹿茸,只怕等级还要更高一些?

话说纯野生的鹿茸,可能因为砍伐的时间或早或晚,不是太嫩就是太老。太嫩则里面的精血未满,太老则已经骨化,效用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