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也不吱声,一个劲点头,不时撩起衣襟扇扇风。小青年心里挺乐呵:整个一屯二迷糊,估计还是个有钱的主,一定要多叫他买点。

“咋还臭哄哄地呢?”胖子吸溜着鼻子问。

“这蚯蚓专门喜欢吃腐殖质,大粪发酵之后,就是最好地饲料,另外就是烂水果啥地都愿意吃。农村都不缺这些东西,所以我才说最适合在农村养殖。”

“俺不懂技术咋办啊?”胖子一脸心动的模样。

“没关系,我们厂长手头有养殖地资料,到时候发给你一份,认识字不?”

胖子摇摇大脑瓜子:“它认识俺,俺不认识它啊。”

“没关系,你们村里肯定有人认识,养殖蚯蚓没啥太大的难度,一学就会。”小青年一边说着,一边把胖子领进办公室。

只见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白白胖胖,文质彬彬的男子坐在办公桌前面,正在翻阅一本薄薄地资料。

“何工,来客人了。”小青年招呼一声,中年男子抬起头,打量胖子一眼,然后不慌不忙伸出手:“同志,欢迎你啊。”听口音,丝毫不带东北味。

胖子在他对面坐下,然后就挠挠脑袋,嘿嘿两声:“何同志,俺们村想养蚯蚓,可是又都不会,你看这咋办好呢?”

中年人拉开抽屉,取出几张纸递给胖子:“这就是我们厂养殖蚯蚓的秘方,千万不能传给别人,这是属于国家机密地啊,因为我们的商品是要出口日本,每年都要为国家创汇几百万。”

胖子接过来就塞进兜里:“嘿嘿,俺回村找学校老师看,俺不认识字。”其实,他匆匆一瞥,就已经看出,这个确实是养殖蚯蚓的一些方法,胖子正缺理论方面的指导呢。

在宣扬了一通养殖蚯蚓的好处之后,中年人就向胖子询问:“同志,你打算买多少?”

“俺今天上县,钱都花没了,就先带回去一份吧,等回村之后,跟乡亲们都宣传一下,然后再来报数,您老看咋样?”

“当然可以。”中年人脸上也露出笑容,收了钱,叫小青年领着胖子去仓库取货。

仓库里面阴暗而且潮湿,一进门,胖子就看见一个大喷壶。地上摆着一个个地木头盒子,一尺见方,码放的整整齐齐。看看这架势,还真卖出去不少,空出好几行。

胖子磨磨蹭蹭,留心观察,这工夫,就有俩人兴冲冲跑进来,手里端着个盆子,里面是一只只粉红地蚯蚓,原来是养殖比较早的,来卖繁殖之后的成年蚯蚓。

小青年给他们过秤之后,足有一斤半,然后就当场交付了七十五块,那俩人拿着乐呵呵地跑了。

“瞧瞧,人家才买了两份,现在就已经回本,以后就是干赚。”小青年嘴里叨咕着。

胖子傻呵呵地一个劲点头,心里却琢磨着:“这招瞧着眼熟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托儿啊!”

就在胖子磨蹭的这工夫,又来了好几批人,兴冲冲搬走了十几箱地龙三号的种苗。看得出,他们都是真正地顾客。

“三十块钱,那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的工资啊,不能叫这个骗子得手。”胖子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从临时地蚯蚓养殖场出来,胖子端着买来的地龙三号,直奔公安局。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五章 骗子

胖子对公安局也算熟门熟路,毕竟也算被抓进来过。几位公安对胖子还有印象,这主要是因为胖子的身板实在惹眼,虽然前段时间瘦了不少,但是这些日子,早就长回去了,而且似乎比以前又胖了几斤。

反正也这样了,胖子索性就想开,懒得去称重,当然也有点担心,害怕具体数量一落实,太过骇人听闻。另外胖子也有自个的心眼:大不了啥时候想减肥,再到大青山上转悠半拉月。

“周副局长,上班呢。”胖子笑呵呵地跟对面的来人打招呼。那位就是曾经亲自审讯过胖子,并且秉公执法,把胖子释放的周清副局长。

“哦,黄良同志——”周副局长不愧是老公安,过目不忘:“小黄,原来你也养起蚯蚓,哈哈,我爱人也在家天天鼓捣这个。”

“不会吧?”胖子心里一惊,在他的理解之中,那个卖地龙三号的何厂长,肯定是个骗子无,这样的把戏,其实并不高明,只不过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在的人们大都淳朴,比较好骗。

胖子挠挠脑袋,嘴里嘿嘿两声,本来还想向公安局直接反应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还真不能这么干,万一被当成诬告,估计还得往看守所溜达。

可是,那位何工随时都有可能卷铺盖走人。等抓住这条真凭实据,早就人去钱空,上哪抓去啊。

胖子眼珠一转,立刻有了主意:“呵呵,我来瞧瞧萧月明,挺长时间没见面,怪想的,周局长,您忙。 ”

“月明现在是刑侦科的组长,就在走廊那边。”周副局长用手一指,胖子和他点头作别,然后就向刑侦科走去。

敲门。里面传出一声“请进”。胖子推门进去。就见萧月明和另外一名公安凑在一起。正商量着什么。看到胖子。立刻站起来:“黄大哥。欢迎欢迎啊。”

胖子把装地龙三号地箱子放到地上。然后再和萧月明握握手:“哈哈。啥时候当组长了。今天晚上你得请客。”

另外一名公安用搪瓷缸子给胖子沏了一杯茶水。然后问道:“你也养蚯蚓啊。我妈也养这种地龙三号。天天伺候地那叫一个精心。浇水喂食。天天屋里屋外倒腾。弄得卧室里面都没好味。”

胖子吹吹茶叶沫子。然后喝了两口:“我今个就是为这个来地。你们想过没有。这个卖蚯蚓地会不会是骗子。”

“那怎么可能呢。俺妈养了仨多月。现在分出好几个大池子。一共卖了也有一斤多。早就回本了。”那个公安显然认为胖子实在开玩笑。

萧月明却皱皱眉毛。向胖子问道:“怎么说?”

“我也没啥证据,只不过是怀,要是那个何厂长卖完了蚯蚓,然后就直接走人,不再回收,那不是把买种苗的人给坑了吗?”胖子脸上也很少见得没有笑容。

“倒是有这种可能。”萧月明点点头。另外一名公安则摇摇头:“不会的,他地蚯蚓还要出口日本呢,这事是赵县长给牵头联系的,有县长保着,难道还能出问题?”

“又是赵县长?”胖子心中不由苦笑一下:这家伙确实是心术不正而又好大喜功啊,整天就琢磨邪门歪道,想要致富,哪有这么容易的。真要是这样,**估计都实现了。

“出口日本只不过是他口头说说罢了,我们的野菜还出口日本呢,我现在就可以把合同给你拿出来,你们查过他的吗?”胖子把茶缸子递过去:“呵呵,再麻烦续点水。”

那个公安挠挠头,然后又给胖子倒了一缸子热水:“这个还真没注意,有必要查查。”

“不能查,一查就打草惊蛇了。”萧月明经验丰富:“我们可以暗中查访一下,摸摸他的底细。”

胖子吱溜吱溜喝了几口茶水:“不用查,等啥时候大伙的蚯蚓都能出卖之后,估计他就会溜了,真要是上来那么多蚯蚓,他肯定回收不起。”

萧月明看向胖子的眼神也充满赞赏:“有道理,这很可能是一个诈骗案,现在只是有极少一部分蚯蚓能够回收,就算是买回来,他也可以再当作种蚓出卖。”

“哎呀胖哥,你要是当公安,肯定厉害。”另外那名年轻地公安倒是对胖子敬佩起来。

胖子抓抓后脑勺:“嘿嘿,我这是撞上了,本来我也养着不少蚯蚓呢,想去取经,才发现有点不对头。”

他当然不能当着公安的面说,八十年代初,这样骗人地例子很多,虽然手法都不高,但是却有大批群众上当。

“现在看来,这件事的影响已经不小,而且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涉及到千家万户。如果胖子的推论正确的话,那么就是一件大案,我看有必要跟局里反应一下。”萧月明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上当受骗地都是普通百姓,而且有人还是借钱来买蚯蚓,那位何厂长真要是卷铺盖走人的话,估计连寻河上吊地人都有。

胖子嘿嘿两声:“一切都只不过是推测,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免得走漏消息。只不过要想盯住那位何厂长也并不容易,这家伙看样子是老谋深算。”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猎人。”那名公安攥紧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看样子,他比萧月明参加工作还要晚一些,冲劲足但是经验也足。 “

行,等我啥时候刺激他一下,把他剩下的货物包圆,伙马上就得走人。”胖子还有一招引蛇出洞,不过现在时机还不大成熟,所以没用出来。

“黄大哥,小心人财两空,到时候打水漂可不要怪我们。”萧月明脸上露出微笑。

胖子也嘿嘿两声:“那好办,要是抓不住人,就由你们公安局赔偿。”

谈了一会,胖子一看也没他啥事,至于怎么去监督,相信萧月明会有办法。于是就把地上的木头箱子抱起来,准备告辞。

那个年轻的公安叫高强,跟胖子已经混得极熟:“胖哥,这骗人地东西还要它干啥?”

“不行啊,俺得尽快把它养大,然后把那三十块钱本钱捞回来——小高同志,告诉你母亲,多卖点蚯蚓,没准还能赚一笔呢。”

“黄大哥,晚上我还请你吃饭呢。”萧月明很认真地对胖子说。

“等以后吧,你这事太多,再说,你这一身警服,俺看着心里就有点突突。”胖子连连摆手。

“胖哥你又没做亏心事,怕啥!”高强笑着说。

“你不知道,上次俺就被逮进来,还在看守所住了一宿呢。要不是周副局长秉公执法,说不定又是一个冤假错案。”胖子逃一般地跑出屋,结果差点和一名公安相撞。那名同志警惕性极高,嘴里喊了一声“不许动”,然后伸手就去拔枪。

看到萧月明笑吟吟地出屋挥手,这才给胖子让开道路,原来是差点把他当成畏罪潜逃的犯人了。

“我就说这地方最好别来吗。”胖子一边嘟囔着,一边出了公安局。他其实是还有点事,顺便去王二愣子和刘铁蛋家里瞧瞧。那哥俩去了靠山屯之后,一直就没回来过,家里恐怕也惦记。

按照王二愣子提供地地址,先去他家。

这趟本来打算俩人一起回来的,不过正好撞上卖蚯蚓这档子事,所以胖子就自个来了。

准备出一个大土篮子,里面装着鸡鸭鹅蛋,又弄个兜子,里面装满山都柿,然后胖子就站在大门外嚷嚷起来:“家里有人没有?”

眼前这是一趟子砖房,建了应该也好些年,垒墙地砖头都还是青砖,屋顶也不是大块的红瓦,而是一小片一小片地鱼鳞瓦,颜色青黑,瓦缝之中,偶尔还冒出一根:草。

基本上都一间半房是一户人家,彼此之间有个小墙头隔着。胖子这么一嚷嚷,一下子就出来三四家:“找谁啊?”

“王二愣——王轩家是在这吗?”胖子叫习惯了,差点把王二愣子的大名给忘了。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气鼓鼓说:“你找王轩啊,这小子早死了!”

话茬不对啊,胖子估计这老爷子没准就是王二愣子常说的爷爷,于是笑呵呵地说道:“老爷子,我是王轩的朋友,特意来…”

“二愣子哪有好朋友,都是狐朋狗友。”老爷子~|着大光头,手里拿着个烟袋,瞧那气鼓鼓的模样,大有一言不顺,就拿烟袋锅子刨人的架势。

“呵呵,这个二愣子,还真是不叫家里省心的主。”胖子心中感叹一声,然后继续笑呵呵地说:“老爷子,我是靠山屯地,我们那建了个野菜厂,二愣子就在我们厂子干活,现在干得可好了。本来跟我一起来县城的,不过因为有事又去市里了,所以特意叫我来看看。”

老头子揉揉昏花地眼睛:“真的假的?”

胖子推门进去,把土篮子和兜子一晃,然后放在地上:“老爷子,这都是真的,您看,这是他叫我带回来孝敬你们的。”

老头子神色越来越激动,最后老泪纵横:“苍天有眼啊,俺家二愣子总算是有出息啦——二愣子他娘,儿媳妇啊,你快出来看看吧。”

门口出现一个中年妇女,面色有些苍白,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胖子,嘴唇哆哆嗦嗦地问:“胖同志,你说都是真的?”

胖子心头也是一酸,他听二柱子说过,老爹已经死了,就剩下老娘和爷爷过日子。大哥在外地成亲,很少回来,二愣子又不争气,可以想像,他地寡母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婶子,都是真的,二愣子现在酒也不喝了,整天就是一门心思干活,说是要给您娶个儿媳妇,孝敬您呢。”

二愣子他娘婶子**两下,然后就一下子瘫软下去。多亏胖子眼疾手快,两步跨过去,把她扶住,掐了一阵人中,这才苏醒过来,一个劲淌眼泪。

邻居也都围拢上来,嘴里纷纷安慰:“老嫂子,这下好了,二愣子总算有出息了,你该高兴才对啊。”

街坊邻居都是瞧着二愣子长起来的,也真是发自内心地替他这一家子高兴。

二愣子他娘抹了几把眼泪,然后又笑起来:“我这就太高兴了,胖同志,你们靠山屯在哪,我说啥也要瞧瞧愣子去。”

胖子心中也是一阵激荡:“成啊,您和老爷爷一起搬过去住都成。”

随后,胖子就听到身后有人小声嘀咕:“真有这样的好事,这人不会是骗子吧?”要不是胖子听觉超常,还真听不到。

另外一个人的声音传过来:“连房子都是家属房,公家地,你想想,这家里还有啥好骗的?”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不换

“老嫂子,恭喜啊,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回你可是苦尽”邻居们一起向王大婶祝贺。王大婶则一把一把抓起胖子送来的野果子,往大伙手里塞,欢喜得跟什么似的。

胖子心里也颇有些不平静:王二愣子其实也没啥太大的毛病,但是在这个时代,就被看成是浪子,这就是时代的差别啊。

同时心里也盘算好了,等从省城回来,就把王大婶和老爷子接到靠山屯,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计还是可以的。

这个王二愣子,真是可气,家里这种情况,早应该把老娘和爷爷接过去啊。估计是这小子怕别人有意见,毕竟,胖子的公司暂时是按照劳动力来分配工资的。

“胖同志,快进屋吧,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做饭去。”王大婶都不知怎么忙好了。

胖子原打算不在这里吃饭,结果心里一感动,也就留下来。进屋的时候,他这才现窗下也有一个木头槽子,看样子,里面也养着蚯蚓。

“婶子也养蚯蚓啊?”胖子忍不住问了一句。

王大婶点点头:“二愣子被厂里开除,也没了工资,就靠他爹那点抚恤金过日子。听说养蚯蚓挺赚钱,就花三十块钱买了一份。”

胖子心里咯噔一下子:三十块钱对这个家庭来说,那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啊。

屋子里的家具很简单,最值钱的估计也就是那个破旧地半导体收音机了。王爷爷拉着胖子在炕边上坐了,老爷子七十五,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还真硬朗。

“王爷爷。刘铁蛋家是不是也在这跟前啊?”胖子听刘铁蛋说过。他们两家就是邻居。

“那小子。更不是东西。俺家二愣子就是跟他学坏地!”老爷子一听刘铁蛋。气就不打一处来。

胖子嘿嘿两声:“老爷子。现在刘铁蛋还跟二愣子在一起。不过。俩人都变样了。这回。我也去刘铁蛋家瞧瞧去。别家里人以为他失踪了呢。”

“就他那德性。丢了家里都不带找地。”老爷子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不过还是领着胖子走出屋。胖子跟在他地后面。偷偷摸摸拎出一篮子蛋。

刘铁蛋家跟王二愣子家就隔了五六家。住地是两间房。看样子比王二愣子家里条件要强很多。

“王爷爷来了。”一个十岁地大姑娘从屋里迎出来。打开大门。然后亲亲热热地挽住老爷子地胳膊。一双水灵灵地大眼睛。好奇地瞟了胖子几下。

“二姑娘,你爹在家不,这个是你哥单位地领导,来你家看看。”老爷子想当然地把胖子当成领导。

刘铁蛋的妹子眨眨眼睛,心里纳闷:“俺哥早就被单位开除了啊,再说这个胖子穿得跟农村人一样,也不像个领导样啊?”

不过,她还是回头喊了一声:“爹,来客人了。”

屋里正响着收音机,而且一路响出来,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走出来,手里托着个半导体:“王大伯,正好咱爷俩喝点,这位是”

胖子呵呵一笑:“俺是靠山屯的,我们屯成立个野菜加工厂,专门往日本出口山野菜”

“啊你是野菜厂地!”二姑娘一声惊呼:“我们厂长都说了好几回了,说是靠山屯有个野菜厂,产品能出口创汇呢,对了,我在酱菜厂上班。”

胖子点点头:“现在,你哥就在我们的野菜厂上班,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回来,正好我进城,过来告诉一声,免得家里惦心。”

“啥玩意?!”中年老爷们手里地收音机差点摔在地上,在手上颠了两下,然后抱在怀里:“你你说铁蛋子在你们野菜厂。”

“对呀,俺家二愣子也在那。”王老爷子也给胖子打证明。

“不会,不会的,铁蛋子是厂子开除、又蹲过笆篱子的人,谁还能搭理他。”中年人一个劲摇头,满脸不能置信的样子。

这时候从屋里走出一个系着围裙的老大娘,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问:“铁蛋子有消息了,是不是又被公安局给抓起来了,真是作孽啊,怎么生养了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啊。”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妈,别瞎琢磨了,这回是好事,你记得我跟你说过靠山屯地野菜厂吧,我哥现在在那上班呢,人家厂子的领导来咱们家看望来了。”二姑娘现在看胖子,也觉得是领导,看看人家那身板就像。

“他爹,不会是做梦吧?”刘大娘显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

刘大伯看看胖子,然后使劲点点头:“人家厂子的领导都来了,还能骗你咋地?”

“哎呀我的铁蛋子啊”刘大娘立刻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用围裙在脸上乱抹:“俺跟他操了三十多年心啊,天天盼着他有出息,可就是不争气啊”

哭声很快就把左邻右舍都嚷嚷出来,大伙都过来劝

嫂子,别难过了,孩子要是不争气,咱们也没招啊不是又进局子了,这回又犯了啥案子?”

胖子一脑门子白毛汗:这人可千万别犯错误啊。

二姑娘连忙唧唧喳喳地给大伙解释:“俺娘是高兴地,我哥有出息了,靠山屯野菜厂当上了工人,人家单位领导这不是都来慰问了吗。 ”

大伙都一脸狐地瞧着胖子,有点不大相信。胖子笑呵呵地从鸡蛋篮子底下摸出几袋薇菜丝:“这是刘铁蛋叫我给大伙捎回来的,都拿着尝尝新鲜。”

这下子人们都相信了,这时候的人实惠啊,一家拿了一袋:“铁蛋子这小子还真有出息了,以前净划拉我们各家地东西,偷着往出卖,这回孝敬给我们地,一定要收着。”

刘大伯满面春风,脸上的褶子里都是笑纹:“胖同志,快屋里坐,晚上就在这吃,还有王大爷您也别走了,咱们一起高兴高兴。”

老爷子急了:“那不行,俺家儿媳妇都准备伙食了,这样吧,你跟我走吧。”

刘大伯自然拗不过王爷爷,把收音机放进屋里,然后拎着两瓶山西汾酒出来,一起去了王大婶家。

胖子拿出几个咸鹅蛋,叫李大婶切成两半,又用大葱炒了一盘鸡蛋。王大婶把一直都没舍得吃的一条子腊肉也拿出来,炖了点豆角,端上桌子之后,上面一层油泡,满屋子飘香。

话说咸腊肉这东西,炖豆角最有味,一般人家,都是款待贵客的上灯菜。那时候买猪肉不那么随便,平时想吃也不一定能买到,所以,腊肉就成了夏天难得的吃食。

刘大伯把珍藏的汾酒打开一瓶,屋子里面立刻酒香弥散,胖子吸溜了一下鼻子,心里暗叫一声:“好酒,这时候都是货真价实,没有假酒呢。看起来有必要的话,应该多弄点珍藏起来,嘿嘿,反正有地方,留着慢慢喝呗,而且价钱也都不贵。”

刚要动筷,二姑娘又端着俩盘子进来,一盘子花生米,还有一盘子糖拌柿子,也都是下酒菜。

王大婶也把二姑娘拉住,伺候酒桌。二姑娘心思灵巧,也想多听听哥哥那边地事,也就留下来给大伙倒酒添菜。

刘大伯端起酒盅:“胖同志,你看我们光顾着高兴了,还不知道你贵姓呢?”

“俺叫黄良,你们叫我胖子就成,嘿嘿。”胖子捏着小酒盅,心里也挺高兴,当初把王二愣子和刘铁蛋招揽过去,算是对了。

“小黄啊,俺当了一辈子工人,也不会说啥,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我们两家,为这俩孩子可都没少操心啊,可是咱这孩子不争气啊;今个听你这么一说,这心里老敞亮了,来,我们敬你一杯。”

刘大伯眼睛里有泪光闪动,一扬脖,一盅酒就干了。王老爷子别看年岁大,喝酒也不含糊,使劲点了几下光头,也把酒干了,然后向胖子亮亮盅底:“这酒喝得最高兴,俺这辈子,没准还能看着孙子娶媳妇呢!”

胖子当然更不能差样,吱溜一口,酒盅就见底。二姑娘在旁边抄着酒壶,笑盈盈地给桌上这三辈人满上,然后又叮嘱说:“王爷爷,高兴归高兴,这酒也别多喝,您老这年岁不能跟年轻人比。”

“唉,你要是俺孙女就好喽,可惜二愣子没这个福分。”老爷子平时脾气倔着呢,不过对二姑娘的话还真是言听计从,说起来,二姑娘小时候天天都是二愣子领着玩,两家本来还想结亲戚呢,只是王二愣子那几年不着调,这事才一直没提。

胖子一看二姑娘脸上变得红扑扑,也就瞧出点意思,心里暗笑:没准这事还有希望呢,浪子回头金不换,换个媳妇也挺正常。

几盅酒下肚,话匣子打开,刘大伯就问:“他们小哥俩在厂子都干啥活呀?”

胖子正夹了一根豆角子放进嘴里,豆角是油豆角,没柴火,炖的也烂乎,里面腊肉地味道很浓。叭嗒几口之后,看到二姑娘也一脸关切地望着他,这才回答说:“厂子里的那些机器,都归他们保养维修,天天从早忙到晚,要不早就回来了。”

“好,好,干活累不死人,就怕一闲起来,游手好闲就惹是非。”王爷爷总结地很具体。

“黄大哥,那我哥他们都在哪吃饭?”二姑娘也红着脸问。

“嘿嘿,他们基本上是在我家吃,说起来你们都不信,俩人都把酒戒了,现在干活虽然累,但是吃得饱睡得香,人都胖了呢。”胖子实话实说,一点不用藏着掖着。话说王二愣子和刘铁蛋脱离了以前地环境,又受到靠山屯淳朴民风的熏陶,确实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等我们串休的时候,一定去看看。”二姑娘说完,咬着嘴唇,看样子是下了很大决心。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迂回战术

王二愣子坐在驾驶室里面,后边车厢里面装得满满登~之外,还有山都柿以及最后一拨桃子。

两位司机也真卖力气,车子开得小心翼翼,尽量减少颠簸。道上有个小坑,都要尽量避免车轱辘轧上去。

昨天去了靠山屯,俩人也就看明白了,在旺季时候,十多天就可以运一趟鸡蛋啥的,还真是一个可以长期合作的客户,所以更加上心。

到了县城东门附近,王二愣子远远就看到胖子站在道边,没办法,目标实在太过明显。

于是这家伙就把脑袋胳膊伸到车窗外面,使劲摆手:“胖哥,我们来啦—”

渐渐近了,王二愣子这才注意到胖子身边还有好几个人呢。再仔细一瞧,他的眼睛顿时直了,那个穿着老头衫,脑袋光光的,正是他爷,旁边,还站着老娘,甚至可以看到,老娘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大解放靠边停车,胖子拉开车门,然后把失魂落魄的王二愣子拽下来。这小子终于回过神来,扑嗵一下给老爷子跪在地上:“爷,娘,我都想死你们了!”

王大婶一把抱住儿子的脑袋,痛哭失声,王爷爷把孙子从地上拽起来:“好孙子,听说你有出息了,咋不回家看看呢——”

看他们热乎起没完,胖子咳嗽一声,拽着王二愣子的胳膊,往旁边一指。王二愣子的眼睛顿时又直了,然后神态忽然忸怩起来,蹭到二姑娘前面:“二丫,你咋来了?”

二姑娘脸上也有点发红,不过还是大大方方地说:“我陪婶子和爷爷过来的,我哥呢?”

“你哥还在厂子干活呢。嘿嘿。二丫。听说你在酱菜厂上班了。是正式地不?”王二愣子也渐渐恢复常态。

“就是待业青年。二哥。你在那上班算啥呀?”二姑娘掏出一个手绢。递给王二愣子。他脸上地泪痕未干。脑门子又开始冒汗。

王二愣子接过手绢。在脸上胡乱抹了两把。白净净地手绢立刻就挂上几个黑道子。然后。他就把目光投向胖子:“胖哥。咱们厂子算是啥形式地。算国营还是算个体?”

胖子也说不好这个。就撇开这个问题:“二愣子。我跟你妈和你爷都商量好了。从省城回来。就把家也搬过去。 ”

“这能成吗?俺娘身体不好。俺爷这么大岁数。啥也干不了。乡亲们能同意?”王二愣子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一直不敢开口。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咱们屯子的乡亲们,谁也不会有意见。”胖子使劲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又说:“老爷子,婶子,我们这就走了,估计五六天也就能赶回来。”

大解放缓缓启动,胖子眼睛一瞥,看到王二愣子偷偷在那擦眼泪,用的还是二姑娘给他的白手绢。

“我说二愣子,你小子是不是对二姑娘有点意思。”胖子有点不讲究,人家正难受呢,还非得说这样敏感的话题。

“俺现在都这样了,二丫早就伤心了,现在又上班了,肯定不会同意。”王二愣子心口不一地说道。

“我看你现在挺好啊,这事没准还有希望,这事得自个争取,老爷们不能装熊,得挺起腰杆做人。”胖子一个劲给他打气。

王二愣子大受鼓舞,目光炯炯,腰板拔得溜直。前面的司机师傅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兄弟,脑袋都快顶棚了,留神颠哒一下碰脑袋啊。”

到省城地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时分,跟以往相比,慢了俩钟头,这主要是司机开得稳当。胖子也十分满意,两位师傅技术没问题,而且责任心特别强,可以考虑长期合作。

大车直奔侯见喜的青山果品商店,胖子刚跳下驾驶室,侯见喜灵巧的身子就从屋里冲出来:“我说早晨起来怎么就坐立不安的,原来是胖哥大驾光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