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自然少不了一道油炸全蝎,叶莺和小花老师也架和大辫子撺掇,闭着眼睛咬了一口,果然越嚼越香,很快就消灭一只。

当她们还想再要的时候,却被胖子笑呵呵地拦住:“一人就一只,剩下的还留着养殖呢。”气得叶莺直鼓腮帮子。

大辫子帮着胖子解释道:“这蝎子有毒,不能多吃啊。”

叶莺撩起刘海,露出几颗小豆豆:“我听说能以毒攻毒,看看能不能把讨厌的青春痘给消灭。”

“你不用解释,像俺似的,嘴馋就直接承认,不用找理由。”胖子也愿意跟叶莺打嘴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吃完饭,胖子往墙上一靠,就跟贾思齐商量起养殖蝎子的事情。胖子的想法依旧是原生态的养殖,就像蛙厂那样,只要比自然条件下增加密度就可以。

贾思齐却不同意:“蝎子对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在自然条件下,大半年时间要休眠,生长缓慢,所以最好修建专门的养殖棚,类似塑料大棚那样。”

胖子琢磨了下,觉得也可行,蝎子不像林蛙,必须在野外,于是也就同意。不过有几个问题还是要弄清楚的:“老贾,你说蝎子几年才算成熟?”

“这个你都不知道,就敢张罗养蝎,真是服了你!”贾思齐一听胖子就是啥也不懂啊。

“嘿嘿,俺养蚯蚓的时候,也是啥也不懂,现在的地龙池不是也扩大到十好几个了吗。”胖子笑嘻嘻地说。

“蝎子三年才算成熟。也是卵。小蝎子出来之后。就由母蝎子背在后背上。繁殖季节。母蝎子要跟公蝎子分开蝎到了二龄。也要跟母蝎子分开饲养。”贾思齐先给胖子进行扫盲工作。

“那蝎子都吃啥啊?”胖子倒是很虚。不懂就问。

“小昆虫都吃。而且专门吃活食。这玩意生命力强悍。即使不是冬眠地时候。俩月不吃食也饿不死。对了。你养地蚯蚓可以用来喂蝎子。”

胖子挠挠脑袋:“那不好办啊。上哪找那么多活食喂它们。光喂蚯蚓。肯定营养单一。”虽然胖子不大清楚蝎子地食物。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吃偏食地道理。

“这个倒是个麻烦夏天倒好说。棚子里面留点通风口。夜晚点上电灯就可以招引食物。但是人工养殖。就要控制好温度。不能叫蝎子冬眠。冬天地时候就必须投喂活食。”贾思齐也有点挠头来养蝎子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地。

“蝎子都喜欢吃啥。咱们同时也养点。”胖子在养殖上比较有经验。很快就想出主意。

贾思齐也立刻受到启发:“我看行,蚯蚓可以当蝎子的食料,另外也可以养土鳖虫,这东西吃植物性饲料为主殖成本低。蟋蟀也成,都比较好养活。”

“好嘞明天就组织人见养蝎的厂房。”胖子一贯是实干派,想了就做。又跟贾思齐商量了一下厂房的具体结构全都落实之后,贾思齐也回招待所休息。

胖子往炕上一趟:“睡大觉。”然后用眼睛瞟了瞟叶莺和小花意思是说:你们是不是也该走了。

不料,俩丫头互相递了一个眼色,白天受了胖子捉弄,现在总算可以报复一下了,于是就一起上去拽胖子:“我们天天出去找宿不方便,胖哥你还是去鹿场水吧。”

胖子一看奇奇领着笨笨它们,也摆出一副要往上冲的架势,也就十分自觉地出溜下来,嘴里磨磨叨叨:“以后甭想吃俺养的蝎子,小莺子你以后长满脸青春美丽疙瘩豆可别怪俺。”

第二天,胖子就抽调了二十多个壮劳力,开始修建厂房,也设在鹿场旁边。毕竟这玩意也算危险动物,要是在村子里养,万一都跑出来可是麻烦事。

小娃子们也在一早被胖子集合起来,任务也很明确:挖土鳖虫。野小子们也真是好样的,一点都不含糊,拿着锨镐袋子就上山。胖子不放心,还是派了几个大人给他们当保镖。

而胖子则领着一伙人开始挖地基,厂房占地有五间房左右,基本上跟盖房子差不多,但是比盖房子要省事,不用那么多玻璃窗,只要开三四个小窗就成,不过,房顶上要留出通风口,夏天开,冷的时候就封死。

屋里就更简单了,除了蝎子的活动场地之外,剩下的就是它们栖息的地方,用土坯垒砌出一米高的垛子,纵横交错相连。

干活的那些小伙子听贾思齐比划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就跟搭炕洞子差不多嘛。”

不过为了防止蝎子挖洞逃出去所以地面要铺一层砖,然后再上土。

蝎子这东西还真离不开土,本身就爱在土里打洞居住,另外,它们也要从土里摄取一些微量元素,满足生长的需要。

为了防止蝎子在墙上挖洞,另外也考虑到蝎子的攀爬能力比较强,所以贾思齐又出了个招,在墙壁下面镶上一圈玻璃,这样

跑不出去了。

五间房呢,需要的土坯数量可不少,所以胖子又组织了一伙人专门负责脱坯。好在这些活计都是轻车熟路,也不用太过操心。

而且这样也可以减少成本,毕竟土坯不用花钱,只要付出劳力就成了。这个倒也不是胖子舍不得花钱盖砖房,主要是蝎子对土比较感兴趣,所以就索性全用土坯。

小娃子们则用了好几个礼拜天,捉来了大量土鳖虫,养殖土鳖虫就比较简单了,挖几个池子,跟养蚯蚓差不多,只不过四周围好了,不叫土鳖虫逃跑就成。

期间,胖子也去了南洼子几趟,那边也是干得热火朝天,稻田已经又犁了一遍,上好底肥,铺好塘泥,平平整整,而且蓄水完毕就等着插秧了。

不到一个月,养:蝎子的厂房就建设完毕,胖子也就把那些蝎子从木盒里面转移进去。到了新家,原来不是一窝的蝎子就开始争抢地盘,结果钳子尾刺齐上阵,彼此拼杀起来。

在木盒里面空间宽阔,它彼此互不干扰,但是一进厂房就开始大火拼。胖子本来以为万事俱备下倒好,来个窝里反,把胖子急得在外面直蹦。

真巧放蝎子时候,二肥子他们也在外面瞧热闹,一看里面蝎子打架肥子连忙嚷嚷:“胖子叔,赶紧用烟熏,我听三炮爷爷说的。”

胖子一听是王三炮说的跟领旨似的,立刻弄了两抱麦秸扔进去,点着之后,又往上扬青草刻浓烟滚滚,很快,里面都啥也看不见了。

“这烟好像有点大吧,别蝎子都呛死,赶紧把柴火弄出来。”贾思齐一看这情形,赶紧给胖子提醒。

胖子又冲进去柴火都挑:来,然后把屋顶的通风口和门窗全部都打开才算是把烟放净,胖子则呛得蹲在地上一个劲咳嗽奇只好站在他身后,用小拳头帮他敲打后背。

“哈哈里面果然不打了!”二肥子趴小窗户往里瞧了一会,然后报告胖子一个好消息。胖子一听,立刻也不咳嗽了:“这是咋回事啊?”

“用烟熏完之后,它们身上都一个味,就不掐了。”二肥子牛皮哄哄地说着,小胸脯挺得老高。

“看来还是不能大意啊,得边干边摸索——现在里面的蝎子还是太少,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咱们还得多抓点蝎子,怎么也得弄几万只再说。”胖子一看屋子里的蝎子稀稀拉拉,觉得有点浪费资源。

野小子们都啊了一声,然后扑嗵扑嗵坐在地上:“几万只,俺们就是天天逃学也抓不够啊!”

“你们这帮小家伙,一点都经不住考验,俺稍微实验一下就全都露馅。不用你们,明天我自己上山抓去。”胖子笑嘻嘻地说:“不过这次你们的表现我很不满意,所有的奖励都取消一半。”

野小子们一听,有几个就干脆四仰八叉躺在地上:“胖子叔,你也太抠门啦——”

胖子哈哈大笑:“跟你们开玩笑都听不出来,胖叔叔说话啥时候不算数过?”

“噢——”野小子们这才一起欢呼。

“嘘——蝎子喜欢安静,以后都不许上这闹来,听见没有?”胖子立立起小眼睛。

“嘿嘿,胖子叔你的嗓门好像比谁都大啊。”二肥子呲牙一笑,然后一挥胳膊,领着淘小子们撤退。

“胖子,还得弄点蝎子吸水的池子,或者是那种塑料茶盘就成,正好比较浅。”贾思齐看了一圈,终于想起一个大问题。

“敢情蝎子也喝水啊。”胖子也觉得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玩意把蝎子都渴死,那不是白养了。

“蝎子主要是用身体表面来吸水,所以水里放点鹅卵石,可以叫蝎子在上面停留。”

胖子听了转转眼珠:只要喝水就成,可以用木盒里面的水来给它们饮水,保证健健康康不生病。

剩下的事,就是怎么来补充数量,胖子还真就每天自个进山,没到一个礼拜,厂房里面的蝎子就超过两三万只。

主要的原因,就是胖子找到石头堆,直接就往盒子里面收,然后把蝎子留下,石头放回原地。这速度,一天就收好几千。

养蝎厂终于初见规模,胖子估摸着:只要繁殖三年,数量就能达到几十万只,到时候,估计也就快到了蝎子大火之际,肯定能大赚一笔。到时候,俺就是蝎子大王,呵呵呵——

其实要真算一算,胖子脑袋上估计顶着好些个“大王”的头衔,甚至连养王八大王都有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车老板子和张良又从南洼子赶回来召唤人:稻田马上就要插秧,急需大量人手。

李队长于是用大喇叭一喊,二百多人的插秧大队就迅速成立。看得张良一个劲吧嗒嘴:这战斗力也太强了吧?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站在田埂看一看

天刚蒙蒙亮,二十辆大马车排成长长一串,呱哒呱哒整齐响亮,颇像一支奔赴战场的骑兵。车上男男女女嘴里也都不闲着,彼此开着玩笑。偶尔哪个老爷们说了一个荤段子,就会惹得妇女同志们一片骂声,不过,脸上都是笑嘻嘻的。

胖子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气氛,似乎在大伙的心里,干活不是负担,而是在享受生活一般,反正胖子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在靠山屯活得如鱼得水。

看着后面那辆马车上,大脚嫂子正在收拾一个没结婚的毛头小子,那小伙子被一帮小媳妇弄得脸红脖子粗,有点招架不住。

“大脚嫂子,你咋来了啊?”胖子有点气不公,就扯嗓子跟她们拉起来。

“俺咋就不能来啊,也学学插秧,以后年年都要用呢。”

胖子嘿嘿两声笑:“嫂子,你那个大脚片子实在太大,进了水田,踩的都是脚印,秧苗往哪插啊!”

老爷们一听,全都哈哈大,大脚嫂子也忍不住笑骂:“死胖子,全都插你脑瓜顶上。”

在这种“和谐”气氛中,大队人马终于来到稻田。这些老娘们看着平平整整的稻田,都瞧着稀罕,把鞋一甩,光着脚丫子,嘻嘻哈哈就要往里闯。

“先别的,都集合,先培训,可不是往大田里面撒种子,这事技术活,秧苗插不好,直接影响收成。”何满仓背着手嗓子嚷嚷一句。看他那做派真有点土专家的意思。

立刻都闭上嘴巴,成密集队形站好。何满仓就开始讲解插秧的要领:浅插、宽行、株少,稀植,地平如镜,埂直如线,渠系配套,**行一致,密度合理。基本控制在30公分乘13公分,每**插两三株秧苗。

虽然听得挺认真。但是插秧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所以胖子卡吧几下小眼睛之后跟何满仓商量:“满仓叔。您老先示范。然后咱们专门找一小块稻田练习。等大伙都练熟了再动真格地这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听胖子这么一说。大伙都七嘴八赞成因为他们地目地不是把秧苗戳到田里就成。而是要真正达到标准。庄稼这东西。你糊弄它一时。它糊弄你一年。

何满仓也觉得有必要。于是就每人了几根已经拔好地秧苗。专门找了一块地练习。到时候这块地就只能再一遍了。

“大家都站好行要放稳。不能来回总挪动得把田地都踩实。”何满仓稳稳站在水田中央。佝偻着腰手上刷刷刷插下秧苗。一连插了五六株然后才倒退一大步。动作舒展。就跟扭秧歌似地:“到时候咱们在地头都有标杆。眼睛看着前面地三株苗。再瞄着两边。一定要横平竖直。 ”

“您老慢点插。都有啥要领?”胖子看到何满仓刚才插秧地速度太快。大伙都瞧不清楚。

“秧苗要全根下地,运秧、插秧不伤根,做到浅插不漂苗,插秧深度控制在233米间,坚决克服深插,同时防止插窝脖苗。”何满仓也放慢动作,一招一式,一丝不芶,最后,脚窝的地方也插一棵,不过要用手抓点稀泥过来,把秧苗固定住。

“下边我领秧,大伙都动手,落在最后的最挨累,扔好的秧个子(一捆秧苗)都被别人扯走,或剩下的都堆给你,你就等着遭罪吧记住,不插到地头,不能直腰。”何满仓的要求还真严格,大伙更是不敢怠慢,一个个都憋足劲。

胖子也要进田,却被何满仓拦住:“你那身板子太沉,踩一个脚印,到秋后割完稻子还能看清楚的,你还是在岸上找点活干吧。”

“至于吗我”胖子挠挠脑袋,看来只能挑秧苗了。

经过一上午的操练,大伙基本上掌握要领,不过要想达到何满仓“跳秧歌舞”那种随心所欲的境界,还得需要很长的熟练过程。

到了下午,插秧工作就正式开始,一畦一畦的稻田里面都是一排排的人,一声令下之后,就都猫着小腰开始插秧。

胖子则挑着两个超级大花篓,里面装着一匝匝新拔的秧苗,嘴里还哼哼着:“赤足走在窄窄的田上,听著脚步的啪吨啪吨响,伴随著瓮瓮亲切的呼唤,带我走回童年的时光…”

“留神啊,脚底下滑”车老板子在远处提醒了一句。声音还没等飘过来,就见胖子那边已经从田埂上滑下去,四仰八叉地躺在泥水之中。

“老板叔,你咋不早说呢。”胖子站起来,使劲甩着俩胳膊,一溜泥水成线甩出去。

“谁叫你唱得那么难听”大伙一轰声嚷嚷,胖子也只好重新拾起担子,然后把一捆捆的秧个子扔到水田里面。

一捆捆秧苗早空中划出一道道翠绿的弧线,然后啪得一声落在水田里面,都是根朝下,就跟一个个士兵似的,精神抖擞在地里站岗。

胖子劲大,秧个子一甩就二三十米,看来干这个活还真挺合适。

田里

也都一板一眼,认认真真,整个稻田里面,静悄悄难以想像是二百多人在干活。

何满仓最是有限,不慌不忙就冲在最前面,而且还能查看其他人插秧的手法。看到大伙真有个认真劲,老头也暗暗点头:行,这帮人都是好庄稼汉。

心里高兴,老头嗓子也有点痒,一边插秧,一边也唱起来:“咿呀呀太阳像个大火球,大伙插秧到田头。一把汗水一片绿,巧手翻飞描锦绣呦呵呵”

别看何满仓岁数大,嗓子还真亮堂厚的声音在水田上飘荡听的人心里舒舒服服。

“再来一个!”胖子吆喝一声,他觉得这个插秧跟砸夯差不多,也是随心所欲,见啥唱啥,讲究的就是一个眼疾嘴快。

“分秧就像数念,插秧就像鸡点头。田水滚烫如火煮,身上汗珠似水流哦呵呵”何满仓索性唱起插秧的一些技术活,幽默风趣,大伙身子一弯一弯,真像鸡啄米一样。

唱了几段边的车老板听出门道,他也是此道高手,精通各种劳动号子,于是也不禁技痒:“噢嗬嗬站在田看一看个胖子来挑担。胖子走道不长眼啊,一个跟头肚皮朝天”

他这个路子较野伙一听都差点笑翻天。胖子挑着担子正在田上晃荡呢,又好悬没摔下去:“没这么埋汰人的啊!”

不过胖子也不是省油灯,嗓子一嚎如同破锣,立刻展开报复:“大伙插秧排对排,头排栽了二排来。头排走的是车老板啊,后面跟着个祝英台。”

车板一瞧只见大脚嫂正在自个身边埋头插秧呢。

有了们几个土歌星,原来的紧张很快就消散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地头才直起腰歇歇。刚才都严格遵守何满仓的要求,没到地头也不直腰。

胖子还没过瘾呢,嘴里继续嚷嚷:“插了大半天,放下秧苗我抽袋烟…”

伙终于能够张口说话了,刚才插秧的时候,谁也不敢分心:“胖子,你赶紧别吵吵了,一会把狼都招来了”

胖子撇撇嘴,继续自娱自乐,接着哼哼:“站在田埂看一看啊,不知道晚上吃啥饭?”

到了晚上收工,自然是“大锅饭”,不过伙食相当不错。插秧也不是轻巧活,在水里泥里啪叽好几个小时,伙食当然要硬一些。

除了每人一个咸鸭蛋之外,还有鸡蛋汤,小鱼酱蘸婆婆丁,最后的大菜是粉条炖干豆角丝。使用咸腊肉炖的,味道相当不错。

三百多人一起吃饭的场面,只能用浩大来形容。满满一锅高粱米饭,一人一碗就见底了,幸好李六爷他们早有准备,在鹅厂也焖了两大锅饭,叫了几个人用水桶挑过来,大伙才敢敞开肚皮吃。

人多吃饭香,再说也真都饿了,唏哩呼噜,就跟风卷残云似的,把饭菜全部扫荡。胖子还舍不得撂下饭碗:“俺才吃一碗啊,没饱。”

车老板子叼着小眼袋,给他传授经验:“胖子,你没在生产队吃过大锅饭,不知道这规矩,开始的时候都盛平碗,扒拉得快,最后再来上尖一大碗慢慢吃;你可倒好,先盛上尖一大碗,还压得贼实成。等扒拉没了再去盛,已经见底了嗝”说完,还痛痛快快打了一个大饱嗝。

“原来吃大锅饭还有讲究幸亏俺早有准备。”胖子摸出来俩雪白的大馒头,一个上面咬一口,然后才让让大伙:“有没有还没吃饱的啊?”

他的做法自然引来一片谴责,李锁子蹦过来:“胖哥,你不讲究啊,俩馒头都咬了,别人咋吃!”

“嘿嘿,想吃大白馒头,回家找你媳妇去。”胖子岂是好相与的,立刻展开反击,而且还充分开了馒头的引申意义。

伙一听,立刻就开始拿李锁子说事:“锁子,说实话,吃过没有?”

李锁子一看大事不好,撒腿要跑,结果被几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抓住:“老实交代,不然把你**蹲成四瓣!”

何满仓跟车老板子、李队长、王三炮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也蹲在旁边瞧热闹。胖子吃饭了馒头,看到李锁子那边还上刑呢,嘴里嗷嗷直叫,于是就凑到李队长他们这伙。

“胖子你小子真够坏的啊。”何满仓笑呵呵地吧嗒着小眼袋,眼睛也眯成两条缝。

“嘿嘿,俺没说啥的,锁子媳妇蒸的大馒头确实好吃。”胖子有装出一本正经的模样:“对了,这些人也住不下啊,那些老娘们赶紧送回村吧。”

车老板子一听,使劲拍了一下大腿:“对呀,赶紧套车,往回拉人,明天早上再早点拉过来。”

不少老爷们听了,也都嚷嚷着要回家。胖子一句话就把他们全留下了:“呵呵,你们都想回家吃馒头咋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稻田卫士

两天,稻田插秧工作胜利结束。看着原来光秃秃面,一排排,一行行翠绿的秧苗,大伙闭上眼睛,都似乎能想像出秋天稻穗飘香的场面。

剩下的田间管理,需要的人手并不太多。除了何满仓要坐镇指挥全程监督之外,又留下了五六个小伙子给他当帮手。

其他人都班师回屯,马架子也都拆掉一多半,木头都存放到鹅厂,以后再搭建也方便,起码秋天收割稻子的时候,还需要大量人手。

两口一百印的大锅也被收进仓房,估计以后春秋两季都要它发挥作用。

剩下的塑料大棚,则变成了菜园子。毕竟现在南洼子的常住人口又增加不少,种点茄子辣椒小青菜,吃着也方便。

胖子还准备在多呆几天,等到稻田完全步入正轨之后再回去。瞧着占地好几亩的塑料大棚,胖子来了主意:“现在就种,里面温度够高,蔬菜肯定嫩早下来,等到入秋之后,还能种一茬。”

大伙一听也是这个理,抄片镐就背垄,原来育苗的时候,都是平地。何满仓担心土地用过力了,连忙先嚷嚷上点农家肥。

好在这里要啥有啥,草木灰、塘泥、鹅,都用土篮子挑来不少,撒到地里,然后了一遍,保证有劲,蔬菜啥的蹭蹭长。

胖子也拿着片镐,在那装老。不过,人家开垦出来的都是直直遛,他那根垄弯弯曲曲,就跟喝醉的蛇爬出来的一样。

“胖子,赶紧给我吧,瞧你也是庄稼把势。”车老板子接过胖子手里的片镐重头修理了一遍。

“呵呵。俺挑水。”胖子知道自个有多少斤两。还是发挥特长比较好。

忙活了几天。大棚里种满了。茄子黄瓜辣椒大柿子。小葱大蒜毛葱豆角子。一样都不少。

到了晚上。大伙吃完了饭坐在地头上扯蛋。忽然听见稻田里面传来呱呱地叫声。声音十分憨厚胖子地嗓门有一拼之力。

“青蛙还是田鸡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可是好兆头。”胖子兴奋地嚷嚷了一声。立刻压过了田里地蛤蟆叫。

何满仓点点头:“那敢情。蛤蟆是一宝啊灭大部分害虫。响当当地稻田卫士。只不过们这四周都是草甸子。食物比田里还丰富计蛤蟆不愿意来啊。”

看到何老头一脸遗憾。胖子心里可就琢磨开了:稻田里边不用农药。万一发生虫害损失就大了。要是能多养点青蛙守护稻田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原本胖子他们一直就为防止病虫害的事发愁,等秧苗再长起来点又鲜又嫩,那虫子啥的还不得呼呼的。稻田里面的杂草,可以通过养鱼来解决,水面上的害虫,正好可以用青蛙来解决。

“哈哈,有了,干脆咱们多抓点青蛙扔进稻田里面,虫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青蛙是最好的生物杀虫剂。”胖子兴奋站起来,指手画脚地白话。

“哪那么容易抓青蛙去啊?”何满仓觉得胖子有点异想天开。

车老板子接过话头:“青蛙倒是好抓,咱们南洼子里面,青蛙、田鸡、哈士蟆、癞蛤蟆都不少。可是关键问题是,这些玩意都长腿啊,今天咱们抓过来,明天它又蹦达回去,不是白费劲吗?”

“这倒是个问题啊?”胖子敲敲脑袋,也觉得车老板子的提议有道理。眼下稻田里面的活食肯定比大甸子上少,青蛙当然不愿意在这挨饿。

“刚才不是有蛤蟆叫唤嘛,证明稻田里面还是有吸引它们的地方。”胖子顺着田摸过去,听到脚步声,憨憨的歌声立刻停止。

胖子的歌声反倒唱得十分来劲:“小青蛙,呱呱叫,身穿一件大绿袍。学游泳,不用心,学唱歌,总跑调。妈妈叫它认真学,呱呱呱,俺要回家睡大觉…”

“这胖子啊——”何满仓在远处指着他,脸上笑眯眯的:“胖子天天咋这么高兴呢,啥事都能找点乐子出来。”

“他就这德性,说好听的就是乐天派,说难听的就是没心没肺。”车老板子也羡慕地望着胖子,整天能乐乐呵呵,这也是福分啊。

虽然青蛙不再叫唤,不过也躲不过胖子的搜查,毕竟胖子的搜索功能还是十分强大的。

很快他就在浅浅的水坑里面发现了两只蛤蟆,一动不动爬在那。

胖子仔细观察一下,也没看出这块地方和别的地方有啥不同。猛然间,胖子脑子里面灵光一闪:这好像是那天抓捕狗獲的地方啊。

他心里一阵激动,隐隐感觉抓住了什么:如果说这里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有那天灌狗獲的时候,使用了一下木盒里面的水源,难道这都一个月过去了,青蛙还

到这里的特别之处?

想到这里,胖子决定有必要试一试,于是找了旁边一条沟渠,坐在田上,偷摸往里灌水。

抽了一根烟的工夫,胖子就看到那两只青蛙终于有所行动,后腿一蹬,往刚才的沟渠里面蹦过去,然后扑嗵扑嗵两声,跳进里面。

更叫胖子吃惊的是,在沟渠的水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水花翻滚,似乎水下有很多东西在游动。

是鱼!胖子很快反应过来,看来这些鱼也都是被吸引过来的。那么也就是说,这两只青蛙也绝对不是误打误撞进来的。

胖子兴奋地从上站起来,噼里扑嗵往地头跑。车老板子在远处喊:“胖子,慢点,小心别滑倒——”

就在胖子心里刚刚涌起股感动的时候,车老板子的声音又传过来:“就你那身板子,跟门板似的,要是摔进稻田,得压坏多少秧苗啊!”

听他这么一说,胖子还真差点一头倒,连忙停下脚步,稳稳当当溜达回去:“老板叔,明天就去抓青蛙!”

“有用吗?”车老板子表示怀。

“呵呵,俺啥时候做过没准的儿啊!”胖子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

车老板子回忆了一下,还别说,胖子做的那些事,看起来都挺悬乎,但是最后都没出问题。于是信心大增:“成,听你的。”

何满仓吧嗒嗒嘴:“我看够呛,除非把稻田也像你的蛙厂那样修筑起来,可是稻田没有那么弄的啊?”

“没事,我们的这的蛤都懒,放哪是哪,不愿意挪窝。”胖子一边顺口胡说,一边心里暗暗懊悔: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费劲巴力修蛙厂呢,放点水出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到了第二天早晨,车老板子叫大伙抬出工具,有细密的渔网,也有抬网,另外还专门有几个类似鱼抄子的东西,木把前端插着一根铁丝,弯成直径一尺多的圆形,后面是纱窗做成的网兜,适合在草丛里面捕捉青蛙。

“俺还有一手绝的呢,钓青蛙,不过要捉活的就用不上了。以前到了秋天,在这钓大田鸡才过瘾呢。”车老板子一路走,一路给大伙讲讲在南洼子的趣事,倒也听个新鲜。

胖子咂咂嘴:“话说田鸡肉确实好吃啊——不过以后坚决不能捕杀,稻田卫士,咱们得像大爷似的养着。”

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抄子轻轻贴着草地一甩,网兜里面就装着一只大个的蛤蟆,身上疙疙瘩瘩,足有普通人拳头大小。

“哈哈,胖子你厉害,专抓癞蛤蟆。”车老板子一眼就瞧出来,这个体型臃肿,身上长包的家伙是癞蛤蟆,因为一般的蛙类都比较苗条。

“癞蛤蟆好啊,这帮家伙最贪吃,连天鹅肉都想吃,消灭的害虫也多。”胖子叫旁边一个小伙子撑开面袋子,然后把网兜倒过来一抖落,癞蛤蟆就落到里面。

“这癞蛤蟆全身都是宝啊,耳朵后面的白浆能提炼蟾酥,整只的蛤蟆皮叫蟾皮,也是药材。而且据说最难得就是~衣,就是癞蛤蟆褪下来的薄薄的一层皮膜,不过难得一见。”车老板子嘴里又开始说起癞蛤蟆的好处,说得胖子心里直痒痒:干脆,就在稻田里顺便养蟾蜍吧。

一路走去,大伙也都用网兜捕获几只蛙类,有翠绿的青蛙,也有黄肚皮的林蛙,当然也有癞蛤蟆。其中胖子捕获的最多,一网一个,没有落空的时候。

“胖子的眼神真好啊!”连何满仓都不得不称赞胖子是个抓青蛙的好手。

“好家伙,田鸡!”胖子却飞跑两步,网子朝着草丛里捞去。只见一只绿背带着三道黄条的大蛤蟆从草丛里面蹦出来,动作迅猛,几下就蹿到不远处的一个水塘里面,噗通一声,就像扔里块石头一样。

田鸡和其他蛙类相比,绝对算巨无霸,一只就将近一斤大小。胖子最喜欢这玩意,个头大吃的就多,而且动作灵活,绝对是那些害虫的终极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