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有些傻眼:“你,你是饿死鬼投生的啊,怎么吃这么快。”

帅哥很是厚道的呵斥了一声:“牛黄不许胡说。”杜若觉得这帅哥的脾气真是好的离谱,管教你下人也只会这么一句,毫无威势,难怪这小子不怕呢。

肚子里有了底,杜若才有心思打量四周,布置的颇为简单,没什么装饰摆件儿,想来主人不大在此居住,不禁又问了句:“这是什么地方?”

牛黄撇了撇嘴:“你不记得自己的事儿了,连我们公子刚说的话也忘了不成,我们公子不说了吗,这里是御清堂,御清堂是咱们大宋最大的药号也是最有名的医馆,总号在将军镇,这里是都城的分号。”

杜若暗暗松了口气,原来是都城御清堂的分号,既然是分号,应该不会撞上苏铭吧,却不禁看向帅哥:“那么公子是御清堂的郎中吗?”

牛黄:“你真不知道假不知道,御清堂如今掌事的少东家是我们公子的堂哥,我们家公子是苏家的三少爷。”

杜若愣了一下,心说,这位帅哥莫非是苏铭的堂弟,想着不禁看了他一眼,这么一想瞧着倒有些像,看来这苏家的基因好,堂兄弟都生了一副好样貌。

正想着,忽听外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士安回来了吗?”杜若顿时脸色一变,下意识往炕里缩了缩身子,其实杜若也知道纯属多余,只要苏铭进来就完了,以苏铭跟陆景天的交情,肯定会直接把自己送过去,结果可想而知。

杜若深吸了一口气,想着怎么应对接下来的麻烦,帅哥却站起来迎了出去:“堂哥,听伙计说,你在郊外的皇家猎场呢,怎么回来了?”

苏铭:“景天兄身边跑了个家奴,景天兄在猎场伴驾脱不开身,只能我先帮忙找人了。”

苏士安:“一个家奴罢了,至于劳烦堂哥吗。”

苏铭:“不是寻常家奴,得了,这些终究是景天兄的家事,不说也罢,倒是你,比往年早回来了几日。”

第38章 赖上苏士安

苏士安:“往年总是来去匆匆, 今年我想多陪阿康几日。”

苏铭知道他的心结, 知道劝了也没用, 摇摇头:“今儿有要事脱不开, 待过几日,我去寻你, 你我兄弟把酒言欢一醉方休。”撂下话方去了。

听着脚步声去远了,杜若一颗心才算放下,本来还琢磨着若苏士安问起来,自己该如何应对,但他却什么都没问。

杜若在御清堂住了一晚上,转天一早跟着苏士安搬到郊外他说的草庐去了。

一下车杜若就喜欢上了这里, 筑篱为墙,茅草做舍,堂前垂柳成荫,房后青竹成片,有一颗歪脖子的老杏开的正好, 斜斜的从篱笆墙探出一枝杏花, 娇艳红润,掩不住满院春光。

杜若忽然发现,这里真是处处都有惊喜, 这里的景致比之将军山更别有一番味道。

苏士安交代杜若住西边那间屋子,便带着牛黄往房后去了, 杜若进了屋, 屋内桌椅床榻一应俱全, 想必常有人打扫,颇为干净。

杜若目光落在窗下的竹榻上,不免想起了陆景天,演个戏都能如此投入,连木匠活都会,也不知是本来有这技能还是跟谁学的,杜若坐在竹榻上,摸了摸肚子,如今算是跑出来了,下一步就得把肚子里这个处理了。

杜若去灶房溜达了一圈,厨具还算齐全,也有菜蔬米粮,略掂量了掂量,料理里四菜一汤,杜若把桌子搬到了院子里,摆上饭菜,苏士安正好回来。

杜若:“公子,吃饭吧。”

苏士安目光落在桌子上愣了愣。

杜若:“我随便做的,公子尝尝可还能入口?”说着把筷子递给他。

苏士安吃了一口菜点点头:“姑娘真好厨艺。”

牛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这些菜真是你做的。”

杜若:“这里除了我还有别人吗?”

牛黄:“你,你是厨子?”

杜若目光一闪:“不知道。”

大概是杜若的厨艺征服了牛黄,一顿饭过后牛黄对杜若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主动把碗筷收拾下去洗了。

杜若瞄了苏士安一眼开口道:“公子可否开一剂打胎药?”

苏士安愕然:“姑娘莫非不想要腹中的胎儿。”

杜若点点头:“还请公子帮忙。”

苏士安:“姑娘腹中胎儿已近四月,寻常打胎药只怕无用,若下猛药恐有性命之忧。”

杜若一心要打掉这个孩子,首先是也没有信心跟条件养孩子,再一个就是怕生孩子的时候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毕竟古代生孩子危险系数太高。

可没想到打胎一样有性命之忧,自己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若不打,就得把孩子生下来,就算自己运气好,把孩子顺利的生出来,怎么养也是个大问题。

仿佛知道她想什么,苏士安道:“姑娘未想起之前可一直住在此处,一应用度姑娘也不用操心。”

杜若不禁抬头看他,要不是自己遇上了,她还真不信这世上有苏士安这样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好人,这样一个好人,自己却还骗人家,杜若心里不免愧疚起来。

但愧疚归愧疚,她还是不能说出实情,她不敢冒险,她不想回陆家,作为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女人,她不想当陆景天圈养的金丝雀。

而如果这个孩子不能打掉,便只能生下来,虽说这里生孩子危险系数太高,但有个大夫在旁边,多少有些保障,所以这个孩子不管打还是留,自己都得跟着苏士安,可是自己要跟着人家总的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吧。

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杜若想出个主意来:“公子,我想学医,能不能收我当徒弟。”

牛黄正好过来,听见这句嗤一声乐了:“想得美,我们公子可是大宋鼎鼎大名的圣手神医,就连太医院那些太医都不能跟我们公子相比,我们公子要是想收徒弟,来拜师的得非把御清堂的大门给挤破了不行,你这么个连大字都不识的丫头,八辈子也轮不上你。”

杜若:“谁说我不识字?”

牛黄一愣:“你少吹牛了。”

杜若:“我才没吹牛呢,公子看的书我都认得。”

苏士安:“姑娘想学医是好事,但苏家有祖训,医术不可外传,故此,我不能收你当徒弟。”

杜若泄了气,这个理由看来行不通,却听苏士安道:“不过我这儿的书你可以随意看。”

杜若眨眨眼:“那就多谢公子了。”

杜若后来想想,她当初死皮赖脸的赖上苏士安实在不大厚道,但当时的境况,她也没别的路可走,但也无比庆幸当初赖上他,他是良师益友令自己一生受益无穷。

虽说一开始是赖上的,但后来却真成了朋友,成了朋友有些事情便理所当然了,例如跟他走,这本就是杜若一开始打的主意。

在这里她担心会被陆景天找到,若是跟苏士安走了,便安全多了,外头天大地大,陆景天想找自己,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自己怀着孩子,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孩子有苏士安在,都会放心许多。

杜若怀孕五个月的时候,跟苏士安走了,走的时候,杜若以为她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她跟陆景天的恩怨也就此了结,今后就是桥归桥路归路了。

但人生往往很奇怪,有些人兜兜转转的总会转回来,就如她跟陆景天。

————————————————————————————————————————————————————————————————————————————————————————————————————————————————————————————————————————

番外-技能修炼手册

陆景天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去学木匠,可面对那个刁钻的小妖精,他竟一口答应了下来,对,她就是个小妖精,眉眼流转间便迷惑了他的心智,让他匆匆下山。

下山之后他找了苏铭,苏铭是当年随军的军医,曾跟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是过命的交情,他也是御清堂的少东家,头脑灵活,主意多,自己跟他说要学木匠,且要三天学会,苏铭的反应是以为自己疯了,其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疯了,但在那个小妖精面前,他就是不想说不。

木匠并不好学,至少在他看来比起排兵布阵难得多,不过他还是学会了,他做了一个竹榻,摆在了小妖精的屋子里,他很得意,但没得意多久,小妖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要做摇椅……

第39章 神奇的基因

五年后

北地的檀洲已是宋辽边境,当然这里的宋朝辽国并非杜若知道的历史,事实上这里是个架空世界,这里的宋朝虽也有灿烂的文化,万众仰望的gdp但并不软弱,之前数次宋辽战争虽各有胜负,但辽国的国力却完全不能跟宋国相比,而战争却是最耗钱的,国力衰败的辽国,不得不修养生息,故此自上次和谈之后,近十年来并无战事。

世道太平老百姓不用四处流离,日子好过了许多,尤其檀洲地处宋辽边界,依山傍水,四季分明,以山为界,山这边儿是宋国广袤的土地,另一边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正是因两国边界,多民族杂居,保守热烈,含蓄开放,各民族的特征融汇碰撞形成了檀洲独有的特色。

檀洲城郊外山脚下有个紫花村,村头篱笆墙围着的小院里,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生的粉妆玉琢好看之极,正拿着一把小弓似模似样的拉开,只听嗖一声,小箭扎在前面稻草靶子上。

小男孩侧头看向旁边十六七的小子:“牛黄,该你了,你要是输了,你腰上那把短刀就是我的了。”说着把手里的小弓递了过去。

牛黄:“我才会不会输呢。”接过小弓比划了比划嗖一声射了出去,可惜准头不够,箭擦着稻草把子落到了地上。

小男孩笑了起来:“愿赌服输,牛黄你可不许赖皮哦。”

牛黄却犹豫了:“那个,多多小少爷,不是奴才赖皮,而是这短刀快的紧,给了你倒没什么,可万一要是割了手,公子肯定要罚奴才的。”

小男孩不乐意了:“我娘说男子汉得说话算话。”

牛黄撇撇嘴:“你娘倒是会说,她啥时候说话算话过啊。”

小男孩:“我娘是女人,女人可以说了不算的,男人不行。”说着伸手把他腰上的短刀抽了出来:“愿赌服输,这短刀是我的了。”拿着短刀爱不释手的比划着。

牛黄一叠声道:“多多小少爷您可小心着些,仔细割了手……”

院子里搭了个纳凉的棚子,棚顶上盖了厚厚一层混着泥的麦草,既好看又能遮阳,棚子里设了木榻,木榻上有一张根雕的小桌,桌上小泥炉上的水滚了,杜若倒在旁边的白瓷盏中,略晾一会儿,从旁边的茶盒中拨了茶叶放到盏中,方推给苏士安。

苏士安看着盏中慢慢伸开的芽叶,茶汤也变成了浅淡的碧色,抿了一口,茶香清冽,不禁笑道:“还是阿若的手艺好。”

杜若:“是茶好。”

苏士安看向院子里拿着短刀比划的似模似样的小家伙,不禁道:“多多在骑射上真是颇有天赋。”

杜若看向院子里的儿子,五年前她好容易跑了出来,本是想把肚子里的孩子打了,可事与愿违,打胎的风险太大,以至于只能生下来。

一开始她只觉的肚子里的孩子是个麻烦,急于处理,后来留下也是被逼无奈,可随着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虽然没生出来,但是会动了,每次胎动都带给杜若一种全新的感动,也激发了她的母性,她能真切感觉到肚子这个跟自己骨血相连,是这世上跟最亲最近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多多的时候足足疼了一天一宿才生下来,但看见那个皱巴巴的小东西时,杜若觉得一切疼痛琢磨都是值的,抱着儿子她感觉好像拥有了全世界,那种属于母亲的满足不可言喻。

她也变成了个一个俗气的母亲,希望孩子多福多寿,所以小名叫多多,大名是苏士安起的,叫杜珩,由此杜若深觉起名这个事儿真能看出文化底蕴来,比起苏士安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市民。

儿子生下来了,长得颇为讨喜,让杜若欣慰之余也时常会陷入一种复杂的心境,基因真是很神奇的东西,孩子仿佛天生会复刻父母的基因,就如多多对骑射的天赋,他的那把小弓是上次进城的时候,在一个摊子上卖的。

小家伙看见摊子上的弓箭死活就不走了,眼巴巴望着自己开口:“妈妈,你不说让我自己挑生日礼物吗,我可不可以要这个。”他指了指摊子上的弓箭。

而且,从没人教过他,他自己就能比划的有模有样,看着儿子杜若有时会忍不住想起那个蛮牛一样的男人。

在这里边境的小城里,杜若才真正知道威武将军的威名,战场上所向披靡,军功赫赫,难怪不过二十多就封了将军。

越听这些杜若越觉得当初自己能从他眼皮子底下跑出来,纯属侥幸,杜若不敢想象如果让那个男人知道多多的存在,会是什么后果,毕竟那男人至今还无子嗣,而古代男人最在意的便是这个。

正想着,忽听苏士安道:“我需回一趟都城。”

杜若:“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苏士安:“父亲遣人送了信来,说母亲病了。”

杜若:“那你快些启程吧。”

苏士安欲言又止:“阿若,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杜若摇摇头:“我要是跟你回去,药田怎么办,虽说有农人帮忙料理,到底还得盯着些,而且,虽才开春也有来定药的。”

说到药田苏士安不禁看向外,篱笆外便是杜若买下的药田,有数十亩之多,阿若很能干,自己只是把她带到了这里,这些药田这院子都是她一手置办下的,她跟别的女子不同,跟她在一起这么待着,很舒服,想到此,苏士安道:“阿若,不如你嫁给我吧。”

杜若笑了:“士安,我可是带着个拖油瓶的寡妇,你堂堂御清堂的三少爷,娶我这样的女人,恐怕令堂的病会更重了,所以,拿我做挡箭牌没用。”

两人都清楚,每年士安都收到母亲病重的家书,是为了把他诓回去成亲,所以这话士安也不是提了一次两次了,杜若一直觉是玩笑,从不当真。

但这次苏士安却格外认真:“阿若,我说真的。”

第40章 多多的爸爸

药田里种的是紫花白芨,一种颇为贵重的药材,当初跟苏士安来檀洲,无意中紫花村竟然有这种药材,只是因村子里异族人居多,不识药材,只当是坑边地头的野草,紫花村的村名也是因一到春天开了满地的紫花而得名。

杜若自然也不认识,但苏士安却是行家,看重了紫花白芨的商机,在紫花村周围买下了数十亩山地,种白芨,紫花村在檀洲郊外,依山傍水,虽不如将军山的秀丽之姿,却有一种北地山川的险峻之美,村子里的乡民朴实和善,故此杜若选择在此落户。

这数十亩的药田所得收益虽不能富贵,却足可衣食无忧,至于自己跟士安,是雪中送炭救自己于危难之时的恩人,也是朋友是知己但无关风月。

杜若有时也觉得奇怪,苏士安相貌俊美,性情温柔润物无声,跟他相处很是舒服,但自己跟他偏不来电,但士安这次的话却让杜若略有些心动。

一个女人或者说一个寡妇想在这里立足极为不易,因檀洲是异族杂居之地,而异族人性情豪爽,不拘小节,礼教规矩也不像大宋那般严谨,所以他们才能安生的过了这几年,但多多一年年的大了,自己不得不考虑这些,她记得看过一个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讲座,那位专家说过父母双全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为了多多,自己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士安的提议。

毕竟世间夫妻也不是非要激情四射,也有平淡如水相敬如宾的,士安需要一个应付父母的挡箭牌,自己需要给多多找个爹,貌似也算各有所需。但本着尊重儿子的出发点,杜若还是决定问问儿子的意思。

杜若把多多唤到跟前儿,略斟酌了一下言辞道:“多多想不想要个爸爸。”

小家伙眨眨眼:“妈妈是说干爹要当多多的爸爸吗,那多多真正的爸爸要是回来了该怎么办。”

生的儿子太聪明的确是个麻烦事,杜若咳嗽了一声:“你不喜欢干爹吗?”

小家伙点点头:“喜欢,干爹最疼多多了,但干爹是干爹不是多多的爸爸,妈妈不说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吗,就算再远的地方,也总会回来。”

杜若有些头疼,这是去年多多问自己的时候,自己跟他说的,本来想说死了,可面对多多澄明的目光,杜若真没忍心,便随口说他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谁想这小子就当真了。

杜若一时说不下去了,正好里长来寻她说有个来定白芨的,让她过去商谈,紫花村的乡民见杜若种了这野草一样的紫花,竟能赚银子,便也改种了白芨,故此紫花村周围都种了白芨,一到了开春时节,一望无际的紫花盛放开来,美不胜收。

成了规模,就是最大的广告,除了供应御清堂渐渐也有许多别处的药材商慕名而来,大若以前吃过商人的亏,紫花村的乡民们不大相信经商之人,却对杜若深信不疑,故此一有来定货的里长便来寻杜若。

能在紫花村安稳的住下,多亏里长帮忙,她自是不会推辞,略整了整衣裳,交代牛黄看着多多,便跟里长去了。

这几年,举凡士安回家,都会把牛黄留下来。

杜若倒是未想到会见是个辽人,且虽这辽人可以打扮成普通的客商,但一个人若久居高位,那种骨子里的气韵是藏不住的。

当年在将军山之所以一开始未认出陆景天来,是那厮长了一张貌似憨实的脸,且不大跟自己说话,加之并未往陆家想,才以为是山下的猎户,竟然还自作聪明的勾引他,殊不知看似像头蛮牛实则却是只狼,自己就是那个引狼入室的,由此可见,外表长得憨实的也不一定可靠。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陆景天之后,杜若对陌生人会下意识防备,所以她一眼就看出这个辽人不寻常,她猜测不是辽国的贵族,毕竟檀洲距离辽中京大定府不远,不过这人年纪倒不大,二十五六的样子,因是异族生的颇为俊美。

大约也没想到里长找了年轻女子过来,男人愣了一下,里长:“夫人,这位便是想定白芨的客商。”紫花村的人都以为杜若跟士安是夫妻,故此乡民称呼自己夫人。

这般更为方便,两人也不辩驳,反正这里远离都城也没人认得他们,谁在乎两人是不是真夫妻呢。

那青年微微欠身:“夫人,在下听说紫花村的白芨品相好,慕名而来想定二百斤白芨。”

杜若目光闪了闪:“既然客商是慕名而来,想必知道我们紫花村种的白芨是紫花白芨,无论品香还是功效都不是市面上寻常白芨可比,货好价儿也就高。”

那青年:“价高些不怕,只要好就行,这些钱不知够不够,若不够,回头让人给夫人送过来。”说着把腰上的钱袋拽下来递给杜若。

杜若接过一看,里头有四片金叶子,杜若愣了愣,就算紫花村的白芨品相好,也不过用不了这么钱,不过这明摆着就是冤大头,不宰他一刀都对不住自己。

想到此,笑眯眯的道:“够了,够了,不知客商您什么时候要。”

那青年愣了愣:“不是说要到了秋天才能收吗。”

杜若:“今年种的要到秋天方能采收,但地窖里还有些去年的存货,本是给御清堂留的,若客商急用可先匀给您一百斤。”

那青年大喜:“若有现成的最好。”

杜若:“里长,叫人搬过来吧,让客商一并带走也免得再跑了。”

里长这才回过神来忙叫家里的小子去搬了来,送着那辽国的青年去了,里长方道:“夫人,咱是不是卖的太贵了。”

杜若:“他若嫌贵就不会买了,这钱里长拿着吧。”说着把钱袋子递了过去。

里长接过钱袋看了看,眼睛都亮了,拿出一片金叶子来递给杜若:“多谢夫人帮忙,这个夫人务必收下,也算小老儿的一点儿心意。”

杜若摇摇头:“听说您家二姑娘要出门子了,这个就给她打一对耳钉子吧,就当是我的贺礼了。”

第41章 天真的小杏儿

里长眉开眼笑忙叫出他家二姑娘来道了谢,方送了杜若出来,晚上里长家的三丫头小杏儿送了一只野兔子,说是他个去山上打的。

杜若知道里长这是还卖白芨的情儿呢,也不推辞,接过来利落的剥皮收拾不一会儿就炖上了,一抬头见小杏儿盯着自己看,不禁道:“你这么瞧着我做什么?”

小杏儿绕着自己的鞭子道:“夫人生的真好看。”

杜若:“不顶吃不顶穿的好看有什么用,还不如有力气好呢,至少能干活儿。”

小杏儿:“谁说好看没用啊,我娘长得像夫人这样好看的,才能找着苏大夫这样的好夫婿,像我们姐仨这样的,不找同村的庄稼汉子就得找邻村五大三粗的猎户,苏大夫这样的可瞧不上我们。”

杜若暗笑,原来这丫头是士安的粉丝,果然姑娘爱俏,就凭士安那张俊俏的脸,在这紫花村里可是颇有人气,且这边是异族杂居,没那么多礼教规矩的束缚,女孩子的性子多爽利外向,只要士安在家,总有村子里的姑娘故意从这边儿过,含蓄的瞄上两眼,直白的干脆就站在篱笆外往里望,所以小杏儿这么说一点儿都不奇怪,基本上士安就是紫花村姑娘们心目中的男神,而自己这个男神的夫人,就成了比较的对象。

杜若看向小杏儿,里长的老婆是异族姑娘,掺杂了异族基因,这几个孩子生的颇为好看,就拿这个小杏来说,身量比寻常大宋的姑娘高,五官也较深,虽说皮肤有些黑,但更显出几分异族风情,发育的也好,不过才十四,身段已经凹凸有致。

杜若瞄了她鼓囊囊的胸一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自己都生了孩子,却还比不上一个十四的小丫头,实在让人气馁。

更何况这丫头长得还颇好看,大眼小嘴,听士安说,都城的官员跟那些豪富府里都有异族的侍妾,颇为受宠,可见小杏儿这类型的美人,正附和时下男人的审美观,不知为何竟会觉的自己比她好看。

杜若由衷的道:“我瞧着你比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