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程鑫的时候,陈昕非常紧张,又觉得自己是不是衣着太随便,会给那位教授留下不太好的印象?见了教授后,又该问些什么问题呢?想问的太多了,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又没什么要问的。如此纠结了半天,终于还是跟程鑫抵达了饭店。

这是个比较高档的饭店,为了说话方便程鑫要了个包间。他们等了好一会儿,那位教授才急匆匆赶到,对方四十多岁的样子,穿着很朴素,除了镜片后面那双眼睛显得从容睿智之外,跟大街上任何一个人没什么区别。

程鑫赶紧站起来:“刘叔叔,非常感谢您拨冗过来。陈昕,这位是刘教授。刘叔叔,这是我的好朋友陈昕,就是我跟您说的那个想学生物的同学。”

刘教授看着陈昕,伸出手来:“你好。”

陈昕赶紧拘谨地站起来跟对方握手:“刘、教授您好!”

程鑫说:“刘叔叔请坐,知道您特别忙,耽误您的时间了。我们边吃边聊吧,没等您来,就先点菜了,还有什么想吃的一会儿再加。”说完让服务员上菜。

刘教授坐下来,笑着说:“也还好,正好要吃饭了。点了菜好,节约时间。这位同学想学生物?”

陈昕紧张地点头:“对。”

刘教授说:“那说说有什么迷惘的地方吧。”

陈昕舔了一下唇,看一眼程鑫,程鑫朝他微笑点了下头,陈昕开口说:“我、我很喜欢生物,有、个朋友劝我别、别报这个。”

程鑫在一旁补充说:“刘叔叔,陈昕的成绩非常好,平时考试在我们学校甚至市里都是第一名,他的理想是做科研,所以想知道选择生物这条路到底正不正确。”

刘教授点头说:“你想学生物,那必定是喜欢生物才选择这个吧。科研这条路非常艰辛,如果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选择生物很不错。”

陈昕点头,又有些羞涩地说:“其实我、还不太了解做、做科研具、体研究什么。”

刘教授说:“这个就多了,本科的话,学的都很基础,包括生物的各个门类,比如微生物、细胞、基因、遗传等等,而研究生研究的方向就比较细致了,比如专门的遗传与发育、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等,甚至更加细致。生物这门学科系统庞杂,非常复杂,人类研究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才管中窥豹,需要做的事还相当的多,这是个非常有前景的学科。但是要出成绩也很不容易,所以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格外有耐心…”

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刘教授一直就生物这门学科在侃侃而谈。陈昕仔细侧耳聆听着,不住地点头,偶尔也插上几句话,心中对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刘教授也并非一味夸生物的好,说到了科研人员的清贫,也说了自己在做研究时的苦闷,蒋思捷对陈昕说的那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任何精尖学科都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自身的智慧,才是科学与技术成就的实质,所以说完全不费脑那是不可能的。

程鑫的菜点得相当符合刘教授的口味,刘教授很是满意。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宾主相谈甚欢。吃完饭,程鑫和陈昕再三表示感谢,送走了刘教授。

两人目送出租车驶入流光溢彩的街道中,程鑫将手搭在陈昕肩上:“怎么样?有决定了吗?”

陈昕回眸一笑:“有了。”虽然清贫和苦闷,但是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心血和精力,难道不是件幸福的事吗?

程鑫笑起来:“那就好,咱们找个地方走走吧,明天你就要回去了,真不想你回去。”

陈昕又何尝想离开呢。“谢谢你!”他由衷地感谢程鑫,没有谁会这么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来你也会考、到北京的对不对?”这是陈昕第一次正式提到自己和程鑫的未来,他想和程鑫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程鑫看着他,用力点头:“当然。我会陪着你的。”

陈昕笑了,就知道他不会丢下自己不管的:“我帮你。”他们要携手共进,永远不离不弃。

纵使程鑫不舍,陈昕也不愿,但这个世界不只有他们俩,所以该做的事还是得做,陈昕还是在程鑫的千叮咛万嘱咐中踏上了归途,回去继续给双胞胎兄弟补课。

临开学前几天,程鑫才回来,他兑现了自己对陈晞许下的诺言,只要他进步了,就接他来自己家玩几天。陈晞期末考试数学得了满分,语文得了94分,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名,拿到通知书就开始惦记要去程鑫家玩,知道程鑫去了上海打球,还颇失落了一阵,程鑫回来接他去玩,简直要把他给高兴坏了。

因为请了几天假,陈昕在曹继又家做了不到一个月的家教,他坚持只拿了五千元的补课费。曹爸曹妈对儿子这个不亢不卑的同学印象非常好。

要开学了,徐俊赏才终于从北京回来了,这个暑假他一直都在北京上培训班,决心不可谓不大,他已经想好了要报中戏。假期的最后几天,几个伙伴才算是真的放假,大家凑到一块儿放松了几天,然后正式步入高三。

班级还是原来的班级,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班主任还是伤愈后的方隽,经过一个暑假的调养和康复,方隽的伤总算是好了,走路已经正常,只是还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他们的科任老师有了一些调整,学校将原来高三的老师重新分配了一下,周嵩被安排到高三六班教语文,这个消息简直把陈昕高兴坏了,总算又能上周老师的课了。

其实周嵩不想带高三,高三课多、压力大,来日昇之后,他的小说就写得断断续续的,断更那是常态,尤其是方隽受伤之后,几乎成了月更党。好在他是在晋江写文,读者都被坑习惯了,只要你写得好,再久不更,也还是有读者蹲坑的。订阅自然也是哗啦啦的掉,不过也没办法,虽然对不起读者,三次元的生活也还是最重要的。这次还是方隽央求他来教高三的,说两人怎么也要联手一把,况且还有陈昕和六班这群叫人欣慰的学生,周嵩很喜欢六班上学期表现出来的那股子拧成一股绳的狠劲儿,觉得这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班集体,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全校人气最旺的语文老师来教他们,让六班的学生如同捡了宝似的,别提多兴奋了。方隽还不忘跟学生们表功:“周老师肯来教你们,还多亏了我,要不然他就去教高一了。”

大家就问:“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方隽洋洋得意:“周老师住我家对门,他家的猫天天来我家蹭吃蹭喝。咱们班原来的朱老师不想带高三,我就跟周老师说想让他来教我们班语文,他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了,嘿嘿。”

陈昕和程鑫在最后一排听方隽鬼扯,都朝对方悄悄地做了个鬼脸。陈昕虽然不能肯定方隽和周嵩的关系,但从上学期从方隽受伤那件事中已经猜到了些什么,但他也没去八卦老师的事,毕竟他们都是自己尊敬的老师。程鑫知道,但难能可贵地没跟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甚至连陈昕也没说过,他想到了自己,如果将来有人发现他和陈昕的关系,也不希望别人在背地里议论起他们。

新的学年就这样开始了。刚开学,学校就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组织高三全年级师生开了个动员大会,其目的就是给大家敲警钟,已经是高三了,离高考只剩下两百七十多天,时间不是用年来计算,也不是用月来计算,而是用天来计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奋斗,再苦再累也就是这么几天了。

陈昕被选作理科生代表,张熠辉作为文科生代表,上台跟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这一次,程鑫还被选去发言了,因为他是本校创建以来进步最为显著突出的学生,学生还给他特别颁发了一个进步奖,给他发了一千元的奖金,这是程鑫长这么大第一次拿奖金,还真的实现了他和陈昕一起上台领奖金的夙愿。学校认为程鑫的事迹对后进生尤其具有励志榜样作用,应该跟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刺激更多的后进生努力向上。

陈昕的发言其实没多大新意,他的学习心得在高二的开学典礼上就分享了,不过这会儿再给大家重申一下也没什么不好,他这次发言最大的不同是比上次流利得多,而且整个人都显得从容而自信。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这一年他的变化真是非常惊人,他身上发生了什么?连周嵩也暗暗惊讶,难道真是跟程鑫在一起的作用?

张熠辉其实也是非常厉害的,他因病住院耽误了一个多月的课,成绩依旧没有下滑,文科第一的宝座一直稳坐着,他成绩虽然不及陈昕,但在知名度和活跃程度上比陈昕更受人瞩目,他的学习经验也还是挺受人期待的。

最令人期待的发言非程鑫莫属,他可是他们这个年纪的风云人物,几乎没人不认识他:高一的时候因为打架记了留校察看处分,高二的时候带领篮球队杀入省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现在连学习成绩也赶上来了,真是令人唏嘘,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使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渣校霸转变成了先进模范,这背后的原因才真的耐人寻味。程鑫的发言稿还是陈昕写的,他照本宣科念完了。他对出这种风头很不乐意,把他树立为进步典范,那就等同于拉着学会了说话的大猩猩上台供人参观,他本来挺抗拒的,但是想到可以和陈昕一起上台发言,这才勉为其难上去的。

开完会后,大家就真的进入高三阶段了。首先表现在课程紧凑了,历史政治地理都退出了他们的课堂,再也没有音乐、美术、计算机课,唯一保留的副课就是体育了,不过这大概也就是理论上需要体育课,事实上视情况而定。学校改了作息时间表,白天九节课,加早晚自习,一共十三节课,高三上学期的晚自习上到十点二十,下学期的晚自习则要上到十点五十了。

大家看着课表,纷纷都哀嚎炼狱时代已经来临。哀嚎归哀嚎,学也是要学的,毕竟这个时候你还不搏什么时候才搏呢?

高三等同于书山题海,各种各样的习题集、测试卷,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试题调研》、《600分考点700分考法》、《专项训练》、《高考错题本》等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真题集。资料书一本一本发下来,试卷一沓一沓发下来,桌斗里、桌面上全都摆满了,每个人桌上都有一堵厚厚的书墙,书墙后面是一群眼带黑眼圈面带菜色的可怜孩子。

陈昕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他学习一向有自己节奏和步伐,听课也是选择性听的,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校抓得紧,高二就基本将高三的必修内容讲完了,到了高三,通常都只剩下系统梳理和复习了。更多时候,都是他和老师在课堂上讨论更多的解题思路。有时候老师们犯懒,还会让他上台来给大家讲题,高三六班的人从上学期起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上课模式。甚至某道题目老师讲得绕了的时候,大家都会把目光投向陈昕,希望他能有更简单的思路,这个时候,陈昕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就会上去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可以说,比起老师来,陈昕更像是六班学生的主心骨。

第99章 方隽现了

陈昕发现上高三之后, 周遭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而变得最多的还是大家的心态。好像一进入高三,他们在家长眼中就显得重要起来、娇贵起来了。他发现身边多了不少陪读的家长, 虽然知道学校有陪读的,他并没有亲见过, 进入高三之后, 他班上就有几个同学的家长在校内租了教职工宿舍或者在学校外面租了民房,每天三顿给孩子做饭送饭,有一个女生甚至还以神经衰弱睡不好为由, 请了假跟着母亲在校外住。

这天中午,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吃饭聊天, 曹继看着餐盘里的菜,忍不住吐槽:“卧槽,每天都是这几样菜来回打转,我都要吃吐了。什么时候我妈也来陪读呀, 两个儿子都在这里呢。”

曹继又看着哥哥, 吞下嘴里的饭说:“想多了你!妈不去上班, 谁供你上私立高中?”曹继这样的成绩, 普高是考不上的, 只能读私立学校或者职业高中,职高对曹继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基本就等于流放了, 曹爸曹妈不舍得让儿子去混社会,就把他送到日昇来了。为了供两个儿子上私立学校,家里开销也挺大的, 一年光学费就要小十万,也多亏了两口子都上班,经济还宽裕,如果只有一个人上班,那就有点紧巴了,所以曹继的陪读愿望也只能想想而已。

陈昕听见这话,心里突然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曹继家里条件不太好吗?自己还要了他们那么多补课费。等吃完饭,大家都分开后,陈昕小声地问程鑫:“继又家、是不是条件不、不太好?”

程鑫愣一下:“没有吧,据我所知还是不错的。怎么了?”

陈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吃饭的时候、继又那么说,我觉得我、我不该要那、么多补课费的。”

程鑫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爸妈在石油公司上班,又是领导,收入很高,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再说你拿的是你应得的,瞎操什么心!”说完用手指在他脑门上轻弹了一下。

陈昕不好意思地笑,其实看到曹继家的房子就知道他们家条件应该还不错,只是他挣着同学的钱,心里总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会比较敏感。

程鑫突然问陈昕:“你觉得学校的饭难吃吗?”

陈昕下意识地说:“不难吃。”

程鑫笑着轻摇头:“就知道问你也是白问。”

陈昕鼓了一下腮帮子:“本、本来就是啊。”这里的伙食比一中的好已经太多了,有荤有素,种类不少,搭配合理,口味也不算太差,并且管够,挺好的。

程鑫说:“现在咱们学习任务太重了,我担心营养跟不上,我想让我家阿姨过来给我们做饭吃,你觉得怎么样?”

陈昕第一反应就是太麻烦了,但又想到程鑫每天都要打篮球,体力消耗巨大,学校的饭菜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油水,吃了没多久就觉得饿,不管吃多少都这样,程鑫常常都是靠零食来补充体能的,如果是自己家里做饭的话,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吃不饱的情况吧,而且也更健康,所以也没反对:“你问、问阿姨同意吗?”

程鑫皱眉想了想:“我爸平时在家也吃不了几顿饭,阿姨通常都是给我做饭的。不过如果不让阿姨过来,另外再请个人来做饭也可以。现在的问题是学校里面还有没有房子,如果没有,就要去外面租了,这样会比较麻烦一点。我去问问隽哥。”

程鑫说干就干,当即就跑去找方隽,问他能不能帮自己在教职工宿舍找套房子,他想雇人来给自己做饭。

方隽不想理他:“你麻不麻烦?学校食堂的饭菜怎么就不能吃了?大家不都一样吃吗?”

程鑫瞥一眼方隽:“那你为什么每天还不辞辛劳地自己做饭吃?要不这样好了,我出生活费,每天来你这儿搭餐吧,你反正是要做的,再多做点,我和陈昕过来吃。”

方隽竖起眉毛:“滚!休想!”他才不会让人来打扰他和周嵩的二人世界。

程鑫嘿嘿笑:“那你就帮我租个房子吧,就在学校里。”

方隽皱起眉头,第一次很认真地问起了他和陈昕的事:“你跟陈昕到底怎么回事?”

程鑫不打算承认:“什么怎么回事?我俩同桌啊,好朋友,互相帮助。”

方隽踢了他一脚,非常严肃地说:“还跟我装!当我是瞎的?三斤,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不是什么阳关大道,不要轻易拖人下水,你要是误了人家一辈子,会遭雷劈的。”

程鑫伸手拍了拍方隽踢过的地方,说:“我有分寸。”

方隽听见他说这话,就等同于他已经承认了,忍不住骂:“你有个屁的分寸!就算真有什么,也一定给我收敛点,千万不能影响他的高考了,他跟你不一样,要靠高考改变命运的。”

程鑫觉得方隽对自己了解有失偏颇,伸手摸了摸鼻子:“你觉得我现在拼了命地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考大学光宗耀祖吗?”

方隽是他们的班主任,这一年多两个人发生的所有变化他都看在眼里,程鑫现在努力向上,整个人简直就是脱胎换骨了,这其中的缘由他怎么会想不到?但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拼命努力向上,另一个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感情又怎么能说不好,所以他才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他斜睨着程鑫:“你别跟我说你想走篮球特招路线,是准备跟陈昕做校友?”

程鑫挑了下眉,说:“为什么不行?”

方隽的眉头跳了一下:“你小子野心够大。”陈昕要考的不是上清华就是北大,三斤居然还想上国内顶尖的大学,亏得他敢想。

程鑫扯着嘴角笑了起来,非常狂妄地说:“野心就是用来实现的。不说这个了,你还是帮我找个房子吧,我每天都吃不饱,饿死了,你就忍心眼睁睁看着我挨饿?”

方隽知道他肯定饿不着,不过学校食堂的伙食确实就那样,吃多了也没什么滋味,何况还真没什么油水:“我帮你问问看,不过估计这会儿比较难找了,能租出去的房子早就已经租出去了。”

程鑫说:“实在不行,我就去外面去租。不过里面还是方便些,不用每天请假出去。”学校不允许学生随意出校门,不少在外面陪读的家长都是每到饭点就拎着饭盒进学校来给孩子送饭,守着孩子吃完再出去,看着都觉得麻烦和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

方隽挥了挥手:“先回去吧,有消息再告诉你。”

没过两天,方隽告诉程鑫,房子已经替他找好了,就在他们那栋楼的另一个单元,一个单身女老师找了对象,搬到外面去住了,房子空了出来。程鑫赶紧打电话给他爸,说要找个阿姨来给自己做饭。这事不跟他爸说,其实他也能搞定,只是汇报了,那么这一切费用就都是他爸出了。程亿远听说这事,也没多说什么,就安排司机老刘去办这件事。刘司机很快就找好了人过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

程鑫带着陈昕去他租的房子看了,格局跟周嵩那间是一样的,一室一厅,房子里有学校配的床和书桌,刘司机又置办了厨具和冰箱等必须物品,这就成了一个临时寓所。阿姨住在这里,给程鑫做每天三顿饭。

程鑫跟陈昕说:“以后你也在这里一起吃了,不用再去吃食堂了。”

陈昕觉得不好:“我、我还是算了。”偶尔来蹭顿饭还没什么,但是常来吃就说不过去了,就连阿姨这边也不好交代。

程鑫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心:“咱们俩还分这么清楚干什么?吃个饭而已,你能占多大便宜?你真要算那么清楚,那就算算你给我补习的费用吧。”

陈昕知道跟程鑫不用分得那么清楚,但是现在就吃男朋友的,心里多少有点难以接受:“阿姨会、会怎么看?”

程鑫说:“我跟阿姨说你是我的家教老师,跟我一起吃。你要是不去吃,我还请什么阿姨来做饭啊。”

陈昕知道程鑫不会同意自己去吃食堂,他来这边吃的,便说:“这样好了,我、我把我的生活费给阿姨。”他的生活费是学校给的,虽然不能直接跟学校兑换成现金,但这个卡可以转给其他人用,照样可以换成钱。

程鑫摸摸他的头:“行,就照你说的办。”总要给他一个心安理得来吃饭的理由。

于是就这样,陈昕也享受了一把陪读的待遇,每天三餐都有了着落。阿姨的手艺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大厨级别的,但在家常菜里还是很出众的。唯一不太好的一点,就是阿姨比较俭省,她听程鑫说不吃剩菜之后,菜就做得比较少,每次都是掐着量做的,程鑫每次吃完饭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吃了两顿,程鑫不满意了:“阿姨,是不是我爸给的生活费不够?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添点儿吧。”

阿姨略尴尬,说:“够了的。吃不饱吗?我担心吃不完浪费了,所以做得有点少,下次我多做一点吧。”

程鑫点头说:“可以再加一个菜,我们现在功课忙,每天消耗的能量巨大,都能吞下一头牛。辛苦阿姨了。”

阿姨答应下来:“好,那就再加一个菜。”

经过磨合,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程鑫和陈昕的生活质量大大得到了改善。

双胞胎和徐俊赏知道程鑫家里请了保姆之后,都强烈地表示想过来蹭饭。朋友想来蹭饭,程鑫当然不能不同意,就提前跟阿姨打招呼,让她多准备点饭菜,要请几个朋友过来吃饭。

一顿饭吃完之后,大家都大叹满意。曹继抱住程鑫的胳膊:“鑫哥,求包养,我可以经常来这儿吃饭吗?”

程鑫斜睨他:“你要问阿姨同意不同意,做这么多人的饭不辛苦啊?”

徐俊赏说:“我看不如这样好了,阿姨反正也是赚钱嘛,我们也给阿姨出点辛苦费和生活费,然后我和继又熊二三个一起过来搭伙怎么样?”

他这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双胞胎兄弟的举双手赞成,陈昕也觉得挺好的,不过他是没什么立场说而已。程鑫想了想,的确也是,阿姨辛苦一点多做两个菜,钱给她多一点,她应该也是乐意的,就说:“那我跟阿姨去说一声?”人多了,陈昕也会觉得更自在一些,阿姨跟自己家里说起的时候,陈昕的目标就不那么明显了,不会引起他爸的疑心。

“好。”

阿姨一听果然同意。于是两人吃饭就变成了五个人,每天吃饭都变成了快乐的聚会,别提多热闹了,而且吃饭也变成了一种竞技,谁落在后面谁吃亏,为了不吃亏,一向懒出油的曹继都变得勤快许多,走路都快成一阵风了,当然,还是他吃亏的时候多,因为他班的数学老师爱拖堂,每周有两天数学课是饭点的课。曹继直说不公平,吃饱喝足的大家就笑:“不公平你就去食堂吃。”

不过阿姨还是用心的,知道曹继有两天不能按时来吃饭,会专门拨一些菜留出来给曹继。把曹继感动得差点没叫妈。

学习辛苦,大家在无边的题海里挣扎。有些人能在书中博弈,将学习当成乐趣,比如陈昕这样的,他属于极少数爱学习的人。有些人对学习本身兴趣也不大,学习就是任务,当然就觉得枯燥,比如曹继这样的,他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而吃饭就成了一天中最有盼头的事和唯一的乐趣。

九月底,本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三的学生享受了特殊待遇,不用再跟其他年级搭着考试,单独一个考室,模拟高考考场,每个考室三十名考生。课桌距离之宽,监考之严格,让同学们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把高考的严肃严格,想抄袭,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程鑫奋斗了这么久,终于将自己和陈昕的距离缩短到几排课桌,而不是再分隔两室了,不过陈昕还是第一排第一个,他则位于教室的中间,还是隔了好几排的距离,只是一抬头就能看到陈昕专注的后脑勺。

陈昕做题很认真,速度也特别快,他做完一遍,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往往时间还剩下很多。这个时候他就只能一个人玩数独游戏,这个游戏还是在程鑫家做家教的时候了解到的,他一个人闲来无事的时候特别爱挑战这个,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程鑫现在不再是学渣,大部分题他都会做,做完之后无事可干,就盯着陈昕的后脑勺看,希望陈昕能感受到自己的目光,回头瞅自己一眼。结果陈昕忘形于游戏,摒弃了身体上的感官,根本没感受到那灼灼的深情目光。程鑫望穿秋水,等不来回应,便又去看别人的后脑勺,看来看去,发现陈昕的后脑勺都比别人的长得好,真是越看越满意。

交卷之后,陈昕少不了要听程鑫抱怨一通他对自己的无视,听完了就呵呵笑,然后把自己解出的数独游戏给他看,程鑫一看,顿时起了挑战之心,于是两人以后课间又多了一项共同的娱乐——一起解数独。

考完试之后,学校要放国庆假了,不过高三的七天长假已经缩减为了五天。五天就五天,大家想着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然后各科的老师们来了,每个人都夹着一叠厚厚的试卷:“课代表,来发下去,每人四张(五张)。”

一个同学从外面上完厕所回来,看着自己桌上雪白的试卷,留下一张,拿起剩下的传到后面的桌子上,后座的同学惊呼:“你想干吗?那是你的试卷!”

“我勒个去!这么多?!”

等到所有的老师布置完作业,大家非常悲催地发现,短短五天假期,他们总共收获了23张试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做完五张试卷。周嵩站在讲台上说:“大家都收到试卷了吧?语文最少,只有两张,给大家减负了,不过这两张试卷的作文都要写。祝大家国庆节快乐!”说完就抬脚往外走。

“这还少啊?!老师我不要放假了。”底下一片鬼哭狼嚎。

周嵩停下来,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不要不知足啊,你们已经够幸福了,隔壁班发了30张试卷。”

全班同学:“…”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没什么进展,事实上高三就只有做题,所以让大家和鑫昕一起感受下高三的氛围。我也想多写一点,但是周末课多,明天还要期中考试,忙着监考阅卷,实在没有时间码字,多多包涵。

第100章 鑫昕相印

陈昕将所有的试卷分门别类整理好, 叠放得整整齐齐, 折起来,准备带回去做。程鑫比他粗犷, 所有的卷子都抓起来,往桌面上顿几下, 大致整齐了, 卷起来,往腋下一夹,然后说:“好了, 走吧。”

陈昕将试卷收好,站起身, 看见有些同学将一大堆试卷卷吧卷吧往桌斗里一塞,人就扬长而去了,他看了看,惊讶地说:“这、是不做了?”

程鑫笑了:“很正常, 作业要检查的话借别人的炒一下, 不检查的直接不做。有几个学渣没这么干过?包括我。”

陈昕抬头看着他:“你现在不、不会这样了吧?”

程鑫嘿嘿笑:“不一定啊, 没时间写的话, 还是会抄的, 你会借我作业的对吧?”说完朝他挤了挤眼。

陈昕扭过头去:“不借!”

程鑫看一眼教室,剩下也没几个人了, 他将试卷放下,伸手勾住陈昕的脖子,一手环住他的腰, 将人抱在了怀里,环腰的手放在陈昕敏感的腰侧,威胁他:“借不借?”

陈昕抵死不从,伸手去推程鑫的胳膊:“不、不借!”

程鑫就开始挠他痒痒,陈昕痒得受不住,哈哈哈笑得手里的卷子都拿不住,“哗啦啦”掉了一地。程鑫在陈昕耳边吹着气:“借不借?借不借?”

陈昕拼命摇头,笑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哎哟哎哟”地叫唤,几个同学都好奇地看过来,顿时打抱不平起来:“鑫哥你欺负大神!”之前大家都不叫他大神的,后来有同学听见曹继又这么叫他,于是大神就成了六班同学对陈昕的称呼了。

陈昕赶紧喊:“救、救命!”

陈昕在大家心目中地位那是相当高的,大家一听他喊救命,纷纷都跳过来帮忙,捋着袖子说:“别怕,我们来帮你。”

程鑫一看那些家伙来势汹汹,自己眼看寡不敌众,便大叫:“小心脚下,别踩坏了陈昕的卷子。”大家果然不敢直接冲过来,而是低头先捡起地上的试卷。程鑫趁机在陈昕身上敏感部位揩了两把油,这才松开他跑了。

陈昕没想到程鑫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吃自己的豆腐,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有点哭笑不得。大家帮他将卷子捡起来,一个同学跟他开玩笑:“大神,你的卷子肯定会写的吧?等回来的时候我要是没写完,借我看看呗?”在学校天天都忙死了,放假了还有几个人愿意写作业啊,偷个懒很正常。

陈昕看着这个同学的脸,他的成绩明明还不错,居然也不写作业,原来只有自己会按质按量写作业吗。“哦,你、你还是自己写吧。”陈昕三观正直,可不太愿意帮助同学抄作业。

“我自己也写啊,但是不一定写得完,五天假,总要休息一天的吧。你加油,全指望你了!”同学说着双手合十,可怜巴巴地望着他。

陈昕想了想,自己写完这些试卷大概也需要两三天,至少有两天时间可以休息,比他们强点,不忍心再拒绝,模糊地说:“到、到时候再说。”

“哈哈,谢谢!我就知道”

另外几个也积极踊跃地说:“还有我,还有我!”

陈昕赶紧接过大家递来的试卷落荒而逃,跑出两步,又转身回来抓上程鑫放在桌上的卷子。程鑫躲在楼梯口等了半天,才见陈昕出来,忍不住抱怨:“怎么这么久才出来?”

陈昕想到刚才那群要求抄作业的同学,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地笑了笑,将程鑫的试卷塞他怀里。程鑫伸出胳膊勾住陈昕的脖子,一副哥俩好的姿态往楼下走,小声地说:“你要回去了,我们又有几天见不上面了。”

“假期很、很快就结束了。”才短短五天假而已,那么多题目,做完差不多就该上学了,哪还有时间去想分别之苦。

程鑫叹了口气:“可惜我要练球,不然去你家找你玩。”

陈昕想了想,他不来也挺好的,来得太勤快了,反而惹人起疑心:“你加油!”

程鑫说:“等我考完特招就好了。就不用天天练球了。”

陈昕不忍心地说:“等考完,马、上就要高考了。”

“我去,还真是!送走一匹狼,又来一头虎。好日子还有得等呢,不过等高考完就爽了,三个月的假期,想想就爽。好了,不想了,吃饭去,吃了饭再回去。”程鑫拖着他往教职工宿舍走去,路过小树林的时候,看见一辆搅拌车在那作业。

陈昕好奇:“这、是干吗?”

程鑫看了一会,说:“那儿有块地陷了,要填平吧。”小树林旁边有个下限的水坑,常年积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水池,事实上那儿原本是块被填平的池塘,时间一长,地就下沉了,总是积水,看来学校总算想起来要填平它了。

两人走到旁边去看了一下,混泥土从搅拌车里源源不断地吐出来,被人一车一车拉到水坑的位置填起来。有工人拿着铲子将混泥土推平。程鑫很少看见这类作业,忍不住站住多看了两眼,最后还是被陈昕催促着走了。

等他们吃完饭回来,搅拌机已经完成搅拌的任务了,工人们人手一把抹刀,将地面抹平整,看上去光滑如镜,程鑫看着那么平整的地面,忍不住想去踩一脚,被陈昕拉住了:“别,还没干,会有印子的。”

程鑫一听顿时乐了:“那我更要留一个脚印了,就跟星光大道一样,多酷!”他正要抬脚跨进去,被一个工人看见了,喝住他:“别进来!不要踩坏了!快走,不要来这边玩。”

陈昕觉得特别窘,赶紧拖着程鑫走了,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跟小孩一样。

程鑫却一直惦念着那块还没干的水泥地,等他送走了陈昕,又回到施工现场去看了,还有两个工人在那里忙活,不过工地四周已经拉上了红绳子,旁边还挂了个牌子,写着“水泥地未干,禁止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