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比赛结束了——他拿到了名额!

袁宁也离开了比赛室,跑出去找章修严。他没注意到在章修严附近的黎雁秋和李女士,欢欢喜喜地抱住了章修严:“大哥,我赢了!”

黎雁秋讶异,看向被袁宁抱紧的章修严。

他们兄弟俩可真亲近…

第154章 不怕

袁宁和章修严分享完喜讯, 才想起黎雁秋说过李女士会过来。他不好意思地松开章修严, 看向一旁的黎雁秋和李女士, 脸有点红,不过不明显。他喊道:“黎哥, 李奶奶,你们来了?”

黎雁秋刚才小声和李女士说袁宁出来了,正抱着他大哥章修严, 两个人看起来关系非常好。李女士有些高兴,笑着说:“我一直听着雁秋解说,你刚才下得很好。”

“是对手失误了。”提到对手, 袁宁左右看了看,发现崔俊贤还没走远, 记者们正堵着他拍照, 让他发表没拿到名额的感想。

比起报道少年小天才拿到决赛名额这种毫无波澜的结果, 崔俊贤的失误显然让几个随行记者更加兴奋。

崔俊贤冷着一张脸,不想回应。而那些小姑娘们察觉记者们的恶意, 心疼地要把记者推远, 不让他们再采访崔俊贤。记者们哪肯罢休,和小姑娘们推搡起来, 手一用劲, 竟把一个娇小的女孩推倒在地。袁宁愣了一下, 忙跑过去,把女孩扶起来。崔俊贤也高声质问:“你们做什么?”

黎雁秋请来保安,把闹事的记者赶了出去。

崔俊贤看向袁宁和黎雁秋, 挤出一句话:“谢了。”输了一次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也许他早就该输了,从小到大他做什么都有人跟着报道,父母也早早给他找了经纪人,把他的一言一行都规划好。他跟着父母露脸的次数多,也确实有了不少狂热粉丝,可是这种时时刻刻被别人注视着的感觉其实并不那么美好。崔俊贤朝袁宁伸出手,“下一次我一定不会再被别的事情影响。”

袁宁感受到崔俊贤一闪而逝的忧郁,也伸出手和崔俊贤握手。

崔俊贤走了。

刚才摔倒的小姑娘红着脸和袁宁道谢,才追着其他人一起离开。

黎雁秋说:“宁宁你可真受欢迎。听说你有女朋友了,你女朋友肯定得经常生气吧?”

章修严正好和李女士一起走过来。

章修严:“…女朋友?”

李女士:“…女朋友?”

袁宁:“…………”

黎雁秋说:“难道我猜错了?”他瞧着袁宁心虚的小模样,觉得自己应该没弄错才是,“每次快到下课时间你都急匆匆地往外跑,不是去见你的小女朋友是去见谁?”

袁宁有点了解韩闯为什么总对着黎雁秋跳脚了,这家伙告起密来一点罪恶感都没有,好像只是在说今天天气真好!还好他每次都是去接大哥下班,要不然大哥肯定会生气的!袁宁忍不住悄悄瞧向章修严。

章修严严肃批评:“才十六岁就找女朋友不太好。”

袁宁说:“我没找!”

黎雁秋笑了:“走吧,我在水云间定好包厢了。”托李女士的面子,他也有了到水云间预定包厢的资格。

章修严是开着车过来的,跟在李女士司机的车后面抵达水云间。袁宁和章修严偶尔会过来,廉先生也向其他人介绍过他,所以袁宁一到就有人热情地上来给他们领路,还有人特意过来和袁宁打招呼。

黎雁秋听着他们说话,心中暗暗惊讶。

倒是李女士不太吃惊,毕竟廉先生都直接让袁宁来给她送药了,可见袁宁和水云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黎雁秋定的是芝兰房,是李女士选的。屋里栽着些兰草,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若不细闻根本闻不到,但细细一品,又觉得心肺都被它浸透了。

李女士坐定,对袁宁说起选芝兰房的用意:“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袁宁听明白了。

这话的意思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差不多,说的是人要谨慎地选择自己所交的朋友和所处的环境,因为人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和所处的环境同化。

即使有的时候无法由自己来选择,也要时刻警醒、时刻反省。

李女士说:“韩盛的事,是我糊涂了,或者说我这些年都活得糊里糊涂。一直想和你道个歉,结果那几天又病了,没法出来找你。”

“其实我知道廉先生让我去的地方是韩家的时候,我确实挺反感的。”袁宁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但是既然该处理的人都处理了,该给的补偿都给了,也有心进行彻底的清整,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那这些事就算揭过了。”

李女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应该也会想办法去改变——现在不就让黎雁秋带她出来多走走吗?人如果总是困在家里,心情很容易变得忧闷,心态和思维也很容易变得狭隘。

袁宁的话坦荡而直接,李女士听着听着眼睛盈着泪水,却没有落下,她努力看向袁宁,终究只看到个朦朦胧胧的影子。也许就是因为她过去十几年活得太糊涂,才会让她现在看不清袁宁的模样。

李女士说:“你真是个宽容的孩子。”

只是这一页揭过了,他对韩家也不会有丝毫好感吧?

她已经从黎雁秋那里了解到章家对袁宁有多好。不管是章家父母还是章家的孩子们,都与袁宁相处得非常好,和庞大无比却没有多少人情味的韩家截然不同。

察觉李女士情绪低落,袁宁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问了服务员黎雁秋定了什么菜,提出要换一些。有些需要预定的菜对李女士来说挺好的,袁宁要了两种,换下不太适合李女士吃的菜色。

李女士也收起愁绪,在袁宁的介绍下尝起先送上来的腌果子。明明是腌制的果子,在冬天尝起来却一点都不觉得凉,口感爽甜,余甘绕齿,好吃得很。

李女士觉得浑身上下都舒畅得很,对袁宁说:“很好吃。”

黎雁秋和章修严都没怎么说话。

黎雁秋是因为察觉李女士有些不对劲,章修严则是一向都不多话。

章修严自然也发现了李女士眼里只有袁宁,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袁宁从小到大都能让人和他亲近、向他倾诉——不仅是人,还有植物和动物们都一样。要是哪天有人不喜欢袁宁,他才会觉得惊讶。

谁都不再刻意去提韩盛的事,一顿饭吃得和和气气。

李女士舍不得道别,还是袁宁发现章修严和人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才提出结束这顿饭各自离开。

章修严和袁宁先上了车,李女士不愿走,一直站在车外看着。

直至黎雁秋说他们的车子已经看不见了,李女士才在黎雁秋的搀扶下坐进车里。她心里茫茫然,脸上的神色也茫茫然。

黎雁秋忍不住问:“姥姥,你很喜欢袁宁吗?”

“是啊,”李女士喃喃着说,“很喜欢,是很喜欢。”

只是那孩子不喜欢韩家,更不喜欢这世上的灰暗面,喜欢光明磊落的活法,喜欢温暖美好的一切。

要是丈夫知道那孩子是他们的外孙,是会疼爱那孩子,还是会迫使那孩子成长成他所要求的模样?

她曾经夹在长子与丈夫之间左右为难,最后这么多年都没再见过长子。她这么软弱的人,能护得住谁呢?

黎雁秋见李女士又出了神,也不再多问。

很小的时候黎雁秋就感觉出来了,不管是外公还是姥爷对他都不太亲近,也许是因为他的出生让母亲本来就孱弱的身体病得更重?

黎雁秋从小就明白没谁会理所当然地对你好,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争取。韩闯越来越不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总是“有所求”。一直以来都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韩闯,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很想要什么东西”的滋味吧…

既然李女士喜欢袁宁,黎雁秋免不了和李女士说起更多关于袁宁的事。

这孩子从小就是事故体质,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好在有章家在,每每都圆满地解决,还给章家带去了不少机会。以前章家大伯和章怀兴还是平分秋色的,这些年来章家大伯已经渐渐淡出所有人视线,若不是时不时会闹出点丑闻来,恐怕谁都不记得他的存在了!

袁宁自己也很了不起,不仅牧场和水云间有合作,还是书法协会最小的成员,代表省里参加过不少活动。做起事来也很有章法,应该是章怀兴和章修严从小培养出来的…

李女士认真地听着,心里又是伤怀又是欣慰。

伤怀的是,给袁宁庇佑的本应是韩家;欣慰的是袁宁那么讨人喜欢,和养父母一家相处得那么好,而且成长成了那么出色的人…

“那就好,”李女士说,“这样就很好。”

*

袁宁和章修严都没想太多。他与章修严提前抵达集合场地,从车尾取出塞得鼓鼓囊囊的大背包,各自背在身上,与其他人打招呼。

章修严和袁宁是来奉命来陪章家三叔的岳父霍老的,章家三叔夫妻俩在跟同一个项目,有时几年都不能回家,章先生让袁宁两人来陪陪老人家。

霍老已经快七十岁,退休后喜欢上观星,叫人在这边弄了个小型观测台,每次算好日子就爬上来看星星。

陪同的人不止是袁宁两人,还有一些年轻人和中年人,其中几个看起来身手不凡,不太像是普通人,肯定是精挑细选出来保护霍老的。

霍老话不多,见袁宁和章修严来了,便数了数人数,准备往山上的观测点出发。

袁宁这几天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天文的事,还在天文台体验馆开放日抽空去了解观星仪器的使用方法。他本来想和霍老说说话,却发现霍老身边围着太多人,他们根本挤不过去!

袁宁和章修严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去凑热闹,并肩走在人群的最后方。

天有点黑了,山路铺着薄薄的雪,这两天都很晴朗,雪化了不少,并不厚,走起来不算太难。

袁宁悄悄牵住章修严的手。

章修严怕袁宁摔倒,也就反握住袁宁地手掌,牵着他往山上走。两个人一个背着帐篷,一个背着其他东西,负重都不小,稍稍落后于其他人。

山上很静,连虫儿都不再鸣叫,只有树枝折断的声音隐隐从林间传来。再往上走一些,树木逐渐变少,视野才渐渐开阔。

这边远离城市,没有城市带来的光污染,天穹是一片纯净的深蓝,像是美丽的绸布一样笼罩在大地上方。

冬季银河仿佛已经开始下沉,有一小截藏到山野之下。只不过那白茫茫、光灿灿一片的星海,依然是城市里很难见到的景色,袁宁不知不觉间停下了脚步,拉着章修严喊:“大哥,银河!”

袁宁的声音不大也不小,前面的人都听见了,免不了觉得袁宁小孩子心性。他们都跟着霍老来过许多回,看见银河时早就没了初见的惊喜,听着袁宁满含喜悦的声音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们仰头看去,只见半截银河悬在天上。

人对美丽的景色也是会麻木的吗?

可是仔细看去,还是觉得璀璨星河美不胜收。

一群人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彼此相互帮扶着到达山顶。

其他人都拥簇着霍老去摆弄仪器,袁宁和章修严还是挤不进去。他们也不着急,欣赏了一会儿山顶的星空就熟练地搭起帐篷来。

章修严背上来的帐篷很大,他们两个人可以挤在一起。等他们忙碌完了,霍老那边才忙碌起来。

袁宁见观测仪器那边空了,不由跑过去问旁边的技术小哥能不能教拍摄星空。

技术小哥帮袁宁把相机连接在仪器前。

袁宁很快掌握了仪器的用法,兴奋地和章修严轮流观察,把一些特殊星星的位置告诉章修严。

章修严对天文不太了解,不过还是顺利找到了袁宁所说的星星:牛郎、织女、冬季大三角…

袁宁把自己的发现都拍了下来,才取回相机,对着章修严拍了几张。

星星很遥远,章修严很近,近得比满天星辰还要闪耀。

这时其他人被霍老赶过来观测。

袁宁见霍老只剩一个人坐在那儿仰头看着天穹,侧影有些寂寞,不由拉了拉章修严,和章修严一块走了过去。

袁宁和章修严都没说话,只是坐到了霍老身边,试着用霍老一样的角度往星空上看去。

这个方向的话,和仪器那边没什么不一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袁宁很沉得住气,没有开口打扰霍老。

霍老过了很久才收回视线,看向袁宁和章修严。他缓声说:“以前我在草原里落单了,只有星星指引我该怎么走。几十年过去,星星一点都没变,人世却变化不断,儿子出事了,老伴不在了,老朋友也一天比一天少。和永远闪耀的群星相比,人的存在这么地渺小…”

袁宁认真听着霍老说话。

霍老看着袁宁沉静的脸庞,开口问:“所以汲汲经营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也许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没办法让你想改变的东西有半分转变。”

这个问题太深奥,袁宁陷入沉思。

章修严向来不会思考这种虚无的问题,也没有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袁宁才说:“虽然看上去不变,但星星还是在变的。只是宇宙太过广阔,更替过程太缓慢,所以我们才觉得它们没有变化。其实就好像人会出生和死亡一样,宇宙里也会有新的恒星出现、旧的恒星消失,正是因为它们也在进行着这样的更替,我们才能和以前的人看到同样灿烂——甚至更灿烂的星空。”

霍老注视着袁宁。

袁宁继续说:“人也一样,人一代代地更替,时代一天天地发展,演化出越来越灿烂的文明。”

霍老说:“确实是这样的。”

袁宁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物出现,一个时代逐渐代替另一个时代,世界越来越美好,越来越适合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生存。所以,即使我们只是时代河流里微不可见地渺小存在,但我们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在了解、适应、改变着我们在的时代,一刻都不曾缺席——这不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吗?”

“一刻都不曾缺席…”霍老喃喃地复述着这句话。

是啊,时代一直在改变,而他从来不曾缺席。他扛过枪,开过荒,亲历过改革开放,时代变得快,但他从来不曾被抛下。

他现在快七十岁了,身体还硬朗得很,爬上这高高的山顶也没觉得特别累。

老朋友们大多都不在了,所以他应该好好地活下去,好好看看时代还会怎么变,华国会不会再大变样,回头见了面他可以嘲笑他们下去得早,和他比起来简直孤陋寡闻…

霍老站了起来,说:“我该睡了,你们也早点睡吧。”

袁宁和章修严也站起来,目送霍老钻进有人替他准备好的帐篷。霍老的私人医生从旁边凑了过来,和袁宁说起霍老的情况:“老爷子最近总是失眠,难得他这么早就想睡。”他的语气满是喜意。

人到老年,最难得的就是吃好睡好。

袁宁还不想睡,拉着章修严在周围走了好一会儿才绕回自己的帐篷。这时众人都回到了帐篷里,只剩四五个人在外面守夜以及收整仪器,袁宁和章修严跑过去帮忙,忙活了许久,手脚都酸酸麻麻了,才终于有了困意。

袁宁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和章修严一块钻进帐篷。帐篷挺宽敞,容纳两个睡袋也绰绰有余。

袁宁把自己塞进暖烘烘的睡袋里,露出颗脑袋,看着正坐在那里脱外套的章修严。

山上气温太低,章修严没有脱掉毛衣,察觉袁宁的目光黏在自己身上,他转头看着袁宁。

即使隔着毛衣,袁宁也能看出章修严结实的胸膛。从小到大他都觉得章修严是最可靠的。见章修严逮住了自己偷看的目光,袁宁也不心虚,手脚并用地爬起来,往章修严脸颊上亲了一口。

章修严绷着脸:“不要胡闹。”虽然他们都在帐篷里,也没有亮着灯,但是外面难免会透进一点点光——也许会有人注意到他们这个帐篷,看见他们投在帐篷上的影子。

袁宁也想到了这一点,马上提出解决办法:“那大哥你躺下!”躺下就不会有影子了!

章修严:“…”

章修严盯着袁宁。

袁宁只能默默钻回睡袋里,露出颗脑袋瓜,黑溜溜的眼睛巴巴地看着章修严。

章修严:“………”

章修严俯身亲上袁宁的唇,但轻轻地碰了一下就离开了。

章修严见袁宁还定定地盯着自己瞧,板起脸说:“睡觉。”

袁宁搂住章修严的脖子,在章修严发烫的耳根上亲了一口,抱着章修严不撒手:“大哥,其实看到星空那么大,我也有些害怕。”人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面前总是容易觉得自己渺小如尘沙,怀疑起自己短暂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袁宁轻轻地呼吸着,气息围绕着章修严颈边,“可是看到大哥我就不害怕了。我觉得大哥比星星还要闪亮,不管遇到什么我都不会害怕、不会犹豫,更不会动摇。”

章修严伸手回抱袁宁。

“我也这样觉得。”

袁宁一愣。

章修严说:“曾经我觉得世上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我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只知道责任和义务,没有感情与情绪。后来我的生活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什么都在我意外之外的小孩——然后更多的意外接踵而至,我有时会生气,有时会高兴,有时会忍不住想要和他变得更亲近。我开始知道什么时节吃什么食物最适合,知道空气里飘来的是什么花的香味,知道什么叫做牵肠挂肚辗转反侧…整个世界好像都变得鲜明而亲切,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

所以谢谢你到我的世界来,我的宁宁。

章修严轻轻亲吻袁宁的额头:“——晚安。”

第155章 出事

天色微微发白, 袁宁和章修严就醒来了。霍老也起得早, 三个人沿着山路在附近散步, 呼吸着早上新鲜而冰凉的空气。即使是初冬,这边的雾也不浓, 倒是有些雪化了,化作草上的水珠子,在薄薄的晨曦中熠熠闪着光。

袁宁三人绕了一圈回来, 吃了点早餐,下山各自回家。袁宁把胶卷收好,和章修严一块回市区, 找相熟的相馆帮忙把照片洗出来。这还是袁宁第一次拍到银河和星空呢,都是沾霍老的光!

虽然没怎么拉近和霍老的关心, 但袁宁两人也不觉得失望, 就当是借机爬爬山散散心!袁宁把胶卷交给相馆, 趁着空闲和章修严一块去逛街。入冬了,他们准备给家里人买点换季的衣服, 就算没空回去也托司机帮忙送到家。

袁宁两人满载而归, 一打开住处的门,电话就叮铃铃地响了。袁宁跑上去接通电话, 居然是程忠打来的。程忠语急切:“宁宁, 出事儿了!”

不等袁宁发问, 程忠的话就像连珠炮一样蹦出来:“是华东那边的事儿!你舅舅不是在当巡警吗?在第九医院那一带当的,上回你和小章先生过去接人还遇上家属要用刀砍医生的事儿。哎,这次那医生没躲过去, 你舅舅也伤着了,听说胳膊都快被砍断了,只有骨头还连着。你舅妈好像不久前把家里的钱转走了,现在人已经找不着,只剩你舅舅一个人躺医院里。你姥爷放心不下,要过去看看。”

袁宁没想到那位江医生会那么倒霉,才刚过去几个月又遇上了这种事!袁宁追问:“江医生没事吧?”

“唉,伤了右手,医生怕是当不成了。”程忠叹气,“听说本来有人要把事情闹开,上头却下死命令把它给压下去,不希望扩大影响。那患者好像还有精神病史,那位医生这一刀怕是白挨了。”

袁宁没想到会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他说:“姥爷他们还没回去吧?”

程忠说:“还没呢,正收拾着。”

袁宁不放心让两个老人家独自回去,让程忠叫他们先等等,他赶回去和他们一起出发。等程忠应下了,袁宁挂断电话对章修严说:“大哥我陪姥爷他们回华中一趟。”

章修严听了袁宁说的情况,没有反对。即使方家姥爷因为再娶的事和儿子闹翻了,遇上这样的事方家姥爷还是不可能坐视不管——那到底是他的儿子啊!

章修严下午有个重要会议要主持,只能让司机把袁宁送去牧场那边,顺便打电话找人陪袁宁去处理。袁宁抱了章修严一下,带上证件和背包出发。一路上袁宁脑海里都浮现着江医生温和的脸庞。

江医生显然是个尽责的好医生,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这种事呢?

司机知道袁宁心急,车开得挺快,不到两小时就抵达牧场。袁宁下了车,很快见到焦急等待着他的方家姥爷夫妇。袁宁安慰:“大哥已经让人去医院照看舅舅了,您不要太担心,不会有事的。”

方家姥爷叹了口气:“给你们添麻烦了。”

三个人一起踏上南下的旅程,日夜兼程之下,只花了大半天就抵达华东省省会。袁宁领着方家姥爷几人前往第九医院。江医生出了事,医院门口多了两个保安,都配着枪,是上面调配过来的。袁宁三人要么老要么小,在门卫处做好登记之后就被放行了。

袁宁看着眼灰沉沉的住院大楼,感觉比起上次看见它时有了不小的变化,好像更阴沉了。也许是因为天色的关系?这边快要下雪了,天边黑黢黢,云层堆得厚厚的,压得人喘不过气。不知是不是错觉,袁宁总觉得大楼背后有什么东西正张狂地张牙舞爪…

袁宁领着方家姥爷夫妻俩上了楼,正要敲方家舅舅的病房门,就听到隔壁病房传来压低声音的威胁:“江潮生,你右手已经废了,现在医院拨出一大笔赔偿金,够你下半辈子花。疫苗的事你不要再向任何人提起,否则的话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隔壁病房的门并没有关严,门缝里透出一丝丝惨淡的灯光,在这灰暗的黄昏里显得有些渗人。

那声音还在往下说:“就算你自己够硬气,想想还要你养着的妈妈,想想你还是单身。你要你妈妈陪你过苦日子吗?你要你们家绝后吗?你但凡知道变通一下,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要不是看在我和你爸是同窗好友,你爸又去得早,我可不会替你争取那么多赔偿金!你因为那小孩的死内疚有什么用?他家属可是废了你的右手啊!要不是巡警后面帮你挡了一刀,你连命都没了!”

袁宁只听了半截,却也意识到背后藏着怎么样的可怕事实。疫苗?内疚?赔偿金?小孩家属?袁宁心突突直跳。

袁宁还想细听,里面已经传来江医生的声音:“滚!”这一个字蕴含着无限的痛苦与挣扎。

哐当!

是药瓶砸在地上骤然碎裂的尖锐声响。

“你这个疯子!”说话的那人咒骂起来,“怎么没被砍死!”

那人边骂着边往外走,拉开病房门大步迈了出来。那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头发梳得油里油气,中间有点秃,脸盘也有点大,眼盖虚浮、精神不振,像是被掏剩空壳子的行尸走肉。瞧见准备敲隔壁病房门的袁宁三人,中年人脚步一滞,啐骂一声:“晦气!”接着中年人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袁宁顿了顿,提着水果敲开了方家舅舅的病房门。病房里已经有护工守在那,是章修严叫人帮忙请的。方家舅舅出事后憔悴了很多,完全没了上回卖房分钱时的精神气。

看见方家姥爷带着他们的“后妈”一起过来了,方家舅舅嘴巴动了动,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妻子见钱眼开,卷了钱跟人跑了,丢下受伤的他和年幼的女儿。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愿意等他们父亲这么多年,在他们父亲病倒时愿意独自照料他们父亲的“后妈”有多难得。

方家舅舅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喊道:“爸。”他犹豫了一下,对着“后妈”喊,“阿姨。”

方家姥爷知道经此一事,儿子竟是接受了自己再婚的事实,不由关切地询问起事情经过。

方家舅舅所说的也与外界传言无异。原来那砍人家属的小孩本来没病没痛,来这边咨询疫苗的事,被江医生建议打了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那联合疫苗有一部分是减毒活疫苗,存在一定的风险,于是小孩打了针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病症,没熬过一个月就病没了。

小孩家属精神状况本来就不好,遇到这样的事自然就彻底没了理智,找机会堵住江医生来砍。当时方家舅舅正好在附近巡视,上去阻止小孩家属砍人,结果自己也被砍伤了!

袁宁在一旁听着,心跳得更厉害了。如果他刚才没听错的话,那么就是江医生给小孩打的疫苗有问题!医院方面知道疫苗有问题,但是并不想公诸于众,所以刚才那中年人才去见江医生,想用钱封江医生的口!

袁宁替方家舅舅削了个苹果,又去下面登记把病房里的其他空床都订了下来,给方家二老陪床用。安顿好方家二老后,袁宁和他们说了一声,出去买了点吃的,留了一些给方家舅舅三人。他拎着买来的水果和食物去敲隔壁病房薄薄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