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齐三老爷心狠手辣的,除了家人和妻子外,谁都不认的,这要是表妹这么不上道的去贴齐三老爷,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说不定还会连累到自己家里呢,邹氏觉得问题严重了,就先劝道:“表妹,你这次来,别忘了家里是怎么说的啊。”

邹氏表妹立刻道:“谁忘了啊,这不是时时记在心里才这样吗,家里想和齐三老爷联系上,到时候生意也好做,我这不是正好,跟正主儿总比拐弯抹角的要好一些吧,这不是好的很?就是家里人知道了也不会反对的,还会说我做的好呢。”

邹氏听得真是很丢脸,一个姑娘家竟然直接就说出来了,果然是被宠坏了,这姑娘家的矜持是一点儿也没有,直接说要跟着齐三老爷,而邹氏表妹心道,我要是还拐弯抹角的,到时候你真的把我说给齐四爷怎么办?她可不想遗憾终身,就觉得自己和齐三老爷很相配,那齐三太太连自己的一个指甲都比不上。

邹氏道:“你是想跟着齐三老爷?”邹氏想进一步确认。

邹氏表妹脸红,但是还是点了点头,“咋样?我觉得齐三老爷挺好的,以后我们家的生意就更好了。”

“可是齐三老爷有妻子啊,人家还生了一对龙凤胎呢,感情也好呢。”你就不要搀和了吧。和齐四爷还说的过去一些。这齐三老爷是不成的啊。

“那又怎么样?齐三老爷本来就是大家子的老爷,哪里能一辈子就只有一个人?我难道还不好?家里最初不是也打算让我给那什么齐四爷做二房吗?打量我不知道呢,既然都是要做小,我干嘛不给大的做?何况,这齐家的生意都是齐三老爷做主的,跟着齐三老爷更对我家的生意有利。”

邹氏表妹家里是做生意的,她也是经常在外面,说话一点儿也不含蓄的,何况现在是在表姐面前,好多事儿还要靠表姐来帮忙呢,和表姐说清楚了,以后也不会帮倒忙。

邹氏真的觉得自己快要昏倒了,这幸亏只是自己的表妹,要是自己的亲妹子,她不把她给赶出去啊,什么话都敢说,简直是太,太不要脸了,这是一个没有嫁人的姑娘能说的话吗?

“表姐,你一定会帮我的是不是?只要你帮了我了,那我以后肯定对你好,以后你在婆家也有地位了,你婆婆也不敢随便给你塞丫头了,只要我的事儿成了,那就好说多了,你公公和婆婆还不是都怕齐三老爷吗?只要到时候握紧了齐家的门,那不好说的很?”到时候得了齐三老爷的宠爱,慢慢的把齐三太太给弄下台,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齐三太太了,今天去齐家,那宅子可是比自己家好多了,那么大,还有水榭,真的是自己做梦都想有的地方,而现在这一切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她怎么着也要抓住,那齐三太太没有自己长得好,早就该让路了,她家里不过是有个举人的哥哥,有什么了不起的,听说还是从乡下才搬过来的,这就更是比不上自己了!好歹自己也是从小就在城里长大的。还有个进士舅舅,她齐三太太有什么啊。

要是邹氏知道了她表妹是如何想的,肯定会吐血的,因为她知道人家齐三太太也有个当进士的表哥呢,还是一方县令呢,听说做得好,很有可能升上去,人家还是明媒正娶的齐府三太太呢,你这算什么啊。

邹氏是越想越觉得害怕,她也听说了那齐三老爷的手段的,要是自己表妹真的不知道分寸,到时候惹着了齐三老爷,那自己的婆家都没有办法了,这不是害了自己一大家子吗?听相公说过以前小时候齐三老爷过来,他们都害怕呢,这个表妹要是脑子一热,做出什么不得体的事情,那可怎么办?

她是引见自己的表妹给齐三太太见到了但是那时候目的是不一样的啊,那是奔着齐四爷的,如果表妹能入了齐三太太的眼,以后也是一个机会啊,她答应娘家就是这么做的,其他的她根本没有说,要用非常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邹氏没有那个胆子,且知道后果严重,用非常手段进了齐家,那以后表妹的日子也不好过,何况,就算是用了非常手段,人家齐家不承认,你也没有办法啊,所以一切都是要两方面都情愿才行。

其他的她真的是没有胆子做啊,与其以后事发,被娘家和婆家埋怨,邹氏决定还是把自己表妹的心思告诉自己的相公和婆婆毕竟比起让表妹见一见齐三太太,这个受到的惩罚比有事故发生要轻的多,她不想自己以后被休弃回家啊,那样自己一辈子就完蛋了。

就是娘家也受到牵连,就算是以后表妹家里不帮助自己家了,她也得说给婆婆他们听,不然真的发生什么,那结果不敢想象。

所以邹氏就趁着一个机会,把这事儿单独告诉了县令太太,虽然说的很丢人,但是也豁出去了!

县令太太听了,这觉得这儿媳妇的表妹是找死呢,一点儿脑子也没有,还嫌弃人家齐三太太不好,就她好,真是丑人多作怪,说什么齐三太太的娘家不好,只是个举人?人间爱已经嫁到齐府了,是名正言顺的齐三太太,你瞧不起举人,齐三老爷还是举人呢,真是给白痴蠢蛋!人家的哥哥虽然是举人,但是年纪轻,以后有了齐府的这层关系,还不是前程似锦?

一想到自己家里要被这个白痴蠢货给连累了,县令太太都觉得火大,不过这次儿媳妇能够明白的跟过来和自己说,不让自己到时候手足无措,还是值得夸奖的,于是对邹氏说道:“这事儿,你第一时间告诉我,是对的,你表妹年轻不知道厉害,那是她的事儿,你不能不知道。知道县尉家里的事儿吗?”县令太太问道。

邹氏点点头,县尉太太病的不轻,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而县尉的大闺女被休回家,这事儿他们县衙的人都清楚。

“知道就好,我跟你说,这县尉的大闺女为什么会被休回家?那是因为她给自己的丈夫下了绝育药,多狠的女人?但是这事情都过来多少年了,为什么会在县尉太太找上齐三太太娘家的麻烦后就被暴露出来了?你不觉得这中间有什么关系吗?齐三太太的娘家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你说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难道是齐三老爷?”邹氏真的是很惊恐啊。

“还不算笨,不过,这事儿咱们只是猜测,实际情况是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算大家知道了,那县尉的大闺女是确实给自己的前夫下了绝育药,知道的也是他前夫的家人,不管人家齐三老爷什么事儿,能够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的把事情给捅出来,只因为县尉太太上门骂人了,你的表妹还想出点子进入齐家的大门,你觉得她的下场会是什么样的?”

既然是自己的儿媳妇,以后这个家就要交给她,县令太太觉得有些隐秘也要告诉她,让她知道个怕,知道什么人惹得,什么人惹不得,别被外人一个撺掇,就办起来蠢事了。

“总之告诉你,齐三老爷惹不得,齐三太太更惹不得!你那表妹的事儿,你决定怎么办?”县令太太说道。

“要不,让她回家吧。”邹氏说道。

“还不错,知道把人送回家,还以为你舍不得呢,这样的祸害在咱们这里出事,连累的就是咱们家了,你要是还留她在这里,真的有什么什么事儿,到时候落埋怨的就是你自己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看在你大事上还算是明白的份上,那两个丫头就送给你了,干什么你自己决定。”这就是说,那两丫头不是伺候相公了,邹氏一阵欣喜。

“好了,你表妹送回家的事儿,我和你公公商量着办,你给你娘家写一封信,把事情的严重说狠一点儿,免得你回到娘家也不好做人,现在是你表妹自己做主张,怪不得你,送回去了,让他们自己的家人教训她,我们可没有这个责任呢。还有,以后多和齐三太太他们亲近亲近,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要咱们不打着歪心思,那齐三太太也是很好相处的,毕竟我也是他们的族姐呢,你这当晚辈的也要好好孝顺舅舅舅母呢。”

邹氏表妹在第二天就被县令一家子给打包送回去了,连原因都不给她说一个,那表妹还想留在这里施展十八般手艺,来俘获齐琰的心呢,结果还没有一星半点的动作,就被人送回家去了,然后不久就被强行定了亲事,直接嫁出去了,至于她想的能把齐三太太给剔除去,自己成为真正的齐三太太的雄心壮志,还真是一点儿也没有发芽。就被灭了生机了。

更为好笑的是,她觉得自己见了齐三老爷一面,凭着她的样貌,那齐三老爷肯定是记忆深刻的,只是要是她知道了齐三老爷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过她一眼的事实,不知道她会不会郁闷的吐血呢。

而如果是小桥知道了这事儿,肯定会笑话自己的丈夫是个招蜂引蝶的主儿,倒是不必担心被招引过去了,夫妻之间就该相互信任呗,他们过了也有一年多了,这信任也是越来越强的,这么点儿事都不相信,那这一年多真是白过了,更何况他们在老宅里经历的那些事儿,真的是别人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202治病治命

“老爷子晚上吹了些风,第二天就有些感冒了,你大哥带着大夫过去叶家村看去了。”吴氏对小桥说道。

小桥过来娘家,吴氏见她没有把天旭和明玉带过来,就有些失落,就是元康这小子也看不到表弟表妹,就一个劲儿的问小姑姑怎么没有把表弟和表妹带过来。

小桥说道:“天气热了,他们两个又小,怕一路过来中了暑了,娘和元康要看他们,一会儿直接跟我回去呗,才多远的路。”

元康见自己能去小姑姑家里,很高兴,不过金氏忙说道:“小姑姑家里事情多,你就在家里呆着吧。”

元康虽然很想去,但是自己的娘不准去,他也没有办法啊,只能看着小桥。

小桥笑道:“大嫂,让元康跟我去也没有事儿啊,一天都能来回。”

金氏道:“你现在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家里的事儿你也要操心,元康这小子,等我有空了,带过去就成了,别惯着他,不然越来越不像话了。”

“那就没办法了,元康,等你娘有空了,你去我家玩,好不好?”自己的嫂子教育娃子,她是不会站在反对面的。

元康只好这样认同了。小桥对吴氏说道:“大哥去了,难道上房那边的人都不在?”四叔和四婶,还有郭氏不都在吗?干什么非要大哥亲自带着大夫去?

对上房那边,小桥是能不去就不去的,自己是出嫁女,还能撇过去,但是爹这边和哥哥他们都是避不开呢,从家里有钱了,这年年养老的钱也是给的足,就是生病什么的,也都是有大夫看得,难道真的是这边请大夫,比他们请大夫还要好一些?

倒是不是在乎这些钱,而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好吧,小桥觉得自己要淡定,好歹是生病,不是弄什么幺蛾子,总比无事生事要强的多了,就是带着大夫去看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立夏是带着城里的大夫坐着马车过去的,这天气越来越热,他们赶过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在炕上躺着呢,郭氏在一边伺候,见到立夏来了,郭氏难得给了个好脸色,说道:“立夏来了啊,你爷爷他从昨天就不舒服,要不是这样,我们也不会让你庄子上的人带信过来。”

今天带信的是这边送新鲜瓜果的人,毕竟是东家的爷爷,这事儿报个信他们可不敢不报。

这个时代的孝道可是大于天的,立夏点点头说道:“从城里请来的大夫,给爷爷看看去。”

立夏在一边看大夫给老爷子诊脉,一边问道:“孙大夫,我爷的病怎么样了?”

孙大夫诊脉完毕,对立夏说道:“老爷子只是受了寒,我开几幅药一会儿喝下去就没事了。”

立夏点点头,跟着大夫去写方子,然后让人去药店里抓药去,当然这一切的费用都是立夏他们出的,这一点儿上他是不介意的哦,老人生病,他们请人治病,这也是应该的,只要这老爷子不趁机提什么古怪的要求。说实在话,这心早就寒了,也只剩这面上的情了。

老爷子对立夏说道:“老了,不中用了,这才吹了点风,就生病了。让你们过来麻烦一趟了。”

立夏道:“爷说这话干啥?大夫说了没事儿,你好好养病吧,别想别的。”

郭氏在一边说道:“现在是你们爷生病了有大夫治,不知道我生病了,有没有人给我瞧病!”

立夏听了说道:“奶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难道我四叔竟然不给你看病?那也是太不孝了,怎么能这样呢,好歹四叔是奶你的亲儿子,这当娘的生病了,他这个当儿子的还不给你治病?那我们可要说道说道了。”

立夏知道郭氏的意思,是想把自己说的惨一点儿,然后自己作为晚辈就保证肯定能到时候管她。

可是他为什么要顺着她的意思?让她得逞呢,对于老爷子,那是血缘关系,自己不得不承担这个责任,对于郭氏他们虽然也有义务,但是第一个有责任的也应该是叶根,这个亲儿子呢。既然你疼了他那么多年,这到时候生病了他是应该管的,不管就是不孝,既然你们拿孝顺的名声压着自己,那自己就不能反过来?偏偏不顺着你的话说下去。

是,他是能给郭氏治病,但是却不是在你说了这种话,好像还怀疑大家不管你的情况下,要撇开礼法,他们和郭氏是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的,何况她还做了那么多的对自己家里不利的事儿,能管着她都算不错了。凭啥还要自己保证她以后的生活?简直是不知所谓了。

郭氏被立夏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老爷子这个时候适当的咳嗽,“你奶就是想的太多,你是他们的奶奶,他们能不管你?老四呢,怎么不见他?我这个爹生病着,也不见他过来看看我啊,立夏,你看你四叔就是这么不着掉,成天的不着家,唉,也是不能全怪他,他一个男人,有了那个病,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到了哪里,大家都会说他,唉,要是他有自己的亲娃子就好了!”

老爷子叹气了半天,看立夏一直在听他的,就说道:“立夏啊,爷求你个事儿呗。”

立夏笑道:“爷,您说,要是我能办到的,会想法的办的。要是办不到,您呢,也别生我的气。”

老爷子说道:“我听说小桥女婿家里有个医术很高的大夫,你能不能帮你四叔请过来,给他看看他那个病?好歹看一看,如果能治那就最好,不能治呢,也算是死心了以后跟着他过继的孩子好好的处,你不知道,现在你四叔那个样儿,看着也不是个事儿,他要是能好些了,咱们这边也能少闹腾一些,你说是不是?”

老爷子的意思是,叶根之所以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无能不能有娃子,所以性格越来越不好,如果治好了,那就可以重新做人了,好像以前不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叶根就是很好一样。

立夏道:“爷,这个不是我家里的,我还做不了主,那是妹夫家里的,我得问问他才成。”

老爷子点点头,“你说的也是,那你帮我问问好不?要是真的能把你四叔的病给治好了,那你四叔一辈子都感激你!”

立夏心道,别说感激我一辈子,只要以后不给我们找麻烦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