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不用等舒昱鸣去国外,在校园转了转她就意识到一个事实:不配。没错,她和舒昱鸣不般配,一个是文化水平有限的乡下姑娘,一个是前途无量的清华学子,放谁眼中他俩原该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的几个女同学眼中不加掩饰的鄙夷犹如一条鞭子,把她从痴心妄想中抽醒。

?

而这一切只是开端,以后他们俩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直到她再也追不上,到那时她如何自处?

?

自知之明姗姗来迟,方苓终于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位置。

?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一如多年后的某句歌词。

?

方苓决绝地从舒昱鸣的世界中退出,她想现在走还保留一丝体面,总好过以后被抛弃,她不是对舒昱鸣没信心,她是对舒昱鸣所处的那个世界没信心。

?

舒昱鸣挽留无果,内心深处却隐隐松了口气,就当他们为幼稚不成熟的感情绕了弯路后回归各自的轨道吧。

?

方苓离婚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了,不顾家人的反对,把孩子生下来,她对舒昱鸣的暗恋明恋旷日持久,婚姻却很短暂,真正在一起的次数屈指可数,孩子是个意外。

?

方苓天性坚强乐观,她很快振作起来,往北京走了一遭,不是专门受打击去的,看了校园内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们,她感觉骂知识分子臭老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舒昱鸣曾经对她讲过,知识就是力量。

?

她得提升充实自己,有了本事,才能给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

凭着这股信念,她参加了自考,拿到了学历,吃上了商品粮,女儿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生长,没有受单亲家庭的影响,成为豁达正直的好姑娘,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心大的没谱。

?

或许是自己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有缺憾,所以方苓特别希望女儿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

可她女儿哪都好就是姻缘上特让人着急,从小到大就没见她的桃花开过,你说糟心不糟心,女孩子芳华正盛时,车啊房的,能提提条件,岁数一大,挑选的余地越来越小,女儿买好房,找对象时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

大城市寸土寸金,买房置业谈何容易,幸好舒昱鸣雷打不动地按时寄来抚养费,哪怕他在国外求学最困难的时候也没停止过,后来他再婚,方苓对他说抚养费不必给了,她能养活女儿,两个人虽然夫妻缘分尽了,但到底相识多年,她不希望因为钱的事影响他和现任妻子的关系。

?

舒昱鸣一如既往地把钱转入为舒楝开的账户,他不想亏待前妻和女儿,看他坚持,方苓也没再说什么,况且舒昱鸣再婚至今也就舒楝一个孩子,她没权利阻止。

?

眼下,她只有庆幸,庆幸舒昱鸣给的钱逐年增多,为女儿攒了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女儿不必为了买房举债还贷,被沉重的生活压垮。

舒楝对这笔钱毫不知情,联系舒昱鸣,人不在,秘书礼貌地回复,舒院士正忙,请她稍后再拨。

舒昱鸣的头衔很多,两院院士是其中之一。

舒楝一度觉得很魔幻,自己爹是搞科学研究的,居然还娶过村里的小方姑娘!

父亲母亲两个泾渭分明的人,偶然的结合,只能归咎于那个特殊年代了。

所以父亲的缺席,舒楝从不以为憾,生下来就注定的事,习惯就好。

没有怨恨自然没有抗拒,用脉冲信号维系父女情,舒楝丝毫不觉得别扭,像朋友般相处准没错。过分亲昵的话,舒昱鸣现任妻子冷冰冰的脸色她可吃不消。

?

舒昱鸣的疲惫透过手机都能感受到,带着倦意的声音不疾不徐,“钱是我给你的,买了房,把你妈妈接过去住,你妈——她不容易”

看来买房也不全是为了自己,老爸这是唱的哪儿出戏,愧疚,弥补?老妈早就说过,没有谁对不起谁,就仨字,不合适。

父亲的钱,舒楝笑纳了,嗯,这也是孝道,既然借花献佛,又怎好拂了他的心意呢。

?

但钱没拿来买房,舒楝悄悄存入定期账户,她并不像方苓以为的那样,心大的没边,整天稀里糊涂过日子。她对老妈和自己的情况做过通盘考虑的。

?

方苓的工资按小县城的标准够开销,大钱攒不下,老了有个头疼脑热也许能应付,万一生了大病,治疗费哪里找?她没有兄弟姐妹分担压力,也不好指望亲友,至于成了别人丈夫的爹,那更不行了。

?

不是她不盼亲妈好,总要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故此买房并未列入计划。现在方苓有了这笔钱傍身,舒楝心中的隐忧也就去了大半,老房子住的不错,买房的事可以缓缓再说,当下么先买车过把瘾。

舒昱鸣给的钱能保障老妈晚年安度无忧,那她自己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于是阔气地买了部敞篷跑车。

舒楝背靠新车自拍,上传微博炫耀:我和亲*密*爱人快乐兜风中!

路璐金转发评论:我说,你怎么抖起来了?

舒楝回复:我就不能奢侈一把?

钱进点赞:车都买了,那破地方也赶紧搬吧。

舒楝怒:什么叫破地方,我可记得你夸那里烟熏火燎生活特带劲呢!

钱进撇嘴:快拉倒吧,你那儿也就门口的烧烤摊像点样。

有些事就是不禁念叨,树欲静而风不止,舒楝本想和老房子继续相亲相爱下去,物业管理处经理的一个电话就打消了她的念头。

?

他们要收回老房子重新装修,言外之意舒楝听懂了,这是要涨租金的节奏啊,问题是装修期间她住哪儿?

?

租房合同一年一签,眼看到期了,物业的做法也不算违约,只能说不地道。

?

物业想法挺鸡贼的,舒小姐在老房子安稳的住了好几年,闹鬼的传闻早没了,屋子收回来稍微翻翻新,房租能提高个两三倍。舒小姐还租的话当然最好,不租她也不亏,这么便宜的房租够本了。

?

舒楝又不傻,物业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门清,看来买房要提上日程了。

?

房子多的是,就看钱够不够多了,全款买房有点吃力,装修、家具、电器,样样都需要钱,幸好城投集团旗下有房地产公司,舒楝可以拿到内部价,换作以前,她不会考虑城投开发的楼盘,太贵了,一水的精品高档住宅,专门卖给有钱人。

?

舒楝不愿意将就,跑到外省移动欢迎你的地方买房子,有公积金贷款,还有内部折扣,舒楝眼不眨心不跳的买了滨江海景房,360度四面全景采光,通透落地玻璃窗,大尺度观景阳台,晚上俯瞰cbd璀璨夜景,光用想的就很享受。

?

负责房地产开发的陆总说,无论舒滢买房自住还是投资,都不赔本,这样地段这样品质的楼盘,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同样房型的大平层出售价都以千万计了。

?

贫困时安步当车,富有时香车代步,唔,银行的钱也是钱,人要适应环境的改变嘛,舒楝给自己心理减负。

然而,拥有房产的喜悦尚未消褪,霉运不请自来,只需撞豪车,就能完成从人生赢家到杯具负姐的华丽转身。

再一次的,舒楝自我洗脑: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劳斯男的维修费,大不了,把房子抵押了还他,千金散尽还复来。

昨晚遇见劳斯男,顾不上细想,他有句话让舒楝很在意。

听说,你辞职了——

他怎么知道的?肯定通过她留的名片打城投电话了。为什么打电话?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修劳斯莱斯的账单出来了,他打电话通知她赔钱,然后得知她辞职了!换谁心里都会打鼓,她是不是撞了车就溜?继而怀疑她的人格、品行有问题。

真是让人火大…

信用贷款、房屋抵押,无论如何想办法还上,洗脱逃债嫌疑。

舒楝把工作用的手机开机,她估摸着劳斯男催债会再打来,果然,运营商短信提示未接电话,有个陌生号码,还有几通城投董秘办的电话。

舒楝回拨:“纪大秘书,夺命连环call啊你,怎么,有事?”

“你赶紧的,来城投一趟!”

“干吗?”

“交接啊!”

“纪文,老闫把我的摊子卖了,干脆利落的!我交哪门子接?”

纪文语气一下子软了,“你走了,老闫把行业协会的那摊子事交给了我们董秘办,我手下的几个小姑娘都快烦死他了。到交会费的时候了,城投负责的企业联系名录被老闫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你手上一定有整理完整的联系簿,算我求你了,帮我一次!”

纪文一个大男人,率领了一拨娘子军,绰号妇女主任,舒楝和他关系还不错,不想为难他,就答应跑一趟。

舒楝驾临董秘办,纪文就像迎来了解放区的亲人,看到了曙光。

娘子军之一同情地说:“小舒姐,你辞职,我充分理解,给老闫打工,不用一秒,我就自动走人了!”

“就是”,娘子军之二接腔,“颜值高也就算了,人丑还作,无药可救!”

娘子军之三猛点头,“太讨厌了简直,跨部门对我们指手画脚,当纪主任是死的!”

“看样子,你们比较值得同情,毕竟我跳出火坑了,各位!”,舒楝得瑟。

舒楝将一个移动硬盘交给纪文,“呶,行业协会的资料都在里面,包括联系方式excel表格,你复制下。”

纪文感激涕零,“欠你一份人情,这样吧,我请你吃好的!”

“算了,你老婆对你严密盯防,小女不敢!”

纪文脸红,“谁说的,你嫂子人挺好的!”

舒楝摇摇手,“再见了各位,我会想你们的!”

路过二楼休息室,舒楝和廖建国手下的崔宇华碰了个正着。

“走,进去聊聊”

舒楝在椅子上坐定,默然无语,这小小的休息室诞生了多少流言蜚语。

想当初,每到午休时,关系不错的女同事们,一人端一茶杯子,钻进休息室,交换各个部门的八卦消息。

转眼和城投已成陌路,想想挺感慨的。

“托你的福,质管部安然无恙地度过风波了”

“廖总还好吧?”

“防范在先,总算没遭暗手…但日子也不好过,脚下使绊子的人太多,工作不好开展,我们底下的人也跟着受夹板气,有玻璃天花板在,升职遥不可及,想跳槽,可现在经济不景气,建筑行业没活干,到处都是裁员的。”

“其实你大可以安心留在城投,哪儿没有勾心斗角啊,廖总处境不算艰难,更何况他体恤下属,跟着他总归不会错的,再说了,你薪水很可观啊,月薪三万,可以了!”

“税前”,崔宇华摇头,“我老婆生孩子,岳父岳母过来照顾,如今全家人靠我一个人的收入,我还要供房,乡下有个弟弟要结婚,样样都需要钱,压力真的很大,本想出去跑工程多赚点钱,可我在工商局的同学说最近申请破产的公司比新注册的公司还要多,建议我按兵不动”

又一个被生活压垮的有为青年,舒楝欷歔。

保洁阿姨进来清扫,见了舒楝很开心,聊了几句才出去。

崔宇华盯着保洁阿姨的背影说:“这几个保洁阿姨都是本地人,哪个人手里没两套拆迁房,她们出来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待家里还要帮忙看孙子,哪比的上外边清闲,集团的活干半天休半天,比我们这些脑力体力一起卖的人轻松的多”

“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儿,就拿我说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辞就辞,没准你还挺羡慕,可我挺背的!前几天我撞了车,劳斯莱斯,定制的,你说我得赔多少钱吧,拜车祸所赐,我的房子恐怕都保不住了,你身上担子再重,那也是甜蜜的负担啊,过阵子,你老婆再给你添一大胖小子或小公主,保管你笑咧嘴角!”

人果真要比惨才能笑着活下去,听说了舒楝的惨况,崔华宇精神振奋起来,劝舒楝想开点。

生活压在每个人肩头的重量,有如饮水,冷暖自知。

第1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香港中环,维多利亚港,某标志性摩天大楼会议中心。

弧形阶梯式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拿到入场券的投资人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暗物质资本掌门人的出现,因为rcapital连五分钟的见面会都没开过,投资者更为熟悉的是极具dmc风格的电话会议,以及dmc每季度的致客户信。

披露的有限信息中,它不会告诉你是怎样用钱的,只会明确传达一个重点:赚钱了。

作为投资人,可选择赎回基金,亦可将钱继续留在dmc账面上be——需要头疼的是掏钱的人,花钱的人从不做解释。

听上去很傲慢,但能帮投资人挣到钱,瑕不掩疵。正如财经杂志上所说,这种荒诞般的神秘感,成为对冲基金最本质的赢利特点。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走上台前,进入公众的视野,不少基金经理人抛头露面,被媒体塑造成光环加身的金融明星,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

却逆潮流而动,一如既往地坚守对冲基金隐秘低调的行事方式。

外界不知其规模,就连创始人也名不见经传,只有基金圈的少数人能一窥暗物质资本隐匿在水下的全貌,慨叹它的基座扎实、稳固,值得信赖。

待过硅谷的国人或许对高旻有所耳闻,13岁数学满分考入清华大学,15岁负笈美国,就读于mit数学系,拿下数学r学位后,转投计算机科学门下读phd,开发了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引进风投,创建了黑镜公司,俨然科技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超新星。

然而当硅谷对高旻报以更多关注时,他却泯然于众,上演了一出现代版伤仲永,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谁曾料到若干年后,这家掌管着上百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背后的人竟是昔日败走硅谷的高旻。

略知内情的投资人向身旁打探的人科普他所知道的一切,这时前排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会场灯光暗下来,一个人从入口处快步上台。

他的侧分短发上梳露出额头,五官精致深邃,肤色偏白,身材颀峻,穿着简约的立领白衬衫和麻黑色休闲长裤,脚踏藏蓝色乐福鞋,显得轻松随意,然则无人能忽视他所展现出的沉稳自信的精英气质。

在座的投资人不禁哗然,管理百亿美元资产的人年轻得过分,要知道他成立暗物质资本时才22岁,投资界从不乏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可大浪淘沙后,屹立不倒的人堪称凤毛麟角。

高旻环视会场,左手做下压动作,用带着波士顿口音的英语说:“先生们,请安静”,他指了指右手腕上表盘,“五秒倒计时开始”,与此同时,高旻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阿拉伯数字5,秒针走动的脆响敲击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头。

归零的那一刻,高旻嘴角扬起微笑,“就在刚刚,pm:3:00,暗物质资本关闭了交易通道,暂停接收新的投资者。现在,请允许我向在座的诸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霎时会场内一片沸腾,入围的投资者激动得不亚于拿到了世界末日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虽然这意味着要支付3%的管理费,同时上缴交易获利的20%作为业绩提成,但投资人照旧趋之若鹜,有幸搭乘赚钱特快,出点血又何妨,毕竟有的人怀揣巨款还不一定能找到入门的途径。

高旻等这阵传染全场的欢悦情绪过去,他走向舞台中央,背后暗色调的大屏幕上,逆光效果的暗物质logo彰显着唯我独尊的气势。

“会议开始前,我需要占用点时间做简短的说明”,高旻放缓语速,略带沉思,让听众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第一,暗物质资本的规模,相信诸位对这个问题存疑已久,现由我代为回答,dmc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高盛或摩根士丹利那样的多元化大型金融机构,扩大规模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对冲基金界有一句名言:规模是效率的毒*药,对冲基金的规模越大,预期的风险回报越低。换言之,牺牲收益率去扩大规模是不明智的选择,dmc要做的是,确保运营策略的有效性,继而达到最优资产管理规模。在此,我要真诚地建议诸位,投资对冲基金时,请运用经验小心甄别,务必不要视规模而定,美国雷曼兄弟就是前车之鉴!”

高旻短暂停顿,幻灯片上出现一行大字:投资策略与风控管理,他看了下,回头一笑,“诸位在担心什么,我约莫知道——你们掏出大把的钱投到我们手里,至于我们怎么花,买了点啥,压根不告诉你们,没错先生们,公开和透明是我们最讨厌的事情!”

台下会心者哄堂大笑。高旻却收了笑,正色说:“我们买入卖出,绝不是拍脑袋决定的,dmc拥有最核心的数量研究部门和精细的后台管理技术,由数学和天体物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开发的数学模型为我们的交易做技术支持,以此评估和把握各种机会,能够随时有效率地部署投资策略,可以说我们是靠程序做买卖的。”

“dmc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基于全球宏观策略,运用广泛的投资工具捕捉短暂存在几秒钟或几天的交易机会,主动出击,活跃于全球各个市场板块,从波动中获得绝对alpha。当然我们也采取零杠杆,追求中长线的投资机会!”

“但是,先生们,这并不值得夸耀,差不多所有的对冲基金都声称自己搞技术投资,而dmc最引以为傲的是极致的风险管理,市场波动常态化且变幻莫测,为了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们强调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应对不同危机环境下的战略调整。”

“同时,我们将管理资本的40%作为自由现金流,以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战备资金,在市场波动时,抓住战略机遇,无论牛市熊市,都能令客户收获稳定回报!”

幻灯片上的字再次变换:投资领域。

“dmc旗下的两支主力对冲基金投资证券、股票、外汇、期货、能源,迄今为止都非常成功。因循守旧的基金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致力于拓展新的投资领域,例如tmt和医疗健康两个领域,好的项目我们会长期持有股份,帮助他们创造社会价值,而pe业务可以是零和游戏,也可以是蛋糕做大游戏,无论是pre-ipo还是长线投资,端看市场泡沫的大小了!”

“最后,让数据说明一切!”,高旻让出中间的位置,站在大屏幕左下方,幻灯片出现三组数据:14年·210亿美元;年均回报率15%;3倍于标普500指数。

“暗物质资本成立以来,在2001年至2015年为投资人净赚了210亿美元,未来这个数字还会翻番,先生们,敬请期待吧!”

高旻展臂面向台下,“我预祝各位今晚度过美好的邮轮之夜,痛饮美酒,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交给dmc的投资组合经理们”

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高旻颔首退下,乘贵宾升降机直达顶层酒店。

碧绿的叶子在剔透的杯中半卷半舒,茶香袭人。

高旻敛目养神,片刻不到,门被敲响。

“进来”

助手乔航走进来,看到老板眉间淡淡的倦意,迟疑道:“打扰您休息了吗?”

高旻按了按太阳穴,说:“没关系,什么事?”

“zeitgeist的楚总反映,我们买来的b2c模式的线上交易平台能够和他们的网站实行对接整合,恰好填补了他们网站服务上的盲区,不过那本新刊就…”

乔航的样子有些为难,高旻一言不发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