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的彩灯闪闪烁烁,夜市上叫卖着各种特色小吃,陆媛被一种小笼屉里蒸着的糕点引去,一边大吃特吃,一边转头去找林浩。他没有走开,就站在她身后几步之外光线不慎明亮的地方,手里还拿着给她买的冰糖葫芦。远处璀璨的灯火落在他的眼中,越发衬得他一双眼灿烂如星,陆媛蓦的就想到,原来蓦然回首,那人去在灯火阑珊处,竟是这样的一段情致。

第三十八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三月里,年过完了,陆媛从北京回来,后来林浩回来过年,再后来林浩又回去北京,好像都是眨眼间的事。

陆媛的生活波平浪静,每天工作之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捧着手机动动拇指发个短信。其实陆媛是最讨厌发短信的,这年头打电话多方便呀,一般几十秒就能把想说的事情说明白,赶上心情好,说话的人又合适,十分二十分也说得。为此她向林浩抗议,然后林浩就乖乖的给她打电话,结果白天的时候她往往在外面跑新闻,十个电话倒有五个没听到,剩下的五个里还得有三个没有时间接,好容易接了,她在的环境又嘈杂,林浩说了什么,她还是听不清。如是者几次,她只能承认,短信有时候更适合沟通。

好在林浩的耐性比她好,每天工作极为忙碌,但是再忙也会发几条短信给她,很多时候都是等着拍摄的间隙,有时候一句话都打不完就匆匆发过来,看得陆媛满脑子浆糊,总得反复看几次,认真分析一下林浩要表达的意思。

田枫经过了一百天的修养,正式回归采访队伍,仍旧常跟在陆媛身后出入,只是看着她在采访车里对着手机发呆的时候,便无言沉默。

三月中旬,报社里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就是上级主管部门派下来一位新的常务副总编,主管编采。

只是陆媛也不大留意,只有在小于忧心忡忡的揣测时,才想着这其实和她关系不大,毕竟她就是一个基层干活的人,谁当总编又能如何?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陆媛还是太天真了,她很快就品出来了,原来他们这一群人内部开会的所谓勾心斗角在新的副总编到来后,显得幼稚得如孩子的过家家游戏,而新的副总编的铁腕,才让他们这些刚离开校门几年的大孩子明白,什么叫做整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招聘,报社里呼啦啦进来了一大群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还没拿到毕业证就有了工作,各个热血沸腾,干活虽然不得其法,但是胜在肯干上。陆媛被分配带了两个实习记者,几天之后手里的活就被分去了大半,实习记者的稿子写得主谓语都没有,囫囵半片的,主任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的改,但即便是这样改,第二天的活还是派给他们。有人觉得不公去理论,主任不过也是一声叹息。

晚上几个老同事聚在一处吃饭,几瓶啤酒下去,都一改往日互相看不顺眼的态度,有些不胜唏嘘,小于抱着陆媛的肩头对着坐对面的小郭感慨,长此以往,工资收入必然不保了。

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也很快烧了起来,副总编开始逐一的找老记者们谈话,找陆媛谈话的时候,态度十分和蔼,摆出一种倾听的架势,并提出了她听说报社那个老编辑的种种问题,陆媛实在,也就据实相告。几天后,报社提出一纸通知,一举开除了老编辑和投靠老编辑手下的几个记者,剩余的人拍手称快,对新领导的印象改观不少。

再后来,那等待中的第三把火始终没有烧起来,主任却忽然辞职了,取而代之的是副总编在别的报社挖回来的高手,据说成功的炒作过不少新闻事件,虽然风评不是很好,但胜在经验丰富。

四月份是报社最忙的季节,新主任到来后,对陆媛十分看重,策划的大型活动必然指定由她主笔,为此陆媛整个人也越发勤勤恳恳,很快的,部门又制定了奖优罚没的奖惩机制,末尾没有完成任务的记者要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折抵现金,上交部门,由部门主任奖励给排名第一的记者。

陆媛是每个月排名第一的记者,虽然主任承诺的奖励一分没有拿到手,但是工作却更加有动力。这期间不少同事不服气去找主任打小报告,主任都予以驳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陆媛觉得千里马终于碰到了伯乐,似乎生活也有了奔头。

当然埋头苦干之余,陆媛也觉得有些不对,因为罚款制度很严苛,部门里的老记者渐渐不堪忍受,几乎每个月都有人被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开除,也有人看情形不对主动辞职。到了某一天小于向陆媛告别的时候,陆媛才发现,整个社会新闻里除了她之外几乎都是新面孔,过去一起走过报社创业之初种种艰难的旧同事居然全不见了踪影。送别小于的时候,两个人都喝了不少啤酒,当记者别的没练出来,喝酒总是比过去强了,最后小于感慨,劝她也急流勇退,引用的是鸟尽弓藏的典故。

其实陆媛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旧道理,只是报社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人对第一次总是怀抱有不一样的情意,很难割舍,所以只觉得怅惘。

晚上发短信给林浩的时候,不免情绪低落,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担忧。林浩回得很快,“不喜欢就不干了,来北京,我养你。”

“谁要你养我。”陆媛窝在床上忍不住傻笑,她可是标准的工作狂人,一天不工作都得难受,但是有人肯说养她,想象还是觉得很温暖也很窝心。

“养老婆很正常呀,将来我还要养孩子呢。”林浩的短信里附了张笑脸,“难道你不给我做老婆?那我去找别人了。”

“敢!”陆媛回他一个字。

“你嫁给我,我就不敢了,”林浩看起来很精神,短信回得飞快。

“不嫁给你,你也不许。”陆媛很霸气的下结论,果然,片刻后林浩回她,“霸道的女人,但是我就是喜欢。”

愉快的短信聊天暂时化解了工作中的不如意,只是渐渐的,陆媛发现,情况越来越是不妙,比如,她的工作,一个人完成绰绰有余,但是领导却总要派另外一个人跟着她一起,她还不能拒绝,因为拒绝了一次,开会的时候副总编就在会上说,某些同事个人英雄主义,不合群,不能配合团队作战的需要云云。而一个人干的活变成两个人干,最直接的就是收入上的缩水,这个陆媛还能忍耐,而真正让她不能忍耐的,是副总编工作上的横挑眉毛竖挑眼,她一直跟踪报道的新闻,中间就换成别人去接续,等到需要资料的时候,又让她提供根本不是她报道过的情节,然后遭到拒绝,就说她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有问题。

陆媛也不想天天抱怨这些事给林浩听,只能自己闷在心里,几次想辞职,话一出口就引得陆爸爸和陆妈妈大惊小怪,他们都是在一个单位一干三十年的人,从来没想过能炒单位鱿鱼,反而说陆媛太娇气,专业又不好,丢了工作难再找合适的。

就这样又拖了几个月,某一天主任找陆媛谈话,话里话外的夸奖陆媛的工作能力,末了问她有没有想过换个工作环境。

话已至此,自然多说无益,陆媛收拾东西,末了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当初奖优罚没的奖金,必须一分不少的给她。

后来她专门请了从前的旧同事吃饭,说起当时的情形,仍旧觉得快意。

“主任的笑脸唰的就下来了,跟我说钱都交到报社了,他做不了主。”陆媛跟小于学当时的情形,“我当时就想,反正大家也撕破脸了,我凭什么给你担了这么久的虚名,背地里挨了那么多骂?我就去找副总编,丫的还装不知道这事,我就拖着她去找了总编,当时他们的脸色都叫一个好看,立马就批了条子把钱支给我了,也叫五千多块,抵得过一两个月了,工作可以慢慢找了。”

第三十九章新的开始

接到北京一家报社的笔试通知,是在陆媛失业的半个月后。这半个月,她求职并不顺利,她所在的城市工作机会有限,她的起点高了,对职位和工资的要求也高,合意的不好再找。其实这家报社招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陆媛也是听一个旧日同事提起,就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投了简历和代表作品过去。一开始天天盼,但却没有任何消息,结果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忽然收到了通知。

去考试之前,陆媛和陆爸爸陆妈妈长谈了一次,两个老人的意思都是女孩子一个孤身一人,跑到那么远的城市工作实在太辛苦了,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如果陆媛能考上,他们也不反对。

有了陆爸爸和陆妈妈的不反对,陆媛心一下子安定了很多,在票贩子手里买了张高价票。北方的票贩子就是多,去北京想买到票得提前七天去排队,然而这次行程匆匆,正规途径的票显然是买不到了。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晚上在候车室等车了,林浩的短信过来,问她睡了吗。

陆媛迟疑了会,回了句“睡了”,去北京的事情,她暂时不想和林浩提起,是出于什么心理她自己也说不上,就像她也没有特意去提她辞职的事情一样。

“姿势不对,起来重睡。”林浩开了句玩笑,很快又发过来一条,“我今天估计睡不成了,晚上有好几场戏,第二场开始有我的戏,但是现在第一场还在NG,我的天呀!”

“那你还不抓紧睡一会。”陆媛有点心疼他,“眯一小会也是好的,你也不是铁打的。”

“睡不着,我想你了。”林浩发了颗心的图案过来,“要不你到北京来吧,咱们就能天天见面。”

“你那么忙,我去北京也见不到你好不好。”陆媛一边发短信,一边随着人流进了车站,上了火车,她买的是上铺,虽然爬上爬下,但空间相对独立一些。

“你来给我当经纪人呀,我们就能天天见面了。”林浩回得很快,“经纪人能决定我干什么不干什么,多好,以后我就得天天听你指挥,而且这样咱们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你也不怕让你现在的经纪人看到,她一气之下把你卖了。”陆媛翻了个身,等待火车开车。

“你以为现在是什么样?”林浩回她,“算了,下次再说,你还是早点睡吧,不然明天没精神了,陆小猪。”

第二天是下午10点准时笔试,找考场以及乘车花去了一些时间,陆媛也只来得及饱饱的吃顿饭。笔试不是很复杂,多半是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中间还指定了一个社会现象做选题,给了考试的人两个钟头的采访时间。比起应届毕业生,陆媛也算驾轻就熟,飞快的搞定。

考完笔试已经是下午,陆媛找了家旅店入住,给家里打了电话,按照她的想法,京城可去之处很多,来一次就多呆两天,四处走走也好。只是没有想到报社评卷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她还在京城国子监游览的时候,就接到了通知面试的电话。

面试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了,一般来说笔试淘汰了大半的人,面试中规中矩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陆媛进了报社用于面试的会议室,也被眼前的阵容吓了一跳,长长的桌子旁,满满的坐了人,只留一个空位给她,乍眼一看,倒数不清是多少堂会审的架势了。

幸好流程没有太大出入,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回答提问,陆媛习惯了提问别人,到被提问的时候也很镇定,简单解释了离职原因,无外乎是想换换工作环境云云,不能说发挥得多出色,但也马马虎虎。

面试结束,陆媛旅店也没回,就继续抓紧时间溜达,按先前的等待时间,她预计是可以回家慢慢等的,没想到晚上就接到这家报社录用的电话。

正视报道是下周一,距离现在还有五天,陆媛赶紧通知了陆爸爸陆妈妈,两个老人有些着急,说是时间也太赶了,如果留在北京,总住旅店不是办法,总得找个房子安身,于是陆媛的游玩计划彻底破产,她赶紧出去买报纸,找房源。

这是陆媛第一次租房子,拿着报纸满街乱窜,才知道京城租房价格之高让人咂舌,最后总算在报社附近找到了一间半地下室的房子,因为临近大学,那里主要是提供给外地来京短期进修,像是准备托福考试的学生的,价格不是很贵,住的人相对单纯,又可以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的签租赁合同。

其实陆媛觉得住在这里满寒酸的,她家境也算中上,从小就住楼房,忽然要住进一个连平房都不如的地下室,不能不说是种考验,但是一个人在北京谋生本来就是考验,未来的生活也要靠自己辛苦打拼,看到不少和她差不多的学生都住这样的房子,心里也就坦然了,交好定金,买票回家。

行李也没什么好打包的,被褥租房的地方提供,她能带的不过是几件夏天、秋天的衣服,外加床单、枕套之类的,陆爸爸给她买了只带锁的大皮箱,该带的东西也就都装进去了。

送她的时候,陆家和所有亲属几乎都是全家总动员,满满的围了几圈,倒没有人哭,这几天来看她的人很多,都夸她出息了,要出去闯天下了,反而是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才异口同声只是说,不习惯就回来,然后对她微笑。

这是陆媛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去过完全独立的生活,火车一开,那些熟悉的面孔都被抛在后面,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冰凉的液体一滴一滴的滑下,落在衣襟上,手背上,陆媛才发现,她自己反而哭了,从接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天起,她的心里始终有些慌慌的,有些期待,也有些迷惘,总到了这一刻,才有些尘埃落定的感觉。

第四十章 中庸之道

等到林浩知道陆媛来了北京,已经是这一年的初秋了。

三个月试用期满,陆媛转正。几个月社会新闻跑下来,她开始熟悉这个古老都城的大街小巷,只是找不到太深的归属感。每次坐地铁的时候,看见飞速从眼前闪过的灯箱广告,都觉得自己实在只是一个过客。

在一个新的单位立足并不容易,怎看时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挂着一张笑脸,不过你转身之后,那些面孔上的表情才叫精彩。阴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阴了别人,那人还高兴的感激你。

陆媛实习的时候,一次跟着一个叫言絮的老记者一起去采访,一起产妇生产却意外死在医院的稿子,采访的时候言絮就有些畏首畏尾,采访完回到报社很晚了,打搞子的时候慢慢腾腾,陆媛发誓,她不是想显示自己,她只是想能早点下班,就自己把整个稿子写完交给了言絮。但是言絮夸她写得快,但是几天之后,陆媛却辗转听说言絮和主任说,陆媛个人英雄主义严重,根本不和同事配合云云。

最委屈的时候,她也不能和父母诉苦,就给林浩发短信,那阵子林浩去了九寨沟附近的山里拍外景,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打过来电话声音也是断断续续,有几次陆媛就要说自己在北京的事了,只是想,终于还是算了。

 

吃了几次这样的暗亏后,她也渐渐有点醒悟,她过去太看重成绩,一味的向前冲,和周围的人距离拉开得太大了,出头的椽子不仅先烂,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倒不如把一步路变成两步走,和大家保持齐头并进。

齐头并进的结果显而易见,三个月下来,陆媛和同事渐渐和睦,她隐身于人群,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

签了正式合同没几天,报社就正好有几套单身宿舍空出来,位于一片居民区中,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楼了,地点也不算很好,面积也不是很大,原来住的人不是结婚了,就是自己购置了房子,报社按照惯例,拿出来分配给新来的家在外地的同事们暂住。两室一厅的房子,都是两个人合住,一人一间,倒也互不干扰。

与陆媛同住的是一个女编辑刘宏,比她大三岁,因为上夜班,两个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唯一的沟通就是第一次搬进去的时候做了自我介绍,再后来就是偶尔陆媛回家早点,遇上还没出门上夜班的刘宏,亦或是陆媛早晨出门,在洗手间门口遇上睡眼惺忪起来方便的林宏。两人都不是特别热络的类型,见面也不过打个招呼,只在彼此有事需要配合时留个纸条。

倒是隔壁的两个女孩孙海影、林曼曼和陆媛同是记者,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开始的时候也偶尔一起上班下班,一起出去吃个饭,只是后来倒慢慢淡下来了。

淡下来的原因是,陆媛觉得,她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那两个女孩都跑经济专刊,所谓经济专刊其实就是广告的一种变相,接触的人倒是非富即贵。搬进宿舍的第二个星期,临下班的时候陆媛跑了个突发。交完稿都是午夜了。她从一家面条店吃完晚饭,筋疲力尽的挪回宿舍,在楼下发现多停了一辆黑色的轿车,车旁有晃动的黑影,走近才看清是林曼曼正和一个男人倚着轿车亲得难分难舍,男人的手已经把林曼曼的衣服掀开了,白花花的腰部肌肤露在微凉的秋风里,林曼曼的身子扭来扭去,如同一条白蛇。

陆媛吓了一跳,有些进退不得,最后只能装作不见,飞快的闪身冲进楼道。

隔壁的房间大门居然是开着的,只有一个亮点一闪一闪的,陆媛走过时。被屋里的孙海影叫住。

“回来这么晚,去哪里玩了?”孙海影的手指夹着烟,打开客厅的白炽灯。

“晚上有个突发,刚交完稿下班。”陆媛有些吃惊,孙海影还穿着白天的衣服,眼睛上妆容很淡,屋子里隐隐浮动着酒气。

“傻子,”孙海影咯咯的笑了,“你从楼下上来,看见什么了?”

“没……没看见什么。”陆媛有些尴尬的回想起刚才的一幕。

“这年头还有几个年轻女孩子像你这么天真。干活能干出什么名堂,能在北京买起房子吗?能买起车子吗?你看看咱们单位那些老人们,有几个是凭写稿子挣的房子和车,难道你打算一辈子住在这种老楼里,还是单位的单身宿舍?别傻了,看看林曼曼,也不过就是一次采访,我打赌,她用不了多久,就能从这里搬出去了。”孙海影似乎喝了不少酒,说话的声音有些不自然的轻佻。

陆媛有些无言,不知道该怎么摆脱这个奇怪的情况,幸好林浩的短信解救了她,关门出来,还能听见孙海影的笑声。

后来陆媛也在单位陆续听到了关于林曼曼和孙海影的一些传言,尤其是林曼曼,很多广告部的人都唾弃她,说她为了广告什么都能付出,对客户陪吃陪喝陪睡。林曼曼自己大概也听说过,只是却对那些不屑她的人更加不屑,一次她硬拉着陆媛吃饭,喝醉了才说,他们部门是凭业绩说话的,她的业绩好,圭任都得陪笑脸,别人说什么何必在乎?何况,这年头报社这么多,客户凭什么把广告投给你,不付出就想着回报,怎么可能,所以谁比谁干净多少?

陆媛想,说不在乎的时候,林曼曼多少还是在乎的,只是已经不能或不愿改变罢了。

第四十一章 林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事实上,林曼曼的房间与陆媛的房间仅隔一堵墙,从那天之后,好多个深夜,陆媛都被隔壁奇怪的呻吟声和奇怪的木头咯吱声惊醒。那呻吟声静夜听起来总有些有些凄厉的感觉,仿佛是痛苦却又妖娆的徘徊不去,很像聊斋鬼片里的配音。所以开始的几天,陆媛常常被吓得浑身汗毛倒竖,整个人埋在被子里,出一身一身的冷汗,直到有天早晨她出门早,看见一个男人从隔壁出来,才恍然领悟,那是什么声音。

而林曼曼的生活确实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她本来就生得极其妖娆,纤细的腰身好像随时要折断一样,雪白的皮肤,一双眼睛不是很大,但胜在勾魂摄魄,长长的头发烫成最时髦的款式。最近林曼曼甚至新买了一辆车,对单位的同事说是父母给买的,为了她在京城采访方便。只是孙海影私下却对陆媛说,林曼曼的家虽然在南方一个以富裕著称的城市,但是她父母身体不好,带年用药,家累极垂,不用说买车,就是一个车轱辘也买不起。陆媛没有问车的来源,孙海影已经说了,林曼曼在采访中认识了一个副总,说是做什么生物工程的,“其实就是一个卖药的,暴发户。”

“那她准备结婚了?”陆媛傻的问。

“开什么玩笑,那男人孩子都上中学了。”孙海影咯咯的笑起来。临了说。“林曼曼也是想钱想疯了,什么样的人都能上她。”

陆媛仍旧无语,孙海影对林曼曼的嫉妒显而易见,只是人前却还是亲亲热热,早晨同车去上班,晚上常常去酒吧,亲姐妹一样。这让陆媛觉得反胃。她开始尽量躲开隔壁邻居上下班的时间,宁可早走一会,也不和他们蹭车。

后来,林浩还是知道陆媛已经在北京呆了三个月的消息,发了很大的脾气,陆媛理亏,打了好多次电话过去,总是响铃就被挂断,她不知道林浩是不是在忙,就又发短信,也没有回复。

其实她想解释的,她来北京,心底还是希望可以和他近一点,她开始不说,是想证明她靠自己也可以在北京立足,她后来想说,可是他一直在外地拍戏,还有,田枫在北京,纯粹是偶然……

是了,田枫也来到了北京,陆媛是后来报道的时候才知道,他也递了简历到同一家报社,并且通过了考试。

“你在原来报社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也辞职跑到北京?”上班第一天狭路相逢,陆媛就问田枫,语气没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一个卸磨杀驴的地方,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等着变成驴肉火烧?我为什么不能趁着年轻到外面闯荡一下?”田枫理直气壮,看了看陆媛瞪圆的眼睛,才装成恍然大悟的说,“你不是以为我为了追你追到北京来了吧,你可别吓唬我,我还没有那么上赶子。”

这个讨论于是也就讨论到这里为止,因为陆媛是新人,报社老的摄影记者眼高于顶都不爱搭理她,所以采访的时候,她常带和田枫凑成一组,田枫倒比以前贫了,话多得很,走一路说一路不成问题,他说的常常是旧同事如何如何了,陆媛就也偶尔搭两句话。

田枫遇上林浩应该纯粹是偶然,林浩出外景回来,抽空接受了一家时尚杂志的专访,那个杂志社的摄影记者是田枫的师兄,在时尚圈子里很有名气,田枫来了北京,没事的时候也试着拍些不同于新闻的图片,这天听说采访林浩,没事就跟来凑热闹。

拍摄地点是后海的一家咖啡厅,田枫跟着师兄打打下手,不想拍摄间隙,林浩却忽然说,“你不是都市晚报的记者,怎么在北京?”

“你居然知道?”田枫很吃惊,心里还有些窃喜,拍过林浩两次,他居然记得自己是谁。

“嗯,你采访过我,我记得。”林浩笑得很含蓄,继续问他何时来北京的,现在做什么。

“你记得我,那也记得采访你的文字记者了?”说到高兴的地方,田枫无意中提起陆媛,“我们一块来的北京,现在在同一家报社。”

“陆媛?”林浩果然叫出了陆媛的名字,田枫点头,赞叹明星的记性好到让人叹服,这时师兄过来说可以继续拍摄了,林浩于是走开,只是不知怎么,剩下后半段,他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俊美的男人即便眼神迷离也是美,而且可能更诱人。

从咖啡厅出来,田枫就打了电话给陆媛,说起遇见林浩,林浩还记得他们云云。

“无聊!”陆媛只回他两个字,就匆匆挂机,心里七上八下的,只觉得不妙,果然,手机挂断几分钟后,为和林浩发短信的那个的老家的电话就响了,接听正好就是林浩。

“你什么时候来北京的?”林浩的声音倒是不辨喜怒。

“有段时间了。”陆媛呐呐的说。

“有段时间是多久?”林浩少有的咄咄逼人。

“三……三个月。”陆媛只得说。

“为什么不告诉我,每天发短信打电话一点都不提,有意骗我?”林浩的声音冷了下来,“你怎么想的?你把我当什么人?”

“没有,你听我说,”陆媛想解释,但是她当初的动机却难以三言两语表达清楚,她不想被林浩瞧不起,不想被他照顾,不想依附他,不想……但是这些不想,不是越解释越火上浇油。

“我还听你说什么,是不是今天我不遇上你那个同事,你就准备永远不说你来北京的事了?”林浩冷哼,“陆媛,你像样,你耍我是不是,你一直耍我是不是,你一声不响的和个男同事一起跑北京来闯荡,还每天和我甜言蜜语的,你把当傻子有意思吗?”

“我没有!”陆媛徒劳的辩解,“我就是想站稳脚跟再告诉你。”

“为什么?”林浩问,“为什么你要站稳脚跟才告诉我,在你心里,我是不可依靠不可信任的是不是?怎么说的来者,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你就这么看我是不是?”

“我没有!”陆媛喊了一声,声音太大,半条街的人都看过来。

“你就是!”说完,林浩就挂了电话,从此再打不接。

第四十二章我要你回头

“你最近受什么刺激了,怎么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几天之后,某日在报社里,田枫碰上陆媛,结果她无精打采的,迎面走过来,撞到他才梦游似的抬头,眼圈有淡淡的青黑色。田枫很少看到陆媛这么没精神,自然大吃一惊,忍不住拦下她,“不是把钱花光了,没米下锅吧?”

“去死吧!”陆媛却低吼一声,顺带怒瞪他一眼,然后扬长而去。

被无辜当了炮灰,田枫长叹口气,感慨这世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关心她也是错的,这个女人……算了,他不能和她一般见识,所以下班就买了陆媛最爱的稻香村的拿破仑。是谁说的,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他们的宿舍实际上很近,他早知道位置了,就是还没胆摸上去而已。

陆媛居然不在,敲了半天门,里面一点动静没有,倒把隔壁住的孙海影敲出来了,她下班素来早,晚上约了客户,正在宿舍里描眉画眼,听到声音忍不住探头出来,看到田枫倒有几分惊讶和了然,“别敲了,没动静就是没回来。”

“她今天没采访呀,不回来能去哪里?”田枫也听闻了一些孙海影和林曼曼的事,说不上轻视,但男人骨子里对这种女人都是又鄙视又可能难以抗拒,考虑到这种可能的劣根性,他还是退开两步,想着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这去的地方可就多了,”孙海影咯咯的娇笑,上下打量了田枫几眼,才懒洋洋的说,“帅哥我是喜欢,但还不至于扑上去,你再往后退就从楼梯上滚下去了。陆媛可没准什么时候回来,你要等就等吧。”言毕关门,砰的一声。

田枫守在门口,等到晚上十点钟,陆媛仍旧踪影全无,忍不住打了她的手机,结果陆媛没什么好口气的问,“这么晚了,什么事?”

“你也知道晚了,怎么还不回宿舍?”田枫口气也不好,吼了一嗓子。

“谁规定我要回宿舍?”陆媛声音硬邦邦,“我的事和你无关,你少管。”

“我不管谁管,你怎么到了北京就像变个人似的,女孩子这么晚在外面游荡,你在什么地方,我去接你。”田枫声音到后来又低沉下来,话筒里能听见汽车的鸣笛和呼呼的风声,背景不算嘈杂,但是他得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他得知道。

“你是我什么人,我凭什么告诉你?”陆媛冷哼一声,挂断电话,田枫再打,被摁掉,又打,陆媛气急败坏的说,“你到底要干什么,我告诉你,我今天要住在亲属家,我不能回宿舍。”

“陆媛,我喜欢你,我有错吗?你好好和我说话不行吗?我在你宿舍门口等了整晚了,你不回来,你去哪里,我总得知道,你一个人在北京,这个时候还在大街上我不放心,”田枫忽然觉得无力,心好像被什么揉碎了,只能靠在墙上,才能支撑着身子不滑到坐在地上,“我不打扰你,你告诉我你要去什么地方,然后我就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