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满满一大桌子的早膳, 十个素波也吃不完呢。总之, 尽管胶东王与自己抢,但其实与素波并没有实质的损失,她再拿别的吃就好了。

而胶东王呢,既然愿意吃她吃过的,就由着他吧!素波甚至还想他一定吃到了自己的口水, 然后她的心情就很好了。

是不是精神胜利法不要紧,反正她很开心!

于是素波就慢条斯理地将每一样东西都尝了尝,到了糟鱼,突然放下筷子皱了眉头说:“怎么我们府里的早膳也有那种难吃的味道?留福, 传厨师过来,我要问一问, 这鱼里混了些什么!”昨天她就吃到了这种又苦又涩的味道,因为是御膳房里出来的并不敢声张,现在王府里也出了这样的事,她总该弄清楚吧!

留福轻轻地皱起了眉,果然,王府里早有了皇后的人, 而且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下毒,幸亏王妃能尝出来,让他们把事情看得分明了。但是不管有多分明,事情还不到暴露的时候,因此他就笑着劝道:“王妃,不过是一样菜做坏了而已,犯不着生气的,免得传出去让人以为王妃有多残暴呢。”

“我残暴?”素波指了指自己,她觉得这个词根本与自己没有一点相关性呀,“其实我就是想问问厨师怎么做菜的?过程是不是干净卫生?为什么混进了杂物?”

留福暗暗心惊,王妃昨天就说出□□的味道又苦又涩,现在更是肯定是混进了杂物,而不是来源于食物,这本事还真了不起!但是,也让他更难哄住王妃了。但如果让皇后知道王妃能尝出□□,那么王妃的死期就到了,然后王爷和自己还要回到原来的境地,因此留福想了想字斟句酌地说:“王妃,有的厨师总喜欢做些特别的调料,可能…”

经过几次品尝,素波已经肯定那种苦涩的东西不是任何的调料,她可是来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管东方的、西方的,甚至遥远的原始部落的调味品都能送到餐桌上,而她又一向喜欢到处品尝,不能说所有的东西都尝过了,但是见识肯定是有的,“这绝对不是特别的调味料,而是做饭中的失误。”比如像一则新闻报道的那样,一家人把亚硝酸钠当成食盐做菜,结果大家都中了毒。

“就算是失误,我们也不能说出来。”留福再找不到理由,就强硬地说:“王府里的下人有宫里出来的,有宗正寺拨过来的,我们若是揪出来这个人,便得罪了他们。”

看着素波显然没被说服,他就又灵机一动,继续吓唬道:“王妃别以为只是小事,事关王爷,饮食里有一点不妥都是谋逆的大罪,到时候宗正寺、大理寺都会来人追查,一定要问王爷的,而王爷的事情被人发现了,那么王妃可就有欺君大罪了,甚至徐家都要受影响!你叔父可是刚刚得了散佚大臣的官职!”

素波果真被吓住了,她一向胆子小,过去遇了事尚且一直在躲,现在哪里有把事情闹出去的胆子呢?而且更害怕累及叔父,因此只得偃旗息鼓,可又不甘地问:“那就这样算了?”

“也不是算了,你再吃到那样的味道就告诉我,我就悄悄把那些饭菜扔掉就是。”

“可那样多浪费呀?”

“王府东西多得很,浪费些不算什么!”看王妃还在想着什么,留福就赶紧说:“王妃,我可是宫里出来的,跟了王爷这么多年了,你只管听我的就是!”

素波的性子本就是和软的,因此便点了头,“好吧。”然后她就放下了筷了。想到卫生状况堪忧的厨房,她真没有心情吃饭了。

王妃不吃了,胶东王也就不吃了。

素波起身换衣裳,用心地挑了一套大红的宫装,又戴上五凤冠,点了些胭脂,看镜子里的自己,喜气洋洋的,很是满意,便向福儿和寿儿笑道:“回娘家了!”

福儿寿儿也都换了崭新喜庆的新衣裳,笑着说:“王府虽然好,可是我们好想徐家呀!”

主仆三人便要出门,胶东王也换了一身蟒袍转了出来,原本他并不打算在回门的日子去徐家的。作为皇子,他可以像迎亲时一样派长史送王妃回娘家就可以。但经历了这两天的事情,胶东王却改了主意,应该去徐家看看!能养出这样的一个王妃,徐家也许并不只是他认为的那个没落世家呢。

素波却从没想过要胶东王随自己回娘家,就连当日娶亲时胶东王没有亲迎她都十分理解的。留福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对的,胶东王是个问题儿童,他露面的机会越多,出问题的机会就会成比例增加,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因此眼下她也只当胶东王另有事情,便笑问:“王爷是要读书去吧?”

“皇子成亲,可以放假十日的,薛大儒也说王爷不必急着做功课,我们已经早赶上了其余几个王爷的进度了。”留福在外人面前一向十分恭敬有礼,“因此王爷就说陪着王妃回娘家。”

在外人面前,素波也很端庄得体,“不必了,王爷一向好学,虽然不必上课,但温温书练练字书也好,我自己回娘家就可以了。”自己回娘家,面子上虽然差一些,但是不必管胶东王,多自在呀!

但是留福更会装模作样,“那怎么能好?迎亲那天王爷不小心伤了脚不能骑马,才命张长史替了王爷。现在王爷的脚已经好了,定然要亲去岳家拜见长辈。”

素波还想再找找理由,可福儿和寿儿却在后面一个劲儿地拉着她,“小姐,不,王妃,王爷能回徐家多有面子呀!左邻右舍看到了一定会羡慕不已!”

其实要素波说,邻居与自家有什么关系,大家关上门各过各的日子好了。但是,这里的人可不这么想,叔父与自己刚搬过去时就收到了左邻右舍许多人家送来安宅的礼物,然后徐家也回送了,大家便相处起来。风俗如此,素波也改不了的。

因此素波也就将话都咽回了肚子里,只向留福道:“徐家不过是寻常人家,房舍又有许多租客,怎么也比不了王府清静雅致,服侍的人也少。我只怕自己忙不过来,到时候你可要好好照顾王爷呀!”

“那是当然,”留福一口答应,似乎他从没有把难以照料的胶东王推给王妃一样,“放心吧,全都由我照顾王爷!”照顾王爷从来都不是难事,事实上,别看王爷年轻小,但自己和王爷在一起,也难说是谁照顾谁。最起码留福知道,如果没有王爷,自己恐怕早死了好几次了。而且眼下的情形很显然,跟着王妃回徐家,他们中午一定少不了一顿饱饭的,而留在王府,只等着挨饿吧。

既然如此,大家便一道回了徐家。

不得不说,胶东王和王妃的仪仗还是蛮威风的,昨天入宫时素波过于紧张没有太注意,今天看着一对对的金瓜、骨朵、旗枪、仪刀、青罗绣扇在前面引导,自己头上张着的红罗绣龙曲柄伞,身后跟着数队随从,手里捧着银香炉、银香盒、玉瓶、金盆、马杌、脚踏等等物品,她不禁觉得自己无限的高大起来。其实过了些日子她才知道这不过是在京城里的日常仪仗,比正式的大依仗差得远呢!

到了徐府门前,嗬,果然门前挤满了人,福儿和寿儿说的一点也不错,左邻右舍们都来看热闹,而这仪仗确实给徐家赢得了好大的颜面!

看着叔父和何老先生何老太太向着胶东王和自己跪下行礼,素波赶紧跑过去扶起了他们,“这可使不得,我们是小辈儿,受不起这样的礼。”

何老太太就说:“朝廷体制如此,王爷王妃不必谦让。”叔父和何老先生更是掉起了书袋,讲起了大道理。

素波灵机一动就说:“昨日我们进宫,皇上就吩咐只述家礼了呢,我们家自然也是一样。”

既然皇家如此,徐家跟着学样倒是没错的。

进了屋子,素波最担心的就是胶东王被叔父和何老先生看出问题,因此便坐在他身边守着。不想她是白担心了,胶东王皮相好,只坐在那里就有模有样的,他身份又高贵,谁也不敢上前说笑,因此先入为主就生了敬畏之心。而且他虽然很少开口,但却能在叔父和何老先生说起学问中偶尔插上一句圣贤之语什么的,更让人无端地景仰了。没一会儿,叔父便将他一向宝贝得紧的几部藏书捧了出来,这原是他自江阴带出来的,一路不论逃难怎么艰难都没丢下一点儿,平日也不许素波乱动的。

可是他却舍得给胶东王看!

也不怪叔父和何老先生被骗了,胶东王今天真是特别的乖,他坐得端端正正,英俊的脸庞带着一丝微笑,沉静而恬淡,乌黑黑的眼睛一直落在书本上,多么聪明谦和好学的一个皇子呀!

素波听着叔父十分感念地道:“皇上真是圣明,将徐家故宅还回,又加封老夫为散佚大夫,如今老夫唯尽心竭力以报皇恩。”

何老先生亦道:“如今本朝已经过了草创之时蒙昧混乱之时,特别是前些时候皇上抄斩了抢占徐家旧宅的那伙子贪赃枉法之徒,同时又有上百家追回了被侵占的田舍房产,京城肃然清明;而朝中在丞相、太尉之外又曾设了御史大夫,可以风闻奏事,亦能纠查百官,政务日渐有序。天下安宁,百姓休养生息,再不复先前筚路蓝缕、万里无鸡鸣的惨状了。”

胶东王便微微颌首,十分高端大气,他看起来真是好有欺骗性啊!素波悄悄摇了摇头,便转身出了屋子,胶东王虽然有问题,但是他在这方面是神童。这里又有留福照料,自己不如与何老太太说说话。

何老太太正在厨房,素波见她带着一个婢女正在整治酒菜就奇怪地问:“厨娘呢?怎么你们亲自做菜?”

说起此事,何老太太便很生气,“我将厨娘赶走了!”

第45章 储香保味

徐家人口简单, 当日搬到徐宅时加上何老先生和何老太太也不过四个人,因此老太太作主买下人时只要了一个厨娘, 但平日却完全够用了。而且那厨娘, 的确挑得好, 做菜的手段相当不错, 素波在家里时就很喜欢吃她的做的菜, 只是因为出嫁在即老太太一直盯着她备嫁, 倒没有时间多来往,此时就可惜道:“她手艺很好的,我吃着她做的菜,倒比相府精舍的厨师都不差。”

何老太太性子一向温和,但是她毕竟是世家出身, 年轻时管过上百人的何家,因此也是有脾气的,不道:“手艺再好,也要遵从家里的规矩, 她那样的人,我是不敢用的, 且我把话放在这里,这个厨娘早晚是要出事的!”

素波就赶紧问:“什么事这样严重?”

婢女就陪着笑说:“先前我们都说胶东王未必随着王妃回门,可老太太说王爷必回来的,因此昨日就带着我们在各处铺子里订了许多山珍海味,又将所有的酱味调料皆买了新的,只说王爷王妃千金贵体, 家里的宴席必要洁净。不想炖汤时厨娘不知从哪里悄悄拿了一包调味料想悄悄加进去,被老太太看到了,一气之下便将人赶走了,连那炖了一夜的老汤都扔了!”

何老太太还在生气,就道:“我原说了,要用什么,我们一同去买了新的,她明明答应了,却暗地里拿旧的哄我,我岂是容易被人骗了的!”

原来是这么一点儿小事儿,素波就道:“也许那调味料是厨娘的家传绝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因此才偷偷拿出来的。”好像她曾听过有个名厨就是自己配了调料,就是上央视的美食节目也不肯说明配料。

婢女就小声说:“厨娘也后悔了的,又再三说那调料其实没什么,只是家里有规矩,传媳不传女,不能告诉外人,才悄悄拿出来用的。”

“难道我冀州何家的人还会贪她家传的食料?”何老太太固执起来是谁也劝不动的,“没了厨娘难不成就不办席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不会做菜?其实我们冀州何家有许多家传菜谱的,今天我自己来做酒席,绝不会差!”

素波瞧着何老太太鼓着嘴的样子十分可爱,知她是为了自己好。还在自己没嫁的时候,她就再三告诉自己到了王府所有的一切都要特别谨慎,如今自己带了胶东王回门,她更是小心到了极点,只怕胶东王有点点的意外。其实素波觉得她有些过了,就像叔父和何家老夫妻给自己行礼一样,他们太把皇权当成一回事了,其实呢,皇家的人也是人呀!

但是,这样的实话是不能说的,他们从来不认为人人平等,因此素波就顺着老太太的话说:“可不是,我吃过老太太炖的汤,特别的鲜!”

“只是现在时间有些晚了,来不及再炖一锅汤了。”

素波也蛮可惜扔掉的一锅汤,老太太一定是夜里都没怎么睡的看火候,要么怎么厨娘加点调料都能被她发现呢?

何老太太看出她对自己如此的严厉不以为然,就说:“你们都小,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当年我们家乡那边一个世家,女婿回门,家里摆宴,主人忙着招呼娇客,便在厨房那处疏忽了,偏家里的老厨子病了,换了新人,弄得不洁净,结果新姑父用了酒菜就开始拉肚子,病势越来越严重,没两天竟过世了!两家从此成了仇家,最可怜的就是新嫁娘,想守节婆家不许她留下,回娘家也难堪,后来竟自尽了结。”

事情虽然是真的,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见了。素波就见婢女正向福儿和寿儿吐舌头便知道她一定听老太太唠叨几回了,只得点头道:“老太太说的原本一点也不错。”

可是,老太太虽然发出了豪言壮语,但其实厨房的活她没真正干过,对着这许多的食材颇有些力不从心,那婢女也没做过厨房的事,手生得很。

素波转了一圈,看看案上的山珍海味,再看看地上一排绍兴老酒,灵机一动,自己倒可以做一样特别的菜!从被封为胶东王妃后,素波就很少有机会到厨房,更没做过什么菜了,因为叔父和老太太不许呀!

今天她手痒得不成,又正能解了娘家的急,就道:“只你们两人定然来不及了,我带福儿和寿儿帮忙吧。”

何老太太竟然一口答应了,“好。”她虽然觉得王妃喜欢做菜有失身份,但是偶一为之却没什么,尤其眼见着今天中午酒宴未必能及时,她眼下心里已经急了,而她又知道素波是真会做的。

素波一声欢呼,“看我的吧!”让何老太太帮着她捆了袖子就做了起来。

虽说是要做菜,但素波却先把墙边的几大坛绍酒都打开了,将酒另盛在别处,空出坛子里面只留了一点点的酒,又将猪排骨、鹿筋、羊肘、鸡脯、鸭珍、鲍鱼、鱼翅、干贝、鱼唇、鱼肚、鳖裙、瑶柱、花胶、香菇、冬笋、猴头、鸽子蛋…总之家里几十样山珍海味分别处理后按着一定的次序加了进去,用荷叶盖住坛子口,上面再倒扣一个碗放在火上煨了起来。

四个坛子就并排在灶上,让婢女看着火,素波就又蒸了馒头,这时候的馒头里面是要放肉馅的,但她什么也没有放,只简简单单地做了馒头,若说有些不同,主是馒头做得大些,这样会特别有面味儿。接着就是几道小菜:拌银芽,将绿豆芽去了头尾掐成一寸长,开水略焯加上盐醋糖一拌就好;拌黑木耳,也是水焯加调料;黄瓜切丝再一拌;量后一道更简单,她出嫁前吃不下饭弄了些蓑衣萝卜配饭吃,现在还有两小坛,打开直接摆在盘子里就好。

何老太太就咂了咂嘴,“就这样?”虽然王妃已经将差多所有的好料都加到了几个大坛子中,但外面还是留有许多东西的。

素波就神秘地一笑,“这才是今天宴席的妙处——好菜都在坛子里,配的主食和菜就要越简单越好,否则就是喧宾夺主了。”

何老太太却半信不信的,“怎么一点香气也没有?”她一向长于熬汤,每次汤熬到了一定的时辰,香气四溢,远远地飘了出去。

“还没到闻香气的时候呢!”素波笃定地说。佛跳墙,就是佛闻也会跳墙而来,怎么能没有香气呢?但是真正的佛跳墙做的过程讲究的是储香保味,所以选绍兴老酒的坛子一是为了借酒的香味儿,另外就是要用这种大肚小口的容器将香气蓄住,而且还要用荷叶严严蒙在坛口。是以在做的过程中,几乎就没有香气泄露出来。

有的饭店宣传本店的佛跳墙香气如何扑鼻引人,懂行的人一听就是噱头,要知道佛跳墙是含蓄的,就像顶级的美女,不到了最后的时候是不会摘去面纱,艳惊四座的。

素波看着时辰,吩咐摆了酒席,外面两席是王府的随从、车夫和府里的下人,里面也是两席,婢女们一处,主家一处。四坛子佛跳墙大致相同,但在食材上却有细微的差别,毕竟不是哪一种食料都刚刚好,便会有所增减,但佛跳墙本也没有固定的食材限制,最多的可以用几十样,最少的□□种东西也能做出个简易版的。

素波先世曾吃过一次名店名厨出品,齿颊留香,余味不绝数日,心心念念不能忘记。后来她在家里做就选的简易版,用的是小坛,也很好吃。今天这几坛可是用了顶级食材做成,她有信心压倒名店名厨出品!

先上的自然是四碟小菜,何老太太在徐宁和自家老先生的目光下颇觉得有些无地自容,是有些太寒酸了,就是家里来个打秋风的也不好如此简陋。正想再解释几句,素波已经笑吟吟地让两个大汉抬上大酒坛了,“这就是今天的主菜!”

佛跳墙就在叔父、何老先生、何老太太、留福以及胶东王惊奇的目光之下撩开神秘的面纱——素波很确切地看到胶东王的目光里带了惊奇,他其实并不是什么也不懂,否则怎么会背那么多古籍呢?因此当他看到一个大坛子被端到桌子有些吃惊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吧。自己的菜能将问题儿童唬住,素波还是很得意的,她便轻轻地拿下扣紧坛口的盖碗,然后将包着的荷叶轻轻打开一道细缝。

香气蓦地弥散开来,让人猝不及防,先是酒香,接着就是不知多少层次多少滋味混杂在一起的浓香,直入心脾。这气味简直就是一种诱惑,素波看着大家都露出恨不得立即上前打开坛子尝一尝时,才将荷叶完全揭下,拿出木勺分盛出来,只见汤浓色厚,名品荟萃,这就是“福寿全,我们江阴徐家的家传名菜!”

徐家哪里有这道菜,但是叔父早已经习惯于素波的精灵古怪,她不知又别出心裁做了新菜然后安到了徐家的食谱上,也不揭破,笑着请胶东王,“福寿双全,正是极好的喻意,王爷请!”

其实这个菜名还真不是素波自己杜撰的,佛跳墙本名就叫福寿全,这么多上等的食材,福寿当然都全了。

第46章 忍辱负重

佛跳墙这道菜一经出现就引起轰动, 很快声誉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名肴, 每每出现于名宴之上, 自然有道理的。

眼下素波将几十种食材煨于一坛所做出的大菜香而不腻, 各种材料的味道既相互渗透, 味中有味, 又有各自的特点, 因为煨得久,十分软嫩可口。

胶东王到徐家的目的之一就是吃一顿饱饭,先前看到几碟子素菜时他是很伤心,冒着那么大的危险到了徐家,结果徐宁与何老夫子虽然有些才华, 但也不至于惊才艳绝,而盼望的大餐却只有萝卜、豆芽、木耳、黄瓜,还个个清汤寡水的,让他后悔不迭, 已经决定再不来徐家了。

当然这顿饭还是要吃了再走的。

然后就见到了一个大坛子抬了上来,胶东王着实被吓了一跳, 接着他继续吃惊,因为从没闻过如此的香气,没吃过如此的美味。他竭力控制着自己要慢些,但还是忍不住一样样地把各种的好东西不停地送到嘴里:鸽子蛋真好吃;鲍鱼真好吃;就连他平时最讨厌的鹿筋也溶入了那么多的鲜味,变得好吃极了…

这时候送来的一盘大馒头便也恰到好处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菜最适合配的就是最简单的馒头, 质朴的面香将醇厚的菜肴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无以伦比。

这一次到徐家来真是不虚此行呀!

冬天日短,饭后没多久胶东王便提出告辞了。

素波一向坐在摇摇晃晃的车子里就爱打瞌睡,才有点迷糊,就听留福问:“王妃,徐家的厨娘手艺这么好,你怎么没有将她带到王府呢?”贵女出嫁时通常都不只带着随身丫头,还可以带着奶娘、厨娘等等用惯了的下人。如果王妃把这个厨娘带到王府里,王爷和自己岂不是经常能享受到口福了。

何老太太其实也向素波说过的,但是当时徐家的情形肯定没有那么多下人可带,而新招来的人她又不放心,因此只让福儿和寿儿跟了过去。其实老太太自己原打算也到王府里帮素波些日子的,但是素波坚决地反对掉了,老太太可是个精明人,万一不小心发现了胶东王的实情,自己就难办了。

此时素波听出了留福语气里的遗憾,知道他应该希望有这么一个手艺高超的厨娘,心里一转便生出主意,“其实今天的菜是我亲手做的,因为家里的厨娘因为犯了错被何老太太赶走了。”

原本留福不过是随意打听打听,但他此时却警觉了,便继续若无其是地问:“我瞧着何老太太很和善的,厨娘犯了什么错被赶走了?”

“其实就是小事,只不过犯了老太太的忌讳。”素波就笑道:“说起来还是因为王爷到我们家呢,何老太太十分用心,膳食上小心又小心,偏厨娘没招呼一声就悄悄向汤里加了些祖传的调料。”

“什么!”留福吓得脸都变了色,“什么调料?”

素波正想着怎么开口达成自己的目的,倒是没有在意,“我也不知道,只听婢女说老太太气得将熬好的肉汤都扔了,将人立即赶走了!”接着便诱导着说:“所以我见何老太太带着婢女根本不能按时开饭,才亲手做的福寿全呢。”

留福看向胶东王,他的脸也变白了,立即就肯定了心里的猜测,还在徐素波被封为王妃搬到徐宅时,皇后就已经在徐家放了人手,应该就为回门这一天做准备。如果胶东王在徐家中毒而死,那么皇后一定不知会有多开心,她除掉了最讨厌的人,又将所有的错都推到了徐家,只可惜她棋差一着,何家老太太把家宅管得铁桶似的。

再细想想,皇后娘娘棋差两招呢,王妃的舌头那样灵,就是放了□□一定会尝出来,她的计谋依旧不能实现。

当然了,还有一步皇后娘娘怎么也想不到的棋的,那就是王爷根本不傻,静妃发现饮食中有毒之后就没有再让王爷吃过宫里的东西,然后他们更是骗过皇后,一步步地从皇宫里走出来,将来还会把皇后娘娘所做的一切都还回去,替静妃他们报仇。

想到这里,留福就道:“何老太太不愧出身世家,这么做还是有道理的!”

这么怎么一回事?明明胶东王和留福午饭吃得极欢快,听了是自己做的不是应该赞扬自己,然后自己正好提出在王府弄一个小厨房自己做吃的吗?素波就撇了撇嘴,“老太太是因为过去见过一家娶亲回门酒宴上吃坏了拉肚子的,所以才特别谨慎。”

“谨慎就是好的!”

留福好像也很谨慎的,素波就顺着他的话说:“其实我也是特别谨慎的人,就比如今天的福寿全吧,那么多的食材,不能一股脑地都扔到坛子里煮,要分门别类用各自的方法处理一下,然后还要按着顺序排放好,这样煨出来滋味才不同寻常。”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食物里面也有相生相克之说,福寿全自然是要多放东西为好,但又不能随便添加,若两样或者几样东西相克了,轻则味道变了,重则还会有毒呢!”

“毒?”留福最怕的就是这个字,立即就说:“那我们还是不要再吃福寿全了。”虽然好吃,但是保命要紧。

“我是说弄得不好会有毒,但是我怎么能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呢?”素波好笑地道:“看你胆小的!”

留福不服气,“谁不怕毒啊。”

“哪有那么多的毒?”素波不以为然,“你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胶东王瞧瞧自己的王妃,不得不惊叹,她能还活着,只能说是命好!但是鄙夷之后他还是羡慕,羡慕她有疼她的叔父、何老太太;羡慕她什么也不想整天吃得好睡得香;当然最羡慕她连□□都尝得出来却不相信世上会有下毒这种事。

素波今天做了大餐,只觉得做饭的热情彻底被挑了起来,很希望能借此机会将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厨房建起来,但瞧着胶东王和留福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提议,便有些无趣,想再眯一会儿,可车子已经回到了胶东王府,只得下了车回房。

但是素波不想吃厨房送的晚餐了。想起那又苦又涩的东西,她心里就犯恶心,还不知道是什么脏东西混进来的呢?记得她曾听说餐厅后厨故意添些料恶心心客人,而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在卫生观念上也有些欠缺的,毕竟他们不知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的知识,先前在相府时,她就亲眼见到厨房里生熟不分。其实素波并不是特别挑剔的人,但是吃的东西却不同寻常,她要求还是很严的,要好吃,更要干净。

因此晚饭送上来时,素波就没有动,“在家里吃得太饱了,我不想用,请王爷自便吧。”

胶东王在自家的那顿饭吃得也不少,因此现在他便用筷子在各样东西上乱戳一气,突然间不知怎么生了气,把桌子都掀翻了!只听得一片杯盘相撞之声,叮当不绝,菜汤、米饭种种吃食撒得到处都是!

素波被吓了一跳,原来许衍说的并不错,胶东王果然生了气就会掀桌子,赶紧让人进来收拾。因为胶东王的情况,平日里除了留福别人都不许随便进殿内的,现在福儿和寿儿进来见到处杯盘狼籍,饭菜洒得到处都是,吓得手脚都抖了,一不小心,福儿的手便被瓷片划破了,殷红的血就流了出来。

“王爷!”留福大叫一声便扑了过去,正将胶东王抱住,原来他突然间倒了。

原本屋子里就乱得不成样子,现在更是成了一锅粥,素波呆呆地站在屋子一角不知应该如何了,就听留福又喊,“快帮我扶住王爷!”才醒过神来上前与他一边一个架住胶东王送到了床上,又问:“要不要请大夫?”

留福就低声说:“千万别!而且我们还要想办法瞒住!”

素波这一会儿也没那么慌了,赶紧点头,却又问:“王爷怎么了?”

“王爷不能看到血,只要见了就会晕过去,”留福就说:“不过一会儿就好了。”

噢,原来是晕血症!素波先前有一个同学也是,体检抽血时突然就晕倒了,摔在地上将头都摔破了。后来再体检的时候,他就先躺在床上才抽血的。最好笑的是这个同学是个五大三粗的男生,因此他自己总是很不好意思,常想把这个毛病改了,但据说是心理问题,与内心不安和经历过恐惧体验有关,很难改掉的。

胶东王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他本来就是一个问题儿童,因此有问题是应该的,没有问题才是不对的吧。素波只可惜自己当初听到晕血症后并没有认真打听一番,现在竟一点也帮不上忙。

小美男一脸雪白地躺在那里,她瞧着还真很可怜呢。

此时留福已经起身呵斥福儿,“你怎么这样毛手毛脚的?赶紧出去,不能让王爷再看到血了!”

素波急忙跑了过去,“她也不是故意的,再说我们也不知道王爷晕血。”又叫福儿,“你回去拿药把伤口包好,这两天别碰水了。”

再看看地上,想收拾一番却无从下手,便叫寿儿,“我们把地衣整个卷起来扔出去,让浆洗房洗净了再铺上。”

留福便说:“直接扔了,换新的吧。”

没一会儿,新地衣便送来铺好了。

素波打发了人下去,与留福分别守在胶东王身旁,就问:“恐怕王爷晕过去的事情瞒不住吧。”

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瞒不住了。可是他们本来也没想瞒,这些天王爷表现太好了,落到有心人的眼里肯定不自在,正好借着这顿不能吃的饭闹上一小场。

其实胶东王早已经醒了,自从见到哥哥吐血而亡后他就有了这个毛病,怎么也改不掉,但好在只是一瞬间的晕厥。但他便常借此躺上些时候,让邓家人以为他的确非常弱。

可留福却说:“我们尽力瞒吧。”

“事在人为,”素波就道:“福儿和寿儿早叮嘱过了,有空儿我再好好教导她们,至于府里的其他人,轻易不要让他们进来。”

留福借此便又指导了王妃一番。忽见王爷坐了起来,就笑道:“没事了。”又问:“王爷,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练字了?”已经两天没练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情况,王爷心里一定也急着呢。

素波放下了心便道:“刚晕了过去,就歇一歇吧。更何况王爷这种情况,何苦这样用功?”问题儿童就是问题儿童,就是现在瞒住了皇上和皇后,难道将来还能做什么正事吗?就当一个闲散王爷,轻松过一生多好呀!

像王妃这样只知道吃呀睡呀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王爷的目标,留福对此早有托辞,“丞相和薛大儒为王爷定下的功课,隔上些时候还要送到皇上跟前呢,是以一定要写的。”

是啊,胶东王已经被陆相推为神童了,所以他只有继续留在神坛上,而自己上了贼船,只能同舟共济了。素波便更同情小美男了,回身捏了捏他的脸,“小可怜,那就去练字吧!”

王妃怎么又捏王爷的脸!留福气死了,可是他又能如何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着牙坚持,王爷不也是如此的忍辱负重吗?

忍辱负重的胶东王并没有起身,只坐在床上不动。刚刚王妃之所以什么也没吃,是因为一定她从徐家带回了好吃的!胶东王知道现在自己只要一离开,王妃就会开始她的晚膳,因此他绝不会走的!

留福想了一想,便也明白了,就笑着哄道:“王爷,我将文房四宝拿来,就在这里练字怎么样?”

胶东王才点了点头。

第47章 天才儿童

胶东王练起了字, 素波闲来无事凑过去看了看,立即就倒吸了一口冷气。

问题儿童有时候就等于天才儿童, 她越来越确定这种说法了。被叔父教导后眼光已经大大提高的她觉得胶东王的字实在太好了, 若不是他年纪小, 运笔差上两分火候, 完全堪比大家!

自己这个正常人竟然比胶东王差这么多, 真有些伤心。

但是素波伤心的时间通常都不会久, 很快她便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反正自己没有功课,先前叔父虽然会查看,但现在已经不必了呀!

所以自己的字差一些也没关系的。

只是胶东王真很辛苦的,她就起身倒了茶, 小心地哄着,“王爷,歇一会儿润润喉。”

胶东王不理她,素波也不在意, 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坐在一旁边喝边欣赏胶东王练字。眼下的风景真很不错的, 字好看,人也好看,写字的姿势也好看,简直无处不美,心情想不愉悦都不成。

然后——胶东王就将她的茶拿过去喝了。

素波就向留福抱怨,“怎么这毛病就改不了呢?今天在我家用午饭, 我一直担心他抢我的碗,都没大吃好。”

吃了那么多还没吃好?留福才不信,就敷衍道:“王爷不在意的。”

“可我在意呀!”

留福就说:“你们是夫妻嘛,生同床死同穴的,用一个碗一个杯子又算什么?”

“什么生啊死啊的!你可不许乱说!”素波可没打算与胶东王生同床死同穴的,她只是无奈被迫成了胶东王妃,到王府里混日子而已。

这不是夫妻间的海誓山盟吗?怎么王妃不爱听?留福看胶东王连头也没抬一下,觉得自己就是在乱操心。其实王爷对皇上赐婚的王妃很不满意的,只是皇命难违罢了,遂闭了嘴。

素波换了个杯子又倒了茶,接着就想起了晚饭,其实她还不大饿,但晚饭总要吃的呀,按时吃饭身体才能健康。再看胶东王,还在认真练字,看样子还不知道会练到什么时候,桌子是被他霸占了,便在梳妆台前把带来的包袱打开,拿出了她自徐家带回来的晚饭。

中午吃的大餐,晚上自然要素一些,而且因为自已这边没有小厨房,不能加热,所以素波便带了一盒寿司。紫菜是她自己烤的,刷了一层油,撒了细细的盐,薄薄的,紫黑中透着油绿,一个个雪白的饭团卷在中间,而饭团正中又放了蛋皮、黄瓜和熏肉,虽然熏肉加在日式寿司里有些不伦不类,但味道却是极棒的!

素波吃了一个,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太手巧了,能如此机智地将日子过得如此完美,刚要拿起第二个,却被一只从后面伸来的手将整匣子的寿子都端走了,然后胶东王就大摇大摆地回了桌前,慢条斯理地吃起了寿司。

被抢过几回的素波早就淡定了,又拿出两匣寿司,一匣给了留福,“我本来就给你们俩人各带了一份的。”平时胶东王吃东西总要留福在一旁服侍,然后留福也就将胶东王剩下的东西端出去吃了,因此她直接做了三份!

留福受宠若惊地躬身道:“老奴不敢当,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