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皇后细细打量着林岐,满心都是母爱,最后道:“小凤凰今日可真好看!”

林岐抿着嘴笑了,瞅了许皇后一眼,笑得眼睛都眯着了。

许皇后就知道他爱听这个,先夸了几句,待林岐心情舒畅了,这才道:“小凤凰,母后写了一封亲笔信,你带去给你舅舅。”

许继顺是她的胞兄,她有许多话想和兄长说,如今都在这封信里了。

林岐收敛笑意,接过信收了起来。

许皇后伸出胳膊揽着林岐,眼睛里含着泪,声音有些沙哑:“小凤凰,好好保护自己,将来奉养母后终老。”

林岐“嗯”了一声,道:“母后,我会好好保护自己的,我得给母后养老。”

许皇后自己说养老可以,林岐这样说,她就不爱听了:“你母后还年轻着呢!”

林岐陪着许皇后说笑了一会儿,见她情绪缓过来了,这才道:“母后,我不在京城,您帮我照看一下似锦。”

许皇后看了林岐一眼,笑了起来:“好,母后答应你。”

这孩子明明喜欢上人家姑娘了,还如此嘴硬。

林岐出发离京的这一日,似锦恹恹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索性去找周夫人:“母亲,我想去温泉庄子住几日,不知可不可以?”

周夫人这几日还在忙盼兮定亲的事,也担心似锦因两个妹妹都许给高门心情不好,当下笑道:“自然可以了。”

又道:“我和你爹爹说一声,让孙妈妈陪你过去。”

似锦忙屈膝道:“多谢母亲。”

这温泉庄子是周夫人的陪嫁,周夫人答应似锦去住几日,似锦还是很感激的。

初冬时节,京城郊外一片萧瑟,疏林淡日,枯木寒鸦,人烟稀少。

似锦到了温泉庄子,泡泡温泉,读读书,画几笔画,度过了与小凤凰分离最难熬的那几日。

转眼间似锦的及笄礼快要到了,周胤亲自过来接似锦回城。

回到梧桐里周府,似锦又开始忙着搬家。

西边宅子如今一切停当,只等她搬进去了。

似锦也不用周胤和周夫人操心,问王妈妈要了几个小厮和婆子,忙碌了半日,终于把家给搬完了。

春剑和素心带着四个小丫鬟整理屋子。

似锦则呆在正房西暗间的书房里,自己研墨,提笔写了一封信和好几个帖子。

信是给远在黔州的乔夙的,帖子则是给韩贞和王菁的。

忙完这些,似锦带着信去了周胤的外书房。

她这个西宅与周府之间有个小角门可以进出,角门旁有个小屋子,似锦把韩勇的娘韩妈妈要了过来,专门住在小屋子里看门。

韩妈妈带着小孙女二妞住在这小屋子里,事少钱多,悠哉得很。

二妞正在角门边玩,见似锦过来,笑嘻嘻道:“姑娘好!”

她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还不到五岁,可爱得很。

似锦拿出提前为二妞准备的一个油纸包:“二妞,这是酥油泡螺,送给你啦!”

这种点心是用牛乳制成的,入口即化,小孩子可以吃。

二妞接了过来,忙拿去让韩妈妈看,声音奶声奶气:“祖母,姑娘给的酥油泡螺!”

似锦不待韩妈妈出来,便笑着起身离开了。

小姑娘可真可爱,看到小孩子,总是让人开心。

周胤这会儿正好有空,听说似锦要往黔州寄信,接过信封看了看,随口问道:“似锦,你给乔夙写信做什么?”

似锦忙道:“爹爹,你忘记了,我和乔夙立了合同,我支持他采集草药研究解毒之方,以后我们合伙开药铺。”

周胤这才想了起来,不禁莞尔:“吏部的信使正好要往黔州知州衙门送文书,把你的信捎带着送过去,由乔大人转交乔夙吧!”

乔夙的父亲正是黔州知州乔文澜。

似锦见爹爹安排得如此妥当,笑了起来:“多谢爹爹。”

按照似锦的要求,她的及笄礼办得简单体面,只请了王学士府和韩首辅府上的女眷过来,席面上乘,而且请来了京城最有名的歌妓弹唱,夫人太太们在惠畅堂吃酒闲聊听曲,似锦带着女孩子们在西宅吃酒玩耍,弹琴画画,整开心了一日。

似锦的及笄礼过后,“吏部尚书周胤长女乃七杀命格,命硬克夫,须得遇到同样命格极硬之人,方可互相成就”的流言就渐渐在京城贵族圈传扬开去,原本有心上门提亲的人家,也都绝了提亲的念头。

进入腊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日似锦正在西暗间书房画画,外面传来幽客的声音:“姑娘,孙妈妈送信来了!”

☆、第九十四章 远途(1)

庭院里一株蜡梅, 稀稀疏疏挂着几朵黄色的蜡梅花, 晶莹剔透, 香气清幽。

孙妈妈手里拿了个匣子, 正在蜡梅树旁与春剑幽客说话, 见似锦进来,笑着上前便要行礼:“给大姑娘请安。”

似锦哪里会要孙妈妈给自己行礼, 忙上前一步扶住了孙妈妈:“妈妈, 使不得。”

这可是她爹爹的奶娘, 连周夫人见了都得给几分面子, 更不用说她这做小辈的。

孙妈妈从手里拿着的匣子里取出两封信:“这是给您的信, 一封是黔州知州衙门转过来的,一封是泽州安国公府发来的,外面的信套已经取掉了, 老爷让给您送过来。”

似锦送走孙妈妈, 回到书房,先用香胰子洗了手,然后用银刀拆开了从泽州来的信。

信封上的字迹是陌生的, 可是信封内的信纸上的字却是小凤凰的。

似锦没有立即读信。

她默坐了一会儿,这才展开信纸读了起来。

信大约是小凤凰在处理公务的间隙写的,略有些潦草,龙飞凤舞的, 若不是似锦习惯了他的字体,怕是得细看才能读懂。

信的第一句便是他身子很康健,然后说自从他来到泽州, 泽州就没有下过雨或者雪,只是风大,呜呜响,晚上常失眠。

似锦嘴角翘了起来:明明是胆子小,刮风的晚上独宿的话就会很害怕,睡不着,还不敢承认。

她接着往下看,小凤凰说他已经办完了事,预备离开泽州,前往甘州。

读到这一句,似锦左手支颐,陷入沉思。

小凤凰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他已经成功地从安国公许继顺那里借到了兵,如今正率领这批西北军队前往甘州靖边。

腊月的西北,即使不下雪,可是那风也定是凛冽逼人,透骨的冷,小凤凰的身子,能经受得了吗?

下面小凤凰就说了,因为路上风大,他身上穿的是西北常见的羊羔皮袄,有些臃肿,看上去没那么英俊了。

似锦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心道:小凤凰还是那样爱漂亮!

先前在泽州,冬日出门,即使穿得臃肿不堪,小凤凰也得让自己洁净漂亮,从不懈怠。

在信的最后,小凤凰说他已经修好了永福寺后的别院,钥匙和房契都在李青那里,似锦有空了可以派人去取,以后这院子及里面的所有物品都归似锦了。

似锦忽然笑不出来了。

她的手臂横在书案上,脸埋在手臂上,半日没说话。

冬日天黑得早,素心在明间,见屋子里有些暗,便点燃了烛台,送到了西暗间书房:“姑娘,我把烛台送来了。”

似锦忙坐直身子,用帕子拭了拭眼角,道:“放书案上吧!”

她不敢再看小凤凰的信,叠了起来,又塞回了信封里,想了一会儿,把这封信收在放贵重物品的锦匣里锁了起来。

在房间里踱了一会儿步,似锦这才拆开了黔州州衙发来的那封信。

果真是乔夙寄来的。

乔夙不亏是举人出身,标准的馆阁体,语言十分简练,不过几行,就把事情全说清楚了。

他用小凤凰的血,不但配置出了毒药,也配置出了解药,已经在兔子身上试验过了,有解毒之效。

乔夙预备继续试验改进,估计明年春天,就可以赶往京城。

似锦心中欢喜异常,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起身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然后亲自研墨,开始给乔夙写回信,让乔夙务必保证解药的安全性,又随信放入二百两银票,作为明年春天乔夙进京的路费。

把信封好之后,似锦吩咐春剑:“把那件娇绿缎面雪狐皮袄拿出来。”

这还是她从泽州带回来的御寒衣物。

春剑拿了皮袄过来,服侍似锦穿上,打量了一番道:“姑娘,你瘦了好多!”

原先极合身的皮袄,如今穿在身上空空荡荡的。

似锦也发现自己瘦了,脸都小了一圈似的,虽然姑娘家变苗条了似乎应该开心些,可是她心里实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开心的。

前世临去世,她瘦得只剩下骨头,一点都不好看,还是先前胖一些更好。

到了外书房,见周胤正忙着见客,似锦便和孙妈妈在廊下的茶阁里等着。

孙妈妈拿出一个新茶盏,用开水烫洗了好几遍,这才点了一盏茶给似锦:“大姑娘别嫌弃,先喝盏茶暖暖身子。”

似锦接过茶盏,啜饮了一口,发现甘甜润滑,再看茶色,色呈琥珀,正是上好的闽州红茶,当下笑了起来:“妈妈这茶可真好喝。”

这茶应该是闽州进贡的正山小种,十分稀罕,爹爹对奶娘很孝顺嘛!

孙妈妈也端着茶盏,一边暖手一边道:“我不爱喝白开水,嫌没味道,老爷就给了我一罐这种茶叶,我喝着还行。”

似锦又喝了一口茶,道:“妈妈,我爹爹对您很孝顺。”

孙妈妈听了这话,开心得很,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口中却道:“老爷是好人,不嫌弃我这老婆子又老又笨,还让我跟着伺候,我就趁着身子骨还能动,多做几年活吧!”

似锦陪着孙妈妈说了会儿话,喝了两盏茶,待周胤送罢客人,这才去了外书房。

进入腊月后,周胤忙得脚打后脑勺,天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宿在吏部轮值房,再加上似锦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宅呆着,父女俩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

周胤正低头忙碌,听到似锦声音,一抬头,发现似锦竟然瘦了不少,脸都变小了,不由大为心疼:“似锦,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看着一阵风都能吹跑似的。

似锦笑盈盈屈膝行了个礼:“爹爹,姑娘家瘦了好看,你不懂。”

她把给乔夙的信从袖袋里拿了出来:“爹爹,这是我给乔夙的回信,还像上次一样随着吏部公文送到黔州州衙吧!”

周胤满口答应了下来:“把信放那儿吧,待会儿小厮会过来拿。”

他把正在写的奏章合上,看向似锦:“是不是西宅的小厨房厨子手艺不行?爹爹再给你换个厨子吧!”

似锦摇了摇头:“爹爹,不用,我院里的厨子手艺不错,我就是吃的少了,不过我经常活动,身体还是很好的。”

周胤看了女儿一眼,见她脸瘦得只剩下巴掌大小了,眼睛也越发显得大了,到底不忍心,似是随意道:“似锦,爹爹这段时间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陛下有意派遣爹爹前往甘州,代陛下劳军。”

似锦:“......”

她的眼睛瞬间瞪得圆溜溜,声音都颤抖了:“爹爹,真......真的吗?”

周胤心里酸溜溜,悻悻道:“真的。要不然爹爹为何会忙成这样?”

似锦大喜,眼睛亮晶晶,笑容可爱又灿烂,飞快地绕过书案,跑到了周胤的身侧:“爹爹,我给你捶捶背!”

周胤坐在那里,真的让似锦给他捶背。

似锦一边捶,一边问周胤:“爹爹呀,你何时出发?”

周胤闭着眼睛享受女儿给自己捶背:“后天。”

一路日夜兼程,除夕前一定得赶到西北军中。

似锦一边捶背,一边撒娇:“爹爹,我离开西北这么久,都瘦了,好想回西北看看......”

周胤故意不接她的话。

似锦撒娇痴缠,漫天许诺,最后周胤实在是受不了似锦的肉麻了:“好了,爹爹带你去,不过你只能带一个丫鬟,跟孙妈妈同车。”

孙妈妈是甘州人,后来嫁到了鄂州,这几年孙妈妈年纪大了,有时会念叨着想回去给爹娘扫墓。

周胤打算这次去甘州,也带着孙妈妈。

似锦大喜,也顾不得再给周胤捶背了,一溜小跑取回自己方才放在书案上的信:“爹爹,这信我再改一改。”

得通知乔夙,让他直接从黔州去甘州,这样就不用再绕到京城了。

似锦改好信,计算了一下路程,所谓穷家富路,从黔州到甘州,三千多里路,二百两银子怕是不太充裕。

她笑嘻嘻看向爹爹,声音甜甜的:“爹爹——”

周胤一看女儿这模样,便知她有所求:“找爹爹干嘛?借钱么?”

似锦笑眯眯道:“爹爹,董源的《寒林重汀图》,想不想看呀?”

周胤笑了:“借给爹爹赏鉴一年,爹爹给你二百两银子。”

似锦等的就是爹爹这句话:“爹爹可真善解人意!”

她从周胤这里预支了二百两银票,和先前那二百两一起,凑够四百两,塞进了给乔夙的信封里,把信封封好,放在了书案上,双手合十道:“爹爹,拜托啦,一定要把这封信送到黔州州衙,转交乔夙,非常非常重要。”

周胤见似锦刚才还蔫蔫的,如今重新活泼起来,心里很欣慰,道:“你回去收拾一下行李,和朋友道别,后天早上咱们就出发。”

似锦答应了一声,笑嘻嘻屈膝行了个礼,回去收拾行李去了。

周夫人正在惠畅堂教倩兮和盼兮看账本,听说周胤回来了,忙带着倩兮和盼兮出了明间迎接:“老爷,回来了!”

倩兮和盼兮也笑盈盈齐齐屈膝行礼:“爹爹!”、

周胤笑着道:“外面冷,咱们进屋说话。”

周夫人得知周胤前往西北劳军,还要带着似锦和孙妈妈一同前往,吃了一惊:“老爷,天气这么冷,又一路劳顿,似锦和孙妈妈的身子能受得了?”

周胤笑着道:“孙妈妈年纪大了,如今唯一的念想就是回去给父母上个坟。她抚养我长大,我总得尽些孝心。似锦愿意跟着照顾孙妈妈,也想出去见见世面,我带着她一起去。”

周夫人点头道:“带似锦出去看看也行,她近来瘦了许多,心事重重的。”

倩兮和盼兮既羡慕姐姐能出门远行,却又担心路途艰险,和父母说了一会儿话,就起身回蒹葭院了。

☆、第九十五章 远途(2)

似锦在孙妈妈那里喝了两盏茶, 晚上精神得很, 带着春剑和素心一起收拾行李。

她预备留下素心看家, 带着孙秀和春剑兄妹一同前往西北。

素心性格稳重, 做事妥当, 留在西宅看家是最合适的。

孙秀也带上,到底是男子, 路上有事也方便些。

春剑听说哥哥也跟着去, 挺开心的:“姑娘, 我哥也早说想出去看看, 看能不能找找生意经。”

似锦原本正在整理衣物, 闻言道:“你哥哥现在有什么想法没有?”

前世她倒是用嫁妆银子做过生意。

春剑笑嘻嘻道:“他想做的多了,比如想开个生药铺子,专门卖某地特产的药材;还想开个松江布店, 专门卖便宜些的松江布;对了, 他还想开个特产铺子,专门卖哪个地方的特产......”

似锦认真地听着,想起了乔夙。

她和乔夙商议过一起开生药铺子, 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在京城开一个专门卖黔州草药的铺子,兼卖乔夙制出来的解毒丸之类成药......

晚上一直忙到了快子时,似锦疲惫到了极点, 这才睡下。

第二天早上,似锦起得略有点晚,洗漱后来到西暗间书房, 让春剑研墨,她提笔把自己今日要办的事情一一写了下来,免得忙起来忘记。

似锦刚把清单写好,放在书案上晾干墨迹,倩兮和盼兮就带着丫鬟过来了。

似锦笑着起身去迎:“你们是知道我要出远门了,特地来看我吗?”

倩兮微笑。

盼兮埋怨道:“你还不知道母亲?她现在日日拘着我们俩,要么跟着戴先生读书,要么教我们看账本,要么让人看着我们做针线,我们若不是要来看你,哪里有机会出门!”

似锦笑了起来,在她背上拍了一下,道:“你这小丫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和倩兮有母亲细心教养呢!”

盼兮还好,听了似锦的话,依旧噘着嘴,没有放在心上。

倩兮听了,有些敏感,看了似锦一眼,低下头去。

母亲这段时间,每日晚上都教她和盼兮如何看账本,如何管陪嫁铺子里的生意,起初盼兮提了一句“让大姐姐也来跟着学吧”,结果王妈妈就说:“你们大姐姐又没有陪嫁铺子,又不打算出嫁,学这个做什么?”

倩兮心里明白,母亲看着一碗水端平,其实待嫡出和庶出还是不同的,好在大姐姐心胸阔朗,不是那等小肚鸡肠之人,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盼兮道:“大姐姐,我真羡慕你,你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用学。”

似锦陪着两个妹妹在书房后窗前的贵妃榻上坐下,这才笑着道:“这些事情,我先前在泽州的时候学过的,再学一遍我可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