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遇刺了!”领头的侍卫低声说道,“赶紧护送荣亲王回行宫!”

善保脸色一变,但很快就恢复常态,点了点头,跟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话,便走到永琪身边低声回禀。

永琪赶紧拉着敏宁还有绵睿他们,登上了侍卫们拉来的马车跟骏马,匆匆往行宫而去。乾隆没有上次走运能够提早识破陈莹莹的阴谋,这回是白莲教的残余势力谋划的行刺,并且直接有效一击即中。永琪赶到乾隆那儿时胡太医已经为乾隆处理好了伤口,是匕首的刺伤,就在胸口上。

太后已经惊得晕厥过去,敏宁安顿好几个孩子之后就赶去跟忻妃等人一起照顾太后,永琪还有永璋等则是留在乾隆处。

“胡太医,皇阿玛的伤并无大碍吧?”永琪是诸位阿哥中爵位最高的,所以便头一个问道。永璋也不介意,只战在一边等待回答。

“回禀诸位王爷,皇上的伤虽然没有直接插中要害,但也是流了不少的血;加上皇上前两年才大病过一场,底子尚在调养当中,这回遇刺只怕会更伤了底子,对寿元不妙呀。唯今之计只能静养,不宜伤身。微臣如今就去熬药,皇上大约会在三天后醒过来。”

“那就有劳太医了。”永琪点点头,让人送了胡太医离开后才转过来对永璋等人道,“三哥、六弟、八弟、十一弟、十二弟还有十五弟,我们不如就分批在这里服侍皇阿玛,太后那边也要有人看顾着,随时禀报情况。”

“也好。”永璋点点头,“那几个行刺的人都已经咬舌自尽,如今暂时也查不出什么来。”那些护卫的侍卫们都是各大世家的嫡子或者有用的能才,现在也不是追究他们护驾不力责任的时候,而且他们虽然是王爷,终究还是没有这个权力责难那些个侍卫。

“也对,等皇阿玛伤势有好转,咱们便启程回京。”永瑢道,“只是皇阿玛遇刺一事恐怕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京中恐有异变。”

虽说皇子们都伴驾南巡了,但是不代表京城里就没有心怀诡计之人。行宫里也是人多嘴杂,就怕有人传了什么不该传的话出去造成恐慌,也会有另外一些白莲教的残余伺机潜入行宫继续行刺。

“唯今之计只能尽快等皇阿玛醒来部署了。”永琪沉吟了一下,“先吩咐下去,行宫的人都要闭紧嘴巴,违令者杀无赦!”

“好。”

乾隆醒得快,第二天便恢复了意识。只是伤口疼得厉害,他根本不能动弹,只能有吴书来、李玉等人悉心照顾着。永璋还有永琪被他派去处理京城要事,永瑢则负责调查此次行刺事件,永璇、永瑆还有永璂从旁协助,永琰则留在乾隆身边。

太后也来看望了好几次,确认自己儿子苏醒之后才放下心来。忻妃等人也来看过,只是逗留的时间都不长。丽贵人更是在乾隆面前痛哭了好几回,活像乾隆快要熬不过去那般,看得乾隆自己都觉得厌烦,更是将她驱逐了出去,只留下兰嫔、禄贵人还有成常在守着。

因为担心京中的情况,乾隆也不顾自己重伤未愈,坚持要赶回京去。白莲教的残余在行刺后系数自尽,经永瑢等人调查后确信已经死绝了,乾隆也不想再追究,一行人便匆匆回到了紫禁城。

“主子都瘦了一圈了,可要好好进补才行。”珊瑚这回留在府中帮忙看家,并没有跟敏宁出去。见敏宁脸上都瘦了不少,更是心疼不已。

“路上遇到这样的事儿,心里担心。”敏宁喝了一口热茶,“这段日子京城里没什么吧。”

“没有,九门提督得了皇后娘娘的懿旨镇守,倒不敢有人妄动。”珊瑚道,“奴婢头一回见到皇后娘娘动用中宫笺表,那些个大臣都被哄住了,不敢做出什么不妥的行为来。皇上醒过来的消息传得也快,傅恒大人也及时赶回京城,那些人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那就好。”敏宁微微垂下眼眸。乾隆这回遇刺实属巧合,但是伤势不轻也是真的。乾隆到底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底子再好也受不住这样的颠簸,听说一回到宫中便晕厥过去,还好几位太医医术高明才不至于继续恶化。不过长就这样肯定会留下病根的,将来他还能成为在位六十年的长寿皇帝么?

“主子不要担心,注意自个儿身子要紧。”珊瑚端来宁心安神的马蹄百合羹,“绵睿阿哥已经带着绵灏阿哥跟绵亿阿哥回去休息了,过不久王爷也该从宫里出来。主子不如先休息一下,养好精神再做打算吧。”

外人都以为乾隆伤得不重,但敏宁知道虽然没有刺中要害,但留了那么多的血,乾隆身子肯定扛不住的。不过既然宫中没有什么消息传来,就说明也许伤势已经得到控制,乾隆指不定很快就可以好转,便点点头,由着珊瑚帮她换上寝衣。

“对了,宫里要是有什么消息传来的话,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我。”敏宁不放心地吩咐道,“便是我在睡梦中也要把我喊醒过来,知道吗?”

“奴婢晓得的。”珊瑚回道。

“还有府里的那些女人都给我看紧些了,别叫她们随便往外传递什么消息。”敏宁尤其担心后院里的伊尔根觉罗氏,看着就觉得是个不安分的,“尤其是后院那个,找人牢牢看住她,不许她跟外人接触。如今府中也得戒备着,暂时不接见客人。”

“奴婢明白,奴婢会吩咐下去的。”

一觉无梦,敏宁醒过来后就看到永琪疲劳的神色,便捡起一件披风罩在自己身上,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如何了?”

“皇阿玛已经好多了,坚持服药就会无事。”永琪抬眸握住她的手,下巴处还带着青色的胡须茬子。

“那就好。”敏宁回握住他的手。

第085章后果

乾隆对自己的身体十分了解,这回遇刺让他的身子虚弱了不少。尽管撸了嘉兴当地一大片官员的官职,将之前处理白莲教的官员都提出来问罪了一番,都无法改变他渐渐衰弱的状况。每每一动怒,伤口那个位置就会出现针蛰的刺痛,明明伤口已经痊愈了,但疼痛感却有增无减。

循贵人有孕算是让乾隆有些安慰,倒是丽贵人不知道教训,险些冲撞了循贵人,这让太后、乾隆跟皇后都十分生气。乾隆更是下旨将丽贵人贬为常在,又将她的绿头牌挂起来,禁足半年,罚俸半年,简直是要将她打入冷宫。

“瞅着皇帝这样子哀家心里倒是放心许多,”太后对一边的皇后说,“你要好生看着,别叫他太劳累了。”

“臣妾知道的。”没了丽贵人这个惯会拈酸吃醋的,其余人都是听话好调丨教。新进宫的成常在还有高答应都是乖巧的,因为是民女出身所以也不敢乱说话,如今都在兰嫔宫中学着规矩。皇后又道,“如今和肃的婚事就要到了,不如办得好一点,也好给宫中增添些喜庆的气氛。虽然皇上不甚喜欢和肃,但到底是皇家的公主。”

“皇上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后沉默了一阵,“先把皇上叫来吧。”

“是。”

乾隆来的时候脸上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只是并没有在太后还有皇后跟前说些什么。听到是因为和肃的婚事而找他来商议,乾隆心中却是一阵烦闷,只是到底是自己额娘,也念着和肃到底是自己的女儿,所以他还是耐着心思跟太后说上一阵子。

太后倒是看出自己儿子心不在焉,以为他朝堂上有什么事儿,很快就打住了话题,道:“皇上看着脸色不虞,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都是些小事而已。”乾隆扯了扯嘴角,“和肃的事情就按照皇额娘说的去做吧。皇后也多照看着,到底也是和硕公主,嫁妆也不能少。博尔多看着年轻,但也是个后起之秀,咱们也不能让军功之家寒心。”

“臣妾知道的。”皇后见乾隆脸色不怎么好看,“皇上看着只怕是累着了,不如先好好休息吧。”

“是啊,你都憔悴了不少了。”太后也是心疼儿子,“你的伤虽然好了,但还是得好生调养才是。”

“那儿子先告退了。”乾隆听到“伤”这个字脸上就更不好看了,僵硬着嘴角跟太后告别后便离开。

“桂嬷嬷,去查查皇上今儿见过谁了。”太后看着乾隆离开后才道。

皇后有些吃惊,但最后还是没说些什么。

秦太医搓了搓手,见荣亲王就要出宫,便上前一步先拦截了下来。永琪有些惊讶,很快就笑道:“秦太医这个时候怎么在这儿?”

“微臣有话想跟王爷说。”秦太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关于皇上身子情况的。”他想过很多了,皇上的身子已经亏虚了底子,再这样熬下去只怕会更伤身。荣亲王是明眼人都知道的皇上最喜欢的儿子,他来告知他皇帝的身子状况虽然冒险,但未尝不是为自己谋一条后路。

“哦,这个时候?”永琪看了看天色,夕阳已经西下了。而且就在宫门这个这么多人走动的地方,“要不是要紧事的话,秦太医还是另找个时间吧,毕竟如今天色也不早了。”

“…是微臣没有考虑周全。”秦太医左右看了看,见此处到底不是合适说话的地方,便道,“明天是微臣给福晋请脉的日子,请王爷空出一段时间,微臣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王爷说。”

“好的。”永琪虽然好奇,但还是点点头。

第二天,秦太医便按照原本请平安脉的时间到了。敏宁见他神色有些焦急,又听永琪昨晚提起秦太医有事找他的事情,便叫珊瑚去把永琪叫过来,又道:“秦太医脸色有些不大好,是不是诊出我的身子有什么不妥?”

“是微臣走神了,福晋一切都好。”秦太医连忙回禀道。

敏宁看了他一眼,见永琪进来了,便道:“恰巧王爷也在,秦太医也帮王爷把把脉吧。”说罢便带着人走了出去,留给他们说话的空间。

秦太医见大门紧闭,才拱手对永琪道:“昨日微臣奉命给皇上把脉,发现皇上身子已经亏虚不少。微臣觉得皇上若是再为朝堂之事烦忧,只怕对寿元有很大损伤,会使寿元不长呀。王爷是皇上最喜欢的儿子,微臣觉得此事王爷也该知晓才对。”

“你的意思是,皇阿玛这次遇刺是狠狠地伤身了?”永琪眉头一皱,“皇阿玛自己可知道此事?”

“已经知晓。”秦太医垂眸回道,“微臣跟王太医都劝说皇上要好生保重身子。”

对于自己的皇阿玛,永琪还是十分了解的。要他皇阿玛保重身子,那便是要他放弃皇位跟皇权当个太上皇去了,怪不得秦太医会急匆匆来跟他说这番话。只是这歌当口他更应该小心才是,秦太医却是操之过急了。永琪摩挲了一下玉扳指,道:“今日之事我只当没听过,皇阿玛一日是君,你便是皇阿玛的臣子,这些小心思都给爷放一边去。你且回去吧,别把今日的话说漏嘴了。”

秦太医后背冒了一层冷汗,打了个哆嗦便告退离开。

“你是说,皇阿玛身子远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样好?”敏宁惊讶地道。乾隆那个长寿皇帝被诊出再这样操劳国事就会寿元不长,这样有点像黑色幽默了,“秦太医跟王太医都这样说吗?可是我觉得皇阿玛的伤势并没有这样严重呀。”

“说皇阿玛两年前的大病落下了病根,再加上这次伤口是在胸口接近要害的地方,所以才会这么严重。”永琪抿了一口热茶,“我一直觉得皇阿玛是个健康长寿的人,却不想这一次会…”

“皇阿玛已经六十有余了,”敏宁只能干巴巴地说道,“每个人到了这样的年纪都会有身子不舒服的时候。宫里的太医那么多,每个人都医术都这样高明,皇阿玛的身子在他们的调养下肯定会好起来的。”

“希望如此吧。”永琪虽然担心乾隆的身子,但心底里却有一个声音在诱丨惑着:要是皇阿玛退位或者因此而…他就有机会登上皇位,做这天下唯一的主子。

“你也别担心了,尽孝皇阿玛跟前才是要紧事。”敏宁见他有些出神,以为永琪是为了乾隆的事儿而难过,只能尽心安慰着,“只是秦太医此时来告诉你这些,未必是存了什么好的心思。”现在就来卖乖,只怕是想着要巴结永琪。要是秦太医私会永琪并把皇帝的身体状况告知的事情传出去,只怕就有人以此攻歼,对永琪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秦太医是想卖个好,只是时候挑得不对。”永琪看向敏宁,“他是个聪明的,应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就怕他知道,可有人逼他说。”不能怪敏宁想太多。,“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永琪沉吟了一下,道:“那就给秦太医一个提示好了。”

敏宁有些奇怪,但见永琪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也不再多语。

乾隆从“正大光明”牌匾拿出自己早年间就放好的匣子,看着上头用满语、汉语跟蒙语写好的名字,静思着出神。他自二十五岁登基至今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从年轻的时候看着自己皇阿玛劳累过度以致过早病逝,如今他也要重复一样的下场么?永琪那孩子聪慧,是除了永琏还有永琮之外他最用心教养的皇子,这些年跟在他身边,处理朝政也是有一手。只是皇位、权力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放弃的,乾隆到现在还在纠结。

“皇上,这是太医送来的补药,趁热喝了吧。”吴书来把热腾腾的药汁放到乾隆手边,像是看不见乾隆在摩挲着那道圣旨一般。

“放着吧。”乾隆把玉匣子合了起来,“把梯子挪过来,朕把这个放回去。”

吴书来不敢迟疑,连忙叫几个小太监把梯子推过来,扶着乾隆慢慢走上去把玉匣放好。皇帝的身子状况就只有近身伺候的人才知道,看着是很健康,但也只是外强中干,每日都要吃不少补药才能维持自己身子的康健。

“今日的事别说出去。”乾隆把碗里的药都喝完,“循贵人处你多留意些,别叫人骚扰到她。”

“奴才明白。”吴书来又道,“丽常在今日又来了,如今正在外边候着,皇上可要见见?”

“后妃无诏不得踏入养心殿,告诉她再有下次直接贬为庶人。”乾隆现在也没这个心思应酬这个粘人的妃嫔,“告诉惇嫔看好丽常在,不然下次连她的位分也一起削了。”

“嗻。”吴书来叹了一口气,这个丽常在还真是不触霉头的事儿不干,皇上如今心情正不好呢。

丽常在被吴书来的传话说得脸色都白了,只能咬着牙离开。

086章退位&登基

九月,和硕和肃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远嫁奉天,永璂作为送嫁的阿哥负责护送出嫁队伍出城,直到婚礼完结才会回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永琰年纪虽然不大,但这次乾隆也将他指派出去作为送嫁队伍的一员,让他护送自己的姐姐出嫁。

“十五弟今年才十岁,倒没想到皇阿玛已经开始委以重任了。”敏宁摘下头上的丹砂点翠朝阳挂珠钗,对一边的珊瑚说道,“现在外头很多人都在议论吧。”

“可不是吗?”珊瑚帮着她解下耳珠上的珍珠耳坠,“最近顺嫔娘娘的娘家可是趾高气拽了,听说钮祜禄府门口也是车水马龙,上门拜访的官员每一天都不同,礼物都收到手软了。只可惜顺嫔娘娘对十五阿哥不甚上心,便是如今钮祜禄家借着半个外家的身份巴上去,估计十五阿哥也不会理睬了。”

“顺嫔从前在魏氏手中就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抚养魏氏的儿子能有多上心?”敏宁让珊瑚给她梳了个松垮垮的发髻,只用一根海水纹青玉簪挽着,“十五弟是聪慧,又经过那么多的事情,只怕也是早熟懂事的。顺嫔对他好与不好他都会记在心上,现在来巴结弥补又有什么用。不过皇阿玛这回指派十五弟倒是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我今天进宫请安,看到了一大片羡慕的眼神。”

“福晋何必理会宫里的小主或者娘娘。”让翠玉端来玫瑰香露,“明儿大阿哥就可以回府了,福晋还是想想准备什么好吃的给大阿哥吧。”

“也是。”那些妃嫔现在羡慕嫉妒恨都没用了,估摸着顺嫔心里也不好受。敏宁微微勾了勾嘴角,“叫厨房的人给王爷炖一盅人参鸡汤,这几天皇阿玛老是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处理事务,都瘦了不少了。”

“是。”

事情总是来得十分突然,就在循贵人为乾隆生下十八皇子晋封为循嫔之际,就在永璂跟永琰启程回京之时,乾隆的一道旨意震惊了所有人——荣亲王皇五子永琪,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着立为皇太子,于明年二月初二登基。

敏宁知道这个消息时正在慈宁宫跟太后说着话,听完宣旨后更是目瞪口呆。太后倒是没什么太诧异的表现,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才叫敏宁走到她身边,道:“皇帝伤愈之后就一直身子不好,此番退位也是为了身子着想。你是好的,永琪又是从小就受皇帝教养长大,叫永琪登基哀家也放心。”

这,秦太医说的话这么快就实现了?敏宁呆了好久才眨巴了一下眼睛,道:“此事兹事体大,孙儿媳妇一时转不过来了。”

“总得习惯的。”太后叹了口气,“永琪虽然是亲王又是皇帝教养长大,可到底不是嫡出的皇子。皇上这回派永璂去奉天送嫁,未尝不是存了调开永璂的心思,也好叫你们跟乌拉那拉家减少对抗争议。永璂虽是嫡子,可却是皇后护着长大的,便是做个有实权的王爷都难了。永琪也算有爱兄弟,以后对待皇后所出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永琪跟永璂,一个是深受皇帝喜爱的儿子,一个是中宫所出的嫡子,无论是谁登基都难免会招惹争议,端看永琪怎么处理了。敏宁道:“十二弟本性憨厚,十二弟妹也是温婉的。倒是皇额娘那儿…”

“你皇额娘自会思量,不必担心。”太后说道,“毓庆宫已经准备妥当了,即日你便将王府里的事宜都准备好,搬进去吧。”

听到太后这样说,敏宁便确认乾隆下达旨意之前肯定是跟太后说过的,不然毓庆宫翻新收拾的事情肯定瞒不过宫里的这尊大佛。敏宁点点头,道:“那孙儿媳妇这就回去收拾一下,等择了个吉祥的日子便搬进宫来。”

“嗯,你是个好的,哀家对你也满意。”太后道,“你且回去吧,凡是谨小慎微才好。”

“孙儿媳妇谨遵教导。”敏宁跪安后,便离开了慈宁宫。她走出宫门,看到被层层积雪覆盖的琉璃黄瓦的屋檐,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的隐忍,这么多年的谋划,到现在永琪总算是得偿所愿了。但是明旨发出,肯定会更让人侧目,太后的话必须好好听在耳里才是。

府里的女人都在为永琪的事儿而高兴,饶是在永琪身边多年,逐渐养成了平淡性子的胡氏也忍不住好生打扮一番,等着敏宁回来后便齐齐聚在主院向敏宁道贺。外头许多听了风声的人家已经赶来下帖子送礼,他们倒不敢直言要求见荣亲王或者荣亲王福晋,只是借着道贺的名头往府里送来了不少东西。

“王爷即将行册封皇太子之礼,眼下最是要紧的时候,决不能出任何纰漏。”敏宁看了她们一眼,只把她们脸上的笑意都压下去,才继续道,“你们想着自己将来也许能封妃封嫔,但也得知道什么叫安分守己。要是让我知道谁背着我跟王爷,私自收了别人馈赠的,就别怪我跟王爷不顾念多年的情分了。京城里多的是人看着咱们王府的一举一动,你们今儿个得意,也得注意分寸,别给王爷脸上抹黑。”

胡氏等人被一通说教,连忙都应了下来,回去却都把盛装都换个遍,力求做到荣辱不惊,不要丢了荣亲王府的脸。

十一月十七日,皇太子册封礼毕,太子举家迁入毓庆宫。众妃想要看皇后发难太子的场面算是落空了,就算愉贵妃封为皇贵妃只矮了皇后一头,皇后却依然像是看不见那样,对永琪跟敏宁依旧温和,对绵睿几个孩子更是慈爱有加,完全不觉得永琪是抢了自己儿子皇位的样子。乾隆倒是有些老了,从前精神奕奕的模样如今甚少见到。就算平日保养得再好,终究也是六十好几的老人,两鬓已经染上雪白,走路的姿态也不像从前那样豪迈潇洒。

敏宁摩挲太子妃的金印的纹路,看着外头飘洒的大雪,目光悠远绵长。

二月初二,乾隆正式退位,为太上皇,迁居圆明园。太后钮祜禄氏也成为了大清有史以来第二位太皇太后,随着太上皇一起移居圆明园,过上舒心的日子。皇后乌拉那拉氏为母后皇太后,移居慈宁宫;皇贵妃珂里叶特氏为圣母皇太后,移居宁寿宫。舒贵妃叶赫那拉氏为皇贵太妃,忻妃、颖妃、豫妃及容妃为贵太妃,康嫔、顺嫔、兰嫔、循嫔为太妃,惇嫔、禄贵人为太嫔,其余太上皇妃嫔则原位晋封。

新帝登基,改国号“德和”,册封太子妃西林觉罗氏为皇后,居坤宁宫;侧福晋索绰罗氏为恭妃,侧福晋胡氏为昭妃,格格伊尔根觉罗氏为伊贵人。其中恭妃居钟粹宫,昭妃居启祥宫,伊贵人居延禧宫。

其次便是分封诸位兄弟,除了早夭的兄弟们一律追封为亲王外,定亲王永璜嫡子绵德袭亲王爵位,册封循郡王永璋为循亲王,六贝勒永瑢为庄亲王,八贝子永璇为仪亲王,十一贝子永瑆为成亲王,十二贝子永璂为哲亲王。十五阿哥永琰、十六阿哥永玠、十七阿哥永璘及刚刚出生的十八阿哥都因为年纪太小而暂不册封。

敏宁穿着一身皇后服制坐在坤宁宫中,接受底下外命妇的参拜,不由得想起了从年幼之时到如今这二十几年的岁月。如今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永琪已是皇帝,而她亦成为皇后。

底下俯首的望过去,都是一片藏蓝色的吉服。外头却是艳阳高照,春日生机盎然。

史书云:德和帝与皇后西林觉罗氏鹣鲽情深,后宫除恭妃、昭妃及伊贵人外再无他人。德和帝在位四十年,励精图治,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德和帝薨后,其嫡长子绵睿承继皇位为延正帝,追德和帝为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成皇帝,庙号仁宗。德和帝皇后西林觉罗氏于延正十年去世,追封为孝淑端和仁庄慈淑敦裕昭肃光天佑圣成皇后,史称孝淑成皇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