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

“好了你不用说了。”三皇子揉着太阳穴。

车内再度安静。

过了片刻,凌不疑终于忍耐不住,侧过脸去发出一阵欢快的闷笑——当着三皇子的面,他捞来女孩的小手,十指紧扣。

第126章

与威名赫赫的廷尉府不同,北军狱从外表来看不过寻常的高门府邸,也就是外面守卫的军卒多了些,拒马石墩密了些,最有特色的还要数门口那两尊三米高的狴犴像,通体由黝黑粗糙的青石打磨而成,然獠口与利爪处却用森森青铜铸成张牙舞爪之态。

镇守北军狱的是一位笑口常开的胖大叔,其貌不扬,其名不显,不过看三皇子与凌不疑待他十分凝重有礼的模样,少商猜他必有过人之处。

在各种犯罪等级中,无论纵向横向比较,谋反都属于当之无愧的南波湾。当然,根据具体执行程度,谋反还可以分作——意图谋反,联结不轨(文的),兴兵作乱(武的)。作为最高罪行中的最高等级,少商于是一直走到狱府最深处才见到被崔奶爸完虐的彭真。

老彭本想深切痛悔自己原先不想造反不知怎么鬼迷心窍说不定是中了奸人的巫术来着,可惜今日来审案的两位青年大佬对他的诉苦毫无兴趣,径直问了王淳之事。

彭真咬牙切齿道:“王淳这个孬种,写了那么多信来鼓动我,一桩桩说的天花乱坠,说到底却是要这要那。骗了我许多银钱粮草,却不见有半分动静,老子倒了八辈子血霉才对他将信将疑!寿春富庶,我那儿最不缺的就是钱,从姓王的第四封信函起,我陆续给乾安王府送了好几批钱粮!X的,全喂了狗了!”

“除了王淳的信函,你可与乾安王府的人有过联络?”三皇子问。

彭真道:“每回我遣人偷偷送钱粮过去,那边的人都是收了就走,连句谢都没有,王八蛋!偏偏这事又不能大张旗鼓,我也只好忍下了,还劝慰自己人家那是行事谨慎,谁知……哼,一群属貔貅的,只吃不拉!”

“也就是说,王淳在信中要你做的,就是源源不绝的给乾安王府送钱粮?”凌不疑问。

彭真道:“没错。起先我送了几回,后来看乾安王府来收东西的人无礼,就不肯再送了。直到……咳咳,直到我鬼迷心窍犯上作乱,心想多拉一个帮手也好,就将马荣送上来的两千斤精铜也送了过去。可是,谁知又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老子都兵败被擒了,乾安王府的王八蛋们都没半分动静!”

少商望着结满蜘蛛网的漆黑屋顶,喃喃道:“怎么听起来像是在骗钱啊,乾安王府很缺花用么。”

三皇子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兵打仗花钱最是厉害,乾安王府聚集这许多钱粮,难道不是图谋不轨!说是骗钱缺花用,岂非避重就轻!”

少商奇道:“殿下为何这样生气,这些妾都知道啊。妾的意思是,乾安王府因为要图谋不轨,所以缺钱花,然后去骗钱啊。”

三皇子身形一凝,用力甩动宽广的长袖,扭过头去。

少商摸摸脑袋。她发现三皇子和皇老伯的相像之处了,他们的生气点都很奇怪。

凌不疑凝目沉思,一双俊美的长目深晦不定。随后他继续发问:“你被押解都城后,可有与王淳联络?”

彭真气的浑身发抖:“事关我阖家几十口人的生死,自然联络他了。可王淳这王八蛋居然死活不肯为我求情,还叫人来诓我,说只要我不将他的事泄露出去,他就保我家人性命!见他X的鬼了,老子被他一骗至此,难道还会信他的鬼话!”

凌不疑道:“是以你反而要出首,向陛下告了王淳一状。”

彭真冷笑道:“老子若非痰迷了心窍要谋反,如何会受王淳这老狗的骗!你当姓王的是什么好东西么?事到如今,若我一味保守秘密,家人反而有被杀人灭口之险。反而我将一切抖搂个干净,我家妇孺尚有一线生机!”

凌不疑略一点头。

三皇子负手而站,轻蔑一笑:“彭大人能想到这点,倒是个聪明人啊。”

少商笑的眉眼弯弯:“小聪明而已,真聪明就不会谋反啦!以卵击石的悬殊差距,居然还要举兵,真是叫妾大开眼界!”

三皇子胸膛略略起伏,拂袖扭头不睬人。

凌不疑问完彭真,三人又去了另一间条件稍稍优渥些的囚室。彭真是兴兵作乱的大罪,死罪难逃,而王淳的罪名还有的磨——胖大叔分的很清楚。

王淳一看见凌不疑就想要扑上来痛哭,可惜身上系了重重的镣铐,而镣铐的一段又打入石墙,于是他能做的只剩下痛哭了。一边哭一边喊冤,反反复复说自己绝没有勾结乾安王府,更没有给彭真写那些反信。

信函虽不是王淳写的,可是送信的人是王家的,信函上的印鉴与暗语都是王淳惯用的,于是凌不疑便问王淳此事何解。

谁知到了关窍之处,王淳反而支支吾吾,语焉不详。凌不疑十分耐心的反复询问,王淳却始终挂着眼泪含含糊糊。

三皇子冷声道:“想死的人救不了,他既不愿意说,我等何必替他着急。到时候,论罪杀头,抄家灭族就是了!”说着,就要挥袖走人。

王淳吓的魂飞魄散,跪在地上连连告饶。看着这么个高壮的汉子匍匐哀求,少商心中略生不忍之意,可是王家的信使,王淳的印鉴,用惯的暗记,这些抵赖不掉的啊……

少商在袖中捏着手指细细盘算,隐隐有了猜测。她目光微抬,触及凌不疑的视线——她忍不住笑了,心中明白凌不疑也有同样的猜测。再看三皇子,只见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悠然而站,并不着急的模样。

她心想,估计三皇子也差不多猜到内情了,不过他并不在乎。王家也好,乾安王府也好,与他有什么相干,兴许在他看来都是麻烦,索性一并清理了更好。

即便是凌不疑,连续询问几次未果后,也有想走的意思了。只听他朗声道:“既然王将军不愿吐露内情,我等也无法帮上忙了。三殿下,我们不如就此……”

“能否……”少商忽然出声,“让妾与王将军说两句。”

三皇子立刻把眉头竖成两把刀叉,凌不疑赶紧抢在前头说:“你是娘娘身边的人,想问什么就问吧。”三皇子浑身冒着冷气,不悦的将整个人背过去。

少商上前一步,诚心诚意道:“王将军,老实跟你说了吧,事情牵涉至今,你想全身而退是不成了,更枉论官秩与权势。能保下一条性命,合家团聚,就是上上大吉了。你以为你抵死不认,陛下就会说‘哦,看来不是王淳干的,就让他回来接着做车骑将军,继续掌兵权享权势好了’。将军,你以为这可能么?”

王淳贪恋富贵不是一日两日了,心中存的妄念正是性命也要荣华权势也要。这些年来他被凌不疑搭救惯了,是以心存侥幸,想着凌不疑还会继续出手。适才看凌不疑扭头要走时,他就心凉了一半。

“你死活不肯说出实情,那么这串通谋逆之罪是跑不了了,到时候王家有谁能看护呢?”少商蹲下身子,循循善诱,“姈娘子曾与我说,文修君一心只念着娘家,从来不管他们兄妹。可怜王将军膝下这些儿女,最小的还不足三岁,到时他们该依靠谁去呢?”王姈当然没说过这些,是翟媪说的。

三皇子缓缓转过头来,看向凌不疑的目光透着十二分的不赞成——你居然什么都告诉家中妇人,还让她插手插嘴,这实在不妥!

少商继续发挥演技,满怀怜惜的叹道:“其实官秩权位不过是过眼云烟,要紧的是性命与骨肉,王将军仔细想想啊……”和王淳这种人晓之以理是没用的,只能诱之以利。

王淳的心思开始活泛了。

没错,官虽然没法继续当了,可他还有钱啊,回原籍也还有田产和人望啊!有皇后在,该处罚的处罚后,皇帝总不至于会将他的家财剥的一丝不剩吧。总比自己死了后全家落入妻子手中强吧。依妻子的做派,没准他前脚死了,后脚就把王家贴补给乾安王府了。

于是他全说了。招供的巨细靡遗,积极主动,还十分热情的帮忙提供查询方向。

三皇子无可不可的冷哼几声,凌不疑则赶紧回宫请示皇帝,得到明旨后立刻兵围车骑将军府邸,将里外里围了个水泄不通。之后,该拿人的拿人,该拷问的拷问,不过半日功夫,人证物证都有了。

案情清楚后,皇后反而可以出手了。

她将王姈与王家几个年幼的孩儿接出府来,放在自己的别苑照看,少商奉命去送东西时,王姈拉着她的手急的直掉泪,“……怎么会是我阿母,是不是又弄错了!”

少商掰开她的手指,慢悠悠道:“要不你再发个毒誓,照前两日的老样子就行。”

王姈怔怔的坐倒,没有说话。

“是吧。连你这个做女儿的都不敢下定论吧。文修君盗窃丈夫的印鉴,又指使自己的奴婢假冒王将军的名义去勾连彭真,就是为了给她阿弟搭桥铺路,聚拢钱粮。然后呢,她想做什么,让乾安小王爷举兵谋反?再现往日辉煌?”话说,在这年代,少商已经很久没看到像文修君这样纯天然一根筋的扶弟魔了。

“阿父和兄长们身陷囹圄这些日子,阿母就这么看着……?”王姈面色苍白,目光空洞,也不知这话是在问谁。

少商怜悯的看看她。对于扶弟魔来说,只有娘家兄弟才是亲骨肉,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自己嫁的和生的,那都是外人。

王姈无声的落下眼泪,将视线聚到少商身上:“陛下打算……打算怎么处置我阿母……”

处置?还能怎么处置?文修君和皇帝是同族,又是王女出身,推出午门一刀两断是不可能的,大约不是白绫就是毒酒了。

不知为何,少商忽觉喉头干涩,心头隐隐笼着一片阴霾。

她觉得很不舒服,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第127章

少商所料不差,次日一早,皇帝将凌不疑搜集来的口供和物证铺满了一案,让几位重臣一一过目后,就派岑安知捧着白绫和毒酒去了车骑将军府。王姈央求皇后让她去送生母最后一程,皇后无奈的叹息,然后让少商送王姈过去。

少商走前顺手从庖厨中端出两碟自己刚烤好的糖烧饼,捂在暖巢里带去。

这不是少商头一回进车骑将军府,王淳喜好饮酒宴客,以前她也随凌不疑来走过过场。王淳与万松柏的审美很一致,都喜欢堆砌金银珠玉,不过万老伯走的是暴发风,恨不能亮瞎宾客的狗眼,王淳至少知道在玉栏金柱外面裹层薄纱,聊表含蓄。

不过此时王府已是物是人非,平常无时不在的豪奴美婢都不知哪里去了,地上堆着泥泞肮脏的积雪,枯枝败叶零落四散。一路过去,王姈看着这片萧索败落的景象,又是一阵伤悲难抑。好在凌不疑厉行约束,女眷财物倒未有什么损伤。

来到重兵把守的主居处,岑安知微笑的朝少商拱了拱手:“听闻两位女公子要来,奴婢就在外头等着了,等姈娘子与文修君说完话,奴婢再来奉行陛下的旨意。”

王姈垂泪道谢:“多谢岑内官通融,到了这个时候,人人都避我家犹如蛇蝎,岑内官真是仁厚之人。”

岑安知笑意不变:“好说好说。”

少商站在后面冲他龇牙咧嘴:你一个要送人家亲妈上黄泉路的,居然还装的这么慈眉善目高山流水,真是好修行啊!

岑安知全作没看见,领着一众小黄门从两女身旁经过时,他贴身的小侍笑呵呵的从莲房手中接过那个装有暖巢的食篮。

随着王姈走入屋内,少商见室内一片狼藉,曾经精致华贵的摆设俱被摔砸的不成样子,文修君坐于内寝榻上,全身上下的饰物都被搜了去,头上也只挽了个圆髻,嘴里骂骂咧咧的,具体内容无非是‘王淳你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居然敢出卖老娘’云云。

王姈含泪上前,双膝跪下。

文修君没从榻上起来,浑浊的眼中流露出一股狠毒之意:“你来做什么,你自小与你阿父亲近,如今赶着来给我哭丧么!王淳这个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小人,当初父王择他为婿,大加提拔,这是何等的恩义,他不思回报,居然向仇人卑躬屈膝,简直该千刀万剐!”

王姈僵硬的跪在地上,痛苦的望向生母。

少商却不跟她客气,上前一步道:“文修……哦不,陛下已褫夺了您的封号,那妾身就称呼您王夫人吧。夫人啊,王将军就算不娶您,难道就要饿死穷死了不成?王家本来就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娶不娶您,都是当地望族,不愁吃喝哒!”

文修君倏然瞪了过来,少商丝毫不惧,继续捶打:“至于‘大加提拔’,您在说笑话么?经过当年事的老大人们没一个不知道令尊毫不看重王将军,王府里哪怕一名小小裨将都比王将军这个郎婿更有脸面些,这也算‘恩义’?若真以重不重用论恩义的话,陛下对王将军岂不更有百倍千倍的恩义?!”

文修君怒喊一声:“贱婢,你敢非议我父亲!阿父何等英雄豪杰,他纵横天下之时,你等草芥庶民还不知在何处苟延残喘呢!”

“您算了吧啊!这天底下最英雄豪杰的那位如今坐在龙椅上。”少商眼皮都懒得抬,“陛下当初身家没令尊豪富,人马没令尊多,如今结果如何,哪怕没长眼睛的也都知道了。我说王夫人啊,吹牛也得有个限度,就适可而止吧。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够了脑子发昏,和你那些被流放至荒僻之地的姊妹们一道过两天苦日子,你脑子就清楚了!”

文修君气的浑身发抖,论嘴炮,她哪怕把亲爹连同十八代祖宗都从棺材板下拉出来都不是少商的对手,于是她只能冲着自己女儿发火:“孽障,你是嫌我死的不够快,特特找这贱婢来气死我的不成!”

王姈慢慢擦干了眼泪,恭敬道:“女儿是阿母十月怀胎生下的,阿母就要……女儿怎能不来相送。况且,女儿也有两句话想问问阿母。”

文修君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阿母,您是不是受了小舅父的欺骗,给他们利用了而不自知?这是抄家灭族的大事啊!”王姈越想越害怕。

文修君怒骂:“什么‘他们’!乾安王府是我们的根!没有乾安王府哪有你这孽障!”

王姈不甘心的哭道:“阿母,我听说外大父还在时,小舅父根本没将您看在眼里,平日对您多有轻慢,你何必为了他自毁前程啊!”

文修君固执道:“这不单单是为了你小舅父,也是为了重振乾安王府的声名!为了你死不瞑目的外大父,我非要帮你小舅父不可!要不是你那蠢材父亲始终无法遮掩,待你小舅父事成,你就有乾安王府做靠山了!”

少商掌心一痛,伸手来看,却见自己的小指指甲已掐断了。她缓缓走开些,略背过这对母女,轻轻给自己手掌吹气。

王姈睁着泪目,尖叫道:“什么靠山不靠山的!别说小舅父万万不可能成事,便是外大父还在,连阿母都没沾上乾安王府的光,何况我?!”

文修君指着女儿气急败坏的痛骂:“你这毫无心气的孽障,果然是你那蠢材父亲的种!”

王姈急促的喘气,努力道:“好,这且按下不提。我只问阿母,您冒了阿父的名义去为舅父聚集钱粮,若是事发,别说阿父难逃一死,几位及冠的兄长最轻也是流放,除了阿母能藉着皇后逃过罪责,王家满门皆要遭难,阿母难道……丝毫不顾及这些?”

文修君沉默了,就算不关心丈夫死活,儿子们到底是她亲生的。片刻后,她道:“为了成就大事,有些也顾不得了……”

少商呵呵冷笑,觉得槽多无口,王姈慢慢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此时她脸上已看不出哀戚了,反而镇定的离奇。

“阿母。”王姈轻轻叫道,“女儿想问的都问完了。现在想告知阿母两件事,好叫阿母走的安心。”

文修君脸上犹疑:“什么事?”

王姈道:“昨日,乾安王被陛下拘到都城,陛下责问他意图作乱,谁知他将一切都推到了阿母身上。舅父说,他既不知道这些钱粮是来自彭逆,也不曾有过谋反的意思。只是因为封地贫瘠,他才向央告阿母,索要财帛,好让姬妾儿女过的宽裕些。”

文修君犹如受到重击,身形不稳,定了定神后,她强笑道:“阿弟这样说也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总要先保下性命再说。”

王姈又道:“还有一事。”

少商侧眼看去,发觉她眼中流露出一种与适才文修君十分相似的狠毒。

王姈道:“人人都说阿父庸碌无为,其实不尽然。阿父纵是再无能,至少有一桩好的,那就是识时务。外大父有二十多个女儿,十几个郎婿,陛下为何单单予阿父以高官厚禄,好安抚外大父的余部?当初皇后未嫁陛下前,阿母与娘娘也不见得格外姊妹情深啊。”

她一字一句说的分外缓慢,似乎要生母听的清清楚楚。

这次轮到文修君呼吸急促了,她隐隐察觉到什么。

王姈继续道:“女儿来告诉阿母。这是因为当初外大父举兵叛乱时阿父察觉到风声,暗中给陛下报了信。虽则陛下早有防备,但也念阿父的功劳。后来阿父私下对女儿说,当时虽然外大父远较陛下兵强马壮,但他以为陛下才是真命天子。”

文修君全身颤抖起来,喉间咯咯作响,双目突出,愤恨难言。

王姈笑了笑,又补上一句:“阿父还说,其实外大父帐下的那些将领中,有如此念头的不止一个两个,他们都觉得陛下才是当世无双的真英豪。不然,外大父怎会兵马未动,就事败之势无可抵挡。”

文修君终于能动弹了,疯了似的扑过来,少商一脚踹开大门,守在外头的仆妇们立刻冲进来制住了文修君的双臂。

王姈再度跪下,声音镇定安稳:“女儿就此拜别阿母,愿阿母来世安好,无灾无难,万事顺遂。”

文修君被反剪双臂,披头散发,形状狼狈。她发狂的大喊大叫:“王淳,你这猪狗不如的畜生,竟敢出卖我父亲……”随即被堵住了嘴。

王姈最后看了她一眼,随即跟着少商走出门外。岑安知见两女出来,笑的活像枚糖烧饼,然后领上小黄门大步踏进居室,同时在身后关上大门。

王姈定定的看着紧闭的门扉,双手十指紧握,用力到指节发白。她低声道:“阿母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宁肯让我们去死也要护着乾安王府。这样的母亲,我绝不原宥!”她回过头来,冲少商勉强一笑,“回去后,我斗胆要向陛下上书一函,到时还要请娘娘代为呈上。”

少商道:“你要向陛下说什么?”

屋里传来挣扎扑腾的声音,显然文修君不甘愿如此平静的自尽。

王姈恍若未闻,脸色苍白的继续说:“……我们王家本是谋逆不轨的乾安余孽,然而承蒙陛下仁厚慈爱,宽宏大度,这些年来容忍父亲的平庸无能,给予我家荣华富贵,王氏一门感恩不尽。家母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陛下早已仁至义尽,要如何处罚王家都是理所应当,王家上下绝不会有半分怨言。对小女子而言,陛下不但是掌管天下的君王,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小女子会日夜拜求上苍,护佑陛下万寿无疆,安康无忧……”

此时,屋内传出一声痛苦嘶哑的凄厉叫喊,应是文修君服下毒酒后发出的声音。王姈再也熬不住了,两眼一翻倒在地上,晕死过去。

当夜王姈就发起烧来,她居然强撑着还是写完了信,然后请托少商转交给皇后,皇后看完后递给皇帝。王姈的书法文采都算不上高明,不过胜在情真意切,恭顺谦卑,以及……呃,马屁山响。皇帝读后果然气顺许多,对王家的处罚便又轻了三分。

原本只给王家留三成家产的,现在改为只罚没三成;王家父子原本要流放闽南的,现在改流放荆南了。同时皇帝还赐王姈一份嫁妆,并加了她的未来郎婿一个散职虚衔——王姈嫁的就是荆州江夏的望族,何况还有大把家产,王淳老哥显然将来坏不了。

彭真和一干附逆他的党羽,以及家中有所参与此事子侄尽皆论罪,家产抄没,各家成丁流放瘴南,其余妇孺孩童发回原籍——当时曾有几位大人表示处罚轻了,这样扯旗造反的大罪居然没有满门抄斩。皇帝发话,难道非要学前朝动不动就族诛?

出于某种微妙的原因,众臣都没再反驳。

反倒是将罪责推的一干二净的乾安王似乎最遭皇帝的厌恶,至今被关押在北军狱里不闻不问,周遭的谋士亲随都快被杀光了。

眼看雨过天晴,正当少商以为太子终于可以不用再愁眉苦脸之时,朝中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日少商注意到的韩大人,在皇帝给彭真王淳论罪后忽然提出,应给太子下一道问责诏书,令太子好好自省,警醒日后,好规制身旁亲近之人。

皇帝勃然大怒,两日内下了三道问罪诏书,让韩大人自认‘僭越逾礼’之罪,这位斯文的韩大人也是个有气性的,二话不说认了罪,然后就自尽了。

皇帝情形过来就后悔了,追赐韩家财帛粮食,安抚家属,并让有司以重礼安葬韩大人。

一时间,朝中固然无人再问责太子了,但东宫也门庭冷落。

少商看皇后郁郁寡欢,只好去主动去劝慰太子,找到太子时他正坐在东宫侧殿外的台阶上,凌不疑站在一旁陪着。

夕阳西下,空无一人的阶陛上笼着一团太子落寞的影子,而直身挺立的凌不疑身前却划出一条长而有力的墨色。

看少商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凌不疑大步上前将她拎过来,按在阶梯上坐下,戏谑道:“你喘的像个破风箱。”

太子也笑了:“哪怕母后再给你添十个博士授课,你也不像个淑女。”

少商很难得的没理这两人的玩笑,大声道:“殿下,你别理那些人说你的坏话,他们没一个安了好心!”

太子神色黯然:“其实,我在这东宫位上这些年,真是好生疲惫。从小被耳提面命要敬慎勤勉,有友爱孝悌,要一直一直提防有人害你,要时时注意你所信任所重用的人有没有贪赃枉法,欺下瞒上!若是有,我就要毫不留情的手起刀落除掉他们!有时想想,我真愿意像外大父推让家产一样,让出这储君之位……”

他话还没说完,少商就大惊失色:“殿下,您千万不能做此想啊!宣太公将家产让了出去还能春花秋月,洒脱自在,可您不能啊!妾只问你一句,三皇五帝至今,有活下来的废太子么?”

太子一怔。

“有。”凌不疑道,“若是算上东周列国,至少有……”

“你别捣乱啊!我这说正经事呢!”少商气急败坏。

凌不疑温柔的笑笑,他想起适才皇帝对他诉苦时说的话——“……纵有不足,可是太子已经是太子了!他性情虽柔弱,但宽宏大度,有他在,下头的弟妹都能平安无虞。可若将太子从储君之位上拉下来,他还有活路吗?!”

少商继续对着太子消耗唾沫:“殿下让出储君之位后由谁接替呢?照长幼嫡庶就该是二皇子了。他可不会谦让推辞,定是喜不自胜,喜形于色,喜极而泣,让他上还不如五皇子呢……殿下,您真的要让二皇子当储君么,你这是在祸害天下苍生啊!”

太子被女孩气势逼的连连后挪,赔笑道:“二弟也没那么差。唉,若是个聪敏能干,名声又好的皇弟,我真的愿意……”

“愿意什么啊愿意!我看哪个皇子都没您好!”少商大喝一声,转头道,“凌大人您别干站着,你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啊!”

凌不疑笑了下,道:“我来传陛下的口谕,陛下让太子安心,不要忧谗畏讥,束手束脚。以后谨慎些就是了。”

“陛下说的好!”少商大赞,“殿下你听见了没,陛下都对您有信心呢!”

太子苦笑着摇头:“父皇这是怕我不得善终,有心安慰呢。”

少商心想太子倒不笨,一下猜出实情,正打算再劝两句,忽听凌不疑道:“适才殿下说‘聪敏能干,名声又好’。要知道,当年子受辛也是聪敏过人,力拔山河,结果呢,落的个亡国暴君的名声。名声好?当年姚重华也是众人皆赞其谦逊,伊放勋赏识,将女儿相配,着力重用,结果呢,早早禅位了……”

少商努力想了想,认真道:“子受辛是谁?那姚重华和伊放勋又是谁?这几人我觉得我都知道,就是一时想不到是哪个了。”

太子和凌不疑同时凝固了数秒,过了片刻,凌不疑道:“子受辛是纣王,伊放勋与姚重华是尧帝与舜帝。”

少商有些尴尬,干笑道:“我说怎么这么耳熟呢,原来是他们啊……呵呵,呵呵……”

太子指着女孩喷笑,一时倒忘了愁绪。

……

又过了两日,凌程二人受太子之托去给即将出嫁/流放的王家众人送行。

王姈看着气色不错,对少商道:“想想也有趣,那日我恨阿母的厉害,可是以后我却要学她的样子,在荆州尽力庇护娘家人了。好在我的父兄不比阿母的父兄有‘雄心壮志’,只要吃喝玩乐就够了。”

少商看着她有心亲近的样子,心中一哂。要说孩子是父母的投影呢,王姈就完美的继承了文修君的决绝与王淳的识时务。

不过,她也不讨厌。

怎么说呢?若何昭君是血海中挣扎出来的浴火重生,那么王姈就是无处泊靠时竭尽全力在抓救命稻草。求生而已,无可厚非。

不过她今日想见的并不是王姈,而是王淳。

回程的马车中,少商支着双肘歪头出神,凌不疑说了两句她都没听进去,一直答非所问。

凌不疑皱起眉头,将她的下巴扭了过来:“你怎么了,从适才与王淳说过话后就呆呆的。王淳说了些什么?”

少商将自己的下巴挪开,看了凌不疑会儿,微笑道:“有件事在我心中隐隐绰绰许久了,可之前千头万绪,烦扰不断,我都不敢多想。如今局势安定,我就问了王淳两句,以解我心头疑惑。”

“什么疑惑?”凌不疑心头犹如闷鼓敲响。

“楼犇诈城冒功,乾安聚拢钱粮。你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知道了?”

第128章

为凌不疑驾车的汉子是一名姓金的汉胡混血,是凌不疑十五岁去边城时救来的,举凡与马匹相关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便是在崎岖小路上驾车也能如履平地。

少商面上摆着微笑,口气却发寒:“那日文修君说‘王淳始终遮掩不好她才落的这个田地’,也就是说,王淳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依着王淳诸事求你的性子,既早知此事,怎会不去央求你救命?”

“适才王淳告诉我,直至崔侯大军开拔他才知道被冒名与彭真串谋之事的,随即软禁了文修君,再派心腹去追赶大军。盼着找到你后,央求你一举击杀彭真,再率先冲入寿春将彭府烧个干净。可惜,他的心腹追上时你已离开崔侯大军,而且在周遭四处巡视,致使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你。”

——这是王淳原先的计划,但是因为找不到凌不疑,他只能等彭真被押送到都城后,暗中找人求彭真别把事情说出去,以后彭家老小他定会照料周全。谁知彭真全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