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慎和骆济通双双落下心头大石。

崔侯看了皇帝一眼,饱富深意的摇摇头,捻着胡须没有说话。

太子疑惑,一方面他很高兴兄弟这么果决的斩断前缘迈步未来,一方面,他觉得,仿佛霍不疑刚才的话中……带了些颤意啊……

“好。”皇帝拍腿,看了眼骆氏,“你以后呢,有什么打算?”

霍不疑端坐的姿势仿佛凝固了一般:“五年前,我害了一个女子,她全心全意的相信我,我却在与她成婚前三日犯下滔天大罪。我后来常想,若非沉冤得雪,真相大白,她以后该怎么办?有一个犯下死罪的未婚夫婿,陛下是不是会疑心她知情不报,都城众人会不会对她指指点点,谩骂嘲笑。”

听出他话中的心酸之意,太子不忍道:“这也不见得……”

“如今她找到了如意郎婿,我只有替她高兴的,别的,再无二话。”霍不疑继续道,“往事已矣,人总要往前看的,陛下放心,待我重修霍氏坟茔与祠堂后,就会祭告祖先,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你能想得开就好。”皇帝点点头,“成了,我与崔祐还要叙叙旧,你们先退下吧。”

太子叹了口气,然后笑着领霍袁二人告退,骆济通亦步亦趋的跟在三个男子身后。

“这就对了嘛,过去的就过去了,以后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就是了。”太子边走边说,“子晟,骆氏,对吧。”

霍不疑微笑道:“殿下说的是明光正道。”

骆氏爱慕的望着他,羞涩的低下头。

袁慎此刻浑身轻松,头一回觉得少商的话会成真,也许等他和霍不疑各自成婚后,两对夫妻还真能如老友般来往呢。

四人一路说说笑笑——其实是太子说,其余三人附和——倒也融洽。

霍不疑和骆济通都是远程赶路后直接进宫的,如今必得先回家整顿,太子一路送至宫门,袁慎也笑呵呵的相陪。这时,太子身后的一名小黄门忽叫道:“殿下您看,宫门口仿佛有事。”

四人一齐望去,只见上西门大开,宫门外吵吵嚷嚷,不知发生了何事。

太子神色一肃,沉声道:“过去看看。”

众人快走几步赶过去,只听宫门外一个粗豪愤怒的声音在高声大叫:“……你这小丫头,究竟想怎样!”

这声音众人皆不识,只袁慎心头猛烈一跳。

然后是众人皆熟悉的一个少女声音,那女孩仿佛在笑。

“我想怎样?第五壮士,您真说笑了,该我问你想怎样吧!前些日子难道是我去行刺,今日难道是我来掳人?你自己吃饱了撑的来找茬,就怪不得我早有防备了!来人哪,把那网兜拉紧了,放跑了这位壮士,我就把你们烤来吃了!”

不等太子反应,忽闻身边咔啦一声,他赶紧扭头,只见霍不疑脚下踉跄,直接踏碎了一块青砖——他俊美的脸庞苍白异常,却仿佛要放出光彩来。

太子一愣。

第151章

听见这声音,四人中倒有两个想扭头改道,太子也不希望把兄弟又和前未婚妻夹缠不清,但他(自认为)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做媒;于是他气沉丹田,大步流星的往宫门口走去。袁慎苦笑着跟上,然后是身形微微发颤的霍不疑,最后才是脸色难看的骆济通。

上西门的宫门外有一块空阔巨大的平地,宫里要举办大型庆贺筵席时可供勋贵朝臣的家眷停放马车,太子本想先训斥一顿宫门守卫疏忽轻怠,谁知冲出宫门才发觉戍卫们倒还看守住了门口,就是一个个都拉长了脖子,笑呵呵的看好戏——和他们同样看戏神色的还有酒醉傻笑的四皇子,以及扶着他的四皇妃和二皇子。

前方不远处停着一辆靛蓝色顶盖的马车,马车上站了一个身着利落便装的美貌少女,马车下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双手各牵了一匹马,马车前六七丈处有十几名训练有素的家将齐力捉着一张结实的麻绳大网,网兜里头则罩了个魁梧的虬须汉子。

少商红光满面,得意洋洋:“……你还真当自己能与《刺客列传》里的好汉齐名了,告诉你,你能屡屡逃脱,那是袁州牧让着你!那天在袁家你横了我两眼,我就料到有这一天了!”

二皇子皱眉道:“既然这人屡次作乱,未免万一,不如送交廷尉或击杀……”

“别别,二殿下。”少商赶忙道,“这人其实不坏的,我早问过了,这些年他本可以在人多杂乱的市井中刺杀袁州牧的,可他怕惊扰误伤百姓,往往都是找山路野外动手。这回也是,他原可以在我沿途经过处设伏,可他却挑了闲人不多的宫门口……第五成年少时也是仗义行善的著名豪侠,他如今这是轴了。”

第五成听了这话,停止了挣扎,高声道:“好!就凭你程氏的这番话,以后我不再寻你麻烦……”

“我呸!还以后呢,你当我是袁州牧啊,捉几回放几回,你现在人在我手里,你以为自己有以后吗!”少商双手叉腰,气势如虹。

“那你待如何!”第五成气的脸色涨红。

“将你捉回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喽。”少商道,“为了免得你愈错愈大,为了匡正人间正义,弘扬天地正气……”

第五成怒不可遏:“你放屁!”

少商骂回去:“我看你原来还像个人,如今越来不像样了,再没人制止你,你离变成邪魔歪道也不远了!袁家与你的恩怨,你来捉我做什么!我姓袁吗,姓袁吗,就算将来姓了袁,你妹妹出事时我还没投胎呢,犯得着牵扯我吗!”

——太子忍不住去看袁慎,发觉他脸色委实精彩。

二皇子笑道:“得了,你也别再呈口舌之快了,赶紧把人带走,这里到底是宫门口,闹大了你就保不住这人了。”

少商笑吟吟的抱拳:“多谢二殿下担待!”

那第五成犹自怒骂不休,一名家将笑道:“女公子,要堵住嘴吗?”

少商道:“堵什么嘴啊,人家是一代大侠,堵嘴多没面子,还是打晕吧!”

家将们笑嘻嘻的依言行事,宫门守卫齐齐笑出声来。少商经常进出宫廷,大家也都熟了,有几人还起哄着喊‘程娘子威武’,‘程娘子女中豪杰’,二皇子和四皇妃也是忍俊不禁。

——太子再去看霍不疑,发觉他那双深褐如琥珀的眼睛中流露着一种奇特的喜悦神气,贪婪又克制,深深的有些渗人。

程少宫牵着一黄一花两匹马过去,无奈对幼妹道:“闹够了吗,尽兴了吗,我们可以回家了吗;骑马还是坐车啊。”

少商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意气风发道:“我这样的女中豪杰坐什么车啊,三兄,把阿牛牵给我。”阿牛就是她那匹心爱的奶牛斑小花马。

正在这时,醉醺醺的四皇子指着宫门口,大喊道:“三皇兄,你来了啊……”

众人回头正看见太子一行数人,纷纷各按等级行礼。

少商心口砰砰跳,颤颤起身时,终于看见了太子身旁那个颀长高大的身影,她莫名的心慌忐忑——他不是后天才到么,自己都打算告假回避了。

“你们在做什么?”太子绷脸高声喊道。

“我我,妾……”少商手足无措,她直觉若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太子一定不肯放过这个第五成,但如果不说又该怎么解释这场面呢。

袁慎也想到了这点,不过他并不介意第五成的生死,于是上前一步,打算和盘托出袁家的陈年恩怨,谁知二皇子先开口了。

“太子殿下。”二皇子念着少商多年拜祭亡妻的情意,开口帮忙,“程娘子正打算回家。”

太子看出二皇子眼中的恳求之意,想想越拉扯越麻烦,就不打算追究那什么姓第五的无名小卒了;袁慎见状,也退回了脚步。

程少宫犹如抓到了根救命稻草,连声道:“对对,对,我们要回家,少商还不快上马。”

少商也附和着:“是呀是呀,我们这就回去……三兄,马呢。”

她感觉太子身旁那人的目光灼灼,正一瞬不瞬的注视着自己,便急急忙忙的接过同样慌里慌张的胞兄递过来的缰绳,手脚齐用的爬上马背。谁知一落座马鞍,她就暗叫‘不好’,座鞍下是棕黄色的柔韧马鬃——她骑错马了!

这时程少宫也发现自己错把自己的马缰递了过去,兄妹俩面面相觑。

都说双胞胎心有灵犀,不过程家这对毫无意外的再次意见不一致;程少宫觉得还是换过来的好,少商却恨不能插翅离开此处,哪肯下马。

程少宫终于看懂了胞妹杀鸡抹脖子的眼神,想想身后那位前妹婿,他用眼皮表示同意,开始去扯小花马的缰绳。

“慢着——!”忽然一声清亮的男子声音响起,给这个已如沸水盈壶的场面添了把柴。

各存心思的众人齐齐望向发声之人,纷纷露出饱含深意的脸色,概括起来约有三种:‘有好戏看了’,‘莫非要旧情复炽’,‘太子和袁公子的眼珠快凸出来啦’……!

霍不疑定定的踏出一步:“程……少商,……请留步。”

场内陡然一震,众人皆惊,太子和袁慎汗毛直竖,骆济通失声轻呼‘霍将军’。

霍不疑对诸人的心思俱不理会,继续往前走,每一步都如不周山震,众人从看好戏渐渐露出担忧的神色,可他依旧毫不动摇的走去,向那个光彩炫目明眸皓齿的女孩走去。

不过二十余步的距离,众人一个心神恍惚,霍不疑已站在少商马前。

少商整个人僵在马鞍上,不知为何,她觉得重心不稳周身晃悠,见人在跟前,不及她开口,霍不疑已伸出右掌托住女孩纤细的腰肢,往上轻轻一推。

少商这才发觉问题在哪,程少宫虽然一副文弱相,但毕竟是男子,腿比胞妹长出一截,于是她坐在他的马鞍上,两脚空荡荡的无法踩到马镫。

看见霍不疑的举动,场内众人齐齐发出一声轻呼,袁慎面罩寒冰,挺直的身体如冰柱;骆济通满身冷汗,犹豫着是否该走过去。

太子失态的往前踏出几步,然后停住,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强行扯出温和的语调——“子晟,你还记得你刚才说的话吗?”

骆济通也满心希冀的望着他。

霍不疑并不答话,一旁的四皇子傻呵呵的问道:“三皇兄,子晟刚才说了什么啊?哦,我知道了,等我们离开,父皇又和你们说体己话了吧……”

“你闭嘴!”太子用力挥了下袖子。

霍不疑看着自己手掌下的柔软腰肢,依旧是盈盈一握,他伸开指掌即可围拢大半。

他仰头看去,深宫中地位尊贵的女子是停滞了时间的,五年未见,她依旧肤如凝脂,翠眉朱唇,韶光娇嫩,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小女孩,刚从温暖家巢中扑着柔软的翅膀溜出来,只为了见识外面的风光。

他还记得那个寒冷凄厉的杀戮之夜,野风呼啸,她毫无章法的痛哭着捶打自己,仿佛倾泻着她一生的委屈与愤恨……那一别,星河流光,已是匆匆五年了。

“我给你调一下镫带。”他轻轻道——此时天光大亮,他却仿佛在梦中。

少商也觉得此情此景如梦似幻。清醒时,她从不回忆往事,只在梦中,偶尔浮光掠影般的散落下往昔那一两个片段。

她记得当年他一身暗金绯袍如血色漫卷,风华无双,而此时他只身着一袭半旧的玄色长袍,无织无绣,面带风霜之色,两鬓银丝微闪,清冷俊美的让人心痛。

此时周遭至少聚了五六十号人,此时一片安静,从震惊至圆睁双目的太子,到气的浑身发抖却不知是该开骂还是开打的袁慎,以及旁人,都不知愣愣的看着事情发展下去。

少商一阵气促胸闷,定定神,才道:“霍……霍大人,请不必如此……”

霍不疑已重新扣好了一边马镫,正合握着女孩的脚踝要放入马镫,闻言抬头,缓缓收紧手掌,捏紧那支细弱玲珑的脚骨。

“我现在,连给你调马镫都不配了么?”他深深的看着她。

一旁的程少宫张大了嘴巴,在心中疯狂呐喊——话不是这么说的吧!谁家的前任未婚夫,一言不合上来就摸腰捏脚扣马镫的啊!

少商却瞥见他的手背,苍白肌肤上覆着几处斑驳狰狞的伤痕,她颤声:“你的手怎么了……”

霍不疑垂下浓睫,轻声道:“冻伤,后来烂了,如今结了疮疤,已经好了。”

少商狠狠的瞪那伤痕,死死的咬住嘴唇。

霍不疑怔怔的望她:“你不问我疼不疼吗?”

少商几乎把嘴咬出血来,倔强的用力摇头,最后道:“霍大人,我要回家了,请站开些。”

霍不疑拉住她的缰绳:“还有另一边马镫没好。”

少商用力抽回缰绳,冷冷一笑:“我早就不是以前的我了,现在没有马镫,我也不会再害怕了!”说完这话,她高高扬起马鞭,娴熟的虚挥一记,黄鬃马立刻飞驰而去。

女孩的动作洒脱飒爽,不过在程少宫眼里看来,颇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霍不疑不自觉的上前一步,忽然身后一手搭住他的肩头,回头一看是袁慎。

袁慎冷冷道:“多谢霍将军关照吾妇,到此为止罢。”

他也不等对方回复,径直钻进程家马车,倚门道,“少宫,正好我今日无事了,和你一起回家罢。”然后当着霍不疑的面,重重的阖上车门。

程少宫尴尬的朝霍不疑笑笑,有些狼狈的爬上那匹小花马,领着同样噤若寒蝉灰头土脸的程府家将外加被打晕的第五成,一溜烟的跑了。

霍不疑看着远去的程家车马一会儿,一言不发的转身,简短的朝太子拱手告辞,挥退了赶上前的玄铁马车,夺过侍卫手里的缰绳,上马飞骑往另一方向去了。

骆济通见霍不疑临走前甚至都没想起自己来,只好强忍难堪的叩别太子,自行回家。

众宫卫见戏已散场,又怕冷面太子拿他们开销,纷纷各归各位。

二皇子见太子依旧矗立不动,神情与其说是肃穆严酷,不如说是……呆滞?

“三弟,三弟?”二皇子推了推太子,“你怎么了。”

四皇子酒醒了一大半,也跟过来:“皇兄,三皇兄,你怎么了……”

太子陡然惊醒,然后一个急促的转身,奋力奔去,身后跟着一长串才刚刚反应过来的宦官宫婢。

“三皇兄,你去哪儿啊!”四皇子扯着嗓子高喊起来。

“孤去找阿父!”太子回头大喊——亲爹啊,这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第152章

“哈哈哈哈哈……”

宣德殿前一棵冠盖漫天的古木上,雀儿扑棱着翅膀飞跑了,值守在外的两个小黄门偷偷回头看了眼,旋即站好——

殿内,皇帝笑的连连捶击案几:“哈哈哈,朕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就是没料到这么快,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哈哈,哈哈哈……”

崔侯笑的鼻涕眼泪都下来了:“臣这酒瓮还没冷呢,他们就又闹起来了!”

太子端坐一旁,脸黑如锅底:“父皇,崔侯,请莫要笑了!还是想一应对之策才是道理!”

皇帝抹了把眼泪,故意道:“什么应对之策,故人重逢,斗了两句嘴而已。”

太子气急败坏:“父皇,你是没看见,他们……他们……”他虽没吃过猪肉,但好歹亲爹娘恩爱缠绵了这么多年,他算是见过猪跑的,“子晟他,他……”

“子晟很欣喜,是么?”皇帝安静的接上。

“……父皇说的不错。”太子泄了气,“自重逢后,我看子晟气定神闲,谈笑晏晏,毫无孤傲激愤之意,还当他已经将过去抛诸脑后了,谁知……谁知……”

“谁知,全不是那么会事。”皇帝语气温和。

太子叹了口气——把兄弟一见了那女子,眼睛也亮了,脾气也来了,整个人都活泛了,跟刚才相比,之前他的温和就跟隔了层纱帘般隔膜。

“父皇,你早知道会如此么?”太子抬头看亲爹。

皇帝微笑着摇头:“朕不知,朕也不能断言子晟是否已前事尽忘了。不过,现在知道了。”

太子懊恼道:“早知如此,就不该叫程氏与袁家定亲,如今这叫什么事啊!父皇也是,怎么不早点让子晟回来啊!”

皇帝捻了捻胡须,不无苦笑:“说句实话,这五年来程氏一点想嫁人的意思都没有,袁慎屡屡去永安宫献殷勤,都被挡了回来。哪个能料到,她一动念头,第二个月就订下亲事,回了趟家,两边连文定之礼都过了,哼哼,宣太后也没想到,这也忒……忒不讲究了。”

“那是不如陛下讲究。”崔侯呵呵笑道,“陛下和皇后娘娘从互生情愫,到正式求娶,足足过了三年。”

“多嘴!”皇帝笑瞪了崔祐一眼,“总归比你强!”憋了一辈子都没好好表白过。

崔祐摸摸鼻子,调转话题:“就是子晟,从对少商生出情意到请陛下提亲,也过了好几个月嘛!少商这孩儿,到底行事操切了些,是不是心急嫁人啊。”

太子忍无可忍,大声道:“父皇等了三年,一来因为父皇年长母后十岁,二是因为父皇当时无钱无势,犹豫不前!子晟那不叫等了几个月,彼时程氏还是楼家子的未婚妻,难道去抢亲么?!”

皇帝继续捻胡须,崔祐补上:“而现在,少商是袁善见的未婚妻了。”

太子长叹:“子晟为何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儿臣看那骆氏知书达理,体贴周到,也没什么不好啊!”他说这话时,忽瞥见亲爹不可置否的撇了下嘴,他忙道,“父皇,你是不是早知道子晟并不喜爱骆氏?”

皇帝道:“骆氏进宫这么多年了,又不是第一天知书达理体贴周到,若是投缘,子晟早就喜爱她了,哪会等到今天。”

“那现在怎么办?儿臣已经和母后说了,请她召见骆氏的母亲呢!”太子急道。

皇帝闲闲的:“你是储君,子晟和骆氏也是你撮合的,你自己想法子。”

太子毫无办法,迁怒道:“崔侯,都是你的不是,在信中屡屡提起骆氏与子晟,叫孤误会了他们二人!”

“这可不能怪臣。”崔祐笑呵呵道,推脱的滴油不沾。

“殿下在信中一个劲的询问边城中有没有能匹配子晟的淑女。可是西北边地,民风彪悍,世情粗犷,论教养家世还有才学品性,骆氏的确是其中翘楚啊,臣也没说错啊。况且骆氏自幼在宣太后身边,清楚子晟习性喜好,每每插手子晟的衣食住行,无不妥帖,远胜那些初相识的愣头愣脑的女子——臣自然据实以告喽。”

太子气的说不出话来,崔祐还要补刀:“最最要紧的,殿下始终问的是哪个女子对子晟最好,方方面面最匹配子晟,从未问过子晟心中做如何想啊。”

太子大怒:“崔侯你就不能提醒孤么?!”

“臣提醒了啊,臣说,最好顺其自然,按着子晟的意思来。可殿下说,子晟是长情之人,等他想明白不知要多少年,娶妻生子都耽误了。”崔侯接招拆招。

“崔侯你……你好刁滑……孤,孤看错你了!”太子气的鼻子都快歪了。

崔祐顽皮的耸耸肩。

皇帝乐不可支,呵呵直笑:“子端,看见了,这就是朝臣的嘴!别以为你做了储君,皇帝,就能一言定夺所有事。你若虑事不周,朝臣们有的是理由驳你。阿猿是自己人,你气的骂两句就骂了,将来遇上军国大事,因你独断专行而坏了事,可没人给你背骂名。”

——别以为臣子不会坑皇帝,除了真正贴心贴肺为你考虑的心腹,其实整个朝廷处处都是坑。因为做了皇帝,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臣子都会心向自己,这是一种狂妄!

“儿臣受教了。”太子难得气馁,“儿臣是看子晟太不容易了,当年被驱逐至漠北荒原,又伤又病的离开都城,程氏连看都没去看他一眼。儿臣就想了,这回一定要给子晟找个嘘寒问暖百依百顺的女子。唉,谁知道啊……”

崔祐看太子面露困顿之色,心中不忍:“殿下,是臣的不是……”

太子抬起头看他。

崔祐道:“臣应该多啰嗦几句的。”他顿了顿,“以臣自己为例,凭良心说,说到嘘寒问暖百依百顺,臣去年纳的那个妾侍胜过君华不知多少。可是啊,有些人就是贱骨头!记得有一年酷暑,臣去霍家寻君华玩耍,她见臣满头大汗,稀里糊涂的端了碗凉水给臣,结果臣闹起肚子来,险些去了半条命。”

说起白月光的糊涂事,他微笑着连连摇头,“唉,可是午夜梦回,臣还是常常想起君华。若君华还在,臣哪怕再多喝几碗凉水也不怕。”

太子似懂非懂。

念及故去之人,皇帝低叹一声:“子端,这世上有许多种样的人,有像阿猿这样一辈子心里只能放得下一人的,也有像虞侯那般妻妾成群左拥右抱的。有像你二皇兄这样过尽千帆皆不是的,也有像吴大将军那样丧妻续娶后,依旧和乐融融的。你以为,子晟是哪一种呢。”

太子烦躁,闷声道:“是子晟自己说,往事已矣,将来要重新来过的。”

“钝儿!”皇帝笑叹,“有时候,人嘴里说的话,未必是他心中所想。就说这几日朝堂上议的度田一事罢。子晟赞成,那是真的,反正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清查庄园田地人口于他又能如何。可虞越等勋贵之臣还有几位驸马都极力赞成,能是真的么?这几家人丁众多姻亲遍地,更有许多附庸,就算当家人愿意,下头人能愿意吗,东拉西扯的干系太多了!”

说着,他看了崔祐一眼,笑道,“还有崔侯,他说赞成度田,大半也是真的,因为他是商贾出身,爱做买卖不爱置田地。朕只要不冲进崔家清查钱箱,阿猿自是无所妨碍的。”

崔祐无奈道:“陛下扯我做什么。当初陛下天天劝我置田地,如今看来还不如做买卖呢。田地跑不了,谁都能查到,钱箱嘛,臣爱藏哪儿就藏哪儿。”

“蠢材!田地能有出息,钱串放在家中能生什么!”

“钱在臣手里也能有出息啊。”

“去读读抑商论吧!”

“臣只是自己偶尔经手些许小买卖,又没让全天下人都经商。再说了,桑弘羊也是商贾出身啊,武皇帝用了他一辈子,还让他做辅政大臣呢!”

“哦,你居然敢自比桑弘羊,看来家中金山银山积蓄不少了,不如朕着人去查查?”

“别别别,兄长饶命,阿猿知道错了!”

“桑弘羊精于心算,你只要上百之数就要动算筹了,也好意思自比桑弘羊?!朕看你也就是当个小商贾的料子!”皇帝嗤之以鼻。

崔侯无奈的抗辩道:“陛下自己擅长稼穑,同样的田亩,陛下能比旁人多出三成收成,自然觉得侍弄田土是天下至美之事。臣自比桑弘羊是托大了,可马武那厮绿林出身,还觉得自己天生是缉盗之才,太平盛世能当都尉呢!”

“那倒是,马武不做盗贼去官府自首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