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本是奉命送高氏出来的,听见这话儿,觉得还是点点岳庚:“岳大人,咱们这位娘娘,可是精通医理,若她肯出手,老太君必然药到病除。”撂下话转身回去了。

岳庚愣了好一会儿,精通医理?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莫非是林公公?

高氏奇怪的道:“什么林公公?老爷说什么呢?”

岳庚:“我说的是御前二总管。”

听见这个高氏小声道:“这个我们私底下还说呢,都说万岁爷撇下后宫的娘娘们稀罕上了个太监,就是这位御前的二总管,我们都说此话不能信,万岁爷后宫的娘娘们,难道还不如一个太监,估摸是以讹传讹的话,当不得真。”

岳庚:“也不尽然,听说这位林公公医术高明,即便太医院院正孙济世都甘拜下风,豫州大疫,正是林公公出手找出了治疗疫病的黄花蒿,才救治了豫州数十万百姓,可见并不是讹传。”

高氏摇头:“老爷可真能想,某不是疑心里头的娘娘就是这位林公公,怎么可能?难道我连男女都分不出吗。”

岳庚:“此事,我也想不通,不过只瞧明日她能不能治好老太君的病症,便能见分晓了,要真是这位林公公,可了不得,这一晃都两年了,万岁爷仍这般着紧着,往后说不定…”说着顿了顿:“明儿我不好进去,你仔细瞧瞧到是男是女?”

高氏哭笑不得,心说,老爷这是怎么了,就看那一片高高隆起的胸脯子也不可能是太监啊,更何况,那体态,肉皮儿,五官,要是太监长成这个样儿,天下的女人还有什么活路吗。

其实他们不知道,如果让林杏选择,她真是情愿当个太监,太监在宫里要相对自由的多,只要变态不跟看管犯人一样管着自己,也能过的极滋润。

林杏现在有些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对朱毓仿佛有了些感情,若像过去那样断然离开,估摸做不到,可跟他回宫,做他后宫里的金丝雀,林杏异常清楚,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

左右都不成,自己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靠身后男人过后半辈儿了吗?

“小林子,如果朕能选择,情愿跟你做一对平常夫妻,前屋养鸡,后屋种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你可以当郎中,我给你提药箱子,或做点儿小买卖,你这么嗜钱如命,肯定不会赔本的,但朕是大齐天子,朕是天下万民的君父,他们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指望着朕呢。

所以,朕没有任性的资格,朕只能兢兢业业的勤于政事,肃清吏治,惩治贪官,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是朕一生下来就背负在肩上的责任,除非朕晏驾,否则永远也不能卸下来,朕知道你不喜欢宫里,不想在宫里待着,你喜欢外头广阔的天地。

其实朕也曾想过放了你,让你自由在的去过,你自己想要的日子,可朕做不到,朕是自私的,朕想你陪着我,只要有你朕身边,朕就不会觉得深宫寂寞,你放心,朕不会像之前那样约束你,这一个多月朕也想清楚了,朕爱的就是这样机灵百变的小林子,若逼着你收敛的性子,就不是小林子了,小林子,朕要封你为后。””

林杏愕然:“万岁爷,您不是又发烧了吧。”转过身子,摸了摸他的额头。

皇上拉下她的手,放在嘴边亲了亲:“朕好好的,没生病也没发烧,朕说的都是心里话。”

林杏:“那个,貌似我不大适合当皇后,皇后可是要母仪天下的,让一个太监当皇后,岂不荒唐。”

皇上:“你本来就是假太监。”

林杏嘟嘴:“假太监也是太监,更何况我可是前朝余孽,你不怕我心怀不轨要夺你的江山吗?”

皇上挑了挑眉,:“若你乐意,朕甘愿禅位,让你当女帝,朕做你的王夫。”

林杏看了他一会儿,不想是说漂亮话儿,仔细想了想,当皇上的利弊,林杏觉的,皇上绝对是个苦差事,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政务,满朝心眼子都跟筛子眼儿有一拼的文武大臣,今儿闹水,明儿闹旱,风调雨顺了,没准又闹起来蝗虫跟瘟疫,皇上药处理政事,跟文武大臣斗心眼,想着赈灾救济百姓,还得时刻保持一颗明正之心,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

急忙摇头:“我可没这么想不开。”

皇上忍不住笑了起来:“朕早就说过,天下间没有比小林子更聪明的人了,天下人只看到了朕高高在上所享受的尊荣,却没瞧见朕付出了什么,若宁王能做一位明君,庇佑大齐百姓,平安祥和,朕也不会与他兵戎相向,有太后在,朕便把皇位让给他,他也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傀儡,朕不是舍不得皇位,朕是舍不下大齐的万千子民。”

要是过去他这么说,林杏肯定嗤之以鼻觉得他是说漂亮话,如今却是信他的,朱毓这个皇上的确当得不省心,忍不住道:“谁让你非要当明君了,你要是当个昏君,不就容易了吗。”

皇上目光一跳:“那朕今天就当一回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君。”

林杏吓了一跳,急忙推他,却哪来得及,早被他抱了起来,丢进了床上,就扑了过来:“小林子咱们再试试刚才那个姿势…”

林杏转天儿,废了些力气才从床上爬起来,朱毓已经去前头接见四川的文武官员。

收拾妥当,岳夫人就来了,引着林杏去了老太君的院子。

林杏一进来,已经跪了一院子人,高呼娘娘千岁,对这个新称呼,林杏真有点儿不适应,不过,如今自己不承认,貌似也没多大说服力,微微抬手:“我不过是来探探老太君的病,若如此,只怕会搅扰到老太君,更不得养病了。”

高氏:“老太君本来也该给娘娘磕头 ,只如今病的起不来炕,还请娘娘恕罪。”

林杏:“哪这么多罪,我是来探病的,摆这些没用的排场做什么,都起来吧,待我进去瞧瞧老太君。”

高氏的两个儿媳,让着林杏进了屋,床帐已经拢了起来,林杏略往前看了看床上的老人,面如金纸,时不时能听见喉咙间咕噜咕噜的痰声。

高氏趁机跪下道:“闻听娘娘医术高明,若能治好老太君病症,臣妾情愿来生给娘娘做牛做马。”

林杏本来就是来看病的,自然不会矫情,扶起她:“医者本就该以救死扶伤,济世救人为己任,便夫人不说,我今儿也要给老太君瞧瞧症候的,说着搭手诊脉,切了一会儿,又换了另一只手,微微皱了皱眉:“老太君这脉有些奇怪?”

话未说完,外头婆子快步走了进来:“回夫人话儿,前儿老爷亲自去请的那位刘神医,如今到门前了。”

岳夫人大喜过望,这个刘神医颇有名声,婆婆病了这戏日子总不见好,老爷着急特意前去请了这位,偏赶上不在,只的留了个活话,让刘神医回来,势必往总督府走一趟,不想,真来了。

高兴过后又觉不妥,若打发了刘神医回去,只怕往后再请就难了,若让进来,林杏在这儿呢,怎么往里请?

想到还是婆婆的病要紧,遂开口道:“不瞒娘娘,为了老太君的病,拙夫听见有个神医,专治疑难杂症,前儿特意跑了趟城外,遇上刘神医不再,就留了话,让他来总督府一趟,如今人在外头候着呢。”

林杏笑着点点头:“不妨事,我在屏风后坐会儿,我也想瞧瞧,这个刘神医的本事。”

说着,退到了屏风后头坐着,隔着碧纱屏风隐约瞧见个白胡子老头带着个小药童进来,见了礼,该给老太君诊脉了,却不是刘神医上手,而是他身后的小药童。

高氏急忙道:“刘神医怎不亲自诊脉?”

刘神医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我这徒弟于脉科上学的极好,什么病症只一瞧就知道。”然后问诊脉的小子:“可瞧出来了吗啊,是何症候?”

小药童摇摇头:“师傅,徒弟没诊出来,照说老太君已经病了这么些日子,脉象上早该衰弱不堪,可徒弟瞧着与常人无异,实在瞧不出病象。”

刘神医脸色一变:“白教你一年多了,怎么一点儿长进都没有,连脉都诊不出来了。”

这话好没道理,林杏为那小徒弟不平,从里头走了出来:“既然他没长进,就请刘神医诊诊吧…”

第88章 有皇子了

林杏自认自己的眼力还是不错的,这个所谓的刘神医,一看就是个蒙事儿的神棍,民间医道高手的确是有,但既然医术高明,一般德性都不会差,而这个刘神医却一脸猥琐,对自己徒弟如此当众责骂,毫无风度,哪有德性可言。

倒是这个徒弟沉静安稳,像个大夫样儿:“你,你是谁?”刘神医显然有些恼羞成怒,连规矩都忘了。

林杏不习惯满头珠翠,脑袋上顶着这么多头发就够累的了,再插上一堆簪环珠翠,不擎等着得颈椎病呢吗,没得跟自己过不去。

岳庚极是能干,既便如此短的时间,衣食住行上也安排的极为妥帖,成都自古就有锦官城之说,有举世闻名的蜀锦。

岳庚送过来的衣裳大都是蜀锦的,美轮美奂,比宫的毫不逊色,林杏却嫌女人的衣服太多繁琐,中看不中穿,累累赘赘,不如男人的袍子简单,就叫人送来些男人的袍子,自己挽个发髻,戴上一顶暖帽简单利落。

只不过,刚才却把岳夫人吓了一跳,还说怎么出来个男的,仔细一瞧才看出是娘娘,心里纳闷,怎么做这样的打扮,却也不敢问出口。

故此,弄得刘神医倒猜不透林杏的身份,心说这个半男不女的,倒是总督府的什么人?怎么看着比总督夫人还能拿事呢。

刘神医本名叫刘大兴,早年间念过两年书,认识几个字,不知从哪儿淘换来本医书,看了之后,觉得这是个营生,故此改名刘一本,当了走街串巷的赤脚郎中。

根本没正经学过医,老百姓家里穷,图便宜,也有找他瞧病的,凑巧治好了几个人,有了些名声,就在成都城外落了脚。

不过,这个神医之名却是因为收了这个徒弟之后才得的,刘一本觉得自己的运气还算不差,这个徒弟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先头刘一本可没想收徒弟,统共也没赚几个钱,自己一个人吃喝花用都够呛,哪有闲钱养个徒弟。

却发现这个徒弟极为能干,最要紧是会治病,瞧脉瞧得也准,刘一本琢磨有这么个徒弟,可来了财路,往后来看病的,也不用自己亲自上阵在云山雾罩的用那几个草头方蒙人了。

试了几天,来瞧病的越来越多,也就留了下来,自打这个徒弟来了之后,短短半年,就闯出了个神医的名声。

上门求诊的络绎不绝,恨不能把门都挤破了,渐渐的有钱的达官贵人听见他的名声,也过来找他看病。

刘一本差点儿乐坏了,这可真是人要发财,挡都挡不住,那些贫民老百姓上门看病的就推了,只挑拣着有银子的贵人看诊,图人家那丰厚的诊金。

岳庚前儿登门的时候,他正带着徒弟去邻村的赵员外的夫人瞧病,刘一本瞧上了赵员外夫人跟前的一个大丫头,故此,只要赵员外一来叫,就忙着去了。

回来听说总督大人亲自来了,更是得意起来,村里村外的嚷嚷了遍,本想立刻就过来的,后来琢磨琢磨,这有本事的人大都架子大,总督大人一来请,自己就去,显得不金贵,因此,忍了两日,到今儿才带着徒弟登门。

一路上都在嘱咐徒弟仔细着,这里可是总督府,若这次能把总督府老太君的病治好,有总督大人亲自背书,自己在成都城可就站住脚了。

哪想徒弟没瞧出来,心里正着急呢,又蹦出来个不男不女的小子挤兑自己,他哪会看病啊,但是给林杏挤兑到这儿了,也只能上去诊脉。

林杏一看他诊脉的手法,就知道是个骗子,不过表情神态倒是装的挺像,开口道:“刘神医如何?老太君倒是何处的症候?”

刘一本那知道啊,只得硬着头皮道:“瞧着老太君的脉象是有痰症。”

林杏心说,真会投机取巧,老太太喉见呼噜呼噜的痰声,只要不是聋子谁听不见,开口道:“即便痰症,也得知道是从何处而得的症候吧,既是神医,一搭脉就应知道,是什么症候?怎么个由来?该用何药?敢问刘神医,老太君的病症从何处而来?该用何药?”

刘一本哪曾想遇上这么个难缠的,只得勉强道:“从老太君的脉象看,这症候像是从肺上起的,想是近日天冷着了寒,寒气袭肺以致痰气上涌,成了症候。”

林杏还未说话,他徒弟倒先摇头了:“左寸主肺,诊之平缓有力,并非寒症。”

刘神医老脸通红:“你,你才学了几天 ,懂什么?”

徒弟给他呵斥却不恼恨仍是道:“老夫人之脉只是比常人稍弱而已,有了年纪的人,脉弱些也平常,倒不像有什么症候。”

岳夫人不免失望起来:“之前请的十几个郎中也都是如此说,这人都卧床不起了,怎还说不是症候。”

林杏倒笑了起来,这个徒弟一看就是个一根筋儿的,不过倒是颇有实事求的精神,这样的人一旦学成,必然是个医德高尚的郎中。

林杏不免起了惜才之心,有意点拨他,开口道:“脉象也是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相同,更有奇脉,例如六阳六阴脉,与常人各异。“小徒弟道:“敢问先生,何为六阳脉?何为六阴脉?”

林杏笑道:“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洪大,但无病态,此为六阳脉,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细弱,但无病态,此为六阴脉,若我所料不错,老太君正是极少见的六阳脉,若诊六阳脉,需加平人一倍有余,始得其平,少弱即病态,如今脉像如常而少弱,其病可知,你再诊诊看。”

小徒弟应声上前仔细诊了诊,抬头看着林杏,目光晶亮:“若加平人一倍之脉来诊,左关一部独旺,可知其病在肝,可用乳金丹一调胸膈之血,二陈汤以豁其痰,钩藤以平其肝,黄连以清其热,朱砂,黑铅以坠其逆,淡秋石以开其关,症候可消。”

林杏点头,侧头看向岳夫人:“岳大人请来的这位神医的医术不知如何,倒是这个小徒弟,开的药极为对症,照着这个方子用药,三剂下去老夫人可药到病除。”

岳夫人这时候也瞧出来了,急忙请小徒弟去写方子,倒把刘神医晾到了一边儿。

刘神医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忍不住道:“这位公子说的话不妥,有道是名师出高徒,没有我这个医术高明的师傅,怎会教的出好徒弟来。”

林杏看了他两眼,略凑近他耳边小声道:“我劝你见好就收吧,蒙蒙老百姓也就罢了,这儿可是总督府,你跑这儿来蒙事儿,戳穿了,下大狱都是好的,弄不好你这条老命都保不住,就你刚才切脉的手法,就知道是个外行,要不然咱们请了总督大人过来,把事儿说道说道。”

刘神医吓的脸色煞白,忙道:“忽然想起,我哪儿还有个要紧的病人,先告辞了告辞了。”不管自己徒弟,提着药箱子就跑了,比兔子都快。

岳夫人皱了皱眉,也大致明白过来,暗道老爷这件事办的不妥帖啊,也不扫听扫听靠不靠谱,就上门请人去了,得亏林杏在这儿,不然,真让这骗子糊弄了。

不过,既是骗子,怎么徒弟的医术反倒高明呢?

小徒弟写好了方子,并未交给岳家的人,反而毕恭毕敬的拿到了林杏跟前,躬身道:“请先生过目。”

林杏接过扫了一眼,递给岳夫人,看了小徒弟一眼:“你怎么会拜了这么个师傅?”

小徒弟脸有些红:“我是听说了神医的名声,想学医。”

林杏 :“你的医术比他高明太多,还学什么?”

小徒弟却道:“家父常跟我说过,医道高深,他老人家穷其一生也只能说窥其门径,不敢称医术高明,交代我遍访天下名医,好好习学医术,将来做一个济世救人的好大夫。”

林杏点点头,想来这小子也是出身医药世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父亲的话是,看再多的医书,也不如多瞧几个疑难病症,由此得到的启发,方能进益,遍访名师的确是个捷径,但也要擦亮眼睛好好辨认,若把江湖骗子当成名医,学不学的着医术两说,只怕还会陷入助纣为虐的境地,当谨慎些才是。”

林杏刚说完,小徒弟扑通跪在地上:“先生请收我为徒。”

岳夫人一惊,暗道,这怎么话儿说的,瞧着瞧着病,怎么拜起师傅来了,这位可是宫里的娘娘,即便医术再好,也不能收徒弟啊,更何况,还是个男徒弟。

正琢磨怎么拦下,林杏却开口了:“你当真想拜我为师?”

小徒弟坚定的点点头:“当真。”

林杏:“这么着,太医院每年都要从地方州府遴选太医,你若能考进太医院,我就收你为徒,如何?”

小徒弟愣了愣,反倒更加兴奋,认定林杏是太医院的太医,皇上在总督府驻跸的事,成都府早传开了,既然皇上在,自然就有太医,怪不得有如此广博的见识,小徒弟磕了个头:“林丰必会考进太医院,拜先生为师。”

林丰?林杏笑了:“想不到咱们倒是一个姓的本家,行,我在太医院等着你。”

小徒弟匆匆去了,岳夫人心说,这可不胡来吗,哪有娘娘还收徒弟的,这位还真敢答应,忙道:“娘娘您的身份收徒只怕不妥。”

林杏挑挑眉:“有何不妥?”

岳夫人无语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横竖万岁爷也不能答应,自己担心这些作甚,想到此,忙送着林杏回去了,回了自己的院子,见老爷正在椅子上喝茶。

见她进来,岳庚忙站起来问:“如何?她可精通医术?”

岳夫人道:“老爷可也真是,去找郎中也不事先查问好了,那个刘神医根本就是个骗子,哪会瞧病,不是娘娘揭穿了他,让他蒙过去也还罢了,只怕胡乱下些药,反倒害了老太君。”

岳庚道:“这么说,娘娘果真精通医术。”

岳夫人点点头:“倒真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前头来了那么多大夫,可都是蜀地的名医,到底怎么着了,来了连症候都瞧不出,更遑论治病了,娘娘可是一搭脉就瞧出来了,说咱们老太君是极难见的什么六阳脉,得加平人一倍来诊脉,方可诊出症候,说起这个,还有件荒唐事儿呢…”

把林杏答应收徒弟的事儿说了一遍:“老爷说哪有后宫娘娘还收徒弟的,即便万岁爷应了,那可是内廷,男子怎么能进的去,更别说学医了,简直异想天开,对了,今儿倒是听见娘娘说,跟那个姓林的小徒弟是本家。”

岳庚点点头:“如此说来,这位还真是林公公。”

“什么林公公?今儿我可仔细瞧了,虽说娘娘穿着男人的衣裳,的确是女子。”

岳庚:“这件事你就当不知道,横竖是万岁爷的家事儿,万岁爷怎么折腾咱们也管不着。”

岳夫人:“我瞧着这位可跟后宫那些娘娘们可不一样,大胆的紧,简直是百无禁忌,什么都敢做。”

岳庚道:“他可当过御前的二总管,能混到御前的哪有善茬儿,要是跟后宫娘娘们一样,万岁爷又怎会这般稀罕,听成贵的话头,万岁爷有意立后呢。”

岳夫人:“便立后也不能是这位吧,这位既然假冒的太监,想来家里没什么根基,便万岁爷再喜欢,皇后乃国母,岂可儿戏,怎么也得身份差不多才成吧。”

岳庚:“身份有什么难的,不过万岁爷一句话的事儿罢了,京城那些世族谁不想依附这么个大靠山,便是万岁爷这会儿召我过去,说要把这位认成咱们家的姑娘,咱们还不得赶着给祖宗烧高香吗。”

岳夫人忍不住笑了一声:“你倒是真敢想,想当万岁爷的老丈杆子不成。”

岳庚叹了口气:“之前我还真这么打算的来着,琢磨那几个丫头要是有争气的,入了万岁爷的眼,咱们就收个义女,倒是两厢得力的事儿,谁想万岁爷这么个冷性,竟成了痴情种,除了这位,眼里谁都搁不下,我就不信,难道回了宫也能独宠这位不成。”

岳夫人脸色淡了下来,心里倒有些羡慕林杏来,莫说嫁的人是万乘之尊,便自己这个总督府,也是妻妾成群,前几个月老爷还纳了一房小妾进来呢。

大概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岳庚咳嗽了一声:“累了半天,歇着吧。”嘱咐旁边的婆子服侍好夫人,迈步走了。

婆子低声道:“瞧意思,今儿老爷又歇在新姨娘屋里了,上了年纪也该保养着身子才是。”

岳夫人挥挥手:“男人哪个不是喜新厌旧的,由着老爷去吧。”

婆子:“老奴听见在正院里伺候的婆子说,万岁爷可疼娘娘了,吃饭梳头都不假手他人,自己动手呢,老奴就纳闷,万岁爷那可是多金贵啊,哪干过这些事儿,也不知会不会。”

岳夫人靠在榻上道:“这男人就怕有心,有心了什么不会做。”

婆子咂舌:“哎呦,这位娘娘也不知上辈子修了多少福报,才得这么个好命。”

林杏可没觉得自己积了福报,对于变态兴致高昂的给自己梳头,喂饭,林杏其实很想拒绝,她也不是没手,用得着吃个饭还让别人喂吗。

这还罢了,好歹忍忍就过去了,可朱毓最近迷上了给自己梳头,简直成了灾难头皮疼了一下,林杏嘶了一声,从镜子里看着在自己脑袋上蘑菇的男人,忍不住道:“也不出门,随便梳顺了就成了。”

朱毓却不依:“就好了。”

林杏非常怀疑变态是成心,想把自己揪成秃子。

好容易梳成了,林杏松了口气,皇上显然对自己的作品极为满意,左右端详儿了半天道:“小林子,等回了宫,我天天给你梳头。”

林杏嘴角抽了抽,有种立刻逃跑的冲动,颇有深意的道:“皇上政事繁忙,这些小事儿就交给底下的奴才们吧,您要是把奴才们的差事都抢着干了,让奴才们干什么?”

朱毓笑了一声,搂着她坐在榻上:“ 我只给小林子梳头,干奴才们什么事儿,对了,听说你收了个徒弟?”

林杏侧头看了他一眼,见他没有醋意,还有些纳闷:“万岁爷不生气?”

皇上:“真当我是醋缸了不。”搂着她坐在软榻上:“你的医术若传承无人,的确可惜,虽说在宫里教徒弟,有些不妥,却也并非没有变通之法,你不也想好了吗。”

林杏点点头:“我的确想好了,林丰是个可造之材,若他真能考进太医院,做了御药房的当值太医,我三五不时点拨点拨他,也未尝不可。”

朱毓极为欢喜,知道林杏既然这么打算,就是想好留在宫里了,拉着她的手亲了亲:“小林子,朕会疼你爱你,断不会让你受委屈。”

林杏撇撇嘴:“万岁爷放心,小林子再不济,也不会让人欺负了去的。”

皇上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倒是,那你想想还有什么想做的事儿,或者想去什么地方,趁着这次出来,一并办了,也省的你总惦记着。”

他一说,林杏倒是想起来一件事:“听说成都城外有个鸭子河,风景秀美,我想去瞧瞧。”

朱毓看了她一眼:“ 鸭子河是圣祖龙起之地,埋着我们大齐的龙脉,既来了蜀地自然要去祭奠一番。”

林杏忍不住道:“你也信龙脉之事?”

朱毓摇摇头:“只要大齐海清河晏,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一心向着朝廷,就是铁打的江山,故此,民心才是龙脉。”

林杏真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古代的土著,竟然有如此清醒的头脑,一般的人不都相信神仙,相信天命吗,难得像朱毓这样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