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端砚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在家里收拾雪茄的遗物。狗粮、零食、玩具、磨牙棒、牵引绳……家里有那么多东西属于雪茄。

从客厅开始收拾,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最后到书房。

书房是雪茄陪伴沈端砚最多的地方。每次他站在书桌前练字,这孩子就安静地待在自己身边,不论是趴着、蹲着、还是躺着,它始终都很安静,不会发出声音打扰它。

他享受它的陪伴,让他很安心。

而如今它不在了,书桌旁的那个位置空了,他心中的那方位置也空缺了。

沈端砚扶住门框,突然再也抑制不住,眼泪簌簌掉落。

从雪茄出事到现在,他一直强忍着,不敢在纪想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难过。因为他一旦情绪失控,纪想只会更严重。

第47章 第47块砚台

沈端砚这个年纪的男人, 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 逐渐变得稳重。见识过太多大风大浪,内心早就变成了铜墙铁壁, 刀枪不入。

他这个年纪的男人一般轻易不会哭。

他已经记不起自己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而今他却为了一条狗掉眼泪。说出去或许都有些丢人。可于他而言,雪茄不仅仅是一条狗,它更是亲人, 是他和纪想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

伙伴走了,他除了伤心难过, 别无他法。

难过归难过, 生活还得继续。送走了一个最亲密的伙伴, 他和纪想还是得继续前进。生活不可能因为失去一个伙伴而止步不前,该继续还是得继续。

他抬手抹了把脸,擦干泪水,有条不紊地把雪茄的遗物一一收拾好。然后封存放进储物间。

他不会把这些东西扔掉。万一哪天纪想想雪茄了,还能来翻翻这些东西。

***

纪想在纪家住了一周, 这才慢慢从失去雪茄的阴影里走出来。

这一周圈子里发生了很多大事。

吴漾在飞机上掌掴纪想的视频不知道被什么人给传到了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全网沸腾。热搜榜上“心疼纪想”这个话题一直挂了好几天, 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粉丝们心疼坏了, 全网都在心疼纪想。

纪想的千万粉丝直接爆炸了,当即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的女神维权。吴漾的微博底下好几十万条评论全是骂她的。势必一定要让吴漾公开向纪想道歉。

吴漾迫于压力,只好公开向纪想道歉。她在个人微博上挂出了道歉信,并@纪想。

@吴漾V:「那天上飞机之前,我和一个朋友因为某件事起了争执。导致我的心情一直不好。后来遇到纪想女士,将糟糕的坏心情直接发泄到她身上。我头脑发热, 一切发生的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竟然伸出手伤害了纪想。我为那天的事情深表歉意,这两天我没有一刻不在后悔,那天太过冲动。我心中很不平安,为自己的的冲动而焦虑忧愁。

现在我特地向纪想女士道歉,真挚地恳请纪想女士原谅。@纪想V」

即便吴漾挂出了道歉信。可粉丝们还是意难平。攻击吴漾的声音时起彼浮,始终不见消散。

纪想亲眼看到吴漾的这封道歉信时,她不禁冷冷一笑。这封信多半是吴漾的团队写的。吴漾那女人还没这个水平能写出这些话。

她并不打算原谅吴漾。原本在飞机上她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讨回那一巴掌以后,和吴漾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欠。

可没想到这个女人蛇蝎心肠,歹毒至极。竟然煽动黑粉在机场攻击她。吴漾这般心狠手辣,步步紧逼。那她便再也不会心慈手软。她默许她家沈老师的做法,要让吴漾在这个圈子里混不下去。

对于吴漾的这封道歉信,纪想不做任何回应,只当没看到。

道歉信发了不到两天,吴漾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叶书宗劈腿吴漾这件事被人捅到了网上,全网轰动。两人的形象当即一落千丈,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事业更是遭遇滑铁卢,跌至谷底。

自家闺女做出如此有辱门风之事,大导演吴远山气得险些住院。他为自己的教女无方而深深自责,公开道歉。并当众宣布和吴漾脱离父女关系。

一个人失势的速度堪比火箭,转眼之间当红小生叶书宗不仅无人问津,更被全网追骂。

吴漾本来就是全网黑,如今只会被骂得更厉害。

当初纪想在机场被黑粉攻击,吴漾也切身体验了一把。她和叶书宗的事情败露,事发当天她从云陌飞横桑,被围堵在机场整整堵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她被黑粉疯狂攻击。残忍程度远胜纪想。

姚瑶妹子在微博上看到网友们发布的视频,视频里吴漾的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简直是大快人心。

“姐,老天还是很公平的,贱人自有贱人磨!真特么爽!”姚瑶拍手称快,那叫一个兴奋。

比起姚瑶的兴奋,纪想倒是平静多了。她的内心十分平静,波澜不惊。

看到吴漾落水,她以为自己会很兴奋。然而事实上却没有。或许她并没有那么恨吴漾。应该说她从未在意过这个女人。所以无论她如今变成什么样子,她都不会有太多的感受。

***

吴漾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场闹剧。闹腾得厉害,凉得也快。就连她的父亲也和她脱离了父女关系。

没了吴远山这座靠山,她以后的路必将艰难困苦,难以为继。

经过这么一闹,她在这个圈子是无论如何都混不下去了。

事情落幕,纪想权当看了个笑话。

她在纪家住了一周,然后沈端砚接她去傅家住了几天。

她和沈端砚已经领证了,是傅老先生正儿八经的外孙媳妇儿。她每天的日常就是陪着老先生一起练练字,下下棋,溜溜弯。

傅老先生也有一方心爱的端砚。比起沈端砚那方更为名贵。

老先生的书法也是远近闻名的。书法界的大佬,一字千金。

每天陪着老先生练字,纪想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暂时抛开了繁重的工作,不用拍戏。每天就喝喝茶,聊聊天,写写字,小日子无比惬意。

她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她格外享受眼下的生活。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意融融。整间书房被温暖和煦的日光所包围,通透明亮。

纪想正陪着外公练字。一老一少,各执一笔,共同完成一帖《兰亭集序》。

阳光穿透玻璃,直射进书房内,直直打在纪想身上。被太阳照亮的半边脸颊有些许发烫。

被这么暖和的太阳一照,纪想简直昏昏欲睡。

反观傅老先生,老家人精神奕奕,下笔如有神。

沈端砚则躺在一旁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沓文件,手边摆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茶。茶水澄澈碧绿,几片叶子时起时浮。

金色的日光圈在头顶,他姿态慵懒,好不惬意。

纪想一连打了好几个哈欠。

“困了孩子?”老先生笑眯眯地看了她一眼。

纪想嘻嘻笑,“太阳这么照着,困得很。”

“困了就不写了,回房小眯一会儿。”老先生笔锋一转,落笔苍劲有力,无比干脆利落。

纪想得到批准,赶紧扔了毛笔,“我去藤椅上躺会儿去。”

“去吧!”老先生挥挥手,目光远远投在沈端砚脸上,“端砚你来替想想写完。”

“好的外公。”被点名的沈公子当即放下手头的文件起了身。

沈端砚从小就喜欢书法,深谙书法的门道和精髓,是天生的书法家。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跟傅老先生一起练字。

老先生耐心好,经常一练就是一下午。一般的孩子玩心重,静不下心来,没耐性练字。可他不同,他非但不会觉得不耐烦,反而乐在其中。

在他看来,和外公一起练字是最最享受,也是最受益匪浅的一件事情。他总是能从外公笔下学到很多东西。

他的心性,他的耐心,乃至他的言行举止,他的三观,都是外公塑造的。而纪想的这些东西,则是他一点一点塑造的。

一老一少默契地练字。纪想躺到藤椅上,端起沈端砚的茶喝了一口。茶水清香甘甜,生津解渴,让人忍不住想要喝更多。

喝了水,抬手将茶杯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往左手边瞥了一眼,既像无意中看到了一沓文件。

文件的封面誊写着浑圆规矩的黑体字——

《“砚——从端砚开始”拍摄方案》

纪想觉得好奇,立马翻开了里面的内容。

大致翻了几页。纸上勾勾画画,沈端砚在上面做了很多的笔记。

“看什么呢?”男人毫无征兆的出声。

纪想被吓了一大跳。手猛地一抖,那沓文件直接从她手中滑落,散落一地。

“沈老师,你吓死我了!”纪想瞪了他一眼,扶了扶胸口,赶紧低头捡起那些纸张。

“你怎么翻这个了?”沈端砚的视线落在那些文件上,告诉她:“这是年底的贺岁档。”

纪想一张张捡起来,并整理好,微微抬眸,“和盛时合作的那部贺岁档?”

“嗯。”

“怎么是端砚?”风暴传媒和盛时有合作,就是关于年底的一部贺岁档。不过具体内容纪想却不怎么清楚。没想到是有关端砚的。

沈端砚:“我想拍一组纪录片宣传一下端砚,加强这项工艺的保护。”

傅老先生听到两人的对话,接过话匣子,“是我鼓励端砚去做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老人家顿了顿,娓娓道来:“诸多名砚中,我尤其钟爱端砚。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深受很多书法大家的青睐。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可惜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方式导致工匠后继乏人。若是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我给端砚取名为端砚,就是对这项工艺的敬重。”

老人家的言语之中充满了浓烈的惋惜之情。

因为傅老先生的缘故,沈端砚也对端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直默默关注着这项工艺保护。

沈端砚轻声对纪想说:“几个字前我和霍导和穆导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这次风暴传媒和盛时合资筹拍一部以“端砚工艺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砸了好几个亿下去。大力宣传端砚的制作工艺,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员定了吗?”纪想眨了眨眼睛。

沈端砚:“正处于前期选角阶段,暂时还没定。”

“带上我吧,沈老师!”纪想坚定的看着男人,“我愿意为传承和保护这项工艺出一份力。”

“真的吗?”男人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了,“你打算出演这部纪录片?”

“当然啦!”纪想无比自然的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保护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沈老师你喜欢。”

只要是沈端砚喜欢的东西,她都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就跟当初练书法一样。

第48章 第48块砚台

在傅家待了好几天, 每天的日子安逸舒适。纪想觉得格外的放松, 她已经好久没这么轻松自在的生活过了。

从傅家回去,纪想终于见到了那对婚戒。

实物远比设计稿上看到的要漂亮。钻戒光华璀璨, 钻石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沈端砚捏着戒指单膝跪地,“亲爱的纪想女士, 你愿意嫁给我吗?”

明明是这么俗套的情节,可偏偏纪想却很吃。大概每个女孩都是一样的, 喜欢这种俗套的情节。

她果断地伸出手, 笑容灿烂, “如果是你,我一定愿意!”

沈端砚轻轻替她戴上钻戒,尺寸刚刚好。她的手指又白又细,戒指戴着特别好看。

“想想,很漂亮!”沈端砚握住她的手, 兀自欣赏起来。

“我拍了很多的戏, 穿了几百次婚纱, 戴了几百次的钻戒。我每次都在幻想咱俩结婚的时候的场景。我为你披上白纱, 你替我戴上钻戒,我们一起步入下一段旅程。那个场景一定非常美好,我肯定会笑得很开心。”

纪想停顿几秒钟,继续说:“今天我终于等到你亲手为我戴上这枚戒指了。它远比我想象中的要漂亮得多。”

我总是在演绎别人的故事,这一次我终于要做你的新娘了。沈老师,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一个婚礼?”

男人表情郑重, 嗓音坚定,“想想,我向你保证,一定给你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婚礼。”

纪想大声说:“我等着!”

她等着他的婚礼,等着做他的新娘。她一直信任他,就像信任她自己一样。她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的期待会落空。只要他开了口,她就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不得不承认在感情方面,纪想有些时候是个很天真的人。交个朋友,就想往来一生。谈一段恋爱,就想过一辈子。尽管有时候故作姿态说着一切顺其自然,可心里却不愿让任何美好的事情发生一丝的改变。对于一个在感情上没有远见的人来说,最大的期盼大概就是希望有个人能够陪伴自己一辈子。

庆幸的是很早之前她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人,在年少懵懂的时候。他年长她八岁,她教她书法,教她识人辨人,带她进入娱乐圈。无条件支持她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他们相爱了很多年。他看过她最丑的样子,最懂她的性格,最了解她的喜恶,最喜欢看她写字。为她改变过,也不计代价为她付出过。曾把她看作他的全世界,想要霸道的占有你。他无条件的对你好,也让你依赖上这种好,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熟悉彼此的一切,已经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人。

这样一个人,她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嫁给他。

她突然开始期待她和沈端砚的婚后生活了。他们一起慢慢度过几十年漫长的岁月,然后一起变老。

等到晚年,他们早已两鬓斑白,口齿不清,但是却恩爱如初。她会经常挽着他的胳膊,慢慢的走在小花园里,一点点怀念过去发生的事情。想起高兴的时候就开怀大笑,想起感动的事就却悄悄的红了眼。

她会一直陪着他练字,每天都陪着他练。哪怕到最后他已经老得捏不住笔了,手会一直颤抖,她也依旧陪着他写。

他们会一起坐在藤椅上,围着温暖的小火炉,客厅里放着她年轻时拍的电影电视剧,他们会一起看。她一定会看着电视里年轻漂亮的自己自豪地对他说:“沈老师你看,我年轻的时候多好看啊!”

她想他一定会握着她的手,深表认同:“嗯,真漂亮!”

她记得他年轻时俊郎的五官,挺拔的身形,记得他那一手飘逸隽永的行书。记得他的一切一切。

他也会记得她满脸胶原蛋白的样子,她姣好的身材,记得她最最意气风发的样子。

从八块腹肌到满头银发,从青葱岁月到白首不离。从爱开始,忠于爱,一生都有他,她可能会忘记很多很多,可却唯独记得他。

一生呀,就这样过去了!

她只要想一想都会觉得美好。

真好啊!

***

清闲自在了一段时间,纪想很快就开始忙碌了。因为有关端砚工艺保护的纪录片开拍了。

沈端砚花了下手笔,风暴传媒和盛时联合出品,砸重金打造这部片子。由国内著名的实力派导演霍声远和专拍纪录片的鬼才导演穆惜颜共同执导,男主由影帝许暮笙担任,女主则由人气新人姜意南出演。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以一对恋人的成长和生活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成长的点滴记录,重现端砚制造工艺,着重宣传和保护这项稀缺文化,重点传承。

纪想只是友情客串,在片子里露一下脸。

这部片子得到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纪想成为形象大使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端砚工艺,加强人们对这项稀缺工艺的认识和保护。

投资到位,片子拍起来非常迅速。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这部片子就杀青了。紧接着就加班加点进行后期制作。

这部片子沈端砚最为看重,他几乎全程跟进。从前期筹拍,到演员选角,再到中间拍摄,到最后的后期制作,他没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于他而言,这不仅仅只是一部影片,它更是是他年少时所有的情怀体现。他对端砚制作工艺的珍视,他对书法的喜爱,以及他为达成外公心愿的决心,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在这部片子里。

沈端砚的情怀纪想一直都知道。她只是不知道他为这项工艺竟然舍得付出这么多。这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更有他无尽的决心。

感受到他的决心,纪想全力支持。她也在为这项工艺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不仅成为形象大使大力宣传端砚制作工艺。更为这项工艺发起了很多募捐,作为其传承的保护资金。

她希望通过自己,通过沈端砚,通过这部纪录片,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这项工艺,重视这项工艺,将这项工艺传承下去。

***

纪录片杀青那天,声势浩大,很多媒体都到了现场。影片的投资团队和主创团队也都出席了杀青仪式。

接受媒体采访,沈端砚被问及筹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时,男人这样回答:“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外公学书法。文房四宝,最贵的莫过于砚。我外公一生钟爱端砚,就连我的名字都取了这两个字。我受我外公影响,对端砚工艺具有浓厚的感情。”

“后来等我学成,我开始教别人书法。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姑娘,她开始是我的学生,我教她书法。后来我们成为恋人,我教她识人断人,教她如何在尔虞我诈的娱乐圈生存。到如今她变成我的太太,我携手同行,彼此相伴,共度余生。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练字,而她也一直没有放弃书法。书法已然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书法的精髓则在于砚,一方好砚直接决定了书法的质量和格局。所以我大力宣传端砚工艺,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承这一项工艺,更是为了传承书法。”

纪想站在台下,远远地望着台上的男人。金色的阳光笼罩在他身上,他整个人蒙着光晕,似乎会发光发亮,无限魅力。

那么平实朴素的话语,可却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像突然之间重新认识了这个男人,是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形象。

她认识他十多年了,可这个男人似乎总是能给她不一样的惊喜。

她想这大概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吧。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日子。

第49章 第49块砚台

男人捏着话筒面对媒体讲话的时候, 目光始终聚焦在纪想身上, 不曾有过一秒的转移。

他在台上,她在台下, 两人的目光相接,中间隔着那么多的人。他的眼里只有她,而她的眸中也只有他。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 是彼此的唯一。

他说了这么多,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往纪想的方向看过去。这对新婚的小夫妻, 这般如胶似漆, 简直是羡煞旁人。在场众人纷纷觉得自己被喂了满嘴的狗粮。

杀青仪式圆满成功。纪想和沈端砚又再一次华丽地登上热搜榜。

#沈公子花式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