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年前他剪的那张有四只兔子的窗花,也是叶蓁蓁亲手贴在她屋里窗户上的。不过米糊很粘,剪窗花的大红绵纸又薄,所以叶蓁蓁这一揭,这窗花竟然就被撕破了。

看得出来叶蓁蓁很难过,双手捧着这张已经被撕破的窗花给他看,哭丧着一张脸说道:“哥,这窗花被我不小心给撕破了,该怎么办啊?”

其他的窗花也就罢了,留在这里也就留在这里了。但是她一直将这窗花上的四只兔子当做是他们一家人的,既然他们现在要离开这里,肯定也要将这张窗花揭下来一起带走。

但没想到纵然她再小心,还是将这张窗花撕破了。

一时伤心的眼泪水都要落下来了。

而许攸宁看着她眼里的盈盈水光,只觉心尖上都柔软了下来。忙拉了她近前来,一边抬手给她擦去脸上的眼泪水,一边柔着声音哄劝她:“没关系,待会我再给你剪一张一模一样的。”

说着,忍不住伸臂将她抱入怀里面。

虽然他坐在轮椅里面,叶蓁蓁站着,但叶蓁蓁年纪还小,个子不高,所以依然够不着他的肩膀,被他抱入怀中的时候脸也是撞在他的胸口。

正好是左胸那里,心脏所在的地方。

这一下虽然轻,但于许攸宁而言却是重而又重。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从今以后,这个人就这样的进驻在他的心里面,牢牢的刻入了他的骨血里面,压根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将这个人从他的心房,骨血里面剥离出去。

但这一刻,许攸宁只觉得心情激荡。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一辈子都要好好的护着怀里的这个人。

叶蓁蓁反倒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原本她只是难过这张窗花被她不小心给撕破了而已,没想到竟然遭来许攸宁这么大的反应。又是安慰她又是抱她的。

就从他的怀里挣脱出来了,然后说道:“那我们快走吧,爹娘还在外面等我们呢。”

许攸宁点了点头,叶蓁蓁于是推着他一块儿往外面走。

东西基本都已经运送过去了,叶细妹也不好再麻烦叶玉珍他们夫妻两。而且一辆牛车也坐不下这么多人啊。所以刚刚就谢过他们,然后叫他们两个回家了,只说改日请他们一家子吃饭。自己一家子则是打算走过去。

虽然说隔着很有一段路,许攸宁坐着轮椅不方便,但有许兴昌和叶细妹两个大人在,两个人轮流推还是不值什么事的。

一路上倒也没遇到什么人。一来还是大节下,二来到了半下午日光减弱,温度就开始渐渐的低了下来,没有人愿意出来吹风。

走过来很长一截儿路,两旁都是高低起伏的茅草屋,猛然的视线就豁然开朗起来。

左侧是一片儿圈出来的菜地,外围很长了几棵高大的野树,右侧可就是农田了。

再往前走了一段儿,菜地到头了,面前是一片用来晒稻谷的稻场。龙塘村的人家夏收秋收的时候打下来的稻谷,小麦,油菜之类的都会摊在这稻场上面晒干了才会挑回去。

因为是晒谷物用的,所以这稻场夯的比一般的路面要平整很多。平常季节这里没有人用的时候,推着许攸宁在这里到处走一走转一转肯定是很好的。

叶蓁蓁心里一面这样想着,一面目光又看着远处。

稻场前面就是一片无遮挡的农田了。现在虽然天气还很冷,但是地里的油菜已经出苗了,入目所及都是绿油油的一大片。

再远处就是两道堤坝了,上面栽种了好些松树和杉树。堤坝后面则是一条河。就是兰春江的一处支流,这两道堤坝当时修建的也是防止每年雨季的时候河水会暴涨,流出来淹没农田的。

而叶细妹的房子就在稻场旁边。每天一推开门,甚至推开窗,都能看到前面这一大片的农田和树木。

若真说起来,不说房屋大小牢固,住的舒适程度,只这一样儿景致许兴昌的那房子就肯定及不上。

许兴昌和许攸宁以前都少到这村头来,这会儿猛然的看到这一片景致心里都挺震撼的。

待叶细妹领着他们两个到了院子前面,推开院门叫他们两个进去,他们两个瞧见正面的那三间大屋子,还有外面这一圈儿平整干净的大院子,两个人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许兴昌还转过头看着叶细妹感慨的说道:“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放着这么好的房子不住,嫁给他住那样的茅草屋,真的是难为叶细妹了。

叶细妹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笑道:“嗐,只要咱们一家人好好在一块儿,住哪我都无所谓。有什么受苦不受苦的?”

说着,就招呼许兴昌和许攸宁进屋。

叶蓁蓁肯定不用她招呼。这屋子她也住了一段时间了,比许兴昌和许攸宁熟悉。

所以在叶细妹忙着归置搬过来的东西时,叶蓁蓁就推着许攸宁,带着许兴昌一块儿在屋子里和院子里面到处看一看,转一转。

不过许兴昌没看一会就去帮叶细妹做事了,叶蓁蓁就推着许攸宁到处转悠。

还给许攸宁看了他的新房间。

也是跟原来那房子格局一样,中间是堂屋,叶细妹和许兴昌住进门左手边的那间屋子,进门右手边的屋子则是一分为二,前半间叶蓁蓁住着,后半间许攸宁住着。

不过肯定比许兴昌的那屋子要大一些,也要亮堂一些。

原本张贴在她屋里墙上,许攸宁画的那四幅春夏秋冬的画儿叶蓁蓁也特地揭下来带了过来。这会儿她就从包裹里面找出这四幅折叠的好好的画,咨询许攸宁的意见应该贴在哪里比较好。

许攸宁一见不由的就笑了起来。

她搬个家倒是什么东西都要带过来。不过也很有可能是因为这四幅画儿是他画的缘故,所以叶蓁蓁才会想着要带过来。

想到这里,许攸宁就觉得心里很高兴,也很柔软。还真的开始和叶蓁蓁商议起来这幅画贴在哪里比较好的事来。

同时心里下了个决定,明日他就开始教叶蓁蓁学画画。

花灯

别看平日在家的时候总觉得不是少这个就是缺那个, 但是一等到搬家的时候就会发现杂七杂八的东西其实还是挺多的。

特别是许兴昌和叶细妹两个都是节俭的人,甚至连一块儿抹布都舍不得扔,要带过来用, 所以这会儿归置东西起来还是挺忙挺累的。

更何况叶细妹这屋子也好些时候没有人住过了,里面灰尘蛛网都有,里外都要打扫, 所以归置起来就更慢了。

于是等到天色渐晚的时候叶细妹和许兴昌才刚将搬过来的那些大件给归置好,至于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就等到明儿再慢慢的收拾。

中午因为心情低落一家子都没有吃什么,这会儿又连着忙碌了一整个下午,于是等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都饥肠辘辘了。

不过大家都体贴叶细妹今儿忙累, 所以都说晚饭随便弄点什么东西吃, 能填饱肚子就行。

叶细妹想了想, 就决定给大家做汤圆吃。

还是年前做好的糯米粉,舀了两瓢到陶盆里面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然后揪下一小块来在手掌心里面搓一搓。也不用加什么馅,便是最朴实的一种汤圆。搓好后下到烧得滚沸的水里面,等汤圆一颗颗的全都浮上水面就可以捞到碗里了。

这种做法很省事, 也很快。从开始揉糯米粉到最后汤圆出锅这一整个过程都不会超过一刻钟的时间。

等到吃的时候,若喜欢吃甜的还可以往里面放一两勺糖, 这样吃起来的时候便会有了甜味。

若不喜欢吃甜的就直接吃。反正是自家种的糯米,自家做成的糯米粉,就算里面没有包一点儿馅料,但吃起来依然觉得很糯很糍,口感特别好。

叶蓁蓁还是头一次吃这种没有包任何馅料的汤圆, 一开始心里面还有点儿犯嘀咕,感觉吃起来可能会没什么味道,但没想到等她吃起来的时候竟然意外的觉得很好吃。比她以前吃过的什么芝麻馅的,红豆沙馅的,肉馅的都要好吃。

她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她现在确实很饿的缘故,但更多的,她觉得是因为他们一家子足够温馨的缘故。

因为有这样亲近可爱的家人,所以吃什么她都能有幸福的感觉。

饭后是许兴昌洗的碗,还特地烧了一大锅热水叫大家来洗漱。

洗漱完之后大家就都各自回屋睡觉了,等到次日吃过早饭之后再开始接着打扫收拾。也一连打扫收拾了三天才全都弄好。不过家里的里里外外都焕然一新,也窗明几净起来,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很好。

叶细妹家的隔壁就住着叶荷花。昨儿见叶细妹猛然间搬了回来叶荷花还吓了一跳,赶忙的走过来询问根由。

虽说叶细妹晓得她若是正面和叶修山杠上未必能讨得了什么好。打是肯定打不过的,闹起来他们手里也没有当年叶海将那房子卖给许父的文书,打官司肯定也是个输,可这并不妨碍她将这件事对旁人说啊。

往后叶修山和叶小东肯定还要在这龙塘村里面住,所以最好让全村的人都晓得这件事。纵然房子的事情上他们一家人吃了亏,但也要叶修山和叶小东往后在村子里的名声不好,接受大家的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做人。

就添油加醋的将这件事对叶荷花说了。叶荷花一听这还得了,转身就跟自家前后和隔壁的邻居都说了这件事。

乡下妇人嘛,闲下来的时候就喜欢聚在一块儿说话。纵然村头隔着村尾,村东隔着村西都各有好些儿路,但这样的话语传播起来却很快,很可能不到两天的功夫都能传的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毕竟村里平常也没有个什么大事,忽然碰到一件这样的事大家都还觉得挺兴奋的,立刻就能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于是等过几日叶细妹去叶荷花家串门的时候,叶荷花就对她说了村里的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有那等有良知的人自然瞧不上叶修山和叶小东做下的这种事,背后肯定会指指点点个不停。就算当面遇到叶修山和叶小东,有那等胆子大的人还敢开口嘲笑他们两句。

叶修山和叶小东一听就急了。这样下作的事他们虽然做得出来,但脸面那肯定也是要的啊?就赌咒发誓的说当年哪里有卖房的事?只有典房的事。白饶许家人后来住了这房子这么多年,没找他们要一文钱,现如今拿着当年的典房钱去赎回房子来难道不应该?他们还要猪八戒倒打一耙?

反正这件事当年的内情没什么人知道,现在还不是由得他们说?

随后还转移话题,说起许兴昌是个外乡人的事来。外乡人嘛,跟我们都不是一个姓,他说的话能当真?不定儿的在背后天天琢磨着要怎么占我们村里人的便宜呢。

还真有好些儿人信了叶修山和叶小东说的话,转而说起许兴昌的不是来。甚至还有说叶细妹的,果真是妇人家的胳膊往外拐。原本还是咱们龙塘村土生土长的人,这会儿嫁了个外乡人,就忘了本了?帮着个外乡人说咱们自己村里人的坏话。

把叶细妹给气的,立刻就变了脸色。

“这个叶修山和叶小东昧着良心做出那样下作的事来,现在竟然要将黑的说成白的,反倒说是我们家的不是?人在做天在看,他们就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点儿阴鸷?”

明明这几日在许兴昌和许攸宁的劝说下她心里已经渐渐的放下了这件事来,但这会儿一听见这些话还是生起气来。又是个一生气就容易冲动的人。所以说着说着,就想去找叶修山和叶小东好好的分辩分辩这件事。

叶荷花见状拉住了她。还劝她:“罢了,细妹,这件事我劝你还是忍下去吧。你也知道我们村里好些人的德行,长年没有走出过村子一步,只以为在这个村子里姓了叶就了不起,旁人都是外乡人,是杂姓,那肯定就都不是好人。你就算再如何的分辩,落在他们的耳朵里面能信?你现在都嫁给许秀才了,在他们眼里你也是个外乡人的媳妇,你说十句话都顶不上人家叶修山和叶小东说一句话呢。”

叶荷花年轻的时候在城里一户大户人家做过下人,见识上自然比龙塘村很多没有踏出过村子一步的人要广。

随后她又劝说了叶细妹几句,叶细妹也只得罢了。

眼见快要到中午了,她惦记着要回家做饭,便同叶荷花作辞。

等回到家,就看到许兴昌,许攸宁和叶蓁蓁都在堂屋的桌旁坐着。

前几日叶蓁蓁因想起过几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就提议说做几盏花灯,到时挂在院子里面,大家可以赏灯。

许攸宁宠她,但凡她想做的事他肯定无有不依的。立刻就开始跟叶蓁蓁商议要做些什么样的花灯。等两个人商议定了,就开始找制作花灯需要的一应东西。

叶细妹家的后面就是先前他们看到的那片菜园子,边角上也不晓得是哪一年有人栽了竹子,又或者就是野生的竹子,这些年虽然没有人打理,但竟然长成了很蓬勃的一大片。

叶蓁蓁就央着叶细妹去那里砍了几根竹子回来,然后就和许攸宁忙着将竹子劈成一根根的细竹蔑儿,架在火上烘烤。再就是准备糊灯笼的米糊,纸张,笔墨之类的东西。

叶蓁蓁脑子里的想法比较多,想要的花灯形状肯定也各不相同。就有兔子灯,荷花灯,鲤鱼灯,绣球花灯这些。甚至还有走马灯,她都想要做出来。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她脑子里面想着这些灯的形状,满以为做出来应该也不会是太难的事,但没有想到真等到要动手的时候她就傻眼了,压根就不晓得从哪里入手才好。

反倒是许攸宁心中如同有丘壑一般,用竹篾先扎成一应想要的花灯的形状,用米糊将纸糊上去,再提笔蘸墨在纸上勾勒图案。

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做着这些事,叶蓁蓁心里终于相信高智商这三个字了。

这世上或许真的有那么一种人,生来就是绝顶聪明的。而很显然,许攸宁就是这种人。

叶蓁蓁也就将制作花灯的主要工作都交给了许攸宁,自己在旁边打打下手。

这会儿桌子上就放着已经做好的兔子灯,鲤鱼灯和绣球花灯这些,现在许攸宁手里在做的是走马灯。

走马灯叶蓁蓁以前也只听说过,虽然模糊的晓得一些这灯能动的原理,但具体的她也说不上来。许攸宁以前也只听说过有走马灯这种东西,也没见过,于是这会儿两个人就坐在一块探讨着。

舒畅

叶细妹回来还是许兴昌先看到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村学堂就要开学了, 所以这两天许兴昌都在忙着准备节后要讲的课。眼角余光看到叶细妹回来了,就将手里的书合上,走过去迎她:“你回来了?”

一眼瞧见叶细妹面上的神情好像有些不好, 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

还不是因为刚刚听叶荷花提到的那件事?叶细妹心里还气着叶修山和叶小东呢。

自然也有龙塘村里的好些人。怎么一件事的对错不是看它的本身,竟然是看是本村人还是外乡人不成?

心里对这龙塘村里的人就有些寒心起来。

但是这件事她不打算跟许兴昌和许攸宁他们说。一来原就不是什么高兴的事,说出来也只会让他们不高兴, 二来,就算说出来,叶细妹心里也明白的晓得,这个公道他们一家人也肯定是讨不回来的。

那些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想法难道是他们能轻易改变得了的?

就摇了摇头, 说没什么事, 只是饿了。又问许兴昌他们中午想吃什么?

叶蓁蓁也看得出来她情绪有点儿低落, 就将桌面上的那盏绣球花灯提起来,走过来递给她:“娘, 这是我和哥哥做的绣球花灯,送你。”

叶细妹低头看她。一双眼澄澈分明,里面有担心。

心里立刻就柔软下来, 觉得外面那些人怎么看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们一家子都好好儿的,比什么不好?

就伸手接过这盏绣球花灯来, 提起来看了看,然后笑着夸道:“这灯很好看。你和你哥接着做啊,娘去做饭。”

叶蓁蓁见她高兴也高兴起来,笑着点了点头:“嗯。”

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比划着:“明晚咱们就将这些灯都挂在院子里面, 等天色暗下来,咱们点上蜡烛,就可以赏灯了。”

叶细妹笑着附和。然后将手里的绣球灯递还给叶蓁蓁:“先放你那,等明儿娘和你一块挂灯。”

等叶蓁蓁伸手将灯接过去,她就转身去厨房。

不像在许兴昌以前的那房子厨房还在院子里,也细妹家的厨房就挨着他们两个住的那间屋子搭的。不过要较正屋低矮,小一些就是了。还有个单独的门进去,平常家里有人的时候这门是开着的,要是家里没人,这厨房的门也要上锁。

许兴昌还是放心不下叶细妹,想了想就抬脚跟了过去。

等他走进厨房,叶细妹已经在腰上系好了围裙,正弯腰打米准备烧饭。

看到他,叶细妹就说道:“我一个人烧饭就行了,你去忙你自己的事吧。”

许兴昌没有走,在灶膛门口的小凳子上坐下来:“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就过来帮你烧火。”

叶细妹就没再说什么了,舀水到陶盆里面开始洗米。

等洗好了,就倒到里侧的锅里去。添上合适的水就盖上锅盖。

许兴昌就开始生起火来,忙着往灶膛里面扔干木柴。

叶细妹则是忙着开始做菜。

许兴昌租出去的田和菜园子虽然已经收了回来,但现在天冷,撒什么菜种子下去都发不了芽,只能等天气暖和起来再种菜。暂且他们吃的都是家里的存菜。或是拿些钱,去周边相熟的几户人家家里买些儿新鲜的蔬菜吃。

因为都是好些年的隔壁邻居,而且这些菜每家每户都是种的,也不值什么钱。甚至还有半卖半送的,所以目前叶细妹他们也不愁没菜吃。

今儿中午叶细妹打算做一道红烧豆腐。去年底打了好些儿豆腐,现在虽然能在盐水里面存放着,但一旦等天气热起来很容易坏,所以还是赶紧吃掉的好。

昨儿买来的一篮子菜里面有两根菜笋子,削了皮再加几块咸肉一块儿炖一炖正好。另外再炒个青菜也就够了。

跟许兴昌商议了今儿中午要吃的这些菜,许兴昌自然没有意见。

他放心不下的是:“刚刚你去荷花婶子家串门,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听说了什么话?我看你回来的时候好像不大高兴。”

许兴昌虽然不说观察入微,但这是自己的妻子,枕边人,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一些。

叶细妹正切着豆腐的手一顿。但很快的她就笑道:“嗐,能有什么事,什么话?左不过是村子里有些人说我们一家子是外乡人罢了。这些话我平常少听了?我才懒得往心里去呢。你也别往心里去。他们见识短,咱们不跟他们一般儿见识。”

见许兴昌要开口说话,她又连忙说道:“你可别跟我说什么委屈我,跟着你辛苦了之类的话,我说过很多次,这些话我不爱听。嫁给你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且到现在我也没有一丁点儿后悔过,更没有觉得委屈,或者辛苦。我觉得我嫁给你之后过的比以前什么时候都要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