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最关心的还是银子:“针线上的人贪墨可是实情?”

紫珏点头:“当然,有帐本在啊;只要老太爷请个裁衣的师傅来,就能算出他们贪墨了多少布匹,几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老太爷瞪一眼余氏:“你说是紫珏让人打了你的人,为什么紫珏说是你的人打了她的人?”

余氏还真得忘了柚子的身份,因为柚子原本在府里就没有打过几个照面,老祖宗也没有特别提起过她。

想不到挨打的人会是她,那还真得变成是她理亏了;因为孝道两个字扣下来她还有什么话好说,就算柚子不伺候老祖宗了,那她也是曾经伺候过老祖宗的人。

也就是代替她、代替老太爷等人在老祖宗面前尽孝的人,岂能说打就能打的呢。

她只能认错:“是儿媳管教不力。”

紫珏加了一句:“就应该打发出府,这样无法无天的奴才们,只会坏了池府的规矩。”

余氏没有说话,有再多的气也只能咽下去;现在要看老太爷的意思。如果老太爷真得要让她卖掉身边人,她也只能照办。

老太爷哼了一声:“我们池家是有规矩的,你教不好身边人的话不如打发掉几个。老大家,你回头把府里的帐好好的查一查,看看还有哪里有什么不妥的。”

银子啊银子。那可是他的命根子。

他当然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读书人嘛怎么可以一身的铜臭气?可是没有银子没有铜臭的日子,他可是尝过滋味的。那滋味他永远不想再尝。

紫珏敲打了一番余氏,却没有料到老太爷要清查府中所有的帐,心里暗暗的叫了一声苦:这一下子。她就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了。

老太爷因为心思的转移火气降下来不少。但事情总要解决,他抬头:“让那个妇人和韩姨娘进来吧,我要见见她们。”

余氏没有再说话,有再多的不甘此时她也只能忍下;今天已经让老太爷对她生厌。再多话老太爷说不定会直接让人把她赶出去。

邹氏带着一双儿女走了进来,神色间带着些忐忑和惊惧。低着头谁也不敢看的样子,一进来就跪倒在地上,却距离老太爷和紫珏等人很远。

石氏叹口气:“你过来些,这样如何能说话?”她示意丫头过去拉起石氏,把她引导到合适的地方,才任由她跪倒地上。

她看看邹氏没有再说话,继续她的沉默。

老太爷死死的盯了她的儿女几眼:“你说孩子是我们池家的骨肉,可有凭证、可有人愿意为你做证?”

邹氏连忙把凭证拿出来:“是、是的。”她的声音哆哆嗦嗦的,听上去就好像随时会被吓得晕过去。

“你为什么从前不来,现在才来?”老太爷把凭证放到桌子上,看着邹氏问。

邹氏头低的更厉害,都快要埋进自己的胸里:“原来是不敢,因为二老爷好久、好久不曾来过了;后来听说韩家姐姐为了让孩子给二老爷送终…”

老太爷咳了一声打断她:“出去吧。”看着邹氏带着孩子离开,他看向石氏:“你怎么看?”

石氏轻轻的答道:“是个胆子极小的人。”

老太爷点点头看着进来的韩氏半晌,忽然摆手:“你出去吧。”居然是一个字也没有问。

紫珏不想再留下去,反正已经把妇人都丢给了老太爷,便以梳洗为由退了出来;而老太爷也不想留她,免得看着生气。

她离开的时候看了看几个妇人笑了笑:不知道老太爷要怎么做,再留下一个邹氏?那其它的妇人不闹起来才怪——凭什么只留她一个人,凭什么就说她是真得?

一个都不留的话,相信这些妇人也不会善罢甘休,总要弄点好处才会作罢。

紫珏想了想,她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解释此事;因为这些妇人背后还有一个夏府呢,谁知道夏家想把事情弄得有多么大呢?

总之,只要这些妇人不要脸,在池府门前天天大闹,就足够池老太爷喝几壶的;这日子,池家的人是真得没法过了。

紫珏回到房里不久,就听到老太爷的处置了:邹氏先留到了府中,也没有说给不给名份;其它几个妇人离开了,没有人大闹。

“怎么可能?”紫珏可真得不相信那几个妇人会轻易放过池府。

莫愁淡淡的道:“给银子了,得了好处当然乐颠的走人了。”

紫珏双手按在桌子上,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真得给了银子?”见莫愁点头,她摇摇头:“不知道是谁给出的好主意,还是老太爷根本就没有长脑子。”

给银子倒是打发了眼前的几个,那大门外的几个呢,恐怕会闹得更厉害,是不是也要给银子?如果真得给,那后果,嘿嘿,才真是不可收拾了呢。

莫愁看着紫珏不咸不淡的道:“给了,大门外的人也给了,所以现在大门那边没有人闹了。”

紫珏看着莫愁只说了一句:“这日子真要没法过了,我是说池家的人,嘿嘿,等着看吧,明天来闹的妇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老太爷当真是个败家子。”

128章饵

紫珏一直认为老太爷是个有心机的人物,可是没有想到事临头的时候,他能做出这种晕头的事情来:池家如果不倒,那可真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她没有理会老太爷怎么处置这些事情,回屋里把东西收拾收拾,把银子什么的收好,能变卖的、小巧好带的东西当然也收了起来。

娘亲就快要接回来了,原本银子是个大问题,如今有了姜家送的那些铺子田庄,卖什么都足够把娘亲接进京来。

她现在准备的就是要跑路,把细软要好好的收起来,同时这些日子要多弄些银子才成。

正在收拾的时候紫珏就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她把东**好走出来,看到是老夫人的丫头,原来通知紫珏四天后就要去祠堂认祖了。

打发丫头离开,她看着莫愁担心的模样一笑:“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了法子。”

柚子倒底小一些:“就是不叫她母亲,谁还能让你开得口不成?姑娘,你就是不答应,我看他们能怎么样?”

挽晴叹气:“能怎么样,不过是正好应了老太爷和老夫人的心,可以借此改了二老爷的心意也说不定;说倒底二老爷要保护的人不是姑娘。”

紫珏拍拍衣裙:“走吧,今天晚上去夫人那边用饭。”有些事情拖是拖过去了,总要解决的。

总不能到时候真要叫夏氏一声母亲吧?她是真得做不到,但是在把娘亲接出文家来之前,她还不能离开池府。

只要把娘亲接出了文家。她就可以离开了:如果万氏现在不是在文四手中的话,就如柚子所说的,她就是不改口谁还能把她怎么样?

赶出池府她根本就不会在乎的,只是现在还不行;可是忍让在池府是行不通的。因为她原本就什么也没有,再软弱一些只会让池家的人更为所欲为了。

到了夏氏的房里,夏氏正在等她。

把丫头们都打发出去。夏氏指了指椅子:“坐吧,你想得如何了?”

紫珏看着夏氏:“我有两件事情要和夫人说,希望夫人可以帮我做个了结。其一就是邹氏的儿女应该也会得到老太爷的支持,在现在父亲可是有了两个儿子。”

“我是不是还要招赘倒并不重要,因为就算招赘顶立门户的人也不会是我了;夫人你是想再费心把旁人的儿子教养成自己的儿子,和老太爷他们斗到你咽气呢,还是另外有想法?”

“另外一件事情。我想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起夫人的一双儿女,连她们的名字我都没有听过。”

“除了父亲让我查出杀他们的人外,再无一人对我提起过。”她看着夏氏:“我想可以帮夫人找出那个害死你儿女的人来,如果他存在的话。”

她抬起一脚放在椅子上,就这样身子后仰倚在椅子上。坐得没有一点样子看着夏氏:“当然了,如果夫人不想找到凶手的话,那就另外说了。”

夏氏沉默了好一会儿:“如此逼我,予你有什么好处,不过只是一声称呼。”

紫珏摇头:“你只管想你的好处就行了。”

“你一个小孩子,凭什么认为我和你父亲做不到的事情,你可以做到?”夏氏的目光变得凌厉如刀:“你要找出那个人来,好大的口气。”

紫珏指了指自己:“就凭我,凭我是父亲的儿女。也凭邹氏和韩氏的孩子们——你想那个人除去了你的儿女,会不会看着我们在池府好端端的活下去?”

“我留下邹氏和韩氏,并不是想给你添堵,也不是为了和余氏做对;你如果不想找出那个人来,我也不介意。怎么说要找出那个人来的话,对我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对吧?”

她抖了两下腿:“如果夫人您不给点好处,我怎么可能搭上性命去为你报仇呢。”

夏氏转过头去不看紫珏,盯着帐顶动也不动,把紫珏丢在了那里;可是紫珏完全不在意,她一面吃茶一面哼着歌儿,就好像屋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哼了一会儿曲好像有些厌烦,站起来走到夏氏的妆台前翻拣起来,不时就“哦”一声,很惊讶、很贪婪的模样。

夏氏的首饰不是紫珏现在所有可以相比的,她看得还真得眼红,因为每一样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金灿灿的金子啊。

夏氏终于转过头来:“你的娘亲没有教你不能乱翻旁人的东西吗?”她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语气提起万氏来。

紫珏笑着转身:“教是教了。不过太久没有见我娘亲的面儿,有些话就要变成耳边风了。”说着坐回去:“夫人可是想好了?”

夏氏看着她:“如果你找不出杀我儿女的人来呢?”

紫珏摊开手看着她:“夫人,除了我还有谁会帮你、能帮你?你也说了,夏家的人不会帮你。”

夏氏定定的看着紫珏:“你为什么如此的聪明,为什么如此懂得利用人们的弱点,为什么不会完全相信谁?你也并不大啊。”

紫珏听到这话转开了脸,眼中闪过了一丝什么却很快就不见了:“你真得想知道吗?我想你知道了也不会舍得自己儿女吃那样的苦。”

“温室里长出来的花,怎么可能和野地里的草儿相比呢?草儿自己就知道,如果自己不好好的努力可能就不会看到明天的太阳。”

“人的阴暗面嘛,只有在你被所有人瞧不起、踩在脚下,或者人们认为他们随时可以踩你在脚底下的时候,才会看得最为清楚。”

“而我在来池府之前,一直就是那个旁人脚下的草、土,踩的人很多,并且不一定非要有仇或是有怨。”

她再转过头来的时候平平静静的说:“夫人,你想好没有?”

夏氏看着紫珏:“这样的你,你不怕以后没有了危险后,你我会翻目成仇?”

“那是以后的事情,对吧?过得了眼下才有将来,所以我不为将来的事情发愁,除非我眼下过得很好。”紫珏答得坦然。

夏氏终于合上眼睛:“好,你不必改称呼,但是礼还是要行的。”

紫珏点头:“我知道。但是总要有个能说服人的理由,夫人心里有数吧?”

夏氏沉默了一会儿:“我依然会接你娘亲来的,我想见见那个把你养大的女子;或者当初我就…”她没有再说下去,摆手示意紫珏退出去。

紫珏没有说什么,并没有阻止夏氏要去接她的娘亲,更不曾问夏氏何时去接她的娘亲;她不能让人知道她已经有把握可以把娘亲接回来了。

说服夏氏后她出来,对莫愁和柚子一笑:“看来,我们还是要回去吃饭了。”

柚子不介意的道:“我已经不饿了,夫人这里的点心很好吃;莫愁说点心应该都是添香姐姐做得,改天我要来学。”

紫珏一笑:“走吧,我可是有点饿了。”

老太爷也是想借认祖的事情,让她和夏氏翻脸成仇吧?至少让她们两个生出嫌隙来,再也无法联手;只有如此他们才会有机会利用韩氏或是邹氏的儿子。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多、很亮,看起来和小镇上的没有什么不同。

紫珏紧紧身上的大氅:娘亲和弟妹都还好吧?

快到院子里的时候,余氏轻轻的走了出来,身边就带着一个丫头立在道路上,看着紫珏也不说话。

紫珏摆摆手让莫愁等人都停了脚步,她迎上去:“婶娘好雅兴。”

余氏上下打量她一番:“我真得想不到,一个小孩子会…;紫珏,你为什么那么做?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吗?”

紫珏微笑:“不过那么做对婶娘也没有什么坏处,婶娘为什么还要如此在意?至于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婶娘自己是知道,何必来问我。”

余氏长长的吸一口气:“紫珏,我知道你不是小孩子了,那我们不妨打开窗子说亮话;你不要以为你很聪明可以应付所有的人与事情,你还是需要人相帮的。”

“夏氏的儿女夭折的事情你没有听说过吧?你认为那个人会让你好端端的招赘,然后接管二房的一切吗?”

紫珏忽然插嘴:“会是什么人不想二房有后呢?”

余氏叹口气:“可多了去,府里的府外的、族里的人族外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什么可奇怪的?”

“你只要答应我一件事情,我可以帮你…”

紫珏摇头:“不用了,婶娘。能让你心动忍不住来找我的好处,嘿,只怕帮着帮的,最终我被帮的丢掉性命也不一定。”

“夜深了,我就不请婶娘到我屋里坐,慢走。”她说完退后两步招招手,示意莫愁和柚子跟上来,看着余氏道:“您想对付韩氏和邹氏的话,要先过了我们夫人那一关。”

“你来找我就真得错了,我只是个小孩子,做不了什么主。”

余氏忽然紧跟一步,在紫珏的耳边轻轻的道:“你真得以为你父亲会相信你的一句承诺吗?你有没有接到过你娘亲的来信——我知道些事情,你想知道记得来婶娘房里坐坐。”

129章不说也明白

余氏说完也不等紫珏说什么,退后一笑转身就走,走得很是干脆利落。

紫珏被她最后一句话弄得心里有些发慌,但是想到银子已经不是问题,又有苏万里在,要接她的娘亲来京就在这几日,心里才安定不少。

但她也知道自己错了,被池子方给骗过了;池子方以病而示弱,不停的要她的承诺、又不是让她认夏氏做母,就仿佛他关心的只是紫珏会如何。

以万氏来做要胁,也不过是嘴巴上说一说,让她知道现在离开池府对万氏意味着什么而已;她还真得被池子方被蒙骗了过去:一件接着一件,池子方不停给她找麻烦,穷于应对。

再加上池子方意外的加重病情昏迷到现在都不醒,在紫珏的心中就如同移开一块大石头,好不容易才松了一口气。

认为池子方的威胁终于没有了,反而他半死不活的能成为她应对池家人的依仗;但是余氏的话提醒了她,按池子方的性子来说,他岂会只相信自己的一句承诺?

池子方是万不得已才接了她回来,自然也清楚自己对他和对夏氏不会有感激之情,那如何会相信自己的一句承诺?他那种人当然要让事情万无一失才会放心。

就如他对紫珏回来招赘一事的安排,如果不是有他的安排在前,如今紫珏和夏氏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听任池老太爷把韩氏的儿子当成二房的子嗣,从而把二房的一切都拿走。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是把她接来。只是要她的一句承诺,只要她认夏氏做母就会完全的放下心来?

就算入赘之人是夏氏的侄儿,他难道真得不担心紫珏会生出其它的心思来?池子方不是一个君子,所以他是万不会如此相信一个人。也不会指望着夏氏和夏承勤把紫珏如何。

他照顾了夏氏一辈子,自然也不可能给夏氏留个有祸心之人在身边:他不会忘掉他当年把紫珏和万氏丢下的事情。

越想紫珏越感觉池子方不会那么容易相信自己,只是他会如何做呢?

她心的提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娘亲;可是京城和小镇相距有千里之遥,想见岂是那么容易的?为今之计只能尽快的筹措足够的银子去接人。

一天见不到她的娘亲和弟妹,她一天都不会安心的。

莫愁看她的脸色不对:“姑娘,三夫人是善于算计的人,不论她说什么,按着她的话去做,最后的好处全是她的;这一点万不会错。”

紫珏点头:“我知道。”没有心思多再说什么。只管低头疾走;现在她是相信莫愁的,可是有关于娘亲和弟妹的事情,也只有苏万里可以商谈。

事关重大,她真得信不过其它人。

看到自己所居的院子时,紫珏轻轻的叹口气抬起头来。不管如何她都要好好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娘亲放心,也才能让娘亲和弟妹有逃出魔掌的一天。

“大姑娘,老夫人请您去上官姨娘那边。”来的人是老夫人身边的观棋,身后还有三四个婆子跟着。

紫珏看着她微微一皱眉头:“上官姨娘如何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观棋闻言上前施了万福:“上官姨娘不太好,满嘴里尽是胡话;至于这几个人姑娘不要误会,张家大娘是陪我来的,另外两个人是表姑娘怕路黑,让她们给婢子拎灯笼。”

她说到这时斥了三个婆子一声:“还不再去点两盏灯。给大姑娘带路。”

婆子们便齐齐行礼后后退几步,有人自去取灯笼;而观棋上前去扶紫珏的胳膊:“大姑娘,路有些滑您小心脚下。”

话说完她飞快的用极小的,也就是她和紫珏还有紫珏身侧的莫愁能听到的声音:“表姑娘说上官姨娘的药是大姑娘动了手脚,坚称大姑娘是在园子里见过什么人。”

她话音一落双手一松身子向后仰了仰,急退两步才稳住身子:“大姑娘。婢子只是担心路滑而已。”

紫珏也不知道观棋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她一眼并没有说话,扶了莫愁的肩膀就向上官姨娘的院子行去:总要防人三分,所以不必十二分的配合观棋。

眼下情况不明,当然也不必揭穿观棋,去了上官姨娘那边自然会有分晓。如果不是有姜婉的人过来,只凭观棋的几句话,紫珏肯定不会沉默要问个清楚的。

她和老夫人的人没有什么来往,不曾给过任何人半点好处,这个时候观棋来献殷勤她当然不敢全盘接着。

上官姨娘的院子里灯光通明,老夫人居然真得在——她刚刚醒过来,就不放心的赶过来,还是在老祖宗让她好好抄经的时候,此人还真是不能放下府中的事情。

院里院外的人很多,可是却没有半点的杂声,院子里静悄悄的,唯有屋里传出些声响来,却也听不清是什么人在说些什么。

紫珏看阵势就知道今天不会好应对,琢磨着老太爷不会是想今天就对她发难吧?韩氏和其儿子的事情闹到满城风雨,这个时候对付她那真是要钱不要脸了?

不管京中的人如何看,老太爷是铁了心要把韩氏母子当成池子方的人,为得只是儿子手里的银钱:还真像是池子方的老爹,不是他这样的人怎么能教出池子方那样的儿子来。

只是进门看到夏承勤和水清在门厅上坐着喝茶闲聊,她还是愣了愣;怎么说这是内宅的事情,夏承勤和水清可都是外人啊。

夏承勤看到紫珏进来微笑起身:“郎中是我们请过来的。”他这是在解释他们为什么在这里,却并不在屋里只在门厅上相候的原因。

他并不想掺和池家内宅的事情,只是无奈之下避到这里。

水清指了指身边的一人:“大姑娘。这位是府上三姑奶奶的长子吕公子——啊,你是见过的,我倒是多嘴了。”

吕文信站起来看着紫珏是一脸的笑意:“表妹可能是不记得了吧?婉表妹可能是太过伤心了,有些话实在是…;表妹有什么可以用得着小兄的地方。尽管开口。”

他倒是不失时机的巴结紫珏,想在紫珏面前留个好印像,却不知道他在池府中做得丑事。紫珏知道的极为清楚;如今他再扮出如何的潇洒模样来,也不会博到紫珏半点的好感。

紫珏轻轻一点头:“多谢吕表兄。”一句话就打发了吕文信,有些不解的看向夏承勤和水清——他们找来的郎中,所以他们被牵扯进来在这里候一候也就罢了。

吕文信算怎么回事儿,上官姨娘的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他知道那毒菇是哪里来的,但就算是知道相信他也不会说出来。

水清抿了抿唇拉了吕文信坐下:“吕兄闷了吧?如果不是和我们在一起,现在你也不必到这里闷坐;有事的话。你就先走一步,过后我和夏兄再去寻吕兄来说话。”

吕文信连连摆手,目光还是留在紫珏的身上:“不闷不闷;我今天刚过来住下,正要和两位兄长好好的说一说话,在哪里说不是说?”

“再说。这里如果有什么我们可能帮上忙的,总不能干看着是不是?不能让大表妹吃亏啊。”

紫珏没有理会吕文信:堂堂男子掺和旁人内宅的事情,丢不丢人啊?于礼不和他当然不会不懂,不过就是借这个机会想和自己说几句话,表明他的关心。

只是手段还真得不高明,也不知道环儿和紫瑛是怎么看中他的,这样一个男人给她提鞋,她都不会要。

她却不知道,她在小镇街道上长大。在翠玉楼帮工,见过多少男子?而紫瑛等人在池府之中长大,又见过几个男人?

如水清这样的男子好是好了,但是他不可能娶一个庶女做妻,所以吕文信在紫瑛的眼中当然算是不错的了。

紫珏也听出来,吕文信是被水清和夏承勤给算计了。如果不是他们两个人的话,吕文信不会出现在此地;所以此人不会捣乱,只是让他来有什么用呢?

她带着疑惑看一眼水清,也不便再多问;更何况屋里的姜婉已经冲了出来:“池紫珏你好不要脸,来了不见祖父,却在水公子面前…”

紫珏瞪她一眼:“你再胡说一个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