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越看越迷糊,还是没弄懂锦绣要做什么,追问了几遍,锦绣只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只好按捺住满心的好奇心观察锦绣的举动。

锦绣坐到矮些的椅子上,然后低头忙碌了起来。

先用黑色丝线绣出花蕊和轮廓,依着墨印的大小绣出大小不同的梅花图案。锦绣的美术功底确实不错,没用炭笔描绘绣出的轮廓也很清晰自然,再用红色的丝线绣出花瓣。时间仓促也来不及用什么别的复杂阵法,就用最简单的齐针绣出花瓣来。

在锦绣的飞针走线下,那朵红色的梅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冉冉盛开在衣角上,美不胜收。

“天呀,这梅花太漂亮了!阿秀,你的手好巧哦!”

阿玲满脸惊喜的喊了起来,若是替她绣花的是丽娘,她自然不会惊讶,毕竟丽娘在少女时期曾师从名师学过刺绣,绣活做的好远近闻名,不少人家会找上门来请她动手做绣活。

可现在低头忙活的可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阿秀也,记得她还比自己小上一岁多呢,怎的手艺会这么好?

阿玲已经没有力气嫉妒了,心里满满的尽是崇拜。

锦绣嫣然一笑,心想若是有时间的话,慢慢的将花朵绣的更加精致该有多好啊!

阿玲这一声将孩子们都引了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过来看热闹。

阿桃看了一眼也嚷了起来:“阿玲姐,你的棉袄上多了梅花好漂亮啊!”普通的红棉袄多了梅花做点缀,立刻多了几分雅致和情趣。

乡下丫头的棉袄自然不会讲究到哪里去,徐氏家里家外忙的要命,根本没空也没心思去替阿玲的衣服绣点图案什么的。

阿玲喜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阿华和阿亮都是男孩子,对漂亮不漂亮一点都不敏感,看了一眼就到旁边去玩耍去了。

锦绣飞快的忙活着,可惜刺绣从来就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儿,绣好了三朵梅花,天已经接近中午了。

金大恒写了好几副对联,又写了不少张福字,正想休息一下,顺子又拿着红纸过来了,只好埋头继续写。

顺子一眼就瞟到了锦绣和阿玲这一边,脚步不听使唤的就过来了。

阿玲见到顺子满心欢喜,连忙朝顺子招手:“顺子哥,你也来找二叔写对联啊!”

顺子笑道:“是啊,二叔写字好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我不来找他写还能找谁写?对了,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没好意思过分的靠近,因此看不出锦绣到底低头在忙着什么。

阿桃立刻让过来,让顺子走的近些也看的仔细些:“我姐姐正替阿玲姐在棉袄上面绣些梅花呢!顺子哥你快瞧,我姐绣的梅花多好看。”

顺子看了那几朵梅花,惊叹不已:“阿秀,你什么时候也会做绣活了,绣的真是好看。”

记得阿秀原来也就是个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丫头,整天只会跟在他的后面,什么时候她也学会这些了?

锦绣轻笑:“也就是到了陆府里学的,人家都学,我就跟着也学了些。”这纯粹是鬼话了,三等丫鬟才开始学做绣活,扫地丫鬟哪有那个时间和闲情学这玩意儿。不过,这事情外人当然是不知情的,就算是胡扯也没人会怀疑。

果然,顺子和阿玲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样子来。

锦绣不欲多说,时间无多,午饭前最好把这几朵梅花都绣出来才好。因此说完了这一句就又低头忙碌了起来。

对比起坐在那儿只会傻笑的阿玲,低头认真做事的锦绣多的何止是聪明伶俐?那份认真和细心还有专注让锦绣散发无与伦比的光彩。

顺子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明明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邻家妹子,怎么会越变越美越来越聪慧了?每看一眼都觉得有不同的感觉。心底那一点点的骚动似乎有扩大的趋势…

阿玲不时的看向顺子,眼中淡淡的爱慕紧紧的缠绕在顺子的身上。

阿桃觉得颇是有趣,看看顺子又看看阿玲,不由得咯咯笑了起来。

阿玲郝然,瞪了阿桃一眼:“阿桃,你好端端的笑什么?”

阿桃眼珠一转,没敢说实话:“我觉得姐姐的手真巧,替姐姐高兴呢!”估计要是说了实话定然被阿玲姐臭骂一顿,还是识相点好了。

金大恒将对联全部写好了,喊顺子过去拿。

顺子对着阿玲说道:“我先回去了。”眼睛却依依不舍的看了锦绣一眼,盼望着她会抬头看自己一眼。

锦绣果然抬起头微微一笑:“顺子哥,有空过来玩。”礼貌客气而已,请勿多想。

可惜,顺子显然会错意了,立刻高兴起来,重重的点了点头:“嗯,明天起就不忙了,我一定来找你玩。”

阿玲连忙跟着说道:“别忘了也来找我。”

顺子的笑容稍稍淡了些,也点了点头。

就这也够阿玲高兴的了,眼睛一直追着顺子直到门外看不见了才收了回来。

金大恒收拾好了东西,也过来凑热闹,对自己女儿的手艺赞叹骄傲不已。

丽娘忙好了午饭,出来一看,顿时笑了。这一大堆人围在一起看锦绣做绣活,也够壮观的了。

丽娘凑近一看,暗暗点头。

锦绣的手艺还赶不上一个成年人,可是在同龄的孩子里绝对是顶尖的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绣出这样的图案来,说明锦绣真的很努力很有天分。她才学了几个月而已,若是再学上几年,手艺定然比自己要强了。

徐氏进了门,见状笑了:“哟,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等从阿玲的口中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徐氏也是一惊。

人比人气死人,阿玲这么大了连个花骨朵都绣不好,可阿秀都会绣梅花了,手艺还颇为不赖。

徐氏心里暗下决心:明年定要好好的调教阿玲,这被阿秀比的都快到脚底板了。

锦绣绣好了第五朵梅花之后,手也酸眼也痛,将针线丢了下来:“暂时就绣这么多吧,等下午有空再将剩下的一点补上。”

大些的墨印都被掩盖住了,剩下的三四个米粒大小的墨印,在梅花的映衬下基本看不出来了。

阿玲起身,那五朵梅花便在阳光下一起闪耀。

“太好看了,阿秀,你的手真巧,我太喜欢了。”阿玲又笑又跳,恨不得穿着棉袄到村子里来回的走上两趟让所有人都看看才好。

丽娘不无自豪的“谦虚”了几句:“手艺一般,还得多磨练呢!”

徐氏的笑容里有些许的不自然:“你太客气了,阿秀这绣活真是很好。看来日后比你还要强呢!”

丽娘的笑容愈发的舒心。

徐氏拖着阿玲和阿华回家吃饭,阿玲边走边回头喊道:“阿秀,我吃过午饭就来找你。”

锦绣哑然失笑,点头应了。

扫地丫鬟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往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往事

阿玲说到做到,果然吃过了午饭又过来了。锦绣好人只得做到底,又将剩下的梅花绣好了。

阿玲的棉袄多了那些鲜艳夺目的梅花做点缀果然好看的多,惹得阿玲大年初一的那一天从村头拜年到村尾。

锦绣在金家过了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新年。虽说没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可那种充实温暖的感受足以让缺乏亲情的她感动的落泪。

还有什么能比家人陪在身边过年更幸福的事情?

顺子一有空就往金家跑,锦绣渐渐的和他熟络了起来。阿玲和锦绣的感情也日渐的好了,再加上一堆小一些的孩子,金家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

顺子的妹妹叫做梅子,和阿桃差不多年纪,和阿桃很是要好,也常常来金家玩耍。

大过年的,自然要出去拜年,锦绣跟着一帮人的后面到处串门,一点也不担心会露了马脚。反正不管到了谁家,别人怎么叫人她就跟着怎么叫。正好趁着这机会认识了不少村子里的人。

顺子家她也去了一次,顺子爹是个朴实憨厚的手艺人,容貌平常,顺子娘不知得了什么病一直躺在床上,勉强的起身坐起来跟各人道好。

锦绣看了顺子娘一眼,心里暗暗有些心惊。

顺子娘容颜姣好,却因为常年生病脸色蜡黄,双眼无神,明明是病入膏肓的症状…

锦绣暗暗为她惋惜,三十多岁的女子正值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可顺子娘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剩下的时光也不过是在熬时间而已。或许一年半载,或许三月五月,就会枯萎凋谢。

顺子对他娘很孝顺,平日里端茶送水伺候周到,锦绣亲眼见到顺子小心翼翼的给他娘喂水喝,心里不由得对顺子多了一丝好感。

懂得孝顺爹娘的男孩子很多,可真正能做到伺候床前的又能有几个?何况顺子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

到了初三这一天,基本上家家的媳妇都带着孩子回娘家。奇怪的是,丽娘却没有动静,一切如常。

锦绣心里很是奇怪,寻了个空悄悄的问了阿桃。

阿桃笑嘻嘻的说道:“姐姐,你摔了一跤怎么什么都忘记了。娘是苏州人,听说原来家境很好,后来不知怎的家境破落遭了难,才到扬州来的。”

原来丽娘也曾是大户人家的闺女,自小锦衣玉食生活优渥,后来家道中落,举家迁往扬州来,途中遭遇土匪。所有财物被抢劫一空,父母因些微的抵抗被打的半死。若不是十三岁的丽娘之前用煤灰涂黑了脸,只怕就要被土匪抓住做压寨夫人去了。

经此一劫,丽娘的父母不久便去世了,留下孤苦无依的丽娘一人到处讨饭漂泊。后来不知怎的跑到这个村子来,被好心的殷氏收留,和金大恒日久生情成了夫妻。

锦绣没有想到丽娘居然有如此坎坷的身世,一时之间惊讶莫名。

细细想来,丽娘长的美貌端庄,谈吐不俗,一眼就能看出家教良好,和那些粗鄙的妇人有天壤之别。那一手绣活更是远近闻名,也定然是少女时期家中请了专门的绣娘来教导的缘故了。

再看到丽娘,锦绣的目光多了莫名的怜惜和感慨。女子命运如浮萍,这一点在丽娘的身上体现无遗。曾是养尊处优的闺阁小姐,现在却成了辛苦的村妇,为了一家生计苦苦挣扎。这是否就是命运的捉弄?

丽娘过了初一之后就开始做绣活了,此时手里正在绣的是一个枕巾,并蒂莲花正在徐徐开放。

丽娘一抬头,见锦绣目光专注,误以为锦绣对绣枕巾发生了兴趣,笑道:“你坐的近一些,我来把这种针法的要诀讲给你听一听。”

锦绣听话将凳子挪了过来,听丽娘讲解。

丽娘说的细致入微,唯恐女儿听不懂,锦绣却罕见的有些心不在焉,丽娘很快的就察觉出来了,温和的问道:“你今天怎么了?老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问我?”

锦绣笑了笑,她心里确实对丽娘充满了好奇,趁这个时机问一问也好。不过,该从哪里问起呢?

“娘,你跟谁学的刺绣?”

丽娘一楞,旋即笑了:“你这孩子,怎么忽然问起这些来,告诉你也无妨。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娘特地请了一个很有名气的绣娘到家里教我刺绣,那名绣娘擅长苏绣,我跟着她学了大约四年。后来家境中落,无力再负担这些开销,才将她辞退了。”

说着说着,丽娘陷入了回忆中,以为被淡忘的往昔就这么慢慢的浮现在眼前,一时间怅然若失感慨莫名。

“给我讲一讲你和爹的故事吧!”锦绣暗暗后悔提起了这个话题,对丽娘来说这都是伤心往事,提一次便伤心一次啊!

丽娘娇嗔的白了锦绣一眼:“好端端的,尽提这些陈年旧事做什么?”

锦绣嘻嘻一笑,使出撒手?:“你就随便说一些给我听一听嘛!我真的好想知道。”

丽娘对锦绣的撒娇果然无抵抗之力,放下了手中的活和锦绣说起话来:“说起来,要不是你爹,我只怕也活不到今日。当时,我一路讨饭到这里,面黄肌瘦邋里邋遢身上还长了脓疮,你爹散学回来见到我因饥饿昏倒在路边,便将我救了回来。你奶奶虽然不太情愿,也总算收留了我,没把我撵出去。后来,我就在金家住了下来。”

再后来,故事就简单多了。年少英俊的金大恒和美丽多才的丽娘日久生情互生好感,到了适婚年龄就成了亲。

丽娘说起这一些,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锦绣起了调皮之心,故意说道:“我爹现在这副模样,年轻的时候能好看到哪里去?”

丽娘立刻反驳:“谁说的?你爹这些年老是生病脸色不好看,年轻的时候他长的俊了,十里八乡爱慕他的姑娘多着呢!”金大恒还曾考中过秀才,写的一手好字,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才子。来说媒的不知有多少。

待看到锦绣哈哈大笑,丽娘才反应过来,哭笑不得的瞪了锦绣两眼。

这死丫头,居然开起她的玩笑来了。

锦绣笑了会儿正色说道:“娘,这么多年,你和爹在一起,觉得日子辛苦吗?”

丽娘想了想,淡淡的笑了:“说不辛苦那是自欺欺人,确实很辛苦。尤其是这几年,你爹身子不好,常常生病。我又得照顾他,又得照应你们,好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

丽娘悠悠的叹了口气,缓缓的继续说道:“不过,这么些年,你爹一直都待我很好。处处尊重我,家里家外都让我拿主意。日子虽然穷些,我心里却很知足。”

和相爱的人相守在一起,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来的。

锦绣心里微微一动,看着丽娘脸上幸福的表情有些恍惚。

是啊,若是能和一个自己很爱也很爱自己的男人相守在一起,那是多幸福的事情?哪怕日子过的穷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丽娘温柔的凝视着锦绣,饱含歉意的说道:“阿秀,若不是日子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我和你爹绝不会将你卖出去做丫鬟。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爹生病没钱治,更不能让你们三个孩子都跟着我和你爹挨饿吃不上饭。所以只好一狠心将你卖去做了丫鬟。你爹有了钱治病,你也有了安身的地方不会挨饿。可一想到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要在人家整天做事,我和你爹的心里就好难受…”

说到这儿,丽娘的眼泪又流了出来。两只手微微的颤抖起来。

锦绣的鼻子一酸,强忍着眼泪不让它涌出来,哽咽着说道:“娘,我知道你们的苦衷,我知道你们是爱我的…”到底说不下去了,将头埋进丽娘的膝盖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锦绣也说不清自己为了什么在哭,是为了丽娘的无奈和辛酸?还是为了爹娘卑微的疼爱和歉意?

内心源源不断的涌出的那股汹涌的感情究竟是什么?

她忽然觉得自己已经真正的彻底的融入了现在的生活和眼前的这个家,她就是真正的阿秀。

娘儿俩这一番动静把金大恒吓坏了,今天已经有学生来上课了,金大恒领着孩子们一直在屋子里读书。所以金大恒根本不知道这屋子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还是回屋子找书才碰到这副场景。

“怎么了?丽娘,你和阿秀哭什么?”

金大恒慌忙的蹲了下来,一边忙着拍拍锦绣的肩膀,一边轻抚着丽娘的背脊。

丽娘抽噎着说道:“恒哥,我们俩对不起阿秀啊!”

金大恒闻言心里一酸,差点也落下泪来。

锦绣擦掉眼泪:“爹,娘,你们俩别难过了。我真的一点都不怪你们,而且我现在在陆府里过的很好。你们放心,我x后定要在陆府里混出个人样来。你们的闺女不会永远都做个小丫鬟的。”

锦绣的小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定和执着。

丽娘欣慰的笑了,金大恒也释然了,夫妻俩的双手悄然紧握。

阿秀是好样的,说不定真的能为自己搏出锦绣前程呢!

扫地丫鬟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府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府

初六那一天吃完午饭之后,锦绣将带回家的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仍然打成一个包裹,准备回府。

在家里这十二天是她有生之年最幸福的日子,狠狠的享受了一把亲情的温暖。

悠闲的假期结束了,她要继续回到陆府里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锦绣信心十足,神彩飞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金大恒要带孩子们读书没有时间送她,丽娘又得做绣活,锦绣便打算自己一个人回府。

顺子却在午饭之后冒了出来,嚷着要送锦绣回去。

没等锦绣婉言拒绝,金大恒就一口应了下来:“也好,就劳烦顺子一趟了。”顺子身高力壮,有他帮着锦绣背包裹,锦绣也能轻松些。

丽娘一直也很喜欢顺子,一叠声的谢过了顺子。

看父母这么热心,锦绣再也说不出拒绝之类的话来,只好任顺子替她背起包裹在前面领路。

阿玲站在院子里看着顺子兴高采烈的陪着锦绣回府,心里怏怏不乐,偏又没有任何资格反对,一时呆立在那里,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金大恒皱皱眉头,沉声说道:“阿玲,你在这儿发什么楞?快进屋子读书去。”

阿玲应了声,进了屋子,至于到底有几分精力放在读书上就没人知道了。

顺子走路很快,时不时的停下来等一等锦绣。

锦绣不由得开起了玩笑:“顺子哥,你背着包裹怎么还走的这么快?”

顺子见了锦绣如花的笑脸异常的快活,爽朗的笑道:“我天天都得到村头的水井那边去挑水,早习惯了。我是男孩子,自然不像女孩子这么软趴趴的没劲。”

这话锦绣可不爱听了:“我天天扫地,哪里像你说的那样没劲。”

顺子打量了锦绣细瘦的小手和胳膊一眼,笑而不答。女孩子就是女还孩子,在体力上远远不能和男孩子相提并论。

不过,这些话放在心里想想就好,他可不会如此不识相的在锦绣面前直说。男孩子讨好女孩子乃是天生的本领,不学即会。

锦绣的话果然多了起来,说起了府里的各个好姐妹,言谈之间充满喜悦和思念。

顺子专心的听着,偶尔看一眼锦绣发亮的脸庞,心里舒坦的无以复加。

往日漫长的路程似乎一会儿就到了,陆府的后面遥遥在望,顺子顿时有些失落起来。锦绣一进了这道门又得好长时间才能回家,见她一面多么的不易啊!

锦绣敲了敲后门,立刻就有人来开门了。

奇怪,居然不是王婆子,而是锦茹。

“锦茹!”“锦绣!”两人笑着抱到一起又蹦又跳,不过是隔了个年没见,却像隔了好多好多天似的,见了面才知道是多么的想念对方。

“锦茹,王嬷嬷去哪里了,怎么是你在这里开门。”锦绣笑着松开手。

锦茹笑嘻嘻的:“王嬷嬷新得了孙子,在家里带孩子没有来,所以将后门钥匙放在我这儿。反正我天天在这儿扫地,有人来我就开门。今天回来的姐妹可多了,我忙的都没时间扫地了。”

“王嬷嬷胆子倒是不小。”锦绣哑然失笑,不用想也知道王婆子定然是偷溜了回家去带孙子,若是请假的话就该有专人在这里看门了。

锦茹笑着解释:“也就是这一两天的功夫,等主子们一回来,王嬷嬷肯定就得按时来了。”

两人说说笑笑,不免将顺子冷落在了一边。

锦茹眼睛一瞟,吃吃的笑了:“锦绣,快给我介绍介绍,这位小哥儿是谁啊?”

明知故问!锦绣白了她一眼:“这是我们村子的顺子哥,顺子哥,这是我刚给你提起的锦茹。”

顺子腼腆的过来和锦茹打招呼,被锦茹骨碌碌的大眼打量的浑身不自在,心想这个锦茹果然正如锦绣说的那样胆大活泼外加多话。

锦绣看出顺子的不自在,便拿过包裹和顺子道别:“顺子哥,谢谢你今天送我回来,我已经到了,你赶快回去吧!家里一定有很多事等着你忙呢!”

顺子点点头,依依不舍的走了。

锦茹挤眉弄眼的抵抵锦绣:“哟,这么快就撵人家走做什么,这么辛苦的送你回来,怎么着也得好好的和人家聊聊天什么的吧!”

锦绣翻了个白眼,不想理她了:“你忙吧,我先回屋子收拾收拾去。”然后不理会锦茹的取笑径自走了。

安顿好了之后天也差不多快黑了,陆续的又有小丫鬟回来,几天不见了就像隔了一年没见似的彼此寒暄,到处都挺热闹。

锦绣兴致挺高,见锦莲她们都还没回来,索性抬脚去了花园去找她们去。

老远的就瞄到了锦莲和锦兰的身影,锦绣笑着高声喊道:“锦莲,锦兰!”

两人不约而同的一起回头,然后一起丢下扫帚跑了过来,一左一右的抱住锦绣不肯撒手。

“好锦绣,这么多天没见,想死我了。”锦莲嚷道。

锦兰也连声说道:“我们三十那天就回来的,你怎的到今天才回来?这几天我们盼的脖子都长了。”

锦绣被允了多休息六天的事情没有对任何人声张,因此锦莲几人见锦绣迟迟没回来还以为锦绣家中出了什么事了,心里都惦记着锦绣呢!

锦绣笑着把事情的原委说了:“…我实在是找不到单独的时机告诉你们,方嬷嬷又嘱咐过我不要和别人乱说,所以就没吱声。”

锦莲倒没什么,锦兰却有些眼热了,心想方婆子果然偏心,对锦绣也太好了吧!不过,她比锦茹内敛的多,硬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忍了回去。

两人没心情再做事了,索性收拾了打扫工具,和锦绣一起去了饭堂吃饭。刚到饭堂还没等坐下,锦茹正好也来了,四姐妹又聚到一起说不出的开心热闹。从吃饭到打水一直都黏在一起舍不得分开。

锦霞从家里带了好吃的来,慷慨的分给同屋子的三个小伙伴吃。

锦月一看也不好意思藏私,将包裹里的糖也拿了出来。锦莲则带了些松子,据说是从她爹特地从树上采了炒制出来留着她当零食吃的。

锦绣边吃边笑:“我家什么好吃的都没有,这次可没带东西给你们吃。”家里窝头多的是,总不能带窝头来吧!所有的钱都留给家里了,这个月可没有零用钱出去买东西了。

锦莲嘻嘻一笑:“这么客气做什么,若是这么计较那你替我绣了帕子做了手套我都该付工钱给你呢!”

锦霞也笑道:“锦莲说的是,锦绣可是咱们屋子里最大方的人呢!”

锦月难得的没提反对意见,她的手上可正戴着锦绣给她做的手套呢!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她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小丫鬟们的口中永远不乏闲话的题材,这不,锦月又开始卖弄起她从她娘那儿听到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