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的女儿自然也都娇贵的很,若不是因为二少爷新近考取了功名日后前途一片光明,一个庶子根本是配不上人家嫡出的三小姐的。

陆文伦对这门亲事极为满意,二姨娘更是高兴的不得了。眼见着儿子即将有一门好亲事,日后有了媳妇娘家的帮衬,二少爷在府里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再等过几年考中了进士外放做了官员,未来真是美不可言。

沈氏就没那么痛快了。

大少爷的亲事一直是她的骄傲,有这么一个家世过人的大儿媳,走到哪里都有面子。

那个一直不被放在眼底的庶子却不声不吭的中了个举人回来,将自己儿子硬生生的压了一头。再有这样一门好亲事,岂不是要和自己儿子平起平坐了么?

一想到这儿,沈氏就满心的懊恼。照着她的想法,随意的给二少爷寻一门过的去的亲事就行了。可陆文伦却为二少爷谋了这么一门好亲事,分明是重视二少爷。一想到二姨娘脸上的笑容,沈氏高兴不起来。

斗了一辈子,但凡是二姨娘高兴的事情,沈氏就不痛快。

因此,院子里的丫鬟们谁也不敢随意的讨论此事。唯恐触了沈氏的霉头。

锦绣悄悄的为二少爷高兴,面上也不敢表露出来。在锦莲面前,自然没了顾忌,和锦莲讨论了起来:“已经换过了庚帖,也定了日子了,说是三月进们。二少爷的院子已经开始翻修了呢!”

锦莲连连点头,顺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也拿出来和锦绣一起分享。

---------

谢谢亲们的打赏和安慰,小情又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多谢理解~

写文一年多来,小情从没断过更,上架后一直坚持着两更,勤奋和努力亲们一定都看在眼底。希望亲们能以更宽容的心来看文~故事正在展开,精彩慢慢上演,继续看下去哦~

扫地丫鬟 第二百五十四章好事

第二百五十四章好事

锦绣如今的心态非常的平和,有素蕓在前,又有即将进门的二少奶奶在后,早把心里悄悄升起的那一点点小小涟漪抹平了。

两人的差距摆在那里,注定只能做一对普通朋友了。还是不要生任何的妄想才好。再者,她也不稀罕做任何人的通房丫鬟。

等过个几年,为自己谋求一门过的去的亲事,别的条件不论,第一条就是要做正妻。她可不愿意做个低微的小妾看别的女人的脸色过日子。

锦莲第一次听锦绣提起这个话题,掩着嘴笑道:“倒没有想过你有这样的志向呢!”丫鬟们都羡慕着素月和素蕓的好运气,锦绣却跟别人不一样…

两人嘻嘻哈哈一阵子,眼见时候不早了。锦莲不敢多待,上次迟归的事情在她的脑海里早留下了阴影,她可不愿意再看如花的脸色。更不忍心见到锦绣因为她向如花卑躬屈膝。

锦绣送了锦莲回去,等见锦莲回了院子,才放心的回了头。

第二天,锦绣就去找了挽翠,提出要借一本字帖的事情。

挽翠微微思忖了会儿,花了不少功夫才从床底翻出一本字帖来。那字帖上久未动用,上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用抹布抹干净之后,古旧的封面就露了出来。

锦绣连忙接了过来:“多谢挽翠姐姐,等练上一阵子,我就还给你。”

挽翠笑道:“这字帖还是我好久以前用过的东西,如今放在床底下,早没了用处。你若是喜欢,就送了给你吧!”

锦绣笑着谢过,美滋滋的翻起了这本字帖。

挽翠的书法水平在女子中还算过的去,这本字帖不是什么名家手笔,上面的字体秀气端正,很适合初学者练习。

锦绣本就有些底子,又肯用功,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了不小的进步。

眼看就要到年底了,沈氏忙着查看账本头昏脑胀,如玉是当仁不让的助手。再加上锦绣的帮忙,总算将一大堆厚厚的账本都看完了。

锦绣细心的依着沈氏的意思,将每个店铺的账本重新整理了一遍。撇去细碎的账目不谈,专门记录每一个铺子的总收支和盈余亏损情况,饶是如此,也花了两三天的功夫。

沈氏将账本看了一遍,又轻松又省事,不由得夸了锦绣几句,随手赏赐了一个银镯子给锦绣。

锦绣笑吟吟的领了赏赐,开始琢磨起日后是不是该专门替沈氏做个账房什么的。这些日子得的赏赐可比过去的一年还要多呢!真正是个肥的不能再肥的肥差啊!

陆府惯例要到京城去过年,沈氏忙完了账务之后,又开始忙碌起了年货。再加上二少爷的院子里一直在施工,因此忙的焦头烂额。

顾婆子方婆子还有岳婆子天天往沈氏这儿跑,汇报各自负责的事情的进度。

锦绣冷眼旁观,发现沈氏确实最器重岳婆子。顾婆子负责丫鬟和重要物品的采买,方婆子则是负责日常用度的采买,可置办起带往京城的年货来,却都是由岳婆子负责的。

去年素荷和素秋一起跟着去了京城,今年素彤素琪素娥三个开始蠢蠢欲动,一个个都瞄上了这个优差。一个个的去打听人选问题。

如诗笑而不答,素秋稳稳的跟着去不需担心此类问题,极有优越性的答道:“这事情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如玉姐拿的主意。”丫鬟们什么也打听不到,只好失望而归。

锦绣没敢多做奢望,暗自打算着趁着年前得回家一趟。她身边攒了这么多的家当,得多带些回家去,让家中也过个好年不是?

孰料,如玉却悄悄将锦绣喊到了一边,嘱咐锦绣收拾好衣物,准备跟着一起上京城过年去。

锦绣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置信:“我也去京城?”不是吧,这样的好事落到她头上来了?简直想都不敢想,前面可有这么多素字辈的丫鬟在呢!

如玉笑道:“这可是夫人钦点。锦绣,你这些日子言行举止多注意些,我想,等过了年,夫人就该把你升上来了。”

这个消息比前一个还让锦绣开心。

如玉是沈氏的贴身丫鬟,沈氏很倚重她有什么事情常跟她商议。既然她说的这么明白,一定是沈氏说过了这样的话…

锦绣压抑住心里的激动,盈盈拜谢。

如玉笑着说道:“好了,都是好姐妹,这么客气太见外了。后天就得出发,你明天回家一趟吧!若是我没记错,你有三个多月没回去过了。”

锦绣的眼角眉梢都透出喜悦,利落的应了一声。

锦绣要跟着去京城一事在三等丫鬟之间惹来了不少的非议。素彤去年就没争过素荷,今年又败倒在锦绣脚下,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吃晚饭时卯足了劲儿的挑刺,想借机和锦绣吵一架撒撒气。

锦绣就是不接话茬儿,任凭素彤冷言冷语酸不溜丢就是低头吃饭。

素娥看不下去了,仗义执言道:“行了行了,说几句得了。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素娥已经开始接受锦绣很有可能升为二等丫鬟的事实,这好事反正轮不到她,那么谁升上去都是一样的。锦绣脾气好又热心,比素彤可强多了。

素琪也道:“就是嘛,有本事就闹到夫人那里去,在这里逞英雄算个什么本事。锦绣是个好脾气,要是换一个厉害的,哪里容得下你这么说话。”

素荷知道这句是暗讽她的,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锦绣笑着对素琪和素娥说道:“我一定带些礼物给你们,说说看,都喜欢什么。素荷姐姐,你去年的礼物是从哪里买的?”

这话题人人感兴趣,素荷立刻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素娥和素琪把头都凑了过来,素彤心痒痒的,可惜刚才说了这么多的难听话,一时半会拉不脸来。气人的是,几人说的很是热闹,没人来搭理她。

眼看着锦绣笑吟吟的和素琪几人有说有笑,却故意不理睬自己,素彤心里气的不行,恨恨的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得意个什么劲儿。”

锦绣没有生气,淡淡的笑道:“素彤姐,这事情确实是件小事,也没什么了不起。我更是没有得意,你又有什么可气的?”

素彤被堵的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锦绣不再理睬她,又扭头和其他人说笑。对付素彤也不能过于软弱了,省得被她欺负到头上来了。锦绣的原则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做人太过憋屈了还有什么意思。

回了屋子之后,锦绣连忙收拾起了东西。

早上回去,晚上就得回来,衣服什么的一律不用带。主要是要把钱财带一些回去就行了。

如今锦绣也有了不少的家当了,攒了三个月的月钱,沉甸甸的让人心安。因为没时间出府,也就没地方花钱,再加上做绣活赚来的外快,攒钱的速度很是惊人。细细数数,足有八百文。

另外有一个银簪子,一个银镯子,还有一对小小的银耳环,都是沈氏给的赏赐。想了想,锦绣便把这些银质的东西和铜钱都塞到了包裹里。只留了两百多文做零用,到了京城那边还得买些礼物回来送人,也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用…

最贵重的当然就是那个荷包,里面放了几个银锭子呢!

锦绣开始体会到有钱人的苦恼,这个荷包放到哪儿都觉得不放心,最后索性在衣服里面做了暗袋,将荷包塞在了里面。反正穿着厚厚的棉衣,从外面压根看不出什么来。

这个家当锦绣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拿出来了,不管怎么样,自己也得留一手。日后需要用钱打点的地方多着呢!口袋空空的心里都不踏实。

收拾好之后,锦绣沉沉睡去。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锦绣就一骨碌的从床上起来了。

吃过早饭之后,锦绣就去和如玉告了一声假,然后从后门去了府。

归心似箭的锦绣一路连走带跑的,没到晌午就到了家。

老远的,看见了熟悉的家门,锦绣的心一阵阵的激动不已。刚想敲门,就听到后面传来惊喜的喊声:“阿秀,你回来啦!”

锦绣嘴角浮出温暖的笑意,回头和那个敦厚的男孩子打了声招呼:“顺子哥,真巧,一回来就遇见你了。”

顺子显然也为这个意外的相遇高兴不已,急忙走上前来,似乎想拍拍锦绣的肩膀表示亲热,又碍于彼此都渐渐长大了该有男女之别了,尴尬的将手缩了回来。不过,顺子的脸上尽是喜悦的笑容:“好久不见你回来了,你长高了不少呢!”

上次见面还是半年之前的事情了,锦绣回来的本就少,又不是次次都能凑巧遇见顺子,因此见面的机会越发的少。

锦绣笑道:“顺子哥也长高了不少呢!”

顺子快到十五了,已经是个俊朗的少年,憨厚朴实的脸上挂着让人熟悉安心的笑容,锦绣每次见到他总觉得心里很舒服。

顺子打量了锦绣几眼,只见锦绣白皙如玉的小脸上一双乌溜溜的黑亮双眸异常的神采奕奕。想夸锦绣越来越漂亮了,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脸红了红,将头扭了过去。

扫地丫鬟 第二百五十五章饺子

第二百五十五章饺子

“阿秀,你回来啦!”

阿玲到锦绣家来串门,意外的碰到了锦绣和顺子站在门外说话。立刻高兴的喊了锦绣一声,然后顺便偷看了顺子一眼。

顺子的脸上尽是欢快的笑容,那抹欢快看在阿玲的眼里稍微有些刺眼。忽的想起了已经很久没见过顺子笑的如此畅快了。自从顺子的娘去世之后,顺子的脸上就没了笑容…

锦绣没有留意阿玲的小小心思,和阿玲寒暄了几句,就敲了门。难得回家一趟,锦绣的心情很是急切。无心再和顺子和阿玲多说话。

开门的是阿桃,见到时锦绣回来了,立刻高兴的扯着嗓子喊了起来:“爹,娘,姐姐回来了。”

金大恒和丽娘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满脸喜色的迎了锦绣回屋子。

顺子舍不得走,索性厚着脸也跟着进来了。阿玲本来想走,一见顺子进了院子顿时也舍不得走了,一起跟着进了来。

丽娘上下打量了锦绣几眼,欢喜的说道:“好些日子没有回来了,快让娘仔细看看,嗯,阿秀长高了不少呢!”也变得更加的秀气标致了。丽娘看自己的女儿,真是越看越觉得好。

金大恒笑着说道:“好了,阿秀一路走回来一定累的很,你让她好生的休息一会儿。对了,你待会儿去集市上割两斤肉回来,今天中午包顿饺子吃吧!”

阿亮欢呼了起来,阿桃也是喜气洋洋的。平日里难得吃一顿饺子,肉馅儿的饺子更是过年时候才会有的奢侈品。若不是锦绣难得回来一次,哪里有肉饺子可吃啊!

阿玲在一边凑趣:“二叔二婶子,你们再说,我的口水都要馋下来了,我今天中午可就赖在你家里不走了。”

丽娘笑的合不拢嘴,热情的说道:“那是一定的,顺子也别走了,一起留下来吃午饭吧!阿秀几个月才回来一次,你们也陪她说会儿话。”

顺子明知道这是丽娘的客套话,心里还是不由得一荡,偷眼瞄了锦绣一眼,发现她正微微侧着脸和阿亮说话,那秀气的难以形容的小脸如含苞的花朵般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让人移不开目光…

一想到锦绣到了晚上就得走了,还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到锦绣一次,顺子立刻厚着脸皮应了一声:“多谢婶子,那我今天就不客气了来蹭饭了。待会儿我就回家告诉我爹一声,说我中午不回去吃饭了。”

阿玲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的地方,笑容有一丝丝勉强。

金大恒惦记着屋子里还有一堆淘气孩子,没了他在一旁,几个孩子都探头探脑的往外张望,哪里还有心情读书啊!因此匆匆的吩咐了一声“快些去卖肉迟了就卖完了”然后就进了屋子,阿桃和阿亮乖乖的跟在后面进了屋子里去读书。

丽娘从兜里掏出了些铜钱来,嘱咐顺子:“我在家里和面,顺子,你替我跑腿去买些肉回来,记得一定要买有肥有瘦的,这样的肉剁成的馅儿才好吃。”

从随意不乏亲热的语气来看,丽娘很是喜欢这个看着长大的邻家男孩。为人勤快性格敦厚的顺子一直是金家的常客,两家之间关系本就密切,再加上顺子娘去世之后,家中没了女人做些缝缝补补的事情,丽娘看不过去常帮忙做些粗浅的活儿,因此关系越发的亲近。

顺子欢喜的应了一声,然后很自然的邀请锦绣:“阿秀,我们一起去集市上买肉吧!顺便还能买点小物件回来,哄哄阿桃和阿亮。”

锦绣听到后面一句顿时怦然心动,点头应了。

回来的时候匆匆忙忙的,也没来得及给阿桃和阿亮带些礼物什么的,正好去转一转,有看上眼的小东西就买些回来。

顺子的脸庞顿时亮了,兴冲冲的说道:“你等我一会儿,我现在就回家说一声去。”

阿玲一句话都没能插上嘴,眼睁睁的看着顺子快速的跑了,恨恨的跺了跺脚。

锦绣只好邀请道:“阿玲姐,你也一起去吧,人多才热闹。”

阿玲当然高兴的应了,总算是阴转多云。

锦绣将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的塞给了丽娘,丽娘感觉那小包裹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吃惊的看了锦绣一眼。铜钱都是圆溜溜的,可这包裹里怎么会有长长的簪子样的东西呢?

锦绣笑着解释道:“这里面是我攒了几个月的月钱,还有一些首饰是夫人赏赐给我的,我平日也用不着,索性就都拿了回来。娘,你把这些都存好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去当铺典当,总能应应急。”

善感的丽娘立刻红了眼眶,那种愧对女儿的感觉又涌了上来。

天天在府里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攒了这么一些家当,又通通拿了回家来…

锦绣抢先说道:“娘你放心,我这儿还留了不少做零用呢!”

阿玲嚷着要看一看锦绣带回了哪些首饰,丽娘也很好奇,就将包袱打了开来。

阿玲见到里面的银簪子银镯子银耳环立刻惊叹出声:“阿秀,你们夫人真是慷慨啊!”乡下丫头平日里最多就是买些头绳买朵珠花戴一戴,何曾见过这么正儿八经的银质的首饰?阿玲的眼睛都舍不得移开了。

锦绣抿嘴一笑,若是将素月给的那些小银锭子拿出来,不知道阿玲会羡慕成什么样子。

说话间,顺子又跑着回来了,兴奋的喊道:“阿秀,我们一起走吧!”

丽娘立刻将准备好的钱给了锦绣。

满心期待着和锦绣单独相处的顺子在见到阿玲也亦步亦趋的时候,立刻皱起了眉头,一句“你来做什么”就要脱口而出。

“顺子哥,我特地请了阿玲姐跟我们一起去,人多才热闹你说是不是?”锦绣笑吟吟的说道。

顺子在锦绣的笑颜下什么脾气也没有了,憨憨的笑了:“你说的是,人多热闹。”

阿玲的心情立刻变成了晴天,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锦绣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顺子偶尔也插两句嘴,其余的时间都是阿玲在尽情的发挥。

小集市离村子不远,一会儿就到了。

说是集市,其实很简陋。就是露天的空地,稀稀拉拉的摆了几个摊位。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还有个卖杂货的货郎,蹲在那里,面前有一个不大的货担子,老远的就能看到里面花花绿绿的东西。

阿玲眼睛一亮,拉着锦绣就去了货郎那里。

锦绣看了一会儿,为阿桃买了几根鲜艳的头绳,又为阿亮买了个男孩子玩的小物件。阿玲眼馋不已,可惜出来的急促,身上压根没带钱,真是可惜的紧。

锦绣见阿玲盯着货担子上面的玻璃珠儿不放,索性慷慨的花了五文钱买了一把,送给了阿玲。

阿玲欢喜的一把搂住锦绣:“谢谢你,阿秀,你真是我的好姐妹。”

顺子却一眼看中了一个小巧的荷包,布料质量都不算好,可在乡下孩子的眼里,但凡是绣了花的东西都已经算是颇为高档。因此,立刻上前问了价钱。

待听说得十文钱之后,顺子立刻犹豫了起来。他身上倒是带了些钱,可那些是要留着买米用的,家里再不买米可就要断顿了。

顺子转头看了锦绣一眼,锦绣正和阿玲讨论着哪种颜色的玻璃珠儿串起来更好看,压根没留意顺子热切的目光。

顺子咬咬牙,和货郎讨价还价了半天,总算是花了八文钱买下了那个荷包。

阿玲一直在留意着顺子的举动,见顺子买了一个女孩子用的荷包很是奇怪:“顺子哥,你买荷包做什么?”

顺子黝黑的脸庞红了一红,支支吾吾的说道:“梅子跟我要了几次了,我今天身上正好带了钱,就买一个给她。”

阿玲不以为他,锦绣更是没想到顺子心里的小小算盘。两人一齐又在货郎的担子上翻捡了起来。

顺子利用这个时间,去了相熟的肉摊上买了两斤肉,依着丽娘的嘱咐,里面至少有一半是肥肉。

三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丽娘把面和好了,正放一边醒着,见三人带了肉回来,连忙忙着剁馅儿。待一切准备齐全,就开始包饺子了。

阿玲手不算巧,包出的饺子歪歪扭扭,锦绣包的饺子端正好看。最令人诧异的是顺子居然也很擅长包饺子,小巧的饺子眨眼就是一个,做事又快又好。

锦绣赞赏的目光让顺子有些飘飘然,嘿嘿笑道:“这些不算什么,我还会蒸馒头呢!”

顺子的娘一直身体不好,顺子打小就替着家里做事,男孩子会做的事情他都会,女孩子会的厨房里的活儿他也很熟稔。自打他娘死了之后,家里的一切事务更是落到了他的头上。日积月累不断的锻炼下来,自然没有不会做的事情。

阿玲插嘴说道:“阿秀,顺子哥可能干了,什么活儿都会干。地里的农活儿也难不倒他呢!”

锦绣看了对面傻笑的顺子一眼,不由得抿嘴笑了。

勤快能干的男孩子总是让人另眼相看的。

若是日后能找一个疼她爱她什么家务事情都肯做的男子嫁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扫地丫鬟 第二百五十六章礼物

第二百五十六章礼物

金家的午饭异常的热闹,一家五口再加上顺子和阿玲还有闻香而来的阿华,满满当当的一桌子人,将煮了两锅的饺子吃的干干净净。

阿亮摸着圆溜溜的肚皮,满意的打了个饱嗝:“姐姐,你以后经常回来好不好。”姐姐一回来娘就会做好吃的了。

阿桃本在把玩着锦绣买给她的几根头绳,听了阿亮的话立刻笑了起来:“你这个馋猫,难不成指望着姐姐回来就是因为会有好吃的?”

阿亮理直气壮的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我很想念姐姐,才会巴望着姐姐经常回家来。”

锦绣笑嘻嘻的亲了阿亮一口,将阿亮搂进了怀里。

饭后,阿亮和阿华就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阿玲和顺子待了一会儿之后,总算是走了。锦绣总算有时间和丽娘说些悄悄话。

丽娘细细的盘问了锦绣在府里的生活情况,锦绣历来报喜不报忧,自然都捡些好听话来说。

丽娘忧心忡忡的说道:“阿秀,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娘说,不要憋在心里。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锦绣心里暖洋洋的,笑着说道:“没有的事,我从来不去招惹别人,哪里有人会来欺负我。”再说了,她压根就不是以前那个懦弱内向文静的锦绣了。这个身子里装着的是坚强勇敢乐观的灵魂,才不会任人欺负,谁要是欺负到她的头上来,她一定会反击回去。

见丽娘还是不肯相信,锦绣连忙将自己要跟着一行人到京城里去的事情跟丽娘说了。

丽娘又惊又喜,不敢置信的问道:“可你不是说过,只有很少的人有资格跟着到京城去么?”

锦绣笑道:“自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去的。夫人喜欢我器重我,特地吩咐让我跟着去。估摸着年后我就有升职的机会了。”

锦绣在别人面前一直是低调的谨慎的不张扬的,不过,到了家人面前,说话态度正好相反。凡事都往好了说,让家人不为她担心也算是孝心的一种体现。

丽娘果然高兴了起来,连连问锦绣:“真的么?你年后就能升做二等丫鬟了么?”锦绣能在府里过的如意,做爹娘的心里也就安慰的多。若是锦绣在府里又累又受欺负,她和金大恒该怎么面对女儿?

锦绣点了点头。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升她做二等丫鬟的可能性很大了。

首先,沈氏一直不肯提拔二等丫鬟,分明是对素彤素荷素琪素娥都不满意的缘故。若是觉得其中有人能胜任二等丫鬟的位置,只怕早在素蕓走了之后就有动静才对。既然她们四个都没入了沈氏的眼,那么她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其次,沈氏对她的态度一日好过一日。从沈氏看着她的那种欣赏的眼神中,锦绣敏感的察觉到了沈氏对自己的另眼相看。

如玉不也曾经暗示过么?到了年后就该有好消息了…

一想到这些,锦绣的心就激动不已。

丽娘也很是激动,紧紧拉着锦绣的手说道:“阿秀,你这么说娘就放心了,我一直在担心你,你还没到十三岁,也不知平日里都是怎生应付这些事情的…”

阿玲比锦绣大了一岁,可神色之间还是那么娇憨。锦绣却早早的像个小大人似的沉稳,说话做事处处小心仔细,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锦绣笑着安慰丽娘:“行了,娘,我们不说这些了。我这些日子学着做绣活,总有地方弄不清楚,正想趁着回来的时候问一问你呢!”

锦绣跟着挽瑜学绣活的事情,丽娘也知晓一二,女儿这么好学上进,丽娘自然高兴。立刻进屋里拿了针线筐来。

锦绣刚才只是随口一说,见丽娘郑重其事的拿了针线筐出来,只好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些问题来问丽娘。

论起手艺,丽娘比起挽瑜来各有千秋。挽瑜擅长教导解说,能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丽娘口才差了一筹,但是胜在实践经验丰富,讲起绣活需要注意的细处来头头是道。

锦绣一开始抱着听听看的心理,到了后来便听出了兴趣来,拖着下巴听的入了神。听到会心处,忍不住和丽娘讨论了起来。

丽娘自然识货,一见锦绣句句问到了点子上,便知道锦绣现在的手艺一定不错。心里就更加高兴了,娘儿俩个说的很是投机。一直到日头偏西了,丽娘才反应了过来:“锦绣,你该回去了吧!”

此时,金大恒正好散了学。闻言打算送锦绣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