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阿秀变成了陆府的锦绣。

若是日后出嫁,她的全名也是陆锦绣,根本没有恢复姓氏的权利。

锦绣对此事知道的如此清楚,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她本也抱着侥幸的想法,心想做丫鬟总该有脱了奴籍的机会才是,因此着意的打听过卖身契约的事情。

待听周围的丫鬟滔滔不绝的说起“陆府里所有的丫鬟要么就是家生子,要么都是签了卖身死契”这些话之后,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赎身出府的想法就此成了幻影,再也不敢多想。

所以,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沈氏身上,期盼着有朝一日沈氏也能像对待挽虹那样,风光的将她送出府去。

如果婚姻是这样的一个好机会,那么她一点也不排斥通过出嫁得到自由。

顺子对卖身契约的事情也曾细细的打听过,本还抱着一线幻想希望锦绣当年签的是卖身活契,这一刻却像一盆冷水般生生的浇在了头上,浑身冰凉。

卖身死契…

这意味着锦绣根本没有机会自由的嫁人,得任由主子发配。

陆府夫人心善倒也罢了,若是个心肠狠毒的,随意的将丫鬟许配了人家。那锦绣该怎么办?

顺子只觉得嘴里发苦,不由得想起当日送锦绣荷包时,锦绣那为难的反应来。

难怪,锦绣用那样歉意的目光看着自己。她根本没有权利资格答应他任何事情啊…

锦绣似是知道顺子在想什么,低低的说道:“顺子哥,你是个好男孩,日后一定会找个很好很好的姑娘。然后过很好很好的日子。你…不用等我…”

顺子急切的抓住锦绣的胳膊,眼睛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爱慕和坚持:“阿秀,求求你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我心里只喜欢你,别的姑娘我都不喜欢。我就是要等你。我倒不相信了,难不成你就一点自由出府的机会都没有了么?”

锦绣知道,只要她咬牙说出“没有”这两个字,就能断了顺子的念想。

可是,当她看着那双执着热情的双眸感受着他双手的灼热滚烫,她才发现,她压根说不出口。

两人四目相对。

顺子满含期冀的轻轻的又问了一遍:“阿秀?你有机会的是不是?”

锦绣挣脱开顺子的双手,然后苦笑着说道:“顺子哥,我不瞒你,机会确实是有的。只是太小太小了。一个院子里上百的丫鬟,有这样幸运的也只有几人罢了。”

姨娘们身边的丫鬟大多没这等福气,姨娘们大多都想靠着身边的得力丫鬟为自己做事出力。哪里肯轻易将丫鬟们放出府去?

小姐们身边的得力丫鬟则是要做陪嫁的,也不可能轻易的放人出府。

少爷院子里的丫鬟,若是不做通房丫鬟,大多也被发配了小厮。

唯有沈氏,才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如此待身边的丫鬟。这也是锦绣当时一定要进沈氏院子的最大原因。

顺子的眼睛一亮,声音顿时轻快起来:“只要有机会就好。”哪怕机会只有一点点,他也有信心和耐心等下去。

锦绣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此刻心里究竟是高兴还是烦恼。或许,都有一点点吧

原来对顺子好感有限,只当他是一个邻家哥哥,是原先锦绣的青梅竹马。知道顺子的心意之后,锦绣不是不感动的。可是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可是今天上午的事情却给锦绣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这么不顾一切的站在自己的面前,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过震撼。这样一份真挚的炽热的单纯的感情,是多么多么的珍贵啊

再加上后来顺子说的那一番情真意切的话,更是让锦绣感动。

她心里的天平悄悄的挪动了…

她和顺子,会有这个可能吗?

锦绣迷惘了。

两人默默的往前走,锦绣满腹心事,顺子也不来打扰她。只是时不时的喜滋滋的看锦绣一眼,满心的幸福几乎要将顺子淹没。

等到了后门口,顺子就得回头了。

锦绣把手放到兜里,那个扁扁的荷包在手里攥的紧紧的。到底该不该还给顺子?

锦绣一时也难以决断,矛盾的不得了。

顺子却不给机会让她再犹豫矛盾了,欢快的说道:“你快些进去吧下次若是想回家的话,我就到后门口来接你。”

锦绣被逗乐了,娇嗔道:“我如今回家的时间根本不固定,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家,你让我怎么递消息给你?”以前是固定的休息时间,每个月一天。可现在呢,几乎没了休息日子,若是想回家,得征得如玉的同意才行。

顺子踌躇了一会儿,为此事烦恼起来。

“可你一个人回家太不妥当了,万一再碰上那种轻薄的公子哥儿怎么办?今天我爹让我把编织好的筐送给人家,恰巧经过那里。才替你解了围。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又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

锦绣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只得说道:“日后我会小心些的。”下次再回家,记得打扮的朴素些,不要这么招摇应该会好些。

“那你下次回家的时候穿的素净些。”没想到顺子和锦绣倒是想一块儿去了。

锦绣笑着点头应了。攥着荷包的那只手轻轻的松了。

算了,就将这个荷包留着吧…

两人说话的声音惊动了守门的王婆子,只听门咿呀一声开了。

王婆子一见是锦绣站在外面,脸笑的像朵花儿似的迎了过来,热络的和锦绣打了招呼:“老远的就听到外面有说话声音,原来是锦绣回来了。”

锦绣笑着和王婆子寒暄了几句。

以前想出一次后门,还得交纳五文钱的费用,而且对着王婆子得多多讨好。即使如此,王婆子有时候还会给点脸色看。回府若是稍微迟了些,王婆子总会冷言冷语几句。

现在嘛,却是王婆子上赶着来巴结她了…

锦绣想到这儿,微微笑了。

如今,她是沈氏身边得力的二等丫鬟。这诺大的院子里谁不知道沈氏最是喜欢新晋的二等丫鬟锦绣呢?

管事婆子们见了她,渐渐的越来越客气。更不用说那些比她等级低的丫鬟们是多么的亲热客气了。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任谁也不能免俗。

锦绣坦白的承认,她很喜欢现在这种感觉。

王婆子唠叨了半天,才留意到锦绣身边的男孩子。有意无意的打量了几眼,心里琢磨着这个男孩子和锦绣会是何等关系。

王婆子好八卦的个性众人皆知,只要是她知道的事情,不消半天就能传播一整个院子。锦绣对这种人也头疼的很。

唯恐王婆子乱问乱说,锦绣随意的介绍:“这是我的邻居,顺路送我回府的。”然后用眼神连连暗示顺子快些回去。

顺子很聪明的领悟了锦绣的意思,笑着和锦绣道别,然后转身就走了。

王婆子暧昧的瞟了远去的顺子一眼。

锦绣无从辩解,索性不吱声了,快步的进了后门。

扫地丫鬟 第二百九十六章察觉

第二百九十六章察觉

金家的房子开始动工了。

金大恒暂时停了授课,等房子盖好之后,才能继续授课。孩子们倒是没多少留念不舍,嘻嘻哈哈的当放假一样,高兴的各自回去了。

这个时候盖房子只是请几个工匠回来,每天得供一顿午饭,还得出工钱。丽娘和金大恒都算主要劳动力,阿桃天天帮着做午饭,居然像模像样。

买了材料之后,将草房子都推倒,然后开始打地基。金大恒夫妻两个天天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再累心里也是欢喜的。这草房低矮不说,一到下雨天还漏雨。谁不期盼着能盖上漂亮整齐的新房?

放眼整个村子,基本上家家都是草房。只有一两户光景比较好的人家才盖了瓦房。而如今,自己家居然也成了其中一个。金大恒面上有光,连带着心情也好,身体居然日复一日的硬朗起来,做起事来浑身的力气。

徐氏见了,酸溜溜的说了不少风凉话。以前她家比老2家强的多,可现在居然倒过来了。不过才三年左右,老2家日子越过越好,现在都开始盖瓦房了。而自家住的还是那几间草房,徐氏的心里当然痛快不到哪儿去。

丽娘挺直了腰杆,笑着说道:“说起来都得感谢大嫂才是。若不是当年大嫂不肯借钱给恒哥治病,我也就不会将阿秀卖去做丫鬟了。如今,阿秀在陆府里都做上了二等丫鬟了。光是月钱就有五百文钱呢主子还时不时的有些赏赐。阿秀通通的都拿回家来了。要不然,我们家哪里来的钱盖瓦房?”

徐氏满肚子的风凉话都被硬生生噎住了,僵笑着胡乱扯了两句闲话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丽娘分外的解气。这口气憋了这么多年了,总算是爆发了出来。

锦绣送钱回来之际,听到丽娘说起这些,也很是痛快。

锦绣将存的所有银锭子都拿了回来,还有几样小首饰,通通给了丽娘:“娘,这些你都拿去。若是实在不够了,就把这几样银首饰拿去当铺当了,估计至少也能当个好几百文。”

最后,才犹豫的将那枚最值钱的金戒指也拿了出来,低声的说道:“这个金戒指也是夫人赏赐给我的。我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

丽娘却是很识货的,惊讶的接过金戒指,稍微一掂量就肯定的说道:“这个至少也得值五两银子。”

锦绣瞪大了眼睛:“这么多?”她也曾经想过这个金戒指一定比较值钱,没想到值这么多。

丽娘笑着解释道:“金银之间的兑换比列是一比二十,这个金戒指份量又重,我说值五两银子还是指被当铺克扣的情况下。若是正常的市价,应该在六七两银子左右。你拿回来这么多银子,足够盖房子了。这个金戒指你且好生的收起来,以后一起留做当嫁妆。”

锦绣一听到“嫁妆”这两个字就很无力,没有多说什么,小心的将金戒指收到了衣服的内袋里。

这次回来送钱,是特地跟如玉请了半天假才有了空闲。因此,锦绣连饭也没来得及吃,就急匆匆的回了陆府。

自然,顺子是当仁不让的护花使者。

自打金家开始盖房子之后,顺子便时不时的过来帮忙。丽娘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便天天留了顺子在家里吃午饭。还想给些工钱,顺子死活都不肯要,只好没事就替顺子洗洗衣裳,还替梅子也做了身衣裳。

这么一来,顺子爹也不好意思再呵斥没事就往金家跑的顺子了。好在顺子娘去世之后,少了个病人家里的开销小了很多。顺子爹做筐卖筐赚的工钱勉强能支撑一家温饱。顺子的日子也轻松了不少。

锦绣和顺子很随意的聊着天,气氛融洽而亲热。

“顺子哥,劳烦你天天到我家去帮忙,真是太感谢你了。”锦绣笑着说道。

顺子笑道:“我没别的本事,就是这一身的力气。做这些小事不算什么,金叔和婶子一直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才好呢”

以前常到金家来读书,金大恒对顺子最是上心,顺子心里自然有数。再加上这么多年相处的情分,比起一般的亲戚来还要近乎的多。

锦绣看着顺子飞扬的笑脸,心里暖洋洋的。

勤快的男孩子总是特别的讨人欢喜的。

顺子感受到锦绣的喜悦,心情也越发的好了起来,滔滔不绝的说起了编织箩筐的趣事来。

锦绣从未曾接触过这些,听的很入神。

从事手艺活的人,大多心灵手巧。不然也做不出好活儿来。顺子那双结实有力的双手,手指极为修长,编织起箩筐来,非常的灵巧。

见锦绣不停的往他的手瞄去,顺子索性将手伸了出来,让锦绣细细的端详一番去。

锦绣不由得将自己的手也伸出来稍做比较,顿时笑了起来。

一个黑,一个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顺子也笑了,锦绣的手长的很秀气很柔软也很好看,比他的手小多了。

真想把这样白皙的小手握住轻轻的摸上一摸…

顺子的心里痒痒的,好不容易才将这种冲动克制下来。故意借着说话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今天怎的有空回来?我记得你半个月前刚回来过一次吧”

按着锦绣的习惯,至少也得隔上一两个月才有机会再回来才是。这次才隔了半个月,锦绣居然抽出空回家,真让顺子又惊又喜呢

锦绣笑着解释道:“我得把钱送回来,所以特地去告了假。估计以后就没什么空回家了。顺子哥,还请你多多照应我家里。若是我家里钱不够了,或者是出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了,你记得来告诉我一声。我已经跟后门的王嬷嬷打过了招呼,你若是来找我的话,就直接敲后门。然后让王嬷嬷派人通知我一声就行了。”

顺子喜笑颜开,连连点头。只觉得锦绣肯将这样的事情托付给他,分明是信任他的表示。

两个月之后,金家的瓦房终于盖好了。按着乡俗,得摆上几桌酒席,请来亲戚邻居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庆祝一番。

这样喜庆的时刻,金大恒和丽娘当然希望锦绣能够回来。

顺子自告奋勇的要去报信。

金大恒犹豫了一会儿:“也不知道阿秀方不方便回来…”若是因此打扰了阿秀做事可就不好了。

顺子笑道:“不碍事的,上次阿秀对我说过,若是家里有重要事情的话,就去后门口说一声,自然会有人去报信。”

金大恒这才放下心来,任顺子去了。

丽娘看着顺子麻溜的背影,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悄悄的扯了金大恒到一边去说话:“恒哥,顺子好像对阿秀…”

点到为止不需说的太过明白,金大恒立刻就懂了。

金大恒微微皱起了眉头,低声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以前顺子也常来自己家,和阿秀也是熟悉的。两个孩子聊聊天说说话是常事。可顺子表现的这么热情却显得很不平常。都是过来人,当然能看出顺子在提到阿秀时那闪闪发亮的眼神代表着什么…

顺子,分明是喜欢上阿秀了。

丽娘担忧的说道:“前几天大嫂还跟我提过阿玲的事情,说是阿玲年纪也不小了,该定门亲事了。明年满十五了就可以出嫁了。我听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挺中意顺子的。”

阿玲那点小心思更是瞒不过大人们,乡下女孩子也没闺阁千金小姐那么多规矩和含蓄那一套,顺子到哪,阿玲就爱跟到哪儿。还总爱黏在顺子后面说话。所以阿玲对顺子的心意也很明显。

疼女心切的徐氏自打留意到闺女的心思之后,心里一直考虑着此事的可行性。

论家境,顺子家只是普通人家。几间草屋,几亩薄田罢了。不过,顺子他爹正值壮年,又会手艺,维持家计总不成问题。

至于顺子本人,那可真是没得挑了。

相貌端正,品性良好,做事勤快,忠厚老实。也会编织箩筐的手艺,家里家外什么事情都拿的上手,就连下厨做饭都比女子要强。这样的好男孩子可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

更好的是,顺子娘早早的过世了。若是阿玲能嫁给顺子,日后就没有婆婆管着。日子一定过的舒心…

徐氏和丽娘闲聊的时候,稍稍透露了些口风。言下之意就是等到了年底就找媒婆去顺子爹那儿探探口风,若是顺子爹也同意的话,就将此事定下来。

丽娘说到这儿,停了下来,若有所指的看了金大恒一眼。

金大恒听到这儿,也开始觉得事情有些棘手。

阿玲是他的亲侄女,虽然骄纵些,但是容貌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配顺子绰绰有余。

若是顺子喜欢的就是阿玲多好,两下皆大欢喜。

可偏偏顺子现在喜欢上了自己家的闺女…

两夫妻同时叹了口气,不约而同的想道:若是阿秀没有被卖到府里去做丫鬟,和顺子是多合适的一对啊

扫地丫鬟 第二百九十七章告假

第二百九十七章告假

粉红一百二加更~

---------

此时正值午后,已经过了盛夏。天气犹有余热,窗子外面的知了一声声不停的叫唤着。

锦绣正坐在床边,低头做着绣活。

她从挽瑜那里新拿了一批绣活过来,这几日得了空就忙着做绣活,几乎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门被轻轻的敲了几下,锦绣扬声喊道:“谁呀?”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应道:“锦绣姐姐,是我。”

居然是王婆子身边的小丫鬟锦喜。

锦绣很是意外,立刻去开了门。

锦喜是去年刚进府的丫鬟,虽然也是锦字辈,但是只有十岁。

每当看到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小丫鬟,锦绣总有种时光流逝飞快的感慨。一转眼,居然也开始有小丫鬟毕恭毕敬的喊她“锦绣姐姐”了…

“锦绣姐姐,后门口来了一个叫许天顺的。让我带个口信给你,说是家里的房子盖好了,明天要摆几桌酒席请乡亲们吃喝一顿。让你明天抽空回去一趟。”锦喜恭敬的说道。

锦绣听到顺子的名字,心里顿时一动,急切的问道:“他人呢,走了没有?”

锦喜摇头:“没有,还在后门口等着呢说是等确定我把消息带给你之后,他才会走。”

锦绣稍微思索了一下,吩咐道:“你现在就回去,告诉他我明天一定回去。”然后从床头取了十个铜板过来,笑着递给了锦喜。

锦喜得了跑腿费,很是开心。笑眯眯的应了一声,然后欢快的小跑着去了。

锦绣立刻盘算起了告假的事情来。

院子里所有丫鬟的事情都归如玉管,所以肯定要向如玉先说一声才是。另外,就得跟夫人再请示一声。

之前一个多月都未曾休息,就是为了等房子盖好之后再告假呢

锦绣寻了个空,悄悄的将如玉拉到了一边说起了此事。

如玉听说之后,连声恭喜锦绣。锦绣笑着说道:“这等大事,我实在是想回家一趟。还望如玉姐姐准了我的假。”

如玉痛快的应了。

锦绣很是高兴,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接下来,就得去跟沈氏说一声了。

沈氏脾气难以捉摸,据锦绣观察,每当她面无表情的时候,都是心情不太好的征兆。这个时候最好是闪的远一点,近身伺候更得加倍的小心,省的触了沈氏的霉头被当成了出气筒。素秋眼力劲儿差一些,不够机灵,就曾在沈氏心情不好的身后殷勤的上前伺候,被发落过几次。

有了素秋的前车之鉴,锦绣今日分外的小心观察了沈氏的脸色,顿时心中一喜。

沈氏面容平静,眼神清澈,嘴角微微泛着笑意,分明是心情很好的样子。

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氏是很好说话的。

锦绣微笑着上前,拿起扇子给沈氏轻轻的扇了起来。不疾不徐,扇出的风不大不小很是合适。沈氏浑身舒畅,顺手拿起盘子上的西瓜吃了起来。

锦绣思忖了会儿,决定先从沈氏最喜欢的话题入手。

“夫人,前儿个听说大少奶奶身子不适,谢大夫去给她诊脉了。”锦绣笑着说道,扇子依旧不急不缓的扇着。

沈氏笑着点点头:“谢大夫说八成是喜脉,只是时日尚短,脉相还不清晰。等过上十天半月的才能确定。”谢大夫说的很保守,可沈氏是过来人,大少奶奶每天吃了就吐,分明就是怀了身孕了。

大少奶奶过门一年多了,日日巴望着能早日怀上身孕。如今总算是心愿得偿,心里自然高兴。

沈氏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当即就免了每天的晨昏定省,让大少奶奶好生的休息。更是源源不断的送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到大少奶奶院子里去。

陆文伦破天荒的把大少爷喊到面前谆谆教导了半天。明示暗示这是陆家的长孙,一定要好好的对待儿媳妇。孕妇最忌讳情绪激动,要好生的安抚才是。

大少奶奶的地位立刻水涨船高,顿时成了陆府里最最重要的人物。她肚子里怀的可是陆家的嫡孙呢

锦绣笑着奉承了几句,把沈氏拍的凤心大悦。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提起了自己想告假的事情。

沈氏一楞,然后笑着瞄了锦绣一眼:“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

锦绣点点头,把家里盖了新房子的事情说了。

沈氏立刻准了锦绣的假期,还嘱咐锦绣在家里过上两天再回来。

锦绣心里一喜,脸上却装出不乐意的样子来:“奴婢若是在家里住两天,夫人身边岂不是少了人伺候?”

素秋捧着冰块进来,闻言笑道:“得了便宜还要卖乖,有我们几个在,你回家两天有什么打紧?真以为夫人就离不开你了?”

锦绣被取笑了,一点没脸红,笑嘻嘻的说道:“那就多谢夫人了。素秋姐,这两天得麻烦你替我值夜了。”最近陆文伦来的勤快,大抵是因为大少爷“做人”成功抱孙有望的缘故,对沈氏的态度都好了不少。

素秋笑着应了。

沈氏吩咐如玉去取一封红包来,然后赏给了锦绣:“算是我的一点微薄心意。”

锦绣一瞄就知道里面至少也有二两银子,顿时精神一振,欢喜的谢过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