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们的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了,沈氏脸色还算平静,淡淡的瞄了一眼,就转了开去。

待折腾到子时,孩子总算是露了头。

二少奶奶筋疲力尽昏厥了过去,最后一刻,心里冒出的念头是:也不知道究竟生的是男是女…

自有产婆去照料昏厥的产妇,婴孩则被包裹好好的,二少爷亲自抱着出了屋子。

二姨娘嗔怪的看了二少爷一眼,当着沈氏的面也不好多说什么。再说了,进也进去过了,说什么都迟了,索性不说也罢。连忙上前看孩子。

各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这孩子的性别问题。

二少爷一脸笑容,不掩骄傲的说道:“娴姐儿又多个弟弟啦”

居然真的生了男孩,心想事成了

沈氏心里一咯?,脸上却露出欢喜的笑容,将孩子抱了过来仔细的看了会儿,嘴里不停的夸赞:“哟,不愧是我们陆家的小少爷,这鼻子这眼睛这眉毛这嘴巴,啧啧,跟云启简直一个模样。”

二少爷相貌超群,二少奶奶也是个美人,生下来的孩子当然丑不到哪儿去。

锦绣掩不住好奇心,也跟着上前看了两眼,顿时眼前一亮。果然是个可爱的小婴儿,皮肤红通通的,眼睛微微闭着,一直没有睁开。嘴里时不时的冒出一声半声啼哭。

陆文伦笑的合不拢嘴,把孩子接过去抱在怀里,怎么看怎么舒心。

远哥儿是可人所生,虽然养在大少奶奶名下,到底不算正经的嫡子。二少爷虽然是庶出,可这孩子确实正经的二少奶奶的肚子里生出来的。陆文伦自然看了欢喜。

二姨娘更是喜上眉梢,心想着一定要找个时间去寺庙上香还愿才行。

当晚,陆文伦很自然的去了二姨娘院子,照陆文伦的心情指数来看,至少也得连着去上几天。

沈氏在丫鬟们的簇拥下回了院子休息。刚一进了屋子,没了外人在,沈氏的脸就阴沉了下来。

素琪没弄清这里面的奥妙,笑着说了几句好听话:“恭喜夫人,得了孙少爷呢”

沈氏从鼻子里嗯了一声,很明显的没有多少高兴之意。大少奶奶第一胎生了个女儿,以后还不能再生了。偏生二少奶奶一举得男。沈氏有种被压下一头的不快,再想起二姨娘的笑容,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好在有远哥儿在,长孙的位置没被夺走。至于嫡出庶出的问题嘛…

沈氏一想到这个,也觉得颇为头痛。

素琪拍马屁不成,反拍到了马腿上,讪讪的住了嘴。

锦绣很清楚沈氏心结所在,不过是觉得又被二少爷抢了次风头罢了。庶子比嫡子有出息,已经够让人懊恼的。偏偏连生孩子也比不过人家,才是真正的让人窝火呢

沈氏一夜难眠。

大少奶奶和其他的姨娘们早回了院子,所以,得知二少奶奶生了男婴的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

大少奶奶听后,笑容顿时隐没,抱着娴姐儿的手不自觉的用了力气。

娴姐儿觉得不自在,嘴撇了撇,便哭了起来。

换做往日,大少奶奶早就心肝宝贝一通哄了起来,现在却觉得心烦意乱,板着脸孔呵斥了几句。

娴姐儿年龄还小,从没受过这等严厉的责骂,不由得放声大哭起来。这动静立刻把大少爷吸引了过来。

“这是怎么了?”大少爷皱着眉头抱过女儿,疼惜的哄了几句。

大少奶奶别过脸去,不肯吱声。

大少爷瞄了依人一眼,依人只得老实的禀报:“回禀少爷,二少奶奶昨天夜里生了个小少爷。少奶奶一早就得了好消息,打算过去探望呢”

大少爷立刻明白了过来,难怪大少奶奶一大早就心情不好,原来是见人家生了儿子不甘心啊

大少爷上前哄了几句:“依我看,谁也没有我的娴姐儿好。就是拿十个小子来跟我换,我也不愿意。”

大少奶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白了大少爷一眼,然后吩咐依人准备些贺礼,就去了二少奶奶院子道喜。

沈氏再不情愿,也得一大早就过去探望。再加上姨娘们小姐们的到来,一时间,二少奶奶的院子风光无限。

二少奶奶身子还是很虚弱,一直躺在床上,不过,神情却是骄傲的满足的。

沈氏派人去给二少奶奶的娘家送了喜讯,不出半日,张家便来人送了贺礼过来。一整套的男童戴的金铃铛金项圈金锁之类的值钱物件。

沈氏勉强按耐着性子在府里又待了两天,终于忍不住跟陆文伦提出要去京城小住一段时日的事情来。

此事陆文伦一直知情,之前也没反对过。现在却改了:“耀哥儿刚出世几天,你做祖母的就跑到京城去住一阵子,一来一回说不定连满月酒宴都会错过。这岂不是让人家说出闲话来?”

人家?哪个人家?

沈氏暗暗冷笑,分明是二姨娘吹枕边风了吧不想让她走,不过是希望满月酒宴的时候让她在家里好好的操持一番,好让二少爷二少奶奶加上新出世的耀哥儿风光一番吧

她已经够憋屈的了,才不想留下来成全人家的心愿。

所以,沈氏不客气的回应道:“老爷,不过是个满月酒罢了,摆上几桌酒席便是。妾身在不在府里,没有多少影响的。”

陆文伦皱起了眉头,没想到沈氏会如此干脆的拒绝自己的提议,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去看凤儿什么时候都能去,可耀哥儿的满月酒席只有这么一次,你就不能等一等么?待过了满月之后,再去京城就是了,到时候住上两三个月都可以。”

沈氏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冷笑着回应:“怎么着,就耀哥儿重要,我的凤儿就不重要了么?新婚三日要回门,就因为路途远而没回来。到了新婚满月回娘家,还得回老宅那边去。我自然要去看看凤儿。我比不得老爷心肠硬,女儿嫁到婆家过的怎么样丝毫不关心。我可是天天惦记着凤儿。”沈氏一发起火来,连妾身两个字也顾不上用了,满口的“我”。

这话一出口,站在旁边的锦绣就知道事情不妙。

就这动静,不吵起来才是怪事。

丫鬟们不自觉的都往后面退了一两步。

果然,陆文伦立刻生气了,声音也跟着大了起来:“无理取闹,我什么时候说过不惦记凤儿了?不过是让你等孩子满月了过后再去京城,到时候你住上多久我都随你还不成么?”

沈氏心里本就不痛快,再看陆文伦不由分说的向着二姨娘和二少爷那一边,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话再也不经过大脑,毫不犹豫的就冒出了一堆尖酸刻薄的话来:“你自然巴不得我住在老宅里不回来,正好遂了你的心意。干脆,我把龙儿夫妇两个也带走,还有娴姐儿和远哥儿都带走。把这个家留给二姨娘来当好了…”

陆文伦脸都要气黑了。

如玉和锦绣对视一眼,谁也没胆子在这个时候上前劝说,奈何主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早已引来了小丫鬟们的东张西望。

锦绣眼尖的瞄到春桃和春杏站在老远处往这边看,顿时皱起了眉头,瞪了两人一眼,把两个小丫鬟给吓跑了。

锦莲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吓的腿都有些发软了。头压得低低的,不敢随便多看一眼。只是,那尖锐的声音一直往耳朵里面钻,却是怎么都躲不开。

陆文伦到底是堂堂男子汉,和妇人做口舌之争远远不是对手,在摔坏了两个杯子之后,便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沈氏铁青着脸,僵硬的站在那儿,像个不屈的斗士。

锦莲和素琪悄悄的上前收拾残局。素秋和锦绣两个一左一右的上前搀扶沈氏坐下。沈氏面色难看身子僵硬,勉强按捺着火气缓缓的坐了下来。

如玉率先安抚了沈氏几句,不外是“夫人息怒”“千万别气坏了身子”之类的。

沈氏默然半晌,然后冷不丁的冒出一句来:“你们几个,前几日让你们收拾的衣物收拾好了没有?”

扫地丫鬟 第四百零二章固执

第四百零二章固执

此言一出,丫鬟们都是一愣。

素秋忙答道:“早就收拾好了放在一边呢”沈氏之前曾说过等二少奶奶生了孩子就走,因此收拾好的东西谁也没敢乱动,唯恐随时要走来不及收拾。

沈氏冷冷的说道:“如玉,让府里备上马车,明天一早就出发。”

如玉一愣,想劝说几句。还没待张嘴,沈氏冷冷的目光就扫了过来,里面是山雨欲来的怒火。

如玉哪里还敢当着这关口拂逆沈氏的意思,只得唯唯诺诺的应了,在沈氏的眼皮子底下迅速的去忙活此事。

沈氏又吩咐锦绣:“去把朱嬷嬷叫来,就说我有急事要嘱咐她。”

锦绣应了,忙去寻了朱嬷嬷过来。

朱嬷嬷在厨房里指挥着婆子们做晚饭,见锦绣神色匆匆的跑来找自己,顿时生出不妙的预感来。

还没等朱嬷嬷问出口,锦绣就快速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当听到沈氏和陆文伦吵架那一段的时候,朱嬷嬷的脸色就变了,二话不说抬脚便走。

锦绣迅速的跟来上去,边走边说道:“嬷嬷,眼下只有您能劝住夫人了。您可千万要阻止夫人的冲动啊”若是真的不管不顾的就这么走了,陆文伦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夫妻两个的感情一直深厚不到哪儿去,哪里还经得住如此的折腾啊

朱嬷嬷叹口气,心想这种事情只能尽力而为了。

沈氏叫朱嬷嬷来,却是嘱咐些杂事:“我明日就动身,至少也要过些日子才回来。院子里的杂事就都交给你了。小事你看着处置就是,至于解决不了的,就禀报给老爷处理。”

朱嬷嬷仗着胆子问了句:“夫人,若是老爷让二姨娘管事,老奴该怎么办?”这其实是在变相的暗示沈氏,不要做出这等冲动的事情,平白的让二姨娘捡了便宜。

沈氏在气头上,压根没听出这一层暗示来,硬邦邦的说道:“若是老爷这么吩咐,你就按着老爷吩咐去做。把管家的权利都交给二姨娘就是了。”

这却是标准的气话了。

朱嬷嬷心里暗暗叫苦,努力思索出合适的话语来劝慰沈氏:“夫人,老奴斗胆劝您一句,何必和老爷闹的如此不开心…”

向来肯听她劝解的沈氏,板着脸说道:“不用多说了,我意已决。”

朱嬷嬷憋屈的退到一旁。

锦绣看到这等情形,立刻知道事情已经朝着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过去。沈氏连朱嬷嬷的话听不进去了,别人说的再多也是没用了。

沈氏平日里看起来宽宏大度,其实心眼绝不会大到哪里去。这次又因为种种原因钻了牛角尖,看架势是要和陆文伦赌气到底了。

锦绣无奈的想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今晚好好的休息,明天一大早就跟着沈氏启程吧

主子到哪,做丫鬟跟到哪儿就是了。没有多嘴的余地。

晚上轮着素秋值夜,素秋战战兢兢的留下来伺候,唯恐触了沈氏的霉头,惹来沈氏的不快。就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

锦莲和锦绣一起回了屋子,只觉得双腿有些发软,喃喃说道:“夫人发脾气好可怕,老爷生气的时候也好可怕。”这样的怒火幸好没有冲着自己来,依着她的胆量,心脏被吓停了都是有可能的。

锦绣叹了口气:“这次,只怕是不大好收场啊”

沈氏一心一意想去看二小姐,其中也有些打压二少爷二少奶奶的意思在。生了儿子又怎么样,做嫡母的不替操办满月酒席,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难堪的事情。

陆文伦如此看重此事,里面自然还有些二少奶奶娘家的因素在。张家是扬州当地的望族,二少奶奶又是嫡出的,生了儿子这等喜事,张家自然欢喜,满月的时候,亲家定会过来。说真心话,沈氏不在场,岂不是摆明不重视庶出的儿媳妇和孙少爷?

锦莲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低声问道:“夫人这是怎么了?今儿个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仔细想来,沈氏完全可以退让一步,等耀哥儿满月了之后再去京城。可沈氏却如此坚持要走,这其中会不会有些别的原因?

锦绣早猜到了真正的导火索是什么,心里透亮的很。只是,有些秘密只有自己知情,不能随意让锦莲知晓。因此,左顾言他的说道:“算啦,此事我们插不上手,还是把衣服多收拾些吧,说不定会在京城住上不短的日子呢”

锦莲一想也是,便回了屋子去收拾东西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锦绣一个人,锦绣默默的坐在床边,思索起了沈氏发火的真正原因来。

正如锦莲所说,沈氏生气是另有隐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二少奶奶第一胎便生了男孩,相比较而言,大少奶奶便输了一筹。远哥儿还没满周岁,耀哥儿就出世了。年龄如此之相近,日后在嫡出庶出的名分上,说不准会闹出矛盾来。

远哥儿是养在大少奶奶名下没错,到底不是出自大少奶奶的肚子,而是通房丫鬟可人所生,身份上低了不止一筹两筹。

耀哥儿可是从二少奶奶肚子里生出来的。

论起来,远哥儿似乎还低了一头…

好强了一辈子的沈氏哪里能咽的下这口窝囊气,生生的窝着一肚子火。

别人不清楚,可她和大少奶奶都明白的很,这辈子,大少奶奶也不可能再生儿子了。也就是说,嫡子的名分只能给远哥儿。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氏哪里还有心情抬举耀哥儿?

再加上陆文伦态度的转变,沈氏更是怒不可抑,一想到日后在这方面永远低了二姨娘一头,就觉得心血翻腾无法控制。所以,才会闹出今天这么一出来。

想到这儿,锦绣也不由得微微叹息。

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为二姨娘和二少爷地位日益水涨船高感到高兴,亦或是为沈氏的节节败退感到悲哀。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她一开始是极其同情从通房丫鬟爬上来的二姨娘的,也对庶出的勤奋努力的二少爷由衷的感到钦佩。

相反,她觉得大少爷好色耳根子又软,一点都不讨人喜欢。沈氏性子阴沉不好捉摸,又时刻有上位者的威严,让人生出难以接近的感觉。

事实证明,人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慢慢的转变。

锦绣和沈氏朝夕相处,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才渐渐获得了沈氏的信任和重用。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她慢慢熟悉了沈氏的性情,也慢慢的对沈氏生出了感情来。她甚至开始觉得,遇到沈氏这样的主母,确实是她的幸运。

在这样的心情下,锦绣自然会站在沈氏的角度来看此事,便悄然的生出了些许的悲凉和同情。

沈氏的命运,其实是一个贵族女子的悲哀的婚姻的最佳体现。处处看似风光,其实处处都有不如意之处。

她是占据了正室的位置没错,可丈夫长年的冷淡她,宠爱的另有其人。

她是当家主母没错,可得管理一大摊子事务,要为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近两百口的生计劳碌。

她是嫡母有庶子庶女没错,这只意味着她要花不少的心思去调教别的女人生出的孩子。必要的时候,还要为庶女准备嫁妆为庶子筹划婚事。

到了中年,已经不特别在乎宠爱这回事了。注意力放到了子孙上面来,期盼了许久,却得了个嫡出的孙女,然后得知了儿媳再难有孕的噩耗。

然后,庶出的二儿媳,一举得男,风光无限。

沈氏怎么可能不懊恼?怎么可能不生气?

陆文伦若是能按下性子,和她好好商议,只怕她也不会气到如此地步。只是,陆文伦的温柔似乎极少给予沈氏的身上…

算啦,不去想这些了。

锦绣摇摇头,挥去这些想法。现在想什么都没用了,沈氏铁了心要借着此事把心里的火气发散出来,就连把管家的机会让给二姨娘都不在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好生的伺候沈氏,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多想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锦绣就起床了。

沈氏一夜难眠,眼睛里有些血丝,脸色也不太好看。

锦莲战战兢兢的上前伺候梳头,不小心扯掉了一两根发丝。

沈氏立刻就变了脸,怒骂了几句。表情严厉,言辞激烈,活像锦莲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

锦莲被骂的眼泪汪汪,连头都不敢抬。任由沈氏骂了个痛快。

锦绣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捋老虎胡须。开玩笑,这个时候露头,不是找骂么?说不准沈氏把锦莲和她一起收拾了,这可没多大意思。还是乖乖的比较好。

主子心情不好,丫鬟们的日子就难过了,此话果然不假。记得以前沈氏可不是这样的,一般很少发火骂人的。

屋子里的气压很低,各人都是大气不敢出。

如玉端了早饭进来,沈氏勉强吃了两口,就不肯再动筷子。

丫鬟们抽空吃了早饭,各自回屋子拿了包裹出来。

沈氏简短的命令道:“现在出发”

扫地丫鬟 第四百零三章发愁

第四百零三章发愁

一共两辆马车,沈氏和大少爷夫妇两个坐一辆,另一个马车则是给丫鬟们坐的。

大少爷夫妻两个来的有点迟,沈氏板着脸孔数落了几句。

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都知道沈氏和陆文伦吵架的事情,知道她此刻心情很差,因此没一个敢抬头的,乖乖的任由沈氏发落。

娴姐儿最怕看见大人板着脸孔,撇撇嘴哭了起来。

沈氏的火气稍稍降了下来,将娴姐儿抱了过去,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本来打算把远哥儿也带着,可惜远哥儿还没断奶,出远门太不方便,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氏担心自己和大少奶奶都不在,可人会趁机去看远哥儿,踌躇了半晌,终于碍着大少爷也在没有问出口。

大少奶奶一看沈氏的眼神,就知道她在顾虑什么,笑着说道:“母亲,您不用担心远哥儿,我早吩咐过了身边的花嬷嬷留下来照顾远哥儿,不会出什么岔子的,您放心吧”

实则是暗示,放心,我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绝不会让可人有任何可趁之机的。

沈氏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大少爷压根没听懂其中的奥秘,笑眯眯的逗弄娴姐儿去了。

花嬷嬷是大少奶奶的陪嫁嬷嬷,为人精明能干,别看她整日一副笑脸,其实做事极为狠辣。有她在,可人绝翻不出风浪来。

“病”了这么久,连屋子都没机会出的可人,时间一久,便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整日里闹着要看自己的儿子。

只是,她生着“重病”,大少奶奶当然不能同意这样的要求。只吩咐她要好好的养病,照看孩子这种琐事,交给婆子们就好。

说来也巧,还没等马车出发,陆文伦就从里面走了出来,看来,是要去衙门公务。

陆文伦看到那两辆马车的时候,脸都黑了一半,怎么也没想到沈氏这次如此的坚决,一点转弯的余地都没有,居然今天一大早就准备出发了。

沈氏从马车的窗子里看到陆文伦的身影,不由得露出一个讥讽的微笑。然后干脆利落的吩咐车夫即刻动身,然后放下帘子,隔住陆文伦快要喷火的目光。

陆文伦离的老远,想阻止也来不及了,眼睁睁的看着马车走了,心里气的不行,狠狠的瞪了远去的马车一眼。很好,她拧着脾气要走,他也拦不住,等她回来后再慢慢算“总账”。

陆文伦恶狠狠的在心里发了一通脾气,虎着脸去了衙门。

此刻,沈氏的脾气反而平复了不少,甚至带着三分悠闲的抱过娴姐儿说话。

大少奶奶心里有些不安,悄悄的问道:“母亲,耀哥儿才出生没几天,我们就去京城,是不是不太合适…”

沈氏哼了一声:“有什么不合适的,难不成我还得天天在一边伺候不成?”

语气里明显的不悦和轻视反而让大少奶奶的心情好了起来,之前几天的不快顿时一扫而空。心想婆婆果然还是向着她的。

妯娌之间本就不和,如今二少奶奶又生下了男孩,在她面前无形中高了一头。一想到这些,大少奶奶心里就像堵了一块似的难受。因此,沈氏对耀哥儿丝毫不上心的行为让大少奶奶欣慰不已。

锦绣和其他几个丫鬟都在后面的马车上坐着,依人也跟着来了。可惜的是锦书得伺候素月,没有机会跟着一起来,未免是个小小的遗憾。

锦莲首次坐长途马车,一开始还叽叽喳喳兴奋个不停,时间一长,就有点经受不住马车的颠簸,脸色开始苍白起来。

锦绣笑着塞了块薄薄的生姜片到锦莲口中,那辛辣的味道一下子弥漫了整个口腔,顿时头脑就清醒了不少。

锦莲感激的看了锦绣一眼,问道:“锦绣,得多长时间才能到京城?”

锦绣不紧不慢的吐出两个字:“两天”

不出所料,锦莲沮丧的耷拉了脑袋,再也没了一开始出发的兴奋。

好不容易熬了两天,等到了京城的时候,锦莲根本没有力气看外边是个什么样子,晕晕乎乎的就跟着众人一起进了府里。

一切安顿下来之后,锦绣也觉得浑身疲乏。奈何没将主子伺候好之前,丫鬟们是没有休息的权利的,也只能硬撑着和如玉一起陪着沈氏到老夫人那里去请安。

老夫人见了沈氏,颇为欢喜,说起了二小姐回门时候的事情来。

沈氏一听这个话题两眼顿时亮了,恨不得将耳朵竖的更长些,一个字都不漏掉才好。

老夫人何等的精明厉害,几句话一问,就觉察出不对劲来,试探性的问道:“照你这么说,云启的媳妇刚生了个小哥儿?那你怎的抽出空来到京城来了?”

沈氏早料到老夫人会这么问,把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自然是家中有人照料,无需她在一边盯着。然后思女心切之类的。

老夫人犀利的目光扫了沈氏一眼,似笑非笑的问道:“文伦也同意你到京城来看凤儿?”

沈氏不慌不忙的点点头:“老爷亲口允过的。”

锦绣算是领教了什么叫说话不打草稿。瞧这镇定这表情,任谁也看不出沈氏在胡扯,更不可能看的出夫妻俩为此大吵过一架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