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一晚,便是新的一年了。

从明天起,她便十六了。

第五百零二章慷慨

过了初五这一天,沈氏便允了锦绣几日的假期回家住几天。

再次坐着软轿回家,锦绣的心情已经平和了不少,再不像第一次那般激动了。

锦绣本来期待着回家能遇到顺子,没想到顺子过年时候也留在了陈府,心里不由得有些失望。

她和顺子之间见面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不知花多少心思才能见上一面聊上几句。更没有培养感情的机会。

不过,想想别的女子都是成亲了之后洞房当晚才知道丈夫是个什么模样,锦绣又觉得自己还算幸运。

世事充满变数,谁也没法子预料到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她现在能做的只是尽力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

想及此,锦绣的心情平静愉悦了起来。

目前看来,一切都在往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她已经十六了,沈氏最多再留她两年也该放了她嫁人了吧她要好好的熬过这两年,依着沈氏对她的喜爱,她恢复自由身出府的机会至少也该有个四五成。她要努力将这机会扩大到六七成甚至是八九成…

阿桃已经十四了,个头迅速的窜了起来,面容愈发的清秀,已经有了少女的窈窕风姿。

在这里,十四岁的少女已经有了谈婚论嫁的资格了。

锦绣听及丽娘谈论这个话题,不由得讶然,很自然的向阿桃看过去。

乡下少女自然没闺阁小姐羞羞答答欲语还休的那一套,阿桃虽然面颊微红,却没有避开,反而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丽娘絮絮叨叨的说道:“如今我们家里的光景也不算差,可不能委屈了阿桃了。得好好的挑个人家才行。总得找个家境殷实些的,还有,最好是读过书认识字的…”

锦绣抿嘴微笑,极为认真的倾听着。

丽娘忽的将话题转到了锦绣的身上:“阿秀,你今天十六了吧”

锦绣点了点头,已经猜到了丽娘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果然,就见丽娘自责不已的叹了口气:“你如今在陆府里做事,终身大事我们也没法子做主。可真是委屈了你了。”

乡下少女多在十四五岁便出嫁,十六岁已经算是偏大了。一想到锦绣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亲嫁人,丽娘的心就纠痛了起来,一双眼里满是歉意。

锦绣笑了笑,安抚丽娘:“娘,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倒是不想早早嫁人的。”

别的不说,单说身体发育,也远远没到成熟的年龄。十四五岁就出嫁,简直是摧残未成年少女嘛

不过,这话也只能放在心里想想,锦绣没打算在丽娘面前说这些。既然这个时候流行早婚,她没有必要独树一帜。

丽娘哪里肯相信锦绣的说辞,只认为锦绣这是在说好听话哄她,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锦绣见丽娘情绪低落,连忙扯开话题,问起了阿玲的近况来。

丽娘提到这个话题倒是颇为高兴:“阿玲已经怀了身孕,估摸着还有四五个月就要生了呢”

锦绣也觉得很欣慰,阿玲日子过的好了,殷氏和徐氏心里也该平衡了吧总不至于还那般记恨顺子了。

丽娘似是看出锦绣心里的想法,笑着说道:“说起来,阿玲和顺子约莫是没这个缘分的。阿玲如今嫁的好过的也好,大嫂心里的气也该消的差不多了。日后再见着顺子,不会再像原来那般横眉冷对的了。”

丽娘目光里的内容太过丰富,锦绣敏感的察觉到丽娘想表达的意思,有些羞赫起来。

她和顺子之间的情意根本没能瞒过金大恒和丽娘,他们不挑破,只是怕她会难堪吧锦绣说不出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滋味,索性当做什么也没听出来,一个劲儿的微笑不语。

丽娘点到为止,便扯开了话题。

正说着闲话,阿亮从院子外面跑了进来,赖在锦绣的身边坐下再也不肯动弹。

锦绣笑着用帕子替阿亮擦去额上的汗珠,温柔的问道:“阿亮,大冷的天,你怎的满头大汗?”

阿亮今年十一岁了,个头快赶上阿桃了。眉目极其晴朗,比起金大恒更多了三分俊秀。闻言笑嘻嘻的说道:“我和阿华哥在外面打架来着。”

接着,就吹嘘起来,自然是阿华被他打的跪地求饶云云。

阿桃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用手指点着阿亮的额头:“得了,尽是吹牛。你被人家打的抬不起头来还差不多。”

阿华本就比阿亮大了一岁,个头大一些,又浑身的力气,阿亮哪里是阿华的对手。

阿亮被戳穿了牛皮也不觉得脸红,笑嘻嘻的应道:“我个头没他大,等以后我比他长的高了,他就不是我的对手了。”

金大恒走了过来,闻言白了阿亮一眼,训斥道:“读书倒没见你有这么大的兴致。”

阿亮一听见读书两个字,自动的缩了缩脖子。

金大恒有些无奈的数落了阿亮几句:“你这般不用功不上心,哪里能考的中童生…”

阿亮是金家唯一的男丁,金大恒对阿亮的期望自然是很高的。满心期望着阿亮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十二岁考中童生,十五岁中个秀才。阿亮头脑聪明灵活,只是不肯下苦功读书,目前看来,成绩平平罢了。

锦绣听了会儿,便提议道:“爹,我看过些日子,你便领了阿亮去镇子上的正规学堂里读书吧”

金大恒在家中只教授一些简单的课程,识字绰绰有余,可是再深一层次,便没法子教下去。毕竟来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多是抱着识几个字的想法来的,没几个真正要踏上读书科考这条道路的。

再说了,跟着自家老爹读书,阿亮躲懒的功夫是一流的,压根不肯下苦功。

若是想让阿亮有些出息,还是早日送到正规的学堂里更好。

阿亮在一边苦着脸,可惜他没有抗议的权利,只有听从的份儿。

金大恒想了想,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和丽娘低声商议起来。

若是打算送到镇子上的学堂里去,这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以家里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负担起来会有些吃力…

锦绣很自然的允诺:“阿亮的束脩便由我来承担吧”

金大恒第一个不肯:“那怎么行,你积攒些私房留着日后傍身。”

丽娘也道:“就是,你在陆府里开销定然也不小,哪能再要你负担阿亮的这一份。”

锦绣听了这样温软贴心的话,心里一阵感动。其实,她在陆府里的开销真的不小。每个月拿的月钱基本上没有剩余,积攒的私房大多是沈氏赏赐的值钱物件。不过,每个月供阿亮读书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爹,娘,你们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我是你们的闺女,也是阿亮的姐姐,为阿亮出些力也是应该的。你们就不要和我推辞了。我也盼着阿亮日后有出息,让我这个做姐姐的也多份依靠呢”

锦绣笑盈盈的说道,语气极为坚持。

金大恒还想拒绝,锦绣又接着说道:“阿桃也不小了,你们得多为阿桃考虑考虑。”

若是打算一两年就将阿桃说亲,至少得给阿桃备上一份像样的嫁妆才是。若是将所有的钱财都花到了阿亮身上,日后难免要薄待阿桃了。

丽娘犹豫了一会儿,便点了应了:“阿秀说的是,都是一家人,也不必如此见外。”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既舍不得阿秀受苦,也看不得阿桃和阿亮受了亏待。若不是锦绣主动提起,丽娘怎的也不会打闺女私房的主意的。

金大恒只得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歉意。总觉得对不住锦绣。

锦绣这几年在陆府里做事,赚的月钱大部分都贴补到了家里。自家里盖了新房之后,才嘱咐锦绣积攒些私房。这还不到两年,又得让锦绣负担阿亮的读书费用,心里真的不是个滋味啊

阿亮听到这儿,也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郑重的说道:“姐姐,我一定好好的读书。”这样才对得起锦绣的一片心意啊

锦绣欣慰的笑了笑,她衷心的期盼着日后阿亮有出息。就算是为此要负担些费用,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下来。

金大恒打算过了初八就带着阿亮到镇子上去的鸿儒学堂里去读书,这个鸿儒学堂创办多年,里面聘了几个扬州本地的知识渊博的老秀才做教习。

当年的金大恒没资格进这样的学堂教书,一直引以为憾。这次送阿亮去正规学堂读书,金大恒第一个便想到了这个学堂。

学堂好,自然要求也高。

好在阿亮在家里读了几年书,基本上识得所有的字,又长的眉清目秀,兼之口齿伶俐,很惹人好感。在面试的时候,抑扬顿挫的背诵了一篇长长的劝学,立刻过了关。

学费果然也很高昂,一个月便要两百文钱,这还不连伙食费和住宿费。

金大恒肉痛的交清了一个月的费用。

阿亮经此一事,像是长大了不少,回到家之后,第一个便向锦绣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姐姐,我过两日就要正式去学堂了。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的读书。”

锦绣温柔的摸了摸阿亮的头,心里很是快慰。

第五百零三章偏爱

出了正月之后,沈氏开始忙碌起了三小姐的亲事。

依着二姨娘的心意,自然是嫁的越近越好,最好就是在扬州当地找个不错的人家。

沈氏选中了两户人家,一户是扬州本地的,家境不错,就是官职低了些。另一户则稍微远了些,是苏州知府的公子。

论起门当户对,却是苏州知府公子条件更佳。对方也是庶出的,不过却是家中的长子,听说人才风流,相貌极佳。

沈氏便喊了二姨娘过来商议此事。

二姨娘因着二少爷的缘故腰杆子挺直了不少,在沈氏面前说话也颇有底气。

二姨娘衡量了一会儿之后,便笑着说道:“多谢夫人为三小姐如此费心,我见识短,也不知道哪一户人家更好些,还请夫人定夺才是。”

沈氏晒然,二姨娘明明有了主意,却不肯明说,未免有又要面子又要里子之嫌。

这么一想,沈氏故意笑道:“要么,就定了吕家吧,到底是扬州本地的,知根知底的,日后来往也方便些。”

这么一说,二姨娘果然有些着急了。吕家门第着实低了一些,远不如苏州的展家。她本来也有将三小姐嫁的近一些的打算,可是展家大公子着实不错,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很合她的心意。这样的好人家错过了未免太过可惜了。

二姨娘明知道沈氏是有意刁难,也不得不陪了笑脸:“夫人,还是定了展家吧展家家世门风,和我们陆家都极为般配。三小姐嫁过去,也是长媳呢”

沈氏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暗笑。

陆文伦听说此事之后,也很是满意。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待双方交换了庚帖定了喜日子之后,三小姐便整日闷在屋子里待嫁,再也不出来随意走动了。

沈氏接下来忙碌的自然就是嫁妆一事。

为二小姐备嫁妆,沈氏最是尽心尽力,恨不得将家里的贵重物件都塞到嫁妆单子上去。到了三小姐的时候,不免觉得肉痛,看看这样也舍不得,看看那样也心疼,少了寒碜,多了又实在舍不得。

列单子的时候,犹豫再三踌躇许久也没能真正定下来,心情便有些烦躁。因此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

锦绣知道沈氏的心思,也不出言多劝。

巧珍也是见惯嫡庶分别的,也不出声,极其明智的保持了沉默。

两大丫鬟明哲保身,自有别人做了出气筒。

素琪不过是收拾屋子的时候遗漏了一小部分没有擦干净,便被沈氏训斥了一顿。直被骂的两眼泪汪汪,又不敢为自己辩驳一句。

素秋和素琪要好,有心想替素琪说情,又怕惹火烧身,犹豫一会儿之后,便选择了沉默。

巧珍自然更不愿意做这个苦差事,乐的在一边看素琪挨训,总之挨骂的那个不是自己就好。谁还管别人的遭遇如何。

沈氏骂了几句,便住了嘴,扭过头去生起了闷气。

锦绣伺候沈氏这么久,知道这是沈氏脾气告一段落的表示,忙冲素琪使了个眼色。

素琪心领神会,连忙上前声泪俱下的请罪。

锦绣在一边帮腔:“夫人,素琪做事一向仔细,这次定是没有留意,还请夫人原谅了她这一次。”

素秋极为配合的上了茶,锦莲则端了茶点上来。

沈氏烦躁的心情经过这么一发泄总算好了些,“嗯”了一声,便喝起了茶水。素琪悄悄松了口气。

到了此刻,她也算会意过来了。放在平日,她这点小疏忽也不算什么。可谁让沈氏今日心情不好呢,她就这么倒霉的做了出气筒。

正在此刻,就听春桃来禀报:“夫人,四姨娘来了。”

好端端的,四姨娘单独来这儿做什么。

沈氏悄悄琢磨了起来,口中吩咐春桃领人进来。

四姨娘笑吟吟的进了屋子,给沈氏行礼。沈氏吩咐看座,素秋给四姨娘上了茶。

四姨娘说话惯会绕弯子,兜兜转转半天,才算道明来意。原来却是因为三少爷到了可以启蒙读书的年纪,四姨娘想让三少爷跟着叶先生读书习字。

沈氏微微沉吟了一会儿,没有出声。

叶先生学问极佳,这些年教导大少爷二少爷极为用心。人人都看在眼底。也难怪四姨娘惦记上了。

说起来,沈氏当日费了不少的心思才请了叶先生来做西席先生,都是因为大少爷。二少爷算是顺带沾了光。

毕竟年龄相近,若是只教导大少爷一个而把二少爷撇开的话,未免说不过去。沈氏虽然不太情愿,也只能故作大方的点头允了此事。

可照现在这情势看来,二少爷已经高中进士,大少爷也中了举子,日后都不需要西席先生了。沈氏正盘算着要将叶先生辞退,也给府里省了这笔开销。没曾想四姨娘今日偏偏提出这等要求来,不由得有些为难。

四姨娘一见沈氏这动静,立刻猜到了沈氏的心意,陪笑道:“还望夫人体恤,三少爷年龄尚小,若是有叶先生这等有学问之人为他启蒙,日后读书也会事半功倍呢”

沈氏没有直接应了,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事情容我考虑考虑再说吧”

四姨娘有些讪讪的应了,坐了会儿便借机告辞了。

沈氏也无心再训斥素琪了,拿起嫁妆单子又细细的研究了起来,顺便添添减减,这么一忙碌,直到了晚上才算初步定了下来。

沈氏本以为陆文伦会来院子里吃晚饭,硬生生的等了半个时辰还是没见人影,不由得有些心浮气躁。

巧珍殷勤的说道:“夫人,奴婢到门房那边问上一问吧说不定老爷今日公务繁忙,回来的迟一些呢”

沈氏不由得瞄了巧珍一眼,待看到巧珍俏丽的脸庞上动人的微笑时,心里莫名的添了堵,有些不悦的说道:“不用了。”

巧珍无端端的受了个冷脸,心里又是诧异又是郁闷,脸上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只是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

锦绣留意到沈氏的脸色不佳,稍一思索便想出了其中的原因,也不好多劝什么,默默的将桌子布好,又吩咐丫鬟们将晚饭端上来。

沈氏心情不好的时候,整个院子里的丫鬟都得提着一颗心,唯恐随时就会发落到自己的头上来。

这些日子巧珍也算领教了沈氏的喜怒无常,见沈氏板着脸孔,也不敢多说什么。

她也曾试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软言劝说沈氏几句,效果却不怎么样。沈氏要么继续板着脸孔,要么就是淡淡的应一声。

几次下来,巧珍也学的乖巧了,一般到了这等时刻,索性就闭上嘴巴,一句话也不多说。

反正,锦绣会做这个出头鸟的…

果然,就听锦绣笑着说道:“夫人,今日厨房做的鸡蛋羹着实不错,奴婢给你盛上一碗尝一尝吧”

沈氏点了点头,没有驳了锦绣的殷勤。

锦绣心里一松,只要沈氏肯吃就好。既然有胃口吃饭,说明还没气到那等地步。最怕就是沈氏气的连饭都不肯吃一口,那个个可真的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那鸡蛋羹果然做的香嫩,沈氏吃了半碗,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锦绣见状,又夹了一块小巧的水晶蒸饺递了过去,沈氏也不多说,倒是也吃了下去。

主仆两个一个夹菜一个吃菜,虽然气氛沉闷些,到底把这顿晚饭应付了过去。

巧珍在一边看的既羡慕又嫉妒,平日里还看不出来。一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就能看出沈氏对锦绣的偏爱来了。

若是换了她上前伺候,沈氏哪里肯轻易吃下这么多东西。定会挑三拣四嫌东嫌西。

可锦绣说什么,沈氏都不会发火,还异常的配合听话。这怎能不让巧珍看了眼热?

这才是真正的宠爱啊

她虽然和锦绣一样是一等丫鬟,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表面看来都是沈氏的得力助手。可真正遇到了关键的时候,总是锦绣出头。

两相比较,就可以得知她的地位和锦绣根本没法子相提并论,差了不止一筹啊

巧珍忍着心头的那股不服气和不舒服,浅笑着端了杯沈氏最喜欢的枸杞茶上前:“夫人,您最爱喝的枸杞茶来了。”

沈氏淡淡的“嗯”了一声。却只是端在手中,没有喝上一口。

巧珍自觉没趣,又不甘心就此撤退,正咬唇想法子讨沈氏欢喜之际,就听到身后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

巧珍的眼睛陡然亮了,轻巧的转身向来人行礼:“奴婢见过老爷。”

来人居然是陆文伦老爷。

沈氏的脸色也好看了起来,笑着站起身来迎了陆文伦坐下:“这么晚了,吃过了没有?我让锦绣去做点吃的来吧”

陆文伦笑着说道:“不用了,我刚从四姨娘院子里过来,已经吃过了。”

沈氏笑容未变,眼里的神采却黯淡了下来。

陆文伦居然是从四姨娘的院子里过来的…

再联想起下午四姨娘特地来找她商议的事情,沈氏敏感的察觉到了陆文伦接下来的话题会是什么。

果然,陆文伦咳了一声问道:“四姨娘今日下午来找过了你么?”

第五百零四章难堪

沈氏温和的应道:“来过了。”看来,四姨娘在陆文伦面前真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啊陆文伦分明是特地为此事前来。

想想也是,三少爷对她来说不痛不痒,好不好都无所谓。对陆文伦就不一样了,都是他的亲生儿子,自然会放在心上。

陆文伦见沈氏表情不温不火,心里掂量了一会儿,才温和的说道:“叶先生学问极好,还是把他继续留下吧”

不仅可以教导三少爷,说不准过上几年还能继续教导远哥儿和耀哥儿。

一提到远哥儿,沈氏的心便软了。

虽说远哥儿不是出自大少奶奶的肚子,但是却是大少爷的长子,是陆府的长孙,在沈氏心里的地位极高。日后的教育问题自然是头等大事。

像叶先生这等博学大儒,若是陆府这边辞退了他,不出几日就会被扬州本地的大户人家抢了去。日后就算是再想请回来,也是不易之事了。

想到这儿,沈氏便笑道:“还是老爷考虑问题更周到些,叶先生自然是不能辞退的。”

陆文伦满意的点了点头,决定明天就让三少爷开始去书房读书去。

沈氏低声吩咐锦绣将列好的嫁妆单子拿了过来给陆文伦过目。

锦绣低声应了,从屋子里取出长长的嫁妆单子送到陆文伦面前。

陆文伦低头细细看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淡了下来,眉头也微不可见的拧了起来。

这张单子乍看与当日二小姐出嫁时候的嫁妆单子差不多,细细一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衣料首饰什么的,要看实物才能知道差距,这个方面没法子做比较。可是现银着实差了一截,和当日大小姐出嫁的时候数目一致。也算是和嫡出的二小姐拉开了应有的差距。

可这陪嫁的田地却明显不是上好的…

沈氏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陆文伦对嫁妆单子不太满意,想了想,便笑着说道:“若是妾身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老爷尽管吩咐就是。这不过是初拟定的单子,随时可以添减的。”

陆文伦“嗯”了一声,然后缓缓的说道:“这田地不是上等田么?”

沈氏心里暗暗冷笑,上等田和普通的旱田相比价格差了一倍,若是都换成上等田,光这一项支出就得多花费几百两。

她维持着得体的笑容,委婉的解释道:“不是妾身小气,只是今年要为云启打点,肯定要花不少银子。”说来说去,银子都花到二姨娘所出的子女身上了,一想到这儿,沈氏就气不打一处来。她为此都郁闷了几天了。

陆文伦听到这解释,脸色好看了不少,掂量了一番之后,到底觉得儿子的前途更重要些。也就不纠缠于田地好坏的问题了。

夫妻两个闲话一番之后,便双双漱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