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恒也连连点头:“丽娘说的是,阿绣,你有什么苦处说出来吧!”

锦绣默然半响,真有种一诉衷肠的冲动,可是转念一想,若是真的把此事直言相告,说不定金大恒和丽娘他们都会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呢!

要知道,陆文伦可是堂堂的扬州知府,虽然念过四旬岁数大了些,可是家大业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人物。

沈氏打算将她抬做通房,还允许日后让她生儿育女坐上姨娘,这样的事情在金大恒和丽娘眼中看来,一定是大大的喜讯吧。。。

“真的没什么事情,只是,我这么久没回来,实在是想你们了。才会没胃口吃饭,因此瘦了一些,没想到让你们如此担心呢!”锦绣笑着胡扯了几句。

 

这样的甜言蜜语自然很容易就蒙混过关了。

丽娘看似嗔怪,实则欢喜:“你这丫头,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想家便回来就是了,至于饭都吃不下么?”

金大恒看来锦绣几眼,试图从锦绣的笑容中找出强颜欢笑的痕迹。

不过,横看竖看,锦绣都是笑语盈盈,毫无勉强。

金大恒也只得暂且相信了锦绣的说辞。

锦绣悄悄松了口气,打定主意绝不透露一字半点。

事情还没到真正到了最坏的那一步,她没打算就此低头认输。 或许,等时过境迁,她才会有心情告诉家人吧。

第五百八十三章 媒婆

果然,回家的决定是很明智的。

在陆府,锦绣每日忧心忡忡,精神极差。吃不好睡不香,每日都活的很累。人累心更累。

回了金家之后,锦绣的心情陡然放松了下来。居然也有胃口吃饭了。更重要的是,不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难怪都说,家是心的港湾。这句话果真不假啊!

锦绣安心的在家里住了下来,打定主意这次至少住个七八天再回陆府去。

沈氏不在家,巧珍又蹦跶的厉害,她压根没心情回那个牢笼里去。

回家后第三天的早上,一个胖胖的浓妆艳抹的女人一扭一扭的进了金家。

丽娘立刻满脸带笑的迎了上去,阿桃则羞涩的躲进了屋子里去。

 锦绣立刻察觉出一丝异样的气氛。不由得上下打量了那个陌生的女人几眼,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怎么觉得这个女人的穿著打扮如此的怪异呢?若是在嘴角再添一颗痣的话,活脱脱就是以前古装剧里的媒婆嘛!

媒婆......不会吧......

锦绣被脑海里飘过的这个词语吓了一大跳。老天,千万别是她想的那个样子......

可是,看阿桃满脸通红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的样子,再看看那女人眉开眼笑口沫横飞的表情,锦绣额头冒出了黑线。

不会吧,真的是媒婆?

丽娘亲热的把那个女人迎进了屋子里坐下,又殷勤的倒了杯茶,还把锦绣带回来的点心特地拿了出来:“赵大嫂,这些点心是我家阿秀特地带回来的,听说外面可是买都买不到的,你尝一尝。”

语气中不乏骄傲和自豪。

锦绣抿嘴一笑。这些点心是她临时起意,从府里带出来的。都是由陆府的厨娘们精心制作出来的,比起外面的点心铺子里卖的,要精细好吃的多。

平日里,沈氏很是慷慨大方,不仅自己吃,还常赏给身边的丫鬟吃。锦绣早过了贪吃这些点心的年龄,因此从没把这些点心当回事。

不过,现在看那个赵大嫂贪吃的模样,锦绣才发现,自己果然过惯了好吃好喝的优渥生活啊......

丽娘眼睁睁的看著赵大嫂贪婪的将一盘子点心扫了一大半进口中,有点心痛,不过,这可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正事”要紧。

“赵大嫂,我托你的事情......”丽娘试探著问道。

赵大嫂吃的太猛,打了个响亮的饱嗝,像是被噎住了。又听到丽娘在问话,心里一著急,更咽不下去了。

正在此刻,一只白生生的手端了个茶杯到她眼前,温柔甜美的声音响了起来:“喝口茶吧!”自然是锦绣了。

赵大嫂二话不说接过茶杯,狠狠的灌了一口,才算把嘴里的东西都咽了下去,免去被噎死的危险。

丽娘也留意到赵大嫂被噎住了,陪笑著说道:“若是赵大嫂喜欢吃,这剩下的几块我包好了,让你带回家慢慢吃。”

赵大嫂脸皮厚堪称一绝,闻言居然点了点头:“谢过金家妹子了。”

锦绣在一边看著,拼命忍住笑意。果然是极品到处都有啊!

赵大嫂这才有心情打量刚才递茶水给她的少女,眼睛顿时一亮:“哟,这就是阿秀了吧!瞧瞧这模样长的,真是水灵。我做了十几年媒婆,可从未见过这么标致的姑娘呢......”

接著,滔滔不绝的赞美之词像喷泉一般涌了出来。

锦绣自问脸皮不薄,早就在各种场合中锻鍊出了镇定自若的功夫,可还是禁不住这样直白肤浅毫无深度的夸耀,微微红了脸──主要是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丽娘听的眉开眼笑,巴不得赵大嫂再多夸几句,口中却还要谦虚几句:“哪里当得赵大嫂如此称赞。”

赵大嫂兴致勃勃的问道:“你家阿秀许了人家没有?我手田可有几个条件极好的......”

丽娘的笑容一僵。这个话题是她心头永远的痛,每次一提起便觉得愧疚对不住锦绣。

锦绣的笑容也顿住了,忽然又想起了沈氏和陆文伦......然后,头又开始痛了。

丽娘咳了一声,打断赵大嫂的话:“赵大嫂,我们家阿秀在知府大人家里做丫鬟,终身大事不需我操心。”也轮不到她操心......

赵大嫂一看两人的脸色有些不对劲,立刻知道自己有些冒失了,眼珠一转,便笑著啐了自己一口:“呀,瞧我这张嘴,尽是会胡咧咧。阿秀姑娘这等相貌气派,哪里是乡下小子能配的上的。自然是要攀高枝做姨娘的嘛!”

锦绣被戳中痛处,脸上的最后一丝笑容也消失不见了。

赵大嫂一见锦绣没了笑容,立刻误解了,心想难不成这位阿秀想攀高枝却没能如愿?糟了,这可真的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赶快转移话题好了。

“金家妹子,我这次可给阿桃找了户好人家。”赵大嫂也算是个伶俐人,眼珠一转,便笑吟吟的扯开了话题。

果然,锦绣的注意力立刻被这个劲爆的消息吸引了过来,又是震惊又是皱眉。居然真的是给阿桃说亲,也太早了一点吧!阿桃还是个孩子呢!

丽娘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两眼放出光来,催促著赵大嫂快些说说这户人家的具体情况。

赵大嫂立刻发挥了十几年做媒婆的经历,口沫横飞的吹嘘了起来:“唉呀,这可不是我在胡吹,只要你去李家村子打听打听,就知道这个李家......”

李家原本也只是个普通的农户,不算太好也不自太差,种几亩地勉强够温饱罢了。可就在前几年,李家的三儿子在药铺里做了学徒之后,光景便好了起来。

李家这个三儿子很聪明,因著在药铺子里做学徒,自然熟悉很多草药。知道各种草药价格的高低,因此,便建议自家老爹把家里的地拨出一些来种药草。

一开始,李老爹还有点犹豫,不过,在尝过一年的甜头之后,便决定只留一小部份的地种粮食,大部分的地都被用来种了药草。

待药草成熟了,李家三儿子便将采收的所有药草都介绍卖进药铺子里。虽然价格比正常渠道收购的药草稍微低一些,可比起粮食来却贵的多了。

李家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的殷实起来,一跃成为李家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

李家的大儿子二儿子都成了家,现在只剩下在药铺里做伙计的李三没有成亲。赵大嫂这次来替阿桃说的,正是这个李三。

“李家的这个三儿子叫什么?今年多大了?”锦绣冷不丁的问了一句。虽然赵大嫂把对方夸到了天上,可锦绣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赵大嫂流利的答道:“叫做李非凡,今年十七了。比阿桃大了三岁,年龄相配的很。若论长相,李家三子子可是一等一的人才,长的那叫一个俊哟!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去抓药的时候,见了他便走不动路呢!”

赵说赵夸张,简直快把这个李非凡夸到天上去了。

不仅是锦绣一脸不信,就连丽娘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丽娘疑惑的问道:“照你这么说,这样的人家可不愁找不到般配的亲事。怎么会拖延至今?”

十七岁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了。若是条件如此好,早该在十五六岁便成了家,怎么会拖延到今天?

赵大嫂笑眯眯的说道:“李家小子眼光也不低普通的农户闺女看不好,非要找个识字的姑娘。这方圆十里,看来看去,也只有你家阿桃最适合了。”

 

阿桃容貌俊俏,身材窈窕,能识字写字,又会做农家女儿所有的杂活粗活。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样样条件都出挑。

再加上金家如今也是声名远播的人家,虽然比不上李家家境殷实,却胜在有个有出息的大女儿在知府夫人身边做著贴身丫鬟。这在普通的农户人家眼中,却是相当了不得了。

丽娘沉吟半晌,一时难以决断。

锦绣忍不住插嘴道:“阿桃年纪小,亲事不用如此著急。还是多斟酌斟酌吧!”在锦绣的眼中,阿桃还是那个跟在她身后的小女娃儿。似乎离出嫁还很遥远呢!

丽娘听锦绣如是说,不由得微微点头。

是啊,阿桃确实不算大,亲事大可以慢慢挑,不必急在一时。

赵大嫂笑著瞄了锦绣一眼,直言不讳:“也不算小了,都十四了,到年就十五了。若是想找个好人家,自然要趁早。李家三小子这样的好条件,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被这么一说,丽娘又犹豫了起来。

赵大嫂索性挑明了直说:“李家几个月前便托我说门亲事,不过,说了几家姑娘,李家都不大满意。李家三小子主意高著呢,非得他亲自点了头才行。你刚跟我提了阿桃的事情,我便觉得和李家三小子合适,便去了李家。说来也巧,李家三小子正好也在,听我说完阿桃的情形之后,便上了心,让我来在中间撮合撮合。依我看,两人还真的挺合适的呢!”

锦绣晒然一笑,赵大嫂如此卖力气,也不知道李家那头应承了多少的媒人谢礼呢! 

第五百八十四章 心意

赵大嫂见丽娘犹豫不决,便知道这趟跑腿没有成功。

想想也是,毕竟是攸关女儿一辈子幸福的终身大事,不慎重可不行。怎么也得多方打探好了再做决定。

临走前,赵大嫂殷殷的叮嘱:“你这几日和你当家的好好商量商量,要是不放心,便尽管找人去打听。对了,李家三小子就在镇子上最大的药铺子里做伙计,那个药铺子很有名气,叫做方记药铺。若是有空的话,就让你当家的去相看两眼。”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丽娘连连点头,顺手将包好的点心塞了过去。

赵大嫂喜笑颜开,一面说着“这怎么好意思”,一面笑容满面的拎着点心走出了金家。

丽娘刚把门关上,就见锦绣抿着嘴唇站在她身后,显然不太赞成这么早就为阿桃说亲事。

丽娘叹了口气,说道:“阿绣,本来怎么着也该等你出嫁了之后,再为阿桃操办亲事,只是。。。”

只是,谁也不清楚阿绣会熬到多少岁才有嫁人的机会,总不好因为阿绣便耽误了阿桃的终身大事。

这些话丽娘氏怎么也说不出口,一时之间,便沉默了下来。

锦绣苦笑着说道:“娘,你误会我了,我不是因为这个在反对阿桃的亲事,我是真的觉得阿桃年龄还小,应该等两年再说。”

十四岁,还是未成年少女呢,这么早就谈婚论嫁,着实让人没法子接受。

丽娘哑然失笑:“不小了,先挑拣着人家,到真正定下来,怎么也得到年底了。

再有半年时间备嫁妆,十五岁出嫁正合适!”

十五岁出嫁正合适。。。

代沟太大,实在没法交流,锦绣彻底无语了。

她不知道该不该未自己庆幸,若不是在陆府做着丫鬟,只怕以她这个年龄,早就被爹娘打发嫁人了吧。

丽娘满腹心事,找了金大恒去商量去了。估摸着肯定是要商量这门亲事。

锦绣想了想,便去了屋子里找阿桃。

此刻的阿桃,正在屋子里低着头想着心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面孔红红的。居然连锦绣进来都没擦觉。

锦绣忽的起了促狭之心,故意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冷不丁的喊了一声:“阿桃!”

阿桃被吓的跳了起来,待看清进屋的人是锦绣,才松了口气。嗔怪的说道:“姐,你怎的这么突然的就冒出来了?真是吓死我了."

锦绣抿唇一笑,拉着阿桃语气坐到床上谈心:”阿桃,这个赵大嫂氏第几次来了?“看这情形,似乎不像第一次来为阿桃说亲啊。

阿桃面孔红了红,期期艾艾的应道:”第,第三次了。“

前两次说的人家金大恒和丽娘都不满意,当时就回绝了。这次却是不同,丽娘对这个李家分明是满意的,不过是在顾忌着对方是否有什么隐情没有一口应下来。

阿桃虽然坐在屋子里没好意思出去,可耳朵一直竖的老长,赵大嫂说的话她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锦绣瞄了阿桃一眼,惊讶的发现阿桃的脸上除了羞涩之外,居然还有一丝隐隐的欢喜。

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光凭媒婆的几句话,阿桃便动了这个心思了么?

锦绣不太确定的问了句:”阿桃,你告诉姐姐,你中意这个李家么?“

这个时候双方接亲,更重要的是看对方的家境和人品,至于本人长相如何品行如何,只能靠口耳相传,若是光听赵大嫂这么说,李家确实是难得的殷实人家。

 

阿桃的脸红的像个猴屁股似地,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嘴巴闭的紧紧的。

看到这情形,锦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由得叹了口气,喃喃的说道:”你年纪这么小,谈婚论嫁也太早了吧!“

阿桃还是红着脸不吱声。

锦绣觉得要好好的开导阿桃几句,苦口婆心的说道:”阿桃,出嫁时关乎终身幸福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好好的条户人家,对方穷些倒不要紧,可是人品一定要好才行,做媒婆的一张嘴能把死人都说活了,你可不能轻信赵大嫂的一番话。。。”

阿桃不知哪来的勇气,轻声说了句:“我见过那个李非凡。”

见过李非凡?

锦绣大吃一惊:“你什么时候见过他的?”阿桃极少外出,怎么会有机会认识李非凡?

阿桃咬着嘴唇,轻巧的说道:“就在前两个月。。”

当时,殷氏生病了,请了郎中开了方子,只是金大恒有一堆学生要照应,抽不开身,而丽娘,手里还有一些接来的绣活没做完,于是,阿桃便当仁不让的去镇子上的药铺子抓药。

巧的很,阿桃去的药铺子便是镇子最大的方记药铺。也就在那一次,阿桃和李非凡见了一次。

说到这儿,阿桃的脸上浮起少女的娇羞和甜蜜。

锦绣扰扰头,觉得这状况有点匪夷所思。

阿桃分明是一眼就喜欢上这个李非凡了吧。所以才会在听到赵大嫂的话之后便在这儿偷偷高兴,照这么说来,阿桃对这门亲事氏千肯万肯啊!

话既然说到了这一步,阿桃也不再遮掩自己的心意,满眼期待的看着锦绣问道:“姐姐,你说,爹娘会同意么”

锦绣笑了笑:“爹和娘商量去了,至少也得去打听打听李家的门风如何,不可能如此草率便同意的。”

阿桃“哦”了一声,脸上居然浮起一些失望的神情。

锦绣忍不住问道:“除了那一次在药铺子里遇见,你之后还见过李非凡么?”

阿桃羞答答的点头:“奶奶病的厉害,整整喝了半个月的药才好,我每次买药是三天的分量,一共去了五次。”

也就是说,一共见了五面。

对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少女来说,见过五次的男子无疑会是印象极为深刻的那一个,若是李非凡真的眉目端正的话,阿桃会生出少女之思不足为奇了。

“李非凡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么?”锦绣忍不住再次八卦了一把。

阿桃点点头:“每次去抓药,他都会和我聊几句,所以,知道我是金家村的,也知道我的名字。”

哗,简直是郎有情妹有意嘛!

难怪那个李非凡一听赵大嫂提起阿桃,便急不可耐的让赵大嫂来提亲呢!

这么说来,李非凡也是喜欢阿桃的嘛。

锦绣笑着问道:“阿桃,你可想好了,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只见过几次面,你真的确定李非凡是你的良配么?”

阿桃再次脸红,却勇敢的点头说道:“姐姐,我很喜欢他,若是,能嫁给他,我是很愿意的。”

锦绣默然了半响,悠悠的叹了口气:“既然如此,你就和爹娘说一声,让他们去打听打听李家为人处事如何,若是还过得去,便迎来这门亲事吧!”

这是阿桃的终身大事,只要阿桃自己愿意,她又有什么反对的权利?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实在是有点离谱,十四岁的少女,邂逅十七岁的少男,只说过几句话互有好感压根没有深处过,便草率的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怎么想都觉得不妥当。

不过,这儿的人都流行早婚,更流行盲婚哑嫁,阿桃能见过李非凡几面,并且互有好感,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阿桃听了锦绣的话,立刻苦了脸:“我。。。我不敢去。”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亲自张口嘛!

锦绣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你不去,难道让我去?”

本是随口开句玩笑,没想到阿桃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看阿桃那副满心信任满眼期待的样子,锦绣还真的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了此事。

阿桃最大的心事一去,立刻活泼起来,笑眯眯的拉着锦绣的手,欢快的说道:“我这就去做午饭。”然后高高兴兴的拉着锦绣一起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