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素娥高兴的太早了。

锦绣筹划了这么久,不知想了多少法子来应对这一幕。为了怕人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药膏味,她每天不断的用毛巾擦拭起了红点的地方。就是怕在人前露了馅儿。至于说辞,更是想了不知多少遍。

谢大夫大概会提的问题,她都早有准备。

“之前可曾吃过什么奇怪的东西?”谢大夫问道,目光落在锦绣脖子和下巴上。

“没有,我每天和院子里的姐妹们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锦绣静静的答道。

素娥在一边忍不住插嘴了:“就是就是,这一点我可以做证明。锦绣这些日子都是和我在一起吃饭的,每天吃的东西都一样呢”就算偶尔有好东西吃了,锦绣也不忘喊她一起分享。对于这一点,素娥可是铭记于心的。

吃的东西没有问题,那么…

“请问锦绣姑娘,可曾碰触到什么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

锦绣皱起秀眉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我天天在院子里待着,除了到大少奶奶院子里以外,极少四处走动。”既然没有四处走动,自然不会有机会碰触到花园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奇异花草。

素娥又插嘴了:“锦绣,你之前回家住过一阵子,会不会是在家里碰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锦绣心里暗赞素娥心思缜密,脸上露出回忆之色,然后再次摇头:“我家那里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子,又正值夏日,连野花野草都看不到。”

素娥挠头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嘛

谢大夫也觉得棘手了,又接着问了许多问题。比如说有没有被蚊虫或是其他的毒虫子咬过等等等等。

锦绣小心的一一应付过去。

谢大夫犹豫了半晌,才说道:“锦绣姑娘,我冒昧提个要求,能否把患处给我看一看?”

还没锦绣发话,素娥便跳出来不乐意了:“这怎么行。”

锦绣除了脖子上起了红点,现在更是蔓延到了胸部和下巴处。下巴和脖子倒也罢了,胸部怎么可以轻易示人,哪怕对方是个大夫,可总也是个男人吧

锦绣安抚的拍了拍素娥的手,然后向李大夫那里凑了过去,并且微微抬起下巴,以便谢大夫观察。

素娥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汗颜了一把,老实的待在一边屏住呼吸看着,不敢再多嘴了。

感觉到谢大夫专注仔细的目光落在自己的下巴和脖子处,锦绣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能不能骗过谢大夫,就在此一举了。

若是连谢大夫也瞒不过,那么这计划就算正式宣告失败了。也不用等到沈氏回来了,她大可以现在就收拾包袱和顺子一起远走高飞。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锦绣的心跳的越来越快。虽能勉强保持平静的脸色,实则一颗心像被油煎一般,难受之极。

谢大夫看了半晌,喃喃的说道:“奇怪,真是奇怪。”至于到底是什么奇怪,他却没细说。

锦绣听到此话,心情大定。

她所料不错,这皮肤过敏的症状在古时极为少见,谢大夫根本查不出“病因”来。

也就是说,她的计策已经成功了近一半了。

谢大夫沉吟半晌,便开了一副药方,递给了锦绣:“这是一副清火去热的方子,你先喝上三日试试看。若是三日过后没有改善,再来找我。”

锦绣感激涕零的接了方子,顺手将准备好的荷包送了过去。

谢大夫推辞了几趟,也就收下了。

素娥愁眉苦脸的跟在锦绣的后面一起出了院子:“锦绣,看了半天,谢大夫也没说出个什么道道来。这方子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当然不可能有效果

锦绣浅笑着说道:“不碍事的,谢大夫一定能治好我的。”

素娥伸手拿过单子翻来覆去的看,只可惜压根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抓药熬药的事情就交给我吧”锦绣这副模样,还是待在屋子里多休息休息好了。

锦绣真心的道谢:“素娥,谢谢你。”

素娥咧嘴一笑:“都是好姐妹,这么客套做什么。”

刚回了院子,巧珍立刻殷勤的凑了过来:“锦绣,谢大夫怎么说?要不要紧?”

锦绣巴不得巧珍问的详细清楚些,故意唉声叹气摇头不语。

巧珍心里一跳,很自然的联想到“莫非是什么没见过的古怪病症不容易治好”之类的。

素娥从来都是个藏不住的话匣子,不用巧珍多问,便一股脑的把刚才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末了,还叹了口气说道:“真是古怪,谢大夫看了半天问了半天也没能确定究竟是什么病,只是开了张方子让喝药试试看。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呢”

巧珍假惺惺的陪着叹息,眼里却没多少怜悯之意。

有些事情不需多说,巧珍也暗暗琢磨出了些沈氏的意思。比如说,一向离不开锦绣伺候的沈氏为什么要特地将锦绣留下来?还特地嘱咐锦绣好好伺候陆文伦…

巧珍几乎可以断定沈氏用机绝不单纯,所以一直隐隐防备着锦绣。每天晚上陆文伦过来的时候,她故意不给锦绣近身伺候的机会,也都是再提防着锦绣。

现在倒好,锦绣忽的生了这种怪病,也不知道多久才能治好。这对她来说,却是个好消息了。不管怎么说,短期之内锦绣不会成为她的对手了…

更好的是,素娥辛辛苦苦跑出府去抓的药熬好之后一日三顿端给锦绣喝,却是没有一点效果。锦绣身上的红点非但没少,甚至脸上也越来越多了。

陆府上上下下无人不知锦绣得了怪病,人人敬而远之。

虽然不确定这种病症是否会传染,可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万一若是被传染上了,那可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大少奶奶特地嘱咐锦绣在屋子里养病,不用再劳累做事。明里是体恤锦绣,其实还不是怕锦绣的病会传染到她身上?

最要好的姐妹锦莲还在京城,锦兰锦茹也都离开扬州了。只有锦书来看望过她一次,也没敢多待,先是问了些关于病情的事情,接着安抚了她几句,便走了。

锦绣每天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只有素娥每天仗着胆子送药送饭。

锦绣早已料到会有此等窘境,倒也没怎么失落。

锦上添花的人多之又多,雪中送炭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往日她风光得意之时,巴结讨好的人不知有多少,现在却是门可罗雀。

这正印证了那句俗话,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啊。

第五百九十三章归来

素娥顶着压力,每天按时的送药送饭。

锦绣看到素娥每日里愁眉苦脸为她担心不已的样子,心里倒是颇为感动:“素娥,真是多谢你了。这些日子若不是有你照顾我…”

素娥一反常态的正经严肃:“锦绣,我们之间还要说这么客套的话么?”

自从锦绣进了这个院子的那一天起,便和素娥交好。几年下来,感情还是不错的。锦绣一直对素娥多方照应,素娥岂能不知?如今锦绣得了怪病,素娥觉得自己责无旁贷,理应好好照顾锦绣才是。

锦绣只得领了素娥的好意,心里却是愈发的有些愧疚了。

说句实话,她对素娥并不是最好的。素娥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性子浮躁,说话做事都不牢靠,尤其是那张嘴,从来就没个把门的时候。

锦绣生性谨慎仔细,和素娥的性子天差地别,虽然还算合拍,但是也算不上特别的要好。

没想到在这样的时刻素娥居然能待她如此…

“素娥,要不,你以后就把饭菜和药放在门口吧我自己端就好了。”锦绣提议道。只有她知道自己的“病”绝不会传染。可是周围的丫鬟却都是半信半疑。

素娥仗着胆子每日进屋子里来,想必也是惴惴不安的吧

素娥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那怎么成。”无论锦绣怎么劝说,素娥就是不松口。

没料到素娥对她如此情意厚重。锦绣再一次唏嘘感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素娥上下打量锦绣几眼,皱着眉头说道:“锦绣,这药喝了有三日了吧似乎没见什么效果呢要不,我去请谢大夫过来再替你看看吧”

锦绣连连拒绝:“不用了,再麻烦谢大夫多过意不去。还是继续喝这副药方吧说不定多喝几日就会好了呢”

素娥想想也是,便没有多劝。

不过,等再过了四五天,锦绣的症状还是这般,素娥便开始着急了。背着锦绣去找巧珍商议:“巧珍,锦绣还是老样子。再这么拖下去可不成呢”

巧珍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锦绣的“病情”,虽然极少亲自进屋子去探望锦绣,倒是常跟素娥打听。素娥也习惯了每天从锦绣那儿出来之后,便和巧珍闲扯几句。

巧珍听到素娥此言,也跟着皱起了眉头:“那该怎么办?”表面故作关切,实则一双眼睛在素娥的脸上打量来打量去。

素娥每天都到锦绣的屋子里去,若是锦绣的病症会传染,一定第一个传染给素娥。不过,看素娥的脸蛋光滑如昔,似乎没什么征兆。这么说来,锦绣的病症应该不会传染他人才是。

“要不,我还是去请谢大夫过来看看吧”素娥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法子。

谢大夫本就是扬州名医,比那些走街串巷的郎中医术高明的多。在丫鬟们心目中,谢大夫便是医术最佳的大夫。

巧珍不假思索的反驳:“上次已经请谢大夫看过了,锦绣喝了七八天的药还是这副样子。甚至比原来还重些。再请谢大夫来,只怕也没什么用。”

素娥苦着脸发愁:“可也不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锦绣受苦吧”在屋子里闷了这么多天,好好的人都该闷出病来了。

巧珍巴不得锦绣病的越重越好,因此一点也不着急的出主意:“还是等夫人回来再说吧”

素娥不悦的嘟哝:“谁知道夫人什么时候回来。”

若是夫人一直不回来,难不成就让锦绣一直这么苦熬下去?若是耽搁了治病的最佳时候,日后岂不是大大的麻烦?

巧珍只当做没听见素娥话,兀自走到一边坐下做绣活去了。仔细一看,她正在忙活的却是一双男鞋,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做给陆老爷穿的。

素娥悻悻的白了巧珍一眼。决定自己今日悄悄溜出府去,为锦绣另请一个大夫过来。

正在此刻,就听春桃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嚷道:“夫人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

什么?夫人回来了?

巧珍一惊,忙不迭的把手里做了一半的鞋子放下,然后匆忙的跟着春桃往外跑。

素娥却是一喜,忙也跟了上去。太好了,夫人回来,就有人给锦绣撑腰了。

陆府的大门口自然是热闹非凡,得了消息的女眷们都到了大门口迎接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