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完自己的历史后我又穿回来了上一章:第 49 章
  • 学完自己的历史后我又穿回来了下一章:返回列表

“那和你比起来,我又算什么呢!皇位与母皇的疼爱都是你的,他们生下我做什么!”

这是一直如梦魇缠绕她的疑问。

——和虞锦的父君比起来,她的父君算什么?与虞锦比起来,她又算什么?

“我哪一点比你差,我的君父又有哪一点不如你的君父!”虞绣眼中的红丝漫起来,紧盯虞锦的样子变得可怖,“她怎么就不肯多为我们想想!哈哈……哈哈哈,后来我懂了,这些伤心与失落哪里值得,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啊!”

“她觉得你这嫡长女才是能堂堂正正继位的那一个,我就要让她看到我比你更有本事,我能让让自己堂堂正正继位。”

“她觉得元君才有资格与她合葬,我便先承继皇位再追封我父君做元君,也将他送进帝陵去!”

她的语气愈发慷慨激昂,说完带着狰狞的笑意看向虞锦。

虞锦一语不发地看着她,见她的目光落过来,嘴角轻搐了一下。

她的这般神情与安静引得虞绣生恼:“你这是什么意思!”

虞锦叹息:“想听实话么?”

虞绣锁眉:“你说。”

“我不知道母皇当年在你我的父君之间到底更爱谁,也不清楚在你我之间她心里更疼哪一个。但我知道,她没让你继承皇位真是圣明。”

虞绣眸光凛然,笑音冷峻:“你何必此时还要耀武扬威!”

“不是我耀武扬威。”虞锦摇摇头,“这分明只是你与我之间的不快,往大些说,也最多是你我再加你我的父君四人之间的不快。你却为此就这样步步为营,不惜将整个楚家、边关将士、乃至太学学子都搅进去——你可想过这会枉死多少人?他们何辜。不顾苍生性命,你这又岂是仁君所为?”

虞绣不屑而笑:“从来都是一将成名万骨枯。”

“我不跟你争这个。”虞锦淡淡地别开眼睛,“这样的事,想来你我相互说服不了,我想这便是你与我的分别。我也不想说我是否配坐这皇位,只是若与你比,单凭这一点我便比你配。”

言毕她就起身准备离开。

闹明白了虞绣怎么想,她就舒服了。至于虞绣舒不舒服,她管不着了。

虞绣却没料到她会这样干脆利落地离开,愣了愣,蓦然起身:“皇姐!”

沈宴清锁眉,抬手挡她,刚转过身的虞锦偏了偏头,她急道:“你杀了我不要紧,你放过虞玖!”

“不会。”虞锦低了低眼,“未满十四,依律也不当斩。”

这是楚倾曾经拿来与她争辩的话。那时她认定了楚家不是好人,只觉楚倾这样是在挑战她的权威,便非要与他拧着来。

但现下她足够冷静了,就觉即便身在皇位,也还是遵守律例为好。

虞绣略微松气,又说:“你放过我父君!”

“他是长辈,孝字当头我杀不了他。”她道。

虞绣紧绷的神情更放松了几分。

“待得他百年……求你让他与母皇合葬。”她续道。

这回虞锦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恳切道:“这你就比较扯淡了。”

虞绣:

“有没有你谋逆这事,我都不能让他与母皇合葬。不是我小肚鸡肠,而是因这是母皇的身后之事,除非她留有遗命,否则我不能胡乱安排半分。”

虞绣争辩说:“可她与我父君……”

“我知道他们曾是青梅竹马,可母皇终不曾留下遗旨,对不对?”她顿了顿,“感情之事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事,也只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事。旁人乱插手,那叫慷他人之慨。”

虞绣滞在原地,好似想在寻些话来争辩,但虞锦没再等她多言,提步离开了牢室。

三日之后的晚上,虞锦亲手写下一卷圣旨,又叫来邺风:“朕要赐死安王,你想不想亲自去送她一程?”

他的一家都死在虞绣手里,虞绣在供词中招得明明白白。虞锦想该给他个机会,让他亲自把白绫鸩酒与匕首给她送去。

若他想去了之后亲自给虞绣一刀,她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当没看见。

邺风却摇头:“罢了,下奴不想一直活在恨里。”

虞锦看着他:“也不想为家人主持公道?”

邺风笑笑:“不是只有手刃仇人才叫主持公道,陛下的旨意原就是在主持公道。”

虞锦想想,也罢。

于是翌日一早,安王被赐死狱中,王女虞玖入继旁支,安王府改建为寺庙,安王一脉自此终了。

虞绣头七当日,方贵太君自尽于宫中。

凭着虞绣与其党羽的供状,楚家终于平反得彻彻底底,有意为官者官复原职,无意再入朝者封爵加以安慰。这般一来,朝中又轰轰烈烈地忙了好些日子,到了都料理妥当的那日,虞锦早早地就上床躺着了,歪在楚倾怀里哈欠连天:“终于搞定了,累死老子了。”

楚倾衔笑搂着她:“好好歇几日,你想不想出宫走走?我陪你。”

“想。”虞锦点头,“不过过几日就过年了,就等过年时再说吧。”边说边坐起来,她认认真真看着他,“年前我还有个事要办。”

“还有事?”楚倾皱眉。

循例来说,大家都是忙到腊月十五就休息,一直歇到正月十五。今年因为安王的事大,谁也没能按时歇下来,破例一直忙到这个时候,怎么她还有事?

虞锦眼睛一转:“我想问问后宫,有没有想改嫁的、回家的,想走就放他们走。”

“啊?”楚倾讶然,“这两年你都不曾临幸后宫,也没出什么事,何必这样大动干戈?”

“是没出什么事。以前我也觉得,放着就放着吧,反正也不是养不起。但你看虞绣,那就是因爱生恨啊!”虞锦叹息,“所以该放走就放走吧,给他们另一条康庄大道让他们好好离开,省得在这里积攒怨气。”

楚倾沉吟半晌:“那也行吧。”

于是虞锦第二天一早就将旨意发了下去,旨意里跟后宫说得明明白白,大致意思就是:朕现在跟元君情投意合,不打算耽误你们了。你们谁想另行婚嫁朕给你们说亲,谁想回家朕赏金千两作为欢送。朕绝对不是试探你们的忠心哈,你们实话实说,本道旨意永久有效。

然而这旨意发下去,却没有如意料中一样获得强烈反响。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后宫留着,战战兢兢地上疏说只想留在宫里,不能侍奉圣驾也不要紧,只求陛下开恩不要赶他们走。

干什么啊?

虞锦不解,把这样上疏的人挨个叫来追问,问过之后倒也理解了——这年代的上流社会还是不太流行改嫁,她能接受不代表旁人也能,他们也顶不住那些舆论压力,宁可在宫里锦衣玉食混吃等死。

虞锦想想,倒也不是不行。人各有志,只要他们自己能接受混吃等死,那也不失为一种过日子的方法。

腊月二十九,姜离上了道折子,说想回家。

虞锦亲自见了见他,心平气和地与他喝了杯茶,告诉他之前的不快都过去了,然后该给钱给钱,痛痛快快地放了他走。

腊月三十,却是顾文凌也来上了道折子,说想云游四方。

这回虞锦懵了

“你也要走啊……”叫了顾文凌进来,她一脸颓丧。

顾文凌顿显不安,想了下说:“陛下若不愿,臣便不走。”

“不是不是……朕不是那个意思。”她赶忙摇头。

她只是觉得有点头疼,先前顾文凌把宫中管得井井有条,这回他走了,楚倾又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与她一同理政,不免忙不过来,她还得费心找别人。

揉着眉心缓了缓,她笑道:“倒不知你还有云游四方这种心思。”

“想了多年了。”顾文凌颔首,她说:“挺好的,你去吧。你家中若是不允,朕可以出钱出人手让你去。”

顾文凌一怔:“那也不必……”

“这钱不白给。”虞锦思忖道,“你见到什么有趣的风土人情要给朕好好记下来。若是出了国境去了别的地方,也要注意一下有没有能结交的、或者能与我朝做生意的,一一告诉朕。”

……这算是让他出使么?

顾文凌有些诧异,愣了半晌才应道:“诺。”

顾文凌离宫时是上元当日,大雪从前晚开始下,到晌午时仍旧没停。

虞锦与楚倾一同将他送到宫门口,待得他离开又一道往回折。有那么一瞬,楚倾身子陡然一歪,虞锦猛地看过去。

“你是不是……”她目光落在他腿上,掩不住自责,“是不是腿又不太舒服?”

“没有。”楚倾笑了下,定住脚,踩了踩,“这里有块砖有点松了。”

虞锦定睛,见他所踩的地方确实可见厚厚的雪层都在微微撬动,便吩咐宫人:“快让人来修了。”

宫门口值守的宫人早已惊得不敢喘气,见陛下与元君皆不怪罪才放松下来,连忙叩首应下。

二人继续前行,不多时就回到了鸾栖殿前,闻得笑音抬眸看去,便见小正由乳母带着在殿前玩雪,姜糖也正扑在雪里疯,一会儿蹿出来一会儿又钻进积雪里消失不见,引得小四处找它。

虞锦定定地看着,笑容不知不觉地从心底弥漫上来,令她怔怔感慨:“多好啊!”

楚倾看她,她又说:“我觉得这比上辈子好多了。”

上辈子她没太注意过男女之爱,也没太在意过母女之情。看似热热闹闹地过了一辈子,晚年时却常觉得孤孤单单的。

楚倾颔了颔首:“都会更好的。”顿了顿,又说,“陛下也会是个明君的,不会遗臭万年了。”

“这个我摸索着来吧……”虞锦吁气。

对于能不能做个明君她还是不太有自信,但她会竭尽全力。

她会竭尽全力让百姓过得更好,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她心中有她的标杆与期待,她要努力做到。

她自知不是个天才,但她想这回她若还能在死后带着记忆投胎一次,史书上的她一定不会那么糟糕了。

“你要一直帮我啊!”她的手探进他的宽大广袖,攥了攥他的手。

有他帮她,她能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她也有几分私心——她希望他能与她一起被载入史册,那便是一份独有的浪漫。

在日后千百年的岁月里他们的名字都能相伴出现,她就一直不会孤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