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太太也能安心了。”

徐昭笑了笑,放下手里的书看了站在面前的半夏一眼:“她是自作自受,只是顾及着老太太,别叫人作践了她去。”

不等半夏开口,站在一旁的连翘便道:“姑娘放心,这个太太早就交代过了,好吃好用的都时常会派人送去,一点儿都没亏待了姨娘去,不会叫她生出事儿来。”

徐昭听了,点了点头,继续拿起手里的书看着。

只要爹爹厌恶了她,纵是有老太太疼着崔若盈也不足为患。

这边,崔若盈终于是忍受不住求到了老太太那里。

因着郁结于心,纵是好吃好喝养了半个月,崔若盈的面色依旧不怎么好,身子也有些消瘦。

老太太一见着,眼中就露出一抹疼惜。

“快起来,身子可好了?”

听着老太太的话,崔若盈眼圈一红,忍不住落泪,叫了声:“老太太,求老太太给若盈做主。”

崔若盈说着,就重重磕了个几个响头,很快额头便红肿了,地上也渗出了一片血迹。

“快,还不快扶盈丫头起来。”

老太太急着吩咐严妈妈。

严妈妈忙上前将崔若盈拉了起来,嘴里责备道:“姑娘身子不大好,又何苦作践自己,偏叫老太太痛心。”

崔若盈泪流满面,上前几步跪在老太太跟前,哽咽道:“若盈知道自己错了,不该妄想着二表哥,可如今若盈已经成了二表哥的妾氏,求老太太给若盈做一回主吧。要不,若盈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表哥回来这半个月,除了她病了的那一晚去了一次外,便再也没踏入她的房间一步。

她这个姨娘,如今还是清白之身,让府里上上下下看尽了笑话。

她不知道,表哥怎么能这么狠心,狠心让旁人这般作践她。

听着崔若盈的话,老太太愣了愣,半晌才开口道。

“你先起来,这事儿急不得,咱们得从长计议。”

自打这个二儿子回来后,老太太就感觉他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对她这个嫡母虽然依旧恭敬,可那恭敬中透着疏远。

定是那周氏吹了枕边风,从中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

每每想到此事,老太太就将周氏恨到了骨子里。

可她更恨的,是老二得皇上看重,成了二品官员,占尽了风光。

听着老太太的话,崔若盈脸色变了变,不知道老太太到底会怎么做。

“老太太是二老爷的嫡母,您说的话,二老爷还是肯听的。”

崔若盈的话音刚落,老太太就嗤笑一声,怒道:“他若是肯听,你如今还会是清白之身?”

这话,刺到崔若盈的心口上,她的面色瞬间就变得惨白。

见着崔若盈脸上毫无血色,老太太才开口道:“此事我想过了,依着老二的性子,他不松口谁也拿他没办法,所以咱们只能从周氏下手。”

周氏?

“太太怕是最不肯让我伺候老爷的,怎么会......”崔若盈满眼震惊,忍不住道。

“她不同意,我便逼着她同意。”老太太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对着跪在那里的崔若盈招了招手。

崔若盈从地上起来,凑到老太太跟前,听着老太太的话,陡然面色大变。

“老太太是想......”崔若盈才说了半句,就不敢说出口了。

老太太竟然想拿四姑娘的名声来威胁周氏。

这样的法子,可谓是狠毒至极。

周氏平日里最疼爱的便是四姑娘了,四姑娘若是出了什么事情,怕是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可正因为如此,拿四姑娘说事,周氏才会帮她一把。

兴许,往后她就成了表哥真正的女人呢。

崔若盈想着,不由得有些兴奋。

“从我这里出去,你只露出委屈的表情就好,一个字也不要多说。”坐在软榻上的老太太吩咐道。

“是,若盈明白。”崔若盈忙应了一声。

“嗯,你下去吧。”

崔若盈福了福身子,就退下了。

屋子里,只留下严妈妈和老太太两个人。

严妈妈是知道老太太不待见二房的人,可四姑娘毕竟是老太太的亲孙女,若是叫人知道老太太要坏了自己孙女儿的清白,事情可就闹大发了。

“此事还请老太太三思。”

老太太没好气瞪了她一眼,吼道:“你是我跟前的人,怎么偏替周氏说话?”

严妈妈见着老太太动怒,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老太太明察,老奴都是为着老太太着想。此事若是败露出去,会让二老爷和老太太您离了心啊。”

“老奴知道您心疼表姑娘,可也犯不着为了表姑娘做这样的事情啊。”

严妈妈实在是不明白,老太太何必为了一个远房的表姑娘,非要和二房过不去。

叫她来说,表姑娘既然在常州做下那样不知廉耻的事情,就该找个远些的人家嫁了,往后也落得清静。

如今,老太太却将人弄到府里,成了二房的妾氏,只会将府里搅得不安宁。

听着她这话,老太太突然笑了,看着她道:“你跟了我大半辈子,我哪里是只为了盈丫头。”

“老奴不明白......”

“我是为了老大家的,老二一回来你瞧瞧府里这些个人,都见风使舵抬举着二房。我偏偏见不得那贱人的儿子得意,便叫他的闺女没了清白。”

严妈妈沉默不语,这会儿终于是明白老太太为何要这样做了。

老太太这一辈子,心里最大的一根刺便是当年的董姨娘,因着这,这么多年都不待见二房的人。

如今,又哪里能让二房占尽了风光?

老太太将此事说给表姑娘,无非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事情败露,拿表姑娘出来顶缸罢了。

二老爷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老太太会舍得害了自己孙女儿的清白。

事情到了最后,不仅打击了二房,也打击了二太太。

到时候,二太太没脸,老太太再提表姑娘的事情。

“怎么,你觉着我这个老太婆心狠手辣?”见着严妈妈不说话,老太太脸色一沉,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严妈妈瑟缩一下,嗫喏道:“老奴不敢,老奴知道老太太是为了大老爷好。”

老太太听了,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拨弄起手腕上的佛珠来。

不怪她心狠,要怪就怪老二是那贱人的儿子,偏偏又抢了自己儿子的风光。

她怎么能见着,她的儿子这般得意呢?

徐昭刚用完午膳坐在软榻上看书,半夏从外头进来,小声道:“姑娘,五姑娘来了。”

徐昭听了,无奈笑了笑,这些日子,徐茵经常过来,言语之间都在讨好她。

她虽然有些厌烦,可总不好不见她。

没等徐昭开口,就见着徐茵缓步从外头进来。

“见过四姐姐。”

徐昭放下手里的书,站起来拉着她坐在了桌旁。

“这大中午的,也不怕中了暑气。”

徐茵听着,笑着摇了摇头:“就是因着是大中午,妹妹才过来。”

徐茵说着,就从身后的小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红漆食盒,打开盖子,从里头拿了一个碗出来。

“这是妹妹拿晒干的木棉花煲的汤,里头还加了金银花,白菊花,又放了点儿桂花,姐姐尝尝可味道可好?”

徐茵说着,就将食盒里的勺子拿了出来,递给了徐昭,满是笑意的看着她。

徐昭哪里好拂了她的好意,只好拿过勺子,舀了一勺,放在了嘴里。

“姐姐觉着怎么样?怕姐姐喝不惯,我添了些桂花,喝起来能爽口些。”

“嗯,很好喝,你手艺愈发的好了,是跟姨娘学的吗?”

徐昭是知道梅姨娘有一手好厨艺的,尤其煲粥特别的厉害。

徐茵听了,有些羞涩的笑了笑:“姐姐谬赞了,姐姐觉着好,我便时常做了给姐姐送来,姐姐不要嫌我烦才好。”

第 25 章 贺寿

送走了徐茵,徐昭无奈摇了摇头,站在一旁的连翘见着她的动作,也开口道:

“五姑娘若是单纯想和姑娘亲近便也罢了,偏偏心里头藏着那心思。”

自古以来嫡庶贵贱从来都是注定的,再高的心气儿也争不过命去。

听着连翘的话,徐昭笑了笑:“她呀,若是将心思花在正经事情上,把自己立起来,母亲也不会亏待了她。”

连翘点了点头,收拾了桌上的茶盏。

“陪我去母亲屋里一趟吧。”徐昭站起身来,开口道。

连翘应了一声,跟在徐昭的身后去了正房。

徐昭进去的时候,周氏正和薛妈妈说着话,见着她进来,面色便露出一抹笑意。

“才说起你,你就过来了。”

见着徐昭不解的目光,周氏笑道:“过几日是你外祖母的生辰,我带你去贺寿,新做几件衣裳。”

徐昭一听,忍不住笑了:“娘,不用麻烦的,昭儿衣裳已经够多了。”

周氏笑容满面的将她拉到自己身边:“怎么够,该重做几件,寿宴上各家的夫人都去,也让她们瞧瞧我的昭儿有多漂亮。”

听着自家娘亲的话,徐昭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她才十岁,哪里就需要这么着急了。

刚想说话,徐昭突然就想到了韩子煜,自打上一回来过以后,她有好些日子没见他了。

是不是意味着,他对她已经没兴趣了。

见着自家闺女愣神,周氏伸出手来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想什么呢?娘亲说话也没听见。”

听到自家娘亲的话,徐昭这才回过神来,甜甜道:“女儿是想该送什么礼物给外祖母。”

周氏一听,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你外祖母疼你,你是该好好准备准备。”

于是,徐昭就和自家娘亲商量起来。

“你外祖母吃斋念佛,礼物上倒不必太过贵重,尽到心意便好了。”

“那女儿给外祖母绣一幅佛经。”

“只是半个月时间怕是不够。”周氏有些为难道。

“不怕,女儿往后除了每日的请安,都在屋子里绣,总能绣完的。”

“女儿虽多年没见外祖母,可外祖母对女儿的好女儿都记在心里。”

听她这样说,周氏只能由着她,却是交代了连翘和半夏,要用心伺候着,别让她熬坏了伤了身子。

连翘和半夏听了,福了福身子应了下来。

从正屋出来后,徐昭就回了自己屋里,挑好绣线后,又拿了卷经书,一路去了世安院。

世安院便是徐谨的住处,离徐昭住的地方不太远,景色亦是格外的好。

院前种着大片的竹子,有五色竹,观音竹,夏日里郁郁葱葱,空气中都是一股淡淡的清香。

见着她进来,门口的丫鬟福了福身子,打起帘子朝里头道:“二爷,四姑娘来了。”

徐昭刚进去,就见着坐在案桌后手里拿着一本书看着的徐谨。

他身着一身鸦青色素面刻丝直裰,仍是那般温润如玉,清秀俊逸,见着自家哥哥的美色,徐昭不由得看愣了。

徐谨最是了解她,见着她这个样子,有些好笑的放下手里的书,道:“来了也不知道给哥哥行礼,白疼你这么多年了。”

徐昭笑着福了福身子,不等他开口就站起身来几步走到案桌前。

“哥哥看什么书呢?”

徐谨将书推到她的面前,低声笑道:“说吧,有什么事情求我?”

徐昭闻言,敬佩道:“哥哥太厉害了,这都知道。”

徐谨瞪了她一眼:“好好说话,别扯什么有的没的。”

徐昭撇了撇嘴,直接道明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