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既然娶了进来,就该好好过着,总不好叫二人和离了。

“太太,大奶奶这样回去,会不会......”姜妈妈的话还未说完,就听王氏道:“今个儿才瞧出她的性子,往后叫那林姨娘也收收性子。”

姜妈妈听了,只点了点头。

等王氏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听见她没追上人,脸色愈发的不好看了。

只摆了摆手,说是乏了,叫众人全都退下了。

徐昭福了福身子,跟在众人身后退了出来。

这事情闹的,大嫂性子一直绵软,如今却是闹成这样,都是大哥哥和老太太给逼的。

刚才在屋里头,大哥哥便是替她说句话,大嫂也不会这样。

那嘲讽的眼神,一直留在徐昭的脑海里。

大概是彻底失望了,才会露出这样的眼神来吧。

第二天徐昭才用过午饭,就见着半夏进来。

“姑娘,承恩侯夫人来了,这会儿正在老太太那里呢。”

徐昭听了,只问道:“大嫂可也跟着回来了?”

半夏摇了摇头:“承恩侯夫人来了,还带着几个婆子,说是要将大奶奶剩下的几箱嫁妆全都搬走,老太太不准,如今还僵着呢。”

徐昭隐约记得,在长公主府的时候,她见过那承恩侯夫人一面,眉眼凌厉,瞧着就是个厉害的。

“嗯,明哥儿可醒过来了?”

“回姑娘的话,昨晚就醒了,老太太怕有事,又请了大夫进府来看,只说是养些日子就好了。”

徐昭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昨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嫂闹的那样厉害,原先是叫老太太处置了谁的?”

半夏迟疑了一下,才答道:“是严妈妈。”

徐昭一听,眼中便闪过一抹诧异,有些不敢置信道:“严妈妈?好好的她害明哥儿做什么?”

大奶奶和她又没什么仇,再说,明哥儿是老太太的重孙,她怎么敢.......

半夏见着自家姑娘诧异,才解释道:“姑娘不知道,大少爷屋里那林姨娘,就是严妈妈的远房侄女,前些日子才有了身孕。”

“......”徐昭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半夏看了自家姑娘一眼,才继续说道:“那林姨娘本是来投靠严妈妈的,可不知怎么,却是勾搭上了大少爷,严妈妈求到了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做主将她给了大少爷。”

“大奶奶原先也闹过,后来却是不闹了,任大少爷宠着那林姨娘。”

“今个儿出了事情,严妈妈本该被赶出府去,可老太太哪里肯答应,只训斥了几句,就叫严妈妈回屋去了,说是严妈妈也是不当心。也怪不得大奶奶不顾孝道,闹成那样。换了谁,见着自己的儿子差点儿被个下人害了,哪里还能沉得住气。”

只过了半个时辰,就有消息传来,说是承恩侯夫人叫人将嫁妆全都搬了出去,放在了徐府的大门口,叫满京城的人都过来看。”

如今,外头围了一圈人,都在打听这事儿 ,承恩侯夫人叫几个婆子留下来将府里的事情给说了,外头只有骂的,说是老太太不疼自个儿重孙子,偏护着一个下人算是怎么回事。别的,更是骂的难听。

徐昭听了,暗暗想着,这承恩侯夫人,可真是个不留情面的,这么一下子就撕破了脸面。

难不成,是大嫂想着要和离?

第 53 章 挑事儿

京城里有关徐家老太太的流言一下子就四散开来,说老太太不慈,不仅插手孙子房里的事情,还将重孙养在自己跟前,以此来拿捏孙媳妇,根本就是魔障了。

怪不得承恩侯夫人将闺女的嫁妆都给抬了回去,硬生生打了徐府的脸面。

流言传到老太太的耳朵里,老太太便给气病了,盈姨娘衣不解带,从早到晚侍奉在跟前。

只几日的功夫,老太太待盈姨娘就和最初的时候一个样了,一口一个盈丫头,巴不得叫满府的人都晓得,盈姨娘又重新得了她的疼爱。

崔若盈从丫鬟手中接过药碗,一边和老太太说着话,一边侍奉着老太太喝药。

“吃了几服药,老太太的病却是不见好,若盈昨个儿和太太商量,换个大夫进来瞧瞧,太太却是训斥了我一番。”

崔若盈说着这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

老太太一听,脸色便不大好了,盈丫头这么说也是为了她,王氏如今是愈发的不把她放在眼中了。

这样想着,老太太看了站在那里的崔若盈一眼,问道:“这些日子,老爷可常去你房里?”

她的话音刚落,崔若盈的脸色微微变了变,拿着勺子的手也不由得僵在了那里。

老太太见着她这个样子,哪里还能不明白,微微叹了口气,心里头对王氏愈发的不满了。

崔若盈虽低着头,可哪里察觉不出老太太的不满,嘴角微微勾了勾。

“老太太不必替若盈担心,这些日子若盈已经想明白了,若盈能得老太太庇护,在府里住着,就是若盈的福气了。如今只盼着老太太的病能好些,别的便什么都不求了。”

她这话说的实心实意,眼睛里还带着一抹感激之情,老太太见着,只觉着是自己委屈了她,当日若不是她迁怒于她,王氏也不敢这样苛待她。

“老太太,大太太来了。”正想着,就听外头有婆子回禀道。

下一刻,就见着王氏缓步进来。

因着京城里的流言蜚语,王氏这些日子心情并不好,虽说那流言都是冲着老太太去的,可房氏是观哥儿的媳妇,出了这样的事情,外头那些人哪里有不说道的。

一想到观哥儿的名声差点儿就被房氏和承恩侯夫人给坏了,她心里头满满都是怒意。可说到底,更怨的是老太太。

若不是老太太将明哥儿养在自己屋里,出了那样的事情还偏袒着一个奴才,房氏也不会回了娘家,自己儿子也不会被人在背后说道了。

心里虽然不满,可碍着孝道,王氏的脸上并不敢露出分毫,只上前几步,对着老太太福了福身子。

“媳妇见过母亲,母亲今日可好些了?”

老太太的目光在王氏身上停留了片刻,才淡淡道:“喝了几服药,也不见好。”

王氏一听,心里便咯噔一下,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崔若盈,心中暗怒。

定是她在老太太跟前嚼舌根,惹得老太太心里头对她不满了。

不然,老太太何曾对她这样说过话。

想到那大夫的事情,王氏目光转了转,只说道:“昨个儿姨娘和媳妇商量着,说要给老太太换个大夫进府看看,可媳妇想,那李大夫医术高明,可是杏春堂的老掌柜,若是换了旁人,媳妇心里也是不踏实的。”

王氏的话音刚落,崔若盈就插嘴道:“妾身听说,颐杏堂的容大夫医术也是不错的,而且还是从宫里头出来的,之前本是太医,只是如今岁数大了,才开了个药馆,每日只给十个人看病。”

“妾身别的不懂,私下里总是觉着沾了太医这两个字,便应该是很厉害的,兴许请他来看看,老太太的病便能好了。”

“可有这事儿?当真是从宫里头出来的,给宫里头的娘娘瞧过病的?”老太太一听,张嘴便道,心里头对王氏更多了几分不满。

早有这样厉害的大夫,也不请进府给她诊脉,这王氏,当真是见不得她赶紧好了。

王氏见着老太太这样,哪里还能不明白她心里头的想法。

当下,只抬起头来,解释道:“母亲有所不知,不是媳妇不想着老太太,只是从未叫那容大夫瞧过病,不敢突兀地请进来。这些年,老太太的病,都是叫宋大夫来瞧的。”

王氏说着,便瞪了那崔若盈一眼。

“太太,都是妾身不好,妾身也是想着老太太,心里......”崔若盈身子瑟缩一下,眼中露出一抹害怕来,活脱脱一副被人欺负的样子。

若是换做寻常人,联想到她之前做过的那些个不要脸面的事情,早就猜出她是装模作样了。可偏老太太见了,便当真了。

“王氏,盈丫头既成了妾氏,你这个当主母也不可善妒,容不得人。”

“盈丫头这几日伺候我,也累了,从今个儿开始,你便留下来侍疾吧。这几日,茂臻那里,叫盈丫头伺候着便好。大房只观哥儿一个,子嗣总是不旺的,你是正妻,该明白这个道理。”

王氏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

老太太这是,要给盈姨娘撑腰了,还要叫她生下老爷的儿子。

王氏一口气堵在心口,憋屈的厉害。

不等王氏说话,崔若盈就开口道:“太太一人侍疾哪里能熬得住,多个人才是。不如,叫四姑娘过来,帮着太太。”

“二太太如今有孕,如若不然,总该是二太太过来侍疾的。”

老太太皱了皱眉,她是不大待见徐昭这个孙女儿的,平日里就厌恶的很,哪里还肯让她在自己跟前晃悠。

崔若盈深知老太太的性子,见着老太太这个神色,只说道:“四姑娘还小,便是哪里做错了,老太太身为长辈,管教管教总是能够的,一家子人,总不好叫旁人说老太太不疼四姑娘。”

不等老太太开口,她又接着道:“如今二老爷进了都察院,仕途正得意着。府里头,哪个不羡慕二太太,巴结着四姑娘。若盈只是觉着,长此下去,四姑娘指不定就心浮气躁了。若是老太太能提点她,对四姑娘也是好的。”

王氏站在那里,微微皱了皱眉,心里哪里不知道崔若盈的算计。

她这分明是算计着,叫老太太拿侍疾的事情折腾四姑娘呢。

想着之前徽姐儿和宋家的事情,王氏便开口道:“四姑娘还小,哪里做过这些,还是叫瑶丫头陪着我吧。”

徐徽出嫁了,她身边只徐瑶一个,打小养在她跟前,也是个孝顺的。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道:“盈丫头说的对,便叫四丫头过来吧。”

老太太可不想旁的,只觉着自己心里头憋着气,使唤二房的姑娘也是好的。

当晚辈的,是该孝顺长辈。

便是老二知道了,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王氏愣了愣,没好气看了崔若盈一眼,只叫人去传话了。

虽是这样,王氏心里头也是不快的,看着崔若盈的目光就带着几分不满。

崔若盈冲着王氏莞尔一笑,有些怯怯道:“太太可别生气,妾身也是为着老太太的身子好,府里上上下下都说四姑娘懂事,若是个真懂事的,老太太瞧着,心情好了,病自然也好的快。太太若真心替老太太着想,也不该拦着的。”

这话一出,便将王氏噎了个半死,见着老太太沉下来的目光,王氏哪里还能再说什么。

这边,徐昭正陪着周氏说话。

就见着丫鬟进来,说是老太太传话,这几日叫四姑娘过去侍疾。

不只是徐昭,就是周氏和薛妈妈,听着这事情一时也愣在了那里。

“好好的,母亲怎么想起了昭儿。”周氏看着那丫鬟,开口问道。

那丫鬟是王氏跟前的人,自然是不待见崔姨娘的,所以便将崔若盈的那些话,全都说了出来。

“盈姨娘得了老太太的疼爱,一句话抵得上太太十句,太太劝不过,只叫奴婢来回禀了二太太。”

周氏一听,眼中便闪过一抹寒意。

这个盈姨娘,她一直瞧着是个不安分的,如进看来,可不是个挑事儿的。

成了大房的人,如今还惦记着叫昭姐儿过去受罪,可真是......

徐昭回过神来,冲着周氏露出一个娇憨的笑:“母亲不必担心,祖母病了,女儿本该过去侍疾的。再说,还有大伯母和一屋子丫鬟婆子在,总不会什么事情都叫女儿做的。”

徐昭心里头知道老太太为何这样做,不过是借此机会折腾她罢了。

可碍着孝道,徐昭这个当晚辈的又不能不去,除非,是不要自己的名声。

罢了,既然叫她侍疾,她就去吧,全当是“孝顺”老太太了。

第 54 章 挑唆

因着要去老太太那里侍疾,第二天半夏早早就将徐昭给叫醒了。

“姑娘,姑娘别睡了,还要去老太太那里呢。”

徐昭迷糊着,用手揉着眼睛,好一会儿,才记起昨日老太太派人传话,叫她过去侍疾的。

徐昭一个激灵,这才坐起身来。

连翘拿了衣裳,伺候着她洗漱更衣,又伺候着徐昭用了小半碗莲子羹,吃了两个包子和一碟小菜,才走到桌前收拾起来。

半夏进来,拿了一盏茶递到徐昭手中。

“姑娘这几日就住在老太太那里,奴婢收拾了这些东西,姑娘怕是用得着。夏日里天热,姑娘也不好贪凉,奴婢们不在跟前,姑娘也该注意自个儿的身子。”

“左右就几日的功夫,姑娘可别病了。”

徐昭听了,看了一眼桌上的那些东西,吃的用的,装起来有满满一大包。

“知道了,只几日的功夫,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东西。”

徐昭的话音刚落,连翘就叹了口气:“就这还怕姑娘受委屈,老太太说是叫人伺候姑娘,可那些小丫鬟,哪里是个会照顾人的。”

连翘伺候了徐昭多年,对别人自然是不放心的,更何况还是老太太跟前的人。

老太太不待见二房,连带着也不喜欢自家姑娘,这会儿巴巴的要姑娘尽孝道,说是没有旁的心思,她是不信的。

只盼着,老太太别太过分了,作践了自家姑娘。

看着她脸上的神色,徐昭哪里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当下,只说道:“不必担心,你家姑娘难道是好欺负的?”

等收拾好,徐昭才去了正房给母亲请安。

周氏的肚子越来越大,身子也重了,见着徐昭进来,就将她叫到自己跟前。

虽然徐昭保证会照顾好自己,她还是不怎么放心。

“我今日去你大伯母那里。”

周氏才刚开口,徐昭就摇了摇头,开口道:“娘亲是糊涂了,这事情如何能和大伯母去说?”

大伯母身为长辈,难不成还要处处顾及着她这个当晚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