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从一旁过来,上了两盏茶。

“想着来找妹妹说说话,正巧碰到了大伯母,就和大伯母过来了。”徐佩喝了一口茶,才开口道。

“七妹妹的伤可好些了?”

徐佩听着,点了点头:“叫了几个大夫来,她还小,抹了些药膏疤痕也褪了。”

说这话的时候,徐佩语气明显有几分伤感。

徐昭知道,这件事寒了她的心。

想着那日母亲的话,徐昭就开口道:“姐姐也该时常去给三叔请安,心里有什么难受,说出来就好些了,憋在心里反而难受,对身子也不好。”

“原先府里哪个不知道,婶子对姐姐和亲生女儿一样。”

徐昭的意思,是叫徐佩多在三老爷跟前走动,多提起婶子没去前的事情。

三老爷是个念旧的,哪里会不疼她。

听着徐昭的话,徐佩愣了愣,突然就落下泪来:“如今也只妹妹真心替我着想了。”

到底明日府里有喜事,徐佩也不敢哭出来,叫人听了觉着晦气,忙拿帕子擦干了眼泪。

见她听了进去,徐昭才放下心来,又说了一会儿话,徐佩才起身告辞,从屋里走了出来。

第二天天才刚刚亮,徐昭就醒了过来,叫连翘伺候着梳洗装扮,换了一身喜庆的衣裳,才去了正房给自家娘亲请安。

她去的时候,徐茵和几位姨娘已经到了。

周氏坐在梳妆台前,任由秋姨娘给她梳着头发,脸上全都是笑意。

听到脚步声见着徐昭进来,高兴地朝她招了招手,叫她到自己跟前来。

“四姐姐这身衣裳可真好看。”徐茵突然开口道。

徐昭听这话,微微愣了愣,视线朝徐茵身上打量了一眼,莞尔一笑道:“妹妹穿的也好看的很,尤其是这镯子,更衬妹妹的肤色。”

徐昭说完,就朝前走去,和周氏说起话来。

梅姨娘面色微微一变,暗暗拽了拽徐茵的袖子,对着徐茵摇了摇头。

大喜的日子,可别说错话,叫太太挑到错处来。

等用完了早膳,就有婆子回禀,说是外头陆续有宾客来贺喜了。

这边,徐谨换了一身喜气的新郎礼服。英俊非凡,周身透着一股儒雅的气息。

徐昭被周氏叮嘱着过来看看,一瞧见自家哥哥这样子,忍不住就看呆了去。

“哥哥可真是英俊,是我见过最好看的。”

徐谨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就见着丫鬟端着一碗莲子羹从门外进来。

等用完了莲子羹,才去了前院接待宾客。

古时婚礼在黄昏时分,以图大吉大利。

所以一直到了下午,快到黄昏的时候,迎亲的队伍才从徐府出发,一路吹吹打打去了辅国公府。

等到花轿落下,垮了火盆,拜堂之后 ,这婚事才算顺顺当当举行完了。

打今儿起,徐昭就多了个嫂嫂,也不知那辅国公府的二姑娘好不好相处。

不过辅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定是教养极好,她又不是专门挑刺儿的小姑子,见不得哥哥和嫂嫂好,所以应该能相处得来。

第 75 章 嫂嫂

第二天徐昭早早就被连翘叫了起来,梳洗更衣后,就去了正房。

她去的时候,几位姨娘和徐茵已经来了。

“女儿给母亲请安。”徐昭福了福身子,又和徐茵互相见礼。

“昨个儿累了一天,睡的可好?”周氏拉着她的手,一脸笑意问道。

徐昭冲着自家娘亲笑了笑:“哥哥大喜的日子,女儿才不累,便是多忙几日,都是可以的。”

周氏一听这话,笑着伸出手来点了点她的额头,几位姨娘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

“昨个儿妾身瞅了一眼,二奶奶长的可真好看,周身的气派,到底是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兰姨娘刻意奉承道。

“二少爷这一娶亲,过不了多久这府里呀就该热闹了。”

兰姨娘没将话说透,意思却是谁都听了出来,是说过不了多久,府里就要添丁了。

周氏听了,微微一笑,才对着薛妈妈吩咐道:“去打听打听,那边儿情况怎么样?可给老太太请过安了?”

薛妈妈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走了出去。

听出周氏话中的意思,几位姨娘面色微微一变,尤其是兰姨娘,想到她方才说的话,觉着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太太今个儿,心情怕是不大好。

依着规矩新奶奶是该在荣欣堂里拜见老太太和各房的长辈的,可今个儿一大早老太太派人到各房传话,说是身子不大爽利,人多了嫌闹腾的头疼,今个儿就只让二少爷和二奶奶过去请安。

新奶奶要拜见长辈,叫人领着去各房就是了。

老太太这话,分明是打了二房的脸面,只怕这会儿府里上上下下早就议论开了。

“老太太病着,多半是喜欢清静。”见着气氛有些凝重,兰姨娘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话虽如此,可到底是委屈了嫂嫂。”兰姨娘的话才说完,徐茵突然开口道。

她的话音刚落,梅姨娘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脸色大变,生怕她将太太给得罪了。

不等周氏说话,徐昭就莞尔笑道:“妹妹这话是想叫母亲多疼嫂嫂呢。这往后啊,女儿可就得靠边站了,母亲和哥哥只疼嫂嫂一个,指不定女儿就吃醋了。”

听着她这话,周氏扑哧一笑道:“你呀,惯会说这些没规矩的话,叫人听了笑话。”

徐昭这一打岔,屋子里的气氛缓和开来,梅姨娘这才松了一口气,偷偷拽了拽徐茵的袖子,示意她别乱说话。

四姑娘是太太亲生的,说什么太太都觉着好听,她是个庶出的,何必这会儿找不痛快,叫太太记在心上,往后哪里能有好的。

徐茵笑了笑,福了福身子道:“女儿也是这意思呢,新嫂嫂进门,太太可不像是多了个女儿。”

才说着,薛妈妈就从外头进来,走到周氏跟前小声回禀了几句话。

周氏一听,脸色变了变,最后却是笑了出来,开口道:“他们是晚辈,合该在外头等着,能给老太太磕头,可是他们的福分。”

说完这话,看了屋子里的姨娘和徐茵一眼,摆了摆手道:“你们也都回去吧。”

她的话音刚落,众人就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下去。

谁都猜得出来,是老太太叫二少爷和二奶奶在外头等着,怪不得太太生气。

她们这些人,自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别叫太太迁怒了,将火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等众人离开,周氏这才沉下脸来,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薛妈妈见了,脸色变了变,忙叫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退了出去。

“太太可别气坏了身子,老太太向来由着自己的性子,这事情太太也该料到的,老太太无非是因着二少爷进了翰林院,孟氏又是辅国公府嫡出的姑娘。”

二少爷成了探花郎,大少爷却只得了个庶吉士,老太太心里头的火气,自然是憋了很久。

如今等到孟氏进门后发出来,才是她平日里的作风呢。

徐昭开口道:“薛妈妈说的没错,老太太这是嫉妒呢,娘亲越生气,老太太心里头越高兴。娘亲若是什么事都没有,老太太就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到时候,该生气的就是老太太了,娘亲可不要上当了。”

徐昭这话有些不敬,可道理却是不错的。

周氏听了进去,脸色微微缓和了些,徐昭又劝了她一会儿,才回转过来,笑着叫人去摆饭。

等到用完早饭,才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有婆子掀起帘子回禀道:“二少爷和二奶奶来了。”

周氏一听,满脸喜色朝门口看去。

就见着徐谨和新媳妇孟氏相携着进来,两人俱是一身红色的衣裳,瞧着就喜庆的很。

见着二人进来,薛妈妈拿了两个崭新的蒲团,放在了地上。

二人跪下来,给周氏磕头,徐昭则是站起身来,站在自家娘亲的身后。

“儿子给母亲请安。”

“媳妇给母亲请安。”

孟氏一身大红色绣着月季花的袄裙,头上插着翡翠珠子缠丝赤金簪子,薄施粉黛,身上流露出来的气度,果真是国公府嫡出的姑娘。

周氏喝了茶,赏了她一个厚厚的红封,就叫丫鬟扶着新媳妇起来。

“昭儿见过嫂嫂。”徐昭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行礼道。

“妹妹快起来。”孟氏也施了半礼,亲手将徐昭扶了起来,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做工精致的荷包,放在了徐昭手中。

徐昭女红极好,却也瞧着那荷包漂亮的很,一看就是很用心做出来的。

徐昭得了这礼物,心里不由得对这新嫂嫂亲近了几分。

徐谨只呆了一会儿,就去前院去了,留了孟氏在屋里陪着周氏说话。

虽说是新婚,却也没有当儿子的事事陪着媳妇的道理,叫人瞧见了,传出去不大好听,对孟氏的名声也不大好。

徐昭见着自家哥哥离开,怕嫂嫂一个人不自在,便在正房多呆了一会儿。

有她在一旁,气氛自然就轻松多了,三个人就这么说说笑笑,过了大半个时辰,周氏才说有些乏了。

两人起身告辞,从正屋里出来。

“嫂嫂怕也累了,快回去歇着吧,咱们往后再说话。”徐昭笑着道。

孟氏听了,笑着点了点头,带着自己的丫鬟一路回了住处。

刚一回去,就叫丫鬟伺候着换了身衣裳,坐在软榻上歇了一会儿。

才喝了一盏茶,就见着丫鬟文萝进来,面色微微有些恼怒。

孟氏见着她的脸色,出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二奶奶的话,奴婢正巧从厨房出来,好巧不巧遇上两个嚼舌根的丫鬟,说起了聘礼的事情,说是姑爷想着要将好些东西都给四姑娘做嫁妆,最后二太太没同意,才......”

文萝的话还未说完,孟氏就厉声呵道:“放肆!哪里听来这些个没规矩的话,也敢拿来嚼舌根子。”

见着她生气,文萝脸色一白,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二奶奶息怒,奴婢说的都是真的,不敢欺瞒。”

何妈妈使了个眼色,挥了挥手叫她下去了。

“姑娘才嫁进来头一天,不好动怒,传到别人耳朵里,只当是姑娘脾气大,使小性子。”

何妈妈是孟氏的乳母,也是打小看着孟氏长大的,从来都是能沉得住气的。

这道理孟氏自然是明白的,她看了何妈妈一眼,吩咐道:“吩咐下去,不管她们听到了什么,全当是没听见,千万别和人起了争执。”

“还有姑爷跟前伺候的几个丫鬟,也小心应付着。”

“这事情,怕是有人存心的,不然怎么会那么巧,就叫文萝给听见了。”

何妈妈听着,点了点头:“徐府这一潭水怕也深得很,荣欣堂的那位老太太,瞧着可比外头传言还能折腾,姑娘往后可得小心。”

“大太太和四太太瞧着是个不错得,那三太太说话总有些不中听,听说她是三房的继室,和府里几位太太关系都不怎么好。”

“还有姑爷跟前那思雪,听说是二太太放在姑爷房里,打算做通房丫头的,如今月例银子都是从二太太那里拿。”

何妈妈将打听来的消息全都说给了孟氏,孟氏一边喝着手里的茶,一边听着。

“四姑娘和五少爷是二太太亲生的,二老爷更是偏疼四姑娘。府里有三个姨娘,秋姨娘和梅姨娘原先都是二太太房里伺候的,兰姨娘是老太太赏下来的,只梅姨娘有孕,生下了五姑娘。”

“五姑娘原先性子不大好,还被二老爷送到庄子上大半年,这些年好些了,才得了二老爷的看重,可论宠爱,却是不及四姑娘三分。”

第 76 章 挑拨

徐昭正在屋里看着书,就听外头一阵脚步声,却是瑞珠掀起帘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一碟子糕点。

徐昭见着,笑着放下手里的书,凑过去看了看:“什么时候学的,平日也没见你会这个。”

瑞珠听着,抿嘴笑了笑:“奴婢哪有这样好的手艺,是二奶奶亲手做的,这些是给姑娘的。”

徐昭一听,就笑了:“早听辅国公府的姑娘做得一手好点心,如今竟能吃到了。”

徐昭说着,就拿了一块儿牛乳菱粉香糕,轻轻咬了一口,还热着,味道清甜,吃起来却是一点儿都不腻。

徐昭吃了几块,就将其他的赏给了瑞珠和连翘吃。

两人谢了赏,还没将那碟子拿下去,就听外头一阵脚步声,有丫鬟回禀道:“姑娘,五姑娘来了。”

才刚说完,就见着徐茵从外头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碧绿色曳地裙,梳着双丫髻,那双漂亮的眼睛显得格外的柔和。

“这样好的日子,姐姐一个人闷在屋里,也不怕闷坏了?”徐茵一进来,看着徐昭放在手边的书,带着几分不解道。

听则她的话,徐昭微微一笑:“外头天热,还是在屋里呆着好些,喝喝茶,看看书,也是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