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摇了摇头:“王爷只说叫穆氏先在镇国公府呆着,别的倒是什么也没说。”

对于穆芷徽,徐昭实际上并不怎么担心,既然韩子煜没叫人去镇国公府将人接回来,她也乐得府里头清静。

不然,穆芷徽那样的性子,保不准做出什么事来。

徐昭想着,又将那日穆芷徽割腕自裁的事情说了出来。

周氏听了,先是吓了一跳,这些日子有关镇国公二姑娘的传言很多,却也没听说穆氏还想要自裁过。之后才笑了笑,开口道:“有了这个把柄,即便有人议论,也不怕外人说什么了。”

自裁这种事情,说出去实在是不好听,更何况是发生在皇家。那穆氏是皇上亲指的侧妃,名字可是记在玉蝶上的,穆氏做出这种事来,若是传扬出去,根本就是丢了皇家的脸面。

外人只会想她要么是对皇上的赐婚不满意,要么是在王府里受了巨大的委屈,所以才心灰意冷连性命都能舍下了。

可不管是哪一种,穆氏既然嫁进皇家,那就是皇家的人,既然这样,更要顾及皇家的脸面。

不然,就是极大的罪过了。

她做出这种事来,就算是太后和皇上知道她的委屈,也断不可能有半分同情了。

周氏觉着,这穆芷徽根本就是自作孽不可活。都不用昭儿怎么样,她就自己将自己作死了。

那贺氏瞧着是个聪明人,怎么教出来的闺女竟然这么拎不清。

不过,这样正好,若是她城府极深,昭儿这样的性子,哪里能斗得过她。

周氏想着,心里头更是巴不得穆芷徽一辈子都这样拎不清。

到晚上的时候,周氏去了小厨房亲手给徐昭做了一碗鸡蛋汤面。

这两日汤汤水水,徐昭都有些吃腻了。

她想吃肉,肉......

只可惜才一开口,就被自家娘亲给瞪了回来。

“别使小性子,月子里汤汤水水,才能养好身子。”

周氏说着,将桌上的鸡汤面推到徐昭面前,叫她趁热吃。

徐昭嗯了一声,低下头的时候,却是撇了撇嘴,脸上露出几分委屈来。

不能吃肉,不能吃肉,可是她好想吃怎么办。

“好了,明天叫人给你炖一条清汤鱼。”

“也是奇怪,别人坐月子见不得那些油腻的,你倒是想着要吃。”

徐昭听了,只笑了笑开口道:“好几个月不能吃,哪里能不想?”

之前觉着腻味,闻不得荤腥,她可是素了好几个月。

如今好不容易生了小包子,自然是想解解馋的。

徐昭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筷子吃起鸡汤面来,许是真的饿了,不一会儿工夫就将整碗面全都吃完了。

周氏吩咐着连翘去小厨房端碗汤来。

连翘才刚迈出一步,就被徐昭拦住了。

她吃了整整一碗鸡汤面,哪里还能喝得下。

古人这样坐月子,等出了月子还不胖的连人都不能见了。

徐昭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自家娘亲毫不客气训斥了。

“这几日我盯着你,该吃什么都给我好好吃,别想那些不该想的,养好身子是最要紧的,听到了没?”

徐昭点了点头,觉着自己好生可怜,更没提想要洗澡的事情。

她都能料到,她话才刚说出来定要被娘亲训斥了。

好在,到晚上的时候,周氏见着她实在难忍,就叫人煮了艾叶水,给她擦了擦身子。

“你呀,都被王爷宠坏了,这么一点儿苦都吃不了。”

第 187 章 洗三

第二天天才刚亮,周氏就带着丫鬟来了朝华院。

“夫人。”

“王妃起来了没?”

连翘摇了摇头,低声道:“还没呢,奴婢这就进去......”

不等连翘说完,周氏就拦住了她:“叫她继续睡吧,生孩子伤了元气,是容易累些,一会儿再叫她。”

听着周氏的话,连翘应了声是,就和瑞珠准备起了洗三用的东西。

实际上,江嬷嬷昨天已经叫外头的婆子将洗三用的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小米儿、金银锞子、花儿、升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青布尖儿、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都采买好了。

今个儿只需在偏殿布置一番,熬好槐条蒲艾水,再用胭脂染红桂元、荔枝、生花生和栗子。外加厅堂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再将之前准备好的东西放在偏殿临床的炕上就好了。

周氏闲来无事,也跟进去在一旁看着,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东西。

这一准备,又用了小半个时辰。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愈发的暖人。

“随我去看看你家王妃,可是醒来了?”周氏笑了笑,开口道。

“是。”连翘又转头小声吩咐了瑞珠和几个丫鬟几句,才随着周氏去了正殿。

她进去的时候,徐昭已经醒过来了,江嬷嬷正站在床前喂着她喝桂花雪梨羹。

“这抹额是哪个做的,花样竟这般别致。”

周氏见着徐昭额头上黛绿色绣着大朵牡丹的抹额,忍不住开口问道。

徐昭听了,莞尔一笑,才开口道:“这王府里除了江嬷嬷,哪个能绣得出来。”

周氏听着这话,对着江嬷嬷谢道:“劳烦嬷嬷了,说起来昭儿这绣工还是嬷嬷教出来的,偏她自己懒散不爱动,倒要嬷嬷连这个都操心上了。”

听了周氏的话,江嬷嬷抿嘴一笑:“夫人哪里的话,王妃若能替王爷再生几个孩子,老奴可是巴不得多做一些呢。”

这话说的直白,饶是徐昭已经生了孩子,也听得不由得脸红起来,连忙将话题转移开来,开口问道:“嬷嬷,洗三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

不等江嬷嬷开口,周氏就出声道:“方才娘过去看了,都齐全了,只等着一会儿宾客上门了。”

“夫人天才亮就过来了,跟着忙活了好一会儿。”站在一旁的连翘开口道。

徐昭恍然,原来娘亲早就来了,多半是见她睡着,没舍得叫人叫醒她。

她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这女儿当的,还真有些不体贴。

说了会儿话,膳房就派人送来了早膳

徐昭陪着自家娘亲用过之后,才被扶着在软榻上坐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前来贺喜的宾客陆续来了。

因着是在月子里,不能见风,徐昭并没有出去。不过在屋子里听着外头的声音,就知道到底有多热闹了。

“奴婢见过王爷。”门外突然响起丫鬟的请安声。

徐昭笑着朝门口看去,就见着身着一身玄色镶边宝蓝撒花缎面袍子的韩子煜从外头走了进来。

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婆子见他进来,忙屈膝行礼。

“奴婢(老奴)给王爷请安。”

韩子煜挥了挥手,就叫众人全都退了下去。

“王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这几日朝中有事,皇上更是经常传召他。徐昭还以为,他要过些时候才能回来呢。

“父皇知道琛哥儿洗三,就叫本王先回来了。”

琛哥儿?

听着韩子煜的话,徐昭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多半是皇上亲赐的名字。

韩琛,倒是个好听的名字。

“琛”字乃是珍宝之意,足以想见皇上对这孙子的喜欢。

“外头热闹,王爷也不出去看看。”

她是在月子里才不能出去,可韩子煜却是能够过去的。

这话才说出来,徐昭就觉着根本是不可能的。

某人的性子本就冷情,不喜热闹,尤其是不爱往那些女眷多的地方去。

一来嫌吵,二来是嫌脂粉味儿太重,熏得厉害。

果然,徐昭的话音刚落,韩子煜就挑了挑眉,开口道:“叫她们折腾就是了,本王何必去凑那个热闹,不是还有岳母和江嬷嬷照看着?”

听着韩子煜一口一个岳母,叫得习惯的很,不知怎么徐昭就觉着有些感动。

他这样的性子,也真是难为他了。

尤其,昨日还派人将娘亲接进了府里,实在是难得。

她知道他向来不喜欢和人交际,娘亲来了他嘴上不说,实际上多多少少都会觉着有些不自在。

“母亲说今个儿洗三完了,下午就回去,说是府里事情多,嫂嫂一个人也应付不过来。”

方才周氏是这样和徐昭说的,其实昨个儿过来的时候周氏就没打算长住。只是想着过来见一见闺女,看看小外孙,等洗三完就回去了。

徐昭才说完这话,就见着韩子煜像是松了一口气一样,眸子里都露出笑意来。

“王爷这么不诚心,何必将母亲接过来?”徐昭瞪了他一眼,佯装生气道。

听着自己王妃的话,韩子煜却是勾了勾嘴角,辩解道:“本王哪有不诚心,左右这王府里人也少,岳母大人自然是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韩子煜笑着看了徐昭一眼,才又接着道:“不过,既然是府里有事,是该回去处理的,也叫本王能和昭儿亲近亲近。”

说到最后一句,韩子煜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暧昧的意思。

对上他的视线,徐昭不自觉脸上就有些发热。

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婆子进来回禀,说是宫里太后和几位娘娘派人送来了添盆礼。

“太后赏下的是一个玉佩,几位娘娘送的也都是极好的东西。”

徐昭听了,微微笑了笑,叫人赏赐了从宫里来的太监。

又过了一会儿,宫里又有旨意传来,是给小世子赐名的。

一个“琛”字,可见皇上对这孙子的喜爱,更别说,前来传旨的还是皇上跟前的总管太监魏公公。

魏公公隔着帘子读完了旨意,韩子煜才扶着徐昭站起身来。

“奴才给王爷、王妃道喜了,皇上听说王妃诞下小世子,一直说是什么时候要抱进宫看一看呢。”

魏公公是皇上跟前的老人,自然也是最能琢磨明白皇上的心思。所以一直以来,对韩子煜这位王爷都是格外恭敬的。

“有劳公公,等王妃出了月子,本王会和王妃带着琛哥儿进宫给父皇请安。”

不等徐昭开口,韩子煜就说道。

这话说出来,不仅是徐昭愣在了那里,就连魏公公都一时被震住了。

因着宁贵妃的事情,王爷对皇上向来有些疏远。

平日里虽也碍着礼数进宫请安,可从来都没有这样温和过。

难不成,是因着小世子的出生,王爷也能体谅皇上这些年的苦心了?

魏公公琢磨不明白,可再怎么不明白也知道皇上听了这话,一准儿会龙颜大悦。

魏公公想着,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深了起来。

送走了魏公公,韩子煜才去了外院。

说是招待客人,可以他的身份,无非就是露个面的事情。

旁人,还真没有哪个能叫他陪着笑意。

只一会儿工夫,王府上上下下就全知道了皇上给小世子赐名的事情了。

“王妃真是好福气。”

“可不是,这十有八九,肃王妃便是日后的太子妃了。”

“这样的福气,可是求都求不来的。”

有人在一旁小声说着。

这会儿到了吉时,接生的稳婆开始给孩子行洗三礼。

先是拜了供奉的众位娘娘。

盛着蒲草艾叶水的铜盆里放着一块儿金砖,讨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