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时,她骑着单车慢慢踩,两个孩子也骑着小单车慢慢踩,而孥斯小跑着跟着她。

远处,有相机镜头在不停地变换角度,“咔擦”“咔擦”。可是离得远,苏听和孥斯都没有发现。

红树林很美,树屋已经修葺了七七八八。

苏听不用上课时,和明海带着五个自然风光摄影师在河上穿行。

豆豆趴在船舷边看水里的鱼,家莉看到了一条蛇搭在树枝上,蛇脑袋耷拉下来,呆呆的。家莉对苏听介绍,是很有科研价值的无毒翠青蛇。这里还有许多珍贵蛇种,也有蟒蛇,但游人登岸游玩的地点区域是没有毒蛇和蟒蛇的。家莉就说:“可惜旺财不能一起来……”

苏听就笑了:“它那么爱吃蛋,这里龟蛋太多了,带它来忒危险!”

一间树屋顶上有一只巨大的绿蜥蜴趴在上面。太阳的光透过茂密枝叶洒落,黛绿的树叶,屋顶像沾了一层蜜粉,莹润得翠色娇艳欲滴。

李世民在给大家讲解这里的生态,说起这只巨蜥是珍稀动物。

英国来的李斯特笑说:“这里的生态环境复杂又完美!藏了那么多珍稀动物,是宝地!”

美国的派克队长和明海苏听是老友了,笑着捶了明海一拳,说:“住在绿岛上,你们两个真浪漫蒂克。”

萌萌最是通情达意,体贴入微。她让船家停下,给大家各自去拍照。

三个摄影师马上举起相机,捕捉到了巨蜥最完美的一面。

明海也拍了许多帧照片。

苏听看了明海的照片很喜欢,说:“交错的灌木,水下突起的红树根,黛色的树屋,还有那只巨蜥。背后的阳光从最高处的树冠上发散而出,而河面上树屋的倒影,河心里的浮光掠影与阳光发散出的无数金芒相融。这样的构图太完美!”

派克在看李斯特的照片,说:“他捕捉到了刚才垂挂的那条蛇。很灵动!”

大家说说笑笑又过去了,丛林里,每一处景色都那么美,令人沉醉。

没有人注意到丛林深处,相机发出的“咔擦”“咔擦”声……

第122章 一二二 焚烧

慕氏的仪器已经运抵绿岛星港码头。

黄莉到车队里吩咐下去, 绿岛货仓的货车就开了出去。

萨仁萌萌跟在车队里, 她一向机灵。

卸货时, 书记员一一点对货物。萌萌仔细审视,发觉有几个木箱打上的海关封条有被撕开再拼上的痕迹,尽管拼时对接得很仔细了,但还是被心细的她瞧出端倪。她心中有数, 没有作声,只是格外留意那五口货箱。

回到基地时,黄莉点货入库, 做好记录后, 就离开了。

等黄莉一走,陈瑛和萌萌就到库仓里,还带了两瓶好酒。陈瑛八面玲珑,说了好些抬举话,说仓库里都是贵重物品和仪器, 全靠他们守护着。

仓库管理员那个高兴啊,叫上几个小弟一起喝, 很快就醉了。一众大男人趴在那睡觉, 醉得不省人事。

萌萌说:“瑛姐, 你怀疑他们几个?”

陈瑛道:“是。我怀疑他们中有人是内鬼。毕竟仓库那么大,要借我们的仓库放违禁品,等要开车出去时, 又将货物带出去给美景集团, 或是留着栽桩嫁祸基地, 黄莉一个人做不来。”

“有一个肯定走不掉。通过电脑和这里的摄像头记录出入监控的电脑人员,肯定是美景的人。”萌萌说。

“对!”陈瑛肯定。

陈瑛和萌萌来到刚卸货的区域,找到那五口木箱,将它们打开,一阵翻找后,果然看到了象牙、鱼翅这些违禁品。

陈瑛对外挥了挥手,四个男性工作人员跑了进来,飞快地整理将违禁品集中在三口箱里,抬了出去。

萌萌说:“如果每次运进来一点,这么些年也将积少成多了。”

“需要有牵头人。黄莉急需钱是上年秋天的事,到现在9个月。我们基地每个月会运一次物资进来。那美景通过我们基地基地出私货出去,避过一应部门,也就9次。不过我想这会是最后一次,美景会斩断这条线,然后告诉媒体,说我们基地走私违禁物品来盈利。”

陈瑛的话刚说完,就听见有人说:“是。只有这九次。”

陈瑛和萌萌猛地回头,就见到脸上苍白的黄莉站在仓库门口。

萌萌到底年轻,说:“你……你想干嘛?”

陈瑛安抚她:“萌萌,别怕,她不能做什么。”

黄莉苦笑了一下,才道:“我也是为救哥哥,我不是故意的。而且美景每次将货提走我都做了录音,并且还在每次的货里取出一部分留作证据。”

陈瑛挑了挑眉,没说话。

“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你们真相。我过不了自己这关。我知道,我的奖金是明海私人掏钱包给我的。是,他是很有钱,这个基地的股东慕骄阳,李世民都很有钱。但他们完全可以不帮助我。我哥哥的手术很成功。我也没有牵挂了。我刚才是想去找苏听明海的,但他们都不在基地。我去找你,你也不在办公室。于是,我走到了这里。我来是想告诉大家,美景派出的媒体会在今晚到来,大部分人在外面叫嚣,说有人举报绿岛基地,还会分派人偷偷溜进来,找到所谓的‘罪证’然后拍照公之于众当着众多媒体的面!”

黄莉说,“录音我直接带过来了,现在给你。至于九次里偷出来的一点点货,在我房间床底下和衣柜里。”

苏听刚从外面上课回来,因为孥斯一直往仓库走,所以她也跟来了,听到了大半的对话。苏听是聪明人,心更细,说:“可是你这样做,万一被美景的人知道了,只怕会你对不利。”

黄莉一怔,回过头来,她没想到大家都会那么在乎她,关心她。她眼睛红了,说:“没关系。我妈妈年纪大了,住在海岛过于潮湿对她身体不利。我将她送去了爸爸的老家,现在由堂哥照顾着。我爸爸老家在苏北,离这里远着呢!还有一套老屋,等哥哥病好了,就会过去照顾妈妈。”

苏听点了点头,说:“好。我让慕骄阳派个小警察过去保护他。等他好了,再找基地信得过的保安送他过去。”然后说,“你把录音证据给我吧!”

黄莉没有多问,把证据都交给了苏听。

苏听对网络方面的营销宣传是十分熟悉的,绿岛的故事在一本时尚杂志上早就传开了。而且在她对各大门户网站的推动下,绿岛的环保事迹更是集中曝光。将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了过来。

她通过国内最大的海洋保护网站发布了绿岛的最新通告,说将会在今晚有一个活动。至于是什么活动,将暂时保密。还将一个寿桃子讨红包的短视频放了出来,刻意误导,让大家以为是和海龟有关的。

那时是下午四点。

李元图正在景峰的私宅里,和他商谈对付绿岛基地,并完成对绿岛收购计划的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景峰的一个远亲,景峰的表弟莫大山。

莫大山通过电脑视频看了绿岛基地举办的放流仪式,啧啧了两声:“这个苏听还真是美。是美人中的极品。要是能摸上一把就好了!”

景峰本就凌厉的眼神一扫,呵斥道:“她是法籍华人,拥有的是外国籍,不要惹事。更不要碰她!她和他的丈夫不是普通人,不好惹!”

莫大山歪了歪嘴:“哥,你就是太谨慎了……”

景峰手抄起烟灰缸往他头上砸过去。吓得他赶紧闪开,陪笑道:“不碰不碰!”

“我们是做大事的人!”景峰低喝:“将你的眼光放长远些,别剩想着女人。”

景峰复又观看绿岛的通告,也看了那个海龟寿星的视频。李元图观察他神色,说道:“绿道的曝光率非常足!现在别说整个国内,就连国外,好几个欧洲国家,都关注着绿岛。”

“这样好!等于帮我们做了宣传,还不用我们出钱。等我们拿到绿岛开发权,绿岛就是属于我们的了。绿岛和红树林,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想来这里旅游的人会程直线上升的趋势。”景峰琢磨道。

李元图“可是”了一句,又道:“明氏他们主打的是环保生态饭,海龟参观点是其中经济圈的一环。如果我们接手,大肆开发旅游业,绿海龟迟早会离开这里,到那时会不会得不偿失?”

景峰笑了一声:“靠绿海龟吸引大家来,还要碍手碍脚,这里不能登岸,哪里不能玩,海滩都不是属于人类的,处处受到限制,海滩根本接待不了几人,赚不到大钱,只能不亏本小有盈余而已。而我们要的是大家发大财,赚大钱!将他们赶走,慢慢过渡成我们的乐园。人都是很健忘的,可能不过三年,大家都忘记了绿海龟,只记得可供人享乐的度假村了。”

李元图心中一计较,就放下心来,道:“很是。人类都是健忘、残忍的。所有人类都是利己主义者。”

“对对对!”莫大山笑着附和。

景峰点了一根烟,慢慢吸着,然后吐出了一个烟圈:“他们晚上不是要搞活动吗?就让媒体好好地跟踪这场大戏吧!”

李元图点头称是:“我们这次的货可是下了重本。特级的鱼翅、象牙,稀有红珊瑚,还有一些别的……嘿嘿嘿,一旦曝光出来,够他们受的了。”

***

晚上八点。

在基地大门口外的空地上,堆起了一批货物。

货物就这么大摊着,完全不遮不掩。

已经有基地请来的部分媒体在拍照。而黄东手举着火把,准备点燃货物。

全是走私的象牙,鱼翅,珊瑚,玳瑁,还有一些别的海洋违禁品。可笑的是为了栽赃,甚至连一些虎皮、虎骨什么的都有。

陈瑛代表基地接受访问。提到了这批走私违禁品,是基地的线人接到热心市民市民举报后,在某处截获的。已经上报了省上面,也同意就地销毁。省相关部门派来绿岛县领导,其中就有上次政府过来基地开会的麦常,麦常在举着摄录机做摄录。

景峰派出来的媒体来得迟,而那个人还没溜进基地就看到空地上摆放了许多货物,对媒体叫嚣道:“快看,绿岛基地就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背地里偷偷做贩卖野生动物的生意!”后来的媒体一片哗然,甚至有几个好事的,举着麦克风凑到了基地负责人面前,问:“你们是想偷偷处理货物吗?”“这些货物要卖到哪里去?”“我们接到线人举报,说你们基地藏了违禁品,是不是就是这批?”

事出突然,尽管后来的那批媒体觉得有点奇怪,但这批人和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不同,没有底线,喜欢猎奇,挖丑闻。是美景集团公关部专门请来的“狗仔”,他们喜欢乱写,博人眼球。

苏听走到陈瑛身边,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省和市县的领导都在这里了,这一次,是我们连同相关执法部门对缴获来的国际违禁品做集中销毁处理,全程公开透明,还会通过门户网站给大众市民看到,呼吁大家抵制动物制品,保护我们的海洋和地球环境。”

苏听一大段话,把那些无良媒体说愣住了。而许多新闻工作者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

这时,火起了!

黄东将火把一角一角地点燃,最后,将火把投到了堆起来的物品正中。

大火红红燃烧起来,火光冲天。

可是四处都很安静,非常安静,安静得仅能听见火燃烧的噼啪声。

那个想潜进基地货仓闹事的人没能如愿,还被基地的人倒打了一把。这时,他才注意到,这批货物之多,远超出他的想象……

***

而另一边,通过本台新闻和网络上的门户网站看了全过程的景峰,气得拿起了烟灰缸,然后又重重地砸回了台面。

李元图在一旁默不作声。

莫大山最为按捺不住,说:“即使是他们在演戏,他们哪来的那么多货?”

静夜里,急速的铃声忽然响起,“铃铃铃”一声比一声急速。

景峰深吸了一口气,接起,只听见对方说:“老大,我们下午新运到港口的那批货,被省里派来的人当场截获。所有人都被抓控制了起来。我们现在才知道。不过你放心,都是章六的人。章六自己还在里面,我们和章六表姐李虹谈过了,她会让章六一个人承担起来的。也就坐一二年的事,李虹会给他一大笔钱。”

“知道了。”景峰淡淡地说。

挂掉电话,景峰说:“我们之间,出了叛徒。”

第123章 一二三 研墨

明海没有把黄莉的证据交出去。因为还不到时候, 而且现在这样做,等于是把黄莉暴露了出来,对她不利。

黄莉的哥哥好得差不多了, 但离出院还有一段时间,黄莉为安全起见, 带着哥哥离开了绿岛,去往苏北。

等她到了老家后,给基地的几个元老报了平安,并且对大家道了歉。在给黄东的信上, 她说以后会好好工作, 虽然不能再在绿岛帮助海龟们, 但她在别的地方也会继续做环保,并且将会把每月工作所得的三分一工资捐献给绿岛基地。最后她写道:“是我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 和信任。我向大家郑重道歉。我会谨记这次所犯的错误,在我将来的人生永不再犯。”

看到信时, 苏听感到很欣慰,这次的事能得到和平解决,就是最好的!而且也保了黄莉一家平安。

这段时间,明海私下里约见了几次李元图族系的一个旁支兄弟,李元吉。李元吉是李元图的同族弟弟,但和李元图因为利益问题一向是脸和心不和,因有利益牵扯, 所以生意还是一起做的。

李氏在绿岛是大姓, 即使是政-府官员, 也对他们有诸多优惠,所以和李元图争夺绿岛,明海想到的是分化,再以利诱之。

李元吉多次避而不见。但最后一次,李元吉还是在茶楼喝茶时,明海也跟了过来。

俩人也没说什么话,明海只是和他同台喝茶,整个过程,只说了一句话。明海说:“在这里看海,风景独好。”

这座茶楼就坐落在海边。海面辽阔,无台风时风平浪静,雪白的海滩和碧蓝的海相映衬,漂亮得不成话。不少人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片沙滩没有海龟登陆,是将要开发的海滩其中一段,已经有不少民宿开始在绿岛基地引来的开发商的领导下,将所有的民宿统一起来有序规划,就像乌镇东西栅的那种方案进行建设。

李元吉站起来,手端起茶杯,看着远处蔚蓝大海,而附近的民宿已经初具规模。不过短短四五个月,明氏集团的人已经将这一带建设得很好,也开始了接待部分散客,这个加进开发项目书里,会是一个对明氏很有利的方案。

明海说了第二句话:“后会有期。”

他的意思是,他们还会再见。

明海的目的达到了。只要他们在一起共同出现过,已经足够李元图疑心了。而李元吉曾在外读过大学,修读的又是土木工程,是个有学识的人,有才华又被李元图压着,难以施展。明海想到了和他合作。李氏在绿岛盘根错节,牵连太深太广,与其和他们闹翻,还不如和其中最合适的一个合作。水至清则无鱼。想一次性把李氏从绿岛连根拔起,不仅耗费巨大,还可能适得其反。毕竟,大部分的绿岛村民其实是听李氏宗族的话的。

***

果然,那一次同台喝茶后,明海从外面听来许多风言风语。说李元图把很多李氏集团的项目都停掉了,这部分项目都是李元吉有份参与的。

但没多久,两兄弟好像又和好了。

夜里无事,明海在房间内抄佛经,而苏听给他泡茶。她还当起了小书童,给他研墨,墨汁浇上了她素白的手。

她将墨磨好,他提笔蘸饱了墨,也不下笔,和她说话,“你看,成了个花脸猫。”

她就笑着取过干净毛巾,先将鼻尖和下巴上那两点墨擦掉,再去擦手。

李世民养了对象龟,一公一母,最爱到处串门。现在这对象龟红豆相思纷纷爬进了她卧房里来,对着她脚跟撞来撞去。

“饿了呀?怎么和我家来福一样贪吃呢?!”她给它们喂了香蕉和苹果。

啧啧,她不过在基地待了一个月,这两个胖家伙快长到十四斤重了,比吉娃娃这种狗都要大和壮。小母龟红豆拿黄色的圆脑袋蹭了蹭她手背,十分温柔和依恋,她又给了它一大块苹果吃。“乖啊,红豆,多吃点,你也快要产蛋了吧?看看你这次能下多少个蛋!”

原来这对象龟自从跟着李世民在基地生活后,每年夏季都会产一次蛋。每次五六枚。李世民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在这里待五个月时间。算上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红豆相思的后代已经到第六代了,就生活在基地里,有一个小花园供它们自由繁殖,小日子过得是非常棒!

明海问:“想家了?”

苏听没隐瞒,“是有点。”

家莉和豆豆都回去了,九月份了呢,都开学了。而旺财和来福,她也想念它们了!

“等完成绿岛的开发项目,我们就回去。快了!”明海答。

明海开始抄经。是《心经》,不长。但他写得极为认真工整。等半个小时抄完后,他才放下笔,和她说话。

“你带的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叫李芊芊对吗?”明海问道。

苏听咬了一口苹果,说:“是啊!芊芊。她英语学得好。她和班上的其他孩子不同。其他孩子都是村民的孩子,比较穷。很多甚至读不起书。靠每年来这里支教的老师,才有书读。但我看芊芊虽然穿着朴素,但家里应该还不错。”

“芊芊是李元吉的侄女。李华家境一般,同姓李,但李华一家和李元图这支主系已经联系不深。”明海答她,“但李华和李元吉家族关系还不错。”

“小听。”他低低唤她,十分柔情。

“嗯?”她放下苹果,净了手走到他身边。

明海抱着她,坐到沙发上,脸在她细细的脖颈上蹭了蹭,道:“我后天会去村子的另一边,谈开发的事。毕竟这次会议我已经拖了二十天了。不能再拖。”

苏听说:“好。那你小心点!”

明海答:“你也是。”

***

两天后。

中午,明海和苏听在基地用了午餐后,就各忙各的去了。

明海要过海对岸,和绿岛镇村民代表谈开发的事。

明海是胸有成竹,只不过走一个过场。

而苏听还是带着孥斯,照例去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去了。

由于苏听的讲课很生动有趣,所以来听课的学生,从之前的40人又变成了70人,从五岁到十三岁都有。甚至有三四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在学会了简单的饮食住宿英语句式后,已经离开村子出了绿岛镇,利用仅剩的暑假时间,去给家里人帮忙,做起了兜客的小生意。

所以今天,苏听的课是排得最满的一天。从下午一点开始,她给第一班上一个小时的课;休息二十分钟后,接着上第二班的课,也是一个小时课程。

李芊芊英语好,所以苏听让她当两个班的班长,也会她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当下课时,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李芊芊也将苏听给的下一堂课的预习学会了,就准备离开。

苏听站到二楼阳台上,看到李芊芊背着大书包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往外走去。她喊:“哎,芊芊。”

李芊芊抬起头来,叫:“听姐姐。”

苏听没有老师的架子,对所有学生都很温和,大家都喜欢她,叫她姐姐。

“你父母呢?怎么一个人走啊?”苏听说话时,没有留意到远处树下的反光,一闪而过,是隐在暗处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