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之间的落差并没有让她心安理得的去享受那些宠爱,而是让她心里的某个念头愈发的浓烈。

她也想护着徐先生,想成为那个与他并肩的人,想成为那个和他一样优秀的人。

他鼓励着她成长,她也拼命的在努力成长。

如果他是那道光,那么她就要做光下的那一株豌豆,越长越高,越长越大,直至够到了他。

陆先琴不想做那缠绕在他身上的菟丝花,也不想做那攀援的凌霄花,也不愿在他的背后做一只会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

她要的,不只是一汪清泉为他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只是高耸的险峰承托他的威仪。

而是他身边的那株木棉,与他分担每一个寒潮,每一片雾霭,分享每一道霓虹,每一丝流岚。

“我想追赶上你,成为那个有资格站在你身边的人。”

徐坤廷笑了。

他笑的极为温柔,眸中尽数都是对她的宠溺。

“先琴,人的一生中,从婴儿时期到暮年,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拼搏,去努力。”他声音清澈,像是环佩在轻轻敲打,一字一句,丝丝入扣,“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大多数人往往在犹豫的那一瞬间,错过了许多机会,之后的悔恨和懊恼,不过只是徒劳的悲伤。抛却小爱大爱的顾虑,当你有了那一瞬间的机会,牢牢地抓紧它,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这个世上,人的缘分总是靠一条看不见的线牵着,当线断了,你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人类都是感性动物,没有人不爱自己,也没有人不想为自己活着。”

他说的话很浅显,却又令她醍醐灌顶。

陆先琴完全抛却了那一丝犹豫,想她所想,做她所做。

“不是为我,你是为了自己,为了你的梦想。”

但他说出这句话时,陆先琴用力的点了点头:“嗯,徐先生,谢谢。”

他淡淡的笑了:“我也要谢谢你。”

“啊?谢我什么?”

谢谢你这样努力,谢谢你这样的优秀,谢谢你,如此的爱我。

他的心,交付于她,她小心翼翼的护着,那般小心呵护的样子,令他无比安心。

她是那个对的人。

徐坤廷但笑不语,牵过她的手,在手背上亲亲吻了一下。

这一吻,道尽心中万般情丝。

“把你想的,都告诉妈妈吧,她会理解你的。”

***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在徐家的一楼餐厅正式开宴。

一张长桌上,十几道菜,几乎每个人爱吃的菜都有,陆先琴没跟徐坤廷坐在一起,而是选择走到徐妈妈身边,冲徐爸爸比了个请求的手势,徐爸爸心领神会,坐到徐坤廷那边去了。

徐妈妈见她过来了,稍稍板着脸问道:“怎么不去跟坤廷坐?”

“天天跟他一起吃饭,今天就让我陪您吧。”

看她那嬉皮笑脸的样子,徐妈妈咳了一声,语气还是有些硬:“我不用你陪。”

陆先琴干脆耍赖:“我不管,我今天就要坐在您旁边,不管您换到哪去都一样。”

徐妈妈拿她没辙了。

一家人入座,徐爸爸作为家中长子率先起身举起了酒杯:“让我们一家人共同干杯,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徐家的每一个人都能心想事成,事事顺利。”

众人口中不一的说着祝福语,爷爷站起来有些费力,由阿姨为他代举杯。

徐家子孙围绕在餐桌上,爷爷坐在主位上,一眼就能看到所有人的动作,他往陆先琴那边看去,就看见她的孙媳妇琴正殷勤的给他儿媳夹菜,然而儿媳却是一脸的别扭,也不愿意动筷子。

他问道;“宛平,先琴,你们这是怎么了?”

陆先琴有些犹犹豫豫的,半天也没说出口。

还是姑姑给她们打了个圆场:“哎,没什么,婆媳闹着玩呢。”

爷爷青年时教书育人,中年后开始自己打拼事业,才打下这徐家的一番家业,几十年来什么事什么人没见过,他目光稍稍一扫,沉声又问了一遍:“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不想这大过年的,一家人还有什么间隙。”

还是徐妈妈开口解释:“我想让先琴和坤廷早点生个孩子,结果先琴不久后要出国留学,我有些失望。”

“先琴,你要出国?”

陆先琴点点头:“嗯。”

老人家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说道:“那就去吧,孩子等回国后才打算也不迟。”

“可是爸,那时候就太晚了,坤廷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徐妈妈皱眉说道。

老人家嘴唇动了两下,像是在鼓捣假牙,隔了一会儿才回道:“晚一年两年有什么打紧的?坤廷那时候又不是没能力生了,而且我相信我也能活到那时候,所以这事不必着急,先琴的学业才是最重要的。”

徐妈妈心里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就是因为儿子儿媳的阴奉阳违让她觉得既生气又失望,心里那一道坎始终迈不过去,嘴上抱怨着:“爸,你对先琴也太偏心了。”

“我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只不过这件事我觉得先琴没做错,自然站在她这一边。”

徐妈妈重重叹了一口气,也不打算再争辩什么了。

陆先琴咬了咬唇,干脆的站了起来,举着杯子对着众人说道:“我知道这件事我没有提前和长辈们商量,是我的不对,在这里我给大家道个歉,尤其是妈妈。”

她低头看着徐妈妈,伸手握紧了她的手:“妈妈,其实您的话我一直是记得的,但是这次出国,也是我的导师突然跟我说的,我承认他跟我说的时候我都没想过您嘱咐过我的事了。但是您也知道,我是小地方出来的孩子,我心里太渴望能去更多的地方看看,我没什么才艺,也就这脑子还算好使,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也不想失去一个你们能为我骄傲的理由。”

她这番话淳朴极了,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弯弯绕绕,而是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简单而又坚定。

有的话说开了,浓雾就会瞬间消散,徐妈妈并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婆婆,其实陆先琴的这一段解释,已经足够令她不再揪着孩子的事情生气。

在座的人都愣了愣,最后大家都欣慰的笑了出来。

徐妈妈一脸无奈,只是再没了刚刚的气愤,反握住了她的手:“先琴啊,我实在是没法对你生起气来,其实也是妈妈不对,生孩子这个事确实也不急于一时,是我太激进了。”

“怎么会,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

“孩子的事可以缓一缓,你的前途缓不了,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了,去了那边以后要正争气一点,给坤廷长脸,有什么不方便的,一定要说出来,别委屈了自己。”徐妈妈又话锋一转,对着徐坤廷说,“等先琴回来了可怎么不能拖了,不然我就要怀疑是你的问题了。”

徐坤廷咳了一声,面上染红:“妈,我敢保证我没问题。”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笑了。

这边婆媳转瞬间就和好了,桌上的气氛又恢复如初了。

姑姑感叹道:“当初娶先琴还真是没娶错,多好的一个女孩子,还是坤廷和爸爸有眼光。”

徐坤廷的堂嫂比陆先琴还晚一年嫁进来,因此对姑姑的话颇为不解,好奇问道:“妈,怎么你把其他人都说得好像没有眼光似的啊?”

“本来就是啊。”姑姑轻笑一声,指着徐坤廷说道,“当初坤廷把先琴带回家的时候,全家人都不同意他们结婚,偏偏坤廷死不妥协,说什么都非要娶先琴,为了这件事还在客厅那跪了好久呢,看得大家都心疼死了,最后爸爸点头答应了,我们再反对也没辙了。”

陆先琴听得一脸懵逼,她惊讶的看着徐坤廷,然而对方却一直不看她,也不给她一个正面的答复。

她那时也因为自己的家庭,而觉得和徐坤廷结婚不会那么顺利,他只说交给他处理,却也没说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只知道自己嫁进来以后,徐家人从来没有为难过她,相反,对她很好,让她有了家的归属感。

没想到他还跪过。

徐家每一个人都记得,徐坤廷红着眼睛,一脸坚持着要娶他那个女朋友的样子。

骄傲如他,自懂事以来,谁都没见过他那副狼狈的样子。

最后还是老爷子扶着拐杖问他,非她不可吗?

嗯。

为什么?

徐坤廷神色坚定,因为爱她。

老爷子笑了,那就娶吧,跟女孩的家人商量好了吗?要不要我派人帮你上门提亲?

家人们都不理解,问老爷子为什么要同意。

老爷子只说了句,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是命中注定的。

第69章 情种

一顿饭结束, 陆先琴蹿到徐坤廷身边,拉了拉他的衣袖。

“徐先生, 为什么不告诉我啊?”

徐坤廷眼神略有些闪烁,语气不太自然:“没必要。”

她却笑了, 没心没肺的样子:“可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啊,你不跟我说,我都不知道你为我做了这么多。”

“做了就可以了, 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

他做的那些, 又不是为了让她哭着对他说谢谢。

单单只是为她做了而已。

她噗嗤一声:“好吧,闷骚怪,不过为什么爷爷当时会那么干脆的答应啊?”

陆先琴自己也明白,她那时候条件不好, 换做是任何一家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其实都不会愿意接受她这种条件的儿媳。

“爷爷说,你很面善。”

陆先琴睁大了眼睛,眨巴了两下, 末了猜测道:“因为我长得太可爱了吗?”

他眼睛在笑:“应该是吧。”

是在按耐不住好奇心的陆先琴最后还是去书房找了爷爷。

爷爷正在写字,见她进来了也没停笔, 嘴上招呼她过来:“看看我写的字。”

书房的墙上到处挂满了古画和书字,有名家的,也有爷爷自己写的,书桌上的檀香炉正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她每次进来都会稍稍感叹,感叹这一室的高雅。

爷爷写的字是《沁园春》, 下笔苍劲有力,线条行云流水。

“很好看。”

爷爷放下毛笔,对着纸张吹了吹:“那就挂起来吧。”

“我来帮您。”她主动要求帮忙。

爷爷看了她一眼,没答应:“小姑娘家家的有什么力气,你手都够不着钩子。”

她哦了一声,垂下了手。

爷爷这才问她:“有什么事吗?”

“哦,我来是想问问您。”陆先琴这才想起来她的目的,“为什么当时所有人都反对我和徐先生结婚,就您同意了呢?”

陆先琴想了很多种可能,比如看她可爱啊,看她是潜力股啊之类的理由。

老人家脸上已经布满了苍老的痕迹,可唯独那一双眼睛清明如洗,看着她半晌,才缓缓开口:“你相不相信缘分?”

她不解,想起以前看过的言情小说:“我和徐先生是娃娃亲?”

刚问出口就后悔了,她家世代务农,在小村庄里头住了那么多年,徐先生出生书香世家,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怎么可能是娃娃亲。

爷爷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相册,放在她面前:“翻翻这本相册。”

她打开厚厚的相册,发现这是徐家的家族相册,因为第一页是一张年代已经非常久远的,泛着黄色的黑白照片,上面的日期,居然是一百多年前的。

“这是我太爷爷那一辈的,他是个地方督抚,那时相机刚传入中国不久,他图新鲜,就带着一家子去照了个相,我们徐家族谱就是从他算起的。”

陆先琴看着这件时间留下的礼物,思绪万千。

“你再往后翻吧。”爷爷说道。

她又后翻了几页,看到了徐家这几代的留影,然而在一张照片上,停留了好久。

黑白色,照于满洲时期,男人穿着西装站在女人旁边,而女人则穿着旗袍端坐在凳子上,双腿斜放,巧笑倩兮。

男人的脸极为和徐坤廷极为相似,那个女人,和她有七八分像。

“我是相信缘分的。”爷爷语气很是平静,“这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当时是两个阶层的人,我父亲不顾所有人反对娶了我母亲,而我母亲也没让他失望,她是父亲的学生,父亲也是她的人生导师,她接受了父亲的新思想,新观念,在那个思想陈旧的时代,成为了一个新女性。”

陆先琴忍不住问道:“之后呢?”

“可惜在那个时代,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如果她活在这个时代,那么她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爷爷微微一笑:“我是无神论者,我从前很不相信这种事情,可是见到你以后,我不得不相信了。”

“说我迷信也好,古板也罢,这个世界有太多事说不出原因,缘分更是妙不可言,所以我相信你和坤廷是天生一对。”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缘由竟是这样的简单。

“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您说过...”

“这有什么可说的,他们去世得早,记得他们的也不过只有我而已,子辈们自有子辈的人生,每年清明时分只要有人记得为逝去的人烧一炷香就够了。”

陆先琴看着那张照片,想伸手触碰一下,却发现那照片的背面有些不平,似乎夹着什么东西。

爷爷见她好奇,便替她抽出了那张照片,背面果然有东西,是一张信纸。

同样泛黄了,只不过上面的钢笔字还清晰可见。

此时书房门又被敲响,是徐坤廷。

“姑姑说饺子差不多了,可以下去吃了。”

“坤廷啊,来的正好,你让你老婆过来问缘由,其实你也是想知道的吧,过来看看吧。”

徐坤廷走到陆先琴身边,发现她正低头不知道看什么。

爷爷解惑:“你太爷爷写给太奶奶的情书,一直放在我这托我交给她,可惜一直在我这,没机会交给她。”

陆先琴抬头看着徐坤廷,眼角噙泪。

“这写了什么?”他轻声问道。

陆先琴直接把信纸递给了他。

吾妻窈窕:

此前你一直问我,你之于我是什么。

答案我拖了许久,现在看来,我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你之于我,是太多的事物。

你我初见时,你是还未长成的红豆,情愫根深时,你是窗外透过的一丝暖阳,每日伴我入眠时,你是床畔前的弯弯明月,后你生下宏之时,你于我而言,则是全部的快乐。

你是幺儿,是傻丫头,是小妹妹,是调皮鬼。

是太多太多,占据着我所有的目光。

乱世中,请恕我只能用纸笔抒写儿女情长。窈窕女士,迄今思之,前途功业不过幻梦一场,家国沦陷,山河崩塌,光明不知何时到来,我愿与国同守同归,誓死拥护国之尊严。

勿愁老之将至,纵使河东河西,潮汐涨退,卿卿于我,依旧令我心甚依依。

此番情长,纸笔亦无法纾解情意。

至此,窈窕女士,望你能理解。

我爱你。

廷笔。

字字深情,仿佛透过这情书,能看到一身戎装的男人正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下这满腔情意,笔落成,他离去。

徐坤廷也从没看过这封情书,他从未听爷爷说起过这件事,父母也对太爷爷那一辈的事很模糊,如果不是今天这封情书,他都不知道这里头有这么一段故事。

情书被爷爷重新收起,他爱惜的又抚了抚那张印着父母亲的照片,问他们:“还看吗?”

陆先琴点头:“想看。”

徐家几辈人都在这相册里了,照片越来越清晰,颜色也由黑白变成了彩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印记开始慢慢变得详尽,照片也越拉越多了。

她看到一张几十年前的照片,笑着问道:“这是爷爷你吗?”

爷爷身旁站这个小鸟依人的女人,穿着花衣裳,两个人都很年轻,对着镜头腼腆的笑。

“是啊,旁边这个是你奶奶。”爷爷轻轻一笑,“这一晃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再往后翻,就是徐爸爸徐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还有他们抱着小小的徐先生时照的一家三口,陆先琴指着那个大胖小子调侃他:“你小时候好可爱呀,脸圆圆的,怎么现在变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