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了这么久,累不累?”韦贵妃问。

“回贵妃娘娘,徐慧不累。”徐慧从善如流,搁下了笔。

她本能地轻轻揉了下手腕,见贵妃盯着她,徐慧小声说:“就是手腕有一点点酸。”

韦贵妃看着她那细嫩的腕子,看起来柔若无骨的样子,贴心地说:“那就拿回去慢慢抄吧,本宫不急着要。”

徐慧抿唇一笑,糯声道:“谢贵妃娘娘体恤。等妾身抄好了,一定亲自给您送过来。”

韦贵妃“嗯”了一声,顿了顿,没忍住好奇,开口问她,“你好像很喜欢抄书的样子?”

她明明是想给徐慧一个下马威的,可是看徐慧的样子,分明就是乐在其中。

韦贵妃有种上当了的挫败感。

“不瞒贵妃娘娘,徐慧很喜欢抄书,但苦于没有时间。”她歪头想了想,纠正道:“其实严格说起来,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罢了。徐慧总想读更多的书,而抄书太费时,于是抄书的计划总被搁置。多谢贵妃娘娘,给徐慧这个机会。”

韦贵妃本身也是个有几分文才的女子,听了徐慧的话,饶有兴致地向她讨教,“你不觉得抄书很枯燥吗?”

徐慧摇摇头,“妾身非身负奇才、过目不忘之人,虽喜读书,却记不清明每一个细节。抄书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还能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层的奥义。”

她低头看了一眼抄了一上午的佛经,笑道:“佛法精妙,更是如此。”

韦贵妃沉默下来,心中暗想,这徐婕妤还真是一朵奇葩。

褒义的那种。

小半天相处下来,韦贵妃觉得徐慧这个人还不错。

方才徐慧抄书时,她在旁看了看徐慧流传出来的几首诗词。

在徐慧这个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连颇有才名的韦贵妃见了也是自叹弗如,颇有几分惜才之意。

她不想为难徐慧,前提是,徐慧不要和贤灵宫扯上什么瓜葛。

韦贵妃高贵端庄,杨淑妃亲切和善,她们费尽苦心,营造贤德的名声。

无论她们是真的贤淑,还是假意伪装,身为后宫女子,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嫔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想做皇后。

皇后的宝座,中宫的诱惑,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拒绝。

韦贵妃和杨淑妃说不上是水火不容,但在宫中早已隐隐形成对峙之势。

皇帝的重心都在前朝,但后宫之事,他并非一无所知。韦贵妃和杨淑妃这样明里暗里的斗气也不是一两天了,太宗不是丝毫不知情,而是不想插手。他暂时无意立后,让这二人在后宫互相制衡,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韦贵妃心思通透,这些道理她都品的出来。只要她和杨妃斗的不太出格,就是在顺着陛下的心意行事。

只要猜中陛下的心思,韦贵妃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甚至还有可能再进一步。

毕竟与杨妃相比,她在后宫的地位更高,出身也更稳妥。

韦贵妃想了想,决定把徐慧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她看徐慧顺眼,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原由。最重要的是,徐慧是这届新人里头第一个脱颖而出的,陛下的新宠。

陛下不会喜欢看到她和自己宠爱之人作对。

无论陛下是出于什么理由抬举徐慧,韦贵妃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来。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像萧才人那样逞一时之气,想办法除掉徐慧,而是将她转换为自己这一方的力量。

想通之后,韦贵妃绷了一上午的脸舒缓下来,嘴角挑出抹笑意来,“今日辛苦徐婕妤了,你就留下来陪本宫用膳吧。”

徐慧没有立即答应,心中有意推辞。

韦贵妃看出她的迟疑,笑吟吟地添了一句,“这是贵妃旨意,徐婕妤要以下犯上吗?”

韦贵妃用的是玩笑的语气,可从徐慧的立场看来,那只不过是上位者给她搭的台阶。她若再拒绝,那便是不识抬举了。

“多谢贵妃娘娘。”

见徐慧应了下来,韦贵妃满意一笑。

徐慧在乾祥宫呆着的这一上午,惦记着她的人可不少。

先是晋阳公主。晋阳一早就醒了,一直没回甘露殿。

她有点担心徐慧,就留在清宁宫等她的消息,可徐慧一直都没有回来。

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请安那么简单。

贤灵宫那边,杨淑妃的人一直盯着乾祥宫的动静。听说徐婕妤去了乾祥宫,杨掌史立即把这个消息禀报给了淑妃,并紧张道:“娘娘,徐婕妤不会有事吧?”

杨淑妃想了想,轻轻摇头,“应该不会,徐婕妤这个人向来有分寸。本宫反倒担心,她会被韦妃拉拢了去。”

现在徐慧还没有出来,下任何结论还为时过早。

杨淑妃冷静地吩咐道:“叫人盯紧了,一有什么消息,立即禀报本宫。”

才人宫里,武才人也从萧才人处得知了徐慧被召往乾祥宫的消息。

由于才人们身处低位,与韦贵妃接触不多,仅凭着对萧才人的印象,大多数人都十分惧怕韦贵妃。武才人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也是隐隐的担忧。可是以她目前的处境,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毕竟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在正一品贵妃面前,简直卑微如蝼蚁一般。

况且她和徐慧的交情,也没有好到可以为了对方不顾一切的地步。

所有人都在盯着乾祥宫。

可他们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正午时分御驾亲临乾祥宫的消息。

不仅是他们吃惊,韦贵妃听说陛下驾到时,心下也颇有几分意外。

太宗尊她敬她,给她尊崇的地位,掌管后宫的权力,却已经很少来看她,每个月来乾祥宫用膳的日子屈指可数。

徐慧在的时候,陛下便来了。这代表了什么,韦贵妃心里明镜似的。

为了不让陛下失望,韦贵妃亲自执起徐慧的手,与她一道恭迎圣驾。

太宗温和道:“都起来吧。”

徐慧起身,默默退居贵妃身后几步。

就见太宗亲自扶起贵妃,含笑道:“朕今早惦记着你,一下朝就到你这里来了。午膳可有朕的一份?”

韦贵妃:“呵呵。”

陛下这谎话编得可真烂啊…

但是为了配合太宗演这一出戏,她还是露出一脸感动之色,含情脉脉地说:“多谢陛下垂爱。”

为了进一步打消太宗的疑虑,韦贵妃还回过身对徐慧招招手,一把将她拉到自己身边,亲昵地说:“午膳自然是有的,只是妾身已经留了徐婕妤一道用膳,陛下不会介意吧?”

太宗轻轻松了口气的样子,和煦地笑道:“怎么会呢,人多才热闹嘛。”

说罢背着手先进了屋。

接着徐慧就像个布偶一样,被贵妃拉了进去,跟在太宗身后。

太宗净了手后,自是在主位落座。韦贵妃在他对面坐下。徐慧没的选择,只好坐在两人中间。

三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好像…一家三口?

还真是这样,韦贵妃比太宗还大一岁,她的女儿李孟姜比徐慧大三岁。说她像是徐慧的母亲,一点都不为过。

各就各位之后,太宗终于抬眸看了徐慧一眼。

为了给足韦贵妃面子,方才太宗都尽力把徐慧当成透明人对待。

恰好那也正是徐慧想要的。她一直都在努力降低存在感,此时见太宗看向她,不免稍稍紧张起来。

要知道她有信心一个人应对韦贵妃,可若添上一个太宗,那变数可就大了…

太宗见她躲避自己的目光,不由微微一笑,却是转过了头对韦贵妃道:“徐婕妤还小,行事若有什么不周全之处,还要贵妃多多担待。”

徐慧松了口气,陛下还挺上道儿的,没给她拉什么仇恨嘛。

不过这一副大家长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看有些妹纸等的那么辛苦,默默想固定一个时间更新来着。早上7点,中午12点和晚上18点,你们选一个吧。

我觉得都没差,就是选择恐惧症,所以你们来决定好啦(>^ω^<)

第十七话

第十七话

韦贵妃一脸慈爱地看了徐慧一眼,笑道:“陛下放心,徐婕妤性子沉静,与妾身很是投缘。”

“这样就好。”太宗率先拿起食箸,几人各怀心思,还算是和谐圆满地吃完了这顿饭。

用完午膳,韦贵妃出言挽留太宗在乾祥宫小睡一会儿。

徐慧正要告退,就听太宗婉拒道:“朕还有政务要处理,就不陪你了。朕回头再来看你。”

韦贵妃闻言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笑吟吟道:“政事要紧,妾身就不耽搁陛下了。”

不仅如此,贵妃还转过头对徐慧说:“徐婕妤,你替本宫送一送陛下吧。”

徐慧哪敢不从,恭敬应下之后,她让玉藻捧着还未抄完的佛经,主仆二人跟在太宗身后出来。

等将太宗送出了乾祥宫,徐慧想着太宗还有事要忙,就要告退。

谁知话还未说出口,太宗便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一把将她拉上了御辇。

“陛下…”

“别拒绝,别装傻,你明知朕今日是为你而来。”

此处没有旁人,太宗方能好好地将她打量一番。见她无虞,笑着问她,“贵妃不曾难为你吧?”

他说的非常直白,似在徐慧心口处狠狠撞了一下。

这种被人关心、紧张着的感觉,让徐慧不禁想起了家人。

她七零八落的心思不知飞往何处,有几分飘飘然地说:“不曾,贵妃娘娘为人和善,待我很好。”

太宗此时已经完全放松下来,闲闲地笑:“那就好。你觉得贵妃怎么样?”

“唔…贵妃娘娘…”徐慧心神未定,一时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溢美之词,就随口说了句很直观的评价,“很高。”

“噗。”太宗没忍住笑了出来,“是啊,贵妃身量高挑,是后宫中难得能够与朕比肩的女子。”

相比之下,徐慧想起自己前些日子还被萧才人嘲笑矮小,不由默默地低下了头。

太宗伸出大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抚摸着她的头,安慰道:“你还小呢。晚上早些睡,一定也能长高高。”

两人说着闲话,转眼便到了甘露殿。太宗前去处理政务,徐慧则去了偏殿晋阳那里。

晋阳公主听说消息,正在往回赶的路上。

徐慧不是甘露殿的主人,可甘露殿上上下下的宫人都对她客客气气的。在她晋婕妤之后,大家更是对她恭敬许多。

但是这种客气和恭敬,与谄媚巴结得宠的妃嫔又是不同的。

她们对徐慧的态度,就好像是讨好晋阳公主一样…

对,就是这样,所有的人都觉得,太宗是把徐慧当女儿了。

徐慧自己现在也这么觉着。

不过,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徐慧很清楚,她从来就不打算以色侍君。能够以这种方式在后宫过上舒适的生活,徐慧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且,陛下对她,真的很好。

他既像耶耶一样踏实可靠,时时保护着她;又像母亲一样,对她细心关怀。

她就这样随遇而安好了。

晋阳公主回来后,徐慧就要教她写字。

公主此时满肚子好奇,哪有心思写字,拉着徐慧将上午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与她听。

听完之后,晋阳这才肯执起笔。

练了约有两个时辰之后,徐慧起身告辞。

晋阳送她出门,结果到了门口徐慧才发现,竟有两座轿辇。

徐慧向晋阳投以疑惑的目光。

晋阳微微一笑,天真烂漫地说:“以往我不去姐姐屋里,是怕才人宫人多眼杂。可昨日见清宁宫那么好,这甘露殿都住不下去了。”

“公主说什么傻话。”徐慧蹲下-身,摸了摸公主的头发,“住在甘露殿,是多少皇子公主求之不得的福分啊。”

晋阳一双水润的大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她,“可姐姐明明知道…”

她话说一半,徐慧就明白了。好吧,她装睡的功夫果然烂到了家,不仅老子看得出来,连这么小的闺女都能察觉到。

看来晋阳昨晚那些话,是故意说与她听的了。

徐慧一时心软,便答应了她。

不想这日之后,晋阳得寸进尺,愈发粘起徐慧,几乎日日宿在清宁宫。

这下子,太宗可不干了。

起初他是怜惜晋阳年幼丧母,自己虽把她养在甘露殿,却无法时时陪伴,这才默许她同徐慧交往,两人做个伴,彼此有个照应。

加上他放心徐慧的人品,也就由着晋阳缠她。

可是现在,晋阳在清宁宫呆的时间比在甘露殿还长,太宗可就不答应了。

公主还太小了,打娘胎里又带出了体弱之症,皇帝实在不放心她整日呆在外面。

再就是…每每他想召见徐慧,或者想到清宁宫去,晋阳都在徐慧这边,还真是…不大方便。

太宗决定亲自去把这个小东西捉回来。

晋阳一向乖顺听话,不过毕竟年纪还太小,在某些事情上,她表现得颇为固执。

比如“在清宁宫玩得太开心不想回宫”这种想法。

公主幼年丧母,在此时的小晋阳眼中,徐慧绝对是她心中最崇拜的对象。她想成为徐姐姐这样的人,自然要呆在徐姐姐身边了。她反倒很奇怪,父皇怎么能不理解她呢?

太宗劝她,“甘露殿最为安全。”

晋阳不听,表示清宁宫也很安全。

太宗又说:“甘露殿很宽敞。”

晋阳不从,表示清宁宫也很宽敞。

太宗无奈,只得使出杀手锏来,说:“可你徐姐姐是你耶耶的妃子。”

晋阳不解,“那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