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寒风瑟瑟,吹的她小小的鼻头也微微发红。

好在清冷的月光投映在她的脸上,仿佛披上一层柔和的纱衣,淡化了那层红晕,多了一份出尘的美丽。

太宗板起脸说:“徐慧,你竟胆敢欺君!”他伸手摸了摸她的另一只小手,简直像冰一样凉。

他忽然停住脚步,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将自己的披风裹在她的身上。

徐慧还沉浸在方才的天子之威中没有回过神来,等她表示可以自己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太宗低眸看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却叫徐慧瞬间打消了再挣扎一番的念头。

她乖乖地窝在他温暖的怀抱里,一动不动。

头一回与一个男子这样亲近,徐慧不免有几分局促不安。

她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我是不是太重了?”

“哪有。”太宗笑了笑,他天生力气惊人,抱一个小女孩根本不算什么。“你轻得像只小猫儿一样。不,像是片羽毛,朕若不抱紧了,你就要飘走了似的。”

徐慧不禁有几分害羞,默默地转过头,将脸埋进他结识宽阔的胸膛。

王德和吴庸在二人身后跟着,满脸的不解。

陛下这是在闹哪出啊?要是怕徐婕妤冷,直接两个人一起坐轿子不就结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情趣?

不明白啊不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是为了感谢大家的留言破400,所以加更哒( ′ ▽ ` )

你们的鼓励就是默默更新的动力~

留言即正义,壮士们不要大意地上啊!3

人群中一眼看到那里,很想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感觉这句话好适合慧慧的说,只可惜是宋代的诗,用了就要穿越了~

①②改自资料。

第二十四话

第二十四话

太宗抱着徐慧回到清宁宫的时候,两人有些吃惊地发现,院子里头全是人,而且看起来不像是迎驾的。

因为他们全都在忙着…挖地。

在这么多人面前,徐慧不好意思地动了动身子,示意太宗放她下来。

太宗便小心翼翼地将她放了下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徐慧看着一片混乱的院子,开口问道。

王掌史回答道:“主子忘了?下午向您请示过的,这些都是过节的习俗。”

徐慧有点尴尬地说:“我以为你们指的是喝屠苏酒,吃五辛盘…”

王掌史他们还没答话,倒是太宗笑道:“民间的讲究可多着呢。”

他指着院子里堆着的杂物说:“民间有传说,新年的时候不能往外倒垃圾,不然会流失家产。如果有用坏的扫帚之类,要在子时到来之际扔进院中的火堆里,这样可以充盈仓库。而穿破的鞋子呢,则要在院子里挖坑埋掉,这样家里就会出当大官的儿子。”①

徐慧认真地听着,不由由衷地夸赞道:“陛下果然见多识广。”

她虽来自民间,但毕竟是出身于世家,家中过新年时并没有这样的讲究。当代的习俗又不会在书本中出现,是以徐慧对这方面不了解并不奇怪。

太宗笑了笑,拉着徐慧穿过一片狼藉进屋。

往年新年,他都是与长孙皇后一同度过。立政殿规矩森严,皇后自是不会纵容他们将寝宫搞得如此狼狈。不过这并不代表太宗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

若没有他的体察民情,事必躬亲,贞观盛世又哪会那么容易缔造出来。

“你啊,就是性子太软,太好说话。”没有外人在旁,太宗捏了捏她的脸,教训道:“还好是朕看到,若是外人瞧见这院子里乱成一团,像什么样子。”

徐慧吃痛地哼哼了一声,单手捂着脸道:“新年嘛,也让他们开心开心。”见太宗作势又要掐她,徐慧往后退了退,改口道:“那明年让他们去后院折腾,前院一定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太宗笑道:“你可说准了,朕明年可是要来检查的。”

见徐慧点头,太宗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顶。可转瞬间,他忽然想起一事,又板起了脸,命令道:“张嘴。”

“嗯?”徐慧明显没跟上他的思路。

“朕让你张嘴啊。”他用手轻轻挠她的下巴,弄得徐慧痒痒的。

等她迟疑着张开了小嘴,太宗突然靠近,吓了徐慧一大跳,身子下意识的往后倒,被太宗一把抓住手臂拦住。

“你躲什么?心虚了吧!”太宗一脸“我抓到你了”的表情,指着徐慧说:“今晚五辛盘的东西你根本没吃是不是?”

她口中并无半点辛辣的味道,只是隐隐带着香甜的酒气。

他果然没看错。太宗得意地想。

徐慧没想到晚上的宴席上那么多人,这都能被他发现,不由低下了头,小声道:“我错了。”

太宗见她这样温软可爱,立马就心软了,哪里还舍得怪她。

他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臂,温声哄道:“知错就好,朕不怪你。可五辛盘是预防时疫的,你若不吃也可以,但你要答应朕,好好保重身体,这一年都不许生病,知道吗?”

徐慧沉默下来,不由感到为难。

这种还未发生的事情,要她怎么答应?

答应吧,就是欺君,不答应吧,又是抗旨…

太宗见她这样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也要考虑上半天,真是一个认真的姑娘啊。

他挑眉道:“徐慧,你竟然敢不搭理朕?”

还未等她被他的天子之威吓到,太宗已语调轻松地说:“罚你替朕研磨。”

说完他也不等徐慧做出反应,好笑地牵着她向书房走去。

走到书房门口,太宗忽然发现,最近他似乎很爱笑呢。

想到这里,他又是勾唇一笑。

唐人素来以跪坐为雅,可跪坐的时间长了,不免双腿发麻,难受的很。

只有太宗和徐慧两个人的时候,太宗就会坐得舒服一点。他叫徐慧也放松些坐,可徐慧应了声之后,还是老样子。

“你怎么不听朕的话?”有一次太宗忍不住问她。

徐慧奇怪地回答:“我已经放松了呀。”

太宗仔细观察了她一番才发现,徐慧所指的放松,就是不挺直后背,自然一点地垂下双臂而已。

他打趣道:“教你礼仪的师父是谁?真该把他召进宫来,教一教朕的那些个调皮女儿。”

徐慧笑道:“公主们哪里调皮了?不说别人,晋阳公主就很端庄呀。”

“那是在外人前头。你忘了上回,兕子纠缠着要跟你睡的样子了?”说起女儿,太宗满脸的慈爱,“那小模样,分明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儿。”

不过说句老实话,太宗反而更喜欢看到天真活泼的小女儿,而不是她们过于早熟的样子。他惯来对儿女们多有纵容,若是孩子们被规矩束缚的死了,太宗反倒觉得心疼。

回忆结束,太宗见徐慧还是那样端庄优雅地跪坐着,已经习以为常了。

有些事情做久了,可能当真就会形成习惯。就像他忙碌了一整天还要练字一样,有些习惯早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想改也改不掉。

今日一整天,皇帝忙着大朝会、大陈设、特赦令,晚上又去参加后宫的晚宴,一刻都没停下来歇息过。

如今终于放松下来,他的心里却仍不轻松。

太宗一边写着字,一边回忆自己过去一年做过的事,还要思考在未来的一年里,该如何把国家治理的更好…

想着想着,他突然诗兴大发,赶紧铺了张新纸,快速地写了起来,几乎是一挥而就。

诗成之后,太宗一个字都没有改,立马兴冲冲地拿给徐慧看,要她品评。

见徐慧接过后认真地端详品味,太宗也不知怎么了,明明是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的人,竟然提心吊胆起来,有些忐忑地看着她。

看徐慧不说话,太宗已有些后悔了。在诗作方面,徐慧天赋异禀,他这不是在班门弄斧吗?丢人!

他正要伸手去夺回那幅字,却听徐慧含笑赞扬道:“陛下果然不愧是一代明君。”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②

徐慧逐字逐句,慢慢地念了出来,念完之后抬眸看向太宗,真情实意地说:“陛下极尽描绘了大朝会的盛况,可并没有洋洋得意,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陛下所看到的,不仅是如今的嘉年盛景,还有肩头的责任。容徐慧斗胆,妄自揣度圣意。陛下写这首诗时,心中应是在考虑着如何将贞观之治推向另一个顶峰吧?”

明明是恭维的话语,由她清甜的声音说出来,就是那样的不流于俗,“大唐有陛下这般明君,乃是社稷之福。”

太宗凝望徐慧许久,突然一把将她揽入怀中,庆幸地说:“有你在朕身边,也是朕的福气。”

徐慧有些吃惊于他的举动,但并没有反抗,也没有谦虚地自贬,只是温柔顺从地由他抱着。

太宗面露动容,在她耳边轻声感慨道:“朕就知道…你是懂朕的。慧儿…”

作者有话要说:爱妃们情人节快乐~~今天继续发糖啦!

默默的作者收藏还差12个满800,求凑整!戳图片来包养默默吧~~

爪机党戳按钮→谢谢每一个收藏我的人!么么哒3

感谢霸王票3

血月琉璃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2-12 20:01:37

二宝YY^0^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2-13 12:00:10

二宝YY^0^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2-13 20:15:45

天下雪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2-13 20:52:21

①改自资料

②出自太宗诗选

第二十五章(修文)

第二十五话

徐慧毕竟年纪尚小,不胜酒力,宴席上几杯佳酿下肚,已然有了些许醉意。

等太宗写完了诗,到了二人例行的睡前读书时间,徐慧头一次手里握着书本就睡着了。

太宗发现的时候,徐慧显然已经睡熟了。她的呼吸绵长均匀,神情安然恬静,让人见之不由轻挑唇角。

他含笑抽出徐慧手中的书,熄了灯回来,轻柔地抬起她的手臂,替她盖好被子。

她向来眠浅,平日里这样折腾一番早就醒了。今日却因醉酒的缘故,睡的很沉,没有丝毫转醒的迹象。

太宗见她睡的安稳,轻轻松了口气,正要躺下入睡,突然想到什么,身子僵住不动。

他看了外头一眼,守夜的宫人候在门外,烛火明明灭灭看不真切,也不知守夜人是醒着还是在偷懒打盹儿。

太宗收回视线,又看向身旁恬然入睡的小姑娘。

他伸出手,张开五指,试探性地在她脸颊上空飘过。

月光投映在他的手上,在徐慧娇憨的面容上投出几道暗影,更显得她肤色白皙,纯静得不似人间所有。

太宗没有收回手,而是将手臂顺势支撑在她身体另一侧,整个人几乎隔空压制在她身上。

然后他慢慢、慢慢地俯身,在她如樱花般粉嫩的脸颊上,轻轻印下一吻。

嘴唇触到她的那一刻,太宗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没出息地轻颤了一下。

这种犯罪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迅速地躺平闭眼,也不像平日里一样抱着徐慧睡了。

他自然是睡不着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杨淑妃宴席上说的那句,徐婕妤与高阳公主同岁…

哎呀。还是等她再长大一点好了。

虽说在她这个年纪嫁人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可他毕竟年长她许多。

太宗偷偷瞥了徐慧一眼,见她没有察觉到什么,松了口气的同时,目光不由地在她身上打转儿。

他家小慧儿实在太瘦了,有些挑食不说,吃的还很少,这样怎么能赶快长大呢。

于是除了看着徐慧早些睡觉长高高之外,太宗又多了一项任务,要把她喂得胖胖的。

从第二天一早开始,清宁宫就像流水一样接到陛下赏赐的菜肴。

花样繁多,徐慧一样吃一口就觉得很饱了。

可这是陛下御赐的菜啊!不说吃光,起码也要表现出“太好吃了皇恩浩荡”的样子来嘛!

于是徐慧不得不在王德笑眯眯的目光下多吃了好些菜。

她父亲徐孝德追求养生之道,一家人吃饭向来只吃七分饱左右。今日却是完完全全吃饱了,徐慧方放下筷子,把王德这尊笑面大佛给送走。

王德一回到甘露殿,就听太宗问她,“可都记下了?”

王德忙道:“大家放心,哪道菜徐婕妤动过两次筷子,老奴都记得一清二楚。”

太宗没抬眼,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次日送去清宁宫的饭菜就没有那么多种了,不过比起昨天的御膳,看起来更合徐慧的口味。

同样是在王德殷切的目光下,徐慧不负所望地吃撑了。

吃太饱自然不能干坐着,外头都在准备过年,人多眼杂,不宜乱走,徐慧就站到自家的院子里遛弯。

自从上回被太宗撞见前院里的一团狼藉,清宁宫的宫人就很少敢在前院停留了。

徐慧见院子里干干净净,却没什么人气,半点都没有过年的气氛,就对身旁的杜掌膳说:“回头吩咐下去,叫他们不必过于拘束,陛下并没有生气。把桃符和幡子都准备好了,回头除夕的时候挂上。”

杜掌膳应了声后,下去交待事情。就听何怜兴冲冲道:“姐姐去后院瞧瞧吧,大家都在那里准备干竹子呢。”

徐慧看她一眼,微笑道:“我还是不去了,省得他们拘束。”

何怜有些失望,不过也知道徐慧所说不错。徐慧在人前话不多,若是对她没什么了解的人,多少会觉得她有几分不好相处。尤其是处在奴才的立场上看主子,对她更是又畏又敬。

“你若想玩儿,就找他们去吧。”徐慧温和道:“我这里没什么事情,不缺人手。”

大唐国力雄厚,同时文化也非常昌明。新年逐渐从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娱乐性的大型节日。

太宗仁慈,怜惜奴婢们一年到头做事辛苦,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放他们三天的假。

新年这个时候,后宫往往最忙。好在唐宫宫人众多,采取换休的制度,也不至于让主子们跟前无人可用。

何怜知道徐慧人好,不会怪罪她贪玩,只犹豫了一下就满脸欢喜地跑去了后头。

王掌史在旁看不过眼,说了句,“这丫头性子太浮躁,想来是年纪太小,还没在后宫吃过苦头。也是婕妤为人随和,纵了她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