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娘听了,这才恍然。看来无论人与动物,都是食色性也啊!

就在众人欢心雀跃地高声呐喊,给各自的骑手加油之际,突然有一个小丫鬟急匆匆地走过来了。

侍卫拦住了她后,她似乎一脸急切地说了些什么。

那侍卫不敢耽搁,便让她等着,自己则急匆匆来报:“启禀郡王,方才公孙姑娘的丫鬟来传话,说姑娘观看天上的云层,推算出一会将有风暴来袭,她恳请郡王即刻终止比赛,疏散了人群,免得一会人多拥挤践踏,发生无谓的伤亡。”

霍随风皱了皱眉道:“公孙小姐也在此?那便请她过来说话。”

☆、第102章 第 102 章

那侍卫领命退下不久, 便看到一位头戴纱帽的小姐在丫鬟的搀扶下,从一辆马车上下来。

当她下马车时, 周遭的百姓似乎是有些骚动, 有人高呼:“快看, 那是神算子公孙琴小姐!”

“是公孙琴小姐!快……快些拜拜, 这是神仙下凡呢,听说拜了她能祛病驱邪……”

就在嘈杂的人群里, 还真有几个上了年岁的婆婆虔诚跪下, 冲着公孙琴的方向频频下拜……

说实在的,笑娘着实对这位公孙琴小姐产生了些许好奇。

因为她记得在原书里, 这位公孙琴熟谙阵法不假,可好像也没有这般熟知天文地理, 通晓气候变幻的本事啊?

可是如今,公孙姑娘并未在战场上大显神通, 却是在民间探井挖洞, 竟是成了神仙般的人物,这等受人追捧的热切场面,还真让身为现代人的吴笑笑觉得有些邪性。

就在她心里惊疑不定时,公孙琴已经在丫鬟的陪伴下款款上了高台。

这是笑娘第一次见公孙琴,仔细瞧了一眼,见她身形婀娜,皮肤白皙, 嘴唇不染而红, 端是一个美人胚子。

公孙琴眼光在笑娘身上扫了几下, 然后便泰然望向崇正郡王。

不知是不是错觉,笑娘感觉公孙琴方才望向自己的目光似乎停留的久一些,可是不过是片刻的功夫,也琢磨不出个什么来。

随风倒是一脸泰然,只坐在主位问道:“公孙姑娘,如何得知将有风暴发生?”

公孙琴柔柔福礼,低声道:“我自小便喜雨,总盼着天降大雨,而且还喜欢望云,又读了些先生观望星辰云雾之法,故此对观望云象有些心得。郡王请看,此时近处云轻而高,远处云重而低。近处淡且薄,远处深而厚。近处飘而散,远处凝而聚。观望这云层起伏,似有异向,现在是西南风,远处云层正在蔓延过来,是以小女判断将有暴风来袭,斗胆请郡王疏散人群。”

随风和笑娘抬头望天,发现无论近处还是远处皆是一片青空,上面点缀着片片白云。笑娘虽然不是很懂,倒也约略知道通过云层是可以判断晴雨的,但是光看云层却能判断暴风来袭?似乎是玄学了一些。

随风低下头,似乎在权衡着她的说辞,沉吟片刻,吩咐道:“派人通知下去,恐有暴风,节庆取消,酌日再办,让百姓都散了,速速回家。”

高台下面的百姓本就兴高采烈的看着比赛,场面有些闹哄哄,现在更是乱了起来,有往家走的,有原地不动的,还有扯着别人不让走的。笑娘甚至能听到不远处有人说:“青天白日的,哪里会有风暴。我们这风尘虽多,可还没见过青天白日立刻起风的。”

随风又加派了士卒疏导百姓,维持秩序,场面才慢慢地稳定下来。

就在清场不久之后,前一刻还是晴日无风,下一刻突然开始飞沙走石。大风呼啸,不时有打着旋的狂风刮过。

幸好霍随风熟谙这里的地形,早在变天时,便带着笑娘,公孙姑娘等人寻了一处山崖下拐弯的溶洞,暂避起来。

当外面飞沙走石的时候,霍随风紧紧地搂住了笑娘,轻拍着她的后背道:“莫怕……风刮不进这拐子洞里来。”

笑娘被他搂得喘不过气儿,不禁恼道:“还没等风将我刮跑,倒被你先勒得接续不上气了。”

随风看笑娘鼓着脸儿的样,忍不住伸手去捏她。

许是俊男美女黏腻到一处,甚是养眼的缘故。

笑娘无意中瞥见,那位摘下头纱的公孙姑娘,竟然直直望向了他们。

只是她眼睛移过时,公孙姑娘便敛眉垂首,非礼勿视了。

不多时的功夫,远处的几个风旋突然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下抵着地,上挨着天的龙卷风。那黑色的风旋,宛如吸水乌龙一般。

笑娘从随风的怀里抬出头,瞥见了那起伏的龙卷风。龙卷风行经之处,不论是房屋,牲畜,还是石磨等物,都被卷到风中,快速旋转着从地面升到空中,然后被抛甩到远处。

好在龙卷风只持续了片刻,便自消散了,然后便是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笑娘在现代是看过龙卷风的视频的,也知道只要不在风眼中便不会有事,虽然也是有些惊慌,还能做到处事不乱。

寒烟连龙卷风都未听说过,方才撇见了外面的风暴情形,也是后怕地拍着胸脯,骇得坐到了地上,半天起不来。后来勉强起身后,她看着山洞外的大雨,小声说道:“小姐,这公孙姑娘真是神人!”

寒烟是如此的反应,更别提当地的百姓该是如何发自内心的崇敬那位公孙姑娘了。

可是吴笑笑就算不是天文学家,也不是无知的文盲。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仅仅是看着云层,是绝对判断不出龙卷风的。就算是现代社会,也只有极少数的专家结合卫星云图才能判断一二,但也没有在龙卷风到达前,能够准确预测,及时通知人疏散的本事。

难不成这公孙小姐真的是诸葛再世,有神算的本事……还是,她一早便知此地会有这么一场暴风雨?

笑娘一时想不透,她不由得抬头望向入了山洞暂避风暴,准备跟着他们一起回府的公孙琴。

方才外面经历了一番摧山拔木的肆虐风暴,可是那位公孙姑娘的脸上依旧是淡淡的表情,颇有一番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沉稳气势。

笑娘本以为经此一遭,随风定然会重视这位女诸葛,郑重向她道谢,同时深表赏识之情。

可是随风却连看都没有看那位女神算子,只是到外面看了看风暴已经过去,便吩咐人将马匹拉出山洞,重新备马装车,赶紧赶路回到郡上去。

当随风从公孙琴小姐的面前经过,却没有同她讲话时,笑娘分明看到,那位在龙卷风面前都能沉静不动的姑娘,脸上闪过了一丝失望。

幸而那龙卷风所到之处,并非屋舍众多的郡上,虽然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前都是厚厚的沙土,但是郡上的屋舍并未遭受太多的损失。

但是其他的村落并非个个都这般幸运,霍随风将笑娘安全送回到了府上后,立刻前往府衙,安排自己的将士前往受灾的村落查看灾情,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

而郡王府里留守的人,因为未及时得知风暴来袭,许多屋舍的窗户都是半开的,飞扬进了许多的砂石,少不得又是要拆洗幔帐,擦拭一番里外。

笑娘最近刚刚整顿了上下仆役,人人自危,都怕被主子问责,是以赶紧手脚麻利地擦拭。

笑娘回府后,赶紧洗了澡,去了去满身的灰尘,正打算稍事休息一下再用晚饭时,却有人传了口信说是公孙姑娘要来给惠敏县主问一声安。

身在古代这么久,笑娘也算是见过了各色人等,可也从来没见过这么神秘莫测的人物,不由得也是起了好奇之心。

不久,公孙姑娘款款而来,右手轻举,掌中拖着一个精致小巧的汤钵,向笑娘施礼,然后说道:“公孙曾得神医指点,得了丸养身的丹药。今遇龙卷,公孙恐县主受惊,特将丹药化开,熬制了一钵安神静体汤,县主若不嫌弃,可一用凝神。”

笑娘笑着请公孙姑娘入座,说道:“先谢过了公孙姑娘的一番美意。晚饭刚准备好,想来你也没有吃,还请公孙姑娘一起食用。”

公孙姑娘略略客气婉拒一下,便入座食用。

这一边食饭,一边少不得议论方才的那场风暴,笑娘很是得体地恭维了公孙姑娘一番。

公孙姑娘倒是很谦虚,只说自己这番不过是雕虫小计罢了。只是聊着聊着,不知什么时候,笑娘发现这公孙姑娘却是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往着随风身上引。公孙问道:“听闻县主和郡王乃是自小青梅竹马,如今将要结成夫妻,真是天作的姻缘,只是不知县主何时和郡王相识?”

笑娘笑了笑,道:“有什么识不识的?我娘嫁给了郡王的义父,就此从小打闹着长大罢了。”

公孙琴闻言,慢慢端起茶杯,杯盖在杯沿上慢慢地滑动,微微地道了一声:“原来如此……听闻胡夫人义举曾经救下了褚将军,却不知当时的情形如何,是怎样的机缘,成就了这份良缘?”

笑娘捡起丫鬟捧来的蜜饯盘子,捡了个清口的金桔蜜饯,含在嘴里,含糊不清道:“我那时还小,整日只知道玩,也记不得娘是如何救下父亲的了。以后待见到了父亲,可替小姐你问问。”

公孙琴闻言,不禁抿嘴一笑:“不过是闲说到此处,哪里需得劳烦县主去问将军夫人……天色不早了,我便不打扰县主休息了。”

说完,她便福礼退将了出去。

笑娘慢慢吞下嘴里的果脯子,仔细地琢磨着公孙琴方才的那些话。

她其实比谁都清楚,当初娘亲救下了褚慎,其实是这个世界许多人命运发生改变的一个转折点。

而公孙琴方才问起,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

☆、第103章 第 103 章

至于公孙琴送来的那碗凝神汤, 笑娘也没有喝, 寒烟径直倒掉了。

女人的直觉提醒着笑娘,那位公孙琴似乎对自己有些淡淡的隔阂之意。来路不明的汤水, 她也不想入肚。

这一场风暴之后,公孙琴的名声果然愈加响亮。

她倒是一扫往日深居简出的做派, 出入了霍随风府衙几次, 献策如何预防灾后的霍乱疫情, 及时处理废墟下的尸体。

总之那一番思虑周全,听得霍随风手下的谋士都是频频点头,恭贺郡王得此冰雪聪明,睿智非凡的女子, 实乃大幸事。

而她每每出府, 总有百姓朝着她的车辆伏首叩礼, 直呼女神仙。

就连笑娘身边的丫鬟, 也忍不住议着这位公孙姑娘。

“小姐, 你是没有看到,竟然有婆婆祈求着公孙姑娘摸她的头顶,说是能祛病,真真是将她当了神仙。不过若不是神仙般的人物,怎么可能预测那般的风暴?说不得还真是有神通的人物呢!”

寒烟一边给笑娘梳通了头发一边说道。笑娘没有应声,只是问道:“郡王可曾回府了?”

这几日霍随风既要忙着赈灾, 又要提防着他那位叔父浑水摸鱼, 是以有几日没有回府了。

说起来, 公孙姑娘见他可能都比自己要来得勤。

寒烟应声道:“还没回呢, 可是郡王的小厮修竹刚回来,说郡王想吃龙井虾仁,只是这南边的菜,厨子都不甚会做……”

笑娘一听便知,这是小郡王变着法儿给自己点菜呢。毕竟这龙井虾仁可是笑娘为数不多的拿手好菜之一。

在现实里,吴笑笑的爸爸就很爱吃这道菜,她也便跟妈妈学来做给爸爸吃。就算是穿入了书中,这门本事也没有荒废。

想着霍随风曾点着她不够体贴,没有入营探望,笑娘觉得也应该适时展现下做未婚妻的贤惠,免得又被郡王挑理。

于是便亲自入了厨房,叫寒烟泡了自己从乡间带来的清明新茶,又剥虾去线,用猪油滑炒,入茶汁调味,用绍酒淋洒。

因为不甚费功夫,不一会就炒好了。

寒烟一早就备了大食盒,将龙井虾仁连同厨子做好的几样菜放入食盒子里。

然后笑娘便上了马车,径直去了漠北的军营。

那军营的人见是郡王府的马车,自然不敢耽搁,连忙去通报了郡王。自有专人为惠敏县主领路,一路入了军营里。

只是恰逢军营里正在升帐,一众将士都在,笑娘来送吃食,众人少不得退出营帐,免得打扰郡王的用餐时间。

霍随风看笑娘如此上道,亲自来送食盒子,眉眼都是舒展的,只是在几位将士要出去的时候,指了放在一旁的一只漆木大食盒子道:“你们几个也该是饿了,拿这个去吃吧。”

那几个将士得令,便笑嘻嘻地拎提着那食盒子出去。

笑娘觉得那食盒子的精致,可不像是兵营里的物件,便一边将菜品摆布出来,一边不经意道:“早知道你这有吃的,我就不送来了……”

随风先夹了一口虾仁,放在嘴里嚼,含糊道:“别人做的怎么能跟你的比?我就爱吃你做的。”

笑娘看他吃的口大,又夹了一块烧排骨放入了他的碗里,笑道:“我又不常做,你才吃过几次?”

随风咽下了一口,一本正经地点菜:“我今日也回不去,晚上的时候,要吃你做的腊肠焖饭,酱汁要调得浓些。”

他说的腊肉焖饭其实就是煲仔饭。这等岭南特色此时并未在中原盛行。笑娘自己爱吃,所以曾指引着褚家的厨子做,随风跟着吃过,也很爱吃。

笑娘少不得应承下来:“幸好前些日子我让府里做了甜口的腊肠,这几日肠风干的正好,回去便给你做。”

霍随风对于褚家的姐姐的要求就是希望她围着自己团团转,吃饭漱口后,少不得又要跟她黏腻。

那般健硕的青年,手臂有的是气力,就算笑娘想要挣脱,一时被他搂住也挣脱不开,

弄得笑娘钗斜鬓散的,那唇上的口脂也都晕染开了。

就在霍随风粘着自己诱哄着她行些不正经的时候,军帐外却传来女子的声音:“我家小姐让我来收食盒,敢问郡王可用好了餐?”

这略带江南口音的语调,笑娘倒是熟悉,可不正是公孙琴姑娘身边的小丫鬟黛竹吗?

这是外面的侍卫道::“那食盒子被郡王赏赐给了诸位将军。姑娘若是要取,且去旁边的军营里问问吧。”

那位黛竹又紧着问:“……那郡王可曾食了?”

侍卫道:“县主亲自送了食盒子,郡王得吃县主的食盒子。”黛竹听了,没有再说话,应该是转身走人了。

而在霍随风的俊脸又欺过来时,笑娘一巴掌就给他拍在了一边。

霍随风有些起性子了,一边钳住了她纤细的手腕道:“怎么的?亲亲也不让了?”

笑娘被他撩拨得呼吸有些紊乱,但仍是重点清晰地问道:“公孙琴是你什么人?眼巴巴地给你做食盒子?”

霍随风这时脸色倒是缓了:“她通晓药理,前些日子给受灾的乡民做了预防霍乱的粥食,我下面的将士也讨来吃,所以她今日便做了几样药膳送来,并非是单给我的,我又如何拒了?再说,我不是也没有吃,只吃了你做的。怎么这样便醋了?可是要将我捆了,细细审问?”

笑娘被问得一滞,若是真像随风说的,她这番发作明显是小题大做。公孙姑娘制药膳乃是祛病,又是给众位将军们,在礼数上也是合乎情理,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

可是笑娘却是知道的,当初公孙琴姑娘成为了霍随风的红颜,除了因为兵法的才学上外,更是因为她的软意体贴,尤其是那一手绝佳的药膳功夫,若是品尝了,男人的胃袋都要投降。

而男人的心和胃又是挨得极近的。一来二去,二人就从饭桌子上吃到了床榻上去了。

其实按理说,笑娘不该阻了人家命定的姻缘。若她只是随风的家姐,弟弟得了这等蕙质兰心的女子辅助,再好不过了。

可是现在皇帝赐婚,笑娘避无可避,是一定要嫁给霍随风的。作为灵魂是现代人的笑娘,对伴侣最低限的要求便是干净了。跟别人共同黄瓜的话,想想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所以霍随风若是真的对公孙琴心动,也并非不可。但是一个前提就是,她褚笑娘要跟他说得清清楚楚,若是娶了她,娥皇女英的齐人之福,便跟他无缘了。

若是他有心养个红颜知己,就别跟她这个褚家姐姐粘粘腻腻的,两个人应付下皇差,走个形婚,然后各过各的得了。用亲了别人的嘴亲她,膈应着呢。

可是笑娘稍微说了一两句,霍随风就不高兴了,捏着她的脸问:“你当我是盛轩?读书读傻了,见个女的就往上扑?跟谁都怜香惜玉?”

笑娘也急了:“不是说好了不提他,你怎么又提?”

霍随风往军帐里午休的小榻上一靠,支着长腿挑眉道:“你动不动就跟我提婚后自过自的,可见这样大逆不道的心思是私下里揣摩过的。我为国尽心领兵作战,耽搁得到现在都没有娶妻,万岁好不容易赐婚给我,你不思度着怎么好好服侍丈夫,却尽想着分过……信不信我写了奏折上去,让万岁治你罪!”

笑娘被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都气乐了,只拿软枕打他的头道:“你写写看,说我在婚前不让你亲?还是善妒不配为良妻?你敢写,就得敢送,还被耽搁得成家立业了?你是七老八十了吗?怎的好意思?”

霍随风嘿嘿一笑,一把夺过了软枕,将她钳入怀中:“你若早点嫁给我,孩子如今都能满地跑了呢,可不是被耽误了?”

毕竟是在军营里,笑娘也不能随了他胡闹。眼看这时辰不早了,还都得回去给他准备晚餐,便稍微修饰了妆容,重新理了理鬓角后便离开了兵营。

待回府时,她刚在府门前下马车,正看见公孙琴姑娘从隔壁别院的小门里出来,似乎是要坐马车外出。

笑娘少不得与她寒暄了几句,说是天色不早了,姑娘要外出,一定要注意安全。

正说话呢,恰好跟随夫君去五百里外的江河入海口勘探地势,选择修筑船坞地点的洪萍回来了。

洪姑娘是骑马回来的,脸又晒得更黑了,在快要西垂的阳光映照下闪着麦色的亮光。

“我快要饿死了,你府上可有现成的饭食快些拿来给我吃!”还没下马呢,洪萍便大声嚷嚷道。

笑娘却没有接话,她此时的注意力都被那位公孙琴姑娘吸引去了——在龙卷风暴前都岿然不动的公孙琴,此时见了洪萍,居然惊愕地瞪大了双眼,瞳孔都猛地一缩,似乎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

其实,若是无人为的干扰,洪萍此时身负血海家丑,已经上山落草为寇,而且她先前也不可能成为随风的师姐。

恰恰相反,这位洪恨女贼首可是原书里男主的死敌一个!

而如今,她却成为了郡王府的座上宾,若是个熟悉原剧情的,只怕也会露出如公孙琴姑娘一般的惊愕表情。

☆、第104章 第 104 章

笑娘心里虽然犯嘀咕, 表面却不动声色,只是给洪萍与公孙琴姑娘互相介绍了一下。

“公孙小姐, 这位是洪小姐, 以后若是周围的亲朋有漕运买卖皆可托付给她。”

公孙琴似乎勉强忍住了惊愕, 只是看向洪萍的眼神略微带了一丝狐疑和厌恶, 但是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而洪萍听闻了这位就是远近驰名的女诸葛,神算子时, 倒是很认真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道:“既然您是郡王的客人,以后有事只管去洪家的镖局报上洪萍的大名即可。”

公孙琴回礼道:“先自谢过, 不知洪萍是洪姑娘的哪位至亲?”

洪萍觉得这位女诸葛并非外传的那么灵光,说话很是一板一眼的, 便失笑道:“洪萍自然是我了!”

笑娘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看,眼看着那公孙琴又是一愣, 似乎是没有想到洪姑娘就叫洪萍, 过了能有几秒,才好似反应过来,勉强一笑,继续跟洪萍寒暄。

笑娘慢慢侧转了身来。公孙琴方才的反应着实有趣,就像她笃定了洪萍原本应该叫另一个名字才对。

而在原著里,洪萍这个名字的确是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响彻朝野上下的女魔头应该叫“洪恨”才对。

笑娘缓缓吐了一口气。看公孙琴忌惮地看着洪萍的眼神, 分明是应该认识她, 可为何又不知她就叫洪萍。

那么结论虽然匪夷所思, 但也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孙琴认识杀人越货,将朝廷命官扒皮点天灯的女匪洪恨,却不认得现在这个还算循规蹈矩,做着镖局生意的洪萍大姑娘。

这位公孙琴,应该是个原书里土著重生之人才对。

虽然够惊奇,可是既然她这个现代之人都能穿越到此处来,那么一个原书中的才女重生应该也不足为奇了。

也正因为如此,她可以准确地预知很多的事情,比如何处挖井,何时挂起龙卷风,更是较比着原书情节,提前来到了霍随风的身边。

只是重生之人,似乎都有些未解的心结。而这位公孙琴姑娘未解的心愿又是什么?

作为原书里给男主红袖添香,巧语解忧的红颜,虽有才华,却无缘霍随风正妻之位,说白了,这样一辈子都是个还算有头脸的外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