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才回过神来,看着秧苗背上扛着差不多和她一样大的包裹,“这娘们简直太tm变态了。”想到秧苗说请他们吃好吃的,难道是兔子肉?哇,想到就流口水。

“要不,我们就在这里烤吧,这里柴草多。”蔡斌建议道。

“啥,烤兔子?”秧苗才回过神来,感情两人误会自己的意思了。想来若是他们的话肯定把兔子烤来吃了,但是秧苗有自己的计划,何况过年怎么样也比平时吃的好,外婆家刚杀了年猪,怎么会被这么点好吃的诱惑。

“都跟我走,我请你们吃比这个更好吃的东西。”

这时候,蔡小虎才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地位无形中被这个丫头片子取代了。“你们在说啥了,烤不烤来吃我说了吗?今天是我带你们来的,还有那个镰刀也是我的,怎么处理应该我说了算。”

“蔡小虎,你要是个爷们自己也去抓一只兔子来,少跟我这么个娘们挣猎物,这只兔子我有大用处。你带我们来这里是没错,但是兔子不是你发现的,也不是你抓到的。跟我走等下自然少不了你们两个的好处。”秧苗将那个好处特别强调了一下。

蔡斌还在想什么东西比兔子肉更好吃呢?才发现两人发生了争执,在旁边劝道“小虎哥算了,秧苗也很不容易的,当是我们来陪她来玩的吧。”

也许是蔡小虎觉得有些理亏,但是一想到刚才秧苗气势汹汹的样子,这么大了连自己老娘都没吼过自己,却被一个黄毛丫头凶了一顿,心里非常的憋闷。好在没有继续和秧苗纠缠,一个人叽叽咕咕的。

三人各怀心事往回走。

第一卷 凡尘劫 第九章 把馆子

第一卷熙攘凡尘第九章把馆子

三人紧赶慢赶,总算在中午时候赶到了集市上,秧苗怕错过了今天赶集,过两天野兔子死掉就不好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因为快过年了,地里也没啥忙活的,都在准备年货,平时集市稀稀疏疏几个人,现在人来人往的,就连肉案旁边都围了不少人。

秧苗找了个空地将兔子露出来,蔡小虎尽管对秧苗不满,但是还是禁不住“好吃的”的诱惑也站在旁边。秧苗让两人吆喝“买兔子罗!”两人始终不肯开口,平时都那么威风的,就这么点小事就畏畏缩缩的,秧苗打心底看不起这样的人。

还是秧苗自个卖力喊起来,人们都喜欢看个稀奇,见三个孩子在喊卖兔子,还是活的野兔子就更稀奇了。待确定真的是一只肥硕的野兔子后,都围着三个小孩呼呼呵呵道:“你这个兔子好多钱哟。”“三个小娃子是背着大人跑出来的哇?”“你这兔子莫不是哪里偷来的吧?”

秧苗看这些人都没的啥诚意买,或是没有那个钱买野兔子。对那个质问他们是不是偷来的人回到“那位大伯去哪弄这么一只大伙兔子来看看,莫要小看小孩子。要买的就说个实诚价。”

那人讪讪道“哼,几个小毛孩都能抓住活兔子,肯定是偷的。”

“活的野兔子,五十块钱,先来先得咯。”蔡斌两人听了秧苗的报价心里一阵暴汗。拉拉秧苗衣角,在她耳边小声嘀咕道“这价是不是定的太高了。卖不掉咋办啊?”

秧苗听了故意把话说的大声“哼,想吃鲜美的野兔子肉肯定的花些本钱的,这样的稀罕物,又岂是寻常就能吃得到的。”

众人围观了一会见这几个小毛孩也不是好糊弄的,就渐渐散去。

蔡斌两人见人都渐渐走光了,心里有些着急起来。但是秧苗却一脸镇定,索性在地上坐下来,一手紧紧抓住捆住兔子的衣裳。

过了一会来了三个穿着光鲜的中年男人,看见地上的野兔子。其中一个叫到“哟,二娃子,你看真的有野兔子呢。哈哈,成哥好久就说想吃点野味了,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了。”被叫成二娃子那人摸摸光可照人的头发连声附和“哟,可不是么,哇还真是活的呢。”

“小娃子,这个兔子多少钱?”二娃子傲然道。

蔡小虎和蔡斌见几人大有来头的样子,赶紧站起来,刚想说话,秧苗头也不抬“八十!”

“啥,八十块钱?老子花八十都能买半边猪肉了。”

“你要猪肉那边案板上多的是,我这只兔子现在要九十块了。”秧苗依旧不紧不慢回敬道。

领头的拦住还要说什么的二娃子,“小丫头好大的口气啊,要知道我们随便动动手指头,你们几个吃不了兜着走的。”说着朝旁边两人哈哈笑道“没想到我们哥几个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今天居然被一个小丫头唬住了。”

“这位老辈子见笑了,我们几个毛孩子怎值得几位老辈子动手呢,要是几位现在身上真的不方便,说一声,丫头我自然双手奉上这只野兔子。”“再说我们若不是不得已,谁不想打到野兔子过年了一家人打打牙祭,实在是家里紧的揭不开锅,两个哥哥要上学没钱交学费…我们真是没有办法啊。看几位老辈子都面善的很,你们就随便给点钱也行…”秧苗越说越上靠,最后声泪俱下。

大人都是要面子的,这个小姑娘也着实可怜的很,身上穿的棉袄破破烂烂的里面黑黢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外面的衣裳都脱下来捆兔子了。秧苗的话成功的勾出了对方的同情心,领头模样的人忍不住弯下腰摸摸秧苗的脑袋,但是摸一下就缩回手来,因为秧苗头上实在乱糟糟的,隐约还看见虱子乱窜。直起身朝旁边人挥挥手。

二娃子接到老大授意从裤兜里摸出一个钱夹子来,抽出一张几章绿票子递给秧苗“喏,给你。我们老大心眼好,哼,要是…”二娃子想再奚落两句,旁边老大拦住道“算了,难得这么小就如此懂事了,拿上兔子我们还有事情呢。”

“哟,这东西还挺重的呢。”旁边一个又提了一下“嗯,怕是有五六斤。”秧苗伸出黑瘦的小手,双手接过一沓绿票子,眼泪鼻涕的对几人弯腰鞠躬“谢谢老辈子了,谢谢老辈子了。”

小虎两个都没怎么发觉几人怎么走的,都盯着秧苗手里的绿票子发呆呢。

秧苗最先反映过来,把一把新展展的钱数了有数,嗯,真的是八张呢,就是八十块钱。秧苗感觉心口现在砰砰砰的跳的好厉害,刚才简直是太入戏了,还好人性都有善良的一面,否则今天真的算是白忙乎了。回头看见两个娃子贼兮兮的看着自己手里的票子,赶紧一把揣进内衣口袋里。“那个,那个…”蔡斌想说什么来着,感觉喉咙里干渣渣的。“走,我们把馆子去。”秧苗对两人一挥手,豪气道。

现在蔡小虎和蔡斌看秧苗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秧苗也知道那几人来者不善,但是知道又怎么样,还好临场发挥,连她自己都相信自己有两个哥哥了。抹一把残留在脸上的鼻涕眼泪,心道“我张秧苗的第一桶金终于到手。”

集市上只有一个饭馆,环境还非常的差,但是在小孩子眼里的全是菜香肉香。馆子的生意不怎么好,三张桌子还空了两张,一张桌子上坐了三人点了一盘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喝着酒聊天。其中一个见三个小毛孩都敢来下馆子,嘻笑道“哟,三小毛孩子都敢到这地方来啊,等会小心被扒光衣服丢出去哟。”

秧苗见这几人不怎么面善,一般人家哪里舍得到馆子里喝酒的,也不搭话,找了一张隔的远的桌子坐下。秧苗自个来到饭馆老板旁边问了各种菜的价格,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回锅肉要一块五,一份牛肉要五块(那时候基本都是耕牛,牛肉是很奢侈的。)米饭一毛五一碗,肉包子一毛五一个,菜包子一毛…

秧苗想了想,要了十个菜包子,十个肉包子,一份回锅肉,一个鸡蛋汤。老板才不管几个娃有没有钱,要是没有自然捉去找家长要,所以当先把热气腾腾的包子端到桌子上。

两人平时哪里吃得到白面做的包子?而且还是肉馅,也不管烫手,直接拿起就往嘴里塞。秧苗自然也不能亏待自己,都先捡肉包子吃。

到后来秧苗都不记得他们几个是怎样把东西吃完的,到最后一结账,居然花了六块五毛钱。心里小小肉疼了一把。

几人吃饱喝足后,便开始逛街,寒风一吹,秧苗才记起自己的衣裳拿去捆兔子了,便到一个卖衣裳摊子上卖了两套运动衣和一双黄胶鞋花去了十六块钱。秧苗看看衣裳感觉旧旧的,后来才知道那些大城市的娃娃读书都是穿这样的,那些娃娃还嫌不好看的,穿过了便扔掉,有人就专门把那些城里人不要的东西收起来卖给山里娃娃穿。

秧苗见两人都盯着自己衣裳,想了想,便有带两人去一人买了五根麻花以及一大把的水果糖(那时候麻花六分钱一根,水果糖一分钱一颗)糖葫芦啊什么的,七七八八又花去了五块钱。秧苗见两人手里都抱满的东西便提议回去了,现在慢悠悠的回去估计就该吃饭了。(那时候还是一天只吃两顿饭,现在又是农闲时,都吃的比较晚)

快回到外婆家的时候,秧苗悄悄塞了五块钱给蔡小虎手里。见外公依然在院子里编背篼,“外公,这是送给你的。”秧苗将一包叶子烟递给外公。“我们今天去山上逮到一只野兔子,拿去集市卖了换了几十块钱呢。这是我们花剩下的。”见秧苗递给自己一大包叶子烟还有一把零票子,“你给我钱干嘛,外公还会要你的钱么,只是以后去山上要小心就对了。”一边把叶子烟收了。

小姨听见声音也出来了,见秧苗手里还提了一大包的东西,接过来一看“哇,秧苗咋买了这么多东西,有糖,麻花,还有两包子。”

“小姨,这是送你的”“哇好好看的花头绳哦,还有个小镜子呢,谢谢秧苗了哈。”

“秧苗,有没有三舅的份呢?”不知什么时候三舅也过来了。

“有的,喏给你。”“哇,这是什么,居然是《说唐》”三舅高兴的不得了,连连称赞秧苗懂事厉害。秧苗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虽然是花了一块五才买来的一本二手书,但等三舅当兵去了这还不是的归自己,而且听小姨说他还有好多的小人书,现在有了一块敲门砖,到时候想必他也不好意思拒绝我的。

第一卷 凡尘劫 第十章 充实的年关

第一卷熙攘凡尘第十章充实的年关

外婆这时候正在做饭,秧苗扛了一个麻袋进来,里面装了一个头发罩子(以前的女人将头发挽起来再用头发罩子罩住,用篦子卡住,既稳当又美观)。秧苗见外婆扎头发的橡皮筋都坏掉了,整天埋头干活,花白的头发显得非常凌乱。

口袋里面还有三双黄胶鞋,一双外公的一双外婆的还有一双给二舅。至于大舅和大舅娘就请吃麻花水果糖好了。就这样,秧苗一共花去了六十多块钱,虽然很心疼,但是自己吃住都在外婆家,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他们对自己好,自然得有所表示。

或许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他们的外孙,是应该的,但这都是有限度,所以她不能把别人对她的好当成是天经地义的。

人需要有感恩的心,需要有责任心。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兴致勃勃的谈天说地,也不时的提到秧苗。

吃完后秧苗跟着外公来到院子里学编背篼,开始外公不让秧苗碰竹篾,怕把她收割到。一看秧苗的小手,干瘦干瘦的,上面不满的老茧,这哪里是小孩子的手呢,虽然农村娃没城里娃娇贵,这得做多少的农活才弄的成现在这样子啊。

外公稍微感叹了一下,心道也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庄稼人要的就是能干活,这样以后才能好生活下去。”外公这才慢慢给秧苗讲些竹编的要领。

竹子要老的才好,纤维密实,像编背篼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竹编,只要将竹子剖开,划成手指宽,再踢去黄蔑,让竹条软硬适中就好。然后开始搭架子,架子打好就用细蔑一扎一扎的绕上去就行…

秧苗用外公不要的竹尖部份来自己试着编一个小背篓。从剖蔑条到搭架子,到一圈一圈的编制,秧苗在两天后终于编出一个小背篓出来。背篓一尺半来高,秧苗的小手刚好抱的过来,上面套上绳索背在背上刚合适。

外公看见秧苗的劳动成果也称赞了一句“秧苗是个当篾匠的料。”以后秧苗再在旁边学的时候外公就讲解的更细致了。

张强在腊月二十六回来的,还破天荒地提了一大包的年货,一到家就“儿子,儿子”的喊,还非常兴奋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老子终于也有儿子了。”

玩闹了一会,张强回头问秀云“秀云啊,我家儿子取了名字没有?”

“还没呢,这不就是等你回来取么?”

“嗯,我在火车上就想好了,叫张志宏吧,我家儿子要志向宏伟,哈哈!”

“好,志宏这个名字好。就叫志宏吧。”秀云附和道

晚上吃完饭,等秀云收拾好碗筷,奶奶去喂两头小猪仔。张强拉过秀云道“喏,这是给你的。”从内衣兜里摸出一沓红票子放到桌子上。

“呀,今年挣了这么多!”秀云惊喜的拿起来一数共有十二张,那就是一千两百元呢,秀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的钱,当初张家迎娶自己总共也只拿了一百多元的彩礼。倒是娘家还赔上了一大堆的嫁妆,这也是为什么叫女娃娃是赔钱货的原因。

张强看见自己媳妇眉开眼笑的样子,感觉非常的受用。

女人就这样,有钱就眉开眼笑的,没钱把你骂的屁都不是。

这时候婆婆喂完猪食过来,张强连忙拉过来“妈,来你坐,这几年你也辛苦了,喏,现在儿子也挣的到钱了,这是给你的。以后啦,你就好好享你的福啦。”说着又从里面摸了四张红票子出来…

不用想都知道,张家这个年过的肯定闹热,所以都没有提起还有一个大女儿秧苗。不管是忘了也好,还是不愿意提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秧苗现在已经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是外婆那句话对“靠山山倒,靠水水穷,女人只有靠自己。”

从那次秧苗逮到兔子回来后,蔡小虎他们又约了秧苗几次去山上玩,看还能不能再遇上一两只兔子。但是秧苗都推说要跟外公学篾匠推掉了,这样的好事秧苗不觉得能经常碰到,与其去闲逛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学点本事呢。果然几个小娃娃去了几次山上再没遇到想秧苗的好事。

这几天三舅都在看秧苗送他的《说唐》,偶尔和也小姨摆一通。几个兄弟姐妹中三舅和小姨最谈的拢,大概是都读了书的缘故吧。而且后来还很大度的借了一本《霍元甲》小姨看。

而秧苗没有编东西的时候就会把小姨的书拿来看。小姨的书很单纯,基本上都是课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以及一些用过的作业本之类的,但是这些在秧苗眼里都非常的有价值,因为以前在家里的时候跟着伯伯的儿子张小军学过拼音和简单的算术。

秧苗正好拿语文课本来学习认识汉字,汉字上面都有拼音,学习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只是对课本上那些美好场景实物的描写不认同,想那些编书的大概都不知道那大白米饭从哪里来的吧。

也许我们会悲哀秧苗这么小小年纪就在如此老气横秋的,丝毫没有小孩子的天真活泼。哪里像个才三岁多的娃娃呢?

但是生活允许秧苗天真活泼吗?如果真的和其他娃娃一样,整天无所事事的游荡,然后被父母呼来喝去做事情,然后一边报怨养了个“吃货”一边在想长大了嫁出去收多少彩礼。然后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在别人手里辗转,然后又重复母亲那样的辛苦桎梏。

不,不要,

我们的主角不要那样庸碌的一生。

刚开始几天,蔡小青觉得这个小妮子大概看见书新鲜,看几天瘾过了就不会看了。但是秧苗却好像一天比一天对自己那堆“废书”感兴趣,而且还那三年级的课本问自己。

于是,蔡小青抽些秧苗看过的书,让她读一遍,居然一字都没念错。这才让蔡小青对秧苗重视起来,想自己小时候也是非常喜欢学习的,但是和秧苗比起来什么都算不上,于是打趣“没想到秧苗这么厉害,有那么懂事,我姐肯定高兴死了。”

当小姨提到自己妈妈的时候,秧苗不自觉的往后缩了一下,心里有种淡淡的失落感,但转瞬便平复了过来。“小姨那么厉害,我才要多向小姨学习呢。”

第一卷 凡尘劫 第十一章 仙缘

第一卷熙攘尘世第十一章仙缘

秧苗能非常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她在外婆家这几天就能很好的融入这个新集体就能看的出来。

她没有像其他小娃子那样淘气,或是找大人撒娇或是到处惹是生非,或是漫无目的的整天游荡,其实对于一个不到四岁的小孩子来说,即使调皮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秧苗不是,她很好的把握住了在外婆家的机会,不断的像身边的人学习,不断的让自己充实强大起来。

她的懂事,她的勤快让大人们都觉得很舒心,在那个年代,即便是亲戚,一个小孩子整天的白吃白住,日子久了也会厌烦的,但是秧苗的到来,没有让外婆一家感到一丝负担。

当外婆洗衣服的时候,秧苗会主动和外婆一起洗,看着小胳膊小腿的,但是动作非常娴熟利索;当外婆煮饭的时候会主动去烧火或是剁猪草;而且跟着外公学习篾编后还编制出了两个像模像样的筲箕,平时外公都是不削于编这些小东西的,外婆说了几次以前的筲箕都用破了,而秧苗编出来的正好用上。

慢慢的,从秧苗经常问小姨问题,到渐渐的两人有了交流,而且秧苗看问题非常直接。

不过到后来,秧苗从大人们的反应感觉到自己视乎有些过头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有时候小孩子懂事大人会觉得很舒心,但是太过了,味道就不一样了。

还好秧苗及时的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好都是对自己没有恶意的亲人。

这个年很快就过完了。

外婆家因为杀了年猪,过年几天基本天天都能看见油星。这在他们来说已经的非常的满足了。不过和秧苗家比起来还是逊色多了。

首先张强人回来了,就让奶奶和妈妈高兴不已;而且还带回来了一大摞的票子,谁不爱钱啊,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人尤其渴望。张强在这两方面都大大的满足了家人的期盼值。

而且在年前还去集市上为蔡秀云和母亲各添置了一套新衣服,为小儿子张志宏更是买了三套新的。年货那些就更不必说了,在年夜饭桌子上摆的比外婆家的都丰富。

秀云从来没有那样大块的吃过猪肉,甚至张强还主动的为自己夹菜,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一瞬间秀云恍惚觉得自己期盼好久的幸福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时候她又不合适时宜的想起了大丫头张秧苗。大丫头虽然很懂事,但是和自己怀里抱着的小儿子比起来,带给自己的似乎只有屈辱。在以前还没生儿子前,出门别人在说自己生了个女儿的神情似乎都充满了怜悯。在农村没生儿子的女人似乎比起别人都要低上一等。

但是自从生了儿子就不一样了,别人说话的眼神里都多了一层赞许什么的。

最重要的是,张强的表现,就更加坚定了秀云心里的想法,生儿子比生女儿好。

当然也不能说秀云不喜欢秧苗或是怎么的,只是这样有了比较的爱,就不再纯粹了。母爱只有一份,要分给两个孩子,当然哪个为自己带来的名、利更多些,自然就对那个孩子多关心一些,多娇纵一些。这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现在张志宏,三四个月大,天天都要洗好多尿片,稍不注意就哭闹。但是大家都喜欢去侍弄他,因为他是男娃娃。想秧苗小的时候从不哭闹,也很少弄脏尿片,但是在大人看来是省事,谁会那么多的去关注一个丫头片子呢。

这些,远在外婆家的秧苗根本就没想过这些问题。

从小就懂事的她,怎么会感觉不到大人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呢?或许刚开始她还有些懵懵懂懂的,但是从自己亲身父亲的那一脚,就已经彻底将她踢醒了。备受宠爱的公主只生活在童话故事里。

秧苗在外婆家每天都非常有规律的生活着,早上四点过就起床,帮着外婆把猪草剁好,大概在五点过的样子就一个人出去跑步,七点左右回来,休息一会吃早饭,然后跟三舅或是小姨一起看书,或是和外公一起学习篾编。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小姨上学,在二月份的时候三舅也接到了去部队报道的通知也走了,二舅早在一过完年就跟着王木匠四处揽活做了。

而且一开春,地里农活也出来了,外公外婆通常天不见亮就出去要到入夜才回来。白天一整天都是秧苗一个人在家,负责看屋子,还有帮着喂猪。剩余的大半时间都由秧苗自己安排。

当然秧苗没有辜负这么好的机会,三舅在走的时候就给了秧苗权利,可以看他的那一萝的书,唯一要求就是不能弄坏了。

三舅的书比小姨的书要多一些,除了课本外还有十多本小人书,像《霍元甲》《陈真》之类的。小人书巴掌大小,里面大部分是画的图画,人物生动的很,下面就是故事情节的介绍,这样的小人书在当时非常的流行。当然只是在孩子们中间了,大人是一看见这样的小人书就没收甚至一下子撕毁,连带上一顿好骂。

秧苗把这些书都细细整理了一遍,发现在一本小人书里面插了一张图纸,边角都磨损的很厉害了,写的什么仙法图谱,上面画了一些小人或站或坐,摆成各种造型。

秧苗从泛黄的纸页上似乎嗅出了一些什么不一样的味道,但是因为纸张磨损的太严重了,有部分小人都看不清楚。经过多次的仔细辨认,秧苗借助旁边的注释便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图纸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首先感应天地之气,然后默想身体为炉,将天地之气在体内炼化为自身的气,再经过周天运转成为先天之气。当气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便会凝结成丹,丹化为一个小人在体内,称元婴,当元婴与自身完全一样直至融合,便可以破碎虚空,成为翱翔九天的仙人。

前面的秧苗看的不是很明白,上面写了好多什么丹田啊,穴位啊一些字眼。但是后面两幅图,秧苗是看的明白的,一个人衣袂飘飘的样子站在一朵云上面,然后到了另一个仙境。

秧苗越看越是激动不已。

闲暇时,秧苗没有少听到大人们讲的那些关于神仙鬼怪的故事。什么七仙女啊,田螺姑娘啊,还有嫦娥奔月啊什么的,秧苗当时听的也是和很多的小孩子一样,对那些仙女啊充满了幻想,想想衣袂飘飘的样子,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那多爽啊。

只是她很不明白像七仙女本来就是仙女,为什么还要到凡间来受罪。

嘿嘿,秧苗臆想间不注意口水都流出来了。

成为仙人,像飞鸟一样翱翔于天地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到时候还有什么可以左右我的存在!

其实那样的小人书,还有什么神功图谱啊什么的,在那个时候流行的非常多,而且那时候看的小人书大多是关于一些英雄人物的,就像《霍元甲》样,所以好多小孩子都幻想自己有一天拥有强大的武功,经常都会照着小人书上的动作比划。所以像什么绝世神功图纸啊,就衍生了出来。

就像刚才秧苗找到的那张什么仙法图谱,就是她三舅以前班上男孩子中间流传比较多的一种。当时也是照着上面练,但是练了几天感觉不到什么变化,琢磨来琢磨去都没个头绪,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落到秧苗的手里,那意义自然不一样了。

但是秧苗拿在手里看了半天,也没有把那些名词弄清楚。什么丹田穴位的,平时哪里接触的到呢?

但是秧苗不急,这么玄妙的东西,自然不能一下子就可以理会的。所以当下便将那张纸收了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秧苗有的是时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多学习知识,弄清楚人体穴位,还有上面那些专有名词。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过程。

尽管秧苗现在已经很认真的学习了,但是毕竟她接触的面非常有限,身边的人学历最高的就是三舅和小姨了,也不过是初中文化,而且看三舅的样子大概也没有闹明白图纸上面那些穴位是哪跟哪吧。

第一卷 凡尘劫 第十二章 又一次机缘

第一卷熙攘尘世第十二章又一次机缘

一晃又到了三四月份,外公外婆都到田里去整理秧田了,再过一个把月就又到插秧的时候,现在必须把田里的杂草啊清理干净,把泥翻一遍。

这天秧苗喂了猪食就来到院子里编背篓。院子里大的像小虎他们都去上学了。就剩下些和秧苗差不多大的娃娃,家里大人都去地里干活了,他们就跟着秧苗一起玩。

小娃娃对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的,看见竹篾在秧苗小手里不停的翻飞,觉得很好玩,也拿在手里耍,结果几个娃娃都不同程度的被竹篾割到了,还流出血来了,这下子可不得了,几个娃娃委屈的大哭起来。

秧苗知道要是一开始就阻止这些小孩子去玩竹篾的话,他们肯定不听,或者会更加感兴趣,这下倒好了,自己受伤了就主动离的远远的。

这些小孩子可不比秧苗,他们把受伤的委屈都迁怒到秧苗身上,“你个母老虎,我要告诉我妈妈,你欺负我。哇…”

嘿嘿,秧苗开始听到这“母老虎”三个字也是惊了一下,后来经那些娃娃提起自己才想起来,一次在蔡小虎的带头下想把秧苗编的背篓拿去当玩具玩,据他们说,当时秧苗就非常凶狠的一下子蹦到蔡小虎面前,厉声喝到“你今天要是敢把我编的背篓拿去踩坏了,就像这个竹子一样。我一定会把你踏扁。”秧苗当时一脚踏破了身边的一节竹节。

据说当时蔡小虎还真的被秧苗的气势镇住了。最后讪讪走了,便传出了“母老虎”的绰号。

秧苗才不在乎这些呢,自己辛苦出来的劳动成果怎么能被那样毫无意义的被损毁呢。不能,现在不能,以后也不会允许的。

现在这些娃娃都是远远的一边玩耍,不敢靠秧苗太近。

“收废品咯,收废铜废铁废纸板咯…”

这时候秧苗听见从山坳口传来收荒货的声音,农村有用烂的铁锅啊瓷盆啊都可以卖给收荒货的,就是碎玻璃都是可以卖钱的。

秧苗有时候去集市或是去哪里路上看见些碎玻璃之类的都会顺手捡起放在随身的小背篓里。遇上来收的人就可以卖给对方。碎玻璃是两分钱一斤,好的酒瓶子是五分钱,秧苗去屋里搬出一个箩筐出来,里面装了小半箩筐的碎玻璃,大概有三四斤的样子,等下收荒货的人来了就买给对方,这几分钱也是钱呢。

“小娃子,有废品卖的没的?”

“有的,有的,这里有些玻璃,你过来嘛。”秧苗赶紧接口道。

这收废品的是个中年男子,干瘦干瘦的,皮肤黝黑,胡子拉碴,身上衣服打满了补丁,风尘仆仆的样子。

“就这么点哇?还有啥子要卖的不?我这里有水果糖,一个好的瓶子就换两颗水果糖哦。”中年人常年跑在外面收废品,也有自己一套做生意的门道。知道小孩子喜欢糖果,走乡串户经常都会带一些在身上。

水果糖在代销店里才一分钱一颗,好的酒瓶子要买三分到五分钱,这中间的差价怎么也得有两三分钱。

一听说有糖换,院子里的几个小娃子就来劲了。自从去年秧苗逮到兔子买了一大包的水果糖吃,现在就连存留最好的都吃完了,正是馋的很。于是都跑到家里翻箱倒柜找可以换糖果的东西。

收荒匠也来者不拒,烂瓷盆换五个水果糖,酒瓶子两个糖果等等。

秧苗的碎玻璃称下来只有三斤半多点,就七分钱,收荒匠想也给两三个糖果给秧苗,秧苗不要。

这时候秧苗看见收荒匠另一个箩筐装了好些旧书还有一些纸板之类的,好奇道“大伯,这种旧书收来干啥子呢?好多钱一斤哦?”

“哦,这个啊,一角五一斤,你有好多嘛?我还是给你这个钱,不得欺负你小娃子的。”

“我问一下,家里都是哥哥姐姐的书,我不敢买的。”秧苗见收荒匠一边去应付其他的小孩子,便在旁边翻看有些什么旧书。

这一看,还真让她发现了好东西。啥?《草药集》《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