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秦妈妈在外招待来叫人的大丫鬟夏荣,听雨赶紧去了内室叫两人起床。

两人便匆匆梳洗了一番,就带着则哥儿一起去春晖堂了。

太夫人也有近一年时间没有见过范朝风,此时再见,忍不住就掉了眼泪,拉着他的手道:“老四,你可回来了。”

范朝风也有些动容,便扶着太夫人坐到榻上,道:“让娘挂念了。是孩儿不孝。”

太夫人就拍了拍他的手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范朝风便坐到榻边下首的圈椅上,则哥儿本一直被安解语拉在手上。此时见太夫人终于问完了话,便挣脱了娘亲的手,奔到太夫人怀里。

太夫人一见则哥儿就乐开了花,一把搂住则哥儿抱到了榻上,又赞道:“我们则哥儿越发长进了,祖母都抱不动罗。”

则哥儿笑嘻嘻地把胖胖的小脑袋搭在太夫人胳膊上,脆生生地道:“祖母抱得动!”

范朝风就道:“则哥儿过来,别累着祖母,到爹爹这边来。”

则哥儿早就一直暗暗盯着这个陌生的男人。早上去娘亲屋里的时候,娘让他叫“爹”,他也叫了,不过在他心里,和叫“嬷嬷”、“妈妈”,没什么差别。

范朝风走的时候,他才一岁过一点。现下已是两岁过一点,却还是不得记事。

安解语倒是知道这事儿急不得。跟小孩子相处,需要的是时间和耐性。不是天生有血缘就会自动亲如一家人。范朝风一年多不在家,则哥儿跟他不熟也是有的。便也道:“则哥儿,爹爹和祖母要说话,我们去找周妈妈和纯哥儿玩好不好?”

则哥儿非常好动,教习武艺的周妈妈早就收服了他,又挂着和纯哥儿一起,便欢呼一声溜下了榻。不用别人提醒,便主动和太夫人行了礼道:“祖母,则哥儿去找周妈妈和纯哥儿好不好?”

太夫人当然满口赞好,就让秋荣带着则哥儿先出去了。安解语也指了一事先回了风华居,也好让太夫人和范朝风好好聊一聊。

方嬷嬷曾经跟秦妈妈说过,范朝风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离家这么久。太夫人担心幼儿也有的。不象侯爷,少年就离家去了翠微山,过了七八年,到了快成亲的时候才回来。太夫人自是对大儿更放心一些。

这里太夫人就和范朝风各叙别情,说到慈母担心处,范朝风也忍不住掉了眼泪,暗忖自己是太任性了些。有天大的事,也不能就这样抛了妻儿父母,一个人离家出走。便再三向太夫人保证,以后再不如此了。

太夫人也叹息道:“你们兄弟姐妹这些人,就你小时候吃了个大亏,我这个做娘的,难免对你偏疼些,好在你哥、你姐也都格外关照于你,并没有因为怪娘偏心,就在兄弟情分上生疏起来。”

范朝风点头道:“孩儿晓得。孩儿对大哥、二姐的心,都是一样的。”

太夫人便沉默半晌道:“你媳妇也不容易。你走了这么久,她又三灾八难的,好歹活了过来,却是比以前更开朗懂事些。也算是因祸得福。”

范朝风就想起一事,问道:“解语到底是如何中毒的?娘可知端倪?”

太夫人皱眉道:“这事早就完了。风华居掌刑的嬷嬷在你媳妇的陪嫁丫鬟听雪屋里找到了余下的断魂草,且那丫鬟又污言谤上,便依律仗毙了。”

范朝风点点头道:“既然人赃并获,看来也是罪证确凿。我也不用多问了。娘处事一向公正,若有不妥,一定逃不过娘的眼睛。”

太夫人便笑了:“你出去办事一年,真是长进了。以前你可不会这样说话。”

范朝风也笑道:“儿子痴长了这么多岁,也不能老是游手好闲的,就算为了则哥儿,也得立一番功业才是。”

太夫人颇为欣慰,就多说了一句:“皇后那里又给你赐了一名侍婢。你回去和解语商量一下,给她开了脸,也好服侍你。--你们风华居一直没有通房妾室,与解语的名声也不好听。”

范朝风愕然。昨儿解语可是一个字没提,便细问道:“皇后可是如同上次一样有懿旨?”

太夫人道:“不曾。只是口谕。”看范朝风就不以为然的样子,便劝道:“你现下出息了,以后跟着太子办差,这些都是免不了的。--还是习惯了的好。”

范朝风就正色道:“娘,您也不是不知道孩儿的身子从小就不妥。如今才好了些。--女人多了,对孩儿的病情并无益处。”

太夫人便着了紧:“怎么又发作了吗?--那无涯子不是说已经好了,和常人无碍的?怎么会......?”

范朝风本是故意把此事拿来做挡箭牌,其实已经无大碍了。看见太夫人如此着忙,又不好意思坦白,就含含糊糊道:“总之还需要养着。娘,孩儿有安氏一人足够了。别的人,能挡的,娘就帮孩儿挡了吧。”

在太夫人心里,到底是儿子的身子最重要,也顾不得再有别的顾虑,只道:“你放心。娘也不是那等糊涂人。只以后你做事却要小心。--要不你还是待在家里吧,天天在我跟前,让我看着才放心。朝里的事,有你大哥就行。”

范朝风更不好意思:“娘,大哥也有自己的家业,哪有养兄弟一家子的道理?--我现下已是无碍。娘不用多操心了。”

太夫人便醒悟了过来,哼了一声道:“真是儿大不由娘。居然跟你娘耍心眼儿。--你老实说,是不是你媳妇不许你收人,你就拿你的病来糊弄你娘?”

范朝风未料到太夫人对他的心思一清二楚,脸便红了,只端着茶不说话。

太夫人看着他这个样子,便暗地里叹息了一声,只道:“娘也不是那等恶婆婆。既然你俩都不愿意,我又何苦做恶人?--当年你爹纳了那两房妾室的时候,娘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

范朝风听娘提起了以前的事,就只安静地听着。他爹老镇南侯当年不算花心,除了他娘,也就纳了娘的陪嫁丫鬟杨氏做了通房,又将自小的丫鬟柳氏提做了姨娘。杨氏生了范朝仪而死。柳氏生了范朝云而死。自柳氏去了以后,老侯爷便逐渐也老下去,没几年也就去了。

这些话却不好说。范朝风现下并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老一辈的两个姨娘当年做了些什么,他也是略知一二。后来两人怎么又会相继在生产的时候出事,他也听说过一些闲言碎语。只这些话,娘可以说,他却不能说。说了,就是对老侯爷不敬。更何况,他们嫡出的三个,自是都站在娘这边。

那边元晖院的大夫人程氏也得知了四房的四爷提前回来了。现已去了春晖堂。便有些怪春晖堂的人不得力。早上她去请安的时候,还未听说此事呢。却不知她去得早,那会儿四房的两个人还在高卧呢。

程氏便简单收拾了一下,在一群丫鬟婆子簇拥下,又去了春晖堂。

此时已近午时,快到午饭的点儿。现下吩咐再做也来不及,又要试探一下太夫人那里是什么态度,因此下程氏也未对厨房里的人多做交待,只让她们候着。

程氏一行人到了春晖堂的正院,守在正屋门口的方嬷嬷便进去禀告,说是大夫人听说四爷回来,过来见一见。

程氏是主持中馈的主母,这内院的事儿,都要给她过个手儿才行。

太夫人就叫了进。

程氏便笑着进来,先跟范朝风两人彼此见了礼。然后几人便坐下,各叙别后寒温。

范朝风就先谢了程氏照应四房,又替安解语向程氏就不敬之处也道了谦。

程氏满脸是笑,道:“四弟太客气了。我们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的?--再说,都是奴才们惹的祸,大嫂我这点亏都吃不起的话,真是枉在这侯府主持中馈这么多年了。”

太夫人也笑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们妯娌也要和睦才不损兄弟之情。”

程氏和范朝风俱都站起来应了。

大家闲话一番后,程氏便问道:“四弟刚回来,娘看咱们今晚要不要聚一聚?--自侯爷和四弟都出征以后,大家都是在各房各吃各的,却是生疏了好多。不如还是和旧日一样,大家每日都到娘这里用饭?我们也能热闹热闹,厨房那里也能少费好多事。”

太夫人便道:“今儿也就罢了,大家便聚一聚也好。只吃饭的事儿,还是等老大回来,再改旧例吧。不然每次都少他一人,你们大房的人虽不说话,我也知道你们都惦记他的。--何必惹你们伤心呢?”

程氏便红了脸,道:“娘也打趣我们了。--我们也是十几年的夫妻了,哪能和四弟他们一样呢。”

太夫人笑眯眯道:“夫妻情重本是好事,有什么好取笑的?”

范朝风看太夫人又说到别的上面去了,唯恐自己在这里,大嫂会不自在。便笑着也寒暄两句,就先退下了。只留下太夫人和程氏商议晚上都要些什么菜。

这里程氏和太夫人议过之后,便先去大厨房交待清楚,又让人去各院传话,说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那许氏听说范四爷回来了,却一反常态,并不如往日一样出来和下人说说笑笑,只躲在屋里面做着针线,很是娴静守规矩。

秦妈妈就先舒了一口气:看来是个老实的。便不再关注那许氏,一心为夫人打点起晚上晚宴的行头来。

第一卷 庙堂 第四十一章 宴饮

这晚掌灯时分,太夫人春晖堂的正厅上,筵开玳瑁,褥设芙蓉。太夫人带着则哥儿、原哥儿、然哥儿、绘歆、绘懿和四爷、五爷一桌,安解语和大房的程氏、五房的林氏一桌,又叫了小程氏、张氏、辛氏,还有方嬷嬷、秦妈妈凑了个数。另外的通房和有头有脸的管事妈妈、丫鬟们也都在廊上摆了几桌,都轮换着吃喝玩耍。

那许氏也跟着秋荣、听雨出来了,坐到了廊上。

阿蓝便和尘香等轮换下来的大丫鬟们一起站在夫人们后面,随时伺候。

大厨房得程氏嘱咐,卯足了劲儿整治了冬日里的上等席面。

太夫人那一桌是八冷盘,八热菜,加两个锅子。冷盘有松菌油拌橡子豆腐,水晶皮冻,冰糖莲子,腰果松仁,黄瓜丝彩椒丝和蛋皮切成细丝做成的凉拌三丝,陈皮牛肉,白灼虾,芥末鹅掌。热菜又丰富些,有翡翠鲍片,蚝油小青菜,上汤芦笋,鸡茸鱼翅,清蒸鲥鱼,扇贝粉丝,白烩海参,加一味用鸡丁爆炒的茄鳖。两个锅子倒简单,一个是虫草炖老鸭,一个是雪菜炖银鱼。东西看上去没有特别稀罕,只这个季节能吃到这些菜,却是极不容易。

程氏她们那一桌的菜亦是同例。外面的一桌则大不相同,都只是普通的鸡鸭鱼肉,偶尔有一些非冬季的蔬菜出现,都是一上桌就让桌上的人一抢而空。许氏跟几个管事妈妈十分谈得来,就不住地给妈妈们敬酒,妈妈们吃得眼殇心热,都众口一词地夸许氏贤惠温顺,进退有度,以后是有大造化的。许氏只抿了嘴笑,不住地给妈妈们斟满酒杯。五房的通房书眉就有些看不上她那样子。打量大家都是傻子,谁不知道她心里什么算盘?--却也不揭破,只跟大房的几个通房笑吟吟地看着。

安解语在桌上只跟五房的林氏偶尔搭搭话,并不与左手边的大夫人程氏叙谈。程氏也不在意,只和方嬷嬷殷勤来往。秦妈妈侧坐在一角,只盯着四夫人,生怕她喝多了,又惹是生非。

小程氏今日却有些心不在焉,不断地往太夫人那桌看过去。

自打原哥儿在外院有了自己的院子,她就很少能见到自己的儿子。今儿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却被程氏看得死死的,完全没有机会去跟原哥儿私下里说说话。就有些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辛氏自是知道小程氏在转什么心思,只在心里暗乐。她的儿子,现下还是跟她一起住在内院,日常起居都有自己一手打理,到底放心些。现下看了小程氏的样子,就对大夫人道:“我们小程姨娘都坐不住了。”边说,边向太夫人那边撇了撇嘴。

程氏看了一眼小程氏,见她正直愣愣地看着坐在太夫人身边的原哥儿,一副心不在焉地样子,就笑着对小程氏道:“妹妹不用心急。今儿是四房的大喜之日,咱们也沾沾他们的喜气。等席散了,就让原哥儿去你的院子歇息吧。”

小程氏大喜,忙道谢:“夫人真是菩萨心肠!婢妾一定好好照顾原哥儿!还请夫人放心!”

程氏只笑着道:“你是他的生母,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小程氏得偿所愿,也不去计较大夫人话里酸溜溜的味道。只一个劲儿地给大夫人夹菜斟酒。一时也其乐融融。

辛氏看这个眼药上反了,便也只哼了一声,不再言语,低头吃菜。

太夫人的席上,则哥儿虽小,却是吃得比谁都多。样样都要尝一尝,那精致的小碟子菜,便都去了一半。

太夫人笑骂道:“这个小猴儿,你娘平时都饿着你不成?”

则哥儿咽下嘴里的菜,才回太夫人道:“娘没有饿着则哥儿。是祖母这里的菜更好吃!”却把那“更”咬得重重的,惹得桌上的人都笑开了。

太夫人便轻点了一下则哥儿的额头道:“这么小就油嘴滑舌的,也不知像谁。”

范朝风也摸了摸则哥儿的头道:“像谁都不打紧,只不要淘气,惹他娘伤心就行。”说着,便向安解语她们那桌看过去,正好看见安解语在剥一只大虾,那专注的神情,和则哥儿看着食物的样子一般无二,便忍不住笑了。

听雨这会儿正换了阿蓝去吃东西,自个儿守在四夫人背后。却正好看见四爷看到这边来,脸就不由红了。

辛氏却没胃口,只满屋子里乱看。听雨和范朝风的样子就被她看在眼里,以为二人在眉目传情,便在心里冷笑。

五爷范朝云却是好久没有见到四哥了,一时也兴致高涨,看太夫人正跟则哥儿说话,便给范朝风斟了一杯酒道:“四哥,这次在外面辛苦了。弟弟我先敬四哥一杯!”

范朝风便笑着和范朝云对饮了一杯。两人又说起了外院的事务。范朝风离家从军之前,外院都是在他手下管的。自他走了之后,太夫人才让范五爷接了过去。自然有些事务不如四爷娴熟,有些事务也不便让五爷知晓。因此下,范朝风只拣那能说的,给范朝云讲了一遍。范朝云也是聪明人,看有些事情,四哥有意无意避开了的,自也心领神会,不再过问。

这边大夫人程氏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便笑着对安解语道:“四弟妹,你们四房今儿是双喜临门呢!”

安解语先微蹙了眉,便又展颜笑道:“我们四房的喜事,就是侯府的喜事。大嫂过誉了。”

程氏便笑逐颜开道:“四弟妹过谦了。今儿你们四房不仅加官进爵,而且添人进口,真是再实在不过的双喜临门。”又扭头对身后的尘香道:“去,到外面桌上把许姨娘叫过来,今儿给夫人敬了茶,也让四弟大登科之后,再小登科一次。岂不是两全其美?”

尘香便应了声“是”,就要去叫人。

“站住!”安解语就提高了声音,喝止尘香。

尘香不敢造次,只看着程氏。

堂上本也不甚喧哗,安解语清脆的声音就让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太夫人便也望了过来。

程氏就站起来,到了太夫人那桌道:“娘,您看四弟妹今儿都高兴过了。四弟刚回家,又是太子跟前立了大功的,封侯拜将都是指日可待。皇后又给四弟赐了妾室,四房又要添人进口,可不是双喜临门?”说完看了看太夫人的神色,又道:“媳妇想着今日正是好日子,就让许姨娘给四弟妹敬了茶,那名分也就可以立起来了。我们这里也好定下许姨娘的分例,明儿就可以发放下去。--之前四弟没有回来,这事儿一直浑着,到底也无大碍。现下四弟都回来了,还要当没事人一样,皇后那里也不好看啊。”

安解语先只气得脸色通红,就觉得和这个大嫂真是八字不合。怎么会有这种见不得人过得比她好的妯娌!

便也走过去,先对太夫人福了一福,才对程氏道:“大嫂,这话就有些过了。其实那许氏的名分早定了,以前也报到大房。可大嫂想是人多事忙,忘了这茬了,那分例迟迟不发下来。还是弟妹我拿自己的私房给许氏补足的。--谁知今儿大嫂又说我们怠慢了许氏。也罢,我这就叫了许氏进来,问问我们四房可有慢怠皇后送的下人。”

程氏一时语塞,才想起来之前四房确实是报过许氏的分例,却是按照二等丫鬟,和阿蓝一样的例。程氏自然不想看见四房一直是安氏独大,就故意浑着不准,想等到四爷回来再安置许氏。刚才一心想着要给安氏没脸,就没想起来这茬。便琢磨如何糊弄过去,怎么着也要将许氏这生米做成熟饭。

这边听雨就叫了许氏过来。

太夫人这桌上的人也都停了箸,都或好奇,或惊讶,或淡定地看着。

那许氏身形瘦削,腰肢纤细,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娇娇怯怯地走了过来,就对正席上的各位行了大礼。

安解语便道:“许氏,今儿当着大家的面,你说说我们四房可曾怠慢于你。”

许氏实未料到四夫人会问得如此直白,便低了头,怯生生道:“未曾。”

程氏就捂了嘴笑道:“四弟妹真是有意思,这样大庭广众之下问,可怎么让人说实话呢?”

安解语便正色道:“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若还不能说实话,那就是心里有些见不得人的念头,专等机会要在背后插刀子了。难道要背后说那见不得光的小人言,大嫂才听得进去?”又转了身问许氏道:“许氏,你可是如大嫂所说的那种心有不满,却不敢当面说出,专等机会背后害人的阴险小人?”

许氏吓得脸都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夫人言重了!奴婢没有心怀不满。奴婢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

安解语便满意地笑着对程氏道:“大嫂,我看你如此关心许氏,和她甚是投缘,不如我就将许氏送给大嫂做个贴身侍婢。许氏可是伺候过皇后的人,在大嫂那里做个一等丫鬟也不为过。”

程氏忙道:“四弟妹言重了。既是你们都安置好了,也是我多事,只想着四弟屋里一向没人,现下正好皇后所赐,既补了你们四房的空缺,又全了四弟妹你的贤名。--怎好又送出去呢?若是皇后知道了,可不是抗旨?”

安解语便似笑非笑地看着程氏道:“大嫂这话从何说起?什么叫四爷屋里一向没人?大嫂难道当弟妹我是死人?--许氏就算是皇后所赐,也不过是个丫鬟,又不是公主下嫁。我是四房的主母,如何连送个丫鬟也要扯到抗旨上去?--大嫂诓我一次也就算了,再来一次,真当弟妹我是傻的?”又叫了许氏道;“许氏,快给大夫人磕头。以后你就是大嫂的一等丫鬟,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差事呢!”

第一卷 庙堂 第四十二章 敲山

大夫人程氏就一脸为难地看向了范四爷,道:“四弟,你看你媳妇......”

范四爷便也离了席,走到安氏身边并肩站着,就对程氏作了个揖道:“自解语进门以来,大嫂就对她关爱有加,事事想她所未想,做她所未做,帮了她不少忙,是以解语早就打算好好谢谢大嫂的厚爱。今儿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还望大嫂不要嫌弃。这个丫鬟,是皇后所赐,我们没这么大福分,不敢越过大房。还是送给大嫂用最好。”说完,又长揖到地。

跪在地上的许氏就难以置信的抬起了头,脸色苍白地看向了范四爷。

太夫人也发话道:“老大家的,你四弟两口子有这份心也是难得。你就收下吧。”

程氏还要负隅顽抗:“娘,可是皇后那里......”

太夫人也是有脾气的,近来又跟皇后生分了许多,就道:“不过是个丫鬟,难道还打不得,碰不得,要当娘娘供起来不成?”

许氏只跪在地上吓得傻了,呆呆得说不出话来。

安解语看这个麻烦总算送出去了,就高兴道:“阿蓝,去帮许氏去收拾东西。秦妈妈,等会儿把许氏的身契找出来,一起给大房送过去。”

却是秦妈妈之前为了刻意打压许氏,免得她得宠之后不把夫人放在眼里,就哄着她签了卖身契。居然还派上用场了。

许氏本打算等四爷回来再做计较,谁知就真的被当丫鬟送了出去,便只在地上嘤嘤哭泣。

一时这堂上风云突变,连廊上的一干人等都看住了。

林氏只暗暗羡慕安氏好手段,能将四爷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绘歆到底大几岁,早就拉了绘懿,回避到后堂去了。

太夫人看着好好一顿饭,被程氏搅得不欢而散,愈发不高兴。只皱眉想着心事。

程氏骑虎难下,只好欠了欠身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便叫了尘香带了许氏回大房。

许氏便战战兢兢地起了身,冲四夫人和四爷各行了大礼,一双泪眼蒙蒙的眸子望着范四爷,欲言又止,终还是跟着尘香去了。

听雨见了,又是高兴,又是惶恐。

只秋荣像是没事人一样,就到了太夫人身边,看见则哥儿的小胖头已经跟小鸡啄米似地在一点一点的。--他今儿兴奋了一天,现下却是困的撑不住了。

秋荣就跟太夫人低声请示过,便抱了则哥儿到了四夫人身边。

安解语看见则哥儿已经趴在秋荣身上睡过去了,便赶紧要接过来。

范朝风就小声对安氏道:“他怪沉的,还是我来抱吧。”说着,就从秋荣那里直接抱了则哥儿过来。

太夫人便道:“天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

四房、五房的人便都拥着自己的主子散了去。只大房的管事婆子和大厨房的人留下收拾残席。

绘歆和绘懿也都从后堂出来,随着大夫人回正院去了。

小程氏便几步走到原哥儿身边,拉了他的手要一起走。原哥儿却有些别扭,毕竟有一阵子没有和生母如此亲近了。嫡母之前又暗示过他要做世子,平时要自尊自重,便挣脱了小程氏的手,道:“姨娘先走,孩儿随后就来。”

随后的辛氏拉着自己儿子然哥儿的手,亲亲热热地先越过了小程氏母子,自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小程氏未曾料到这还没几天,原哥儿就和自己生分了,就越发上了心,要将原哥儿弄回来,还由自己亲自养着才好。

这边范朝风抱着则哥儿,和四房的人一起回到风华居。

安解语就张罗着要给则哥儿盥洗。别的不说,牙是一定要刷的。就拿着沾了青盐绑了鬃毛的小牙刷,往则哥儿嘴里送去。

则哥儿不耐好好的瞌睡被打扰,就做出要哭的样子。

秋荣便心疼地劝道:“夫人,还是明儿再刷吧。则少爷睡得沉了,打扰了反是不好。”

安解语便笑道:“你倒是比我这个当娘的还要心疼他。不过睡前这牙是一定要刷的,不然以后可有得头疼。”

范朝风就横抱了则哥儿坐下,让则哥儿微仰了头,那小嘴便自然张开了。安解语就赶紧将牙刷放进去,里里外外刷了一通。

则哥儿便想要扭动抗拒,被范朝风微微用了点暗劲儿给固定住了。则哥儿好似也知道有他斗不过的人回来了,就也老实了,任娘亲刷了牙,又闭着眼睛漱了两口清水,这才又沉沉睡去。安解语又趁机用湿帕子给则哥儿擦了脸。

一番折腾下来,虽是数九寒冬,安解语也出了一身汗。

范朝风就腾出一只手来,从身上摸出一块帕子,给安解语擦了擦额头的汗,怜惜道:“一日不刷牙也不会有事。你别把自己累着了。”

安解语笑了一下,接过那帕子又自己拭了两下,才道:“今儿你在家,他倒还老实些。以往每日晚上睡前洗漱,我都得又哄又吓费好大劲儿才能让他乖乖听话。”又看了看那块帕子,柔软的府绸质地,烟灰色底,绣了几杆青竹,看着甚是眼熟。便也只瞥了一眼,就还给了范朝风,又接着道:“别的可以算了,只每天两次刷牙,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非得照做不可。”

周围的管事妈妈和丫鬟们俱都笑了,四夫人对则哥儿,别的都可以迁就,就这一条,是万万不能妥协。大家也都熟知了的。

此时已是戌时刚过,到了亥时了。便也都散了。值夜的自去值夜,没有排到班的便回去歇息。

听雨和阿蓝便伺候四爷和四夫人回了正屋。

安解语却是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到了内室一看,原来是小日子到了。便让听雨将小日子所用的物件找出来,自去了净房收拾妥帖。

然后才换了范朝风去净房洗漱。

趁这个空档,安解语去了外间,却看见听雨穿着桃红色细绸小上衣,下系柳绿色裙子,已经收拾好了,依然在外间值夜。

安解语便坐下问道:“今晚不应该是阿蓝值夜吗?”

听雨便脸红了,站在夫人面前,只用手攥了衣角扭来扭去,也不说话。

安解语不耐烦跟她打哑谜,只道:“你是大丫鬟,不能坏了规矩,还是让阿蓝过来值夜吧。”

听雨脸一白,就小声道:“夫人来小日子了。”

安解语奇道:“这关你们值夜什么事?--难道阿蓝也来小日子了?她才十一岁,不会那么早吧?”

听雨听得那脸色由白转绿,便慢慢跪在了安解语面前,扬起了小脸,哀哀地叫了声:“夫人......”

安解语这才发现,听雨这个45度仰脸的角度甚是曼妙。便继续端坐在那里,看着听雨泪盈于睫,就一言不发。只在心里琢磨,自己和原主性子完全不同,不知那范四爷到底是喜欢某一类型的人,还是只喜欢某一个人。却也并不担心对方会不会发现内里换了人。--对于男人来说,只要还是爱着你,哪怕你一天十八变,他都会觉得你每时每刻能给他惊喜,实属难得;若是那男人自己变了心,就算你始终如一,他也会觉得其实是你变了,所以变心不是他的错。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便是如此。

范朝风出了净房,半日也不见安解语的影子,便掀开帘子,正好看见听雨满脸是泪,跪在安解语面前,便沉了脸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非要现在打扰夫人休息?--夫人厚道,你们这些人就一个个蹬鼻子上了脸。”

听雨听了这话,如五雷轰顶,便侧转了身子,泣道:“四爷......”却是花容带雨,杏目含情,樱唇微撅,到底是一直跟在安氏身边的贴身丫鬟,那无助的神情更深得原主的真传。

安解语只看着听雨,眼角的余光却一直留神范朝风方向。--这样忠心美貌又能将自己低到尘埃里去的女人,无论是在这个异世,还是在她的前世,都是大部分男人的饭特希。安解语倒要看看,自己的这个夫君,是不是也是那种贪多嚼不烂的人。

范朝风看了听雨这个样子,好似看见了以前的安氏,果然有些心软,便缓了声音道:“天大的事,也明儿再说。”就放下帘子,自回去了。

听雨便低了头拭泪,嘴角微微上翘。

安解语只冷眼瞧着,也不多说话,自起身走了几步,快到内室门口的时候,却头也不回道:“你去换了阿蓝过来值夜。同样的话,我不想说第二遍。”便进了内室。

听雨在外咬着牙细细想了想,终还是不敢违拗夫人的意思,去到阿蓝屋里,叫醒了阿蓝过来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