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寿康宫花园往前,必然会路过兰林殿,这是他之前应该想到的,却着实是后知后觉,怎么会无缘无故的下意识就走到了这里?

他想退回去,又显得太过做作,一时间有点踌躇,站在原地进退两难。

郑辉猜不透他究竟什么心思,唯有耐着性子陪在身后,直到他拿定主意为止,然而就在那个当口,前头竟无端端的出现两个人,他能瞧见,李永邦自然也不例外,郑辉明显的感觉到主子的背脊好像是僵了一下,他不由自主的打量那一主一仆,是个年纪很小的宫女,提着一盏灯笼为身后的人领路。

雪天路滑,她们走的很慢,女人的身姿袅娜,长长的黑发如瀑,只用简单的绿玉簪子固定,素净而淡雅。

太子定定的望了一会儿,道:“走吧,咱们这一天听的壁角可真够多的。”

郑辉谄笑道:“奴才可是什么都没听见。”

李永邦拍了一把他的脑袋道:“就你会耍嘴皮子。”

说完,一行人紧紧的跟上,为了不叫前面的人发觉,还把灯熄了,躲在阴影里。

没想到,那一主一仆竟一路出了日精门直往天街上去,眼见着太子的眉头蹙起,郑辉的心里也跟着直打鼓。

果然,那人踩着优雅的步子走到了赵氏的跟前,是时天边昼夜交替完毕,落日连仅有的一点余晖也被昏暗给吞噬了。不远处钦安殿的宝顶在夜色里比平日里多了几分隆重的宿命感。

从心里说,郑辉巴不得现在谁过去给赵氏一点脸色看,最好是大妃上官氏,这样一来,太子就能出面英雄救美,根据太子和大妃置气的频率比他上茅房的频率还要勤来看,赵氏一定可以力挽狂澜,咸鱼翻身。

他这么盼望着赵氏复宠,倒不见得他对赵氏有多忠心,而是赵氏平时手疏,从不吝啬打赏下人,最要紧是喜欢听好话,这样的人容易糊弄。

他正自想的出神,就听到前头的人冷不丁来了一句:“天寒地冻的跪在这里,滴水未进又粒米未食,这样下去可怎么好?”声音软软糯糯的,听的人骨头都酥了。

夜色浓浓的化开,像泼洒到宣纸上的墨汁,郑辉看不清太子的脸,不知道他此时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情,但是能令一个太监听了都觉得心动的,想必主子应该也不例外吧?

郑辉知趣的从太子身旁又退后半步,但还是能清楚的听见燕贵太妃吩咐身旁的侍女道,“彩娥,把我之前准备的糕点拿来。”

彩娥把食盒放到赵氏跟前,打开盖子,赵氏畏畏缩缩的不敢接,嗫嚅道:“臣妾谢过太妃娘娘,可是殿下有吩咐,不让人送吃的。”

燕贵太妃朝那监查的老嬷嬷点点头,老嬷嬷便立刻面朝另一边转过去,赵氏这才放心大胆的伸手抓起糕点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样子活像被饿了三年。

“不用急,慢慢吃。”燕贵太妃柔声道,一边抽出了腰间的丝帕递给赵氏。

赵氏颤畏着手接过,感激涕零道:“臣妾谢过太妃娘娘,臣妾先前莽撞无知,顶撞了太妃娘娘,但请太妃娘娘千万不要往心里去,臣妾不是有意的。现在臣妾才知道什么叫做雪中送炭。”

燕贵太妃抿了抿唇:“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我并不在乎。因为你顶撞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代表的天家体面,所以你该知道,你的生死不是我说了算的,也不是你跪在这里就能轻易抵消的。”

赵氏一听立即哭道:“求太妃娘娘救我,如今就只有您能救我了,只要您一句话……”说着,猛的伏地磕头,脑袋叩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砰砰的响声,“太妃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至死不忘。求太妃娘娘一定要施以援手。”

“不忘?”燕贵太妃哂笑了一下:“怎么,难不成你还打算报答我?”

赵氏垂首看着地面,那里已冻了一层冰,重重的寒气渗透过衣物侵入她的身体,令她止不住的发抖。她一个劲的点头,由于用力过猛,又乏力失温,整个人倾向一边倒去。

燕贵太妃命彩娥将她扶起来,赵氏的上下嘴唇冻得发紫,哆嗦道:“太妃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没齿难忘。真的。臣妾愿意做猪做狗,来报答太妃娘娘的恩情。”

燕贵太妃像是听见了什么天大的笑话,道:“收起你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吧,你的那套嘴脸还是尽留给殿下好了,我这里大可不必,你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你之所以有今天,我也有推波助澜的份,你眼下只怕是恨都恨死我了,还谈什么报答?!”

“也确实是没齿难忘。”燕贵太妃语带讥讽道,“不过话说回来,设局引你入瓮的人可不是我,我只是不想你冻死在这儿,毕竟明日里太子就要登极,你若挺尸于此,着实是有失体面,我这才来给你送吃的,你不必感激我,但你的确应该恨一个人。毕竟冤有头债有主嘛。”

赵氏听了这话,懵懵的望向燕贵太妃。

如此蠢笨,燕贵太妃不禁当真有些怜悯她:“你该不会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得罪了谁吧?”

旁的人是七窍玲珑心,一点就透,这个赵氏倒好,话都敞开了说她还是云里雾里的,可见要是做人没什么天分,就算现在不死将来也要死在深宫,真不知道上官氏怎么会容忍她活到今朝。燕贵太妃忽然觉得她无药可救,提起裙摆转身就要走,“话我可都给你撂在这儿了,你要是还没想清楚就继续好好地想,你有一夜的时间思量,我只是好心提点你一句,你若是冻死了饿死了,伤的是你夫君的颜面,也伤了你阖族的颜面,换言之,也显得我天家法不容情,过于刚则,可你若是自戕,那就是株连三族的死罪,不但你有事,你的家族也跟着有事,所以怎么个死法,怎么死才恰当,你自己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

赵氏口中的糕点蓦地噎住,猛烈的咳嗽起来,半晌,喉咙发出干涩的声音:“太妃娘娘的意思是,臣妾当真没救了?”

燕贵太妃半侧过头,反问道:“你说呢?先帝大敛的丧仪闹出这样的事,莫非你以为还有转圜的余地?”

赵氏低声呜咽起来:“可臣妾也不想的,臣妾并没有要对先帝大不敬的意思,实在是……实在是……”她说到这里顿住。

“实在是什么?”燕贵太妃笑问,“实在是你咽不下这口气,非要把大妃比下去是吗?平日里你凡事压她一头也就罢了,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就不懂得忍耐一下,非要在众人面前让殿下难堪?”

“我——”赵氏似乎霎时想通了,双眼圆睁着,空洞的吓人,“太妃娘娘的意思是,意思是……有人故意激将我?”

“你说呢?”燕贵太妃让彩娥把东西收拾好,乜了一眼赵氏,随后在彩娥的搀扶下头也不回的走了。

俄顷,身后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

太子等人还躲在不远处的暗影里,郑辉等燕贵太妃走了之后才终于敢吱声,喘了口气,打量着太子的脸色,缓缓道:“那个……殿下,您看,赵氏已经跪了一天了,也怪可怜的,要不……”

“放肆!”太子低声喝道,“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替本宫出主意了?”

太子很少在他跟前拿腔拿调,而今显然是真生气了。

郑辉‘噗通’一声跪下,连声道:“主子息怒,主子请息怒,千万要保重身体。”

“郑辉啊。”太子居高临下的俯视他,“你今天做错的事委实是太多了。”

郑辉闻言即刻抖的如筛糠。

太子对于他的那点伎俩心中又怎会没数?什么把他往钦安殿里领,又拦着福禄不让进,太子只是不拆穿他而已,再者太子也的确想看看没有了他做靠山后的赵氏,究竟会遇到一些怎样的嘴脸。

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当奴才的若以为自己可以糊弄主子,摆布主子,那他就离死期不远了。更何况郑辉拦住了福禄,今天假如太子没有多此一问,并且去了排云殿的话,就和先帝留给他的鐍匣失之交臂了,那是怎样一种罪责,他郑辉担不担当的起?

念在这两年郑辉伺候的还算尽心的份上,太子没有怎么开发他,只是道:“郑辉啊,要知道,咸鱼翻身,即便真的翻身了,也还是一条咸鱼。懂吗?”

郑辉一愣,太子又道,“明日大典过后你就回到原先的府邸替我看宅子去吧,亦或者你有别的打算也可以跟我提。”

郑辉痛苦的把头埋在草堆里,颤声道:“奴才本想一辈子在主子跟前尽忠,如今是不能了,全怪奴才蠢钝,险些害了主子,奴才愿意去替主子看王府,主子让奴才干什么,奴才都愿意,那已经是主子给奴才最大的恩典了,奴才别无所求。”

太子点点头道:“行吧,你不必跟着我了,回值房里歇着去吧,打点一下。其他两个,跟我去庆祥宫。”

那一个太监和一个侍卫互相对视一眼,垂头闷声道:“是。”

所谓伴君如伴虎,不外如是,他们今日是真切的见识到了。

两人再不敢像先前那般懈怠,转而神色紧张起来。

第10章心上疤

庆祥宫中,几个侍女刚把上官氏从床榻上扶起来,就看见李永邦气势汹汹的一路穿过合德殿冲进卧室来,底下的婢子们跪了一路,李永邦铁青着脸道:“出去。”

侍女们担忧的看着上官氏,战战兢兢的不敢挪动步子,李永邦又道:“如今我说的话都不拐用了?全都给我出去!”

上官氏扶着额角点了点头,侍女们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往外走,顺手把门也关上了。

屋里顿时只剩下他们两个。

上官氏一脚趿进鞋里,整个人摇摇晃晃的走到桌边,正眼也不瞧太子一眼,只提了五彩鸳莲纹瓷壶给自己倒了杯水,把玩着手中的黄地珐琅彩桃杯,眸色淡淡道:“殿下来的正是时候,臣妾赶巧要用膳,不知殿下用过饭没有?哦,臣妾忘了,宫中是不作兴劝膳的,那就权当臣妾没说过吧。”言毕,自顾自的坐下吃起来。

李永邦的怒气就如同一拳打进了棉花里,波澜不兴,于是大手往桌上重重一拍:“你满意了?把我身边的人全都弄死了你就高兴,是不是?”

“殿下这说的是什么话。”上官氏手抵着额头,故作失落道,“现在受伤的可是臣妾!亏得臣妾还以为殿下是专程前来看望我的,没想到是来兴师问罪,可是这罪名莫名其妙的,臣妾打从心底里惶恐。”

“你惶恐?你也会惶恐!”李永邦讥讽道。

他比谁都知道,上官露要是和人装傻充愣,礼数比谁都周全,口才比谁都都好,不把对方逼到死胡同里不罢休,而对方越发急她越淡定,把自己摘得特别干净,可真要把她惹毛了,才不管什么安分守己,骂他就跟骂孙子一样。

李永邦气道:“别打量我不知道你在你想什么,我告诉你上官露,我既能立你,也能废了你。”

然而他的威胁丝毫不起作用,上官露好整以暇的坐着,宛如平静湖面上悠然凫水的天鹅,细长的脖颈白如凝脂,点头道:“没错,诚如殿下所言,您也知道是您立的我,那敢问殿下当初为何不直接立赵氏得了?反正您也喜欢她,她也喜欢您,你们两情相悦,把臣妾卡在中间算个什么事儿?!多此一举嚜!再说了,就算您不喜欢赵氏,那还有温氏,肖氏。王府里的一干妾侍,随便您喜欢谁,只要不是我上官露就不会有今日之事了。所以说……”上官露缓缓地站起身,凑到太子的耳旁轻声道,“今日之事,说到底还不是殿下您咎由自取!”

“上官露!”太子恼的一把揪住她的领子,拉到自己眼前,“三年了,你到底有完没完!”

“殿下又搞错了,不是臣妾爱闹,是殿下不肯放过臣妾。”上官露脸上淡淡的,但袖中的手紧紧握成拳头,与他呈对峙的姿态。

李永邦无可避免的望进她的眼底,那里清澈的如一汪清泉,但水底深处浓浓的恨意一目了然,从瞳孔里放大,肆意蔓延开来,仿佛无形之中朝他的心上打了一拳。他瞬间被激怒,反手就是一个耳光,将上官露直接掀到了榻上,上官露白天伤了额头,眼下正犯晕,这一耳光下去,更觉耳朵嗡嗡嗡的轰鸣,一时爬不起来了。

难得她无法逞强,柔弱的趴在那里。

李永邦趁势反击道:“我的大妃果然是不同寻常,不费一兵一卒,仅仅几句话,几个动作,就惹得赵氏沉不住气,再加上另外几个也不安分,两厢里一凑手,赵氏就成了砧板上的肉,好厉害的手段。”

上官露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笑:“女儿家的争风吃醋也值得殿下您这般明察秋毫吗?殿下的一番算计难道不该用在江山社稷上?深夜到访,竟是为了赵氏的事迁怒与臣妾!殿下觉得是臣妾害了赵氏,臣妾却认为是殿下您害了她,是您让她胆大包天,不自量力的以为可以当皇后,您自己说说,可能吗?”上官露唇角微勾,现出一个轻蔑的笑,“昔日殿下看的起我上官露,以我为大妃,那么现在的皇后之位,又岂能落到不相干的人手里。否则,臣妾岂不是白白辜负了殿下当年的那番心机。”

知道她口舌伶俐,数年来,他们交锋无数次,每次面对上官露,他都要做上一番心里建设。眼下来之前他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还是被她堵得一句话说不出来,胸闷的慌,特别是他很清楚她是有意在逼他:他要他废她,杀她,打她,但他偏不如她的愿。

他突然俯下身来将她捞进自己怀里,一边伸出手,指尖轻轻刮着她的脸颊,她的皮肤雪白剔透,随意一碰就是一个红印子,更何况适才他用尽力气的一个耳光,令她的半张脸霎那间都红了,他略带一丝诡异的温柔道:“我本以为你不甘心留在我身边,但我今日才发现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亲昵的动作和暧&*昧的口吻让她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嫌恶的把头撇向一边,太子见状,愈加伸手抚着她的脖子,逐渐向下:“原来你也会嫉妒?的确,怪我平时太过疏忽大妃了,光顾着赵氏,冷落了你,我以后会补回来的。”

上官露的眼睛因为惊恐而睁大,李永邦却露出一抹得逞的笑,随着布帛发出撕裂的声音,她的外衣被扯得七零八落。

上官露周身无力,想用脚踹他,却被他一个泰山压顶,轻易制服了。

她的头很疼,被他扣住的肩膀更疼。

“上官露,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那我成全你。”他一口咬住她的脖子,上面立刻浮起一圈牙印。又舌尖一转,轻轻的吮*&吸。

屈辱感汹涌的奔腾上心头,但上官露仍是按捺住情绪,故作冷静道:“殿下,明日登极大典,此时殿下应当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留宿在臣妾这里似乎不大妥当吧。”

“有何不妥?”李永邦反诘道,“我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说着,伸手一扯帐幔,水墨色的月胧纱放了下来,掩盖了他们两人近乎打架的互相撕扯。当然最后以上官露失败告终,女人的力气到底不及男人,更何况她受了伤,只能任由他沉重的身体压的她说不出话来了,浑身像被碾碎了。

上官露忿忿的想:就当是被狗咬了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咬。

她缓缓地阖上眼,脸上尽是认命的表情,只希望这一刻快点过去。李永邦却用手捏住她的下颚,逼她正视,他恶狠狠道:“你总不甘心在我身边,难道你以为我就很乐意与你为偶?!”他挑衅的望着她,“上官露,你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崔庭筠已经死了,他已经死了!”

“没错。”上官露忽然失控的大吼。泪意同时涌上喉头,她奋力的压制着蓬勃而来的情绪。

李永邦等着她发作,他知道,崔庭筠是她的伤疤,她的旧患,只要一提起来她就会失控,哪怕事隔三年,事到如今。

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上官露一把抓住他的前襟,他不是要她看着他嘛?那好,她就紧紧的盯着他,恨不得能用目光在脸上烧出一个窟窿。她的神情,愤怒之中带着无尽的鄙夷。

李永邦仿佛骤然被人看穿了心事一般,脸上发烫,羞愤的一字一顿道:“我知道你还记着我杀了崔庭筠,但你最好搞清楚,是你先杀了连翘。”

“我的连翘。”他吼出这名字,本该快意如刀,但这刀没有刺进上官露的身体,反而把自己割的鲜血淋漓。

他们两个人,都爱着不同的人,却被逼要在一起。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凄恻的事,然而最叫人无奈的,是哪怕他们的心隔得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他们的身体却始终很契合,非常契合。

这是她无法面对的事。每次一想到无可避免的要与他亲近,她就从心底里瞧不起自己。她背叛了崔先生,背叛了她自认为无坚不摧的爱情。至于李永邦,他口口声声的说爱着连翘,但他不是照样睡不同的女人?人活到这个地步,像畜生一样,这就是皇家。

上官露站在旁观者的身份鄙视着他,而可耻的是,她业已经成为了皇室中的一员,这种情绪同样无法放过自身。

李永邦的气息开始在她的周身蔓延,波澜起伏。

是的,她每次都能激起他的怒意,让他永远没法忘记,连翘的死和她有关,于是折磨她成了唯一可做的事。

上官露的身体早就不堪重负,他们很久没有同房,彼此像是达成协议一般,互不干涉,今日这场猛烈的交&*合没有一点快¥%感可言,他的恨意全都化作了力气,像要把对方剥皮拆骨。

上官露的身上几乎是没有不疼的地方,意识也跟着逐渐昏沉。

看着她满身的伤痕,却咬牙闭眼死忍着,不肯哼一声,李永邦终究是败下阵来,掀开帐子唤了一声‘来人’,外头等候的内侍进来伺候他穿衣,他看都没看上官露一眼,揣着一肚子怒气,离开了庆祥宫,回到长省宫去了。

第11章忆往昔

一直以来贴身服侍上官露的凝香在太子走后第一时间进来探视上官露,当她看到大妃奄奄一息的样子,差点没哭出来,上官露喘着气道:“凝香,快,快去请太医,记得,还要再找一个女医。”

凝香怔了一下,哽咽着道‘是’。

宫中的妃嫔都是金枝玉叶,身体康健之事自然都归太医院管,但是身为女子,总会有一些小毛小病和尴尬的时候,因此内侍局特地分拨了一批宫女跟在太医后头学习,以供妃嫔们问诊方便。

凝香打量大妃眼下这情形,光叫太医把脉恐怕不够。

果然,太医在帐子外号了脉之后困惑的直摇头:“大妃身子骨本就虚弱,又逢新伤,需要疗养,长期调理应该就会无大碍。怎么此刻气息竟然羸弱至此!脉象时断时续,时缓时冲,宛若酣畅淋漓的大病了一场,比之白日里反而更严重了!”

凝香悄无声息的退到女医身旁和人咬了一会儿耳朵,女医便上前对太医道:“董大人,若不然由奴婢先为大妃查看一下是否有外伤?可能是白日里还伤了哪处,在身上没瞧出来。”

董耀荣在女科上虽谈不上圣手,但身为一院之院判,心里多少有点谱,当即点头道:“那就劳烦这位姑姑了。”

女医于是进了帐子里头,乍一看见,即便是之前做了心理准备也还是被结结实实的吓到了,只见上官露的榻上,点点血迹,并且还有未干涸的新鲜血液黏在大妃的大腿根部。

女医捂着心口道:“大妃,大妃,您可安好?请回奴婢一句话。”

上官露的眼睛眯开一条缝,气若游丝道:“约摸还死不了罢。”

同为女人,谁见了都有一分恻隐之心。

女医红着眼睛出来了,把事情婉转的对太医一说,太医的脸立刻就青了,也顿时明白上官露的脉象为何会如此,叩首道:“微臣这就去开方子,也烦请这位姑姑同去局子里拿些治外伤的膏药来。”

上官露紧绷的精神在听到了这句话后,终于松懈了下来,然后便陷入的混沌。

她好像是做梦了,又或者是要死了,因为听说人临终前往事会如走马灯般一一浮现于眼前,便是这般吗?——她想起了她的父亲,她的西席先生,但最先想起来的,还是那落拓风流的白衣少年,倚着乌溪的琉璃河栏杆一边饮酒,一边冲她笑道:“今日月朗清风,对岸有一树白琼枝,脚下有一汪星辰水,姑娘何故那么想不开要轻生啊?”

她单脚跨出窗台,用手对他比了个‘嘘’道:“我不是轻生,我这是逃生。懂吗?”说着,一手拉住用丝帕,枕巾,还有堤岸边拾起的柳条结起来的弱不禁风的绳子往下攀爬,果不其然,还没爬到一半‘绳子’便杳无声息的断了,她只来得及‘啊呀’一声,眼瞅着身子直直往下坠,就要落地摔个残废或者毁容,她的腰却被人中途一勾,动作迅捷的她都没看清楚,再睁开眼人就已经趴在一匹马上了。

马蹄声橐橐,四周的景致飞速的向后退去,她嘿的一笑,拍了一下马屁股道:“好马,这位壮士,多谢你搭救。”

那仗剑的白衣少年拉马停在一座酒肆前道,“路见不平,你也不必多谢我,不过你带银子了吧?你要逃跑肯定得带够银子上路,既然如此,就请我喝酒吧,咱们算扯平。”

她傻兮兮的点头,一拍胸脯:“好啊,包在我身上。”

两人遂进了酒肆,点了两坛酒,他喝他的西风烈,她饮她的观音露,酒量丝毫不输于他。

他大感有趣:“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姑娘难道就不怕我是坏人?”

上官露得意的一笑:“壮士骑好马,饮烈酒,照我看像是行伍之人,然而锦衣华美,普通的军士可穿不上这样的料子,所以我想应当是哪户人家的有钱公子哥,出来行走江湖了。我说的没错吧?”

白衣少年抿唇浅笑:“倒也差不多。姑娘好眼力。”

上官露坦然道:“主要是我见的人多了。偷偷的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我是乌溪大都护的女儿。”说完,贼眉鼠眼的四处张望,“不知道我爹此刻发现我不见了没有,可能已经派人出来寻我了。等与壮士干了这坛酒,我就要开溜。”

白衣少年一愣,怔怔的看着她道:“你……你是……上官家的女儿?”

上官露‘嗯’了一声:“你听说过?”旋即深深叹了口气,“你听说过也不奇怪,唉,我们上官氏有名的很。”

白衣少年垂眸道:“上官氏单在我朝出过两个太后,一个皇后,三个将军,两个宰相,可谓累世簪缨,功勋卓著,姑娘谈起身世为何竟叹息不止?”

上官露撅着嘴咕哝道:“有什么好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官儿当的越大心里估计越瘆的慌,怕功高震主啊!更何况人们谈起上官氏,就要论太后,论已殁的淑妃,我的家族又要被提出来鞭尸。”

“坦白跟你说吧,淑妃娘娘我见都没见过,太后就更别提了,不过就是同一个姓而已。真论起关系来,差了十万八千里了。从前上官氏得意时,父亲还尝惋惜过,每年大节时都不够格到京里去拜会,怕京里的人以为我们是故意上门去打秋风。而今上官氏都被砍头砍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我们这偏远的一支还未受牵连,父亲又感慨还好是旁系,陛下圣明,不曾连坐。皇恩浩荡,甚至把他提拔到这儿当个地方官,虽然我爹对斡旋三十六国感到非常痛苦,一来语言不通,二来诸国风俗迥异,委实众口难调,但好歹是个官儿。”

说到这儿,她红了眼眶:“大抵还是受了这姓氏的庇荫吧,才能让我们一家衣食无忧。所以我爹也说了,好也好,坏也好,我生来是上官家的人,很多事情便无可避免,就如同眼下……”

白衣少年随着她哀怨的语调,神色也肃穆起来:“姑娘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

上官露耷拉着眉眼,委屈道:“告诉你也无妨,就是京里来人通报,说是陛下瞧中我,要我当大殿下的正妃,我就纳了闷了,陛下都没见过我,他怎么就把我给瞧上了?论德言容工,京里的名门淑女多的是,大把大把的,怎么就落到我的头上来?”

“我从小跟随父亲驻扎乌溪,很多人说此地苦寒,来了之后才知道别有洞天,这里有高绥的狐裘,大夏的明珠,仙罗的美玉,更别提三十六族各式各样的美人。”上官露说到这些眼睛发出一种奇异的光彩,“这里各色人种汇集,彼此交换货物,并不像外界传言那样动辄打杀,茹毛饮血,而是民风淳朴,融杂贯通,倘若真的出了事,那也是出于交流不畅而产生的误会,亦或者遭逢饥寒交迫无奈而为之。”

“姑娘此话有见地。在下敬你一杯。”白衣少年抬手,一盅酒一饮而尽。

“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开心。”上官露托腮望着窗外的烟花,“跟各族的人混的久了,不敢说自己见多识广博,但好像你从哪儿来,大抵都能摸出个门路。唉,就说今天的上灯节吧,普天同庆,买卖人都出来摆摊,京里是天子脚下,繁华是应当的,但这繁华也是有限的,乌溪却不同了,什么都有呀,我们吃完了烤全羊,还可以试试珍珠南瓜粥,茄瓜闷煲饭那里肯定也是人满为患。江南的乌篷船里在琉璃河上卖生滚的鱼汤,逛灯会的男女若是买了一样的昆仑奴面具或许就此结缘……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不想离开这里。京师有京师的王气,睥睨九州,然天下如此之大,多彩多姿,我情愿自在遨游。”

“特别是听人说大殿下脾气糟糕的很。”上官露把手凑在嘴边,神秘兮兮的对他说,“我又是闲不住的,嫁给他我肯定天天被家暴。”

话音刚落,白衣少年一口酒就险些从喉咙里喷出来。

第12章难遂意